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
投影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投影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万能测长仪系精密计量测试仪器,正确使用、维护是保证仪器测量精度,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为此,特制定本规程。
1操作规范
1.1本仪器由专人负责使用保管,适用本仪器的检定人员要熟悉仪器的结构、性能、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熟悉所有附属设备的使用规范,否则不得上岗操作。
1.2使用前首先用汽油清洗工作台、测帽及其他附属设备,检查工作台面上有无锈迹、碰伤、划痕及影响准确度的其他缺陷。
涂漆和镀层应无脱落现象。
1.3检查各活动部位的作用是否灵活、平稳、可靠,制动螺丝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4装夹被测工件要平稳、牢固,要轻拿轻放,附件安装应顺利、可靠,无卡住现象。
被测工件测量面要擦拭干净,以防划伤仪器。
1.5悬挂重锤时应紧固测量轴。
测量时要用手扶住测量轴,使其缓慢与工件接触。
谨防测量轴突然冲向工件,损坏仪器。
1.6光学系统的成像要保持清晰,视场应无油迹、灰尘、水渍和霉点等影响读数的疪病。
1.7用完后放松各紧固部位螺丝和锁紧装置,以防局部受力变形。
用汽油清洗各测量部位及辅助设备并涂防锈油。
1.8仪器不适用时,应用防尘罩遮起来,所有附件要放在附件箱中或干燥器中。
1.9仪器室要卫生、干燥、防尘、防振,温度要适合仪器要求。
1.10仪器要定期检定,周期为一年。
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一、测长仪的基本情况1. Jo5型万能测长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尺寸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物体的尺寸测量。
2. 测长仪的主要部件包括仪器主体、伸缩杆、读数仪器、测量夹具等组成。
二、安全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
2. 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4.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手肘等置于夹具周围,以免发生伤害。
5. 操作时请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力量,以免损坏夹具或仪器。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 将测长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
(2) 检查伸缩杆的杆体是否光滑,并用适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3) 检查读数仪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并进行校准。
2. 设置夹具(1) 根据待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并将其固定在测长仪的夹具位置。
(2) 调整夹具的张合度,使其适合待测物体。
3. 测量操作(1) 用手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夹具上,调整夹具的张合度,使其稳固固定在夹具上。
(2) 通过伸缩杆将读数指针与待测物体接触,使两者间隔距离尽量小。
(3) 缓慢转动伸缩杆,使待测物体与测长仪的读数仪器接触,直至读数仪器上显示的数值稳定。
(4) 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4. 结束操作(1) 将待测物体取走,并清理夹具。
(2) 清理仪器表面的灰尘和污渍,保持仪器的整洁。
四、仪器维护1. 每次使用后,应将测长仪仔细清洁并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件无损坏。
2. 定期对伸缩杆进行检查,并添加适量的润滑油。
3. 若发现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或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4. 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长仪的准确度。
五、故障处理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检查开关是否损坏。
2. 读数仪器显示不准确:检查读数仪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并进行重新校准。
3. 伸缩杆无法正常伸缩或松紧不适:检查伸缩杆是否遭到损坏,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3•如有必要清洗光学零件表面时,则可先用清洁、脱脂的细软毛笔拭去灰尘,然后用软细布(经 过脱脂及清洗的)或脱脂棉花用酒精轻拭不洁之处;
4.仪器在不使用时,附件应放在附件箱中或燥缸中,仪器本体则应用防尘罩将其遮起来。
5.校对标准件:取下工件,将标准件放在工作台上,将测钩钩入标准件的“V”形槽内,此
时工作台应具有足够的浮动余地,否则应调整标准件在工作台的位置。板动工作台微倾手柄并 观察读数示值,找到示值最小的转折点,锁紧微倾手柄,并记下读数L1;
6.测量:取下标准件,安装被测件,并用弹簧压板压紧,注意安装的位置应使工作文件编号
ZY-570
文件版本
A/0
生效日期
2005/06/25
第1页共1页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测长仪的操作,以保证使用的正确性及测量的准确性。
2•内螺纹中径的测量:
1•温度的影响:长度计量理想的温度条件是环境温度20±2C,被测工件和仪器在同一环境 中充分等温,工件和仪器二者温度相等,环境温度偏离20±2C以及工件与仪器不等温,都将 引起的测量误差;
2.计量两侧块之间所垫块规尺寸E;
3.组合标准件,将块规与側块放入块规夹夹紧,(注:侧块下端球面应与块规夹定位面靠紧) 将组合好的标准件与被测件一同置于平板上恒温;
4.调整仪器:安装好圆形工作台、内测钩及螺纹测头,装上被测件并用弹簧压板压紧,将 测头移至工件孔口附近,此时工作台应有足够的浮动余地,头、尾座位置确定后即锁紧之;
4.参考资料:
JD25-D数字式万能测长仪说明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量时有浮动的余地。操纵工作台和测量主轴,使两测钩进入被测螺纹,并彼此相差半个螺距。 升降工作台,并观察读数,找到示值最大的转折点,并记下读数L2;
使用万能测长机的正确操作指南

使用万能测长机的正确操作指南万能测长机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为您提供使用测长机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1.确保万能测长机的电源充足,或者使用电池进行供电。
