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者的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分析《墙上的斑点》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作者家墙壁上的一块斑点为线索,引发出对生活、人性、社会的深刻思考。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作品艺术特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平背景,掌握作品基本内容。
3.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4 作品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等要素,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3.5 写作技巧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如象征、讽刺等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4.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墙上的斑点》鲁迅著,版本不限。
5.2 辅助材料鲁迅先生其他作品选篇、相关评论、生平介绍等。
5.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对作品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作品。
6.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与《墙上的斑点》相关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墙上的斑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阅读和分析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故事情节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析作品中的事件和冲突,以及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2.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斑点,引发对故事的思考。
3.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3 分析与解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作品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可以是教材中的版本或提供的复印材料。
5.2 相关资料:提供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简介、创作背景等。
提供对作品分析和解读的相关文章或评论,供学生参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生活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简介《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默写课文,提高记忆力和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2)让学生收集其他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墙上的斑点》及现代诗歌欣赏的整体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墙上的斑点》的原文及其注释。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导入课文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3. 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墙上的斑点》的原文文本。
2. 相关资料: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
3. 墙上的斑点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墙上的斑点图片。
4.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课堂教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墙上的斑点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寓意。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2. 解析法: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墙上的斑点》,感受语言的美妙和作品的氛围。
1.2.2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1.2.3 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对故事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教师对《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主题进行讲解。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2.1.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斑点现象,引发学生对《墙上的斑点》的思考。
2.2.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作品的氛围。
2.2.3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2.2.4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对故事的影响。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1.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3.2.1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3.2.2 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分析和探讨。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分享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1.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墙上的斑点》的理解程度。
4.1.3 作品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方面的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篇文章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知识。
2.了解瓜达尔卡纳尔的文学题材、风格。
3.对文学思想、创作手法有所认识。
4.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5.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Guadalajara)是一个著名的大都市,在那里,各种流派的文学层出不穷。
代表当地文学的人物有何塞·略伊斯·帕拉乔,华金·阿炳,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曼(Katherine Ann Porter)等。
而本篇文章作者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 也算得上是当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作家的名字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墙上的斑点》获得了1991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2.作家介绍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1958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市。
他毕业于瓜达尔卡纳尔大学,获硕士学位。
他拥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经常在《国际批评》、《普拉多文学》等杂志上刊登小说和散文。
1989年,他因长篇小说《生命之火》获得了墨西哥全国小说奖。
1991年,他以《墙上的斑点》获得了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现在,布恩菲尔德担任瓜达尔卡纳尔大学拉美文学系的主任,他一直在为墨西哥和拉美的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3.文学题材和风格《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小说,灵感来源于作者小时候看到的一幅画。
小说虽然内容不多,但文字却是紧凑而激烈的,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写来反映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表现出了墨西哥社会的温馨和险恶。
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既展示了人的美好品质,又揭露了人的丑恶本性。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斑点?为什么会在墙上?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查阅生字词,并跟读、书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细节描写练习:(1)学生选取生活中一个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指导、修改。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搜集关于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赏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学和游戏环节。
3. 准备细节描写的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4. 准备课后作业的素材,如名言警句等。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墙上的斑点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篇一」苏鹏程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
(●-1-2)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1.请一生读注①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
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墙上的斑点》的艺术特色和象征意义。
(2)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意象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现代文学作品,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意象和象征意义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墙上的斑点》,分析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斑点,并试着以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代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以《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精选《墙上的斑点》教案3篇
精选《墙上的斑点》教案3篇《墙上的斑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理解和把握的课文基本结构。
三、教学时间 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概括小说的写法特点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
“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
这一斑点“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墙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
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二、概括小说的结构特点不离线索,通过触发物斑点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回到斑点,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严谨有序。
(永远不离线索,内容从斑点开始,又回到斑点,像一个花瓣,严谨有序)三、比较阅读读了《墙上的斑点》后,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
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
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
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意识流技巧的特点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2.深入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墙上的斑点》的作者伍尔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意识流技巧的定义和特点。
2.阅读与分析(1)学生自由阅读《墙上的斑点》,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文本主题。
(3)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如斑点、苹果树、鸟儿等。
(4)分析意识流技巧在文本中的运用,如内心独白、时间跳跃等。
3.群体讨论(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象征物,分析其象征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深入解读(1)分析文本中的时间跳跃,探讨时间对人物心理的影响。
(2)分析人物心理变化,探讨其与主题的关系。
(3)讨论文本中的语言特色,如修辞手法、词汇选择等。
5.拓展延伸(1)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意识流技巧进行写作。
(2)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墙上的斑点》,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技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组织和时间安排上还有待改进。
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大家在阅读之前,有没有注意到伍尔夫在描述斑点时,思维是如何跳跃的?学生1:好像作者看到斑点后,思维就飞到很远的地方,想到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
《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一、《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四、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2. 互动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一、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 分享与反馈: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作业: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墙上的斑点》课文文本。
