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教学课件
方任判官、掌记等官职;后又在兵部、工部、礼部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要职。 D.张策情致高尚,著述丰厚。他年轻时在雍州慈恩精庐修行,退休后过着情趣
高雅的生活;他曾编修史书,平生著有《典议》、诗词、笺表等作品多卷。
比照原文“时法制未备,仕多冗员,而军民之官,廪禄未有定制,故如德言及之。权臣 抑不得上。”没有信息表明“权臣抑不得上”中的“权臣”就是丞相阿塔海。所以 C项 “但被丞相阿塔海扣押不上报”错。)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 归纳概 括》教 学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 归纳概 括》教 学课件
即学即练:阅读《王涣传》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 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谭显拾遗补阔,臣奉宣诏书 而己。”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 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 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 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 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酸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 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 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课件(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共两个要点。具体作答时,找到或者正确翻译句子视为“结合内容”, 第一点回答为要重视“亲情”“家庭伦理”“天伦之乐”“家庭关 爱”,要“家庭和睦”“家庭和谐”“孝顺”“孝道”“尊老”“家 庭融洽”“家庭快乐”等都可以,只回答“开心”“祥和”“亲厚” 等词语,看不出有“家庭”这个要素的则不能得满分;第二点要扣紧 各个行业“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努力工作”“爱劳动”“敬 业”“乐业”都可以,未突出“各个行业的”则不能得满分。
首先读懂诗歌内容。这是前任常州知州王安石写给新任知州沈康的诗, 向沈康介绍现在常州的整体情况,特别是这里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 答案主体部分在颔联和尾联,颔联的“沟塍半废田畴薄”“市井贫” 说明农业状况惨淡,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厨传相仍”表明官吏治理 不在政事而只是注重迎来送往、官场逢迎。尾联补充说明自己对常州 最难忘怀的是“荆溪两岸”的自然春光。作答时注意根据不同的主体 对象,分角度加以概括。
问题提示中“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 人日”,意味着主要的道理应在下阕找,而“此意”一句从词的行 文结构(主要指上下阕各自的职能与联系)来讲也是针对下阕前两句而 引发的,而道理的表述方式是“要怎样,不要怎样”,由“翁前子 后孙扶掖”可以得出这是讲关于家庭的道理,即“家庭中应存在亲 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由“商行贾坐农耕织”可以得出 这是关于社会的道理,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 其职”。
至于在作者眼里常州是何种景象,颔联接下来作了详细的描述。这 里沟渠和田埂大半已经废去不再使用,土地也是比较贫瘠的,就连那些 供给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都是以前传下来的,没有新建的,肯定是破 败不堪。可见这里不仅是土地不够肥沃,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出, 城市城镇破败,街坊百姓贫寒,都是即将上任的沈康要面对的难题。
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第一单元第三节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课件
)(3分)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 ⑥穷治诸经,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一日宽闲其身心 破旧说之藩篱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A.①③⑤
解析
B.①踪,④写现实的生活状态,有时被世俗束缚,
⑤写自己没有什么收获,致使自己同别人一样渺小,并非写 自己的愿望。 答案 D
【真题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笃 而辞质 . B.会合不可以期 . C.向人索 衣食 . D.士友间鲜 不相庆 . 笃:深厚。 期:约定。 索:搜寻。 鲜:少。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C项,“索”据语境判断应
为“索要、索取”。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耕且养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光阴碌碌无为。
)(3分)
A. 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 B. 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 那样的隐居生活。 C. 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 对他的深厚情谊。 D. 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
(2015·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 而辞质。虽 . 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 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 下色养 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 ③ 异地,会合不可以期 。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 辈扺掌今故,酣嬉 . 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读懂古诗——直接间接,找准路径
3.词的结尾非常紧要,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 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既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地。或以景 作结,或以情作结,或以问作结。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其蕴含的信息。
标题
蕴含的信息
(1) ①交代诗的题材(送别诗)。②交代送别的地点 白下驿饯唐少府
(白下驿)、对象(唐少府)和方式(饯)。
醉落魄·人日南山 (2) ①“醉落魄”是词牌,体裁是词。②诗歌写作
约应提刑懋之
的时间(人日)、地点(南山)、对象(应懋之提刑)及事
件(约南山游)。
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将进酒”等。
(二)抓情语,明主旨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
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 还有词的下片。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
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 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 够通过抓“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人深思,使人 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答语的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 种开头方式,是谓“造思”。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 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什么叫过片?除小令外,词都是分片的, 而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它们是表现同一主题的两个层次,其间必定要 密切关联。关键就在上下片衔接之处,即下片的开头部分,称之为 “过片”。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
• 【参考译文】 •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 河东平阳人。骠骑将军出击匈奴,路经河东 郡,回来时,就带着霍光西行到了长安,当 时(霍光)年纪才十几岁,任霍光为郎官,不久 又升到诸曹侍中。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 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 回宫就侍奉在左右,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 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武帝亲近和
•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 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 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 会,表示霍光无罪。 • 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 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 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 霍光因而威震海内。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 立为皇后。 •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 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祝他寿比南山。
• 7.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全诗围 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 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 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 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 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 • 颔联,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只 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最后 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
一、文言文阅读
(2021·八省联考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 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 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 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 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 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 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
1.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情况;
解
2.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
读 理解和表述能力;
3.侧重于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与辨别,文中内容
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
