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帧中继动态映射原理
fr 帧中继协议基本原理
fr 帧中继协议基本原理
帧中继协议(Frame Relay)是一种基于帧的数据通信协议,
用于在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中传输数据。
它
基于网络层的服务,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带宽管理。
帧中继协议的基本原理如下:
1. 数据帧:数据在发送端被分割为帧,在网络中以帧的形式进行传输。
每个帧包含了目的地地址和源地址、差错校验、帧类型等信息。
2. 虚拟连接:帧中继协议使用虚拟连接(Virtual Circuit,VC)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每个VC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
同的连接。
3. 逻辑通道:每个VC可以包含多个逻辑通道(Logical Data Channel,LDC),不同的LDC可以使用不同的带宽,实现带
宽的共享和优先级调整。
4. 带宽管理:帧中继协议采用了交换方式,可以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动态分配带宽,提高了传输效率。
它还支持压缩和丢弃无效帧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5. 连接管理:帧中继协议使用了逻辑控制字(Logical Control Word,LCW)来管理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
LCW包含了各种控制信息,如确认、连接状态等。
总结起来,帧中继协议通过将数据分割为帧,使用虚拟连接和逻辑通道来管理数据传输和带宽分配,实现高效的数据通信。
它在广域网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公司的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连接,或者连接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
帧中继Frame-Relay动态映射
实验3 帧中继Frame-Relay动态映射【实验名称】帧中继Frame-Relay动态映射【实验目的】掌握利用动态映射Inverse-ARP方式实现Frame-relay连接。
【背景描述】你是公司的网管,公司的网络运行在Frame-Relay上,需要简单的实现Frame-Relay中各个接口的互联。
【实现功能】地址映射动态自动学习配置,反映远端设备的IP地址和本地DLCI的对应关系。
【实验拓扑】【实验设备】R2620或R2624路由器(4台)、m2602AS同异步接口模块一个、V35DCE(3根)、V35DTE (3根)【实验步骤】第一步:基本配置,配置帧中继交换机Red-Giant>enableRed-Giant(config)#hostname FRFR(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 ! 路由器模拟成帧中继交换机FR(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进入广域网接口serial 0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 ! 封装帧中继并封装其格式为ietf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封装帧中继接口类型为dceFR(config-if)#frame-relay lmi-ty ansi ! 定义帧中继本地接口管理类型FR(config-if)#cloclk rate 64000 !定义时钟速率FR(config-if)#fram route 20 interface serial 1 21!设定帧中继交换,指定两个同步口之间的dlci 互换FR(config-if)#fram route 30 interface serial 3 31!设定帧中继交换,指定两个同步口之间的dlci 互换FR(config-if)#no sh !启用该接口FR(config-if)#endFR(config)#int serial 1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config-if)#frame-relay lmi-ty ansiFR(config-if)#cl ock rate 64000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1 interface serial 0 20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3 interface serial 3 32FR(config-if)#no shFR(config-if)#endFR(config)#conf tFR(config)#int serial 3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ansiF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31 interface serial 0 30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32 interface serial 1 23验证测试:FR#sh frame-relay routeInput Intf Input Dlci Output Intf Output Dlci StatusSerial0 20 Serial1 21 inactiveSerial0 30 Serial3 31 inactiveSerial1 21 Serial0 20 inactiveSerial1 23 Serial3 32 inactiveSerial3 31 Serial0 30 inactiveSerial3 32 Serial1 23 inactive第二步:帧中继Frame-Relay动态映射R1#conf tR1(config)#int s0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3.1 255.255.255.0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 ! 