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合集下载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正)
悟:思想文明之路
董仲舒对儒术的独尊,本质上是对先秦儒学理 论的再创造.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感:汉代儒学之新
1、新思想来源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 成新的思想体系。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君卑 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 法”或“阳儒阴法”。
【典型例题】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 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 董仲舒 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 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分)
(2)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探:独尊儒术之源
◆ 思考: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1.经济: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政治: 王国问题、边境不宁问题突出,需要加强
中央集权。
3.思想: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
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 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悟:思想文明之路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 下心来,反思、盘点:
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观念的形 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的状态下,又会强化人们对于统一的认 同和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 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 成为维护统一的力量。——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 策’, 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 响 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影响。 之而起的,是 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4.(2010· 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 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5.(2010· 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 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6.董仲舒的新儒学,能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是因为它吸收了 A. 孔孟的思想 B. 黄老之学 C. 法家的思想 D. 阴阳家的思想
你认为汉代的“黄老之学”和“独尊儒术” 各有哪些利弊?
历史评价的方法:进步性、局限性
两个历史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思想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结合汉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 映。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某种思想
文化适应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环境)时,便容 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 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
1.(2007· 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2.(2009· 海南历史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3.(2009· 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高中历史《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导学案及课时训练附答案

高中历史《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导学案及课时训练附答案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解读】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应掌握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试大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识梳理】一、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1.兴起的原因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的教训;③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政策的需要。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1)盛行的时间从到即位约70年的时间;(2)是政治上的,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3.具体内容(修身与治国)①含义:黄老之说指学说中的两派,即和的学说,包括(养生)和两个方面;②主要思想:强调“”,既尊重,反对,又主张发挥人的,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的哲学观。

4.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1)作用: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

6.地位衰落:黄老之学由盛转衰,到汉武帝时被所取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1.背景:①经济恢复,国力强盛,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②黄老思想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发展需要;③新儒学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④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先秦儒学并不是新儒学的唯一来源,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宣扬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家、黄老之学、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

(2)基础、主要内容:(①“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②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实行仁政)①君权神授论: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君而伸天”。

——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汉武帝专制集权政治需要。

②天谴论: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如地震、冰雹等)进行警告。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轻徭薄赋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西汉建立之初,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元气,汉 初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对外与匈奴 “和亲”,对内轻 徭薄赋。
适应社会状况而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相权威胁皇权; 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地方(郡守和王国)威胁中央】 匈奴南下侵汉;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 崇
独 尊 儒 术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思想来源: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
D、大一统思想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 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d、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D
A、bd C、acd
B、abd D、abc
课后活动建议:
就汉代由“黄老之治”到“独尊儒术”
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④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可能性 经济发展, 可能性
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无为” 背景: 无为” 2、内容: 、内容: “有为” 有为”
黄老 法家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公羊春秋》 《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公羊春秋》 阴阳
汉代新儒学的创 立者, 立者 其著作大多遗 失,现存 春秋繁露》 现存 春秋繁露》 《 举贤良对策》 《举贤良对策》 以及 。 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
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统治思想是( 、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统治思想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儒家的“仁政” C 墨家的“兼爱”思想 墨家的“兼爱” B 法家的法治思想
D

D 道家的“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而治”
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仁政”
B)
B 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新儒学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新儒学吸收了各家思想, D 汉武帝对先秦儒学的不满 3、汉代的新儒学被赋予的新含义是( 、汉代的新儒学被赋予的新含义是( A 人定胜天 B 无为而治
C)
D 仁政思想
C 君权神授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百家争鸣”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④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加强中央集权,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巩固君权,
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新儒学 3、影响 、 积极: 积极:

汉代思想大一统

汉代思想大一统

上面这则材料的文字分几种颜色?你能比较全 面地概括出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吗?
第3课汉代ຫໍສະໝຸດ 思想大一统汉武帝的作为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授业图(汉代画像砖)
秦始皇的统一思 想是不要人民读 书,他的手段是 刑罚的裁制;汉 武帝的统一思想 是要人民只读一 种书,他的手段 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 了,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孔 子
荀 子
孟 子
董仲舒的新儒 学思想与孔孟 的儒家思想之 间有什么关系?
董 仲 舒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区别 先秦之儒 著作 董仲舒之儒 《春秋繁露》
《论语》
仁、礼 儒学
理论基础 思想来源
与统治者 关系
天人感应
儒学、阴阳、 黄老、法家 维护专制集 权政治
课堂总结
西汉初年, 原 经济残败、 因 百业待兴。
原 因 独 尊 儒 术
无为不适应集权 新儒学的大一统 统治者的有为愿望
黄 老 之 学
内 容 作 用
治身、治国, 无为而无不为
内 容
天人感应 实行仁政
经济恢复 国力增强
作 用
巩固国家统一 限制君主权利 儒学独尊地位
巩固提高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高中历史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doc

