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 V

合集下载

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进展答案-华医网内科综合继续教育答案

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进展答案-华医网内科综合继续教育答案

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进展一、甲亢诊疗手册1、甲亢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

多数患者以(E、以上都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2、下列关于ATD的适应证说法错误的是(C、重度病情)3、MMI起始治疗时,参照患者的FT4水平,超过ULN1.5-2.0倍的起始剂量为(B、10~20mg/d)4、Graves病诊断时,下列哪项为诊断必备条件(A、甲亢诊断确立)5、(B、ATD)是我国Graves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6、A、正确二、解码甲状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1、2015ATA指南中,下列哪些患者不需要做FNAB?(A、良性)2、乳头状癌的高侵袭性亚型有(E、以上都是)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有(D、以上都是)4、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E、以上都是)5、2020年8月,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正式发布。

下列结节是良性征象的是(C、彗星尾伪像)6、近年,良性结节的消融技术包括(E、以上都是)三、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处理策略1、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中,病史询问包括(D、以上都是)2、第2版指南中,妊娠早期发现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应该进行超声监测(C、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监测肿瘤的增长速度3、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无影响(A、正确)4、妊娠发生恶变的甲状腺癌最佳手术时机为(B、妊娠中期)5、关于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检查,下面哪项不属于第2版内容(B、妊娠期间禁忌甲状腺核素扫描和治疗)6、下面新指南对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推荐中,哪项是A级推荐(E、如果TSH水平正常或升高,应根据结节的声像学特征决定是否做FNA)四、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1、研究表明,在母亲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后代结局风险的影响中,下面哪项是亚临床甲减的影响(A、婴儿神经发育迟缓)2、在第2版指南中,推荐临床甲减妇女妊娠前半期(D、每2-4周)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3、在指南妊娠期临床甲减的治疗药物和剂量中显示,非妊娠临床甲减完全替代剂量是(B、1.6~1.8μg/(kg·d))4、在第2版指南中,临床甲减妇女疑似或确诊妊娠后,LT4替代剂量需要增加大约(C、20%~30%)5、在碘充足地区,引起临床甲减的最常见原因是(B、自身免疫甲状腺炎)6、妊娠期临床甲减损害后代的神经智力发育,增加(E、以上都是)等危险,必须给予治疗五、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1、初始复发危险度分层中,符合下列哪项判为高危组(D、肉眼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2、术后规范化的治疗与随访:是降低病人复发率和提高存活率的关键(A、正确)3、规范的术后病理学报告,其意义是(D、以上都是)4、TSH抑制治疗是DTC术后治疗的重要一环(A、正确)5、C级推荐:DTC术后病理学检查建议详细报告肿瘤的(E、以上都是)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6、在下列DTC术后一般管理推荐意见中,哪项属于B级推荐(C、术后疼痛的病人可适当应用镇痛药物)六、NCCN甲状腺癌指南(2019)解读1、对于已知有残留结构的高复发风险患者,TSH水平需维持在(B、0.1mU/L以下)2、低复发风险无残留患者,TSH水平也必须维持在正常参考范围低值(B、错误)3、甲状腺癌根治术不会产生(B、血钙过多)4、以下属于不推荐放射碘(RAI)治疗的指征是(C、典型的乳头状癌)5、不完全形态反应的定义是(C、有持续或新检出的局部或远处转移病灶)6、生物化学证据认为低风险但无结构学证据(如Tg+,影像学阴性)的患者,TSH水平维持(A、0.1-0.5mU/L)七、DTC术后治疗之TSH管理:5年研究进展盘点(2016-2020)1、随访过程中TSH的平均评分分层,(A、2.0-2.99)应适度TSH 抑制2、孟德尔随机化法(MR)证实:高TSH与甲状腺癌不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3、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第3版DTC指南中,中危推荐(B、0.1~0.5)4、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L-T4起始剂量,>50岁(无心脏病及倾向)的(E、起始50μg/天)5、多项临床证据:术后TSH抑制治疗可(D、以上都是)6、术后随访期间,(B、TSH>1.85mU/L或2mU/L)是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八、DTC中高危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现状与对策1、血清TSH达标者需要定期复查,其中第2年要求(D、1次/3-6个月)2、DTC复发风险中高危患者中,符合以下哪些条件的任一条件者属于中危(D、以上都是)3、下面哪项不属于DTC复发风险高危患者(B、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可在镜下发现肿瘤有甲状腺周围软组织侵犯)4、中高危DTC患者L-T4的起始用量>80岁的建议(B、较年轻人低20%-30%)5、初治期(术后1年)无论副作用风险如何,均应控制(A、TSH<0.1mU/L)6、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期间,要注意和豆类、奶类间隔(A、4小时)九、围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期的甲状腺疾病管理——2021年ETA指南解读1、指南推荐因为生育原因可以推迟启用RAI治疗甲状腺癌;但是女性(尤其是>35岁)应该被告知RAI对活产率的影响(B、错误)2、垂体-下丘脑-性腺轴相关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相互影响,间接影响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A、正确)3、关于甲状腺疾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男性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4、一项对2568名中国女性进行的回顾性评估显示,年龄≥35岁的SCH女性AMH浓度和窦卵泡计数明显(C、下降,升高),FSH (C、下降,升高),提示SCH与35岁以上不孕女性的卵巢储备下降相关5、根据指南,当TSH>2.5mIU/L(或>ULRR),启动LT4治疗(B、错误)6、大多数研究都显示,在不孕女性人群中,TAI患病率升高(A、正确)十、未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管理——2021年ATA指南解读1、WHO将ATC定义为:一种由未分化滤泡性甲状腺细胞组成的高侵袭性甲状腺恶性肿瘤(A、正确)2、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ATC的初始诊断十分重要,没有必要再行粗针活检(B、错误)3、通常,ATC首选的活检方法是(B、细针穿刺)4、ATC的主治病理学特点是(D、以上都是)5、ATC的最终诊断应在冰冻切片上作出(B、错误)6、早期突变,如BRAF和RAS,在分化良好的DTC中很常见,这是ATC的前体(A、正确)十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的处理策略——2020-2021欧洲指南共识更新解读1、不属于早产儿HPT轴不成熟表现的是(B、T4升高)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危重新生儿推荐在21~28日龄进行第二次筛查(B、错误)3、关于LT4的剂型和给药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静脉起始治疗剂量不应超过口服剂量的60%,再根据fT4和TSH调整剂量)4、先天性原发性甲减、先天性中枢性甲减和先天性外周性甲减,都是永久性甲低(A、正确)5、经过早期和足量治疗的非综合征CH具有正常的骨骼发育(A、正确)6、建议唐氏综合症新生儿后期3~4周时复测TSH和fT4(C、3~4周)十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规范的趋势1、以下属于甲状腺癌临床分型的是(D、以上都是)2、从指南/共识看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3、根据2020GLOBOCAN统计,全球新发甲状腺癌病例数约为58万例,中国约为22万例,占全球近(C、0.4)4、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无风险因素的≤1cm的患者,标准术式应采取(C、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5、2020中国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明确了RET基因筛查的人群包括(D、以上都是)十三、《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1、妊娠期甲状腺癌TSH抑制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TSH,下面哪项是2018版指南推荐的定期检测血清TSH(A)2、研究证实:亚临床甲亢不会引起妊娠或新生儿并发症,包括(E、以上都是)等,可以认为在整个妊娠期间维持TSH在妊娠前的抑制水平是安全的3、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中,“可确定甲状腺结节是否存在、声像特点、监测其发展变化、评估颈部淋巴结是否受累”的是(D、甲状腺超声)4、《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强度分为5级,其中“不推荐也不反对”的涵义是(B、基于专家意见;或现有证据显示利弊接近)5、在第2版指南中,如果DTC在妊娠24-26周前持续增大,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推荐(B、手术治疗)6、下面哪项属于第2版指南中已经手术的妊娠期甲状腺癌患者TSH的控制目标(B、甲状腺癌复发风险高的患者,血清TSH应保持低于0.1mU/L)十四、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1、老年综合评估(CGA)项目有(E、以上都是)2、“增龄主要影响TSH正常范围的上限值,碘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是否正确(A、是)3、下面哪项比较罕见(D、中枢性甲减)4、老年人甲减的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血清TSH控制目标应在(B、4~6mU/L)5、(A、甲状腺131I摄取率)主要用于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131碘治疗剂量的评估6、哪些患者需要慎行FNAB(E、以上都是)十五、发热待查与亚急性甲状腺炎1、针对亚甲炎的治疗,以下错误的是(D、甲状腺功能减退都不需要治疗)2、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8月372例住院FUO,其首要病因为(B、感染性疾病者)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以下不包括(C、慢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症状)4、关于对发热待查的定义,错误的是(C、体温>38.5℃)5、亚甲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下错误的是(A、病因和发病机制完全阐明)6、亚甲炎的临床表现,以下错误的是(D、病情缓解后,不会复发)16.甲状腺肿瘤病理与分子诊断1、第五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较第四版相比,属于新更新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有(D、以上都是)2、分子诊断对甲状腺肿瘤疾病越来越重要,原因包括(D、以上都是)3、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型中,与经典PTC相比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例特殊,具有无可争议的临床意义的分型不包括(B、梭形细胞亚型)4、2022WHO分类更新:在没有BRAFV600E突变的情况下,NIFTP 允许小于(A、0.01)的真乳头出现5、2022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更新中,首次对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分级,分级依据包括(D、以上都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21要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21要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要点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或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和地区。

