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户厕建设工作管理的意见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2.05•【字号】京卫基层字[2011]27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字〔2011〕27号)各区县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有效保障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需求,现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及配置标准卫生部门要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要求,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平米的计划生育咨询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与健康教育室等合并设立计划生育咨询室。
人口计生部门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有关生殖健康知识挂图、男女生殖器模型和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架等宣教咨询设施,按照《北京市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配置基本要求》(京人口发〔2006〕36号)等相关文件要求,配置设备。
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居民的需求和自身条件,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宣传教育和适宜技术服务。
(一)避孕节育技术指导与宣传:在知情选择的前提下,指导育龄群众避孕、节育。
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对已经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提供相关的咨询、随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城[2008]170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城[2008]1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1f44867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4e.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城[2008]170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市政管委、市容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各地普遍重视城市公共厕所(以下简称“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管理,设施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规划不落实、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切实加强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厕的管理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一)环卫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加强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把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目标(二)全面落实《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利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一般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保有3-5座公厕,二类以上公厕达到65%;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保有4-7座公厕,二类以上公厕达到75%。
逐步建立起以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网络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环境协调、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公厕全部免费使用,有效服务社会公众。
三、完善城市公厕建设规划(三)城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卫专业规划的编制,组织有关部门尽快开展城市公厕的现状调查和评估,依据《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等规章、技术标准,编制和完善环卫专业规划;城市环卫专业规划中有关公厕的主要内容应纳入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要对城市公厕的布局和数量、建设标准、实施计划、投资等做出统筹安排,落到实处,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卫生户厕实施方案

卫生户厕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农村卫生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我县决定实施卫生户厕工程。
本方案旨在规范卫生户厕建设标准,提高农村卫生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卫生环境质量。
一、建设目标。
1. 提高卫生设施覆盖率。
全面推进卫生户厕建设,确保每户农户都能拥有干净、卫生的厕所。
2. 提高卫生设施质量。
严格执行卫生户厕建设标准,确保建成的卫生户厕符合卫生要求,使用安全、方便。
3. 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通过卫生户厕建设,提高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建设内容。
1. 建设标准。
卫生户厕建设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包括厕所布局、材料选择、排污系统等,确保建成的卫生户厕符合卫生要求。
2. 资金支持。
政府将对卫生户厕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户自愿参与建设,确保卫生户厕建设顺利进行。
3.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勤清洁。
三、实施步骤。
1. 宣传动员。
政府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卫生户厕建设的重要性,动员农户自愿参与建设。
2. 筹备工作。
政府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卫生户厕建设方案设计、材料采购等筹备工作。
3. 开展建设。
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队伍,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开展卫生户厕建设工作。
4. 完善配套。
政府将加强对卫生户厕建设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成的卫生户厕符合卫生要求。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
政府将加大对卫生户厕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到位。
2. 管理监督。
政府将建立健全卫生户厕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对卫生户厕建设的监督和检查。
3. 宣传引导。
政府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效果评估。
1. 完成情况。
政府将定期对卫生户厕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效果检查。
政府将组织专业人员对建成的卫生户厕进行检查,确保卫生户厕符合卫生要求。
3. 社会评价。
政府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提高农村卫生环境质量。
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根据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如下:
1. 设计规范:厕所建设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
2. 建筑布局:厕所宜设置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区域或与旅游、商业、文化、交通等重要场所相结合的区域,并应具有良好的交通通达性。
3. 厕所数量:厕所数量应根据场所使用人数、周转频次、开放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4. 厕所等级:根据使用场所、使用人群、使用频次、管理水平等因素,将公共厕所分为城市级、社区级、公园级、旅游景区级和交通集散中心级等不同等级。
5. 建筑面积: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应根据地块条件及等级确定,主要分布在1-2层,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
6. 设施设备:公共厕所应配备足够数量、规格合理、防盗、防污、易清洁的洁具、设施及配套设备,如隔断、镜子、家具、垃圾桶、风扇、太阳能热水器等。
7. 环保要求:建设过程中应按照环境管理和减排要求进行建设,厕所采取节水、减少污染、智能管理等措施,保证良好的环境
质量,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8. 运营管理:公共厕所应按照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做好日常监管和定期检修维护,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文明、卫生、舒适的使用环境。
同时,在公共厕所内设置相关宣传标语、提示牌、监控设备等,加强公众意识的倡导和规范。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0.06.16•【文号】农社发〔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6.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的通知农社发〔2020〕4号去年以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中农发〔2019〕15号),坚持问题导向,严把改厕“十关”,扎实提高工作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从2019年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和媒体反映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农村改厕工作仍存在不尊重群众意愿、工作衔接不到位、技术模式选择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脱离实际等问题。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决胜之年,农村改厕任务艰巨,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在坚持严把改厕“十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厕所改不改,农民说了算,决不能为改而改,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片面追求卫生厕所普及率而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
