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周周练(三)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三周)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三周)](https://img.taocdn.com/s3/m/521c22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f.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三周)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命题人:】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都督.(dōu dū) 倚.靠(yǐ yì) 丞.相(chén chéng) 山涧.(jiàn ān) 血泊.(pō pó) 踉.跄(liàng liá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周瑜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便处处刁难他。
他 wěi tuō( )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lǔ sù( )私自拨了二十条船给诸葛亮。
第三天四更,待船靠近曹军 shuǐ zhài( ),诸葛亮叫军士一边léi gǔ(),一边 nà hǎn( ),曹操不敢出兵,就下令放箭,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箭。
三、写出下列画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船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2.里面且是宽阔,容得下千百口老小。
()3.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
()4.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四、连线。
罗贯中《西游记》林黛玉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吴承恩《水浒传》武松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施耐庵《红楼梦》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曹雪芹《三国演义》孙悟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三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三](https://img.taocdn.com/s3/m/59a03d176bd97f192279e9b3.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三班级:姓名:分数:设计人:李永志一、课内知识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还是,不管遇到还是,它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
爸爸的第一句话说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第二句话用“哪儿……哪儿……”的句式说明白杨树的特点;第三句话用“不管……不管……总……”的句式说明了白杨树的特点,爸爸借说白杨树的这个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2.突然,他的嘴角又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几棵小树正着风沙起来。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几棵小树”暗指“爸爸微笑”的原因是。
二、课外阅读傍晚,小珍在后院瓜棚下做功课.凉风送爽,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
小玲起身到花坛边,见到满枝洁白的茉莉花儿.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苞蕾。
她不由得凑近花儿闻了闻,可是不小心作业本被茉莉花枝戳破了。
小珍忽然想起教语文的张老师:他身体不好,但经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批改作业。
一次,他牙疼,连续三个晚上彻夜未眠,但每天还照常给学生上课,同学们真是又心疼又感激。
想到这些,小珍不由自主地摘起茉莉花来。
不一会儿,就摘了许多,她用心爱的花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茉莉花包好,决定送给张老师。
到了学校,办公室亮着灯。
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小珍怕打搅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在窗台上,让茉莉花香解除老师的疲劳。
小珍退到一棵树底下。
张老师似乎闻到花香,发现窗台上放着的茉莉花,便捧在手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珍看到这情景,心里十分高兴。
回到家,小珍浮想联翩:老师不正是辛勤的园丁吗?他们用汗水培育了祖国的花朵,一旦鲜花开放,造福人民,老师将感到多么欣慰啊!她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做一个对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各段小标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描写“小珍”的。
“辛勤的园丁”“祖国花朵”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周周练3
![五年级语文下册周周练3](https://img.taocdn.com/s3/m/7a64b9e1ff00bed5b8f31dbf.png)
五年级语文周周练(三)班级:姓名:得分:一、看拼音写词。
bǔcháng chún hòu héng li áng xuán xūdǔbǒ()()()()()qīng chè()(bāo guǒ)(shèng dàn)xián(jìng)(chàn dǒu)二、辨字组词。
衡(街(衙()))檐(瞻(赡()))黯(暗(喑()))垫()折()惭()热()拆()渐()势()逝()斩()三、成语增补。
如()如醉浮想()翩流光()()不求()解()肠挂肚悲()离合千篇(大(不言而()()身手))五()绚丽千里松鹅毛、()四、用以下词语造句。
文静:内疚:凯旋:黯淡无光:所剩无几:3五、本单元学习了几篇课文、你从中学会了哪些为人办事的道理、请起码写条有必定真理性的句子。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多写一句加 2 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小妹妹众说纷纭地乱嚷起来。
改病句:2、我们沉醉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
缩句:3、我凝视着雕塑。
扩句:4、王丽说:“我最喜爱的故事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七、古代四大名著是哪些?请分别举出此中的人物名 3 个。
五上周周练3
![五上周周练3](https://img.taocdn.com/s3/m/44966941336c1eb91a375ded.png)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周练(3)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小五下册(周周练第三周)学生版
![小五下册(周周练第三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6d5a2b011ca300a6c390a7.png)
辅导讲义
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数:3
课题下册周周练第三周
教学目的巩固本周所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检测提高。
教学内容
第3周
一、听一听(记录性听写)(5分)
要求:先听老师将内容完整地读一遍。
然后,老师读一句,写一句。
在听记过程中随文加上标点符号(老师可将容易写错的字写在黑板上)。
最后,再听老师把内容读一遍,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写一写(5分)
火烧云的景色真是奇异!你见过的云是怎样的呢?请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云的美丽景色。
