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史学名家郑樵
郑樵 的史学思想
第二,反对任情褒贬。中唐以来 学界为 学界为“ 第二 反对任情褒贬。中唐以来,学界为“行教 反对任情褒贬 振民风” 书圣人之法 的风气日盛, 凡秉史笔 书圣人之法” 化”,“振民风”,“书圣人之法”的风气日盛 “凡秉史笔 振民风 皆准《 事事褒贬” 如欧阳修认为,《春秋》 者,皆准《春秋》,事事褒贬”。如欧阳修认为 《春秋》 皆准 春秋》 事事褒贬 一书,意在 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 别是非,明善恶 修 意在“ 求情而责实,别是非 明善恶” 一书 意在“正名以定分 求情而责实 别是非 明善恶”,修 史当以此为法。南宋后,理学的影响 理学的影响,更使褒贬义利之风 史当以此为法。南宋后 理学的影响 更使褒贬义利之风 流行起来。对此,郑樵从根本上否定褒贬 郑樵从根本上否定褒贬,认为这不是 流行起来。对此 郑樵从根本上否定褒贬 认为这不是 春秋》笔法” 他认为,《春秋》 史记》一样, “《春秋》笔法”。”他认为 《春秋》和《史记》一样 作者都非寓意褒贬,《春秋》是记实事,“主在法制 主在法制,而不在 作者都非寓意褒贬 《春秋》是记实事 主在法制 而不在 褒贬” 郑樵认为“ 史册以祥文该事, 善恶已彰, 褒贬”。郑樵认为“ 史册以祥文该事 善恶已彰 无待美 传记之中, 刺” , “传记之中 既载善恶 足以鉴戒 何必于传记之后 传记之中 既载善恶, 足以鉴戒, 何必于传记之后, 更加褒眨” 提倡“信史” 更加褒眨” ,提倡“信史” 。
郑樵的史学思想
郑樵的史学思想从《通志》做书风格、 郑樵的史学思想从《通志》做书风格、内容剪裁 以及序言说明中,可以看出他的治学精神和历史观点 可以看出他的治学精神和历史观点,这 以及序言说明中 可以看出他的治学精神和历史观点 这 就是:主张实学 这与反对空言密切相关。 主张实学。 就是 主张实学。这与反对空言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 思潮,理学已达登峰造极 同时,空发议论 理学已达登峰造极,同时 空发议论,任情褒贬的风 思潮 理学已达登峰造极 同时 空发议论 任情褒贬的风 气也渐渐流行。不少思想家、史学家对此多有不满。 气也渐渐流行。不少思想家、史学家对此多有不满。 郑樵的实学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郑樵的实学思想 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郑樵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郑樵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郑樵,字渔仲,号夹漈(1104-1162),今涵江区新县镇广山村人,宋枢密院编修,史学家,著作甚多,有《通志》二百卷行世。
莆田,不但是郑樵的故乡,也是郑樵一生治学著述活动的主要地区,所以,在莆田境内保存有丰富的郑樵文物。
如何保护、管理和利用郑樵文物,以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知见的郑樵文物述其如下:一、郑樵墓:郑樵卒后,原葬于白沙镇越王山下,宋乾道九年(1173)丞相陈俊卿迁郑樵墓于此。
位于白沙尖峰尾山腰。
墓坐南朝北,“风”字形三合土、石结构,三呈,墓围正中嵌墓碑,直下楷书阴刻“宋枢密院编修夹漈郑先生之墓”,落款“嘉庆岁舍丁丑阳春榖旦重修”,近代重修。
二、郑樵墓碑亭:位于白沙镇白沙村之古白沙街,建于清代。
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顶。
碑亭内壁中间,竖立一神道碑,中刻“宋枢密院编修夹漈郑先生之墓”左上款刻“乾道三年兴化军知军钟离松立”,右下款刻“嘉庆二十二年兴化府知府俞恒润,莆田县令王廷癸重立”。
碑亭左壁竖有《重修郑夹漈先生封茔碑亭记》碑记,是研究郑樵的重要文物。
三、夹漈祠:位于郑樵墓前,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近代重修,座南朝北,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二进,面阔三间,存有《重修夹漈先生墓记》碑记。
四、广山书院:位于白沙镇广山村(今为村小学)原为郑樵出生的地方。
清乾隆年间,改建为广山书院,可惜在“文革”期间被夷为平地,但仍保留了原厅堂左壁嵌立的“清道光重修广山书院碑记”石碑,是研究郑樵生平史迹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五、苏洋陂:位于白沙镇广山村上游社后村前,北邻东镇山,巩溪由西北流向东南,坡北拦巩溪上游,筑以石堤而成,另筑一支于巩溪左岸,引溪水灌田,支渠道约3米,流向北往南至40米处改向东南。
苏洋陂系宋太学生郑国器(郑樵父)创建,郑樵续建。
樵父国器时在苏州(姑苏)任教,见自己家乡溪西村门前700多亩洋田常遭干旱,所以潜心学习苏州水利工程技术,在家乡拦溪筑陂,引水灌溉,故取名“苏洋陂”。
郑樵的名词解释
郑樵的名词解释郑樵,生于宋朝,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
他一生从事着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名垂千古。
郑樵对于许多重要名词的解释与阐述,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郑樵的名词解释为中心,来一探其学问的深度。
首先,我们来谈谈郑樵对于“文化”一词的解释。
在郑樵看来,“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社会、思想、艺术、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在一篇论文中,郑樵写道:“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铸造了一个国家的灵魂。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层现象,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和理念的表达。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郑樵对于“道德”一词的解释。
