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淋巴瘤表现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放射 学 实践 2 1 0 1年 8月 第 2 6卷 第 8 期
Rail rcieAu 0 1 Vo 2 , . do at , g2 1 , l 6No 8 P c
原 发 性 肺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的 C T诊 断
邱 乾 德 ,吴 海 ,林 达 ,余 捷 ,孙 宏 亮 ,胡 明 哲
结 节 型 1例 3个 结 节 , 合 型 1例 8个 病 灶 ; 度 恶性 小 B细 胞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9例 2 混 低 4个病 灶 , 中肿 块 型 1例 1个 肿 其
块 , 节 型 1 2个 结节 , 叶 实 变 型 3 5个病 灶 , 合 型 4例 1 结 例 肺 例 混 6个 病 灶 。在 肿 块 型 3例 4个 肿 块 中, 气 管 充 气 征 3 支 个 , 不 规 则 坏 死 空 洞 2个 ; 节 型 2侧 共 5个 结 节 , 中结 节 边 缘 见 磨 玻 璃征 及 内见 支 气 管 充 气征 2个 ; 叶 实 变型 3例 伴 结 其 肺 5个病 灶 , 变 区 内均 见 支 气管 充 气征 , 中 边缘 见 磨 玻 璃 征 2个 病 灶 , 气 管 腔 明 显 狭 窄 阻 塞 1个 病 灶 ; 合 型 5例 2 实 其 支 混 4 个 病 灶 , 多种 表 现 并存 , 中支 气管 充 气 征 1 为 其 O个 , 玻 璃 征 1 磨 2个 。C 增 强 5例 , 中 轻 度 强 化 3例 , 度 强 化 2例 。 T 其 中
f lo u r e r s e t ey a a y e . s ls 1 i h g a e ma in n PNHL f c r o n n 4 c s . o wh c 3 o l w— p we e r t0 p c i l n l z d Re u t : 4 h g r d l a t P v g o i we e f u d i a e Fr m ih, 1 so so s y ei a e ; e i n fn d l rt p n 1 c s ; e i n fmi e y e i a e 2 o g a e P e i n fma st p n 2 c s s 3 lso s o o u a y ei a e 8 lso so x d t p n 1 c s . 4 l w r d PNHL l c we e f u d i a e . ef c ca sf a in wa sf l ws o e lso fma st p n 1 c s ; e i n fn d l rt p o i r o n n 9 c s s Th o i l s ii t sa o l c o o : n e in o s y e i a e 2 lso so o u a y e i a e 5 l s n f1 b r c n o i a i n t p n 3 c s s 1 e in fmi e y e i a e . h s —y e l c i n 1 c s ; e i so o a o s l t y e i a e ; lso s o x d t p n 4 c s s Of t e 4 ma s t p o i n 3 o d o 6 c s s 3 h d ar b o c o r m i n a d 2 h d ir g lr n c o i a i e . h o u e t p o ii a e , a r u d a e , a i r n h g a sg n a r e u a e r ss c vt s Of t e 5 n d l-y e l c n 2 c s s 2 h d g o n - i g a s o a i e n a i b o c o r m o u e . h o a o s l a i n t p n 3 c s s 5 h d ar b o c o r m , n l s p ct s a d h d ar r n h g a i n d ls Oft e5 l b rc n o i t — y ei a e , a i r n h g a a d i n d o 2 h d g o n — l s p ct s a d 1 h d b o c ill me b t u t n Oft e 2 x d t p o i n 5 c s s 1 a i r n a r u d g a s o a i e , n a r n h a u n o s r c i . h 4 mi e — y e f c i a e , 0 h d ar b o — i o c o r m n 2 h d g o n — ls p cte . n a c me ts a s t r e mi n a c me t l c a d 2 mo e a e e h n e h g a a d 1 a r u d g a s o a i s On e h n e n c n , h e l e h n e n o i n d r t n a c — i d me tf c n 5 c s s we e f u d Co c u in: T n f sa in fP n o i a e r o n . n l so C ma ie t to so PNHL a e v re , u o p cfc i g n e t r s o i r a id b ts me s e i ma i g f a u e f i P PNH t l x s 。 s i it CT x mi a in c mb n d wi l ia n f s a i n sh l f l o c u a ed a n sso PNH le e a n t o i e t ci c l o h n ma i t t s i e p u r a c r t ig o i fP e o f L. 性 肺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的 C 摘 探 T表 现 特 点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经 临床 病 理 证 实的 1 3例 原 发 性 肺
原发性肺淋巴瘤13例CT表现
i ae, oi r ae. ein n ld dmass n 8css sl a 5 css L s sicu e s t y o e
s a o ( ) rt ua a o h d w 力 , ei lr h d w 5 c s
7, o ue 门 3, ma o ue 门 2, o sl ain (= ) go n ls ) n d ls(= ) s ln d l l s(= ) c noi t d o 力 5, ru dga s
S a g a Me i l ol e F d nU i ri , h n h i 0 0 2 C ia h n h i dc lg , u a nv st S a g a 2 0 3 , hn ) aC e e y
C re o dn uh rZ A h n -a E mal h n seg a @ya .e ors n ig to: H NGS eg in - i za gh nf n e hnt p a j : i
2, a ict n ( )adah l o o n ls sa o teinmagn = ) Hi ry h p tya dpe rl f s n r ) cl fs o g o 1. l mp o a n lua e ui s al h o wee
淋 巴结增大。4 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 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表现为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扩张 T 的肿 块结节 影或 实变影 。 【 关键词 】 原发性肺 淋 巴瘤 ;计算机 断层扫描 ;诊 断 【 中图分类号 】 704 R .4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8 67 21 )0— 17 0 1 0— 1X( o2 2 02— 4 0
P i r u m o a ylm p m a T f dng n 1 a e rma yp l n r y ho :C i i si 3 c s s n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CT学表现
原发性肺淋 巴瘤的影像 C T学表现
贾传 忠
原发性肺 淋 巴瘤 ( p r i ma r y p u l m o n a y r l y mp h o m a . P P L ) 是
一
重建 , 9例行增强扫描。扫描指数 : 重组层厚及 间隔 1 . 2 5 m m. 视野 3 3 c mx 3 3 c m, 电压 1 2 0 k V, 剂量指数调控 电流 , 指数选 8 。 扫描范 围 自胸廓人 口至双肾上腺水平 。 经头静脉或肘正 中 静脉用高压 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 比剂( 碘 比乐 3 7 0 . 上海博 莱科信谊 药业有 限公 司 ) 7 5 r I l l ,后 注射 O . 9 %氯化钠 注射液
2 O m1 , 流速 3 . 5 ml / s 。静脉注射对 比剂 2 6 S 后行 胸部增强扫 描。
种 罕见 的淋巴结外淋 巴瘤 , 其发病率 低 . 实验室诊 断缺乏
特异性 , 常易误诊漏诊 。为提高本病 的影像诊断水平 , 总结我
院2 0 0 1 年 6月 至 2 0 1 2年 6月经病 理确诊 的 P P L患者 的影
2 3 5— 2 3 8 .