三、练一练(10分)
1.著名作家( )所著的《火烧云》从( )、( )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瑰丽景象。
2.《蝴蝶泉》节选自( )代( )家徐霞客所著的( )。
文中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景象是:。
五上语文周周练3 A卷
![五上语文周周练3 A卷](https://img.taocdn.com/s3/m/e0202bb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5.png)
(满分:100分)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字2分,共28分) 1.今年,不少地方被水淹了,人们走亲 时很不方便。
2.国王进宫之事,大家纷纷计策。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
(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划. 计划. 谋划.B .勉强. 强.迫 倔强.C .剥削. 削.弱 削.皮 2.下列加点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同归于尽.(死亡)B .负.荆请罪(背着)C .人影绰.绰(宽绰)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B .《搭石》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生活中四个平凡的镜头。
C .《将相和》通过对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D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三、我会根据要求写句子。
(每题7分,共21分)1.蔺相如成功带回和氏璧立了大功。
赵王封蔺相如做了上大夫。
(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叶上的露珠十分美丽。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
(19分)quē lián ɡzhào jíshānɡ yìxùn qīdà chénfǎnɡ yǒuxiàn chū(满分:100分)①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五年级语文周周测(第三周)(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周周测(第三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81d853c1ec5da51e27010.png)
周周测(第三周)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分)1.《泊船瓜洲》中诗人离开家乡的时间是(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答案:A解题思路:“春风又绿江南岸”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2.《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老大”是什么意思( )A.兄弟姊妹中的年长者B.领袖、领导者C.年老D.很大,非常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以上各个选项都是“老大”的意思,在这里指年老,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少小离家老大回。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老大嫁作商人妇。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词语释义3.下列选项中关于《题西林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赴任途中游览庐山,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B.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想象游山所见的风景。
C.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苏轼没有具体、细致地描写庐山的景色,而是概括游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B选项中实写庐山景色,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4.下列对《己亥杂诗(其五)》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离愁感慨中也流露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仍然关怀国家人民的心志。
C.诗人用“落红”说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试卷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de8ed33cfc789eb162dc807.png)
射阳外国语学校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练命题人:邵建梅审核人:卞国林亲爱的同学们,一周的时间眨眼即过,但我相信你的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这张试卷可是对你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阅哟!请你认真审题,细心作答!一、看拼音,写汉字。
déliàn lìzhèn xū( )育锻( ) 激( ) ( )撼( )要( )意熟( ) 经( ) ( )定( )知二、按要求写词语。
1、戛然而止( )然开朗( )然大悟( )然( )( )2、娓娓动听( )( )欲试( )( )日上_________________3、专心致志同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2、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很坏的风气。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4、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师恩难忘》中,作者____________(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十年树木,____________。
老师的____________,我终生难忘!”正是有了田老师的启蒙教育,才使作者,我们可以这样称赞田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校长的演讲》是校长给同学们作的一次演讲,课文是一篇____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的结构安排材料。
在演讲中,他给大家谈了四个问题,叫做“__________”,是让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文章中,有许多包涵哲理的句子:①因为是生命之本,有了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才有本钱去,实现。
②学问是一切___________的________。
③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就要有__。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周练三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周练三](https://img.taocdn.com/s3/m/3eae600aa300a6c30c229fd9.png)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姓名成绩高楼平地起一、把你最漂亮的字写给大家看。
dànɡyànɡlán ɡān jiěshìɡēyáo bīnɡqīnɡyùjiã()()()()( )rǔbái zhíxínɡkînɡzhìqiáo bāo liànɡrúbái zhîu()()()()(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倚.靠(yǐqī)兴.奋(xìnɡxīnɡ)支撑.(zhǎnɡchēnɡ)浑身解.数(jiěxiâ)朝.夕相处(cháo zhāo)凛冽.(liâniâ)澎湃.(bài pài )笔墨纸砚.(yàn jiàn)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火焰划破长空。