在他的著作中,郑樵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体。
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道德修养”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人格,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郑樵对于“礼仪”也有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中,郑樵指出,“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尊重。
他强调,“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涵。
只有在内心真正理解和认同礼仪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另外一个令人称道的解释是郑樵对于“历史”的见解。
在他的研究中,郑樵指出,“历史”是一种记录过去的学问和思考。
他强调,“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纪年的数字,更是一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只有从历史中学习,才能不重蹈覆辙,不断进步。
此外,郑樵还对于“诗词”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解释。
他认为,“诗词”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诗词”可以表达人们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传递情感和理念。
在他的研究中,郑樵不仅仅注重对于诗词形式的解读,更注重对于其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的研究。
郑樵的名词解释无疑是在其时代中的一种里程碑,对于后世的影响和启发是不可忽视的。
郑樵对于这些名词的解释,并不仅仅是在定义的层面上停留,更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文化、道德、礼仪、历史、诗词等方面的深层思考。
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综述
郑樵的⽬录学思想综述郑樵的⽬录学思想综述摘要:⽬录学形成于汉代,在宋代基本成熟,宋代的⽬录学家们提出了⼀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录学思想,尤其以郑樵为代表。
郑樵是我国⼗⼆世纪著名的⽂学家、藏书家和⽬录学家。
郑樵关于图书分类以及⽬录学的⼀些具体原则,⼤都是总结历代及当时经验得出的结晶,⾮常可贵。
郑樵是我国古代⽬录学史上的巨⼈,《通志·校雠略》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郑樵,⽬录学,⽬录学思想郑樵,字渔仲,福建莆⽥⼈,他是南宋学识渊博的学者、杰出的史学家,⼜是⼀位出⾊的⽬录学家。
《宋史·郑樵传》说他“好著书,不为⽂章,⾃负不下刘向、扬雄。
”⽣平著述弘富,有⼋⼗四种之多,可惜留传⾄今仅剩数种。
《通志》是郑樵的传世之作,共⼆百卷,上起三皇,下迄隋唐,是⼀部通史兼专史的名著,其中《⼆⼗略》尤为学术界所推重。
《⼆⼗略》中的《艺⽂略》、《校雠略》,《图谱略》和《⾦⽯略》,集中⽽系统地反映了郑樵的⽬录学理论,《校雠略》从理论上阐明了关于图书分类、提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在《艺⽂略》、《图谱略》、《⾦⽯略》中得到具体的贯彻,他的⼀些观点直到现在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他对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思想“若光芒竟天之⼀彗星焉”。
分析郑樵⽂献⽬录学创新思想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个⽅⾯。
⼀、关于书⽬类例的思想从《隋书·经籍志》确⽴四部法到宋代,学科学术以及图书的品种、数量有了很⼤的发展,传统四部中的⼀些类⽬已不能适应,宋代⽬录学家们针对这些情况,对类⽬进⾏了调整增删,使整个分类体系更加合理,更切合学术内涵和图书的实际。
开创新的分类体系,强调类例的重要性,是郑樵⽬录学思想的⼀个重要体现。
郑樵提出了图书分类类⽬宜多⽽细的主张,他把分类表发展到第三位类,建成⼀个更系统更详细的分类表,是我国分类史上的⼀⼤突进。
《校雠略》云:“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于是总古今有⽆之书为之区别,凡分⼗⼆类。
”在⼗⼆⼤类中再分⼩类,⼩类之中⼜分“种”(第三类)。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莆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
地以人贵,人以地传。
莆仙雄邑,名人辈出。
兴化儿女,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可鉴古今。
莆田古代出现了杰出史学家郑樵,还有三位史学家,分别是陈均、柯维骐和吴任臣。
分别著有《通志》、《宋九朝编年备要》(一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宋史新编》和《十国春秋》四大史学巨著。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号夹漈,后又自号“溪西遗民”,人称“夹漈先生”,又自称“莆阳田家子”。
兴化县广业里下溪(今涵江区新县镇霞溪村)人。
郑庄后裔,祖父郑宰,父郑国器。
南宋杰出史学家、目录学家。
中国古代三大史学思想家之一。
崇宁三年(1104)三月三十日生。
宣和元年(1119),父郑国器从京师太学回莆客死姑苏(今江苏苏州),郑樵冒暑徒步至丧所,护柩归葬家乡。
随后在夹漈山(今涵江区新县镇广官村)构筑草堂,谢绝交往,与从兄郑厚在草堂刻苦攻读,讲学于芗林寺,从游者日众。