束 征。 总之 , 周 围型肺 癌 的征像 不是一成 不变 的 , 随着 肿瘤发 展, 征像 也有相 应变化 , 但根 本的 内部 特征则具有 稳定性 的
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1 — 1 4 )
面。 分 叶征 、 毛刺征 、 胸膜 凹陷征具一定特征性合并上述其
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1 . 2 P P L临床诊 断标准[ 1 ] : ① 影像 学显示肺 、 支气管受 累 。 但 未见纵 隔淋 巴结肿大 ;②既往没有胸外淋 巴瘤诊 断的病史 :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表现:附1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表现:附1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鲍军芳; 魏新华; 江新青【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11【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淋巴上皮瘤样癌; 肺肿瘤; 体层影术【作者】鲍军芳; 魏新华; 江新青【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734.2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于1987年由Begin 等[1]首次报道。
LELC可发生在鼻咽以外前肠起源的器官,包括口腔、涎腺、腮腺、胸腺、肺以及胃等[2]。
最新WHO(2015)[3]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LELC被归类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其他未分类癌中,而之前该病被归为肺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2004)[4]。
本病发病率低,具有人种和地理分布特点。
过去25年来文献报道不超过300例并且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地区,如广东、香港及台湾地区[5]。
研究认为原发性肺LELC较其他组织学类型肺癌平均年龄小、预后好[6],因此分析掌握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对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性肺LELC,结合文献归纳总结其影像学表现。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病理科2004年1月~2016年5月间确诊的原发性肺LELC 共14例。
14例患者均来自广东地区,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6.1岁。
吸烟者4例,非吸烟者10例。
14例临床主诉中,咳嗽咳痰11例,胸痛7例,咳血丝痰3例,咯血2例,呼吸困难2例。
病理切片均根据最新WHO肺癌组织学分型标准(第四版)[3]确诊为原发性LELC。
TNM分期中,ⅡA 期1例、ⅡB期2例、ⅢA期4例、ⅢB期5例、Ⅳ期2例。
1.2 仪器与方法CT扫描采用Toshiba Aqui l ion 320排螺旋CT机。
CT对肺原发性淋巴瘤征象的分析探讨
本组 7例肺 原 发 性淋 巴瘤 均经 病理 证 实 ,其 中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6例 , 霍 奇 金 淋 巴瘤 l例 ; 男 5例 , 女 2 例; 年龄 1 2 ~ 7 O岁 , 平均 5 8 岁 。3例 患者无 明显 临床 症
均匀 , 1 例病变 内含支气管充气相 ,多局限于某一肺叶或 肺段 。 行C T 增 强连续 扫描时病变大部分呈轻度至 中度强
其C T征象进行分析探讨 , 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 料
化, 边缘强化较弱 , C T 值增加小于 2 0 H u 。 ( 2 ) 结节 、 斑点片 型2 例: 均散在分布双肺不同部位, 均有气管气相 , 病变边
续 扫描 方式 , 注射 速度 为 1 . 5 — 3 m l / s 。
淋 巴组织器官 的淋 巴瘤易同时发生 。其大多数为非霍 奇金淋 巴瘤 , 低度恶性淋 巴瘤多见 , 临床症状不 明显 ,
常 由影像 检 查偶 尔发 现 。 病 变进 展缓 慢 。 高度恶 性者 绝 大多数有发热 、 体 重 下 降 等 全 身症 状 , 其 发病 罕见 , 影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9 期
变 形 纠集 , 部分 支 气 管 中断 , 外 缘 阻塞 性 病 变 , 结 合 临 床 表现不 难 与肺原 发 性淋 巴瘤 肺 内表 现相 鉴 别f 3 l 。( 4 ) 假性 淋 巴瘤 女性 多见 ,常好发 于 胸膜 旁 、肺 门旁 的结 节、 斑 片样改 变 , 边 缘模 糊 , 也 见气 管气 相 , 但病 变 定期 观察 无 明显 变化 , 无 纵 膈 与肺 门淋 巴结 增 大 , 可与 本组 病例 略有 区别 。( 5 ) 淋 巴细胞 间质性肺 炎 C T表现 肺 野 弥 漫粟粒 结 节影 , 肺 间质纤 维增 生 呈蜂 窝 样 、 网织 样 改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0 4 . 0 3 8 9 . 0 2 葡萄糖 4 . 9 3 mmo l / L 、 C反应蛋 白 1 2 3 . 2 8 mg / L, 心肌酶谱及。 肾功能等正常; 凝血全
套+ D . D正 常 ; 乙肝+ 丙肝 定 性 : 乙肝 表 面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 巴瘤 ( p r i ma r y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现报 道如下。
p u l mo n a r y n o n - Ho d g k i n S l y mp h o ma ,
P P NH L ) 是一种起源于肺 内淋 巴组织的
罕见 的恶 性 淋 巴瘤 。 恶 性 淋 巴 瘤 多 首发
杂志, 1 9 8 7 , 2 6 ( 6 ) : 3 8 2 .
