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税法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学习要点: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1、税法的定义及特征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税收主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那么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必须根据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当者的制约。
五、税法的作用税法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秩序、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法的地位税法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根本法律标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那么我国税收立法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从实际出发的原那么2、公平原那么3、民主决策原那么4、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那么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税法的制定〔一〕税收立法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二〕税收立法程序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和公布阶段。
二、税法的实施它包括税收执法和税收守法两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按以下原那么处理: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第一章 税法总论
第一章 税法总论
(三)征税对象。它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税基是 对征税对象量的规定,包括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对应的征税方法 是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 (四)税目。税目是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是对 征税对象质的界定。 (五)税率 1.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 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 使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 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 都按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
第一章 税法总论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在我国法律形式中处于低于宪法、法 律和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范围普遍 适用。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 (4)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2.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 提议、审议、通过和公布阶段。 二、税法的实施 包括税收执法和守法。执法原则:一是层次高的优于层次低的法 律,二是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三是国际法优于 国内法,四是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一章 税法总论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 范围、税目、税率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 产行为税法、资源税法、特定目的税法。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分为国内税法、国际 税法和外国税法。 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 度。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 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
第一章税法概论.doc
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
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因此,了解税收的本质与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税收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制性。
主要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
二是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法律关系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关系,但经过法律明确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后,这种关系实质上已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国家税法的本质,严格依法纳税、依法征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但在三方面的内涵上,税收法律关系则具有特殊性。
1.权利主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这种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一方的确定。
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章 税法总论
第一章总论1.1 税收制度概述1.1.1 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1.1.1.1 税收的概念税收,又称租税、赋税、捐税等,简称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1.1.1.2 税收的特征同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其他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如下特征:(1)强制性。
税收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依法强制征收,不取决于纳税人的意愿,而只取决于征税主体的认识和意愿。
(2)无偿性。
税收的过程,就是将纳税人所有的部分财产转移给国家所有,这种转移是单向的,国家既不需事先支付对价,也不需事后直接偿还,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不存在等价有偿的交换关系。
(3)固定性。
在征税之前,国家通过法律把每个税种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及征收比例等规定下来,不仅纳税人要严格依法及时足额纳税,国家也只能严格依法征税,不能随意不征、少征或多征。
1.1.1.3 税收制度的概念及分类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收制度指的是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总称。
狭义的税收制度则是指国家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等。
1.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法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构成税法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地点、减免税、税务争议和税收法律责任等内容。
1.1.2.1 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的问题。
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
根据征税范围不相交叉的原则设计出来的各个税种都有其各自的征税对象,并通过税法予以明确界定。
国家只能就各个税种在其各自特定的征税对象范围内征税。
因此,征税对象决定了各税种法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征税的多少又直接取决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多少。
第一章税法总论(完整版)
精品第一章税法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学习的基础,但不是CPA考试的重点章。
本章内容繁杂,考点细碎,有些考点不明显,考生在复习时重在理解。
本章的历年考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最近3年本章的平均分值为2分。
2014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2014年,本章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
将上年教材4节的内容拆分、增加为7节内容,分别为:税法的目标、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税收法定原则、税法要素、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税收执法、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2.增加对政府征税依据的多种学说的简介;3.增加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4.增加了税法的义务性强制性、税法本质等方面的表述;5.修改了税法功能的表述,将标题改为“税法的目标”;6.突出“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7.增加“依法纳税与纳税遵从”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税法的目标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节税收法定原则第四节税法要素第五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六节税收执法第七节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第一节税法的目标一、税收与现代国家治理(熟悉,能力等级1)区别税收——税法——税制: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