封装帧中继并封装其格式为ietfR1(config-if)#frame-relay inverse-arp !动态学习IP和DLCI映射自动打开R1(config-if)# no shR1(config-if)#endRed-Giant(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 s0R2(config-if)#ip add 192.168.123.2 255.255.255.0R2(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R2(config-if)#frame-relay inverse-arpR2(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ansi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endRed-Giant(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 s1R3(config-if)# ip add 192.168.123.3 255.255.255.0R3(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R3(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 ansiR3(config-if)# frame-relay inverse-arpR3(config-if)#no sh验证测试:R3#sh fram mapSerial1 (up): ip 192.168.123.1 dlci 31(0x1F,0x4F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Serial1 (up): ip 192.168.123.2 dlci 32(0x20,0x80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R2#sh frame-relay mapSerial0 (up): ip 192.168.123.1 dlci 21(0x15,0x45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Serial0 (up): ip 192.168.123.3 dlci 23(0x17,0x47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R1#sh frame-relay mapSerial0 (up): ip 192.168.123.2 dlci 20(0x14,0x44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Serial0 (up): ip 192.168.123.3 dlci 30(0x1E,0x4E0), dynamic,broadcast,IETF, status defined, activeFR#sh frame-relay routeInput Intf Input Dlci Output Intf Output Dlci Status Serial0 20 Serial1 21 active Serial0 30 Serial3 31 active Serial1 21 Serial0 20 active Serial1 23 Serial3 32 active Serial3 31 Serial0 30 active Serial3 32 Serial1 23 active第三步:测试各点之间的连通性验证测试:R1#ping 192.168.123.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92.168.123.2,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56/56/60 msR1#ping 192.168.123.3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92.168.123.3,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56/56/60 ms【注意事项】●动态映射是自动开启的,无需配置;●要配置封装frame-relay和接口IP地址。
帧中继介绍和原理
帧中继帧中继(Frame Relay)是一种网络与数据终端设备(DTE)接口标准。
由于光纤网比早期的电话网误码率低得多,因此,可以减少X.25的某些差错控制过程,从而可以减少结点的处理时间,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帧中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帧中继提供的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规范,任何高层协议都独立于帧中继协议,因此,大大地简化了帧中继的实现。
目前帧中继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局域网互联,特别是在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进行互联时,使用帧中继更能体现它的低网络时延、低设备费用、高带宽利用率等优点。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
帧中继Frame Relay帧中继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
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
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
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到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