(改为比喻句)2、“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华儿女很激动。
(改成反问句)3、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杨科头上不停地叫唤。
(改成拟人句)四、选词填空。
繁重稳重沉重1、他为人(),办事老练。
2、这次工作任务(),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按时完成。
3、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郑重地下达了命令。
蕴藏隐藏1、春光把一冬天()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2、几朵小花()在大树背后,悄悄地开放了。
更上一层楼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它是在(时间)(地点)发射的。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
神舟五号绕地球一周所需的平均时间是。
2、叶绍翁要到别人家的园子里游赏,结果没能如愿,可从课题中“”看出。
不过,他最终还是感受到了春天,因为他看见了“,”,诗人采用的手法烘托出满园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一览众山小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1、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2、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五下语文周周练3
![五下语文周周练3](https://img.taocdn.com/s3/m/f3154653b52acfc788ebc923.png)
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五年级(下)语文周周练(三)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的筷子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
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箸”,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
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了。
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封王已用象牙筷。
筷子的形状。
最初,两头同样粗细。
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
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残长20.3厘米,宽0.4厘米。
到了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
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两头粗细已很分清了。
古代的筷子,形体有方有圆,比现在我们用的筷子要细。
古人用筷子来夹羹汤中的菜,食物不多,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像现在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
制箸材料。
通常采用竹、木。
如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
此外还有铜、玉、骨、银等材料,如北京的雕琢玉筷,广州的象牙筷……筷子挺直,宁折不曲。
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
明代程良规在《咏竹箸》一诗中写道:“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
”此诗句形象地写出人们用筷子夹取食物的情景,也赞颂了像筷子一样默默奉献的人。
1.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筷子名字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五方面的内容。
短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 ________。
2.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作用是______ 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周周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周周练](https://img.taocdn.com/s3/m/6bafe6b751e79b8969022602.png)
第三周周练习题一、知识积累。
(42分)1.看拼音,写词语。
(6分)lǎn duòpíng héng yìlùn( ) ( ) ( )diǎn lǐfùjīng qǐng zuì( ) ( )2.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间隔(jiàn jiān)丞相(xiāng xiàng)强迫(qiáng qiǎng)划分(huàhuá)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分)人影()()理()当()无价()()绝()不()难以()()()能生()4.选词填空。
(4分)抵御抵制(1)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秦兵的准备。
(2)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不正之风。
联结联接(3)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起来。
(4)两条铁路在何处()?5.按要求完成练习。
(6分)(1)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用加点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瞬时速度能够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
(使用例句的说明方法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乱句排序。
(4分)()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7.日积月累。
(8分)(1)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
上海部编版小学第一学期五年级5A 语文第三周周练(附答案)
![上海部编版小学第一学期五年级5A 语文第三周周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b4a6458fb770bf78a5573.png)
上海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5A 周周练班级()姓名()等第()搭石一、字词快乐宫: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每年汛期,山洪bào fā__________溪水mĕng zhăng__________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wăn kù___________。
2、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xiétiáo____________有序。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lǐsuǒ dāng rán________________的事。
二、理解小驿站:按要求写句子。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争取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直播厅。
五年级语文下册周末练3
![五年级语文下册周末练3](https://img.taocdn.com/s3/m/c66180e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4.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周末练3五年级语文下册周末练习第一部分语基。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骆驼咀嚼(juè 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 jiáo )着。