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税收的内涵——从税收分配关系本质、国家税权和税收目标三方面把握: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这是我国税收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主流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理论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用交换说更能说明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新增)税收相当于一种价格,公民和法人与政府应该具有某种等价交换的关系,国家行使请求权的同时,负有向纳税人提供高质有效的公共产品的义务;从纳税人这方面来讲,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同时,也依法负有纳税的义务。
在这种等价交换中,税收体系了一种平等性,即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对等和平等。
税法1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考点汇总
3.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4.税法是监督管理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一)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税法属于部门法,其位阶低于宪法,依据宪法制定,这种依从包括直接依据宪法的条款制定和依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制定两个层面。
(二)税法与民法的关系民法作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时间较早。
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与民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
但是税法与民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体系,其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关系建立及调整适用的原则不同、调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征:(1)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3)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4)解决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般都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2.税法虽然与行政法联系密切,但又与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1)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是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的无偿单向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2)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是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3)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作为纳税人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四)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税法与经济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表现在:(1)税法具有较强的经济属性,即在税法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经济分配的进行;(2)经济法中的许多法律、法规是制定税法的重要依据;(3)经济法中的一些概念、规则、原则也在税法中大量应用。
2.税法与经济法之间也有差别:(1)从调整对象来看,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管理关系,而税法调整对象则含有较多的税务行政管理的性质;(2)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经济法基本上属于授权性法规;(3)税法解决争议的程序适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法程序,而不适用经济法中的普遍采用的协商、调解、仲裁、民事诉讼程序。
第1章 税法概述
8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2.行政解释
税法行政解释也称税法执法解释,是指国家税
21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3.税率 税率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 例,是计算应纳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体现征税 的程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税制中最活跃、 最有力的因素。 (1)税率的基本形式 不同税率可细分为若干种税率形式,税率的基 本形式有: ①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 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②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 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税率的一种递增等级税率。累进 税率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 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
第一章 税法概述
1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本章要点:
1.税法的概念 2.税法的特征 3.税法的解释 4.税法的效力 5.税法的构成要素 6.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 7.税收管理体制 8.国家税务局系统征收范围 9.地方税务局系统征收范围
2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第1节 税法的概念
1.1税法的定义
税和法历来是不可分割的,有税必有法,无法便 无税,税法是税的表现形式,税收必须以税法为依 据和保障。
税法是税制的核心,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法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 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税务征管机 关和纳税人从事税收征收管理与缴纳活动的法律依 据。
第一章税法黄金考点
考点: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1.下列各项税法原则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B.税收法定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答案】D【解析】选项ABC,属于税法的基本原则;选项D,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2.下列各项税法原则中,属于税法基本原则核心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B.税收效率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税收法定原则【答案】D【解析】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3.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B.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体现了法律优位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节约税收征管成本D.制定税法时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给予特定纳税人特别优惠这一做法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答案】ABCD【解析】选项A,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选项B,法律优位原则在税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
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对此还可以进一步推论为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选项C,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经济效率;二是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节约税收征管成本。
选项D,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性原则,所以许多国家的税法在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时,都特别强调“禁止不平等对待”的法理,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歧视性对待,也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
4.在征税时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而是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指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B.税收法定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答案】C【解析】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第1章 税法概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对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一些基础
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了解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应 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税收的形式特征,重点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和 税法的几种主要分类,了解我国税法的制定情况,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 系的内容和税务机构设置及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通过本章一些基础 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本课程中后面的具体的税法规定打下基础.
