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习惯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习惯有哪些,应该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小学生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家们也都认为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具有重要性的。如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而什么是习惯?

那么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小学生的听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一方面是生生之间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二)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生生之间的倾听交流因为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

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二、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需要理性思维、逻辑推理、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应该要学会主动去思考、推理、思考和反思。但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其次,要为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自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第三,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所以我们老师要教给孩子思考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成为一名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第四,要不断鼓励学生,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激起再次思考的欲望。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要敢于提问。作为教师,首先要保护学生好问的天性,在数学课堂上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大胆提问。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学生比只能解答问题的学生更聪明,其聪明之处就在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包含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其次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同时还应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三、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习惯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除了接受学习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都是学生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探索的结果,必须要经过交流,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而在合作交流中则必须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才能达到合作的目标,也才能完成任务。数学又是是一门科学,因此在进行交流时我们应该用科学的,严谨的语言。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完整话等,到高年级就应该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讨论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语言。

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学生审题的习惯,学生书写的习惯,学生做题的习惯,学生自我检查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才能有不断的生成,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数学课堂的精彩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