2.检查测量刻度和数字显示屏是否清晰可见,如有需要,清洁或更换测量刻度。
步骤二: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1.根据所需测量的物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长度、宽度、高度等。
2.在万能测长机上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并确保选择正确的单位(如厘米、英寸等)。
步骤三:准备物体并进行测量1.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区域内,确保物体与测量刻度对齐。
2.保持物体稳定,避免晃动或移动,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如果需要,使用附带的夹具或支架来固定物体,以确保稳定性和准确性。
步骤四:读取测量结果1.仔细观察数字显示屏上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读取正确的数值。
2.注意测量结果的单位,并根据需要进行单位转换。
步骤五:记录和处理数据1.如果需要记录测量结果,可以使用纸笔或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2.对于多个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平均值或进行其他数据处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注意事项:1.在测量之前,确保测长机的准确性和校准状态。
根据需要,进行校准或定期维护。
2.避免在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如强光、震动或强磁场等。
3.注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性,柔软或不规则的物体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测量。
4.当使用测长机进行高度测量时,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避免意外伤害。
使用万能测长机可以轻松准确地测量各种物体的尺寸。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您可以获得可靠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和理解测长机的用户手册,并根据需要进行实践和熟悉操作方法。
测长仪计长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测长仪计长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测长仪计长表,是测定物体长度的一种精密计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领域。
作为一种精密仪器,测长仪计长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非常重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寿命。
本文将介绍指导测长仪计长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的规程。
安全操作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通电:测长仪计长表需要接通电源进行工作。
请确保电源是稳定的,接线正确,接口处无松动。
2.清理:在放置物体前,应该先用软布或棉花轻轻抹净测量平面,以保证无外物物质影响测量结果。
操作流程下面是测长仪计长表的操作流程:1.安装:请您确保测长仪计长表已固定好,并且所安放的位置平稳,没有随时移动或倾斜的危险。
2.使用夹具:选择不同的夹具,将被测物体夹住,以保证被测物体平稳固定在测量平面上。
3.调整:使用调节手轮,调整夹具位置,使被测物体与测长仪计长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调。
4.读数:待调整完成后,将目光对准读数仪器,浅浅地观察读数结果,直到测量结果稳定。
5.结束:将夹具释放,取下被测物体,再次清理测量平面,关闭测长仪计长表的电源,关机,存放。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操作时,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严禁在高温、潮湿、多尘、易振动的场所操作,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2.严禁使用金属尺等工具直接接触测长仪计长表,应使用富有弹性的软质工具进行调整。
3.严禁轻易移动测长仪计长表,以免对读数结果产生误差。
4.操作时,必须把手放在表头上,绝不随意改变支撑面。
5.使用结束后,请关掉测长仪计长表的电源,保持干燥清洁,存放于干燥的地方。
保养规程日常保养1.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对测量平面进行清理、防尘、防静电等,可以选择使用湿布清理。
2.对于不同类型的夹具,需要进行分类存放,以便于取用。
夹具要涂油、除锈、放于通风、干燥处。
3.在放置测长仪计长表的位置,应该保护好工作台板面。
薄胶板底面可贴滤纸滤网,防止轻微的晃动。
4.每年至少对测长仪计长表进行一次全面性维护,如检测指针、显示装置、电源供应、线缆、内部接插端子和信号传递线等。
万能测齿仪操作规程正式版

万能测齿仪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万能测齿仪的操作流程,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万能测齿仪进行测量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万能测齿仪使用前应进行验收和校准,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悉万能测齿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五条打开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第六条按照测量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第七条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台上,并保持稳定。
第八条调整仪器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清晰可见。
第九条确认设备的校准状态,如需要校准,按照校准操作进行校准。
第十条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等。
第十一条确认待测物体与测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如需要,进行对齐调整。
第十二条点击开始测量按钮,等待测量结果显示。
第十三条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有异常情况,可重新测量或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操作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
