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秦汉散文

合集下载

秦汉散文

秦汉散文

一、诸子散文《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秦相国.秦王政立,尊为相国,号仲父饮鸩而死,年约近六十。

编撰时间及成书过程: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

当时诸侯各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大公子(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的门客盛极一时,吕不韦作为秦国的国相,自然也不示弱,就召集门客三千人,号令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和学说都写下来,以论述天下之理,共二十多万言,号曰《吕氏春秋》。

悬于咸阳城门,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势力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体例:《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主要思想:《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主要代表作。

以道家、儒家和阴阳家为主,但都经过加工和改造,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因此,《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诸子文化的结束和秦朝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点:1.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2..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寓言特色:a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b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李斯:秦代政治家、散文家,楚国上蔡人《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1.理气充足,辞采华美,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2.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仇)”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3.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趋向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骈体初祖”;4.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三、刻石铭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

现存刻石共有7篇,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详细探讨秦汉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一、秦汉文学的特点1.1 诗歌的崛起秦汉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此之前,诗歌主要表现为民间歌谣,而在汉代,诗歌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并开始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逐渐固定,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散文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散文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尤其是在诸子百家中表现出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散文在形式上更加规范,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1.3 辞赋的繁荣辞赋是秦汉时期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它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汉代辞赋达到了顶峰,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1.4 小说和戏剧的萌芽虽然秦汉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学体系,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小说和戏剧特征的作品。

如《汉书》中的“志怪”篇,就已经具备了小说的雏形。

而汉代的一些戏剧作品,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也为后世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品2.1 诗歌代表作品•《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精神。

2.2 散文代表作品•《左传》: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3 辞赋代表作品•《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两都赋》:东汉文学家班固所作,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描绘了洛阳和长安的繁华景象。

2.4 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品•《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答案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答案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判断题(一)1、所谓古文,是和“时文”即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意在恢复先秦两汉的散体散文.(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物是苏轼。

(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大力倡导古文的作家是柳宗元.(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北宋第一个散文大师是欧阳修。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八个人的合称。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6.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正式确立于明初朱右编选的《八先生文集》。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7.柳宗元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口号。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8.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又称新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9.欧阳修去世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王安石。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10.唐宋两代古文运动成功继承了秦汉散文和六朝骈文这两份文学遗产,极大丰富了散文创作。

(正确)判断题(二)1、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志人小说的真正形成,是以汉代刘向编著《说苑》、《新序》等书的出现为标志的。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儒林外史》采用联缀式的艺术结构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西游记》虽以玄奘取经事迹作引子,却摆脱了对史实的依榜,运用虚构法则和幻想形式进行再创作,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大开拓。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一、秦汉文学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但是由于秦王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且历时短暂,因此“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两汉王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汉代文学样式丰富,许多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孕育而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内容(一)秦与两汉散文1.秦与两汉散文综述秦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多文体渐趋完备的时期。

秦汉散文,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文学的旧传统,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2.秦代散文(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的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由于《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吕氏春秋》中还保存大量的寓言故事,全书的寓言故事共有两百多则。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李斯的散文秦代唯一的作家是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人。

曾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

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下焚书令,变籀文为小篆。

《史记》有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在泰山,琅玡、峄山等地刻石表功。

这些刻石文大多出自李斯之手。

内容虽没有更高的文学价值,但它是最古的碑文,对汉魏碑铭有直接的影响。

2.西汉散文(1)贾谊的政论文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

秦汉散文

秦汉散文

刘安
(明·张路 《淮南 王求仙 图卷》 局部)
❖《淮南子》21篇,十几万字。原 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 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 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可处 于诸子百家之上,为汉代治国法典, 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 墨、申(不害)、韩之说,是汉初黄 老思想的继续。东汉高诱说此书: “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 静,出入经道。”
❖ 后二十余年(前221),秦一统天下,秦 王政为始皇帝,以斯为卿、丞相,力主 废分封、立郡县,焚《诗》《书》、同 文书,明法定律。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出巡会稽,少子胡亥、李斯、赵 高等从,行至沙丘病卒。赵高说斯伪作 遗诏立胡亥,是为秦二世。二世信用赵 高,诛戮公子大臣,荒淫无道。斯贪恋 禄位,阿谀取容,然卒为赵高所陷,以 谋逆罪下狱,诬服。二年(前208),腰 斩斯于咸阳,夷三族,年约七十左右。
❖其中《陈政事疏》、《过秦论》 最为著名,被鲁迅称为“西汉 宏文”(《汉文学史纲要》)。
《陈政事疏》:
❖ 贾谊的政治见解,比较集中地反映在 《陈政事疏》中。
❖ 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缘起,《汉书·贾 谊传》说:文帝时,“匈奴强,侵边。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音见) 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 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
❖《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 着先秦诸子文化的结束和秦 朝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点:
1.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 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 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 理颇为生动,堪称优秀的文学 散文。
2.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据初步统计,全书中的寓言 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 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 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 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专升本《大学语文》第2章:散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第2章:散文
一波三折,最终在蓬莱仙宫找到了贵妃,但自此天 人永隔,始终无法圆满,使整个故事在玄宗、贵妃 二人绵绵无期的长恨中结束。
②人物刻画细腻传神。
作者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唐玄宗、杨贵妃的行为举 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 心理活动。
对于唐玄宗,诗歌第一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
在马嵬坡,作者侧重描写玄宗欲救不能、欲罢不 忍,不忍离去、不得不走的矛盾与痛苦,以大量 笔墨,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描述玄宗心头的哀 伤,如前往蜀中睹月思人,走遍巴蜀不胜哀痛, 还京路上踌躇不前,回到长安触景伤情。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 《老子》为代表;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为代表。

