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发放明目
常用薪酬分配方式
常用薪酬分配方式薪酬分配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收入分配给员工的过程。
薪酬分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以下是常用的薪酬分配方式:2.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制度:这种方式是将员工的薪酬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
基本工资是固定的,绩效奖金则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计算和发放。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差异化分配。
3.提成制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销售类岗位,员工的薪酬根据其销售业绩进行提成计算。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销售动力,使其更加努力地推动销售业绩的提升。
4.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是企业通过给予员工股票或股权,让其成为公司的股东,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够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果和利益。
5.弹性工时制度:弹性工时制度允许员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量进行调整。
这种方式适用于具有强大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灵活性的员工群体,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奖金制度:奖金制度是根据企业和个人的绩效目标设定奖金的方式,奖金的发放可以根据个人或团队的工作业绩、项目达成情况等进行考核。
奖金制度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和业绩表现。
7.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些非金钱的福利,如丰厚的假期福利、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这些福利待遇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8.定向培训和晋升机制:企业通过提供定向培训和晋升机制,对员工进行培养和发展,提升其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动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9.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共享资源和价值,实现服务和财富创造的新模式。
在共享经济中,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创业机会,让员工通过分享利润和资源参与企业的发展。
经典常用薪酬分配方式
经典常用薪酬分配方式薪酬设计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是依据任职者在组织中的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第一,岗位任职要求刚好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匹配,如果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意味着人才的浪费,如果员工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则意味着任职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法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岗位工作。
岗位工资制的理念是:不同的岗位将创造不同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岗位将给与不同的工资报酬;同时企业应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超过岗位任职要求的能力不给与额外报酬;岗位工资制鼓励员工通过岗位晋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职务工资制职务工资制是简化了的岗位工资制,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表达出层级还表达出工作性质,比如人力资源主管、财务部部长等就是岗位,而职务仅仅备的能够达成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根据能力冰山模型,个人绩效行为能力由知识、技能、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五大要素构成。
知识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感知;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知识和技能“水面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部分”,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什么是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是指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各项工作的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薪酬之间保持何种关系。
薪酬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贯彻内部一致性原则。
内部一致性,也称为内部公平性,是指薪酬结构与组织层次、职位设计之问形成的对等、协调关系。
具体而言,在职位薪酬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观察与职位价值相一致的原则;在技能薪酬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贯彻与员工能力价值相一致的原则。
(2)兼顾外部竞争性的原则。
在薪酬管理中,市场工资的变化主要影响企业的薪酬水平,进而影响企业薪酬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薪酬结构主要体现内部一致性,但随着企业间人才争夺的激烈,外部竞争性原则日益成为薪酬结构设计所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
(3)动态调整性的原则。
薪酬结构只是反映特定时期的一种薪酬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不同职位或技能对创造企业价值的贡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需要定期诊断和调整企业的薪酬结构,调整的依据是职位价值和员工能力对企业贡献的大小。
(4)按工作流程支付的原则。
当工作任务和流程强调团队合作时,团队中所有成员的薪酬应该尽量缩小差距,以避免破坏合作以及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矛盾;当工作流程允许围绕个人任务来组织时,可适度拉大个人间的薪酬差距,并以此作为激励员工绩效的方式。
