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发展教育PPT课件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提供心理发展 教育支持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提供正面的身体认知 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技能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青春期心理问 题的预防与处
理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发展 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青春期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意义
引言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理解青春期心 理变化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
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
关注青春期心 理发展的重要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青春期心理发展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青春期心理发展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倡导关注和支持青春期心理发 展
总结
总结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的有效 策略
总结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青少年心理发展》课件
《青少年心理发展》ppt课件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式,但水平较低,初三迅速发展, 是重要转折期,高二 辩证思维趋于优势地位,但仍未成熟。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初中高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PPT
青少年心理健康
目录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概述
➢ ➢ ➢ ➢ ➢
心理结构示意图
认识过程
人的心理
情感过程
个性心理
意志过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维护
心理素质培养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基本途径
➢ ➢ ➢
基本类型
➢ ➢ ➢ ➢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类型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施教
➢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 实施渠道
非专门渠道 专门渠道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高空飞蛋
➢ ➢ ➢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大家的协调程度如何?
➢
➢
找变化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习动机 的调动
过去的学习对内在学习动机的影响 对学习生活(课程、教师、学校)的情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 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认知法
活动教学方法
操作法
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
行为改变法
青少年心理问题 处理方法及技术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心理 问题
➢
心理问题是 分层次的 ➢
➢
遇到心理问 ➢ 题怎么办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
➢
➢
因材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让学生形成学习的成功体验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努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目录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概述
➢ ➢ ➢ ➢ ➢
心理结构示意图
认识过程
人的心理
情感过程
个性心理
意志过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维护
心理素质培养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基本途径
➢ ➢ ➢
基本类型
➢ ➢ ➢ ➢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类型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施教
➢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 实施渠道
非专门渠道 专门渠道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高空飞蛋
➢ ➢ ➢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大家的协调程度如何?
➢
➢
找变化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习动机 的调动
过去的学习对内在学习动机的影响 对学习生活(课程、教师、学校)的情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 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认知法
活动教学方法
操作法
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
行为改变法
青少年心理问题 处理方法及技术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心理 问题
➢
心理问题是 分层次的 ➢
➢
遇到心理问 ➢ 题怎么办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
➢
➢
因材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让学生形成学习的成功体验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努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青少心理发展与教育ppt正式完整版
尚未成熟,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 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2. 情绪发展
a.热情而富有激情(强烈) b.内心感受丰富 c.易敏感波动 d.社会性情感明显增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 (2)同伴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 (3)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根据社会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依赖性需求(对父母、教师乃至整个成人社会)。
• 1. 体形体态变化: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三边、缘 青人少•”年(身m身心ar发gi高n展al的m体一an般)—重特—点勒等温(方K.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 成熟的重要标志。
• (6)人格定型发展。逐步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自我意识发展 a.渴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b.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c.自尊自信水平明显提高 d.自我困惑增加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2. 情绪发展
a.热情而富有激情(强烈) b.内心感受丰富 c.易敏感波动 d.社会性情感明显增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 (2)同伴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 (3)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根据社会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依赖性需求(对父母、教师乃至整个成人社会)。
• 1. 体形体态变化: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三边、缘 青人少•”年(身m身心ar发gi高n展al的m体一an般)—重特—点勒等温(方K.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 成熟的重要标志。
• (6)人格定型发展。逐步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自我意识发展 a.渴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b.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c.自尊自信水平明显提高 d.自我困惑增加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知心朋友、对朋友忠诚。 • 6. 与成人(父母)关系进入了难以协调的“斗争期”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1. 一生中最富有憧憬和理想的年华 • 2. 理想的不稳定性、不现实性、问题性 • 3. 不善立足和超越现实 • 4. 空虚与孤独常袭上心来 • 5. 易受挫折