帧中继是从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发展起来的,并在1984年推荐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的一项标准,另外,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授权的美国TIS标准委员会也对帧中继做了一些初步工作。
大多数主要的电信公司象AT&T,MCI,US Sprint,和地方贝尔运营公司都提供了帧中继服务。
与帧中继网相连,需要一个路由器和一条从用户场地到交换局帧中继入口的线路。
这种线路一般是象T1那样的租用数字线路,但取决于通信量而定。
两种可能的广域连接方法,如下面所述:¥¥专用网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每个场点将需要三条专用(租用)线路和相联的路由器,以便与其它每一个场点相连,这样总共需要6条专线和12个路由器。
帧中继原理
帧中继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帧中继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广域网中传输数据帧。
它的原理是将数据帧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帧中继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是现代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帧中继原理的核心是将数据帧划分为固定长度的帧,然后通过网络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每个帧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确保数据的顺序性和完整性。
当数据帧到达目的地时,接收端会根据标识符将数据帧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包,然后交付给上层协议进行处理。
帧中继技术使用了虚拟电路的概念,通过在网络节点之间建立虚拟连接来传输数据。
这种虚拟连接可以在不同的物理链路上传输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路由选择。
帧中继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封装,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帧中继技术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它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动态调整帧的长度和传输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负载情况。
同时,帧中继还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链路协议,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部署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帧中继技术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路由选择。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拥塞和带宽不足的问题,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帧中继还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业务,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等。
总的来说,帧中继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活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的原理和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帧中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帧中继工作原理
帧中继工作原理
帧中继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传输的数据分成一小部分,称为帧,然后再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递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它的作用是将长距离传输变成短距离传输,从而降低传输的错误率和延迟。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分帧:发送方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若干个帧,并且给每个帧加上帧标识,使得接收方可以识别出每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2. 帧封装:帧中继会在每个帧的前后添加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如起始标记、帧长度等,以便接收方能够正确解析和提取出帧中的数据。
3. 帧传输:分好的帧通过传输媒介,如光纤或电缆,传输到接收方。
帧的传输可以采用同步传输或异步传输方式。
4. 帧接收:接收方按照发送方约定的格式和信息,将传输的帧进行解析,识别出每个帧的起始和结束,并提取出包含的数据。
5. 帧还原:接收方将提取出的帧中的数据进行重组,还原为原始的数据流,并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应用。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由于帧中继将数据分成一小部分进行传输,当某一个帧出现错误时,只需要重新传输这个帧,而不需要重新传输整个数据流,从而
减少了传输的开销。
