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知道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如何做到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
2. 准备有关营养物质作用的相关资料。
3.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还需要为您提供后续章节。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食物样本,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
2. 讲解六大类营养物质:介绍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合理膳食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
七、课后作业:1. 列举出五种食物,并说明它们所含的营养物质。
2. 分析自己一天的饮食,判断是否营养均衡,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现象,并提出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营养物质搭配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是否准确?2. 学生是否能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3. 学生是否能掌握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4.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使学生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2. 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所学内容。
3. 准备一些实物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食物,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2. 新课:教师利用PPT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展示相关食物图片,让学生了解食物来源。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带来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讲解:教师总结各组汇报的内容,强调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并提出改进措施。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7.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晚餐的食物,分析其营养成分,并尝试合理安排晚餐。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参与,了解家庭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家长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使饮食更加健康合理。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农场、食品加工厂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食物的生长、加工过程,增强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帮助学生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缺乏时可能出现的病症。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如何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四、教学准备:1. 食物营养知识PPT。
2. 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食物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知识,如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哪些食物中可以找到等。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课堂讲解:1) 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 分析缺乏某一类营养物质可能导致的病症。
3) 强调保持合理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份食物样本中的营养物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食物营养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不良饮食习惯,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与食物营养物质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食物营养的问答游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八、拓展学习:1. 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参观食品店或超市,让学生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2.1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附导学案)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
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课程引入展示图片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食物的营养物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在学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导。
研讨题:1.你们组所确定的1-2种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那些营养物质?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关系?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什么?学生查阅教课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教师提出的思考题,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使学生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知道合理膳食的含义,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合理膳食的含义及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合理膳食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合理膳食的制定。
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食物模型,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食物,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到底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引出本课主题。
【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如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因为饮食不均衡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的搭配和营养摄入。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合理的膳食计划,并观察一段时间的执行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食物模型,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学生听教师讲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并进行笔记。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促进身体健康。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合理膳食的原则。
3. 实践操作: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三、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及意义。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掌握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查看食品标签,增强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食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学生思考并回答: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合理膳食?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合理膳食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 学生汇报查看结果,分享食品中的营养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食物营养图,展示六大类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来源。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食物中营养素的来源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平衡饮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介绍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以及摄入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做到平衡饮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例如,通过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了解淀粉的分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日常饮食中的食物,识别其中的营养物质,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七、学生活动设计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调查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2. 个人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食谱,注意平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精选5篇)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精选5篇)食物中的营养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须摄取哪些营养素?了解各营养素放热组成、性质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2、通过对“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测”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等能力。
3、通过学习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能客观的评价他们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各营养素放热组成、性质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2、通过对“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测”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等能力【教学过程】:【引入】:交流与研讨:下列各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找出每种食物中含有的两种主要营养成分。
一、为什么要吃粮食(糖类)同学讨论思考:1.人为什么每天要吃粮食?2.糖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动手空间:模拟生物体中淀粉的酶水解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的酶水解。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克可溶性的淀粉,再加入5ml蒸馏水,搅拌均匀。
2.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搅拌3-4分钟,在40。
C的温的水中放置15分钟:对第二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不做任何处理。
3.向步骤2的两支试管中各加碘水数滴,对此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有何不同。
结论:淀粉在唾液酶的催化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思考:咀嚼含淀粉的食物时会感到有甜味为什么?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人类的消耗量有什么不同?人类生命对油脂的需求有哪些?二、不吃油脂行不行1、油脂的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天然植物2、油脂的分类:油和脂肪3、油脂的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结构:4、油脂结构中的R1、R2、R3的意义:思考1. 在我们摄取的食物中,油脂过多或过少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影响?2.为什么提倡适当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使学生掌握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食物模型和图片,加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认识。