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文言实词”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 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 解 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考 读 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的考查是重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表明考查的着眼
点在于与现代汉语句式的差异性,即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特殊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解 同的用法”是指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说
正确地领会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
文言语句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二者密不可分,理解
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把握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
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一考点经常采用多
角度编排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
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 够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 自己的看法或爱憎感情。一般说来,“归纳内容要点,概 解 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 读 项要求,有时很难截然区分开来,它们是一个层层深入分 析和综合的过程。近几年高考往往将二者结合起来考查, 这一趋势,应予以重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1课件 新人教版
贾岛诗风(shī fēnɡ)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shī fēnɡ)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shī fēnɡ)的艳丽浅 近;白居易诗风(shī fēnɡ)的平白清新;刘禹锡 诗风(shī fēn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shī fēnɡ)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shī fēnɡ)的含蓄绰 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 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 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 恻;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 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shī fēnɡ)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 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第七页,共24页。
3、诗人(shīrén)风格
关于诗人的创作风格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 (zhǎngwò),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迅速弄清熟悉的 诗人所写的这首自己不熟悉的诗歌所要表达的 情感。这里列举一些诗人的创作风格。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 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 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 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第十四页,共24页。
器物(qìwù)类 颜色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 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yōuyù)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 途的多舛
第十五页,共24页。
第十八页,共24页。
描写(miáoxiě)
(1)动、静(2)点、面(3)正面描写、侧 面描写(4)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 (5)颜色,包括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6) 各种感觉:视、听、触、嗅等 抒情方式 主要(zhǔyào)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两种方式。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点拨关键
(1)赏析五角度 ①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 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②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 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③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 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活动一 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E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主要刻画 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 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 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但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鉴赏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出身于庶 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 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 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 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 《插田歌》就是其中之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第六讲 信息筛选和内容分析概括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六讲信息筛选和内容分析概括基础点:信息筛选和内容分析概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
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表达某一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叙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
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归纳和概括。
本考点以选择题考查为主。
重难点: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法综述] (1)文言文中的信息,在史传文中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情感、行为举止、思想主张、志向品德等各个方面,在其他类选文中主要表现为作者的观点思想、事物的特征、事例的意义等。
筛选文中的信息,一般采用定向筛选的方式,即明确限定筛选标准,要求考生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要求,个别省市试卷要求从选文中寻出相关语句填空。
其中客观题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将6个或6个以上的句子组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一般只有一个信息要求)的一项;一是列4组8个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一般有两个信息要求)的一组。
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筛选主体,包括人物、事件、观点、景物等;②筛选特征,一个特点,或两个特点(分别表现);③表现方式,全部表现,或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现,或作者评述;④筛选角度,能表现,或不能表现。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信息筛选〞结合在一起考查,一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综合,另一方面,内容要点与中心意思,也需要筛选信息以证明。
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事物、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
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2-16筛选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32张(人教版)
5.回到原文,辨析细微差异。 要坚持回原文查对,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 的程度、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努力培养把 题目中用现代汉语所作的叙述,按人物、事情一一迅速从原 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叙述、分析、评价的整体性与文中用词 造句的细微性,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 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来解文的意识。
注:①弟:只,只管。 1 .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 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 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A.①②④ C.①⑤⑥
B.①③⑤ D.④⑤⑥
技巧点拨
[点拨]筛选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技巧有哪 些?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逐层切分,弄清每段、每层的 意思。阅读时,要留心作者所写的人与事,情与理;对作者 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 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答好这类题目的前提。
2.题文对照,逐项检查。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 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应该尊重原文,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 容。凡是对原文有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等内容的选 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
3.充分利用选项,排除干扰。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 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我们能充分 利用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 该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 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 以利用。