宣和六年(1124)又与弟在南峰书堂读书。
读书治学,往往“昼理简编,夜观星象,饮食寒暑俱忘”。
为搜集资料,走遍闽中、闽南等地,“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必借留读”。
为了解草木虫鱼的情性,经常“与田夫野老往来”。
以其所得撰成多种著所。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掳去徽、钦二帝,新立的宋高宗仓皇南逃,国势危急。
郑樵、郑厚兄弟上书枢密使宇文虚中,表达捐躯报国的志向,备受宇文虚中的赞赏。
由于宇文虚中被弹劾去职,郑樵的报国宏愿未能实现,从此发愤著述。
郑樵自宣和元年(1119)以后,十年间,著有《书考》、《诗辨妄》、《春秋考》等著作,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受到名相李纲、赵鼎、张浚等人的器重,《诗辨妄》也受到朱熹高度评价。
绍兴五年(1135),郑樵撰成《象类书》、《续汗简》、《梵书编》等著作,并在广业里南的芗林山筑修草堂,为著书、修史的处所,从此潜心天文、地理、鱼虫、草木之学。
绍兴十一年(1141),着手通志的撰修。
郑樵对事业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南宋史学家、天文学家、科学思想家郑樵的故事。
郑樵,字渔仲,号夹漈,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他为夹漈先生,世人俗称“夹漈公”。
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10月20日,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3月7日,享年59岁,是开莆倡学的南湖“三先生”郑庄之后裔十二世孙,出生地为宋福建路兴化县广业里霞溪村林边村(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林边村民小组)。
郑樵是南宋时代的伟大史学家、天文学家和杰出的科学思想家,是中国八大史学家之一,是莆田文献名邦最具世界性影响的代表人物,也是莆田标志式的农家子弟硬是靠着执着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学习从一介草民成就为一位史学泰斗。
他的代表作《通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史学巨著,在史学上是继司马迁之后“集天下书为一书”的杰作。
《通志》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瑞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中国“三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典籍,是古时代读书人必读之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珍品。
郑樵对事业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对治学破除陈旧的创新精神、对学术勇于探索的实学精神、对仕途淡泊名利的亮节精神、对民族无比热爱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和全省的漫长历史中是有据可查的。
郑樵的治学途径及其知识论,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他励志自学,甚至在“厨无烟火”,有断炊之虞的情况下,仍然诵记不绝。
尤让人称道的是,他在刻苦读书的同时,还注意自然知识,他同农夫野老往来,在深山老林中,观察草本的情性,主张把儒生和农圃人各自具有的知识结合起来。
他的治学道路很独特,也很宽广,他立下志愿,要“通百家之学”。
举凡图书目录、校雠、音韵、文字、金石等各个领域,他都有成就,而这些领域内的探索成果又成为他完成自己史学工作的基础。
郑樵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宋史·儒林传》里关于郑樵的传文,只有寥寥的三百余字,不仅说得过于肤浅,而且还有冤词。
郑樵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郑樵对文献学的贡献郑樵字渔仲,自称“莆阳田家子”,别号“溪西遗民”,兴化军广业里(今属莆田市涵江区)人。
他隐居“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
将自己的著作分为经旨之学、礼乐之学、文字之学、天文地理之学、虫鱼草木之学、方书之学、论讨之学、图谱之学和亡书之学等九大类。
《通志》是郑樵贯通一生学问的代表作,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这部书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堪称文献学巨著。
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
他的《通志》,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通考》,合称为“三通”,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籍。
由此可见,《通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史,上起三皇,下迄唐宋;二是略(志),总共二百卷。
“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精华,惟在二十略而已。
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谥,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举,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雠,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
毫无疑问,《通志》最重要的部分,郑樵自认为最得意的地方,也是后人最加推崇的内容,是《通志》的“二十略”。