4.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三性”):
(1)强制性:
①强制性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 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②税收具有强制性,而“公债”(国库券)这种财 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有偿形式),则没有强制性。
公债是自愿的(国库券的自愿认购),具有非强 制性!同时,也是有偿的,不但还本,还要付息。
本章教学重点内容: 第一节的”三,税法的构成要素”和”四,税法的分类”,第六节
的”四,(二)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划分”
本章教学难点内容: 无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1.税法的概念: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 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是征纳双方依法征税(纳税)的行为准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税主体方的权利与纳税主体 方的义务是不对等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 征。
2.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 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课税对象)。或者说:是国 家利用税收杠杆调整和控制的目标。
3.内容: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 务。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1)国家税务机关的权利有:
(1)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法律效力 次之的一些”暂行规定(条例)”(表现形式);
第一章税法概论
特别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某一类或某
几类财产价值,例如土地、房屋、车船、 机器设备等。因此,特别财产税是对物税。 各国政府在这类财产税的征收过程中一般
都只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只对存在
于本国境内的应税财产课征税收。
3.商品税与税收管辖权:
商品税属于对物税,其课税依据是商品
交易额发生的事实,而商品交易的发生有
着明确的地域性,因此,各国一般都按属 地原则确立商品税的税收管辖权,即只
对商品税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不论商
品交易额属于本国居民或公民,还是属于 非居民或非公民,都只对发生在本国境内 的商品交易额课税。
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它使税收明显
地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决定了税 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
并成为调节经济和矫正社会 分配不公的有力工具。
3.税收的固定性,指税收是国家通过法 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及其征收比 例等税制要素,并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
即使税制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会因经济发展 水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 改革和调整,但这种改革和调整也总是要
强制性是国家的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体现, 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它也是 与税收的无偿性特征相对应的一个特征。 正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才需要通过税收 法律的形式规范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纳税人而言依法纳税既是一种权利,更 是一种义务。
2.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 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 出任何直接形式的报酬,纳税人从政府支 出所获利益通常与其支付的税款不完全成 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
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 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 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 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如消费税条例规定,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委 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委托方应该缴纳的消 费税。
第一章 税法总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税法总论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税法在实施过程中,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A.税收法定B.税收公平C.税收效率D.实质课税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性原则,所以许多国家的税法在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时,都特别强调“禁止不平等对待”的法理,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歧视性对待,也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
2.关于税法的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程序法B.商品和劳务税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等C.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资源税税法D.财产、行为税税法主要是对财产的价值或某种行为课税,包括房产税.印花税等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特定目的税税法,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等。
其目的是对某些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特定调节作用。
3.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税法只具有义务性法规的特点C.税法的综合性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的D.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选项A,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这两个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选项B,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选项C,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4.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部门规章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C.《营业税暂行条例》D.《企业所得税法》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选项C属于国务院经授权立法所制定的条例,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和地位;选项D由全国人大正式立法颁布,属于国家法律;只有选项A,是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属于税收部门规章。
第1章 税法概述
接税与间接税(税法分类中讲)
第四节 税法要素
三、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 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 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 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 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答案】C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
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 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构 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 的保护。
税税收收法法律律事行件为是是指指不税以收税法收律法关 律系关主系体权在力正主常体意的志意支志配为下转做移出 的的客活观动事。件例:如例,如纳,税自人然开灾业害经 可营以即导产致生税税收收减法免律,关从系而,改纳变税 税人收转法业律或关停系业内就容会的造变成化税。收法