五、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3.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 性成熟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青少年开
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 同时给他们带来性机能的 好奇心与新颖感, 并逐渐产生性意识。例如, 开始 “爱美” , 注意自己的外表仪容, 也有的出现爱照镜 子、追求打扮的现象。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5)人格定型发展
①个体人格发展的历程:开始形成→初步定型→趋向 成熟→相对稳定—再认同 ②青少年人格发展趋势:稳定性日益增强、可塑性日 趋降低、总体仍具较大可塑性。 ③人格中核心结构部分明显发展并具个体差异(认知 方式、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2. 生理机能变化(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 脑重量,12岁1400克,接近成人;脑容积,12岁接近成
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沟回组合完善, 信息传递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基本完成;兴奋与抑制的 平衡,15岁大脑机能趋于成熟,17岁兴奋与抑制协调 一致,神经系统基本成熟。20-25岁完全成熟。 • 逻辑思维发展的物质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带来情绪 的易波动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生理发展 • 心理发展:认知、情感、社会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青春发育期正处于人生中第二次高峰。 • 生理发育主要表现为“三大变化” • 1. 体形体态变化: • 身高体重等方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到12岁达到高峰;男孩12岁开始,到14岁后超过女生。 体重5-6斤,女生领先发育,体重增加。第二性征 • “成人感”:因体型变化带来的困惑;模仿成人的行 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 绝大多数青少年心理是健康的 • 少数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心理问题而非疾病 • 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 •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变化趋势令人忧虑
五、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 中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 社会性发展问题 • 心理压力问题 • 学习适应问题 • 人际交往问题 • 情绪困扰问题 • 性心理问题 • 网络心理问题
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 成熟的重要标志。
• (6)人格定型发展。逐步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自我意识发展 a.渴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b.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c.自尊自信水平明显提高 d.自我困惑增加
• 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 ①人生全面发展中的高峰期 ②人生的转折过渡期 ③人生的一个特定关键期 –“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E.Spranger) – “疾风骤雨”(strum and drung)——霍尔(S.Hall) – “边缘人”(marginal man)——勒温(K.Lewin) – “心理断乳期”——荷林渥斯 (L.S.Hollingworth) –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 (E.H.Erikson)
式,但水平较低,初三迅速发展, 是重要转折期,高二 辩证思维趋于优势地位,但仍未成熟。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片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尚未成熟,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 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2. 情绪发展
a.热情而富有激情(强烈) b.内心感受丰富 c.易敏感波动 d.社会性情感明显增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 (2)同伴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 (3)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根据社会
别与联系的意识(性角色、性欲望、性关系、性行为) • 2.当代青少年性意识觉醒早发展快的原因:生理发育
加速、社会刺激增加、大众传媒发达等。 • 3. 性适应——对性的欲望延缓满足的适应。 • 4. 这一矛盾引起的问题:过早恋爱、性烦理、社会问 题。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四)闭锁心理与渴望理解和交往的矛盾 • 1. 青少年闭锁心理的表现(内心的秘密、交往的变
化)。 • 2. 青少年闭锁心理的成因(思维内化、自我意识发展
及社会适应变化) • 3. 青少年强烈渴望周围人理解自己 • 4. 青少年对父母教师理解自己有更苛刻要求 • 5. 交往对象明显倾向于同龄人:热爱集体、同伴、交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一)强烈的独立性倾向与依赖性需求的矛盾 • 1. 希望从成人的管教与控制下解脱,获得独立和自主;
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原因:来自生理发育、自我 意识增强、社会化加速及教育的影响. • 2. 依赖性需求(对父母、教师乃至整个成人社会)。 原因:来自三个不成熟(生理、心理、社会),和当 代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 引发问题:与成人关系中双方的困扰及青少年成长问 题。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二)求知欲望强和认知水平不高的矛盾 • 1.强烈求知欲 • 2.智力尚未成熟(要到22岁) • 3.盲目吸收、挑战“真理”与权威,追求时尚、标新
立异。 • 4. 学习动机上的矛盾(不学习无出路但又易厌学)。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三)性意识觉醒早发展快,性适应水平低的矛盾 • 1.性意识——对自己的性别、异性的性别及两性的区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1)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 从经验型到理论型转化,转折期初二。重视初二的教
育教学工作,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 高。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2)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 初一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题
主讲:吕薇
一、青少年期
• 青少年期(Adolescence):发展心理学将11-14岁的初 中阶段界定为少年期, 15-18岁的高中阶段界定为青年 初期。11-18岁这一阶段为成为青少年期。
• 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哪些 鲜明的特点?
二、青少年时期——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难点: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和 社会文化背景的负面影响。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几个必要条件:领导重视;全 员参与;家校共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的 不断提高。
六、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开发青少年心理潜 能,促进青少年主动积极发展。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前提: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真 实,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任务:开发心理潜能;引导心 理发展;关注人格成长;优化生存环境;重视性 别平等;维护心理健康。
六、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2)同伴关系 • 同伴群体是青少年情感的来源, 同情的来源, 理解的来
源, 道德指南的来源;同伴群体也是青少年实验的场所, 获得自主权的场所, 独立于教师、父母的场所; 形成亲 密关系的场所, 能够“演练”成人世界的亲密关系。 • 同伴关系在12-13岁达到高峰,15-18岁呈下降趋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总体性别观念仍以前者为主导。 • 随时代发展性别心理模式的相似性在增强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4)道德品质的发展 • 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青少年的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