值得临床推广 。 性休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 仅见于个案报 或外科手术治疗,
道 , 故 而 亦 易被 忽 视 。一 旦 出现 , 起 病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0
较急, 所以要积极处理。( 2 ) 对 中枢神经
王薇, 李坚, 吴新 民. 普鲁卡因致过敏性休 克一例【 J 】 . I 临床麻醉学杂志, 2 0 0 7 , 2 3 ( 1 1 ) :
9 0 3 .
慢性型。 急性 型常在数分钟 内发生, 主要 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 例 。 表现 为胸 闷、 心悸、 气短、 舌或唇麻木 、 呼 综上所述, 普鲁卡因因其在 治疗 咯 吸困难等症状 , 进而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血时疗效肯定、安全 ,不 良反应 发生率 甚至死亡 。慢性型常在注射后数小时出 低, 可克服垂体后叶素的应用 限制, 尤其 现皮肤红肿、 荨麻疹。 本研 究中也有个别 在有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和孕妇以及 老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附6例报道)
p r e s e n t i n 4 c a s e s ,2 c a s e s s h o we d a c r o s s t h e l o b a r g r o wt h;M o s t o f t h e c a s e s s h o we d mo d e r a t e - a p p a r e n t l y h o mo g e n e o u s
pr i ma r y pu l mo na r y l y m ph om a pr ov e d by p a t hol o gy we r e s t ud i e d r e t r os p e c t i ve l y.T he a na l ys i s o f i ma gi n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c l u d e d t h e p o s i t i o n,n u mb e r ,s h a p e ,d e n s i t y ,a c c o mp a n y i n g s i g n s a n d e n h a n c e me n t f e a t u r e s . Re s u l t s Of t h e 6 c a s e s ,2
( 1 . 温 州 医 科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放 射 科 浙江 温 州 3 2 5 0 0 0 ; 2 . 浙 江 省 温 州 市 中心 医 院 浙江 温 要】 目的
探 讨 原 发 性 肺 淋 巴瘤 ( P P L ) 的C T 表 现 及 特 征 。方 法
c a s e s we r e n odu l ar or ma s s t y pe ,3 c a s e s we r e a l v e ol a r or pn eu mo ni a t ype ,1 c a s e wa s mi xe d t yp e .Ai r br o nc ho gr a m wa s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首次病程
原发性肺结核(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根据患儿为小幼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体征不著,多次胸片提示气管胸段受压,纵隔边缘不整,可能存在纵隔淋巴结肿大,近期出现刺激性咳嗽,呈金属音,不除外气管受压所致,结核患儿PPD强阳性,外院抗炎治疗效果欠佳,考虑原发性肺结核即支气管淋巴结核可能性大,待完善肺部CT以及增强协诊。
鉴别诊断:
1.支气管炎
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多次胸片未提示纵隔增宽,仅提示肺纹理增多,故应该注意鉴别,但患儿病史3周,抗炎治疗效果欠佳,气管胸段移位,不好用本病解释。
2.肺真菌病
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疑纵隔淋巴结肿大,一般抗炎治疗效果欠佳,应主义本病,但患儿PPD强阳性,可进一步行痰培养,动态观察疗效协诊。
3.淋巴瘤
患儿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表现,胸片提示气管胸段受压,纵隔边缘不整,应该考虑淋巴瘤可能,但患儿病程短,一般情况良好,不支持,可待肺部CT以及增强协诊,必要时行淋巴结活检。
1.抗结核治疗:异烟肼每天一次口服;利福平每天一次口服;吡嗪酰胺每天3次口服,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
2.对症治疗:积极呼吸道管理,按时超雾吸痰,加用止咳等治疗
3.完善肺CT
4.向家长交代病情,
5.请上级医师指导诊治。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李剑;焦力;张薇;段明辉;邹农;周道斌;沈悌【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31)005【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P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0例PPL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病理类型以及预后.结果病例中,男性占46.7%,中位年龄为46岁.PPL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甚至20%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中位发病至诊断时间为8个月,经支气管肺活检及经CT引导下肺活检的诊断率分别为33.3%和50%,而胸腔镜下肺活检及开胸肺活检的诊断率为10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最为常见,占56.7%.在中位随诊39个月后,3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23.3%)死亡.MALT组患者较非MALT组患者有着更低的IPI评分及更好的预后.结论 PP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其诊断较为困难,非MALT类型的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差.【总页数】4页(P574-577)【作者】李剑;焦力;张薇;段明辉;邹农;周道斌;沈悌【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相关文献】1.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J], 沈丽达;谢琳;龙庭凤;洪亚然;杨继岚2.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陈炜;徐燕红;徐瑞容3.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J], 张可嘉4.CT表现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J], 马晖5.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J], 饶艳琼; 郭霞; 万智; 沈成奇; 代依灵; 朱易萍; 高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肺B细胞淋巴瘤(BALT型)伴EBV感染1例报告