薪酬结构的设计要有助于员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促使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例如,如果组织面临的挑战是让雇员重视客户、愿意做产生附加值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市场反应能力等,那么薪酬结构就应该保持对这些要素的倾斜。
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薪酬结构设计属于薪酬体系中的一个子模块,因此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必须服从薪酬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大前提。
薪酬体系主要有两个目的:1.确保企业合理控制成本;2.帮助企业有效激励员工。
图片解释:1.让人才脱颖而出让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者以奖励。
优质资源永远向优秀人才倾斜,好的薪酬机制要让强者更强,薪酬结构设计鼓励弱者跟上强者的步伐。
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薪酬结构是组织内对员工提供的薪资和福利的体系安排,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
一个合理的薪酬结构不仅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那么,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薪酬组成1.基本工资:是员工工作岗位的基本薪酬,通常按照员工的工作内容、职位等级和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
2.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而发放的奖金,可以根据个人绩效、团队绩效或企业整体绩效来确定。
3.津贴和补贴:包括交通津贴、餐费补贴、通讯补助等,用于弥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开销。
4.福利待遇:如带薪年假、医疗保险、劳动保险等,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薪酬管理1.薪酬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市场薪酬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公司薪酬水平的竞争优势,为制定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2.薪酬体系设计: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设计符合员工价值创造贡献的薪酬结构。
3.薪酬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实现个人价值和公司目标的良性循环。
4.薪酬调整和福利优化:根据员工表现、市场变化以及公司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薪酬待遇,优化福利政策。
薪酬公平1.内部公平:确保公司内部同岗位、同工龄、同绩效水平的员工薪酬相对平等,避免产生不公平感。
2.外部公平:公司的薪酬水平要与市场薪酬相适应,避免因薪酬太低而导致员工流失。
3.绩效公平:薪酬与绩效挂钩,公平、透明地评价员工绩效,并据此确定薪酬水平。
薪酬沟通1.制定明确的薪酬政策:明确公司的薪酬政策和标准,确保员工对薪酬结构的了解和认可。
2.定期进行薪酬沟通:与员工定期沟通薪酬福利政策的调整和变动,及时回应员工对薪酬的疑问和建议。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薪酬结构应当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待遇等组成部分,通过薪酬管理、薪酬公平和薪酬沟通来实现员工激励、留才和高效运营的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是公司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2011-10-18 09:22:26来源: 正略钧策作者: 田华珍跟贴0条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一、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薪酬结构设计属于薪酬体系中的一个子模块,因此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必须服从薪酬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大前提。
薪酬体系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确保企业合理控制成本、二是帮助企业有效激励员工。
二、薪酬结构设计的先行工作1,在分析公司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人力资源战略,进而制定了企业的薪酬策略;2,完成岗位分析,并得到的三份成果,即岗位说明书、岗位分类(包括岗位群落图和岗位职级表)、岗位编制;3,通过外部对标、内部诊断,做好企业内外部薪酬调查,并且企业薪酬水平的确定和调整标准应建立在内外部公平的基础之上。
三、薪酬结构设计的首要前提是岗位群落的科学划分岗位性质的不同,薪酬结构需要随之变化。
一般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不同,对岗位按性质进行归类。
通常我们看到的岗位性质分类有以下5大类别:1,管理序列:从事管理工作并拥有一定管理职务的职位。
通俗的理解是“手下有兵,因其承担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责而成为主要的企业付薪依据”。
例如在一般企业中使用的比较粗放的“中层和高层”的概念;2,职能序列:从事职能管理、生产管理等职能工作且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管理职责的职位。
与上述“管理序列”的区别在于该岗位下可能有下级人员,但企业付薪依据的主要依据不是因为其承担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责,而是其辅助、支持的职责;3,技术序列:从事技术研发、设计、操作的职位,表现为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企业付薪依据的主要依据是该岗位所具备的技能,一般付薪的项目不体现为计件的形式,但不排出少量的项目奖金;4,销售序列:指在市场上从事专职销售的职位,一般工作场所不固定;5,操作序列:指在公司内部从事生产作业或销售的职位,一般工作场所比较固定。