要注重发挥农民作为改厕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宣传发动,通过发放明白纸、入户讲解、实地参观、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空挂户、举家外出以及犹豫观望、暂时不愿改的农户,可以缓一缓,不能替农民做主、搞强迫命令。
要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先拆后建、拆建脱节”、半拉子工程,最大程度减少改厕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二、找准适用技术模式。
要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通过实地调研、技术论证、模式比较、试点示范等方式,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改厕技术模式,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不能把改厕简单当作改水冲式厕所。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本市营业场所内厕所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的通告-2004年通告第3号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本市营业场所内厕所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的通
告
正文:
----------------------------------------------------------------------------------------------------------------------------------------------------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本市营业场所内
厕所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的通告
(2004年第3号)
为方便社会公众使用厕所,本市倡导为公众提供经营、服务的营业场所内设置的厕所(以下简称营业场所内厕所)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
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在本市规划市区、郊区的城镇地区和开发区、科技园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城市化管理地区的营业场所内厕所,应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
营业场所包括宾馆(饭店、旅馆)大堂、餐饮场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加油加气站、机场、火车站、公共电汽车和长途客运汽车首末站、地铁和城铁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二、为公众提供经营、服务的单位应加强厕所的维护、管理和保洁工作,保证正常开放使用,保持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保洁标准参照《北京市二类以上公共厕所服务管理质量标准(试行)》(京政管字〔2002〕294号)。
三、社会公众使用营业场所内厕所,应当遵守营业场所相关管理规定,爱护厕所内设施。
四、各有关单位应抓紧做好营业场所内厕所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前的检查、维修等准备工作,本市市政管理部门将于2004年8月1日起进行检查。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七月十二日——结束——。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4]46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4]46号](https://img.taocdn.com/s3/m/e715a8b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7.png)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4〕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以下简称活动)。
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活动的意义、原则和目标活动以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让群众满意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天然优势,发挥乡镇卫生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推动政府进一步承担办医责任,合理定位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乡村卫生公共管理等服务,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有针对性地查找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完善新的运行机制,激发乡镇卫生院的内生动力,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态度,开展乡镇卫生院文化建设,让群众充分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活动遵循“政府主导、全面覆盖、目标导向、群众参与”的原则,明确县级政府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引导所有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乡镇卫生院参加活动,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群众需求,开展群众测评,并对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标准,查找不足,整改提高。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京政服发〔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服发〔202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9〕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6月1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9〕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优化政务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按照“小小窗口、满满服务”的要求,筑牢“贴心服务”理念,持续巩固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成果,突出发挥社区服务站(村政务服务站)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增加服务供给,补齐服务短板,创新服务机制,按照“标准统一、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全面覆盖”原则,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基本制度,实现7000余个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着力构建“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7.28•【字号】京政管字[2008]250号•【施行日期】2008.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工作的通知(京政管字〔2008〕250号)各区县市政管委、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市环卫科研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区域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提高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现就加强我市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监督检查考评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城市垃圾粪便处理工作是关系城市运行的基础工作,是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保障。
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全面加强和提高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水、气、渣等排放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要加大自查和环境监测力度,保证污染防治措施连续正常运行,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和处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对全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有效地监管,建立运行高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实现全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按照“区域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县市政管委负责对本区域内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进行监管,市市政管委负责对区县各项监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所属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进行抽查。
三、工作范围正式投入运行的垃圾粪便处理设施,包括垃圾转运站、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综合处理厂和粪便消纳站等,检查考评范围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一)市市政管委委托市垃圾渣土管理处,依据《市属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检查考评办法》(京政管字〔471〕号),每季度对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
市环卫科研所对各区县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进行流动环境监测,市市政管委将定期通报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环境监测情况。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的函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14•【字号】•【施行日期】2012.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的函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旅游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卫生局,北京铁路局:为做好我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现将《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
特此函达。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北京市公厕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公厕的管理服务水平,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CJJ14-2005)和《北京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8号),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为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性标准。