2、敝(chǎng bì)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ì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ì chǎng)呢?.二.给“鬼”加偏旁组成新字写在()里。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漫步在繁花似锦的公园。
突然,我看见()树旁盛开着一朵()丽无比的花儿,我的()儿都被牵走了,情不自禁伸出手想要摘下来。
这时,一位身材()梧、体()强健的汉子走过来阻止并教育了我。
回过神的我羞()万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并按要求写词语。
A.垂头丧气娓娓动听目瞪口呆巧舌如黄B.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天衣无缝脸声屏气C.鞠躬尽瘁赴汤蹈火肝胆相照愚公移山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带“马”字成语:四.小法官,巧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长安,西至罗马。
()(2)“异口同声、异国他乡、异曲同工、日新月异”这4个成语中的“异”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这一句不是比喻句。
()(4)他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缩句:脚挡住了球。
()(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句话的停顿正确。
()(6)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7)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五、古诗词专练场在诗人笔下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五下语文第三周练习题
![五下语文第三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cd455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5.png)
语文第三周周测一、读拼音,写词语。
1.他dùjì( )小亮的才干,sīzì()逼迫小亮2.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ūn lìng zhuàng()。
但小亮shén jīmi ào suàn(),先他请来了cáo ( ) 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3.王五又jī()又渴,便走进路边茶馆。
茶馆里人人议论官4.fǔ()张贴的bǎng()文——因为有大虫,所以行人不得独自过景阳ɡānɡ()。
王五想,要是有壮士能赤手空quán()打死老虎,就好了。
二、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都( ) 虑( ) 沙( )著( ) 虎( ) 炒( )冈()几()旁()刚()叽()傍()钢()讥()榜()纲()饥()膀()三、根据课文填空。
四、1.《草船借箭》节选自《》,作者是()。
五、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3.(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________ 对________ 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 的特点。
5.《景阳冈》重点讲了武松()和()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和()的性格特点。
6.宋江的绰号是(),林冲的绰号(),吴用的绰号(),柴进的绰号(),武松的绰号()5.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之第三周周末练习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之第三周周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e688eb0b4c2e3f562763d3.png)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练习(2020.4.20)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周瑜.(yú)水寨.(zài)都督.(dū)B.血泊.(pō)铁锤.(chuí)恰.好(qià)C.弓弩.手(lǔ)胸膛.(táng)镌.刻(juān)D.踉跄.(qiàng)山涧.(jiàn)猿.猴(yún)二、结合语境写字词。
(8分)1.诸葛亮带上lǔ()肃,坐在船上,让士兵léi gǔ()nà()喊。
因为cáo()操生性多疑,所以命令士兵放箭。
2.武松看完bǎng()文,tuō()着一根梢棒,来到了景阳gāng()。
武松与jī è()的老虎搏斗,最终打死猛虎。
三、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6分)1.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时,我想到了形容看不清的四字词语: 、和。
2.读“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这句话时,我想到了描写天气炎热的四字词语: 、和。
四、选择题。
(18分)1.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填序号)(3分)A.客舍B.郎中C.店家D.印信E.墨客F.榜文(1)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 )(2)中医医生。
( )(3)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 )(4)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 )(5)店铺里的店员。
( )(6)公告、告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
)B.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喜不自胜:因为胜利了,所以非常高兴。
)C.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D.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
语文五年级 上册第三周周周清试卷
![语文五年级 上册第三周周周清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9e61c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6.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3周)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命题人:】一、根据拼音词语。
二、选择题。
1.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把它的序号填入( )里。
qiè zhāo chéng nuòA.胆怯B.召集C.乘机D.允诺( ) jīng qīng chéng lìnA.荆条B.上卿C.大臣D.蔺相如( ) xuē huà xiàng qiángA.削弱B.划分C.宰相D.强迫( )2.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把它的序号填入( )里。
A.献上B.抵卸C.侮辱D.典礼( )A.墙壁B.壁纸C.回避D.完壁归赵( )A.善长B.得罪C.拒绝D.推辞( )3.下面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组是( )A.懂得指点欣赏B.梦筐婆婆姿态C.荼叶布满检拾D.缠着糕饼完整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适宜”的“宜”的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合宜B.事不宜迟C.不宜操之过急D.宜其无往而不利也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这个演员长得很体面..。
B.你这样做,有失体面..。
C.好吃懒做是不体面..。
..的事。
D.这几句话讲得很体面6.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下列最能形母亲对桂花的深厚感情的诗句是 ( )A.乡音无改鬓毛褒B.桂子月中落C.江枫渔火对愁眠D.月是故乡明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花生的价钱便宜..。