4.认真检查,全面验证。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将 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 看看是否合理; 析错法——即能说出自 认为错误的一项的原因;否定法 ——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 对,予以否定,但却又否定不了,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 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 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 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 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 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 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 ,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评论性、概括性的词句。
第十六页,共28页。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 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 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 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 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zhēnglùn)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 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 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 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 :“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 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复习 题型三文意的概括分析课件
四、比对因果关系——避免因果混乱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间 强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5.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 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 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 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 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对应选项 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对应选项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
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
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从曲解词义角度设误。原文中“终不一语加咎巫”的意思是“最终没有一句话 是归罪于巫师的”,选项说“很少受到谴责”,把“没有”说成“很少”,缩小 了限制范围;“学者不愿行医”在原文中没有任何体现,原文中“学者日以怠” 的意思是“学医的人一天天懈怠”。
【题肢】吴祐在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 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比对结果:
“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错,由原文中的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可知,黄真是在吴祐之后被举荐为孝 廉的,而且只是他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没有涉及吴祐。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8.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 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 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 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 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 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 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 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 良医不可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原文见本节对应内容),
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 A )
①城始破,立巷战
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④立斩其使
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 ⑥每战擐甲胄先登
解析
答案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 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 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 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1.[文本《陈情表》(略)]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孝顺祖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干要求筛选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句子。第① 句说的是鲁班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进攻宋,侧面表现其技艺高超。第②句说墨 子的守城阵式和装备很成功。第③句说鲁班雕刻的木鸢可以飞三天,也体现了 他技艺高超。第④句说鲁班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体现 了他技艺高超。第⑤句说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够超过三天,不 能体现他技艺高超。第⑥句是说鲁班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 以飞,能体现其技艺高超。
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
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
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
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
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③是说士兵对待登城的金人的 做法。④是说赵立杀了兀术的使者。⑤是说赵立的家已经残 破,只剩他一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
;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原文见本节“先
做后讲”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解析/显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
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
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解.析休本烈题审从察颠形倒是势非,的做角好度本设误职,事考务查。对当文章时内历容经的战把乱握。,A典项章,“史直籍言 散不佚讳”,一他词提与出原购文不求符当。朝于大休典烈借以赞备圣查主检明使君委用婉,地最回终答得了肃到宗前。修史官韦
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
高的评价。
解析
答案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也不扰民”属于无中生有
。
Ø4.规律方法
筛选信息题解题技巧
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 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 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请看注释
Ø2.考点阐释
命题方式: ①题干中只规定一个信息指向,将6 个或6个以上的句子组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 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②题干中规定两个信息指向, 列四组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 一组。
分析综合类高考命题揭秘(二)
命题者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 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设置一 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 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对照查证就很难发现。
Ø3.考点精讲
1.(2015·天津卷)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
超的一组是( B )(原文见2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母的一组是( )
解析/显隐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④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 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语句,联系全文可知,①表明 祖母刘氏对李密的养育之恩,③表明对皇帝恩遇的感激,①③都不符合题干 要求。再看其他四项:②叙述李密侍奉祖母的孝行;④上表,辞职,都是为 了“终养刘氏”;⑤“不能废远”指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形 容孝情之切,态度坚决;⑥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明终养祖母的愿望,表达 至孝之心。当然,④“辞不就职”也可能由于李密仍在观望,暂不愿为新朝 廷效力。但本题中,排除含有①③的项就可得出答案。答案:C
述家答藏案 《A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
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
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
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
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
Ø 1.课前素养积累 Ø 2. 考点阐释 Ø 3.考点精讲 Ø 4. 规律方法 Ø 5. 拓展提升
Ø1.课前素养积累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秦淮杂诗
清·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 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 浓春烟景似残秋。
①此诗作于顺治十八年辛丑 (1661年)。时作者官扬州推官 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秦淮 河,在南京城南。 ②秣陵:指南京。 ③雨丝风片:细雨微风。 ④“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 艳的季节也安慰不了内心如残秋 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