原发性肺B细胞淋巴瘤(BALT型)伴EBV感染1例报告蔡伟1㊀周剑平2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8.09.048作者单位:1 211100㊀江苏南京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2 200025㊀上海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㊀㊀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pulmonarylymphomaꎬPPL)为原发性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ꎬ为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罕见类型ꎮPPL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肺内淋巴组织ꎬ病理学上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ꎬNHL)多见ꎬ而NHL最常见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细胞组织(Mucosal ̄as ̄sociatedlymphomatissueꎬ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ꎮ临床资料患者ꎬ女性ꎬ70岁ꎮ因 间断发热十余天 入院ꎮ病程中无明显咽痛㊁鼻塞㊁流涕ꎬ无咳嗽㊁咳痰ꎬ无腹痛㊁腹泻ꎬ无尿频㊁尿急㊁尿痛ꎮ外院给予 头孢西丁联合莫西沙星 抗感染ꎬ热峰下降ꎬ但是仍有低热ꎬ波动在38.0ħ左右ꎮ2017 ̄04 ̄26来院急诊行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图1)ꎮ04 ̄30拟诊 肺部感染 收治入院ꎮ患者既往有 类风关 20余年ꎬ每日口服强的松15mgqdꎬ甲氨蝶呤10mgqwꎮ有 糖尿病 4年余ꎬ使用诺和锐3025u-13u联合二甲双胍0 5gBidꎮ查体:神清ꎬ精神可ꎬ双肺呼吸音稍粗ꎬ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ꎮ图1㊀2017 ̄04 ̄26胸部CT:双肺多发散在密度增高影㊀㊀诊治经过入院后继续给予 头孢曲松2 0gqd联合拜复乐0 4g 抗感染ꎮ主要辅助检查:ʌ血常规ɔWBC16 12ˑ109/LꎬN78 3%ꎬCRP64mg/Lʌ降钙素原ɔ0 13ng/mLʌ肿瘤指标ɔCEA13 17ng/mLꎬNSE16 88ng/mLꎬCY2 ̄115 47ng/mLꎬCA ̄125175 30U/mLꎬCA19955 40U/mLʌG实验㊁GM实验ɔ阴性ʌT ̄SPOTɔ阴性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未见明显好转ꎬ并出现胸闷㊁乏力等症状ꎬ故2017 ̄05 ̄03复查胸部CT(图2)ꎬ较前进展ꎮ图2㊀2017 ̄05 ̄03胸部CT双肺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ꎬ较前比较进展㊀㊀考虑到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ꎬ且合并糖尿病ꎬ存在免疫功能缺陷ꎬ结合影像学表现ꎬ不能排除侵袭性肺真菌感染以及MRSA感染可能ꎬ故将抗感染方案更换为伏立康唑200mgq12h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ꎮ为明确诊断ꎬ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ꎬ病理 肺穿刺标本 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伴EBV感染ꎬ结合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结果ꎬ不完全排除EBV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或淋巴瘤样肉芽肿(Ⅲ级)的可能性ꎮʌ免疫组化ɔ病灶内淋巴细胞CD20(小部分+)ꎬCD79ɑ(大部分+)ꎬBcl ̄6(部分弱+)ꎬPAX5(部分弱+)ꎬMUM ̄1(部分+)ꎬKi67(最高处为70%+)ꎬCD10(-)ꎬCD3(少量+)ꎬCD5(少量+)ꎬCD2(部分+)ꎬCD8(少数+)ꎬBcl ̄2(部分+)ꎬCD307371临床肺科杂志㊀2018年9月㊀第23卷第9期(部分+)ꎬCyclinD1(-)ꎬTIA ̄1(-)ꎬGranzymeB(-)ꎬPerforin(-)ꎬCD56(-)ꎬCD15(-)ꎬCD138(-)ꎬCD21(-)ꎻ肺泡上皮AE1/AE3(+)ꎬTTF ̄1(+)ꎬCD38(部分+)ꎻ组织细胞PGM ̄1(+)ꎮEBV原位杂交检测结果:EBER(+)ꎮ基因检测结果:B淋巴瘤克隆基因重排结果阳性ꎻT淋巴瘤克隆重排结果阴性ꎮ诊断:原发性肺B细胞淋巴瘤(BALT型)伴EBV感染讨㊀㊀论一㊁临床特点PPL临床表现多较轻ꎬ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以及侵袭程度有关ꎮ病变主要沿支气管黏膜下浸润生长ꎬ多不引起支气管阻塞ꎬ所以早期临床症状较少[2]ꎮ本例患者起初主要表现为发热ꎬ后影像学出现结节样病灶由少增多ꎬ进展迅速ꎬ最终出现胸闷㊁乏力ꎮ二㊁影像学特点缺乏特异性ꎮ一般表现为4种类型:①结节肿块型:最常见ꎬ多为单发病灶ꎬ多位于肺野内带或胸膜下ꎬ肿块呈类圆形ꎬ且边界模糊ꎬ密度较低ꎬ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ꎬ部分病灶内可见空洞和气液平ꎬ病灶明显强化[3]ꎮ②肺炎肺泡型:为沿肺叶㊁肺段分布的模糊影ꎬ可见支气管充气征ꎬ偶见空洞[4]ꎮ③粟粒型:直径小于1cm的多发小结节ꎬ边界毛糙ꎬ无支气管充气征[5]ꎮ④间质型:在NHL中多见ꎬ表现为弥散的细或粗糙网状结构或网状小结节或磨玻璃样改变[6]ꎮ该例患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结节肿块型ꎬ双肺多发ꎮ三㊁诊断与鉴别诊断:PPL的临床诊断标准为①病变局限于肺ꎬ包括脏层胸膜或(和)支气管局部淋巴结ꎻ②排除纵隔向肺内的浸润ꎻ③无淋巴瘤病史ꎻ④靠肺叶切除㊁胸腔镜或开胸肺活检㊁肺穿刺以及气管镜活检经病理诊断[7]ꎮ鉴别诊断:①结节肿块型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周围型肺癌多呈分叶状ꎬ边缘分叶㊁毛刺ꎬ邻近胸膜侵犯以及肺部转移ꎮ②实变型PPL与肺炎鉴别:实变型PPL常侵犯支气管壁致管壁增厚㊁狭窄ꎬ中等强化ꎬ病灶内血管走行正常ꎮ肺炎支气管多通畅ꎬ管壁一般不增厚ꎬ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ꎬ且有明显呼吸道症状ꎮ③粟粒型PPL与粟粒型肺结核鉴别:淋巴瘤的粟粒样结节主要分布在中下肺野外带ꎬ伴有间质性改变ꎮ粟粒样肺结核的病变一般分布在中上肺野ꎬ无间质型改变ꎮ④间质型PPL与结节病鉴别:结节病伴有肺微小结节影㊁下叶间隔增厚㊁肺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门实变影ꎬ多位于上中肺叶ꎮ淋巴瘤主要位于中央或肺门区ꎬ结节边界模糊ꎮ四㊁治疗及预后: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ꎮ多药化疗可使约半数病人病变完全消退ꎮ放疗也可用于治疗更困难或存在肺外病灶的病例ꎮ该患者高龄ꎬ后期出现WBC减少ꎬ且持续发热伴疲乏无力ꎬ影像学短时间内进展迅速ꎬ诊断明确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ꎮ五㊁总结:本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ꎬ影像学进展迅速ꎬ但是临床症状不明显ꎬ呈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匹配ꎮ故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影像学进展迅速者ꎬ需要高度怀疑原发性肺淋巴瘤可能ꎮ参考文献[1]㊀唐光才.