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文
古人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公文
古人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公文
古代中国的上级对下级发布公文,常见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 诏令:由皇帝或朝廷高官发布给地方官员的命令性文书。
诏令通常会规定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并明确责任和执行要求。
2. 行啓:皇帝派遣使者向各地官员或部门转达的口头或书面指示,用于传递皇帝的旨意或对地方事务的调度。
3. 勅使:皇帝派遣的特使,一般负责向地方官员传递重要政令或巡视督察。
4. 表章:地方官员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请求指示或请罪的文书。
表章内容通常包括个人姓名、职位、请示或陈述的内容等。
5. 市朝文书:地方政府向上级朝廷或巡抚报告各种情况的文书,如战争、自然灾害、盗匪问题等。
市朝文书主要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向上级呈报。
6. 行檄:国家或地方政权发布的宣言性文书,用于向军民宣传政策、鼓励士气或进行战争动员等。
这些公文的形式和内容各异,但都是古代上级对下级发布的重要文书,用于传递政令、指示工作、报告情况或进行发号施令。
公文的格式通常严谨,符合当时的礼制和制度要求。
古代公文选读
秘密等级和
保密期限
份
号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红色反线
签发人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
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公章)、附注七项。
公文标题
公
主送机关
文
正
附件
文
仿
宋 体 公文生效标识 (落款、公章)
公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 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 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反线等部分组成。
这些要素可分成三大部分:眉首、主体、版 记。
眉首 主体 版记
(一)眉首 ▲即红色反线(包括红色反线)以上的部分。包括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古往今来人 们在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
是应用文中最重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
广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狭义:(党政机关)
文
公务文书
书
私人文书
法定文书
事务文书
礼仪文书
专用文书
文件
科技文书
财经文书
法律文书
知识拓展:公文的历史沿革
(二)公文的发展
1、秦代,公文从文类到体式都得以充公的发展。李 斯等人为了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和可靠程度,还制定了现 在仍在沿用的“抬头”、“用印”等制度,还标志着公文 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
2、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 制、敕、章、奏、表,等等。
中国古代公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公文篇一:古代公文选学习篇目古代公文选学习篇目1.古代公文一般常识2.无逸周公3.谏逐客书李斯4.除肉刑制刘恒5.陈情表李密6.请均田疏李安世7.上书正文体李谔8.谏造大像疏狄仁杰9.奏孝子刘敦儒状权德舆10.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骆宾王11.驳复仇议柳宗元12.朋党论欧阳修13.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苏轼14.北京宫殿告成诏朱棣15.飞报宁王谋反题本王守仁16.给台湾总兵王巍坐名敕书乾隆17.元和县禁假冒沈丹桂堂图记示杨知县18.致英使文翰的照会罗大纲1.古代公文一般常识一、公文形式1.文种?文种,是同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内在本质用途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
同一文种,概括了具有独特名称、固定格式用语、独特用途并相对稳定结合的一部分公文。
2.同一历史时期的公文,其文种设置与分工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①深层基础,是实际公务需要。
其构成、影响因素有:国体、政体、分支组织系统、公务活动所涉社会领域的广、狭;各部分公文对实际公务的推动方式和使用频率等。
②直接制约,是对公文的国家规范行为。
包括规范力度,重视程度以及规范制定者对文种分工合理认识水平的高低,精密程度。
3.文种的演化?①文种演化的原因:主观原因:同一类行文关系或方向上的各相近文种设置多少不一;程度粗精有异;适应性强弱有别。
客观原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实际公务也需要发生变化。
②文种演化的方面、方向、过程:演化方面:文种所适应的公务活动领域具体事项范围、推动方式、行文关系、机构级别范围等。
演化方向:各文种的用途此消彼长;有的纯化与延伸;有的萎缩或扩张。
演化过程:文种之间发生交叉、重叠、混淆或疏漏、缺失。
③文种演化的结果:增设新文种。
扩张性强,使用频繁的文种侵入其它领域而出现的分支、及至解析为多种新文种。
用途相近文种的归并为一。
适应性差的文种用途缩小、性质改变乃至消亡。
4.公文发展演化阶段:演化阶段可分为五个时期①规范文种时期:与前文种定义相吻合。
秦汉公文的类型
秦汉公文的类型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字形式,在古代的秦汉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公文被广泛用于政府机构、军队、地方官员等各个领域,以传达政策、命令、规章制度等内容,以及记录重要事项。
在秦汉时期,公文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是诏书。