高中历史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doc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深圳市教苑中学刘瑞清※目标与结构《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网络结构:※精析与探究:1.概述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简析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指导思想的原因和作用。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一个是治国。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原因:客观上,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主观上,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之学适应了统治者的这一需要。

作用: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实施,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2.分析汉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概述新儒学思想的内容和影响。

社会原因: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也面临着封建割据势力和匈奴入侵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为重建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服务。

思想内容: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针对激烈的阶级矛盾,提出人君要仿效天道,施行仁政。

儒学被汉武帝采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巩固与拓展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了汉初的施政特点。

“萧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的思想 B.发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黄老之学思想2. 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基础是A.“仁”的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民贵君轻”思想 D.“克己复礼”思想4.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是在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宋朝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不包括A.阴阳家的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6.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A.确立儒家的思想统治地位B.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C.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D.打击其他学派的力量7.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根本着眼点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促进儒家文化的发展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D.加强思想的控制二、非选择题:8. 经过战国、秦朝、汉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识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它不仅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制度,而且对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思想大一统成为社会的主流,体现在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介绍汉代思想大一统的情况。

一、政治思想的大一统汉代思想大一统的重要标志是儒学的确立。

汉初刘邦实施的“舍伍政策”奠定了儒学的地位。

汉武帝时,设立太学,选拔儒学士人。

汉朝统治者通过推崇儒学,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通过儒家思想来统一社会思想,塑造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标准。

儒家思想成为汉代政治思想的代表,且继续影响了后来的历史时期。

二、哲学思想的大一统在哲学思想方面,汉代儒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同时还有其他学派活跃。

儒学作为主流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君主仁政。

而道家则强调个体追求自然之道,注重修身养性,强调“无为而治”。

而墨家强调爱民、尚同,主张普惠平等,反对礼教和封建等级制度。

尽管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特点,但汉代主流思想理念在不同学派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统一,都以实现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顺为核心。

三、文化思想的大一统在文化思想方面,汉代思想大一统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和宗教等方面。

在文学方面,儒家经典成为文人们的创作基础,注重道德和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

同时,汉代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如司马迁、刘向等,在历史、诗词、辞章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艺术方面,汉代的壁画、陶俑等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弘扬了封建伦理道德。

在宗教方面,儒家儒教、道家道教、佛家佛教等融合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表现了思想大一统的特点。

综上所述,汉代思想大一统在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都有体现。

通过儒学的确立和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汉代统一了政治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儒、道、墨等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在文化思想方面,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学、艺术和宗教体现了汉代思想大一统的特点。

汉代思想大一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而且延续至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史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文化史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⑵黄老之学适应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⑶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2、内容
⑴来源 “黄”:黄帝的学说 → 治身(养生)
“老”:老子的学说 → 治国
⑵哲学观 “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
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作用.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
⑶地位: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
1、“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社 会稳定 积极 2、“仁、义、礼、智、信”发扬了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 色彩,属唯心主义 消极 2、“独尊儒术”属思想专制,应鼓励各种学 术思想争鸣 3、“三纲”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 制和等级制度
评 价
3、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 ) A 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新儒学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D 汉武帝对先秦儒学的不满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 成 ④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5、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 础的主要是( ) A “春秋大一统”思想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思想大一统
【课程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 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 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背景
⑴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② “天人感应”(基础)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代统治思想变迁的历程:黄老子学的兴起——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争论——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知识的过渡:秦朝——大统一的时代政治上大统一:统一六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大统一: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驿道。

文化上大统一;统一文字思想上大统一:“______________”秦朝强大,却很短命,代秦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兴起的原因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黄老之学”(“无为”)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秦亡的教训极为重视。

他命士人陆贾总结包括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供他借鉴。

陆贾认为,秦始皇并不是不想把国家治理好,而是制定的措施太残暴,用刑太残酷,所以秦国就灭亡了。

刘邦对此非常赞同。

刘邦认为,秦王朝的灭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秦始皇采取的政治太苛刻、太急切。

2、名称由来: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清静)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3、黄老之学的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理论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材料一: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说的“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