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ꎬ2015ꎬ21(2):92-95.[2]㊀CARTERBWꎬWUCCꎬKHORASHADILꎬetal.Multimodalityimagingofcardiothoraciclymphoma[J].EurJRadiolꎬ2014ꎬ83(8):1470-1482.[3]㊀OGUSAEꎬTOMITANꎬISSHIIYꎬetal.Clinicalmanifestationsofprimarypulmonaryextranodalmarginalzonelymphomaof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inJapanesepopulation[J].HematolOncolꎬ2013ꎬ31(1):18-21.[4]㊀陶峰ꎬ潘稚芬.无症状性肺原发淋巴瘤1例报告[J].吉林医学ꎬ2013ꎬ34(24):5085.[5]㊀成向阳ꎬ熊信国ꎬ陈汉章ꎬ等.原发性肺淋巴瘤21例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ꎬ2009ꎬ19(11):1742-1745. [6]㊀钟涛.原发性肺淋巴瘤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特点[J].放射学实践ꎬ2013ꎬ28(4):401-404.[7]㊀强军ꎬ齐鹏飞ꎬ高万勤ꎬ等.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平扫㊁增强及HRCT表现[J].中华医学杂志ꎬ2013ꎬ93(21):1634-1636.[收稿日期:2017-12-05]8371临床肺科杂志㊀2018年9月㊀第23卷第9期。
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资料
PPL的鉴别诊断
PPL影像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常需和肺 内其他常见或少见疾病鉴别,如:
➢ 大叶性肺炎 ➢ 小叶性肺炎 ➢ 结节病 ➢ 转移瘤 ➢ 韦格肉芽肿 ➢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 肺霉菌病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
最后确诊需靠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
2024/6/5
PET/CT等排除了肺外淋巴瘤或淋巴细胞白血病; ➢ 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肺外淋巴瘤征象。 ➢ 同时满足以上4点者可以诊断为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临床表现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长达10年, 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症状。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 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1983年Koss提出的诊断标准:
➢ 病变包括脏层胸膜下的肺或肺局部的淋➢ 必须是肺穿刺活检或肺叶切除后的病理诊断。
PPL诊断标准
1993年Cordier等的修订标准:
➢ 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但未见纵隔淋巴结增大; ➢ 以前从未发生过肺外淋巴瘤; ➢ 通过临床体检,全身放射性核素、CT或淋巴管造影,骨髓检查,及
➢表现为沿肺段或叶分布的斑片模糊渗出性病变, 由于淋巴瘤倾向于侵犯肺间质,病变内常可见支 气管气像。
2024/6/5
PPL影像表现
男性,肺部反复发作的症 状一直被当作肺炎治疗, 呼吸衰竭。 CT表现:双肺明显大片 状肺实变影,边界清楚或 模糊,其内可见支气管显 著扩张;周围仍可见正常 的肺组织存在。双侧胸腔 少量积液。 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原发性肺淋巴瘤
( Primary pulmonarylymphoma, PPL)
➢发病率极低
❖约占淋巴瘤的0.36%~1.2% ➢特点
原发性非霍奇金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中图 分 类 号 】 R734 R 3 . 【 献标 志码 】 A 3 .; 7 42 文
【 章 编 号 】 17 —8 02 1)21 6 .2 文 6 10 部恶 性 肿瘤 下肺 叶切 除术 。 中探 查 周 围淋 巴结 无 肿瘤 细胞 侵 犯 肺 膜 并 累及 肺 门淋 巴 结 。 术 的第 1 位… 原 发 于肺 的恶 性淋 巴瘤 非 常 肿 大 。 1 , 少 见 , 占全 部淋 巴瘤 的 O % 约 . 。国 内外 1 方 法 4 . 2
切 质 . 5 检 查 , 示 N d 细 胞 恶 性 肿 瘤 。探 查 周 肺 组 织 界 限不 清 , 面 灰 白, 地 细 腻 。 1 治 疗 及 随访 提 ,
淋 巴瘤 , 结 合 文 献 对 其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现 进行分析 , 道如下。 报
1 临 床 资 料
PA X 5、 CD 2 0、 CD 79 a、 CD 3、 CD 5、
高 表 达 B L2 不 表 达 E C ., MA、C 0 D1 、
CD56、CD 1 0、M U M . 1、BCL一 2、BCL. BCL. 6 6。
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 结果
原发性非霍 奇金肺淋 巴瘤临床表现、 影像学、 支气管镜检 查无特异性 , 确诊主要依
原 发 性 非 霍 奇金 肺 淋 巴瘤 是 一 种 罕见 的肿 瘤 , 典 无
靠 病 理 检 查 。 理 类 型 以非霍 奇金 淋 巴瘤 、 膜 相 关 淋 巴组 织 结外 边 缘 区 B细 胞 淋 巴瘤 ( L 病 黏 MA T淋 巴瘤 ) 常 见 。 为 2例 为 MA T淋 巴瘤 , 例 为 弥 漫大 B细 胞 性 淋 巴瘤 。结 论 L 1
未见 淋 巴上皮病 变及浆 细胞 。免疫 表