诏书是皇帝或皇后下令的文书,用来发布政令以及下达命令。
这些诏书一般由皇帝亲自起草,然后由官员抄录并传达给各级政府机构和地方官员。
诏书的内容通常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事务。
其次是表章。
表章是官员向上级机构或皇帝递交的文书,用来报告工作情况、请示问题或请求批准。
表章的格式通常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包括标题、正文、署名等部分。
官员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表章,并通过吏员提交给上级审批。
还有一种常见的公文类型是命令。
命令是用来传达具体指示或行动要求的文书。
这些命令通常由上级机构或官员下达给下级,用于组
织和指挥各级机构的工作。
命令的内容包括具体任务、行动计划、期限要求等,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公文,如敕书、诏诰、奏章等。
敕书是皇帝对重要事务的书面命令,诏诰是官员的荣誉称号和奖赏,奏章是官员向上级机构报告事务并提出建议的文书。
这些公文类型各有其特定的格式和用途。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的公文可以分为诏书、表章、命令,以及其他一些类型。
这些公文在秦汉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传达政策、指挥工作、记录事务等。
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政治、行政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公文的作用
古代公文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录和传递信息:
公文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记录,用于传递信息和保存历史。
它可以记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事件、政策和决策。
2. 管理和组织社会事务:
公文用于管理和组织社会事务,包括政府命令、法律规定、行政通告等。
它们对于社会的组织、运行和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
3. 制定和传达政策:
政府通过公文形式制定和传达政策,对于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平正义、实施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表彰和奖励:
公文被用于表彰和奖励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这有助于激励人们为社会、国家的进步做出更多努力。
5. 法律和合同:
公文是法律文件和合同的一种形式,它确保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序和稳定的法治基础。
6. 传统礼仪和仪式:
在某些文化和传统中,公文被用于传达重要的礼仪和仪式,如宗教活动、国家典礼等。
7. 外交和交流:
公文是国家之间进行外交和交流的一种方式,用于传递信息、制定协议、处理国际事务等。
8. 财政管理:
公文在财政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用于记录税收、开支、经济计划等方面的信息,确保财政的透明和有序运作。
总体而言,古代公文是社会组织和运行的必要工具,它们通过书面形式记录、传递和规范各种社会信息,对于社会的有序、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公文发展史
中国公文发展史001“公文”一词最早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魏。
赵俨传》,从公文之词出现起,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作用,公文的基本职能便已出现。
公文最迟在3500年前就已经形成。
002先秦时把礼乐法度称为文章。
至南北朝“文”、“笔”之论,就将公文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003公文一词,在各朝各代有不同的名称:殷商时称“典册”、周代称“中”,秦称“典籍”,汉称“文书”、“文案”,三国称“公文”,唐宋称“文卷”、“案卷”,元称“文卷”、“薄籍”,明称“文牍”、“案牍”,清称“牌子”、“本章”,近代称得最多是的“文牍”、“文书”、“应用文”等等。
004叶圣陶《国文教学》中,重视公文的意识、观念已昭著异常。
005商代专职公文撰制机构---太史尞的出现,意味着公文撰制制度化进程的全面展开。
《尚书》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公文选集。
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和文章繁荣,为公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公文特有的色彩。
秦末战火和秦所实行的严刑峻法对秦的公文创作产生了明显的扼制作用,秦代公文的实际成就不高。
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王朝历史的短暂和“秦世不文”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汉代社会经济和公文元气的复苏提供了保障。
汉末魏晋之际,我国公文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隋代公文基本承六朝余绪,成就不大,但也提出了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强调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禁止文表华艳。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在文学上要求革新的呼声,对公文写作的时弊也有较大冲击。
宋承唐制,使唐代骈散公文文风基本归于极致,形成了崇尚朴实、长于说理、重实轻虚的显著特点。
元代公文中既有大量使用俚言俗语的粗俗体,也有紧承唐宋的典雅体,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白话体,形式的多样、丰富了公文的内涵。