郑樵说“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
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
五略即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二十略去此五即十五略。
郑樵认为,五略是他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挥,没有因袭,更无重复;十五略全是自己发凡起例,独立创作出来的。
郑樵在文献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通志》二十略中的《校雠略》《艺文略》《图谱略》和《金石略》。
《图谱略》《金石略》扩大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
《艺文略》通录古、今、存、佚的文献,创立新的图书分类法。
《校雠略》是《图谱略》《金石略》《艺文略》的说明书,集中而又系统地反映郑樵的文献学思想。
《校雠略》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部分。
试论郑樵《通志》的史学思想及历史作用
试论郑樵《通志》的史学思想及历史作用郑樵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的《通志》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探讨郑樵《通志》的史学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首先,郑樵在《通志》中展现了严谨求实的史学思想。
他在著作中致力于整理收集古代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述非常详尽,力求事实准确。
郑樵强调考证的重要性,他反对只凭个人主观臆测或传闻来撰写史书,主张依靠实地考察和史料搜集来确立史实。
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搜集地方志,对于地理、民俗及经济状况都进行详细的调查,使得《通志》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地理志。
这种严谨的史学思想以及详尽准确的著作方法,为后来史学家的研究提供了范本。
此外,郑樵在《通志》中展现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他深知历史记录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研究治乱法则的唯一途径”,并呼吁后人应当继承前人的智慧与经验,以总结历史规律,指导治国理政。
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史研究的发展以及国家治理的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郑樵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也体现在著作中,在对外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同时,他也强调中国文化的卓越和独特之处,为中国的荣辱兴衰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论依据。
郑樵的《通志》在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方面,他的著作填补了南宋时期史学水平的空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郑樵精于整理古籍文献,他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方志以及其他历史文献,其中许多是后来失传的,为后来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郑樵的思想为后来的史学研究和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志》中关于地理和民俗的详细记载,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
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来史学发展,特别是考证方法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郑樵的《通志》以其严谨求实的史学思想和详尽准确的记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座丰碑。
他的意识形态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自信,为后来的历史研究和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通志》的涉及面广泛,收录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当时史学的空白,并为后世史学研究和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樵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
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人物生平
少年向学
郑樵父亲等先辈都是读书和做过小官的,因此郑樵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文化熏陶。
他也曾自述:“幼不学犁锄,慨然有读书志,胸中便以古人自期。
每于史册见一传而高风凛凛者,必读之再三,通即掩卷长思,跻仰其为人,扦搏气概以从之游,若骤若驰,及之而后已。
”而且,他还下定决心继承家风,把自己培养成为才华出众的人。
宣和元年(1119年),郑樵的父亲郑国器从太学回家后病死于苏州,郑樵冒暑赶往苏州,徒步扶柩而归。
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为了克服家贫无书读的困难,他就和从兄郑厚一起背上包袱,向四方藏书人家求借书读,并立下毕生读书治学的远大抱负。