另外,帧中继还可以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总之,帧中继通过将数据分成帧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有效利用传输媒介的目的。
它在数据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了传输速率较低的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方式之一。
链路层协议4帧中继协议原理ISSUE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链路层协议4帧中继 协议原理Issue
目录
CONTENTS
• 链路层协议概述 • 帧中继协议原理 • 链路层协议4帧中继协议的Issue • 帧中继协议的应用场景与实例 • 总结与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02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帧中继协议的安全性也需 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如何保证帧中继协议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 向之一。
03
另外,随着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帧中继协议的 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可 以通过优化帧格式、改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算法等方式 来提高帧中继协议的性能和效率。
提升安全性
引入加密和认证技术,增强数据传 输的安全性。
04
链路层协议4帧中继协议的发展趋势
融合其他协议技术
01
将帧中继协议与其他协议技术进行融合,提升其性能和适应性。
支持物联网和云计算
02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帧中继协议将进一步支持这
些领域的需求。
优化移动网络应用
03
针对移动网络的特点,对帧中继协议进行优化,提高其在移动
效率
链路层协议提供了流量控制功能, 以避免数据拥塞和丢失,提高了 数据传输效率。
兼容性
不同的链路层协议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链路层协议的标准化和兼容 性对于网络通信的互通性至关重 要。
常见的链路层协议简介
PPP协议
点对点协议(PPP)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用于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数据。
帧中继基本原理
4.4.1 帧中继基本原理帧中继(Frame Relay,FR)技术是在OSI 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帧中继仅完成OSI 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协议;同时,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而帧中继具有吞吐量高、时延低、适合突发性业务等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承载业务,通过RFC1490协议,把网络层的IP 数据包封装成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继帧,帧中继的用户接口速率最高为34Mbit/s ,它目前在中、低速率网络互联的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 用户需要数据通信,其带宽要求为64kbit/s-34Mbit/s ,而参与通信的各方多于两个的时候使用帧中继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2) 当数据业务量为突发性时,由于帧中继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功能,选用帧中继可以有效地处理突发性数据。
1 帧中继业务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网络接口之间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永久虚电路是指在帧中继终端用户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并在其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
交换虚电路是指在数据传送前,两个帧中继终端用户之间通过呼叫建立虚电路连接,网络在建好的虚电路上提供数据信息的传送服务,终端用户通过呼叫清除操作终止虚电路。
目前已建成的帧中继网络大多只提供永久虚电路业务。
帧中继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如图2-1所示。
FR 网络FR网络FR 网络FRAD :帧中继组装和拆分 PVC :永久虚电路 LAN :局域网图2-1 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2 帧中继的基本功能帧中继在OSI 第二层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仅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智能化的终端设备把数据发送到链路层,并封装在LAPD 帧结构中,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
帧中继(FR)详解
帧中继(FR)详解⼀、什么是帧中继(FR)帧中继技术是在开放系统互联(OSI)第⼆层上⽤简化的⽅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种技术。
OSI共有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层和应⽤层。