CSCO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甲状腺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近三十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持续快速上涨的态势,2020年全球新发甲状腺癌病例数约为58万例,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列第11位,预计2030年前后甲状腺癌将成为发病率位列第四的常见癌症。

其中,构成比高达95%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癌(FTC)和嗜酸细胞癌(HCC),其临床处置涉及超声医学、病理学、外科学、核医学、内分泌学、肿瘤学、放射治疗学、介入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众多学科,具有鲜明的多学科诊疗特点。

1 实验室诊断及生化疗效评价DTC相关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

Tg是DTC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

TgAb可干扰Tg的测定从而影响Tg的结果解读,因此必须与Tg同时检测。

TSH检测是DTC患者术后随访处置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应根据不同疾病复发风险和TSH 抑制风险制定不同的TSH目标范围。

2 病理诊断病理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前或复发性肿瘤/淋巴结超声引导下FNA (UG-FNA)、粗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和术后常规病理,以及分子病理检查。

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在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复发风险分层、指导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影像诊断和影像学疗效评价超声、CT、MRI、131扫描、18F-FDG PET等影像学技术对DTC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疗效评价、随访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介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近年有增长趋势。

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 (7%)。

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临床上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不易鉴别,处理亦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

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甲状腺癌在国内外均为散发性。

1.发病率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因受到被调查人群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认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常见疾病。

目前,我国没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美国的资料表明,4%~7%的成年人在体检时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而通过超声波检查甲状腺,或尸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更多,可高达30%~50%。

但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仅为1%~5%,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可占甲状腺肿瘤的14%左右。

也有报告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女性占73%,男性占27%,并与外源性射线有关。

(1)地域分布: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因地域、肿瘤登记系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2.6/10 万,女性为2.0/10万~3.8/10万。

冰岛和夏威夷是高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几乎是北欧和北美,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倍。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低,据天津市1993~1997年肿瘤发病登记资料,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3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8%。

在医院收治的病例中,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因医院的类别有所不同,广西肿瘤医院15年收治各种恶性肿瘤18064例,甲状腺癌占1.70%,为第13位。

2018CSCO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 V1

2018CSCO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  V1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刘绍严 孙 辉 单忠艳 谭 建 田 文 汪 静 王 铁 邢小平 徐震纲 张福泉 赵家军 赵玉沛 朱精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5
高再荣 * 黄慧强 黄 蕤 * 黄 韬 侯晓荣 * 何霞云 * 李 梅 * 李少华 李小毅 * 李雪娜 李玉军 梁智勇 * 林岩松 * 罗渝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PERSISTENT/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THYROID CANCER
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
2018.V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

更新及时
精简版将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临 床实践,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 保持指南的时效性。
02
诊断篇
临床表现与体征
甲状腺癌常见症状
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 难等。
体征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颈部肿块的大小、形状、质 地等特征。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史、放射线暴露史等相关危险因素。
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及评价
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甲状腺癌的诊治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 包括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辅助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治效率 和准确性,如辅助诊断、预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监测指标设置和调整
常规监测指标
包括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颈部超声等,用于评估 病情和治疗效果。
01
特殊监测指标
针对高危患者或疑似复发患者,可能需 要增加其他监测指标,如PET-CT、MRI 等。
02
03
监测指标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医生 可调整监测指标和频率,以确保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篇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甲状腺癌基础知识
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和 治疗手段等基础信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详细讲解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具体步骤和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医护人员 ,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 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会议直播冀医时讯 2022-06-11 07:30 发表于河北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21几种肿瘤和血液疾病诊疗指南更新。

今天,跟大家重点归纳《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的相关知识,以便学习。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 位。

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FTC)、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低分化癌(PD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TC)。

其中 PTC 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90% ,而 PTC 和 FTC 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

一般来说,DTC 预后较好。

ATC 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 7~10 个月,预后极差。

MTC 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不推荐对一般人群行甲状腺肿瘤的筛查。

但有如下病史,属于罹患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尽早进行筛查:1.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2. 全身放射治疗史;3. 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Ⅱ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卡尼综合征、维尔纳综合征和加德纳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1. 症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肿瘤约占 5%~10%。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