2. 教具:投影仪、墙壁斑点图片、彩色粉笔。
3.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准备课文讲解的PPT和小组讨论的问题。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
(2)能够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写作练习: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墙上的斑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墙上的斑点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主题与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的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评估:通过评改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墙上的斑点》文本。
2. 与“墙上的斑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贵重高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四周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渐渐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奇特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制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今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贵重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宏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格外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头,我可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生气等这些高校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受了多年的教同学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依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推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消灭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行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动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淌,却也能称之为小说,由于它要捕获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淌的过程。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
2. 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板书课题《墙上的斑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Step 3: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生活的心得和感悟。
Step 5:总结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墙上的斑点》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好”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Step 6: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散文作品的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细节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生活中的斑点”为主题的作文。
2.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写作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写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分析《墙上的斑点》是人教版高三英语必修一的一篇阅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Angus Wilson在经过一次漫长的旅行后,回到自己的住所,发现在自己的公寓房间墙上出现了一些污渍,但是这些污渍却能让他一步步思考人类与社会的问题,令人深感哲思。
本课时我们将结合文章的核心内容,以及高考的要求,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丰富思想内涵,训练英语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知识目标:(1)掌握新单词和短语:stutter, specify, grandeur, expose, prominent, opt, etc.(2)掌握文章关键词:stain, social institutions, culture, human relationship, etc.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查字典和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辨各种语气和声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唤起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2)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墙上的斑点这篇阅读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因为一次长途旅行回到公寓房间,发现房间墙上出现了斑点,通过抠吧,作者发现斑点下方的颜色比上部颜色更鲜艳。
作者的想法逐渐从污渍扩展到对人类和社会的深度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引起读者对人类、文化、社会和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堂课试图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
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一些生活中比较困难的局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以及小组讨论中去。
通过听、说、看、做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预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强调重点和难点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本文的文本结构,把握文中语言的各种线索。
2.通过阅读,能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和树立人生的正确目标,能够分析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信念,强化其逆境中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文本结构。
2.本文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道德观。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Step1.warming-up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沙漠骆驼的行走图(视频)”,引导学生入情境,打开思想。
2.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顺序,通过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学生应当按照叙述的顺序,借助必要文字,并连贯地表达一个叙述性的话题。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理解文中蕴含的道德,教师给出"生命有多重"的缩写。
并让学生心系有关缩写代表的主题,对应着不同的文本,为其设想概括性的关键词或者主题句。
3.阅读课文,探究文本信息,学生或许可以体会到,有时刻意保留某些词汇、翻译意等,有助于解读较为抽象、疑难的文本片段。
Step2. Passage Reading读完课文,课堂上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Step3. Recitation教师针对文中的关键词或者重要句子进行诵读,或者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句话进行主题演讲。
课后还要要求学生记忆文中的某个经典句式,并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的阶段性,在深度理解文本上才能有所突破。
Step4. Homework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思考当自己出现人生困境时,如何才能变得坚强,不放弃,走出困境呢?第二课时Step1. Evaluation启动前面一次阅读作业的回答,重新讨论,提高阅读的深度。
Step2. In-depth Interpretation课堂上进行文本分析,从第三人称、人称、时态等方面讲解作者的文笔,从情感、主题等方面讲解文章中渗透的道德观。
墙上的斑点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墙上的斑点教学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斑点”等词语。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想象力描述自己见到的斑点。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的美好情感。
(2)通过观察、讨论、想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通过观察、讨论、想象等方式,描述自己见到的斑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各种形状的斑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斑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墙上的斑点》。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
3. 讨论与想象(1)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斑点?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斑点进行描述,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4. 创作与展示(1)教师发放白纸和彩笔,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斑点,并涂上喜欢的颜色。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家里或学校的墙壁,找一找上面的斑点,并描述给家长或同学听。
2. 拓展作业: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创作关于斑点的画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 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一. 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请大家快速读完小说,并思考:它和我们以前读过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
学生发言:
生甲:人物形象个性不鲜明,不像我们知道的阿Q、林黛玉等
生乙:故事不生动,没有趣味性
生丙:认不得写些什么
生丁:读不懂,没有头绪
……
老师补充介绍意识流小说:
20 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新流派。
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
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
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三、介绍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
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
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
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
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
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
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
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
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
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四、提问:结合课文,说说它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
要点提示:
1. 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1)记录意识流程,取消故事情节。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2)直面心灵世界,淡化人物形象。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面;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3)点击社会人生,叙述极具跳跃性。
五、课文鉴赏
(一)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明确:共六次。
1、“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二)思考:“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
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
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
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
“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
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
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
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六、体会心里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
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七、课堂同步练习
1、注音
都铎()王朝怂()恿()纤()维
2、填写汉字
别shù()充sè()古zhǒng()箭zú() zhàn()蓝
鸟kē() Zhě()皱
3、解释词语
(1)赝品
(2)呆滞
(3)妄加非议
(4)怂恿
4、文学常识填空
《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国的(小说派别)小说家(作家名字),本文是她的小说,描写。
后来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一只蜗牛。
作者正是通过描述小说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八、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