郑樵在求学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把眼光开放到自然界各种动植物。
他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从而得到了许多实际学问。
还研究天地。
郑樵
郑樵很早便发愤要读尽天下的书,但没过多久家里的书就被他读完了,于是他便到兴化军治莆田城里借书看。 当时的莆田是全国有名的藏书的地方,方家、林家、吴家都有藏书楼。郑樵到这些藏书家里请求借阅图书,不多 久,城里的书他都看遍了。这时,他听人说,城外延寿桥头有一个“万卷楼”,藏书很是丰富。主人姓方,极喜 人家登门借阅图书,不过不能借走,所以,许多人都自带粮食,到“万卷楼”读书。
郑樵说完后,只见那女子泪眼汪汪地向他跪了下来,那女子求郑樵将身上佩着的母亲给他的小红橘给她救治 母亲。郑樵连忙将她扶起,正想交出小红橘时想起母亲说过,这小红橘就是他的命,不能给人。这女子即哭又闹, 但郑樵要扶她起来时,她有些畏惧地拒绝了郑樵而自己站了起来,郑樵有些犹豫。郑樵在犹豫时看到了女子身上 光芒异样的宝珠,心中恍然大悟:这女子不是人,而且怕自己身上的小红橘。他于是灵机一动,和气地要借姑娘 身上的宝珠看看。女子以为郑樵不知道这是她精修道千年的结晶,为得到小红橘便给郑樵一看。不料,郑樵拿到 宝珠后便一口吞进肚里了,这女子顿时倒地,像鱼一样扭动着身体往乌龙潭赶。
于是,在一天夜里,她摇身变成一个绝色美女,悄悄进了郑樵的草堂。这时郑樵正对着一檠孤灯埋头苦读。 鲤鱼精便招来阴风吹动灯火,想以此来引起郑樵的注意。看到灯火闪闪欲灭,郑樵以为窗户未闭,便站了起来想 关窗,却突然见一个女子出现在他的书房里,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女子不等郑樵问话便自道来历,说她家在溪东, 母亲病得很重,听人说这里的仙人岩上的一种小红橘能治好母亲的病,于是来这里寻找,但因为从没来过便迷了 路,不仅没找到小红橘,还忘了山的路,见这里有灯光,才冒昧问路的。郑樵虽觉得事有蹊跷,但还是把下山的 路给她指清楚。
郑樵坐像绍兴二年(1132年),郑樵在芗林寺旁筑修史堂,以作为修史著书之地,并把自己的学问加以分门 别类,然后依类著述新书,准备进呈朝廷,以此求得朝廷对他修撰《通史》的支持。
郑樵讲稿
史学家----郑樵政治与历史学院11级历史学师范3班常娜司马迁创纪传体通史,班固撰纪传体皇朝史。
此后纪传体史书的撰述受到了历代史家的重视。
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断代的纪传体史书获得丰硕的成果。
但从唐初所修的八部正史来看,除在个别问题上,他们已经很难有更大的进展了,五代以及北宋所修的几部正史,大致也属于这种情况。
至此,纪传体史书到底还有没有生命力?它是否还会有新的创造呢?南宋史家郑樵所著《通志》一书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那么首先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通志》的作者郑樵。
郑樵是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宋史》本传说他“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
”郑樵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一生的著述计有95种(单篇计算在内),其中注明篇数、卷数的为50种,548卷,454篇。
另外35种未注明卷数,除去一些重复的作品,其著作计有千卷之多。
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
《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
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郑樵说自己"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是有据可查的。
与此同时,他以一个山林穷儒的身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第一个想建设科学;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学家;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号召;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
所以说郑樵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充满感情地说道:“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
郑樵编著《通志》
他尽览典籍,却不迷信前人成说,他研究《书经》是从校对今古文《尚书》入手;研究《诗经》,则认真辨别鲁、齐、韩三家诗的差别;研究《春秋》也是从三家所传的异同入手,从文字歧异发现问题,经过考订,择善而从。
他把整个身心全投入到著述中。就是这样,他终于著成了长达二百卷的《通志》。《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以后又一部贯通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在体例上,除纪、传和以前纪传体史书相同外,“谱”即相当于各史的“表”,“略”相当于各史的“志”,“世家”仿《史记》,“载记”仿《晋书》,文字大多袭用旧史。
其中的“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向为史家看重。这二十略包括:氏族、六族、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和昆虫草木,以此把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分门别类地加以记载,逐一阐述其源流演变,且提出了一些新见解。真可谓“网罗宏富,体大思情”。若是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学识,何以至此?