不断提高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水平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为提高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水平,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 交流,使医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
务。
完善甲状腺癌诊治规范和指南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完善甲状腺癌的诊治 规范和指南,以适应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的发展,为患者
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策略及剂量调整
放射治疗策略
放射治疗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 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治疗策 略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如碘-131 治疗)。
剂量调整
放射治疗的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肿瘤分期和治疗目标进行调整。同 时,需考虑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和副作 用。
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与调整
内分泌治疗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和科普宣传
为提高患者对甲状腺癌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加强 患者教育和科普宣传,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掌握治疗
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核素扫描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甲状腺激素类似物进行扫描,可评估甲状腺 结节的功能状态。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
对于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手术 治疗是首选方法。适应证包括原 发灶较大、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 处转移等。
术式选择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具体 情况,可选择甲状腺全切或近全 切等术式。对于低风险患者,腺 叶切除也是一个选择。
放射性治疗并发症
如放射性甲状腺炎、放射性喉炎等,与放射剂量 、照射方式等有关。
药物治疗并发症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过敏等,与药物种类、 剂量等有关。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

陈立波教授: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陈立波教授: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陈立波教授: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编者按根据全球最新研究数据,发病率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上涨,甲状腺癌已经成为位列第9的实体肿瘤。

其中,96%的甲状腺癌为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甲状腺腺癌,而甲状腺腺癌中99%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2021年CSCO指南会首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为大家带来了2021版《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指南“剧透”和展望。

陈立波教授1诊断、治疗决策与疗效评价目前,高分辨率超声及其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已成为DTC诊断的首选方法。

对于FNAC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建议行分子病理诊断,后者不但可以明确肿瘤来源,还可能对后续治疗策略起到指导作用。

林岩松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指出,TERT阳性DTC患者几乎无法从碘-131治疗中获益(下图)。

甲状腺球蛋白(T g)是反映甲状腺术后碘-131消融后DTC存在与肿瘤负荷的可靠标志物,它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将对DTC的术后处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g水平的变化在生化方向上为DTC的疗效评价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基于解剖影像的CT/MRI的RECIST评分是实体瘤疗效评价的主要方式,对甲状腺癌的疗效评价非常重要。

基于分子影像的SPECT/PET显像能够进一步提升甲状腺癌的诊断水平并改进患者的处置方案。

2临床治疗策略随访监测和射频消融:众多国内外学者认为对小于1厘米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应以随访监测为主,可推迟或避免手术。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引人关注,可起到消除病灶、保护甲状腺功能的效果。

鉴于当前缺乏长期随访和随机对照研究,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仍然有必要。

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或转化治疗:对于一些局部晚期患者,采用新辅助靶向治疗进行降期,有可能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手术切除率,我们期待大样本研究数据对此做进一步支持。

