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综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研究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综述
■ 王秋儿 宁波大学商学院
[摘 要]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目标最终实现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企业并购绩效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
了并购实现后的影响绩效的因素,重点分析了产业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并购 并购绩效
一、引言
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迅速增长,海外
并购金额占世界的比重达到0.85%,超过了2003年的0.55%。根据
对2009年重大跨国并购事件的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底止,
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32宗,披露的交易总额高达133.22
亿美元。
研究表明,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大部分
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1. 产业效应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
Schmalensee最早研究把产业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对上市公司绩
效的影响,试图找出某些产业的企业的平均业绩总是高于另一些产
业的企业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产业效应概念。他于1975年对242
个行业的45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效
应在公司业绩影响因子中占20%的权重,其余80%的业绩影响因素
都归因为干扰项。据此,Schmalensee得出了产业效应是企业业绩
变动的决定因素的结论。
McGahan和Porter(1988)在Schmalensee研究基础由得出
不同行业的产业效应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力差别很大,他们将此归因
于不同产业结构的差异,并得出另外一个重要结论— 由于产业结
构的变化相对稳定,与企业效应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力相比,产业效
应的影响力更为持久和稳定。Montgomery(1988)使用托宾q值
作为独立变量,得出了产业效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要大于公司效应
的结论。
窦义粟(2007)综合考察分析了国内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
业、家电行业、交运行业,得出以下结论:在并购完成的当年,除
了电子信息业,其余行业的综合绩效都 有所提升,但提升并不显
著。但是从长远来看,电子信息业的绩效要比高出其它行业。也就
是说不同产业之间的并购绩效并不是相同的。
李琼(2008)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并购方发生的并购事件为
研究对象,结合2005年的(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刊登的
相关数据,对此类并购事件作统计整理并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得
出了以下两个结论:(1)从整体来看,并购前后绩效并未出现显
著差异;(2)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
游春(2008)选取了93家样本公司其中横向并购40起,纵向
并购19起,混合并购34起
,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得出,产
业效应对混合并购的绩效的积极影响最大,而对横向并购和纵向并
购的绩效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甚至为负。根据他的分析,可得出以
下重要结论:(1)产业效应确实对公司并购有显著的影响;(2)
产业效应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
总得来说大部分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产业效应确实对公司并
购有显著的影响;且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
2. 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并购主要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这三类,对于这
三类并购的效率对比来讲,大多数的并购理论解释都认为混合并购
是失败的。
Jensen(1986)认为混合并购相对于相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和纵
向并购而言更难以成功。效率理论认为,混合并购不能提高企业效
率,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没有为这些理论提供经验支持。Elgem
和Clark(1980)发现混合并购的并购企业的收益高于非混合并购。
Agrawal等人(1992)的实证检验则说明兼并后若干时间内混合并购
的并购企业的效益并不低于非混合并购。
Singh和Montgomery(1984)以1975年~1979年的105起大的并
购事件为样本,发现在相关并购中目标公司的股东获利比混合并
购中要多,收购公司股东获利在两种并购中没有差异。Agrawal等
(1992)考察了解1955年~1987年的765起并购事件,发现并购后的
5年内,混全并购和相关行业并购都具有负的长期超常收益,但多
元化并购损失小于相关行业并购。
Gregory(1997)研究了1984年~1992年发生于英国的452起并
购事件,研究发现多元化并购在公告日后2年内平均累积超常收益
显著为负,达到一11.33%,而同行业并购在相同时间内累积超常收
益为一3.48%,两者差异显著。
相比于国外学术界,国内对多元化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且研
究角度也相当有限。冯根福等(2001)通过对1994年~1998年间上市
公司并购的不同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采用财务
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表明:并购
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但不同类型在并购后不同时
期内业绩不相一致。但从较长时期来看其优势十分有限,横向并购
从短期看绩效一般,但从较长时期来看其绩效较为稳定且呈上升趋
势
罗永恒(2007)衡量了并购方式与长期超额收益之间的关
系,最终得出在这三种并购方式中横向并购的表现最为稳定,总
的来说要优于其他并购方式,混合并购的超额收益最小。吴林江
(2001)、李琼(2008)的实证结果得出,纵向并购业绩最好,
19
《商场现代化》2010年4月(下旬刊)总第609期
商
业研究
横向并购次之,而混合并购的并购绩效最差。
由上可以得以下结论,虽然有小部分学者认为混合并购的绩效
好于相关并购,但是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大部分的实证研究
都支持或者说都认为混合并购的绩效是最差的这一结论。
3. 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并购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支付方
式影响并购方企业与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关系及并购组织安排和
组织结构。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对并购双方的股东收益产生影
响,Eckbo(1983)提出了纳税协同效应的观点,认为并购可以更好地
利用避税手段,采用股票支付方式时,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延迟纳
税和进行税种替代,这对目标企业的股东有利;而采用现金支付方
式时,并购企业增加了资产,从而扩大了折旧避税额,所以并购企
业也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Gordon & Yagil(1981)及Wansley & Lane & Yang(1983) 所进
行的研究表明,现金开价可以比股票开价得到更多的超额收益。
Kusewit(1985) 认为,在支付方式上,现金支付的收购公司市场回
报率为正,而股权支付的回报率为负。Travlos(1987)分析了支付方
式对竞价者和目标这两方面的影响,发现对于收购者来说,使用股
票作为支付方式时,宣布期的超额收益率为一1.47%,并且在0.01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当收购企业用现金收购目标企业时,超额收益
率为0.24%。
国内关于并购的研究文献中,陈海燕和李炎华(1999)以1997
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混合支付的收购效果
较好,股权收购的效果优于纯现金收购,现金购股权优于现金购
资产。谢军(2003)从资本结构角度对并购支付做了分析,从MM定
理、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公司控制权角度分析并购支付的选
择,认为应更关注债券支付方式和杠杆收购方式.