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p o a i ga u ma s L hm t d rn l t i G)t e o o o s( y .Meh d O ecs f G t el g e mpo a net a db l i n ah— p to s n aeo L — p a eBcll hmaw sivsgt yci c adpto y r ly i e na l
维普资讯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Ci EpP to 0 7O t 3 5 l x a l 0 c; ( ) n h 2 2
・5 7・ 8
肺 原 发 性 淋 巴瘤 样 肉芽 肿 型 大 B细 胞 淋 巴瘤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何 春_ 石 卫 东 王连 庆 赵 焕 芬 段 国辰 q , - , , ,
+ ,D 0+,E V+,B R+, D 8+;D1 、 L E +C 3 B EE C6 C 5 A K、MA、D 、D 6等均 一( C 3C 5 散在小淋 巴细胞 C 3+) D 。结论
L G是一种罕见
的原发 于肺 的淋 巴瘤样 肉芽肿型大 B细胞性淋 巴瘤 ,与 E V感 染有关 。诊 断 困难 , B 临床上需 要与 Wee e 肉芽肿 、 gn r 结核 、 结 节病 等肺 结节 性病变鉴别 。病理学上也需与结核 、 特异性 肉芽肿 病 、 非 霍奇金 淋 巴瘤 及非霍 奇金淋 巴瘤 等鉴别 。经形态学 、 免疫 表型与临床 、 影像学相结合 可明确诊断 。 关键词 : 巴瘤 , B细胞 ; 巴瘤 样 肉芽肿病 ; 淋 大 淋 肺肿瘤 ; 免疫组织化学 ; 诊断 ,鉴别
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肺炎、肺泡型
27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肺炎、肺泡型
28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肺炎、肺泡型
29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结节、肿块型 肺炎、肺泡型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粟粒型 混合型
3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以B细胞型为主
约占80%~90%
3
引言
原发性肺淋巴瘤诊断标准
肺及支气管受累,但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以前从未发生过胸外淋巴瘤 通过临床、影像、病理等检查
排除了胸外淋巴瘤或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征象
同时满足上述四点可诊断为原发性肺淋巴瘤
4
引言
原发性肺淋巴瘤分型
霍奇金病
Hodgkin’s disease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
5
引言
原发性肺淋巴瘤分型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70-90%) 高度恶性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其他如血管内淋巴瘤(IVL)等
6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起源于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低度恶性小B细胞淋巴瘤 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属于原发性肺淋巴瘤
分型及影像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本型最少见)
肺门向肺野发出放射状网状阴影 支气管周围多发结节 支气管充气征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 小叶间隔增厚 可呈毛玻璃样变
31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门向肺野发出放射状网状阴影 支气管周围多发结节
原发性肺淋巴瘤
图 1 右下心缘处有一异影 分叶 续存在 图 2 肿块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
缘毛糙 , 内前方有一小含 气腔 , 块 似见有小支气 管进入现 象。
52 4
・
临床 肺科 杂志
20 09年 4月
第1 4卷第 4期
病 案讨 论 ・
原 发 性 肺 淋 巴瘤
陈恒 张庆 基 整 理
描示肿块分 叶非 常明显 , 肿块 内小气腔延续存在 , 提示支气管 充气征。图 6为 c T重 建右 肺斜 冠状位 示肿 块分 叶、 缘毛 边
病 史 摘 要
结核性胸膜炎 。 体 格检查 : 3 . ℃ P 8 T:6 8 :0次/ i 1 m nR:8次/nnB :2 / r P 10 i
7 mm Hg O
神 清, 瘦 , 育正 常。全身 皮肤 粘膜 无 黄染。杵状 指 体 发 (一)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五官 (一) 。颈软 , 气管
图 3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肿块 。 直径约 3咖 内前方有一小含气腔 , 图4 肿块 呈多分叶状 , 内见多个小 含气腔 肿块内小气腔延 图5 肿块分叶非常明显 图 6 肿块分 叶、 缘毛糙 边 图 7 肿 块 内明显典型 的充气支气 管
心脏似略有 肥厚 。余肺野清晰 。图 4为心室层面纵隔窗示肿
居中 , 无颈静 脉怒 张 , 甲状 腺无肿 大。胸廓 无畸形 , 双肺 叩诊
清音 , 呼吸音清 , 无干湿 哕音 , 律齐 , 心 无杂音 。腹部 平软 ) 无 压痛及 反跳 痛。肝、 肋 , 脾
下未及 , 无移动性 浊音 , 肠鸣音不亢。直肠 、 肛门、 外生殖器未
《请您诊断》病例72答案:左肺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
AI DS相 关 淋 巴 瘤 的 C T特点Ⅲ : 肺 内单 发 或 多 发 结 节 , 边 缘清楚 , 也 可 为肺 实 变 , 肺 间质浸润 , 其 他 征 象 包 括 胸 腔 积 液 与 淋 巴结 增 大 。 总之 , P P I 影像表现 多样 , 无 特异 性 , 误诊率 高 , 最 终 确 诊 需依赖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 。
2 3 2
放 射学 实践 2 O 1 3年 2 月第 2 8卷 第 2期
பைடு நூலகம்
R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F e b 2 O 1 3 , V o l 2 8 , No . 2
l y mp h o ma , MAI T o ma ) 最常见 ( 如本例 ) , 其 次 为淋 巴瘤 样 肉 芽 肿, 少 数 为 高 级 别 淋 巴瘤 、 移植 后淋 巴瘤及 A I DS相 关 淋 巴瘤 , 原发性肺 T细胞淋 巴瘤极 其罕 见。因 为 P P I 十 分 少 见 , 故 诊
嗽咳痰 、 痰中带 血 、 发 热、 胸痛 、 胸 闷, 无 全 身 淋 巴 结 及 肝 脾 肿 大 。该 病 病 程 较 长 、 发 展慢 、 症状轻。预后较好。 影像学上根据表现类型可将 P P I 分 为结 节一 肿块 型、 肺 炎一 肺泡型 、 支气管血 管淋 巴管型 ( 间质 型 ) 、 混 合 型 。 各 种 淋 巴 瘤