四、薪酬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发放明目:1.管理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2.职能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3.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项目奖金+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4.销售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佣金+销售奖金+年度延迟支付工资)+(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5.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计件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五、薪酬结构设计中具体科目的作用和注意点:1,月固定工资a)月固定工资的设立目的: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收入的目的b)月固定工资的下限:一般具体下限数字必须大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线c)月固定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一般而言,职级较低的员工固定工资的比例较高2,月绩效工资a)月绩效工资的设立目的:相对于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属于较短周期的检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主要与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质量挂钩,具体考核指标可以分为否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临时性重点任务指标b)月绩效工资的上限:由于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因此属于浮动的不确定的收入,由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如果浮动比重过大,一方面员工由于感觉不安全而增加流动概率,此外主观上抵制考核,从而增加考核的难度,起不到考核的改善绩效的终极目的c)月绩效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一般而言,职级较低的员工绩效工资的比例较低3,年度延迟支付工资a)年工资延迟支付的设立目的:相对于月绩效工资,属于较长周期的检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由于某些工资在短期内无法见到实效,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结果,因此预留部分基本收入作为对该部分工作的考核由于年前的流动率相对较高,因此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在某些公司还可以作为降低流动率的手段缓解企业日常现金流压力b)年工资延迟支付的上限/比重:一般为10%~20%,可以用年底双薪等科目发放4,企业业绩分享a)企业业绩分享的设立目的:体现内部收入的公平性,计件制和佣金制员工的收入与自身业绩直接挂钩,在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需要设置该科目协调内部公平体现员工收入与企业的业绩呈正向关系:企业未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过降低年迟延支付工资的数量来实现;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过该科目来实现b)企业业绩分享的上限/权重:具体金额和权重没有限制,但总体上金额和权重不宜过大应有以丰补欠的预留机制,因此金额不宜过大收入具有刚性,必须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金额不宜过大企业业绩分享属于锦上添花,因此比重不宜过大5,工龄工资a)工龄工资的设立目的:嘉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通过工龄工资数量的确定与在本公司连续工龄的数量呈正比b)工龄工资的上限:一般上限设定在10年,因为企业时刻都有成本控制的压力人员价值有折旧,培训只能迟缓价值的衰减的程度,因此需要鼓励员工适当流动企业需要听取来自不同的声音,需要不断冲击旧思维旧习惯c)工龄工资的比重:工龄长短不代表员工实际能力的高低,与公司为职位价值付酬的设计思路有冲突,因此工龄工资的比重一般不宜过大,小于15%6,各类补贴或补助a)各类补贴或补助的设立目的:属于保健因素,如果缺失将影响满意度b)各类补贴或补助的上限:由于属于企业额外的人工成本开支,因此应严格控制,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的通讯计费实时调整c)各类补贴或补助科目的设置:具体科目的增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在重点改善企业学历结构的时期,可以增设学历工资7,销售奖金销售奖金的确定方式:首先要考虑销售额的达成,通常只有超过一定的销售保底才能领取奖金其次考虑客户开拓、货款回收速度、市场调查报告、客户投诉状况、企业规章执行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8,计件工资由生产操作类员工依据产品实际产量、质量、成本总额、安全、现场管理等综合确定,用以激发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薪酬设计的方式
薪酬设计的团队原则尽管从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计划。
有些成功企业,用在奖励团队方面的资金往往占到员工收入的很大比重。
对优秀团队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标准,要事先定义清楚并保证团队成员都能理解。
具体的奖励分配形式归纳为三类。
一类是以节约成本为基础的奖励,比如斯坎伦计划,将员工节约的成本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奖励给员工所在团队。
另一类是以分享利润为基础的奖励,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分红的方式。
第三类是在工资总额中拿出一部分设定为奖励基金,根据团队目标的完成情况、企业文化的倡导方向设定考核和评选标准进行奖励。
薪酬设计的隐性报酬原则从宏观角度而言,报酬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构成:金钱报酬和非金钱奖励(直接报酬和间接报酬、物质报酬和心理报酬)。
金钱报酬属于有形的外在报酬主要包括:直接报酬和福利。
非金钱奖励属于内在的附加报酬,它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但不能直接获得的报酬,属于隐性酬劳,分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
职业性奖励又可以细分为: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等;而社会性奖励由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因素构成。
这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方式。
外在的金钱激励方式虽然能显著提高效果,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久,处理的不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反作用;而内在的心理激励,虽然激励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一经激励,不仅可以提高效果,更主要的是具有持久性。
对于高层次的人才和知识型的员工,内在的心理报酬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工作满意感度和工作成绩。
因此,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报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这样,企业减少了对好的薪资制度的依赖,转而满足和推动员工,使员工更多地依靠内在激励,也使企业从仅靠金钱激励员工,加薪再加薪的循环中摆脱出来。
薪酬结构的类型
薪酬结构的类型薪酬结构是指企业在给予员工薪酬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方式。