他还主张写“通史”,因为只有通古今变化,才能资鉴现今。郑樵除了关注书本外,还注重实地考察。他在夹漈山研读时,便时常“与田夫野老往来,同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性情。”正是他有如此严谨的治学方法,正因他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强毅力,才造就了他的博大学识,在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对宦途并不热心,父亲亡故后,便和弟弟到城北郊的夹漈山,因陋就简,修筑三间草堂,一起切磋学问,过着怡然自得的山林生活。常常是“寒月一窗,残灯一席”。
他白天整理简册,晚来观察星象,爱惜每一寸光阴,不敢虚度岁月。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书,随着知识的积累,他发现前人的著述有许多错舛和疏漏。
郑樵的史学思想
郑樵的史学思想
郑樵(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史学家,是《史记》的重要撰写者之一。
郑樵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史记》中。
他认为,历史的本质是一种“变革”的过程,变革的原因是“天命”。
因此,历史的发展是由“天命”指引的,而不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郑樵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郑樵还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启迪人们,使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从中得到启发。
因此,他认为历史的记录应该尽可能地准确,应该尽量避免人为的曲解和篡改。
总之,郑樵的史学思想提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意义的启迪作用以及历史记录的准确性这三个重要的观点,对后世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樵在《史记》中还提出了著名的“五帝传”观点,即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五个最伟大的帝王,分别是黄帝、尧、舜、禹、汤。
这五位帝王在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先祖。
郑樵还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的发展决定的,并且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智慧和劳动所决定的。
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自由社会。
郑樵还认为,人类的智慧是由实践所决定的。
他认为,人类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智慧的基础,而学习则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因此,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学习和实践所决定的。
郑樵的史学思想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历史学界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1/ 1。
郑樵名词解释
郑樵名词解释郑樵名词解释:郑樵( 1162年11月20日— 1200年1月8日)中国南宋学者、史学家、经学家、教育家、目录学家,浙东学派的创始人。
郑樵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聪明强记。
他考入太学后,由于对时政的关心和同窗好友陈傅良的指导,他转向于学术研究。
郑樵很重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他写作《通志》,就是继承了宋初史学家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传统,他所编纂的史书以事件为纲,是一部新型的纪传体通史。
他也重视补充历史的某些缺漏,这是他“七考”的一种形式。
从南宋以来,他还编有《通志·氏族略》和《氏族略》。
在补史方面,他还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如有人问《后汉书》中班固已注过的应劭的事,可不可以再注;有人问《汉书》中班固未注而其他人又未注的事,可不可以注;有人问《汉书》中应劭、班固都没有注而后人又加以注的事,可不可以补;等等。
他总是十分慎重地加以考虑,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墨守成规,一生中多有创新。
郑樵发展了刘知几的性恶论和王守仁的“心即理”说,认为“人之性”的基本要素是善与恶,人之本性是好的,但受环境影响才会变坏,指出只要能加强内心的修养,即使最卑劣的品性,也可以变成君子。
他看到封建社会中“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因此他既反对王守仁的空谈性命,又反对理学家空谈气质,主张广求古书,亲自考察,取其实用。
他说:“天下之物,生于有者无之间。
理”也是存在于天下万物之中的,必须“亲履其地,而穷其所由之故,则得其所谓性矣”。
但他又认为“性”与“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性”也是理的一个部分。
郑樵著述很多,最重要的有《通志》、《尔雅翼》、《六书故》、《诗谱》、《古事记》、《海赋》、《音学五书》、《稽古编》等,尤其是《通志》和《六书故》两书最有价值,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通志》的内容包括十二略和六艺略。
《通志》中各个专题的论述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系统完整,保留着原始材料,是研究上古、先秦和秦汉历史的重要文献。