..。
他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B.厦门气候温和..。
..,十分宜居。
李老师说话很温和C.白鹭实在..。
..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小刘为人很实在D.数码相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
..东西了。
她的玩具大家都没见过,感觉十分新鲜8.对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五上第三周周周练
![五上第三周周周练](https://img.taocdn.com/s3/m/55847fe6b8f67c1cfad6b87b.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周练(第三周)班级姓名一、用“√”画出正确的读音1.正(zhēng zhèng)月里,我去给奶奶拜年。
奶奶正(zhēng zhèng)在张罗饭菜,看到我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2.既(jí jì)然你是个学生,就要遵(zūn zhūn)守课堂纪律,即(jí jì)使这个问题你已经理解了,也要保持(chí cí)安静。
二、组词。
骑()振()蝉()隐()奇()震()单()稳()三、句式练习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注意不重复。
(1)()你再有理,()不应该动手打人啊!(2)()我在学习时不到不少困难,()我有信心克服。
(3)每个学生()要学习好,()要身体好。
2、田老师的教诲,我不能忘记。
(改成反问句)3.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读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使我受到了深刻教育,懂得了尊师的道理。
(2)我喝着可口可乐和花生米,心里舒服极了。
三、填空1.《所见》一诗中,表现牧童愉悦,悠闲的诗句是“,”。
“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2、《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歌记述了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3、《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
班级作业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情景,我从“”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2、用“”画出描写儿童的诗句。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写两句。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练习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b1e8faf78a6529657d533e.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周周测班别姓名一、读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shuāi jiāo jíchí( ) ( ) ( )yūhuídīyín xiàn rù( ) ( ) ( )二、多音字组词。
lè( ) zài( )乐<yuè( ) 载<zǎi( )jiàng( ) jué( )降<xiáng( ) 嚼<jiáo( )三、按课文原文填空。
1、,浪淘风簸自天涯。
2、羌笛何须怨杨柳,。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它就在,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它总是,,不软弱,。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我。
(改“被”字句)2、小燕子落在电线上。
(改成比喻句)3、太阳落山了。
(改成拟人句)五、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
渲.染(xuān xuàn)乐趣.(qǔqù)2、文中的“无边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3、把这段话分为3层,用“‖”标出。
4、草原的天空是怎样的?天底下的草原又是怎样的?各用一句话简要回答。
六、作文。
你一定游览过很多地方吧,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第三周教案第一课时授课人:毛圣武科目:语文时间:___9.19 星期一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五语三周周周练
![五语三周周周练](https://img.taocdn.com/s3/m/8c22f6cfd5bbfd0a795673f5.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周周周练姓名家长签名一、认真读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窃取娱乐津津有味滚呱烂熟B、踮脚背诵浮想联翩流光溢彩C、俱怕偏辑不言而愉牵肠挂肚D、支撑某取心安理得千编一律2、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季羡林说21世纪的青年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B、“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这是一个比喻句。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
D、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1、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改“把”字句:2、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流下眼泪。
修改病句:3、图书馆里那丰富的图书吸引着我。
改成比喻句:三、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1、《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都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2、“不管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我都愿意一遍遍地读书。
”这句话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
()四、根据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一日无书,()2、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正如杜甫所说:“(),下笔如有神。
”3、你的同学整天想着玩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你可以这样劝告他:“(),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阅读积累与运用。
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陆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省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厉)……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周周练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周周练](https://img.taocdn.com/s3/m/0527adb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8.png)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基础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30分)chóu xièdīnɡzhŭ bēnɡtāfā shìhuǎnɡhuà()()()()()chíyán bēi tònɡɡēsǎo qīn mìxī hɑn()()()()()2.下面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A. 振天动地后悔B. 迟廷悠然自得C. 难以置信亲蜜D. 搬家成家立业3.下面字音无误的一项是()(4分)A.结(jiē)婚妻(qī)子B.酿(niànɡ)酒依偎(wēi)C.惩(chěnɡ)罚玉簪(zān)D.勤恳(kěn)牛虻(mánɡ)4.下列加点词前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A. 这里有好些..了。