[ 6 ] S h i n CH, P a i k S H, P a r k J S , e t a 1 . P r i ma r y p u l mo n a r y T — c e l l l y m—
病理学上 P P I 主要 侵 犯 肺 问 质 和 支 气 管 粘 膜 下 组 织 , 呈 浸 润性发 展, 形 成 肿 块 或 结 节 。支 气 管 粘 膜 下 淋 巴瘤 形 成 管 腔 内 的结节状突起 , 或 环 绕 支 气 管 壁 生 长 造 成 局 限 或 广 泛 管 腔 变 窄 甚至闭塞 , 并 发 肺 不 张 。侵 犯 肺 泡 间 隔 时 , 先使肺 间隔增厚 , 随 病变进展 , 肺 泡 腔 逐 渐 变 小 以致 完 全 闭 塞 。侵 犯 胸 膜 时 表 现 为 胸膜增厚 、 斑块 、 结节】 。 。 。
原发性肺淋巴瘤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i e e s r o a l a n ss o i r l s n c s a f re ry dig o i fprma pumon r y y y ay lmph ma o .
【 e od 】 P m r ploa m hm ; Dans ; Tetet K yw rs i y m yy r a u nr l po a i os r mn g i a
【 关键词 】 原发性肺淋 巴瘤 ; 诊断 ; 治疗
Th e s s f P i r u m o a y y r e Ca e o r ma y P l n r L mp o a a d Re i w f t e h m n v e o h Li r t r t au e e Z HU Y n p n a - ig,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讨 论
原发性肺淋 巴瘤 影像学表现多样 , 无 特异性 , 需和肺内其他常见或少见疾病鉴 别 J如 大叶性肺 炎 、 叶性 肺炎 、 节 : 小 结 病、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 肺霉菌病 、 特
发 性 间质 性 肺 炎 、 性 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 、 恶
瘤罕见 , 其影 像 学表现 无特异 性 , 某些 但
征 象结合临床 资料 对本病 的诊 断有 一定
的价 值 , 诊 依 赖 于病 理 检 查 。 确
关键词
0 08 3. 2
淋 巴瘤
肺原发性
影像诊 断 肺淋巴瘤根据 发病部 位 和病 因不 同
可分 为 原 发性 、 发 性 及 免 疫 缺 陷 相关 性 继
的 细 小 或 粗 网状 结 构 或 网状 结 节影 , 呈 或
肺原发性淋 巴瘤的临床 诊断标准 、 影像 学
表 现 及 病 理 分 型进 行 讨 论 。 结 果 : 原发 肺
影( 毛玻璃 状 ) 右 上肺 段 性较 实 变影 伴 , 支气 管气相 。2例 均未 见 纵 隔肺 门淋 巴 结肿 大。 例1 胸部 正位 片示 : 两肺 中下野 多发 大片实变影 , 可见支 气管 气相 , 右侧 少 量 胸水 。胸部双层 螺旋 C T平扫示 : 两肺 上 中下 叶多发 大 叶性/ 节段 性 实变 影 , 中 其 可见支气 管气相 或空 泡征 。右 侧少 量胸 水 。纵 隔、 肺门未见肿大淋 巴结 。 例 2胸部正位片示 : 两肺 上野片状 毛
玻璃样影 , 右侧 水 平 裂 增 厚 。胸 部 双 层 螺
性淋 巴瘤罕见 , 与继发性淋 巴瘤有 明显 的 不同 , 临床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影像 学 其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最常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为初次感染发生的结核。
主要有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前者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三部分组成。
后者是原发综合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可分炎症型和结节型。
诊断要点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多数患者无症状。
部分有低热、盗汗、轻咳、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结核较原发综合征更常见。
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血沉加快;白细胞分类单核和淋巴细胞增多。
(2)痰菌检查:查找结核杆菌。
2) 结核菌素试验: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强阳性有诊断意义。
3)X线胸片:(1)原发综合征:表现为肺内大小不一的云絮状阴影,病变与肺门间有条索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双极或哑铃状阴影,典型者目前较少见。
(2)胸内淋巴结结核:通常位于右侧气管、支气管旁或肺门区,表现为自纵隔向肺野突出的结节阴影或肺门周围炎。
(3)少数肿大淋巴结可压迫支气管形成肺不张,病变恶化可形成空洞或发生播散。
CT表现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核:主要表现为右侧气管、支气管旁、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肿大。
通常分两型::1.1)肺炎:有急性感染症状,抗炎治疗后短期内可吸收消散,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因此鉴别不难。
2.2)淋巴瘤:多为两侧性分布,气管旁或肺门、隆突下可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团。
3.1.以下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A.X线呈哑铃状阴影B.好发部位多见于肺尖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肺结核D.X线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E.多见于成人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点有(多选)BCA. 病灶多位于肺尖部B. 常循血道播散C. 常循淋巴道播散D. 常为浸润型肺结核3.PPD试验假阴性常见于()A.患麻疹3个月后B.急性粟粒性肺结核C.接种卡介苗8周后D.患支气管肺炎时E.未接种卡介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犯肺泡间隔时,先使肺间隔增厚,随着病变发展, 肺泡腔逐渐变小以致完全闭塞。侵犯胸膜时表现为胸 膜的增厚、斑块或结节,并趋向分散而非聚集。
PPL诊断标准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胸闷等症状 无全身淋巴结或肝、脾肿大。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
>2% ,是正常人群的200倍。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分型
结节、肿块型 肺炎、肺泡型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间质型) 粟粒型 混合型