帧中继仅完成OSI的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功能留给智能化的终端设备去完成。
这样⼤⼤地简化了节点之间的协议;⼜帧中继采⽤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地利⽤⽹络资源,使帧中继具有延时⼩、吞吐量⼤、适合突发性业务等优点。
图3.1 OSI模型和帧中继模型帧中继技术的特点:1,帧中继技术主要⽤于传递数据信息,它将数据信息以满⾜帧中继协议的帧的形式有效地进⾏传送。
2,帧中继传送数据信息所使⽤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不是物理连接。
在⼀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多个逻辑连接,使⽤这种⽅式可实现带宽复⽤及动态分配带宽。
3,帧中继协议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使⽹络功能的处理⼤⼤地简化,提⾼了⽹络对信息处理的效率。
只采⽤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两级结构,在链路层中仅保留其核⼼的⼦集部分。
4,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操作,省去了帧编号、流量控制、应答和监视等机制,⼤⼤节省了交换机的开销,提⾼了⽹络吞吐量、降低了通信时延。
⼀般FR⽤户的接⼊速率在64kbps~2Mbps之间,近期FR的速率已提⾼到(8~10)Mbps,今后将达到45Mbps。
5,交换单元——帧的信息长度远⽐分组长度要长,预约的最⼤帧长度⾄少要达到1600字节/帧,适合于封装局域⽹(LAN)的数据单元。
6,提供⼀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阻塞的机制,⽤户有效地利⽤预先约定的带宽,即承诺的信息速率(CIR),并且还允许⽤户的突发数据占⽤未预定的带宽,以提⾼整个⽹络资源的利⽤率。
7,与分组交换⼀样,FR采⽤⾯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SVC(交换虚电路)业务和PVC(永久虚电路)业务,但⽬前已应⽤的FR⽹络中,只采⽤PVC业务。
帧中继概述
3
LMI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路由器知道的众多PVC的状态。 B、发送维持数据包,以保证PVC始终处于激活状 态,不因暂时无数据发送而失败。 C、通知路由器哪些PVC可以使用。
4
三、 帧中继配置
基本配置
通过帧中继连接路由器时,必须在路由器上对物理端口进 行配置,所以要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1、选择一种帧中继类型,即封装帧中继 Rt(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cisco|ietf} 2、对DCE配置时钟频率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频率值 3、指定LMI类型 Router(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ansi | ciso | q933a} 4、配置物理接口类型 Route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dce | dte} 5、配置帧中继映射 Rt(config-if) #frame-relay route dlci-id1 interface Serial-id dlci-id2 6、 打开接口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9
第六章 帧中继
一、 帧中继概述 二、帧中继术语 三、 帧中继配置
1、 基本配置 2、配置子接口 3、帧中继配置的检验
1
一、 帧中继概述
帧中继是一个提供连接并且能够支持多种协 议、多种应用的多个地点之间进行通信的广域网 技术,它定义了在公共数据网上发送数据的流程, 属于高性能、高速率的数据连接技术。帧中继使 用高级数据连路控制协议(HDLC)在被连接的 设备之间管理虚电路(PVC),并用虚电路为面 向连接的服务建立连接。在OSI参考模型中,它工 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依靠上层协议(如 TCP)来提供纠错功能。 作为用户和网络设备 之间的接口,帧中继提供了一种多路复用的手段。 可以为每对数据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DLCI(数据 链路连接标识符 )、共享物理介质从而建立许多 逻辑数据会话过程(即虚电路)。
帧中继工作原理
帧中继工作原理
帧中继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转发数据的方法。
下面是其工作原理:
1. 数据封装:源主机将要发送的数据分为多个帧,并在每个帧的头部添加了源和目标主机的地址信息,以便于路由器进行正确的转发。
2. 帧的转发:源主机将封装好的帧发送给连接的路由器。
路由器在接收到帧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地址信息进行查找,并将帧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
3. 中继功能:在帧中继中,中继器(repeater)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中继器负责接收来自一个端口的帧,然后再通过另外一个端口将其转发出去。
中继器只对物理信号进行放大和重新发送,不会检查帧的内容。
4. 增强信号:当中继器接收到一个帧时,它会将信号放大并重新发送,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衰减。
5. 支持多个设备:中继器通常具有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这使得网络中的多个设备能够共享相同的传输介质,并进行数据的交换。
总的来说,帧中继通过使用中继器来加强信号和转发帧,实现了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