适用范围包括园林、旅游、交通、铁路、卫生、商务等行业,涉及公园、旅游区(点)、旅游线路中及旅游接待场所及各种旅游饭店、长途汽车首末站、轨道交通站、飞机场、火车站、医院、商场、超市等人员集散场所的公厕。
第三条公厕的服务和管理,应做到清洁、卫生、文明和有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生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卫生保洁工作标准第四条公厕卫生保洁应达到清洁卫生、整洁有序的要求。
(一)按照行业场所开放时间开放公厕,及时保洁、清理污物;(二)屋顶、墙壁、门、窗、纱、地面蹲台、便器、座圈、盖板、隔断板、门、管理间、洗手(盆)池、洗手台、墩布池、挂衣钩、标牌灯具等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无积尿、积水、积灰、结冰、杂物;(三)公厕整洁有序,废纸容器不溢满,无臭味、无尿碱污物、无乱写乱画、无蚊蝇、无乱堆物品、无暴露的保洁工具和废纸;(四)公厕每天消毒;(五)清扫保洁时应设置提示标识,地面保洁时应设置防滑标识,文字清晰。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25•【字号】京政办发〔2016〕19号•【施行日期】2016.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6〕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5日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13号)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本方案所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承担村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所、站)等医疗卫生机构。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明确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要求,建立乡村医生岗位管理制度,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机构建设,强化运行保障,改善乡村医生岗位人员执业条件,改革服务模式和完善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缺失及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待遇偏低等问题,筑牢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切实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主要目标到2016年底,全面实行乡村医生岗位管理,建立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培养、聘用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稳定增长机制;着手实施847个“空白村”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岗位人员配置。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15•【字号】•【施行日期】2022.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相关委、办、局: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2年2月15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实施方案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我区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庄环境面貌,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意见》(京政发〔2011〕28号)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指导意见》(京农组办发〔2021〕9号)文件要求,结合密云区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立足密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着眼于村庄环境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明确管护范围、完善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管护经费、强化监督考核,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不断完善符合农村实际、农民主体参与、长期有效运行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努力打造具有密云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党建引领、农民参与。
徐州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工作的通知

徐州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3.01.10•【字号】徐卫[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徐州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工作的通知(徐卫〔2013〕2号)各县(市)、铜山区、贾汪区卫生局、爱卫办: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提高农村改厕工程质量,确保改厕“数据实、质量优、使用好”,根据全国爱卫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全爱卫办发〔2009〕4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江苏省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45号)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爱卫办《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卫生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社〔2007〕1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农村改厕工作进一步规范,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项目申报。
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市农村改厕工作项目申报,省定农村村庄环境整治项目村必须纳入改厕项目,整镇、整村(自然村)立项改厕。
对以镇为单位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5%以上的,原则上该镇不再新增改厕任务。
二、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招投标。
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一政府招标采购。
根据国家、省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要求,三格化粪池容积要按达到1.5立方米以上标准进行招投标。
要在镇以上单位组织农村改厕施工队伍招投标,施工队伍要有相应的建筑资质。
三、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施工。
各地要先组织改厕示范户建设,之后再进行大面积改厕施工。
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农村改厕技术规范施工,底部处理要按改厕技术规范施工程序要求施工,厕屋达到改厕规范要求。
四、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资金使用和管理。
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农村卫生改厕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村改厕资金使用监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北京市农村公厕维护管理标准

北京市农村公厕维护管理标准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卫生清洁:公厕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清洁包括清理马桶、抽水马桶、洗手池等设施;消毒包括对卫生设施表面、地面、墙壁等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公厕环境卫生。
2. 水电设备维护:公厕的水电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包括给水系统、抽水系统、防水系统等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供水和排污。
3. 设施设备完好:公厕的各项设施和设备应正常可用,包括马桶、抽水马桶、洗手池、镜子、手纸等设备的完好保持,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环境绿化和垃圾处理:公厕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做好绿化工作,并设置垃圾桶、垃圾袋等设施,定期清理垃圾,防止滋生蚊蝇等病媒生物。
5. 安全管理:公厕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如安全出口、紧急电话等设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并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定期检查和维修:公厕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故障和漏水等问题,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7. 用户满意度调查:对农村公厕的用户进行满意度调查,
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北京市农村公厕维护管理标准的主要要求,具体的维护管理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来确定。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标准(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2.01•【字号】京政管发[2008]49号•【施行日期】2008.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标准(试行)的通知(京政管发〔2008〕49号)各相关区县政府,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要求和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落实我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制,市市政管委、市农委研究并制定了《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标准》(试行),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特此通知。
二〇〇八年二月一日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标准(试行)1 总则1.1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卫专业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规范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地区。