不同的薪酬结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薪酬结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薪酬结构类型。
一、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是一种常见的薪酬结构类型。
员工的基本工资是固定的,而绩效奖金则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确定。
这种薪酬结构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同时,由于基本工资的存在,员工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入。
二、底薪+提成底薪+提成是适用于销售行业的一种薪酬结构类型。
员工的底薪是固定的,而提成是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来确定的。
这种薪酬结构可以激励员工积极销售,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同时,员工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入。
三、小时工资小时工资是一种按小时计算的薪酬结构类型。
员工的工资是根据工作的时间来确定的,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灵活调整。
这种薪酬结构适用于某些灵活就业的岗位,如兼职工作或临时工作。
它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来确定工资,既可以保证员工的权益,又可以提高用工的灵活性。
四、阶梯工资阶梯工资是一种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水平来确定的薪酬结构类型。
员工的工资会随着工作年限和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增加。
这种薪酬结构可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
五、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给予员工股票或股权来激励员工的薪酬结构类型。
员工可以通过购买或获得公司股票来分享公司的成长和利润。
这种薪酬结构可以激励员工对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六、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一种通过提供各种福利来满足员工需求的薪酬结构类型。
企业可以提供各种福利,如免费午餐、员工旅游、健康保险等来吸引和留住员工。
这种薪酬结构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七、弹性薪酬弹性薪酬是一种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贡献来确定的薪酬结构类型。
薪酬制度设计原则与报酬形式
薪酬制度设计原则与报酬形式薪酬制度设计原则与报酬形式薪酬制度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设计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并且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本文将探讨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以及常见的报酬形式。
1. 公平公正原则薪酬制度设计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即保证薪酬制度在内外部公平对待所有员工。
内部公平意味着同一岗位的员工应该有着类似的薪酬待遇,而外部公平则意味着同样岗位的员工在不同企业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薪酬水平。
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2. 绩效导向原则薪酬制度设计应该与员工的绩效表现相关联。
通过将绩效与薪酬挂钩,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于高绩效员工应该给予更高的薪酬奖励,以鼓励其持续发展和创新。
3. 灵活性原则薪酬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发展变化。
灵活的薪酬制度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保持与外部环境的同步性。
4. 可持续发展原则薪酬制度设计应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高的薪酬水平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负担,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合理的薪酬设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竞争能力,确保员工薪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匹配。
常见的薪酬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 固定薪酬固定薪酬是最基本的薪酬形式,是根据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和经验等决定的固定金额。
固定薪酬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相对稳定的岗位。
2.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的额外奖励。
绩效奖金可以根据员工个人、团队或公司的绩效来进行评定,可以激励员工工作努力,提高工作绩效。
3.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通过将企业的股票或股权分配给员工来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
股权激励可以使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 福利和补贴福利和补贴是薪酬制度中的一种形式,以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满意度。
薪酬体系设计包含的内容
薪酬体系设计包含的内容薪酬体系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员工的薪资待遇、福利制度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
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薪酬体系设计的内容。
一、薪资结构薪资结构是薪酬体系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奖金等组成部分。
基本工资一般是根据员工的岗位等级和工作经验确定的,绩效工资则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考核和发放。
津贴是指一些特殊岗位或工作条件下给予的补贴,如高温津贴、夜班津贴等。
奖金则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团队业绩等进行奖励,可以是固定奖金或者绩效奖金。
二、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薪酬体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带薪年假、节假日福利、员工培训等。