特别是元代公文制度的完善,也使得元代公文在中国公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封建中央集权的极端化,直接导致了封建文书及文书工作的系统化、严密化,明代以及以后的清代,是中国古代公文的完备时期。
古代十二种公文文体的含义
古代十二种公文文体的含义
制,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
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书,古代皇帝的诏书或奏章,文书。
表,给皇帝上的奏章。
露布,古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
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箴,古代用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
记,古代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的一种文体。
赞,用于颂扬人或的物一种文体。
颂,用以歌颂功德的一种文体。
序,古代一种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随着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现,公文也随之产生,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具有公文性质的文体是诰,典,谟等,最典型的载体便是近代出土的商代大鼎司母戊鼎,其上记载远古人民占卜、祭礼、打仗、赏赐、惩诫等活动,被称之为金文,是古老文体中一种。
目前
为止较为完整的公文典籍当属文字古奥典雅的《尚书》,阅读时虽有佶屈聱牙之苦,但是较为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民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模式。
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公文作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重要文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公文文种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本文将分别从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三个时期出发,深入探讨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统治者对公文文种进行了统一规范。
这一时期,公文的文种主要包括诏令、奏疏、策令、制书、檄文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诏令成为国家最高法律和行政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汉代时期,奏疏成为官员向皇帝进言的重要途径,包括章、表、议、奏、对策等形式。
策令、制书、檄文等文种也在不同场合得以运用。
这一时期公文文种变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的需求。
中央集权制度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高度集中,因此,统治者需要规范公文文种,以确保政令畅通,有效地维护国家稳定。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公文文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唐代的公文文种主要包括诏、令、敕、表、状、策、判、笺八类,其中诏令作为皇帝的最高命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宋代在承袭唐代文种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若干文种,如札子、申状、牒等。
这一时期公文文种变迁的原因主要在于统治者对行政事务细化管理,以及满足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经济需求。
丰富的公文文种使政府机构能够更加具体地表达各类事务的实际情况,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需求。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公文文种逐渐简化,主要保留了圣旨、御批、题本、奏疏等。
其中,圣旨和御批代表了皇帝的最高意志,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应。
题本和奏疏则成为地方官员向中央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的主要途径。
这一时期公文文种变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的进一步需求。
随着政治体制的日益严苛,公文文种数量逐渐减少,以突出皇帝的权威性。
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官员擅权和专权,中央政府对题本和奏疏的内容和程序也进行了严格规定。
公文写作必看古文
在公文写作中,引用古文可以让公文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以下是一些适合公文写作的古文推荐:《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引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言行的汇编。
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引用《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法,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礼仪、宗教等诸多方面。
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引用《礼记》中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研究社会政治、伦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理论和方法。
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左传》《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是对《春秋》的解释性著作。