它是一种简单的转发机制,没有对数据进行验证或处理,只负责信号的中继和帧的转发。
帧中继
2、帧中继的帧结构
与LAPF基本相同,但无控制字段:
F A I FCS F
标志字段(F):01111110 地址字段(A):同 LAPF 的 A 字段,但不用C/R比特 信息字段(I):字节数可变,至少应支持1600字节
校验字段(FCS)
帧中继协议关系图
地址字段格式
8 7 6 5 4 3 2 1
4、帧中继适用情况
• 当用户数据通信的带宽要求为64Kbps-2Mbit/s或更高,且通信节 点多于两个的时候, FR可在一条物理链路上建立多个虚电路。也就 是说,用户各节点形成树状结构时,由于帧中继业务的PVC(永久 虚电路)业务可大大降低用户设备的投入,帧中继就成为一种首选 解决方案。低于64Kbit/S的选择可分组交换 • 当通信距离较长时,尤其是城际或省际电路时,由于帧中继费用 相对较低并且具有高效性,用户可优选帧中继。 • 当数据业务量为突发性时,由于帧中继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功能, 选用帧中继可以有效的处理突发性数据。 • 当用户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时,帧中继的灵活计费方式和相对低廉 的价格是用户的理想选择 例如:LAN互连,图象文件传送,虚拟专用网等。
地址字段的扩充
8 7 6 5 4 3 2 1
DLCI(· ½ ± Ì £ ß ×È Ø © DLCI(µ ½ È Ì £ Í ×±Ø © FECN
¨ Ö Ú Ø ·Ö Î © £ 2 ×½ µ Ö ×¶ £ 8 7 6 5 4
Hale Waihona Puke BELNC/R DE
EA0 EA1
Ö Ú ×½ 1 2
3
2
1
DLCI(· ½ ± Ì £ ß ×È Ø © DLCI FECN DLCI(µ ½ ± Ì £ » DL-CORE¿ Ö Í ×È Ø © ò Ø Æ
华为-帧中继的原理及应用
表 3 与 DCE 工作方式相关的参数含义
参数 N392
含义 与 DTE 工作方式相关的参数中的 N392 意义相似。区别是 DCE 设备要求 DTE 设备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固定 间隔由 T392 决定,而 3
与 DTE 工作方式相关的参数中的 N393 意义相似。区别是 DCE 设备要求 DTE 设备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固定 间隔由 T392 决定,而 DTE 设备由 T391 决定。
首先,帧中继接受网络层协议(如 IP)发来的数据分组,然后将其放在包含 DLCI 的地址字段和校验和之间。接下来,添 加标志字段以标识真的开头和结尾,这种标志总是不变的,恒为 01111110。封装分组后,帧中继将帧传递到物理层以便 进行传输。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帧中继的工作原理,可以再认识一下帧中继帧的结构。如图 4 所示帧中继的基本帧结构,Flags 标记指 定了帧的开始和结束,其余三段包含了帧中继帧的主要信息:报文头、地址信息、数据和序列校验 FCS(Frame Check Sequence)。地址信息长度为 2 字节,包含 10 个 bit 的电路标识和 6 个 bit 的拥塞策略标识。 图 4 帧中继报文格式
N392 N393 T391
表示在被观察的事件总数中发生错误的门限。 表示被观察的事件总数。 这是一个时间变量,它定义了 DTE 设备发送状态请求报文的间隔。
SJYF-CT0203-C1 帧中继原理与配置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虚电路
内部公开▲
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在通信之前先建立虚电路,虚 电路分为两种类型:
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给用户提供固定 的虚电路;由人工设定产生的,如果没有人取消它,它将一直存在 交换虚电路(SV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通过协议自动分配 的虚电路 ,在通信结束后,该虚电路可以被本地设备或交换机取消
T0
T0+Tc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帧结构
8 0 DLCI 7 1 阶 阶 比 (低 6 1 比 特) 信息 FCS FCS 标 0 1 1 1 志 1 1 1 0 5 标 1 DLCI (高 4 志 1 特) FECN BECN 1 1 C/R DE 0 3 2 1
内部公开▲
192.168.1.2 DTE Router B
192.168.1.3 DTE Router C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监控和维护
内部公开▲
操作 显示帧中继LMI类型报文的收发统计 显示帧中继 类型报文的收发统计 显示协议地址与帧中继地址映射表 显示帧中继PVC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显示帧中继 打开帧中继的所有报文调试开关 打开帧中继收发包调试开关 打开帧中继LMI协议信息调试开关 协议信息调试开关 打开帧中继
帧中继原理与配置
V1.0 数据用服部
内部公开▲ 内部公开▲
学习目标
• 掌握帧中继的基本概念 • 了解帧中继的带宽管理方法 • 掌握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 了解帧中继常用配置方法
帧中继
帧中继帧中继线路是中小企业常用的广域网线路,其通信费用较低。
由于帧中继技术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帧中继的配置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帧中继上运行路由协议时更是如此。
作为入门,对帧中继的理解应着重放在DLCI、PVC、帧中继映射和子接口等概念上。
1 帧中继简介1.1 什么是帧中继帧中继(Frame Relay, FR)是面向连接的第二层传输协议,帧中继是典型的包交换技术。
相比而言,同样带宽的帧中继通信费用比DDN 专线要低,而且允许用户在帧中继交换网络比较空闲的时候以高于ISP 所承诺的速率进行传输。