手术治疗:对T1-2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侧腺叶切除或全甲切除术都是可以推荐的;对T3-4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而言,应推荐全甲切除术;对于CN1患者建议行淋巴结清扫术+全甲切除术;而对于有远处转移患者而言,推荐全甲切除术,倘若转移瘤可手术,亦可行转移瘤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审阅专家委员会(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安 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房居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樊友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高 明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 郭朱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 黄 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 嵇庆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蒋宁一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 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匡安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李 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李思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李亚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2B 类证据和 3 类证据 对于正在探索的诊治手段,虽然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专家组具有 一致共识的,可以作为Ⅲ级推荐供医疗人员参考
对于已有充分证据证明不能使患者获益的,甚至导致患者伤害的药物或者医疗 技术,专家组具有一致共识的,应写明“专家不推荐”或者必要时“反对”。可 以是任何类别等级的证据
6
吕 静 马庆杰 牛丽娟 * 孙文海 王 峰 王任飞 * 魏 枫 夏 宇 杨爱民 张 彬 * 张 波 * 张 广 * 张 弘 张 力 郑向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 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
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 (支持意见≥ 80%)
例 - 对照研究
2B
稍低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 (支持意见 60%~80%)
例 - 对照研究
3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 无共识,且争议大
家观点
(支持意见 <60%)
9
前言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 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国际指南的制定出现了一 个新的趋向,即基于资源可及性的指南,这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及地区。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但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CSCO 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 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因此,CSCO 指南形成了这样 的特点: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指南,以前分为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两部分,基本策略属于可及性 好的普适性诊疗措施,可选策略多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 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或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措施;2018 版更新或新制定的指南, 更加重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 CSCO 专家意见,修订为不同级别的 CSCO 专家推荐等级,更便 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CSCO 指南工作委员会相信,基于证据、兼顾可及性和专家推荐等 级的指南,更适合我国目前的临床实际。我们期待大家的反馈并将持续改进,保持 CSCO 指南的 时效性。
13
目录
2.3 131I 治疗 / 52 2.3.1 131I 治疗前临床评估 / 53 2.3.2 131I 治疗在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 DTC 中的应用指征 / 58 2.3.3 131I 治疗前准备 / 64 2.3.4 131I 治疗剂量决策 / 66 2.3.5 重复 131I 治疗的最大剂量及安全性 / 68 2.3.6 131I 治疗后管理、随访及疗效评估 / 69 2.3.6.1 Rx- WBS 的临床意义 / 69 2.3.6.2 131I 治疗后服用 L-T4 / 69 2.3.6.3 131I 治疗后随访策略 / 70 2.3.6.4 131I 治疗后疗效评估 / 72 2.3.7 131I 终止治疗指征 / 73 2.3.8 13II 治疗的不良反应 / 75 2.4 TSH 抑制治疗 / 80 2.4.1 TSH 抑制治疗策略 / 80 2.4.2 TSH 抑制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 85
秘 书 李 娇 李 丽 李 慧 张英杰 赵 腾
编写专家委员会(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为执笔人) 包建东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苏省江原医院无锡市甲状腺病研究所 陈 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陈立波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崔亚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丁 勇 * 北京解放军 307 医院核医学科 关海霞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郭 晔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
8
刘绍严 孙 邢小平 徐震纲 张福泉 赵家军 赵玉沛 朱精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1B 类证据和部分 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 指南将 1B 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在中国可及性不 太好的 2A 类证据作为Ⅱ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 指南Ⅱ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 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提供的高级别证据,但是可及性差或 者效价比低,已超出平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对于获益明显但价 格昂贵的措施,以肿瘤治疗价值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可以作为Ⅱ级推荐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
PERSISTENT/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THYROID CANCER
2018.V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 长 李 进 副组长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程 颖 郭 军 赫 捷 江泽飞 梁 军 马 军 秦叔逵 王绿化 吴一龙 徐瑞华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18.V1
4
组 长 林岩松
副组长 黄慧强 郭 晔 陈立波

1
CSC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18)
推荐等级
标准
Ⅰ级推荐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不推荐 / 反对
1A 类证据和部分 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 指南将 1A 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 2A 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 指南Ⅰ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可及 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 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的确定,不因商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考虑的因素 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14
2.5 外照射治疗 / 89 2.6 系统性治疗 / 96 2.6.1 化疗 / 96 2.6.2 分子靶向治疗 / 98 2.6.2.1 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 98 2.6.2.2 分子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 104 2.6.2.3 分子靶向治疗终止指征 / 106 2.7 其他治疗 / 106

2
1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动态评估
由于生长缓慢等因素,有关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复发(recurrence) 或术后残存肿瘤(persistence) 的概念仍很难界定与区分,本指南中涉及的 DTC 复发或残存是指 经过手术切除、131I 清甲和(或)TSH 抑制等治疗后,在随诊过程中所发现的新病灶或残存肿瘤, 复发或残存肿瘤可以出现在甲状腺床,也可以通过淋巴道、血行或种植等途径出现在甲状腺床以 外的部位,如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
持 持
1.1 诊断基本原则及 MDT 诊疗模式





持 持
内容
Ⅰ级推荐
Ⅱ级推荐



MDT 学科构成
外科、核医学科、内分泌科、

持 持
肿 瘤 科、 医 学 影 像 科、 病 理


科等


持 持
MDT 讨论内容
对 复 发 转 移 性 DTC 的 诊 断、 行诱导分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11
目录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18) / 1 CSC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18) / 2 1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动态评估 / 3
1.1 诊断基本原则及 MDT 诊疗模式 / 4 1.2 诊断方法 / 6 1.3 动态疗效评估 / 14 1.4 超声评估时机 / 17 1.5 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活检策略 / 20 2 持续 / 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 27 2.1 治疗基本原则 / 28 2.2 外科治疗 / 28 2.2.1 手术治疗前专科临床评估 / 29 2.2.2 无周围重要结构侵犯的局部持续 / 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 32 2.2.3 再手术时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 / 37 2.2.4 病灶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的局部持续 / 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 41 2.2.5 远处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策略 /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