中国历史故事-宋朝著名历史学家郑樵简介 郑樵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宋朝著名历史学家郑樵简介郑樵是怎么死的?郑樵,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和目录学家,一生未曾应试,专注研究,因为字渔仲所以又有郑渔仲的叫法,当然更多还是称呼其号“夹漈先生”。
北宋徽宗三年,郑樵在兴化军莆田出生。
郑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世家,祖辈是晋代中原南迁的望族,高祖郑冲、曾祖郑子堂、祖父郑宰到他父亲郑国器都是读书应试之人,大部分都曾入仕为官,虽然官位不高。
受家庭环境影响,郑樵自幼勤奋好学,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郑樵居住之处,算是莆田广业里山区,与外界联系不深,但是郑樵还是立志要读尽天下好书。
郑樵长到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也因此逐渐衰落,所以此后郑樵就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
就算如此,他也不曾放弃过读书的想法,和兄长背着包裹,四处借书也没有断掉学习。
郑樵热爱学习,但是却不仅限于四书五经以及应试之学中,而是涉猎万象。
他曾经深入田间山野,甚至拜农夫为师,追求实学。
不仅仅是限于书本,他还追求天地间的各种科学知识,曾经想过将自然科学一类的知识提拔到儒家经典知识同样重要的地步,并不断号召。
郑樵并不像许多读书人一样,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进而走上仕途,光宗耀祖。
郑樵的目的十分单纯,就是想探索更多的知识,并致力于传播天下。
不过靖康元年,国家危难,深受北方强敌进攻。
看见时刻受到威胁,处于风雨动荡之中的国家,他无法再忽视,于是和兄弟郑厚一起联名向朝廷当权者上书,陈述自己兄弟俩的抗金志向和报国才能。
不过他的这种请愿却未曾被朝廷重视,于是他只能想另一种办法,走入国家政治中心。
南宋绍兴元年,郑厚带着悲观失望之心,下山来到只剩半壁江山的宋朝参加科举,此后走上了坎坷的仕途。
与兄长不同,郑樵认为南宋朝廷昏暗腐败,就算应试入仕,也无法尽其才,于是他任然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
为了能够撰好这本书,郑樵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吸取各方知识,力求读遍各地藏书,当时有人称颂郑樵说“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宋朝史学家郑樵传
宋朝史学家郑樵传厉志苦读,通百家之学郑樵(1104—1162),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
自号溪西遗民,学者称为夹漈先生。
父郑国器是太学生,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卒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时郑樵16 岁。
他护父丧回莆田。
此后,郑樵在家乡夹漈山筑室厉志自学。
他家境贫寒,但在学习上却是“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讽诵不绝”①。
家中没有书,便向当地藏书丰富的人家借书读,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
在治学上他兴趣广泛,对经史之学、礼乐、文字、音韵、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以及方书、校雠、目录等各个门类的学问都加以探索。
与他在一起读书的还有从兄郑厚。
郑樵注意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
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为学习天文知识,他是一面读《步天歌》,一面观察星象,“时素秋无月,清天如水,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矣”①。
为了认识动植草木的状况,了解草木虫鱼的情性,他向有实际知识的人学习,“与农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②。
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胸无伦类”的儒生令人生厌。
郑樵的“六书”说在文字学史上是一家之言。
他写的《尔雅注》保存下来,受到历代学者的好评。
在等韵学上,郑氏的《韵图》成就是今天可考的最早的韵图。
关于文献校雠类例主张,一直受到学人的推崇。
他在目录学上的十五分类方法及其著录书籍之丰富,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春秋》的看法、对自然灾异的现象的认识,含有科学的因素。
在动植草木等方面,他的认识受到世界上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的重视。
郑樵在这许多学术领域内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不但对这些学科作出了贡献,而且为成就他的史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郑樵生活在宋代多事之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掳徽钦二帝,“天子蒙尘,苍生鼎沸”,这对郑樵、郑厚兄弟刺激很深。
如何评价郑樵其人?郑樵的六个历史第一
如何评价郑樵其人?郑樵的六个历史第一人物档案姓名:郑樵别名:渔仲、夹漈先生国家: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兴化军莆田职业:史学家、目录学家主要成就:编成《通志》代表作品:《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郑樵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和目录学家,一生不应科举,勤奋苦学,立志古今之书。
当宋朝处于危难之际,郑樵和兄长郑厚走上了两种不同的道路,郑厚选择了科举入仕,郑樵则选择了修《通史》以为借鉴。