全书以“礼”为中心内容,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引用《左传》中的典故或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引用古文可以让公文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古文必须与公文内容相关联,并且使用得当,不能过度引用或滥用。
古代公文的种类
古代公文的种类古代公文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用来管理国家事务的文件,是政府文书以及一组其他有关古代中国文件的总称。
古代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禁令。
禁令是一种文书,古代官员通常使用禁令来法治,施行政府的法律禁止或限制一些行为,保证政府的权威,并保护百姓的权利。
二、行状。
行状是指古代官员采取的政策,也就是行政措施,比如改变官吏组织安排、增加税赋或调整官员人数等。
一般来说,行状有利于改善政府管理,同时也保护百姓的利益。
三、谕令。
谕令是指古代官员采取的一种发布政府政策的方式,它是在内部发布公文,并就有关事件、事项及其他事宜作出相应的指示。
谕令旨在对全国进行公开通知,以达到统一国家政策的目的。
四、议论。
议论是指古代官员采取的一种制定政策的方式,它是一种公开的讨论,由官员或官员等给出关于政府政策的意见,以此来达成一致的结论。
五、诏书。
诏书是一种古代的公文,由皇帝亲笔签发,其内容是皇帝的意见、政策和指示,以此来统一政治。
诏书可以提出政策要求,比如官员任免、税收减少等,也可以用来统一国家的思想。
六、状书。
状书是一种把古代官员的行政措施及决定记录下来的文件,内容涉及招安、调派官员等政策。
状书一般分为秘书状、奏章和联报状三类。
七、见闻。
见闻指的是古代官员在探访各地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书面记录的文件,内容涉及百姓的水平、地形地貌、宗教信仰等。
见闻是官员认识全国社会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的重要资料。
以上就是古代公文的主要类型。
古代公文是中国古代政府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国家事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从古代公文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政府传播信息的方式,以及古代官员改善管理的做法。
古代公文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是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古代中央政府发布的公文
古代中央政府发布的公文一、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典】典常。
是记述的古代帝王法文书,如《尚书》中的《尧典》、《舜典》。
【谟】臣下为君主就国家大事进行策划谋议的文件。
如《尚书》中的《大禹谟》、《皋陶谟》。
【训】是国君教导臣下的文辞。
始见于《尚书·盘庚》:“予告汝训汝”。
孔安国《尚书序》解释曰:“教导之文曰训”。
有时以下戒上也可用训,如伊尹对太甲所云,也称《伊训》。
【诰】教告众民,昭告诸候,禁戒、受命之辞。
如《尚书》有《汤浩》、《大诰》、《酒诰》,汉唐时代还偶尔使用,宋代则用为授予官职的文书。
【誓】宣誓文辞,如出师告祭天地,登坛誓师和征讨敌人的檄文。
《尚书》有《甘誓》、《汤誓》、《牧誓》。
【命】是命官之辞,大曰命,小曰令。
王言同称命,有的用以命官,如《尚书》中的《说命》;有的用以封爵,如《尚书》中的《微子之命、《蔡仲之命》;有的用以饬职,如《尚书·毕命》;有的用以赏赐,如《尚书·文候之命》。
秦并天下,改命为制。
【令】小于命,始见于《尚书·同命》:“发号施令”。
上古只有帝王对臣下的言词称为令,秦代以后王太子诸候王对下属都称为令。
【教】始见于《尚书·尧典》“敬敷五教”,韦昭《国语》注:“五教,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秦制,王候所下达的文书称为教,大臣也可以使用,汉代薛宣以条教著称,《汉书》曾录存其《下贼曹橼教》是一篇体贴下属的教令。
隋代公候封郡县者,亦用教。
【方】用木板写的文书。
《仪礼·聘礼》篇:“不及百名书于言”。
如果写在竹简上,就称为方策。
《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又作方册。
周代以后不用。
【简】竹片做的文书,孔颖达说:“简之所容,一行字耳。
”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可尽者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书之于册。
古代又以“简书”为军事上紧急求救的文书。
【契】券据,这是公文中最早的一种,从象形文字“丰”开始,一根竹片上刻了许多道,用以记事立信。
公文写作100个古代金
100个古代金句0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0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与此相反。
0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人。
0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6、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0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0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9、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译: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古代公文
古代公文重点总结1、古代公文文种:(1)誓:是出兵征伐时(交战前)宣布的誓师动员令。
(2)令:上古时期,只有国君对大臣的言辞称令,到秦代,把皇后、太子对下属的文稿称为令,汉代,诸侯王下达的文稿称为令,再以后,天子诸臣都可使用。
(3)制书:是皇帝颁布的有关制度方面的文书。
制书与诏的区别:“诏”也是一种公文文种,它是一种指令性的文书,凡皇帝颁布不属于重大制度的文书都用诏,诏的分量不如制,但是诏比制用途广泛。