PPL的鉴别诊断
PPL影像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常需和肺 内其他常见或少见疾病鉴别,如: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结节病 转移瘤 韦格肉芽肿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霉菌病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
1983年Koss提出的诊断标准:
病变包括脏层胸膜下的肺或肺局部的淋巴结; 排除纵隔病变向肺内的浸润; 无淋巴瘤病史; 必须是肺穿刺活检或肺叶切除后的病理诊断。
PPL诊断标准
1993年Cordier等的修订标准:
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但未见纵隔淋巴结增大; 以前从未发生过肺外淋巴瘤; 通过临床体检,全身放射性核素、CT或淋巴管造影,骨髓检查,及
表现为沿肺段或叶分布的斑片模糊渗出性病变, 由于淋巴瘤倾向于侵犯肺间质,病变内常可见支 气管气像。
PPL影像表现
男性,肺部反复发作的症 状一直被当作肺炎治疗, 呼吸衰竭。 CT表现:双肺明显大片 状肺实变影,边界清楚或 模糊,其内可见支气管显 著扩张;周围仍可见正常 的肺组织存在。双侧胸腔 少量积液。 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原发性肺淋巴瘤分型
非何杰金淋巴瘤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高度恶性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其他如血管内淋巴瘤(IVL)等
PPL病理特征
淋巴瘤肺内病变主要是侵犯肺的间质和支气管粘膜下 组织,病变呈浸润性发展,可侵犯支气管壁,但更倾 向于侵犯管壁外的肺间质,因而支气管腔通常仍保持 通畅或仅轻度的狭窄。
PET/CT等排除了肺外淋巴瘤或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肺外淋巴瘤征象。 同时满足以上4点者可以诊断为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临床表现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长达10年, 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症状。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 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沿淋巴管分布中以支气管周 围为主的表现,提示肿瘤浸
润支气管周围间质
PPL影像表现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小叶间隔增厚 可呈毛玻璃样变
2019/5/31
26
PPL影像表现
病史:女,气短数周。
CT表现:双肺斑片状实变影, 散在多发小结节影,边界不清 楚,部分有融合,主要沿支气 管血管束分布。
免疫组化标记:(B2005-701):CD45(
﹢), CD20﹢, CD3-,Vimentin-,SMA-,MC(),CK(-),Syn(-)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偶可见空洞及液气平面
PPL影像表现
两肺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片絮状高密度影,双侧肺 野可见多发结节状病灶,右肺下叶见较大肿块。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病理基础
支气管、血管周 围淋巴瘤细胞
沿支气管、血管外周淋 巴窦道途径浸润扩散
局部形成结节 或肿块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 围组织结构增厚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最常见。病灶多位于肺间质内支气管旁或胸膜下 ,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呈类圆形,边界清 楚,密度较低,直径1-10 cm,大于1cm病灶内可 见支气管气像,部分灶内可见空洞及液气平;病 灶可见明显强化。
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影像表现
粟粒型:
表现为多发粟牲样小结节沿支气管周周呈线 样弥漫分市,直径<3mm,边界粗糙,内无支 气管气像。
混合型:
同时出现 以上4型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者 。
小结
下述情况需想到原发性肺淋巴瘤
病程长,一般长达2~5年,发展极缓慢 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无症状或咳嗽、咳痰、胸痛者 结节、肿块或实变病灶 并伴有空气支气管征 合并肺间质性改变 无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
原发性肺淋巴瘤
( Primary pulmonarylymphoma, PPL)
发病率极低
约占淋巴瘤的0.36%~1.2% 特点
主要发生于肺间质和支气管粘膜 不伴有纵膈、肺门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 以B细胞型为主 约占80%-90%
原发性肺淋巴瘤分型
何杰金病 Hodgkin’s disease 非何杰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
PPL影像表现
PPL影像表现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门向肺野发出放射状网状阴影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 支气管周围多发结节 支气管充气征(与肿瘤沿支气管黏膜下浸润生长
,多不引起支气管的阻塞有关)
小叶间隔增厚 可呈毛玻璃样变
PPL影像表现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门向肺野发出放射 状网状阴影 支气管周围多发结节
经纤支镜右下肺肿块活检显示支气管壁内较多小 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呈小圆形,核卵圆形,质较 均匀,核膜边缘可见小核仁,偶见核分裂像。
2019/5/31
18
PPL影像表现
肺炎、肺泡型
病理基础
淋巴瘤细胞
阻塞性肺炎样改变
破坏支气管基底 膜及黏膜上皮层
引起支气管变形、 狭窄
PPL影像表现
肺炎或肺泡型: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PPL影像表现
男,72岁,体检偶然发现右下肺病变,其他无特殊主诉。
PPL影像表现
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肺下叶背段,与胸壁 紧密相连,右上叶后段亦有部分侵及,肋间 附近亦有软组织瘤体约2~3cm,一并切除 。肺周围淋巴结亦清扫。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 。
病理:右下肺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