1.3各级农村环境工作行政部门和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1.4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规划,健全区、乡镇、村各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
区县农村工作行政部门、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订相应的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制定管理规范,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1.5按照各级财政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需要,与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2 环境卫生责任制2.1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责任区是指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及其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北京市公共厕所的管理,提高公共厕所的服务质量,保障市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卫生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涉及公共厕所的管理和服务。
第三条公共厕所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要求,满足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四条公共厕所的管理应当贯彻节约资源、文明使用、绿色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建设、改造、维修、管理、服务公共厕所,应当坚持效益、安全、文明、便捷的要求。
第六条公共厕所的分类管理,应当根据场所、功能、服务对象等因素确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
第七条公共厕所应当具有明显的标志和标识。
第二章公共厕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第八条公共厕所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公共厕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公共厕所的建设、改造和维修,应当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保证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条公共厕所应当建设在容易被市民群众发现、使用的地方,其空间布局、材料、设备、卫生等应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美观、实用。
第十一条公共厕所的使用,应当依照规定合理收费,收费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公共厕所的管理应当建立高效、便捷、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积极开展巡视检查、定期清洁和维修保养等工作,保证公共厕所的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公共厕所的监督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监督检查和认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公共厕所的服务第十四条公共厕所的服务应当满足市民群众的需要和服务需求,充分反映人性化、便民化、舒适化的特点。
第十五条公共厕所应当配备完善、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保证环保、节能、安全,并保证方便、舒适、卫生。
第十六条在公共厕所设立服务点,提供常用日用品和卫生用品等服务。
第十七条公共厕所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检修、清洁和服务,确保公共厕所长期正常运营。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8号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8号)《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4月29日市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郭金龙二〇〇八年五月七日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厕所管理,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厕所,是指在道路、广场、住宅区、园林绿地、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或者附设于其他建筑物,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厕所。
第三条本市公共厕所的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适用、文明卫生、环保节能的原则。
农村地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应当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与需求等实际情况相适应。
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和维护管理标准的编制和监督管理。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公共厕所管理的组织实施。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公共厕所管理和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交通、卫生、水务、旅游、商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农村工作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公共厕所的建设应当符合公共厕所建设规划。
公共厕所建设规划是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专业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本市城乡规划体系。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厕所建设规划,结合本区、县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的公共厕所的新建、改建、扩建计划,并组织实施。
平谷区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方案

平谷区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方案平谷区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方案一、背景介绍平谷区是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也是北京市农村地区最大的一个区域。
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农村地区的户厕存在清掏管护不到位的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卫生隐患。
为了改善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工作,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卫生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农村地区户厕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2. 建立健全的户厕清掏管护机制;3. 提供便捷、高效的清掏服务;4. 加强居民对卫生环境的意识和管理。
三、具体方案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a)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b)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2. 完善管理体系a) 设立农村地区户厕管理中心,统一协调和监督户厕清掏管护工作;b) 制定清掏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清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c) 建立户厕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户厕的位置、清掏情况和维护记录,实现信息共享和追溯。
3. 加强人员培训a) 开展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的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b) 组织定期考核和评价,激励优秀人员,提高整体工作质量。
4. 建设清掏设施a) 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地区的清掏设施,确保覆盖范围广、方便居民使用;b) 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及时掌握户厕的清掏情况,并进行预警和调度。
5. 推进资源回收利用a) 鼓励居民参与有机废物处理计划,将粪便等有机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b) 建立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机制,推动有机肥料的生产和销售。
6. 加强宣传教育a) 制作宣传材料,向居民普及卫生知识和正确使用户厕的方法;b)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卫生环境整治行动,提高居民对卫生环境的重视程度。
四、实施计划1. 第一年: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组织人员培训;2. 第二年:建设清掏设施,并推进资源回收利用;3. 第三年:完善管理体系,并加强宣传教育;4. 第四年及以后:持续监督和改进工作,提高清掏工作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户厕建设工作管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地方病防治
【发文字号】京爱卫发[2008]41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2008.12.05
【实施日期】2008.12.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户厕建设工作管理的意见
(京爱卫发[2008]41号)
各有关区县:
农村建设无害化户厕工作,是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根据市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市财政补助资金将进行转移支付,为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农村户厕建设任务,经研究,制定了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户厕建设工作管理的意见》,望各有关区县遵照执行,切实做好农村改厕工作,确保农村建设无害化户厕年度计划的完成。
1、执行农村建设无害化户厕标准和规范
在农村建设无害化户厕工作中,应遵守并执行北京市《农村公厕户厕建设基本标
准》。
厕房、化粪池及水冲设施等要按照《北京建设三格化粪池厕所规范》进行施工,各施工部门不得擅自改变标准和施工要求。
2、认真制定农村改厕计划
按照京发改1457号《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农村改厕规划》,各有关区县要认真制定本区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