“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春秋战国:备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代 以后:获得独尊 (2)在战国纷争大背景下,儒家仁、礼思想无法适 应争霸和一统天下的需要,所以不被统治者所重视。 秦朝时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 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 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遭受压制也在情理之中。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 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儒、法等 多家学说的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 需要。因此能获得“独尊”的地位。 (3)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封建社会的思 想文化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 生存发展。
学派
代表 人物
孔子
主 要 思 想
仁、礼、德治、教育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地 位 或 影 响
创始人 亚 圣
儒家
孟子 荀子 老子
集大成者 创始人
道家
庄子 韩非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 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 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 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新”
(1)新来源:董仲舒新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 础,又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 形成的新体系。 (2)新内容:董仲舒新儒学在继承和发扬儒学 仁政、民本思想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大一统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主张。 (3)新地位:董仲舒新儒学一改儒学不受重视 的局面,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迅 速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进而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 武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 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社会环境 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 着变,怎么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 怎么办?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知识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汉代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对思想的大一统,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崛起、汉代法家思想的倡导、墨家思想的传承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汉代思想的大一统知识点。

一、儒家思想的崛起汉初,刘邦出身农民,他重视儒家思想,希望通过儒学的传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任命了孔子的后代为官员,并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儒家思想的崛起,使得儒家成为汉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流派,也为后来的王朝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汉代法家思想的倡导在汉初,法家思想主要体现为法制的重视。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初期推行宽仁政策,但在长期战乱和社会混乱下,开始重视法制的建设。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严苛的法家思想,倡导法治,加强对社会秩序的管理,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法家思想的倡导,使得法制建设成为汉代统治者的重要政策。

三、墨家思想的传承墨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一支思想流派,强调爱和兼爱。

在汉代,墨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提出了“天为父,地为母”的观点,强调兼爱和平等,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墨家的思想传承,对于思想的大一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其他思想流派的倾向除了儒家、法家、墨家的流派之外,汉代还存在其他一些思想流派的倾向。

例如,道家思想影响力的逐渐扩大,通过《老子》、《庄子》等著作对于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佛教在汉代也开始传入中国,对于汉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的崛起、汉代法家思想的倡导、墨家思想的传承等方面。

通过统一思想流派,汉代统治者实现了对社会思想的控制,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总结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总结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总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显著发展,思想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是指多种思想流派的融合与交融,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综合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子学派、名家学派等方面来总结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首先, 儒家思想是汉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派学说。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礼、忠、信,并强调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的应有之道。

汉代的儒家思想在尊儒抑墨的规范下,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为社会稳定和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道家思想在汉代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道教起源于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无欲而达。

在汉代,道家的精神和方法引导对官僚体制和权力的质疑,对于追求内心修养和个人自由的人士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道家也与儒家有一定的交集,两者思想在某些方面相互渗透。

此外,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基础上,在汉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家追求明确的政治目标、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强调法律的权威,并推崇法律的公正和严明。

汉代的法家思想家注重实践和功利,提出象田赋、烧缴钱等政策,虽然存在批评和争议,但仍对汉代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墨子学派则强调实利主义、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相结合。

墨子致力于和平、实用和公平,提出“非攻”和“兼爱”等重要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墨子学派在汉代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但其核心理念对后世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最后,名家学派是指以纷争论战著称的学派,包括诸子百家中的名家派别。

名家学派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重视思辩和辩驳,例如申不害、韩非子等人的思想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尽管名家学派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际进展,但他们的观点和论述对思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体现在多种思想流派的交融与碰撞中。

儒家思想以其统合性和稳定性成为主流,道家和法家思想在某些方面与儒家思想形成了补充和互补,墨子学派和名家学派则以其特殊的观点和方法对汉代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代思想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思想大一统知识点

汉代思想大一统知识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其思想的发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汉代思想中的大一统知识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复兴、道家思想的发展以及法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复兴汉代是儒家思想复兴的时期,前往就开始了管仲、孔子等儒家学说的研究和推广。

而汉武帝时期,更是将儒家思想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思想,通过实施儒家经典博士制度、开设太学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复兴和传播。

此外,汉代还创造了“孝经”和“五经新义”,加深了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道家思想的发展在汉代,道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论衡》对道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王充主张“以物辩道”,强调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汉代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道家学派,如宗法派和道教两派,丰富了道家思想的内涵。

法家思想的影响汉代是法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之一。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与法家思想相关的政策,如设立御史台、成立锦衣卫等,以加强君权,维护社会秩序。

此外,汉朝还加强了法家思想的教育和研究,对后来中国法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汉代思想的大一统表现在儒家思想的复兴、道家思想的发展以及法家思想的影响上。

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官方思想,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得到了广泛传播。