1.2 帧中继的合理性用户经常需要租用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网络连接起来,如图1(1),如果采用点到点的专用线路(例如DDN),ISP 需要给每个地方的路由器拉4对物理线路,同时每个路由器需要有 4 个串口。
而帧中继网络拓扑如1(2)所示,每个路由器只通过一条线路连接到帧中继云上,线路的代价大大减低,每个路由器也只需要一个串行接口了。
图1(1)用专线连接用户设备(2)帧中继网络拓扑1.3 DLCI图2 帧中继网络DLCI(Data Link Circiut Identification,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实际上就是帧中继网络中的第2 层地址。
如图2,当路由器R1 要把数据发向路由器R2(IP为123.123.123.2)时,路由器R1 可以用DLCI=102 来对IP 数据包进行第2 层的封装。
数据帧到了帧中继交换机,帧中继交换机根据帧中继交换表进行交换:从S1 接口收到一个DLCI 为102 的帧时,交换机将把帧从S2 接口发送出去,并且发送出去的帧的DLCI 改为201。
这样路由器R2 就会接收到R1 发来的数据包。
而当路由器R2 要发送数据给R1(IP 为123.123.123.1)时,路由器R2 可以用DLCI=201 来对IP 数据包进行第2 层的封装,数据帧到了帧中继交换机,帧中继交换机同样根据帧中继交换表进行交换:从S2 接口收到一个DLCI为201 的帧时,交换机将把帧从S1 接口发送出去,并且发送出去的帧的DLCI 改为102。
帧中继
帧中继PVC:虚电路DLCI: data-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常用命令:sh frame-relay PVCsh frame-relay route 在帧中继交换机上使用sh frame-relay map 在客户路由器上使用下面通过一个实验来详细的分析帧中继的原理与应用方法。
这个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一.帧中继的基本配置二.在帧中继网络环境下运行各种路由协议。
一.帧中继的基本配置。
如图,我们把R2与R3当作帧中继交换机,其实只要是串口足够多的情况下用一台R作为帧中继交换机就行了,本例之所以用了两台R,是因为每台R 只拥有两个串口,不能用于连接三个用户。
R1,R4,R5为用户路由器。
1.先完成R1与R4的配置,实现R1与R4的互通。
方法是,在FR交换机上配置映射让客户自动学习帧中继映射条目。
R1:int s1/0encap frame-relayip add 100.1.1.1 255.255.255.0R4:int s1/1encap frame-relayip add 100.1.1.4 255.255.255.0R2:frame-relay switchingno ip routingint s1/1clock rate 64000encap frame-relayframe-relay lmi-type cisco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ame-relay route 401 int s1/0 104 指出帧中继路由401从s1/0出,而且从s1/0收到104int s1/0clock rate 64000frame-relay lmi-type cisco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ame-relay route 104 int s1/1 401这时候R4与R1就可以相互ping通了。
2.完成R5,R1,R4的互通。
HCNA培训-【理论4-8】帧中继原理与配置-225
帧中继网络
帧中继网络提供了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户设备被称作数据终端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网络接入的设备被称为数据电路终结设备DCE。
虚电路
帧中继网络采用虚电路来连接网络两端的帧中继设备。 每条虚电路采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来进行标识。
LMI协商过程
本地管理接口LMI协议通过状态查询报文和状态应答报文维护帧中继的链路状态和PVC状态。
RTB也需要配置动态映射。
配置验证
[RTA]display fr pvc-info PVC statistics for interface Serial1/0/0 (DTE, physical UP)
DLCI = 100, USAGE = UNUSED (00000000), Serial1/0/0 create time = 2017/03/21 02:57:16, status = ACTIVE InARP = Enable, PVC-GROUP = NONE in packets = 8, in bytes = 2276332666880 out packets = 6, out bytes = 470
[RTA]display fr map-info Map Statistics for interface Serial1/0/0 (DTE)
DLCI = 100, IP INARP 10.1.1.2, Serial1/0/0 create time = 2017/03/21 02:59:09, status = ACTIVE encapsulation = ietf, vlink = 1, broadcast
帧中继配置-静态映射
[RTA]int s1/0/0 [RTA-Serial1/0/0]link-protocol fr Warning: The encapsulation protocol of the link will be changed. Continue? [Y/N]:y [RTA-Serial1/0/0]fr interface-type dte [RTA-Serial1/0/0]undo fr inarp [RTA-Serial1/0/0]fr map ip 10.1.1.2 100
祯中继