【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 确的有( )。(2010年)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 现了税收法定原则 C.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 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 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例题•单选题】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 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税法具 有( )。 A.义务性特点 B.权利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 D.单一性特点 【答案】C
二、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 1、商品和劳务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 2、所得税税收类实体。法包主括要企是业指所确得定税税种、立个法人,所具得体税规定。各税种的征 3、财产收和对行象为、征税收类范。围包、括税房目产、税税、率车、纳船税税地、点印等花。税例、如契, 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4、资源人税所类得税。法包》括就资属源于税税收、实土体地法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 税。 5、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 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和烟叶税。
第一章 税法总论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税法的本质是()。
A.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B.为纳税人和征税单位履行义务给出规范C.保证征税机关的权利D.一种分配关系2.关于税收与税法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财产权力,它有别于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C.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优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和税法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3.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而一般行政法不具有这种性质B.纳税人违反了税法,并不一定是刑事犯罪C.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D.当涉及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时,一般援引民法条款4.从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来看,()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D.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机关5.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但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B.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C.涉及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如果符合民法中的规定,可以按照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D.《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6.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的是()。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7.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新法优于旧法原则D.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8.下列关于征税对象、税目、税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B.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C.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D.企业所得税设置了税目9.下列关于税法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税法学总论第一节税法学绪论一、税法学研究的历史进程1、西方学者对税法学的研究(1)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其中德国的研究最为透彻,日本次之。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研究①德国早期的税法学是行政法学的组成部分。
②日本在二战前也是将税法学作为行政法学的一个分支来进行研究。
日本的研究成果北野学说:税法学视为对税法现象的研究,并是其为与行政法学,民法学等并列的法学分支学科德国的研究成果:税收法律关系:A、权力关系说:税收法律关系是国民对国家课税权的服从关系,体现为典型的权力关系;B、债务关系说:税收法律关系是定性为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体现为公2、我国学者对税法学的研究(1)我国从20世纪30——40年代起步。
(2)我国台湾法学界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重视税法学的研究。
(3)我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税法研究(4)我国第一本专门的税法学著作1985年北大刘隆亨教授编著的《国际税法》(5)我国税法学形成的标志是:《中国税法概论》。
(6)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法学、财税界和政府部门为主体组建的中国法学会税法学研究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标志着我国税法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税法学的学科属性(一)税法学的基本性质1、日本学者北野弘久在《税法学原论》中指出:税法学就是一种解释法学,它属于法律学或实用法学的领域。
2、我国的学者认为(1)税法学是研究税法现象及规律的一门法学学科。
(2)税法学是涉及多方面学科知识的一门边缘性学样。
(3)税法学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税法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税法学应当成为以税收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有的认为税权是整个税法学研究的核心。
P7(三)税法学的基本特征1、研究内容的规范性:2、专业基础的广泛性:3、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包括税法理论和税法规定两部分。
(四)税法学的学科体系1、刘剑文教授认为税法学体系包括:国内税法学、国际税法学、外国税法学、比较税法学。
2、本书讨论国内法的学科体系(1)税法学总论:税法学研究历程、学科属性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税收实体法研究、具体的税种(3)税收程序法研究:税收征管法三、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税法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二)税法学与财政学的关系: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所以财政学收入理论的核心必然是税收。
(三)税法学与税收学的关系:两者研究对象重叠,研究视角各异,研究内容各有侧重。
(四)税法学与会计学的关系:第二节税收基础理论一、税收的概念1、税收的实质: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2、税收的内涵:(1)税收的主体:国家及其各级征税机关;(2)征税的前提及依据:满足国家行政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3)税收参与分配的对象:国民收入(V+M);(4)征税的目的:取得国家财政收入。
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利向公民进行课税。
( )【答案】×【解析】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务机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
3、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核心在于法律制裁;(2)无偿性:针对单个具体纳税人而言;(3)固定性:在征税之前,先行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内容: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征税方法等。
4、税收的范畴:税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范畴。
5、税收的形态二、税收的产生(一)税收产生的条件1、税收产生的前提:国家的产生和存在2、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二)税收产生的过程1、夏商周时期的“贡助彻”——雏形阶段2、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成熟阶段(三)税收的职能1、财政职能: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来源包括:债务收入、税收收入、国企利润收入、其他基金收入)2、经济职能:运用税收来调控经济运行的功能。
3、税收的管理功能约束纳税人社会经济行为的功能。