(4)告谕:古代公文名称,用于发布命令,使人知晓,明确。
区别玺书与上书:玺书属于下行文,上书属于上行文,是大臣给皇帝、诸侯王的奏疏(5)疏:古代公文名称,是古代大臣上给帝王论政事、提意见的文书。
也称“奏疏”,由汉文帝开始(6)议:古代公文文种,在古代,国家有大事,必集群臣于朝廷之上议论,往来辩驳。
以此来确定处理事情的事宜、方案叫“议”。
(7)檄:古代公文文种。
檄本是军用公文,但也通用于政治。
(8)教:是上级官僚对下级或百姓的一种告谕性文书。
(9)表:是古代公文文种,大臣写给国君的上行文。
是大臣表示对国君的忠诚、希望、陈说政治的诉求与愿望,其内容往往是议论和叙事,有时也带有抒情。
(10)封事:奏疏的一种,涉及机密之事,用囊密封呈进。
故曰封事。
(11)札子:公文名称,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称榜子,宋人称札子,凡百官上殿奏事或官吏向长官进言议事通常用札子。
(12)敕:古代公文文种,属于下行文,主要起到使人警饬,不敢怠慢的作用。
2、古代公文基本常识:(1)《尚书》是第一部公文总集。
(2)《秦誓》有别于《汤誓》,后者乃出兵前的动员令,这是“誓告群臣之词”,有述往戎来之作用。
(3)谥法:古时贵族死后,依照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称号,这种制度称为“谥法”。
(4)《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本文在章法上,发端即表明看法,提出了全篇的总观点,即“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一表现方法,开公文“片言居要”写法的先河。
(5)汉定礼仪,则有四品:章、表、奏、议。
古代牒的公文格式
古代牒的公文格式
古代的“牒”是一种公文形式,通常用于地方政府或官府之间的文书往来。
其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抬头:即公文开始处,通常会写明受文者或主送机构的名称,例如“牒上某官府”或“牒送某县主簿”。
2. 案由:这部分会简明扼要地说明发文的原因或目的,例如“为某事请示”或“报请某事”。
3. 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发文的内容或请求的事项。
4. 结语:这部分通常会以敬语结束,例如“谨牒”、“伏候尊裁”等。
5. 署名和日期:在公文的最后,会注明发文者的姓名和发文日期。
具体的格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差异。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时期的“牒”的格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提供信息,我会尽量为你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古代经典公文
《谏逐客书》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理透彻。
所举大量的事实有效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有着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无怪乎后人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原文】谏逐客书作者: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
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东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叔于宋(5),求丕豹、公孙支于晋(6)。
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7)。
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9),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13);东据成皋之险(14),割膏腴之壤。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15),废穰侯,逐华阳(16),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17),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18),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19)。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20),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21),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22)、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23),而随俗雅化(24)、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25),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26),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甕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古代公文称谓语
古代公文称谓语
1.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
2.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尊称。
3. 阁下:对一般官员的尊称。
4. 足下:对平辈或朋友的敬称。
5. 本官:官员对自己的谦称。
6. 卑职: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的自称。
7. 下官:古人对上级官员的自谦之词。
8. 臣: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9. 小人: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来也用于谦称自己。
10. 不才:对自己的谦称。
11.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12. 鄙人:对自己的谦称。