• Cloud(config)#interface Serial2 • Cloud(config-if)#description Frame-relay connection to Branch2 - DLCI 102 • Cloud(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 Cloud(config-if)#clock rate 125000 • Cloud(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cisco • Cloud(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 Cloud(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50 interface Serial0 102 • Cloud(config-if)#exit • Cloud(config)#end
•
路由器管理者通过配置 MAP 把这些可 用的 DLCI 号映射到远端的网络层地址。例 如,可以映射到对端路由器一个接口的 IP 地址。在图中,路由器管理者配置了一个 MAP,建立了IP地址为 172.16.11.3 和 DLCI 值为 48 的 PVC 的映射。
• 我们可以在串口线路上定义这些逻辑子接口。 每一个子接口使用一个或多个 DLCI 连接到对 端的路由器。在子接口上配置了 DLCI 后,还 需要建立目的端协议地址和该 DLCI 的映射。 • 这样,虽然在路由器 A 上仅拥有一个物理串 口 S0,但是在物理串口 S0 上现在定义了 S0.1 子接口上的 DLCI 到路由器 B,S0.2 子接口上 的 DLCI 到路由器 C,和 S0.3 子接口上的 DLCI 到路由器 D。
自己整理的帧中继动态映射原理
在上海亚威上课的时候整理的帧中继接口分为:点到点:该接口所在链路只连接2台设备点到多点:该接口所在链路连接多台设备。
不管是点到点还是点到多点,都是基于PVC的,PVC都是点到点的.反转ARP,动态映射,frame-relay map:ARP包的作用是获得目的设备的MAC地址,反转ARP包也是一种ARP包,但是他的作用恰恰相反是获得目的设备的IP地址。
动态映射是将反转arp所获得的IP地址和本地DLCI号关联起来形成动态的frame-relay mapFrame-relay map的作用是当路由器要发送一个IP包的时候,通过查看在frame-relay map 中的目的IP,来获得所对应的DLCI号以完成帧的二层封装。
帧中继动态映射原理:不管是点到点的帧中继,还是点到多点(多点到点)的帧中继,本质上每条VPC都是P2P 的,即从一个DLCI号丢一个包进去,永远是从一个固定的DLCI号(出口)出来。
由于转发数据包必须依赖frame-relay map中的IP来映射DLCI号完成帧的2层封装。
所以可以通过动态或者静态的映射来获得目的IP所在PVC的DLCI号。
静态的就是手动配置,不多解释了动态的原理也很简单,如图:典型的点到多点帧中继。
在R1上有2条PVC首先从102丢的包进去,只能从201出来,同样的从103丢的包进去也只能从301出来。
这是帧中继的特性。
也是帧中继的一个安全隔离机制。
那么R1要获得动态的帧中继映射其实非常简单。
首先对于路由器R1而言,接口s1封装为帧中继,配上IP地址,他理应是不知道任何DLCI 号的,那么谁知道DLCI号呢?答案是ISP的帧中继交换机,因为帧中继交换机的帧的传输是通过帧中继交换机上配置的frame-relay route 来实现基于DLCI号的标签交换的,所以帧中继交换机一定知道所直接连接的客户端的路由器的本地DLCI号。
并且如果有多条PVC的话,肯定有多个DLCI号通过LMI,帧中继交换机可以把他所知道的DLCI号告知直连的客户端路由器,比如他可以告诉R1,2个本地DLCI号分别是102和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海亚威上课的时候整理的
帧中继接口分为:
点到点:该接口所在链路只连接2台设备
点到多点:该接口所在链路连接多台设备。
不管是点到点还是点到多点,都是基于PVC的,PVC都是点到点的.
反转ARP,动态映射,frame-relay map:
ARP包的作用是获得目的设备的MAC地址,反转ARP包也是一种ARP包,但是他的作用恰恰相反是获得目的设备的IP地址。
动态映射是将反转arp所获得的IP地址和本地DLCI号关联起来形成动态的frame-relay map
Frame-relay map的作用是当路由器要发送一个IP包的时候,通过查看在frame-relay map 中的目的IP,来获得所对应的DLCI号以完成帧的二层封装。
帧中继动态映射原理:
不管是点到点的帧中继,还是点到多点(多点到点)的帧中继,本质上每条VPC都是P2P 的,即从一个DLCI号丢一个包进去,永远是从一个固定的DLCI号(出口)出来。
由于转发数据包必须依赖frame-relay map中的IP来映射DLCI号完成帧的2层封装。
所以可以通过动态或者静态的映射来获得目的IP所在PVC的DLCI号。
静态的就是手动配置,不多解释了
动态的原理也很简单,
如图:典型的点到多点帧中继。
在R1上有2条PVC
首先从102丢的包进去,只能从201出来,同样的从103丢的包进去也只能从301出来。
这是帧中继的特性。
也是帧中继的一个安全隔离机制。
那么R1要获得动态的帧中继映射其实非常简单。
首先对于路由器R1而言,接口s1封装为帧中继,配上IP地址,他理应是不知道任何DLCI 号的,那么谁知道DLCI号呢?答案是ISP的帧中继交换机,因为帧中继交换机的帧的传输是通过帧中继交换机上配置的frame-relay route 来实现基于DLCI号的标签交换的,所以帧中继交换机一定知道所直接连接的客户端的路由器的本地DLCI号。
并且如果有多条PVC的话,肯定有多个DLCI号
通过LMI,帧中继交换机可以把他所知道的DLCI号告知直连的客户端路由器,比如他可以告诉R1,2个本地DLCI号分别是102和103。
当R1学习到了本接口的DLCI号后,他可以发送一个反向arp包,包内只要有源IP 10.1.100.1 以DLCI号为102或103分别丢给帧中继交换机,由于帧中继交换机已经设置好了PVC的路线,所以最终这个帧被分别被R2和R3学到,由于R2和R3也通过LMI学习到了自己的DLCI号,又由于PVC是点到点的,所以当R2从自己的本地DLCI号201收到一个包的时候,他查看源IP为10.1.100.1
他就可以得出映射,10.1.100.1 的 DLCI号为201,那么当他要往10.1.100.1发送数据包的时候,他就封装DLCI号为201。
类似的R3和R1 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到动态的fram-relay map
可能完成的程序实现过程与我上文描述的不同,但原理基本是这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