2. 采用讲授法,讲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均衡饮食,提高健康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讲解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a.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肉类、鱼类、豆制品等。
b.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糖等。
c. 脂肪: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来源于油脂、动物脂肪等。
d. 维生素: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微量物质,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肉类等。
e. 水: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饮用水、食物等。
f. 无机盐: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等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肉类、蔬菜、水果等。
4. 小组讨论:如何保持均衡饮食,提高健康水平。
5. 总结:强调保持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均衡饮食的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及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强化正确概念,纠正错误认识。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 学会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能够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关注饮食营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分析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第二课时: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摄入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标准和平衡原则。
3.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食物。
第三课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 学习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第四课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1. 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膳食计划。
3. 分享优秀的膳食计划案例。
第五课时: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2.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学习健康饮食的习惯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物中的营养》2. 课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食物中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概述营养物质的分类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4.2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
2.2 教学内容: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摄入途径讲授法: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2.4.2 讲解:详细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2.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第三章:蛋白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
3.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蛋白质的来源和摄入途径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蛋白质的了解。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概念。
3.4.2 讲解:详细讲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3.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蛋白质的了解。
第四章:脂肪让学生了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脂肪。
4.2 教学内容:脂肪的概念和作用脂肪的来源和摄入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脂肪的了解。
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脂肪的概念。
4.4.2 讲解:详细讲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提高对营养学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3. 健康饮食的建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难点: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食物营养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物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食物营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优秀学生,帮助落后学生。
2.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讨论情况,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食物营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营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营养知识。
九、教学资源:1. 食物营养相关书籍、资料。
2.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
3. 食物营养知识竞赛题目。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篇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技能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二、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进行。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思考实验方案来证明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大家好!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来维持我们的生命和各项活动,那么我们想一下,食物中到底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身体各部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板书课题)1展示图片,我们都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那么,食物中有没有水呢?如果有,2、教学内容:○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呢?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取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洁净的试管底部,用试管夹夹住然后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提问)我们会看到试管内壁底部靠近小麦种子的地方附着着一层小水珠(学生回答)。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食物中含有水分。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②我们接着进行实验:将小麦磨成面粉用水和起来,捏成一个面团,用一层纱布包住,然后将其浸入一盆清水中,用手揉搓。
不一会儿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提问)我们会看到盆里的清水变得浑浊了。
(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取适量浑浊液体于试管中,加入碘试液,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成了蓝色。
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碘与什么反应能变成蓝色呢?对,是淀粉。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使学生明白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提高营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3. 食物来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3.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4.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了解其含有的营养物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认识及其作用和食物来源的了解。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3. 评价指标:学生参与度、理解程度、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食物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2. 准备PPT课件,展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 准备课后作业模板,引导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食堂,了解食堂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成分。
2. 邀请营养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 开展家庭饮食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家庭成员饮食健康的意识。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
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播放录像: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板书糖类)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
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情感态度3.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查阅附表以及阅读第22页课文等,说出每人早餐或中餐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种营养物质,以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细胞的成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对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不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自然也会有区别。
例如,对于“花生种子中确实含有能量吗?”作出的假设可以是“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是富含能量的。
因此,花生的种子中含有能量。
如果让花生种子燃烧,可以看到火焰,还可以感受到它释放出的热量。
”针对这个假设进行实验时,就需要将花生种子点燃。
教师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提醒学生尽量减少误差的出现,也可以在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误差出现的原因。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不要一味地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
在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测得的数据与附表进行比较,当然,这需要进行称量和换算。
因此,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需要使用天平。
在进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应准备好人缺乏某些无机盐症状和缺乏某些维生素症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好教材中的表1和维生素C的发现史等,结合当地富含维生素和富含无机盐的食物种类,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1、3题。