第三章注意事项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第十六条测量前需确认待测物体表面无粗糙或污渍等影响测量的因素。
第十七条注意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力震动等影响测量结果。
第十八条测量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避免长时间不使用。
第十九条定期对万能测齿仪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状态和测量精度。
第四章处理异常情况第二十一条如果测量结果出现明显偏差或不稳定,操作人员可按照校准规程进行重新校准。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二十二条如果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或设备损坏,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相关调整和修订以正式通知为准。
第二十四条对万能测齿仪的使用和操作不在本操作规程范围内的事项,可参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第二十五条本操作规程解释权归万能测齿仪部门所有。
以上为万能测齿仪操作规程正式版,共计1200字以上。
Jo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doc

Jo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doc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1、根据被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装上所需的附件。
2、接通电源,转动测微目镜的调节环以调节视度。
3、测帽的调整,在测头与尾管的测帽之间,垫以1~3毫米的量块,使它们互相接触,调节尾管上的两个调节螺钉,找转折点。
4、在开始测量前必须对读数显微镜的示值进行一次对正,然后用螺钉将目镜固定。
5、将被测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利用万能工作台上各个可能的运动条件来寻找转折点,以确定万能工作台的正确方位。
6、测量从读数显微镜中读出示值。
只有转动微调手柄,使毫米刻线置于双刻线正中时,才能读数。
7、使用完毕,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
8、用汽油清洗工作台、测帽及其它附件的表面,并涂上防锈油或无酸凡士林,放入附件箱或干燥器中。
仪器本体用仪器罩遮好。
9、严禁用手触摸光学零件表面。
KCB-33.3齿轮式输油泵操作规程一.系列齿轮油泵的润滑是靠本身排送的液体进行的,(电动机的润滑脂更换,视使用情况而定)。
所以排送的液体必须清洁,若夹带有细小沙尘或金属粉末,对本泵的使用寿命有严重的影响,使用时注意此点。
必要时在吸入管端装置金属滤油网,防止杂质吸入。
滤油网以60-100目时为宜,滤油网的有效过滤面积应大于吸油管截面积的两倍。
二.泵的安装高度,应保证不超过泵所允许的吸上高度,安装管路应有管架、油泵不允许承受管路负荷。
三.建议在吸、排油管路上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以便监视泵的工作状态。
四.油泵未开动前的准备1.在油泵未开动之前应对泵各部进行仔细检查。
A.检查油泵的各螺母及底座上各螺栓是否紧固。
B.检查油泵内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转动是否灵活。
2.把吸油接管和排油接管的阀门打开。
3.检查电动机的电源是否接对。
油泵旋向是否与指示箭头方向相同,即面向轴承,顺钟向旋转。
五.油泵工作时的维护1.注意油泵压力表和真空表的读数应符合技术规范。
2.注意轴封的工作状态,倘若漏油,对填料密封结构的泵应将其压紧盖均匀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发热和密封圈的迅速磨损,漏油时应及时更换油封。
万能测长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万能测长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万能测长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设备,用于测量物体长度、直径、走距离等。
在使用过程中,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转,需要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并保养好设备。
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安装在安装仪器时,请遵守以下规程:•选一个平稳的、无振动、又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地方,安装环境温度应在5℃~4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0%。
•确保仪器平稳牢固,各个部件固定牢固。
•已正确安装地,须调整光纤入口与物品在同一条直线上。
•连接电源,查看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确保安全接地。
2. 操作准备在使用仪器前,请遵守以下规程:•操作者应已经接受过测量仪器的使用培训,并熟悉各项功能和操作步骤。
•穿戴工作服并戴好安全帽、耳罩、手套等相关防护用品。
•监测并保证环境适宜,防止出现干扰和误差。
3. 操作流程在操作仪器时,请遵守以下规程:•在做测量之前,必须确保仪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预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请注意提前做好准备。
•在进行测量之前,仔细检查仪器指示灯是否亮着,电流是否稳定,且在正常范围之内。
•运行测量步骤时,应仔细阅读并遵循精确的操作手册,确保结果精确可靠。
•测量过程中,操作者应保持冷静,避免任何无关的噪音和动作干扰操作。
4. 异常处理在使用仪器时,可能出现以下异常情况,请遵守以下规程:•如指示灯不亮,请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或者电源端是否开启。
•如指示灯亮红色或闪烁,请检查各项电路插头是否紧固,有无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如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不符或出现其他波动现象,请按照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手册进行排查。
•如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请联系专业工程师或是设备厂商,以进行专业排查和维修。