13.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14.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15. 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公文称谓语,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称谓,具体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而定。
这些称谓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古代经典公文
《谏逐客书》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理透彻。
所举大量的事实有效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有着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无怪乎后人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原文】谏逐客书作者: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
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东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叔于宋(5),求丕豹、公孙支于晋(6)。
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7)。
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9),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13);东据成皋之险(14),割膏腴之壤。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15),废穰侯,逐华阳(16),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17),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18),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19)。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20),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21),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22)、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23),而随俗雅化(24)、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25),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26),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甕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中国古代公文选读
中国古代公文选读一、公文文种1、誓:古代公文名称。
是军队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宣布的誓师词。
2、秦誓:崤之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有述往戒来之作用。
3、令:国君对大臣的训话,后来把皇后、太子对下属的文告称作令。
4、制和诏的异同:制:帝王的命令性文书名称,古代公文的一种。
制书是皇帝颁布的有关制度方面的命令。
诏:始皇确定的公文名称,是一种指令性文书,凡皇帝颁布不属于重大制度的命令。
“诏”比“制”的分量略差一些,亦比“制”的用途广泛。
5、告谕:古代公文文种。
君王发布命令使人知晓明白。
6、玺书和上书的区别:玺书:古代因长途传递,文书易破损,所以常写在竹简木牍上,两片合一,捆上绳子。
在绳结处用泥来封固,盖上玉玺,称玺书。
秦以后专指皇上的诏书,是下行文。
上书:向君主上呈书面意见。
是上行文。
7、诏:古代公文名称。
指皇帝颁发的指令性文告。
8、疏:古代公文名称。
是古代大臣上给帝王论政事、提建议的文书。
9、议:古代公文文种。
在古代,国家有大事,必集群臣于朝廷之上议论,各抒己见,往来辩驳。
10、檄:古代公文文种。
古人用于声讨,征召时所用的文书叫做檄。
11、表:古代公文名称。
在汉初定礼仪时,表的作用是陈情,到了后汉时期,表的作用渐渐广泛,有推荐表,有进书表。
12、遗诏:古代帝王临终时留给后世的遗嘱。
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昭告群臣百姓的,一种是诏敕嗣君的。
13、教:上级官僚对下级或百姓的一种告谕性文书,与“令”颇相似。
14、驳议:汉代公文名称。
为官僚对某些重大政事有不同意见时向皇帝陈述的文书。
15、牋(笺):古代公文名称。
是大臣上给太子、皇后或诸王的一种上行文书。
16、启:大臣写给皇帝的建议性文书。
17、封事:古代公文名称。
奏疏之一种。
大臣怕事有宣泄,以囊封之而进。
故曰封事。
18、札子:公文名称。
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称榜子,宋人称札子。
19、敕:古代公文文种。
属于下行文,主要起到使人警饬,不敢怠慢的作用。
20、上谕:古代公文名称。
是帝王的指示、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夏朝。
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 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这表明,夏朝史官已经开始对公文进行收藏、保管,注意公文的保密。
商朝更加注重文书档案的收藏与管理。
设立守藏史一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并且将甲骨公文收贮于王室的宗庙、社樱。
由于这些场所都有专人严加守护,一般臣民无法进人,所以,保存于此的档案安全且不易流散和外传。
周朝继承商朝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并派“守藏史”专门负责守护。
为了公文保密和辨别真伪,还创立了公文的封泥及用印制度。