道家思想继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丰富了道家思想的内涵。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思想的发展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同时,汉代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一统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传统。

如何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如何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公羊 先生是 如何 论证 “ 正月 ” 王 体现 了 “ 一 大 统 ” 义的呢?《 之 公羊传 》 为 ,王 正月” “ , 认 “ 之 王” 是指 周
文王; “ 将 正月 ” 系于 “ ” 是为 了表 明采用 的是 周 文王 王 , 历法 的正月 。采用周文王历 法纪年 , 自然就包 含着对 周
向心力 的概念 ; 一种 气 魄 , 是 一种 积极 开拓奋 发 向上 的
但 从未有过 中国似 的大一 统 。 这与 中国特有 的 自
然环境 、 政治制度 、 文化思想传 统密不可分 。
从 自然环境看 , 国的 中原地 区位 于亚欧大 中 陆的东部 , 这里东有 大海 , 西有青 藏高原和荒漠 , 南有南海和热带 高温 区 ,北有西 伯利亚高寒 区 , 因此 中原地 区 自然成为亚 洲东部的地理 中心 。 与 此 同时 , 居住 在 中原 地 区的人们 , 在数 千年 间能
新论视窗翟 = _ = I j = 2 =
根据课 程标 准 中的 “ 知道 汉代 儒学 成 为
正 统 思想 的史 实 ” 求 , 要 岳麓 版 教材 必 修三 编写 了 “ 代 的思 想 大一 统 ” 内容 。何 谓 汉 的
术” 的建议 。 二 、大 一统 ” “ 思想 的由来 人类历史发展 历程 中 ,统一 现象时有发生 ,
思想更是 由来 已久。自春秋 开始 , 周文疲 敝 , 政治秩序混 乱 。混乱既久 , 人心思定 , 当时儒道 墨法 等各 派思想中 故 都潜藏着 “ 大一统 ” 的身影 。孔子心 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
有一统 天下 的权威 , 所谓 “ 礼征 乐伐 白天 子出” 。老子 主
文王和周朝 天子的尊崇 ; 诸侯 用周正 、 尊崇周 天子 , 当然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教学设计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教学设计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教学设计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目标1.熟悉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过程及影响,理解XXX新儒学的基本观点对儒学上升为主流地位的影响,理解汉初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西汉统治思想的更替,认识XXX新儒学对汉代社会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老之学的内容及兴衰过程。

XXX的新儒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统治思想的变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理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教学方法】1通过课前预和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奠定知识和理论基础。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合作探究。

理解思想学说应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导入新课】如果XXX约请你为国度当局顾问,你会给他提供百家思想中哪家的思想为治国方针他才会接授?这种思想实施的结果若何?学生答后进一步提问,到汉朝统治者又会以什么思想为治国方针呢?【讲授新课】一、黄老之学1、课件展示材料:汉兴,接XXX,诸侯并起。

民失功课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2、情形创设:请问:面临汉初这样的社会现实,假设你是XXX,你会采纳甚么样的治国方略?学生答后提示:黄老之学。

3、提问:请根据预情况回答什么是黄老之学呢?学生答后展示黄老之学的内容:①是道家学说中XXX和老子的学派,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主要内容;②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4、然后让学生分析实行黄老之学的原因。

原因:①西汉初年,社会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社会经济需要恢复和发展;②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XXX适应了当时的统治者的需要。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1-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1-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出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恰好迎合了为汉
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根据的需要。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6.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上演的太极 拳阵千人化一、齐如刀刻,巨大的太极圆阵象征着天人合
一,场面壮观,叹为观止。下列人物中首先提出“天人合
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从此,经
学研究在汉代盛行。
岳 麓 版 历 史
董仲舒提出的主要主张有哪些?其主张为什么得到汉
武帝的采纳?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必修③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课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岳 麓 版 历 史
治者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的政策,这是道家黄老
之学的体现。
必修③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2.(2011·沈阳)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 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 【解析】 C
岳 麓 版 历 史
代。
必修③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①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黄老之学不能适
应强化__________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__________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 的新的理论体系。 ③__________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__________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总结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总结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总结汉代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封建早期政治文化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明确的政治宗旨,实际上成为统一中国地方行政、人民思维的核心。

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总结如下:一、统一中原汉代大一统思想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统一中原地区。

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中原地区的蛮夷分裂现象严重,因此他秉承一统思想,以统一中国为己任。

他曾对自己的队友说:“当今天下,千秋万世,不可不知也。

就是那个书中所说的天下‘三分势力’的势力主,都以天下立国为己任。

”刘邦对中原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统一战争,最终打败了其他势力,统一了中原地区,成为中国的中央政府。

