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讨论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名家学说与现代内科临床》
原发性高血压(讨论稿)
一、概述:(阐述西医病名的定义,与中医病名的汇通,力主辨病为先辩证为主的现代中医思维模式。力戒一病多名、一证多病的混乱、笼统和模糊思维模式。做到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常见临床症状表现有头晕、头痛、心悸、疲劳、视力模糊等,可并发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等。
“高血压病”和“血压”为现代医学概念,传统中医学无高血压病名的记载。但历代中医学文献中,有不少与现代医学高血压病临床症状、病理演变、疾病转归等方面相似的描述。高血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
二、中医名家学说:(挖掘、梳理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或学说或理论,归类编写,要归纳编小标题。便于读者系统学习,便于记忆,便于运用。既可用于教师备课参考,也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学生学习之用。)
(一)病因病机认识
1、无风不作眩: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指出眩晕、头痛多属“风”、“肝”病变,首开眩晕头痛病因病机论述之先河。风有外风、内风之分,金元以前主张外风致病。金元以后,随着医疗实践的积累,理论认识不断升化,提出眩晕、头痛的内风学说。认为肝、肾两脏功能失调,肝阳化风,肝阳上亢,发为眩晕。内风致病更符合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风主动故也。”唐孙思邈《千金方》指出:“肝厥头痛,肝为厥逆,上亢头脑也。”清代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眩晕》:“眩晕肝风病也……故〈内经〉曰:诸风眩掉,皆属于肝。夫肝为风,风,阳邪也,主动,凡人金衰不能制木,则风因木旺而扇动,且木又生火,火亦属阳而主动。风火相搏,风为火逼则风烈,火为风扇则火逸,头目因为旋转而眩晕,此则眩晕之本也。”清代陈修园《医学从众录·眩晕》明确指出:“盖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言。”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眩晕》华岫云按也提出:“所以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
2、无痰不作眩:
无痰不作眩理论始于汉代张仲景,其对眩晕虽未设专论,但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一些篇章中,论述了痰饮致眩的理论和治法方药,开痰饮致眩之先河,为后世无痰不作眩提供了理论依据。张子和主张痰实致眩,其《儒门事亲·头风眩》指出:“夫妇人头风眩运……皆
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元代朱震亨明确提出“无痰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则动其也。此证属痰者多,盖无痰不能作眩也。虽有因风者,亦必有痰。”《丹溪心法·头痛脉法》:“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倡导痰火致眩、致头痛的观点。后世在对“无痰不作眩”的观点多有发挥,虞抟《医学正传·眩运》:“其为气虚肥白之人,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是以痰挟虚火,上冲头目,正气不能胜敌……而旋运也,甚而至于卒倒无知者有之,丹溪所谓无痰不能作眩者,正此谓也。”
3、无火不晕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主升主动,肝火炽盛,冲激上逆,清窍不利则发为眩晕。本病之火多与肝肾有直接关系,若素体阴虚阳亢,肾水不足,无以涵木或由于恼怒气郁化火上扰清窍而致眩晕。金刘完素从火立论,《河间医籍》:“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也。”朱震亨又有“无火不晕”之说。清代陈修园总结朱丹溪眩晕观点,其在《医学从众录·眩晕》提到“丹溪宗河间之说,是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言有余为病。”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眩晕》提出火冲致眩晕临床表现及机理,“火冲眩晕之证,暴发倒仆,昏不知人……此火冲眩晕之证也。”清代程文囿详细论述了虚、火、痰之眩晕不同,阐述了火炽炎上,实火致晕的机理,程文囿《医述·眩晕》:“眩晕一证,有虚晕、火晕、痰晕之不同……盖有余则上盛而火炎,壅塞则火炽而旋转,此实火之晕也。”清代叶天士云:“斯肝木失其常性,从中变火,攻冲激烈,升腾不熄为风阳。”“因抑郁悲泣,致肝阳风
动,阳气变火化风。”指出了火热内上,炎上升动,热极生风,风火上扰致眩晕头痛之症。何梦瑶推崇刘完素、朱震亨学说,认为火热、痰湿的理论适合岭南地理气候及其用药特点。
4、因瘀致眩
血瘀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历代医家已认识到血瘀是眩晕、头痛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提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明代虞抟《医学正传·眩晕》则倡“血瘀致眩”。清代潘楫《医灯续焰》云:“眩晕者,多属诸风,又不独一风也,有因火者,有因于痰者,有因于死血者,有因于虚者……”丹波元坚在《杂病广要·眩晕》中也阐述了瘀血停留,发为眩晕。如“诸阳上行于头,诸阳上注于目,血死凝泣,脉凝泣则上注之力薄矣,薄则上虚而眩晕生焉。”清代孙德润《医学汇海·血郁头痛》:“血郁头痛者,乃头痛久不得愈,目赤眩晕……此郁血积而不散也。”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头痛》中提出了血瘀头痛理论。清代《医方辨难大成》提出痰瘀互结,加重眩晕,“即如眩运之证,有因痰饮而成者,或因胶痰凝结之不化而阻滞其气血,失其升降往来之常……”
5、无虚不作眩
因虚致眩之说始于《内经》,在《内经》中有多处关于因虚致眩晕头痛等证状的记载。如《素问·五脏生成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论述了脑髓不足引起眩晕。《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论述气虚可致眩。后世医家在《内经》
因虚致眩说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头痛头晕方》明确指出虚为肝肾亏虚,“下虚者肾也,故肾厥则头痛,上虚者肝虚也,故肝厥则头晕。”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眩运》以虚实分论眩晕,强调因虚致眩,如“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汗下后,必是阳虚。故《内经》云上虚则眩。此三者,责其虚也。”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论述,并明确提出“无虚不能作眩”的观点。《景岳全书·杂证莫·眩晕》:“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眩,当以治痰为主……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清·林佩琴《类证治载·眩晕》指出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致眩晕,“或由高年肾精已衰,水不涵木,……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
历代医家阐述眩晕各侧重,但也认识到风、火、痰、瘀、虚等病机往往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兼夹致病。如金元刘完素提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金元朱丹溪提到“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明代方贤《奇效良方·头眩》:“眩运虽属痰火,未尝不由肾虚兼风所得。”提出肾虚,痰夹风火致眩晕机理。清代蒋宝素《问斋医案·肝部》提到“风眩屡发,阴亏为本,痰热为标”。清代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更是强调:“不可一途而取轨也。”清代陈修园集前贤之大成,其《医学从众录·眩晕》总结:“盖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