李杰(2007)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1997年~2001年上市公司
作为收购方的216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所选样本并购金额均
大于3000万人民币,或是大于其净资产4%以上他将资金按照其来
源分为募集资金与非募集资金。其中募集资金是上市公司从股票市
场上筹集来的资金,属于股权融资;非募集资金是举债、自发性负
债和现金流量等多种方式的组合,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压力增
强。
由此可得出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对于支付方式对并购绩
效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结论,那就是相比股票
的支付方式,采用现金的支付方式更加有利。
4. 就文化冲突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长期以来文化不相容被认为是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购
的学术文献中充斥着因文化导致失
败的案例。并购的现有研究证明
了文化不相容会降低并购后企业的业绩。
Cartwright和Cooper (1994)得出结论:大多数的并购都是传统
型的。因此,并购前双方组织的文化类型和并购后的文化变化方向
在决定组织成员的反应和对变化的抵制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
些发现表明,并购前对双方组织的文化关系进行分析与在并购后采
取适当的文化适应模式对并购的绩效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Sales和Mirvis (1984)发现并购后第一年,文化冲突表现为
贬低对方文化而抬高本企业文化、集团中心主义;Bunono和
Bowditch (1986)在对一家银行的并购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员
工为了保持对原有文化的忠诚而对另一文化进行抵制;Altendorf(1986 )也揭示了这种现象;Schweiger (2002)认为,“我们”、
“他们”这种典型称谓和其间的对抗是文化冲突的核心,当管理层
不能有效解决双方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时,差异就会成为矛盾的根
源,并使双方企业的员工互不信任。
宋耘(2003)针对1999年12月~2002年12月中国上市公司并
购事件进行分析,并对文化冲突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定
量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的结论文化冲突与目标企业的抵制程度之
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并购双方企业的文化冲突程度越
大,被并购方企业的员工抵制程度越大。也就是说文化 冲 突 通过
影响目标企业的员工态度这一中间变量影响到并购绩效,而并购方
企业的文化吸引力既通过影响目标企业的员工态度影响并购绩效,
也直接影响并购绩效。
因此就企业的并购而言,兼容型,即两种文化共存于一个企业
中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最佳
的模式是融合型,即参与并购的企业的不同文化得以很好的取长补
短,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容一体,对企业发展的促
进作用最大。
三、结论
近年来 ,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和并购实践都很活跃,相
对于国外学者的并购绩效研究,我国学者更多的是侧重于并购绩效
评价方法和实证分析的研究,对于并购绩效产生的机理、并购价值
创造理论、并购动因与绩效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缺乏深人细致的研
究,无法给监管层和公司管理者提供更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和操作建
议。因些我认为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重点分析产业因素对并购绩
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海涛:西方企业并购绩效理论研究评述[J].北京交通大学
学报,2007(1)
[2]杨晓敏: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综述[J].经济研究
导刊,2008(7)
[3]李祥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
工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詹丽君: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概述[J].北方经贸,2008(1)
[5]李 琼:产业效应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
响[J].技术经济,2008(5)
[6]王宏利: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分类探讨[J].当代经济科
学,2005(1)
[7]叶 会 李善民:企业并购理论综述[J].广东金融学院学
院,2008(1)
[8]冯根福 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
研究,2001(1)
[9]窦义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
济论坛,2007(17)
[10]陈 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分析[J].跨国投资,2007(1).
20
《商场现代化》2010年4月(下旬刊)总第6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