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怎样的饮食才能防止某些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并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膳食纤维的课外阅读材料,为第三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条件,例如开放生物实验室,让他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以便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个性的发展。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生物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内容,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能举例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3、知道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
能力目标:
1、学会信息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注“三鹿奶粉”等新闻时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参与社会的
意识。
2、学生通过课件封面的“关爱地球”图片和郭沫若的《女神》中的诗句,
认识到我们的食物来源于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成份的作用
课前准备:ppt
三、教学过程:。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让学生知道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提高营养素养。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原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五、教学准备:1. 食物营养知识PPT。
2. 食物营养相关案例。
3. 小组讨论问题。
4. 教学视频或图片。
第一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引入: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介绍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概念和作用。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营养知识。
第二章:蛋白质1. 引入:讲解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三章:糖类1. 引入:讲解糖类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糖类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糖类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四章:脂肪1. 引入:讲解脂肪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脂肪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脂肪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五章:维生素和无机盐1. 引入:讲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六、水分1. 引入:讲解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 互动: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饮水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水分不足和过多的危害。
七、膳食纤维1. 引入:讲解膳食纤维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膳食纤维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识别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2、教学难点(1)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美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我们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展示常见食物的图片,如米饭、面包、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让学生讨论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的营养物质。
(2)讲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糖类(1)介绍糖类的种类,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讲解糖类的作用: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举例说明生活中富含糖类的食物,如米饭、馒头、土豆等。
3、脂肪(1)讲解脂肪的作用: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举例说明富含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植物油、坚果等。
4、蛋白质(1)介绍蛋白质的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举例说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类等。
5、维生素(1)展示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各种疾病图片,如夜盲症、坏血病、佝偻病等。
(2)讲解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6、水和无机盐(1)讲解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其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了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食物来源。
(2)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症状。
(3)探究的过程与数据处理。
2、难点:(1)区别各营养素缺乏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
(2)探究实验的设计组织以及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食物图片
2、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
3、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供能物质
(1)糖类: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
(3)蛋白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及更新提供原
料,也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非供能物
(1)水:人体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种生理活动(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等
(3)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三、“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教
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设计人:宁阳二十二中苏成金
一、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其作用及食物来源。
2、运用科学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营养。
二、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主探究。
据调查,我国中学生中有29%的人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食品。
但专家指出,洋快餐是导致人们发胖并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7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包括8条内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引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哪些作用、来自哪些食物呢?
(二)师生互动,合作共建。
学习任务一:列举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1、说出你常吃的1、2种食物,查阅资料,指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
(1)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
(3)请概括出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学习任务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完成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骤
(5)实验结果
(6)讨论分析:怎样减少实验的误差?
学习任务三: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Vc的含量。
请同学们参照实验一和教材P26-27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分组实验。
(三)拓展应用。
1、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
(思路分析)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不仅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也都能分解释放能量。
但三者之间又有区别:蛋白质分解只提供少量能量;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是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糖类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主要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来自糖类的分解。
(答案)糖类
(总结)本题是考查学生能否对释放能量的三种有机物进行区别。
对于类似问题的分析,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2、通过探究实验,下面的食物有一个共同的现实:滴加碘液后变成
色,这说明它们都含有
,你能归纳出鉴别方法吗?
(思路分析)淀粉是糖类中的一种,遇碘变蓝是它的特性,以后还要经常用到。
(答案)蓝色、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总结)要学会对知识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其主要特征及规律。
三、系统小结,自结自悟。
(总结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
四、学习诊断,当堂评价(相信自己一定行。
)
1、构成卵细胞最基本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维生素
2、小明经检查发现缺钙,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钙片,同时还建议他加服()
A.Va
3、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应注意多吃下列哪组食物()
A.豆类、糙米、全粒谷物 B.胡萝卜、黄玉米
C.肉、蛋、奶 D。
新鲜的水果、蔬菜
4、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A.燃烧 B、水浸 C。
压挤 D。
切割
5、在%的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中逐渐滴入下列哪种物质后,不会发生褪色
的是()
A.苹果汁 B。
白菜汁 C。
糖水 D。
橘子汁
6、“学生奶计划”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获得足够的(),因为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7、多吃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可预防(),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
8、把下列维生素与相应的缺乏症连起来,想一想,你平时吃的食物中含有的相应的维生素。
(1)脚气病 A。
Vd
(2)坏血病 B。
Vb
(3)夜盲症 C。
Vc
(4)佝偻病 D。
Va
9、记录你一天所吃的食物,并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每100g的含量。
)根据数据比一比:
早餐:
午餐:
晚餐:
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是,糖类最多的
是,一天所获得的维生素有哪几
种,维生素A最多的是,维生素C最多的是,钙最多的是。
10、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中:
(1)丽丽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两个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给水加热,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
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2)
(3)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含有多少能量。
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第41-42页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课本中的数据。
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五、自我反思,拓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