周王、国君及卿大夫在发出的公文上用印以证实其真实,在捆扣公文竹简的绳子打结处粘上泥块,以防伪造或泄密。
还创制了金属封缄的ft子,用来收藏一些最重要、最机密的档案,这成为以后历代重要机密档案的收藏之所。
春秋时期,各国国君和卿大夫在文书上用玺印封缄以示慎重,防止传递时泄密。
并且,在文书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的方法。
秦朝的保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以刑法的手段强制执行和遵守。
为了保证文书安全、迅速、及时送达目的地,朝廷选派专门人员传递特别重要或机密的文书,如军事命令、报告等,而且“所载传到军,县勿夺。
夺中卒传,令、尉货各二甲”( 《佚名律》) 。
这一方面表明统治者对保密制度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秦朝的公文保密制度已初步成型。
到了汉代,出现了公文密级,机密文书即封事、合檄、飞檄都由专人封送。
另外,汉代统治者也认识到了保密的重要性。
如汉明帝刘庄曾对重操机要的尚书官员说“机事不密则成害”,所以,任用机要人员很强调身份,即必须是“士子”,因为“士子”更忠于封建地主阶级。
唐王朝在借鉴历代公文保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文保密制度。
第一表现在盗窃文书的处罚条律上。
据《唐律疏议·卷十九·贼盗律》规定: “诸盗制书者,徒二年。
官文书,杖一百; 重害文书,加一等;纸券,又加一等。
”第二表现在私拆公文的处罚条律上。
据《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记载,“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 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减二等。
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严厉、细密的刑法条律为唐代的公文保密制度提供了保障,它使公文保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公文的安全。
唐朝的保密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得到沿用并发展。
宋朝边关战事繁多,辽、金、元先后攻击,千方百计搜集宋朝情报,为此宋朝对公文的保密制度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首先是对失、泄密行为的处罚。
例如,“诸举人程文辄雕印者,杖八十,事及敌情者,流三千里”。
其次是实行印行制度。
主要规定禁榜示和严雕印。
据《庆元条法事类》等史籍记载,宋朝规定边防要事应当”密行下则不得榜示“;宋朝还规定对有关边防政治、军事及时事的公文要严加控制,禁止复印,以免外传泄漏,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处罚条律。
宋朝的各种保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保守秘密、防止泄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元代的保密制度借鉴唐宋模式,基本沿袭宋代,也很严格。
如规定不准将文书带回家中,发现有盗窃文书或擅自改动文书年月字迹者,受杖刑或答刑。
明代出现了由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文书“揭贴”,而且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又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增补保密条律,逐步实现了制度化与法律化。
《明律集解》卷三规定: “凡闻知朝廷及统兵将军,调兵讨袭外蕃及收捕反逆贼机密大事,而辄漏泄于敌人者,斩。
若边将报到军情重事,而漏泄者,杖一百,徒三年。
”朝廷还规定,“密旨”、“密疏”必须在御前密封和开拆。
另外,在《明律·吏律·职制》中还规定: “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互相交结,泄漏事情,黄缘作弊,而扶同奏启者,皆斩妻、子,流二千里。
”清代的公文保密制度集历代之大成,臻于完备,形成了适应封建制度特别是皇权高度集中需要的一套保密制度,创设了“实封进奏”、廷寄等文书保密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雍正时建立的密折制度。
密折,亦称密奏,只有指定的官员才有权上呈,并由皇帝亲自启封、阅看、批复。
清代的公文保密制度还体现在清朝机要机构严格的保密纪律上。
军机处作为机要核心机关,所办之事多属朝廷的核心机密,对保密更为重视。
嘉庆帝曾严令: “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联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有泄漏。
”并且制定了周密、繁细、严格的保密纪律。
如,“机密公文,指定一、二章京承办,誊清后密封呈递,由军机大臣用印密封后交兵部发出,底二是传递中的保密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为使机要文书传递安全保密,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上下官署传递公务文犊均须用官印予以“封泥”,即在传递前将公文装入特制的匣子( 或布袋、竹筒) 内,匣外面用绳捆绑,于绳子打结处或开口处皆填进胶泥,盖上官印缄口,交邮骤部门传递。
晋以后的纸质文书则用专门的封皮折角密封,并于封皮两端加盖印章或署上姓名,以防泄密。
秦朝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公文传递制度,特别重要或机密的文书由专人传送,所经各县不得查问和阻拦,违者受罚。
宋朝新创了军邮制度。
由军邮局传递公文,既迅速又保密。
为了防止泄密,军事文书还采用暗号,稿押封存记待事毕后才澎许拆封登档,其间如有泄漏,缮写的章京要受严厉处罚”; 军机处的办公地点专派监察御史值班看守,严禁无关人员进人等等。
此外,内阁也是机要之地,不许闲杂人员擅嚣备有常用军用短语,只有军事领导官衙和在外作战的将领知道。
元代则设置了“急递铺”机构,专门负责递送朝廷机密紧急公文,而且对传递方法作了严格规定。
三是对公文的折处入。
顺治二年( 公元1645 羹装封和编号。
宋朝创造了年)规定,内阁发出的密件由六科相应部门登记编号,原封送有关部,该部办理完毕后密封送还。
此外,清朝政府对公文的撰制、传递、收办和封制的各个环节,也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