保养规程为确保万能测长仪的长时间正常运行,请进行以下保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使用,谨防撞击、摔落等损坏。
•使用后及时清理测量头内部,防止测量头过于影响测量精度。
•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维护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
一、作业前注意事项:
1、测量前保证被测工件在检定室恒温不少于2小时;
2、测量前先擦洗被测工件,保证测量时被测工件洁净;
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操作要轻,严禁撞击测头,严禁对仪器造成大的冲击(击打,碰撞);
2、被测工件应轻拿轻放,保证工件完好如初。
三、操作步骤:
1、测量前应针对被测工件选择安装合适大小的测头。
2、测量外径:
2-1、先进行仪器校准,松开锁紧螺母,让两个测头接触,调节测座位置进行刻线对零并锁紧,接着调节右侧测头的前后和上下在调节微分筒目镜内观察达到最大值,最后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节其左边的微调使主副尺零刻线完全重合,然后锁紧锁紧螺母,此时读数时0.0000mm;
2-2、测量时,安装工件要牢固,并使其处于适当位置,将左端测头移动到接触工件距离以外,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升降工件造成撞击而使测量不准确,旋转升降手轮,使工作台升降达到恰当位置,并锁紧,然后慢松开左端测头使其轻轻的接触到工件的表面,旋转前后调节手柄使工作台前后移动,在微分筒中观察使其调节到拐点(最大值),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的刻线处于拐点处(最小值),然后调节工作台的上下看是否有锥度,若有锥度记录下来(如果是测量沟径取其拐点,最小值),调节工作台到达测高位置,多重复上述步骤,使其被测的工件在微分筒内的观测读数不会发生改变为止,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并记录此数据,此时的读数就是
被测工件的实际大小值;
2-3、如果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大于100mm,则需要用一个外径标准件对测量仪进行校对,将外径标准器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安装位置准确牢靠,将左边的测头移到接触工件距离以外,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安装完毕后工作台升降过程中将不会造成仪器和标准器的碰撞,从而保证读数的准确,升降到预定高度(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的接触到外径标准器的外径表面,松开测座的锁紧螺母,调节测座左右位置使微分筒的刻度值趋近零,锁紧锁紧螺母,然后调节前后手柄在微分筒中观测取拐点值(最大值),扭动水平扳手调节使微分筒里的观测值处于拐点位置(最小值),重复几次上述步骤,直到读数不会发生改变,松开微分筒下的锁紧螺母调节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里的主副尺零刻线对准,此时刻度就对零了,锁紧对零结束后,此时的准确读数应该是外径标准件的实际值; 2-4、测量实际尺寸大于100mm的工件时,安装工件测量的步骤重复“2-2”,但是此时要记录的工件实际数据不是微分筒里的观测值,而是“校准仪器的外径标准器的实际值+微分筒里的观测值”;
3、测量内径:
3-1、用内径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校准,首先将内径标准器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与测钩发生碰撞,并可以使其顺利深入内径标准器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内径标准器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和测座锁紧螺母,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整左边测座的位置使微分筒中的观测值趋近外径标准器的实际值,然后锁紧锁紧螺母,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
测值不会发生改变,这是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整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内的观测值等于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这样测量仪就校对好了;
3-2、测量时,首先将工件安装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工作台上升的时候不会与测钩碰撞,并使测钩顺利深入工件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工件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并记录此数据,此时的读数就是被测工件的实际大小值;
3-2、如果被测工件的内径大于100mm,则用范围之内的内径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校对,,首先将内径标准器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与测钩发生碰撞,并可以使其顺利深入内径标准器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内径标准器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座锁紧螺母,调整左边测座的位置使微分筒中的观测值趋近零,然后锁紧锁紧螺母,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这是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整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内的主副尺零位对齐,这样就对好了可以测大于100mm的内径工件了,此时的零位实际值是进行校对的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
3-3、测量内径大于100mm的内径工件时,首先将工件安装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工作台上升的时候不会与测钩碰撞,并使测钩顺利深入工件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
工件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但是此时要记录的工件实际数据不是微分筒里的观测值,而是“校准仪器的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微分筒里的观测值”。
四、检测完毕后,卸下被测工件及辅助工装并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