这些福利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工作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三、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并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励或者调整薪资。
绩效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360度评估、关键绩效指标法、行为绩效评估等。
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水平。
四、薪酬调整薪酬调整是薪酬体系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行情、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因素进行调整。
薪酬调整可以是年度性的,也可以是根据员工的晋升或者岗位变动进行的。
薪酬调整需要考虑公平性和合理性,以保证员工的薪资待遇与市场水平相符合。
五、沟通与交流薪酬体系设计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确保员工对薪酬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工资单解读、员工聚会等方式,向员工介绍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政策和实施细则,解答员工的疑问和困惑,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同感。
六、市场调研薪酬体系设计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内的薪酬水平和趋势,以便保持企业的薪酬竞争力。
薪酬设计五种基本模式及三种组合模式
薪酬设计五种基本模式及三种组合模式薪酬设计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员工薪酬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对于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提高绩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薪酬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和组合方式。
本文将介绍薪酬设计的五种基本模式,即绩效工资模式、职位工资模式、技能工资模式、市场工资模式和混合工资模式,以及三种常见的组合模式。
一、绩效工资模式绩效工资模式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其薪酬水平。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工资和绩效成正比,高绩效员工获得更高的薪酬奖励,促进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绩效工资模式适用于强调结果导向的组织,可以激励员工追求卓越表现,但也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
二、职位工资模式职位工资模式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的薪酬水平来确定其工资水平。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薪酬与所担任的职位相关,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异。
职位工资模式适用于注重岗位层级和职责分工的组织,能够体现员工职位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也容易产生职位滞留和职位僵化的问题。
三、技能工资模式技能工资模式是根据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来确定其薪酬水平。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薪酬与其技能水平相关,高技能员工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技能工资模式适用于注重员工技能和能力开发的组织,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但也需要建立科学的技能评估和认证体系。
四、市场工资模式市场工资模式是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员工薪酬水平。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薪酬与市场上同类职位的平均水平相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性。
市场工资模式适用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但也容易引发薪酬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五、混合工资模式混合工资模式是将绩效工资模式、职位工资模式、技能工资模式和市场工资模式等多种模式进行组合应用。
通过权衡各种因素,灵活地制定薪酬政策和方案,以适应组织的实际情况。
混合工资模式适用于综合考虑员工绩效、职位、技能和市场等因素的组织,能够更全面地激励和管理员工,但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模式的优势和限制。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就是指一个组织中各种工作之间报酬水平的比例关系,包括不同层次工作之间报酬差异的相对比值和不同层次工作之间报酬差异的绝对水平。
一个组织的薪酬结构要实现内部公平目标,应该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完成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越多的工作得到的报酬越多。
(2)所处环境越恶劣的工作得到的报酬越多。
(3)对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贡献越大的工作得到报酬越多。
企业的薪酬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报酬差别过小,那些承担责任重大、内容复杂和比较辛苦工作的员工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偿,就可能产生不满甚至导致辞职。
如果报酬差别过大,那些从事相对比较简单、任务比较轻松工作的员工又可能产生不满情绪。
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对组织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严重的危害。
一、薪酬结构设计原则1.内部工作价值一致性的原则,也称基于岗位价值付薪的原则。
它主要指企业应该清楚地了解每一项工作的相对价值,并能客观地在薪酬等级中予以反映。
2.按个人能力付薪的原则。
强调在薪酬结构的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员工的各种能力,并在薪酬结构设计中予以体现。
因为员工的能力差别决定了对企业贡献的差别。
员工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接受正规教育的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的潜在能力。
学历工资、技能工资、资历工资和年功工资等,均属于能力工资。
3.按贡献付薪的原则。