..鲜花。
/ 奶奶的身体已经好些B. 她俩关系很亲密..地说话。
..。
/ 有人说七夕夜里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他们亲密C. 院子里的古树竟然开花结果..,他内心非常满意。
..了。
/ 看到这个结果D. 牛棚里干干净净.....。
....的。
/ 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干干净净的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和不可思议的地方。
B.《牛郎织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三根金头发》《列那狐的故事》都是中国民间故事。
D.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有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
6.课文内容填空(34分)(1)《猎人海力布》主要讲了两个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得出海力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值得人们去尊敬、怀念。
(2)《牛郎织女》让我们了解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牛郎_______________,织女_______________,老牛_______________,王母娘娘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周周练(三)
姓名:等第: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an lian bao lei fen fang ming fu qi shi
( ) ( ) ( ) ( )
fou ze chang kai dian tang shen lin qi jing
( ) ( ) ( ) (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正月(zheng zheng)可恶(wu e )金蝉脱壳(ke qiao )鸟栖虫居(xi qi )
三、在括号中填上含有“望”字的词语(不能重复)。
1、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2、今年虽然又遇特大旱灾,但由于农民伯伯奋起抗旱,使丰收又有了()。
3、我们()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通过勤奋学习,小明考大学的()实现了。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一定要细心哦。
1、将下列八字词语补充完整。
十年树木,()。
生于忧患,()。
(),始于足下。
(),百战百胜。
(),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
2、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百家姓中“赵钱孙李”按音序重新排列的顺序为、、、。
(2)
2、照样子,根据意思写出含有“手”字的成语。
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1)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2)形容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3)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4)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
3、照样子,选词填空。
例:比喻善于伪装或变化的人(变色龙)
铁公鸡领头雁万年鹤过街鼠哈巴狗小绵羊
(1)比喻人人讨厌,遭谴责的人。
()(2)比喻长寿老人。
()
(3)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4)比喻非常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
六、关注生活,活用语文。
1、如果你班上有同学不喜欢读书,你会用哪句名言来劝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数的工厂把污水排进大运河,致使它污染严重。
请为大运河写一则公益用语。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改成反问句)
(1)
2、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改成被字句)
(1)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
(2)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志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最
大障碍。
他们只羡慕成功人士的辉煌,却常常忽略成功人士所作出的努力。
事实上,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通过不断的努力,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
4、在原句上修改。
(1)
昨天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基本上完全解除了旱情。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温
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六、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管住自己”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2、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吧。
3、试想,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将会无所作为。
4、有了它,你也许会成功;没有它,你一定不会成功。
5、“管住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A 32154
B 54312
C 52143
D 41325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补充诗句。
(1)牧童骑黄牛,。
(2)松下问童子,。
像这样反映儿童生活情景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1+2分)
(1),。
(2),。
2、如果我们每天这样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2)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
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
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
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
”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
不为人知:__ 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1)“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3)“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过许多赞美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而赞美父亲的却很少。
如果让你为文中的父
亲写首歌的话,你会写下怎样的歌词?试着写几句。
(不少于4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
八、作文。
读了上面的“父亲”,你一定很受感动。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
”回忆你的父亲曾为你做的点点滴滴,从中选择一两件事,写一篇作文,融入父亲对你的爱,写出你的真情。
题目自拟。
写好后,一定要认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