二、吸纳异己汉代大一统思想在统一中原的同时,也吸纳了异己的政治体制。

刘邦在统一中原之后,采取了宽容政策,收容了一些原有势力的元老,使他们在新政权中继续发挥作用。

另外,他还采用了礼乐制度,使得各族各民族的人民在汉朝政权下得到公平和安全的保护。

三、中央集权汉朝大一统思想中,中央集权是最核心的思想之一。

在清朝,刘邦采用了将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的方式,使中央政府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统治。

刘邦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确保只有合适的人才能进入政府机构,确保了中央政府的统一。

四、提倡儒家思想汉代大一统思想提倡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制定政策的依据。

尤其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汉武帝制定了《春秋》、《礼》、《乐》、《诗》、《书》等书的注释,使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官方思想体系。

在保持统一的同时,儒家思想也对社会秩序和人民道德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经济发展大一统思想在汉代还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刘邦时期中国经济逐渐兴盛,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汉武帝则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这种经济发展的思想既有利于统一国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汉代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封建早期政治文化思想发展的代表之一。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3)政治:传统的仁政建立在民本思想上,而新儒学则 建立在“天人感应”学说上,认为“君权神授”,并以 天来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4)地位:传统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而新儒学 在汉朝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第3课 汉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想大一统
汉初休养 生息的需要
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 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 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 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笔记
(1)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仁政 (3)“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 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 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笔记
(1)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仁政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7、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仁政” B.提出“为政以德”说 C.提出“天人感应”说 D.提出“民贵君轻”论
8、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 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第3课汉代的大一统思想

第3课汉代的大一统思想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 变体现了( )
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 气,经六、七十年的努力,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4)黄老之学的影响 a.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文 景之治”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想一想
正确的是( )
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
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
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
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3、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
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董仲舒的对策(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 (1)原因: (2)内容:
治身(养生)、治国
(3)特点: a.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b.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提倡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 无为”的哲学观。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黄老之学实施的作用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 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 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 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 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10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 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 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③“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 权)
为”。”(具体做法: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减
轻刑法)
(3)它盛行于何时?它为什么成为政治上的指
导思想,在社会居于支配地位?黄老政治的实
施产生了怎样的社会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
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 积 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极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评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价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消 2、扼杀不同流派的专制作风不可取, 极 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 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儒家 提倡仁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 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思想。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政策
(2012年江门调研·14)《春秋繁露》 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 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 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 哪一思想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 降灾祸。“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②“天人感应”——仁政。 (限制君权 )
④“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整理ppt
11
4、特点: 。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5、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 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 专制。
6、影响:
整理ppt
12
7、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 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抛弃的?
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
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整理ppt
5
汉武帝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汉武帝,名刘彻,16岁即位, 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在他统治时期,中国开始以 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 闻名于世
打击王国势力 “削藩”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整理ppt
加强中央集权
6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指导,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随 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 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取得了独尊的社会文化地位,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 意识形态。
结合汉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
《论语》 仁 儒学
批判时政
整理ppt
《春秋繁露》
天人感应 儒学、阴阳、 黄老、法家
维护专制集权 政治
14
汉初 经济残破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适应并促进
武帝时
国力渐强
不甘无为 淘汰黄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利集权、制地方
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
整理ppt
15
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教训,以黄老思想为
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是在什么时 期? 是通过哪些人实现的?
汉武帝时期 一君一臣:汉武 帝和董仲舒
汉武帝
整理ppt
董仲舒
7
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
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
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的需要。
整理ppt
9
2、形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 老之学、法家思想而成。 3、内容: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
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加强君权 )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原因:
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 养生息政策。(客观)
②黄老之学适应当时休养生息的需要; (客观) ③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之教训的结果。(主观)
影响(效果): 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整理ppt
4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景帝
汉文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
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
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
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经济得到恢复,国库充实,人民富足,一片繁荣景象。
整理ppt
8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
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
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2)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王国问题。北方匈奴威胁。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
1、原因: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黄老之说不能适应
映。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某种思想
文化适应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环境)时,便容
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
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整理。ppt
16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法家 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适用,实行 全国大一统,法家思想能收到奇效。 道家 提倡“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 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 了解黄老之学,知道汉
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整理ppt
1
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黄帝像
整理ppt
老子
2
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
(1)“黄老之学”从本原上是属于哪家学派?
(2)黄老之学有哪些主要思想(内容)?有什 么特点?
特点:理论上博采众长,政治上“积极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