根据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最能体现公平付薪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第一,同"功"同酬,为企业付出了同样贡献的员工应该得到相同的报酬;第二,企业对员工的贡献期望,如依据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知识技能和工作表现的不同,付给员工不等的报酬。
4.外部竞争性的原则。
外部竞争性的原则具体表现为按照市场价格付薪的原则。
具体而言,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薪酬结构的构建中,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岗位和核心员工的薪酬设计,必须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率的变化,即在体现内部公平性的同时兼顾外部的竞争性。
HR如何选择薪酬发放形式
HR如何选择薪酬发放形式HR如何选择薪酬发放形式薪酬发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以表现为工资卡、现金、红包、保险,也可以表现为实物、公司组织的旅游、文体娱乐等,选择得当,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有时候比工资卡的一串数字更具有冲击力。
又如,每人每月增加工资100元,员工很难有感觉,但如果将这100元转变为员工日常所需的实物,员工的感觉会大有不同。
同样,如果只有100元的过节费,不论是现金形式还是现在流行的购物卡形式,在今天物价颇高的情况下,很难让员工满意,但如果改发等值的实物,效果却会非常不一样。
有时候,采取一些独特的薪酬发放方式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麦当劳在节假日给员工的妻子(或丈夫)发放奖金,认为正是由于他们理解和支持,才使公司的员工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取得卓越的成绩,从而使员工们产生意外的.惊喜。
郑州一家公司一人上班全家领薪水。
这家公司的中层员工,除本人每月领取的薪水外,自己的爱人每月会收到200元汇款,自己远在外地的父母每月也会收到100元的汇款,爱人和父母收到的这300元钱被誉为“亲情工资”。
这家公司实行“亲情工资”的一年多时间里,公司中层员工没有一个跳槽。
除了这种奖金或工资形式,有些企业还专门为员工家属提供特别的福利,比如在节日之际邀请家属参加联欢活动,赠送企业特制的礼品,让家属一起旅游,给孩子们提供礼物等,让员工感觉特别有“面子”。
除此之外,薪酬发放形式还要因人制宜。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根据年龄、性格、经历等适当细分员工群体,并根据企业自身的人才策略,采取符合员工偏好的薪酬支付形式,将能更好地满足员工需要。
但有时候奖励却不宜让员工选择。
举个例子,某企业准备奖励员工,有两种选择:让员工去台湾度假旅游,或送他们每人一台电视机,并且两者是等值的。
究竟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好,还是不让他们选择好?乍看之下,好像有选择好,大多数员工也希望能选择,以为那样将提高满意度,其实不然。
企业的薪酬设计结构模式
企业的薪酬设计结构模式第一篇:企业的薪酬设计结构模式企业的薪酬设计结构模式企业根据岗位评估体系、胜任能力评估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确定具体的工资制度和薪酬结构,规定各项薪酬所占的比例。
企业的基本薪酬结构,宏智瑞达薪酬设计体系以下是罗列:薪酬结构模式常规包含两种:经济性薪酬、非经济性薪酬。
经济性薪酬:1、直接薪酬:①基础工资;②激励性薪酬(奖金、佣金、利润分享、股票期权、加班补贴、倒班补贴);③绩效工资;④延期支付项目(股票购买、年底分红)。
2、间接薪酬:①保险与福利(保险计划、员工服务、教育储蓄、退休计划、免费咨询、u休假、缺勤支付);②特色服务(休闲设施、低价免费服务、托儿中心)。
非经济性薪酬:1、成果型薪酬(成就感、胜任感、发展机会、影响力);2、过程型薪酬(有挑战性的工作、弹性工作时间、便利舒适的工作环境、学习型团队、参与薪酬设计和企业管理。
)第二篇: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基于职务说明书和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起来的薪酬制度,一般而言包括固定薪酬+业绩薪酬+福利等形式。
除此之外,公司也可能视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金。
某企业营销人员薪酬考核制度某企业营销人员薪酬考核制度1、目的为规范营销人员薪酬考核办法,调动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营销部所有人员的薪酬考核,是计提营销人员薪酬的基本制度。
3、定义3、1 底薪:营销人员按不同级别在完成规定目标责任销售额后获取的报酬;3、2 业绩:营销人员在一定期间内完成的销售额(以实际收回货款为准)及规定的业务量;3、3 提成:营销人员完成的业绩扣除目标责任销售额后按规定比例计提的报酬;3、4 绩效工资:按公司绩效考核规定进行考评后应得的工资。
4、职责市场部经理和财务、信贷负责业务人员业绩的考核,市场部助理负责业务人员每月薪酬的计算,经总经办审核后交财务部发放。
5、内容5、1营销人员职位资格设置:营销人员共设置试用期业务员、业务员和业务主管三个级别,职位具体描述如下:a、试用期业务员:指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无销售经验的、处在3个月试用期内的新进人员;b、业务员:试用期业务员试用期届满、能力经考核认可者,或试用期虽未届满、但能力和业绩突出者,或有经验的新进业务员经考评合格者;c、业务主管:业务员月平均业绩在50万元以上者可提升为业务主管;d、副经理与业务主管的待遇级别相同。
薪酬结构设计的三种模式
薪酬结构设计的三种模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员工,尤其是出色的员工。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怎样才可以吸引、留住、激励优秀人才积极地、创造性的发挥潜能,为公司稳步发展做大做出贡献呢?制订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薪酬薪酬结构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员工,尤其是出色的员工。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怎样才可以吸引、留住、激励优秀人才积极地、创造性的发挥潜能,为公司稳步发展做大做出贡献呢?制订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薪酬薪酬结构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三种模式根据不一样的企业发展战略、薪酬战略和不同种类的职位,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在总薪酬中占据的比例需要有所差异。
根据两者之间的占比不一样,可以把将薪酬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弹性模式、稳定模式和折中模式。
弹性模式,是指固定薪酬比例较低(通常小于40%),浮动薪酬的比例较高(通常高于60%)的岗位薪酬设置类型。
这种模式通常应用于与公司业绩关联度较大的岗位,比如销售业务人员、总经理、某些岗位的高管等。
常见的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属于这种薪酬策略。
稳定模式,是指固定薪酬比例较高(通常高于60%),浮动薪酬比例较低(通常低于40%)的岗位薪酬设置类型。
这种模式通常应用于与公司业绩关联度较低的岗位,比如行政助理岗位、财务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等。
折中模式,是指固定薪酬比例和浮动薪酬比例持平,通常是各占50%或者差别不大的岗位薪酬设置类型。