他志向远大,在他的设想中,《通史》应该是一部集天下好书为一体的书籍,为了达成这个愿望,他走上了读尽天下藏书,不断提升自己学识的道路。
读的书多了,郑樵涉猎的范围也变广了。
所以不仅仅是经史,他在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凡是致力于研究之人,都是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之人。
从十六岁父亲去世起,郑樵就一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没有钱买书,他就背着行囊四处借书。
吃的都是粗茶淡饭,穿的都是粗布麻衣,以他的学识完全可以科举入仕。
但是他却一生未曾应举,只走遍祖国河山,立志读尽万书。
郑樵是一个仕途坎坷之人,他后来被宋高宗看中,而且强留在朝中为官之时,也只沉浸在自己的学习研究中。
在他为官期间,曾经多次遭到一些士大夫的弹劾。
有些是因为郑樵本身脾气耿直无意中得罪的人,还有一些是嫉妒郑樵的才能,从而干脆诬陷他。
所以郑樵的为官之路走的并不顺畅。
郑樵是一个明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明智的人。
宋朝立国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特别是郑樵所处的那个时代,金朝铁骑屡次进犯,宋朝国土被肆意践踏。
后来北宋的都城更是被攻破,二帝被掳,宋朝只剩半壁江山。
爱国的郑樵,深深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担忧,他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他首先排除了科举入仕的道路,在他看来宋朝朝廷已经腐朽不堪。
就算自己进入朝廷,也无法尽其才,最终对自己的国家毫无贡献。
这一点是对的,因为他的哥哥郑厚选择了科举入仕,最终走上了一条十分坎坷的仕途之路。
【课外阅读】生物学家郑樵
郑樵郑樵(1103~1162)南宋史学家、博物学家。
字渔仲,世称“夹先生”。
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
生于北宋崇宁三年,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他不应科举,居夹山(即东山,在福建莆田西北),30余年刻苦学习,博通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方书。
他提倡实学,注重实践,富于科学精神。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研究动植物学的科学方法:①重视动植物的“释名”和“识名”。
他说“名之难明者,谓五方之名既已不同,而古今之言亦有差别……是以尤详其名”。
因此,要着重“深究鸟兽草木之名”,“得鸟兽草木之真”,以实物为准,把动植物的地方名和古今不同的名称统一起来,做到“名”要符“实”。
②主张深入实地观察和采访。
郑樵“常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都要“明其品汇”,“皆欲究其情性”,“通鸟兽之性状,察草木之精神”,并究其“可茹”、“不可食”等,以了解动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和用途等知识。
③主张书本理论与田野实践相结合。
他“常与田夫野老往来”,深知“农圃之人识田野之物”,向他们学习、调查,以求“得鸟兽草木之真”。
④明确图谱对动植物研究的重要作用。
他说:“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舍易求难,成功者少”。
他着重说明:“语言之理易推,名物之状难识”。
“别名物者,不可以不识虫鱼草木”,要识虫鱼草木,必须借助于图以形象地反映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从而强调“虫鱼之形,草木之状,非图无以别”。
主张把“图”作为治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应用于动植物学的研究。
⑤重视前人经验,但不盲从。
他说:“虽本前人之典,亦非诸史之文”。
“夫学术造诣,本手心识……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
说明他反对因循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上可见郑樵研究动植物学的方法已接近于现代研究动植物的科学方法。
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
《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
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史学名家郑樵
教学目的:
1、学习了解郑樵,知道他为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
2、让学生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梳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古典人文思想。
教学过程:
一、介绍《通志》的历史价值,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郑樵是什么时期,什么地方人?
2、郑樵成长之路有什么特点?他有哪些特别的思想和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三、交流讨论郑樵与《通志》
1.郑樵简介
2.《通志》的内容
3.郑樵的史学思想
①主通明变,提倡编写通史
②注重“自得”、“独断之学”,提倡修史成“一家言”
③强调据事直书,反对“欺人之学”的所谓《春秋》褒贬之法
④主张史书“纪实迹”,削去“欺天之学”的五行相应之说
⑤倡导求实的学风,反对空谈义理和专务辞章之学
四、拓展介绍郑樵潜心编写《通志》遇到的阻力及艰苦的环境。
1、交流: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出郑樵是个什么样的人?
2、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