历代公文保密制度涉及了许多领域。
一是制作中的用印制度。
魏晋之前的简犊文书由多片简或木片组成,用绳系连,其封页称为“检”,在“检”之结绳处糊上一块粘泥,在粘泥上加盖印章,显出印文,这种用印法称为“封泥”,也称“泥封”。
加盖封泥的文书叫“玺书”。
若没有封泥印章,则不能生效。
这种公文用印制度保证了公文的有效性和机密性,可以防止公文被伪造、篡改或泄密。
实封制度,即官员呈奏的文书如事关机密、灾异、狱案、军事等,皆须将其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无印者书官名,封面不准贴黄。
在外奏者,只贴“系机密”或“急速”字样。
并规定,若发现应该实封而未实封的公文,其主管官员将被严惩。
四是奋文的保管。
自商迄清,机密公文档案之搜索、秘藏均定人专管,不让无关人员窥视。
如,商代将甲骨文书收贮于宗庙的地窖内; 周代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派专人保管、守护; 明朝建架阁库300 多个,中央的黄册库、皇史a 存贮朝廷不同的机密资料,其设计周密安全; 清朝内阁大库是贮存机密之所,一般官员不能擅人,所藏档案称为“秘藏”,除管理人员外,“九卿翰林部员,有终身不得窥见一字者。
”(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可见其保密程从秦汉奏议探析我国古代奏议类文体之功能奏议,也称“奏疏”,是我国古代臣僚向帝王进呈进言的文书的统称,属上行公文,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应用文体。
在我国古代典籍之瀚海中,作为“决策之依据、资政之龟鉴”的臣僚奏议,别具风格,独树一帜,不仅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文体,更是值得挖掘和总结的公牍文体。
一、奏议的渊源我国古代公文最早萌发于夏朝,奏议则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从现出土的已初具文书形态的甲骨文书来看,商代已经出现了上行文,并包含了萌芽状态的奏议。
中国第一部公文集《尚书》中的谟、诰的部分文章就是奏议的最早雏形。
西周时,出现了名叫“事书”的上行公文,《周礼·春宫》云:“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其中的“事书”即诸侯、各级官员向周王汇报情况、请示问题的文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列国管理活动的需要,呈报性公文出现了“上书”、“丁籍”、“计书”、“箴”等文种,主要用于诸侯、中央和地方官吏向君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汇报事情、请示问题或上谏规诫。
此中的“上书”,就是后代奏、章、表、疏等的前身。
秦朝建立后,李斯等建议“命为‘制’,令为‘诏’,臣子向皇帝上书、呈文统称为‘奏”’,获得秦始皇允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最高统治者明文划定了公文文体,它为封建公文构筑起了基本框架。
汉代定礼仪,对于上行文,在“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章”、“表”、“议”、“疏”等。
《文 1,雕龙·奏启》:“秦汉之辅,上书称奏。
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
”《文心雕龙·章表》:“秦初定制,改书曰奏。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日章,二日奏,三日表,四日议。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由此可见,汉代不仅对上行公文的分类进一步细化,而且对其使用功能及作用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除上述几种法定上行文种外,秦汉时期还有一些未纳入法定“礼仪”的上行文,如书、对、封事、露布、笺等。
秦汉时期由于经过统一文制礼仪,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公文体制的确立期,古代公文由此走上了法定化、程式化、规范化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魏晋以后各朝代的公文文体,基本只是仿照、沿袭秦汉而有所增损变通。
比如唐宋时期,臣下递呈皇帝的文体,在沿用前朝的奏、表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子、熟状、奏状、札子等。
到了元代,仍然沿用前代的奏、启等,基本上都没有大的创新或者变化。
因此,所谓“一斑窥全豹”,我们可以通过剖析秦汉奏议,来考察我国整个古代奏议类文体的功能和作用,这对于公文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奏议的功能奏议属实用性很强的政务文,在实际应用中,不仅用于陈情、表意、议事、谏言,还用于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辞解、陈谢、讼理、弹劾、驳斥、游说等等。
秦汉奏议在社会管理和公务活动中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工具性色彩,其社会功能大致有五。
1.经帮治国的谋政功能经国功能作为奏议的首要功能,早为古人所共识。
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奏议是“经国之大业”,并对其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以《汉书·食货志》所载贾谊的《论积贮疏》为例,该疏结合汉初农民被迫放弃农业生产而从事工商业所潜伏的政治危机,指出积贮粮食的重要意义,论述分析了积贮不足的严重危害,最后提出要使民“归之农,皆著之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其储粮重农之主张切中时弊,得到了文帝的采纳,变成了国家政令,对巩固西汉政权、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如李斯的《罢封建议》、贾谊《治安策》;路温书《尚德缓刑书》;主父偃《谏伐匈奴书》、唐蒙《上书请通夜郎》;晁错《论贵粟疏》、贾让《治河议》等等,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推进文化建设、改善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生产无不出谋划策,以求经国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