这种模式通常应用在经营状况较稳定的企业,以及公司业绩的关联度和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并重的岗位,比如技术研发岗位、生产工艺岗位等。
那么,以上三种薪酬结构模式哪种更好?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适用性。
1、弹性模式的优缺点是这样的:优点:激励性较强,有效改变员工行为。
缺点:员工压力较大,缺乏安全感,可能带来员工离职率较高,忠诚度较低。
2、稳定模式的优缺点是这样的:优点:员工有较强的安全感,忠诚度较高。
发放薪水的两种方式:明薪、密薪
发放薪水的两种方式:明薪、密薪现在的公司一般有两种薪水发放的形式,一种是“明薪”,另一种就是“密薪”。
企业是实行公开的“明薪”薪酬还是“密薪”薪酬的争议一直没有定论。
实行“明薪”的企业往往会列出一张内容详细的工资表,大家看着报表领工资,公司每个人的名字和工资数都在表上一目了然,让人心知肚明;而实行“密薪”的公司则是要求公司内部员工之间不得相互打听彼此的工资信息,也不能对外任意透露自己的薪酬水平,同时掌握薪酬信息的相关人员也应确保薪酬信息的保密性。
赞同实行“密薪”的人认为:个人收入信息属于个人的隐私,应当予以保密;另外,对企业来讲,人们常常有高估自己的努力付出、低估别人贡献的习惯,实行“密薪”是防止了员工在薪酬方面的攀比行为,企业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保持薪酬执行上的灵活性,以便更能根据需要留住企业有用的人才。
支持“明薪”的理由则是“透明”薪酬更能体现出公平性,保障了公司员工对自己切身利益拥有足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更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再者,“明薪”可以使员工了解企业强调的工作重点,了解调资的依据,更能增强薪酬与绩效的相关性所带来的激励效果,因而,“明薪”更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
其实,实行“明薪”和“密薪”的成功企业也各有例证,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既没有企业薪酬必须公开的规定,也没有禁止企业实行薪酬保密的规定。
那么,是实行“密薪”还是“明薪”呢?还要从薪酬的根本目标谈起。
薪酬的根本目标是激励员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其努力工作、实现工作目标,其前提是员工本人感觉到自己的薪酬是公平合理的。
所以,哪种薪酬方式能使个人感觉到薪酬是公平的,哪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实现目标,就实行哪种方式的薪酬发放形式。
同时,实行何种的薪酬发放形式,还要考虑企业的文化环境状况,结合企业文化、战略、组织、人员情况等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实行“密薪”企业,一般要求员工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如咨询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以及一些外资企业。
薪酬福利的设计方法有什么
薪酬福利的设计方法有什么薪酬福利的设计方法有什么薪酬管理反映到工资结构上面,所以很多的员工都会想要知道薪酬福利方案是如何设计的。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薪酬福利的设计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薪酬福利的设计方法一、5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1金(住房公积金)优点: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中最重要的条款设计,可有效避免发生大的劳资纠纷。
缺点:不包括非固定福利,因此不会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还不是很完备,仍有可能(如休假、加班)发生纠纷。
二、区分法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出不同的福利,如营销人员着重于增加交通费、通讯费,而研发人员则应让其有机会多做健身运动。
优点:区别对待,设计合理,易于得到员工的认同。
缺点:可能会加大开支,而且运作上也较为繁琐。
三、一口价法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特点,以及员工年龄、兴趣上的特点,将为数不多的几种福利以现金形式发放。
优点:这也许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方法,简便易行、直观实用,有现实的诱惑力。
缺点:需要跟员工交待清楚,并以协议的方式留档,但仍有可能引起纠纷。
四、自助餐法国际流行的一种福利方式,指在金额固定的前提下,由员工自己选择福利项目。
优点:因人而异,更趋合理,效果明显,不增加费用。
缺点:事情可能会变得很繁琐,管理人员的压力较大。
企业的薪酬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当前许多的企业在建立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时候采用的管理理念是“平均主义”。
这种管理理念是存在着极大的纰漏的,这种纰漏导致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员工们能力和薪酬福利的不对等[2]。
这种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会让企业的员工们产生极大的不平衡的心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最终会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严重的下降。
除此之外,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也会是员工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这会使企业的文化难以建立,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
缺乏合理的激励制度企业想要让员工们拥有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要注重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然而目前许多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激励制度的重要性,依旧让企业的员工们领取固定的薪酬,这种方式自然是不能激发起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的。
薪酬结构分为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
加班费是指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付出劳动的报酬。劳动法有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1)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4.薪酬结构之津贴补贴
津贴补贴是指企业为了补偿员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从事特种作业而付给员工的报酬,以及为了保证员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员工的物价补贴。常见的津贴补贴有:夜班津贴、车船补贴、降温费、特种作业补贴、出差补助、住房补贴、伙食补贴等。
5.薪酬结构之福利