第三节税法基础理论一、税法的定义(一)定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税法的制定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2、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法律关系下列关于税收和税法的描述,正确的有()A.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B.税收是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C.税收的分配依据是基于生产要素进行分配D.税法是授权性法规(二)依法治税的涵义(三)税法与有关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属于( ).A.义务性法规B.单一性法规C.授权性法规D.综合性法规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立法机关制定税法并据以向公民征税以及公民必须依照税法纳税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 )。
A.民法B.刑法C.税收征管法D.宪法【答案】D二、税法的分类(一)以税法内容和功效为标准的分类1、税收基本法:我国税政实施要则2、税收实体法:个人所得税法3、程序法:税收征管法(二)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的分类1、流转税法:增值税法、营业税法、消费税法2、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3、资源税法:资源税法4、财产税法:房产税法5、行为税:印花税(三)以税法其他内容为标准的分类1、按收入归属和征管权限的不同:分为中央税(关税)、地方税(个人所得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2、按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分为国内税法、外国税法和国际税法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现行税法的有( )。
A.税收基本法B.企业所得税法C.进出口关税条例D.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正确答案』BCD三、税法的意义(一)税法的地位: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二)税法的作用1、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方式2、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法律手段3、是国家维护经济秩序的法律工具4、是国家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5、是国家维护其经济权益的法律保障四、税法的原则(一)税法原则的研究1、西方国家对税法原则的研究2、我国学者的研究3、具体的税法原则(1)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公平:所有的主体都纳入、能力大的多负担、能力小的少负担(2)法定性与灵活性原则。
(3)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则(4)民主性与可行性原则。
(二)我国的税收立法1、立法程序2、税收立法的实施第四节税收法律要素一、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1、涵义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1)主体的双重性(2)纳税的义务性(3)权责的相对性(4)财权的转移性(三)税收法律关系构成1、权利主体(双主体)A、征税主体:各级税务机关、海关、财政B、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它组织对纳税主体的确认原则:属地兼属人的原则;税收管辖权: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公民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我国实行居民管辖权),行使无限课税权利,就其境内、外的全部所得课税。
属地原则:地域管辖权,行使有限课税权利,仅就境内所得课税。
C、税法的重要特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它们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
2、权力客体:就是征税对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纳税人义务:-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约法缴纳税款等。
纳税人权利:-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营业税,消费税可以自结算缴纳之日起3年内申请退还,所得税只能抵缴!);-延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免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等。
税务机关的权利与义务: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主要体现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答案】×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是指( )。
A.征税方B.纳税方C.征纳双方D.国家税务总局(四)税收法律关系的行为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1)定义(2)原因3、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1)定义(2)原因4、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二、税法构成要素(一)纳税义务人。
定义:即纳税主体,是指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不对负税人作具体规定(纳税义务人不一定是负税人,eg.流转税最终消费者为负税人。
)与纳税人相关的几个概念:扣缴义务人:在源泉课税制度下,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由取得收入或支付款项的单位代口代缴,这些负有代口代缴义务的单位即为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税款的真正承担者即为负税人。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看是否存在税负转嫁。
存在税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不存在税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体的,纳税人即为负税人某酒厂销售一批白酒,数量2000斤,开出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17%=3400应纳消费税=2000*0.5+20000*20%=5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00贷:应交税费——应缴消费税5000“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税种:六税一费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
------都是价内税(二)征税对象。
1、定义:即纳税客体,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都有自己特定的征税对象,eg.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税所得;流转税的征税对象就是商品劳务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额。
2、与征税对象相关的几个概念:(1)税源:每种税的经济来源(2)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列示征税对象的具体征税项目。
如消费税:对应税消费品课税,在税法中就列举出应税消费品的种类,即税目。
(3)征税范围:揭示征税对象的征税区间。
如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在我国境内提供货物销售-----等应税行为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主体是指( )。
A.某市国税局征管处B.某市地税局C.某税款代征单位D. 纳税义务人『正确答案』D(4)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化,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
分为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两种1、从价计征:以价格为依据计税2、从量计征:以数量为依据计税。
应纳税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某酒厂销售2000斤黄酒,取得收入20000元。
黄酒消费税税率240元/吨应纳消费税=1*240(三)税率1、定义: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体现征税的深度。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税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2、我国现行税率形式:(1)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
A、单一比例税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B、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消费税;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营业税;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农业税;等级差别比例税率——资源税分类差别比例税率分档差别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仅就超过部分来适用所达到级距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