员工福利是一种以非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员工福利从构成上来说可分成二类:法定福利和公司福利。法定福利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员工利益而强制各类组织执行的报酬部分,如社会保险;而公司福利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之上的。员工福利内容包括:车、员工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
6.薪酬结构之办公环境
办公环境是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是企业重视人的情绪、人的需求、人员激励的体现。
7.薪酬结构之学习成长机会
学习成长机会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的企业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或管理技能的培训,创造环境让员工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或管理技能。
薪酬结构分为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显性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津贴和补贴、股权、福利,而隐性薪酬则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学习成长机会等。
1.薪酬结构之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企业雇员劳动收入的主体部分,也是确定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基础。其具有常规性、固定性、基准性、综合性等特点。基本工资又分为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等。在我国按劳动法规定,基本工资在每个地区都会有它的最低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发放明目
1.管理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
2.职能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
3.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项目奖金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
4.销售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佣金销售奖金年度延迟支付工资)(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
5.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计件工资年度延迟支付工资)(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
编辑本段薪酬结构设计中的注意点
月固定工资
a)月固定工资的设立目的: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收入的目的b)月固定工资的下限:一般具体下限数字必须大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线c)月固定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一般而言,职级较低的员工固定工资的比例较高。
月绩效工资
a)月绩效工资的设立目的:相对于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属于较短周期的检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主要与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质量挂钩,具体考核指标可以分为否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临时性重点任务指标。
b)月绩效工资的上限:由于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因此属于浮动的不确定的收入,由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如果浮动比重过大,一方面员工由于感觉不安全而增加流动概率,此外主观上抵制考核,从而增加考核的难度,起不到考核的改善绩效的终极目的。
c)月绩效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一般而言,职级较低的员工绩效工资的比例较低。
年度延迟支付工资
a)年工资延迟支付的设立目的:相对于月绩效工资,属于较长周期的检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由于某些工资在短期内无法见到实效,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结果,因此预留部分基本收入作为对该部分工作的考核。
由于年前的流动率相对较高,因此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在某些公司还可以作为降低流动率的手段,缓解企业日常现金流压力。
b)年工资延迟支付的上限/比重:一般为10%~20%,可以用年底双薪等科目发放。
企业业绩分享
a)企业业绩分享的设立目的:体现内部收入的公平性,计件制和佣金制员工的收入与自身业绩直接挂钩,在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需要设置该科目协调内部公平。
体现员工收入与企业的业绩呈正向关系:企业未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过降低年迟延支付工资的数量来实现;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过该科目来实现。
b)企业业绩分享的上限/权重:具体金额和权重没有限制,但总体上金额和权重不宜过大。
应有以丰补欠的预留机制,因此金额不宜过大;收入具有刚性,必须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金额不宜过大;企业业绩分享属于锦上添花,因此比重不宜过大。
工龄工资
a)工龄工资的设立目的:嘉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通过工龄工资数量的确定与在本公司连续工龄的数量呈正比。
b)工龄工资的上限:一般上限设定在10年,因为:企业时刻都有成本控制的压力;人员价值有折旧,培训只能迟缓价值的衰减的程度,因此需要鼓励员工适当流动;企业需要听取来自不同的声音,需要不断冲击旧思维旧习惯。
c)工龄工资的比重:工龄长短不代表员工实际能力
的高低,与公司为职位价值付酬的设计思路有冲突,因此工龄工资的比重一般不宜过大,小于15%.
各类补贴或补助
a)各类补贴或补助的设立目的:属于保健因素,如果缺失将影响满意度。
b)各类补贴或补助的上限:由于属于企业额外的人工成本开支,因此应严格控制,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的通讯计费实时调整。
c)各类补贴或补助科目的设置:具体科目的增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在重点改善企业学历结构的时期,可以增设学历工资。
销售奖金
销售奖金的确定方式:首先要考虑销售额的达成,通常只有超过一定的销售保底才能领取奖金;其次考虑客户开拓、货款回收速度、市场调查报告、客户投诉状况、企业规章执行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计件工资
由生产操作类员工依据产品实际产量、质量、成本总额、安全、现场管理等综合确定,用以激发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