(二)秦汉散文
秦代在文学史上起过一定影响的散文是 《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汉 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两汉散 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政论文。贾谊和晁 错是两汉初年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汉代散 文中成就突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地位的是《史记》《汉书》,在整个 封建时代,都被史学家和文学家奉为典范 。
诗歌末尾,杨贵妃托付道士转达七夕之夜在长生 殿下的誓言为证,将杨贵妃感恩报德、忠于爱情 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叙事详略适宜。
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又倾注了自己丰富的 情感,使诗歌带有浓郁的抒情成分。
全诗将叙事、写景与抒情三者结合,根据故事情 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充分利用了三种艺术手 法,协调配合,增强了表现主旨、刻画人物的力 度。
明代散文中亦不少佳作,主要作家是明 初的宋濂、刘基,明中叶的王慎中、唐顺 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尤其是晚明小品 ,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秦汉散文

秦汉散文

5、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人物 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 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 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 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史记》的风格特征
1、司马迁不是一般的描述历史进程和和人物的生平 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地思 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 然规律。
醇厚典雅的特点。
《史记》的叙事艺术
1、《史记》有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 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 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 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
2、《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在体例上 冲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能够把更多 的内容纳入其中,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社会 生活的整体面貌
3、这两篇作品均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 角色的设定包括多方面的意义:主方代表 对历史的超越,客方因循守旧。
《鲁灵光殿赋》
1、东汉大赋中与京都题材相关且较具特色的 作品还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这是 一篇专写宫殿之雄伟壮丽的作品。
2、《鲁灵光殿赋》从总体上看明显分为两个 板块,前一板块铺陈宫殿的本质特征,后 一板块叙述宫殿的功能效应,是二元分立 的格局。
2、《二京赋》中的理性精神 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的 非常完美,不但超过了司 马相如和杨雄,也超过了 班固。
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
鼎,都卢寻撞。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 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峨峨, 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 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 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 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 若飘飘,后遂霏霏。
2、就汉代而论,影响深远,规模宏大,成就 突出,可为代表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和 张衡的《二京赋》。两赋作一前一后,一 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互相辉映。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是指秦代和两汉文学,秦汉文学主要在辞赋、史传文、政论文和乐府诗歌等四个方面取得较高成就,在上有较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一、秦汉散文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视为杂家着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

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

秦统一,李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李斯遭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先秦两汉散文的最基本的文献分类和一些感性知识。

2.通过合作讨论,掌握先秦两汉散文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和论证思维模式。

3.能够针对先秦两汉散文具体问题查找资料,深入探究并解决问题。

4.培养和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和传承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注意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教师教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

2.讲课时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不应面面俱到,一般性地重复教材。

对于作品的讲解分析更应突出重点,应避免繁锁和面面俱到的赏析。

3.对具体问题怎样去讲述,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4.由于课程内容丰富,较短,要求教师授课时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三、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四、课程教学重、难点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编先秦散文(18学时)第一章先秦散文概说(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第一节先秦文学的产生(1学时)1.教学内容(1)中国文学的源头;(2)传说时期的文学;(3)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4)诗乐舞紧密结合。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是先秦文学的分期;(2)教学难点是先秦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1学时)1.教学内容(1)文史哲不分;(2)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3)时代和作者难以确定。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是先秦文学的文史哲不分的基本形态。

(2)教学难点是先秦散文作者身份。

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1学时)1.教学内容(1)由巫到史;(2)贵族文学的兴起;(3)士阶层的兴起及其文学活动。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是先秦散文作者流变;(2)教学难点是巫史文化传统与先秦散文特色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0.5学时)1.教学内容(1)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化;(2)礼乐文化和西周春秋文化;(3)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礼记》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礼记》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礼记》原文鉴赏《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礼记》原文鉴赏[原文] (节选)曲礼上第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鹿。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檀弓上第三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檀弓下第四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

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

子手弓而可。

”手弓。

“子射诸!”射之,瑟一人,张弓。

又及,谓之,又毙二人。

每毙一人,掩其目。

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

”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礼运第九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礼器第十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一、总论: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

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

2、强烈的政治性。

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

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1、综述: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作。

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

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

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

4、尚书: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上古历史文献集。

大多属于记言散文。

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

由于语言精炼,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相比《春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之称。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西汉刘向整理。

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强,对后世的文、赋有重要影响。

6、诸子散文:●论语:孔子与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时期。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

提倡仁政、王道、民贵君轻。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1.中唐时期,他首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文,崇尚秦汉散文。

提倡文以载道,要求言之有物,词必己出,其文超卓群流,独遂高古,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代表作有《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叙》等。

他名为( )。

A.欧阳修B.苏轼C.孟子D.韩愈【精析】D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以“文以载道”为号召,以质朴刚健的散文取代浮华柔靡的骈文。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更是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文章遒劲有力,辞风峻利,语言练达,有《昌黎先生集》。

著名文章有《张中丞传后叙》《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等。

2.这种诗体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

以八句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双句押韵,这种诗歌体裁称为()。

A.乐府诗B.律诗C.歌行体D.楚辞【精析】B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共八句,分为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3.以下不属于儒家经典“四书”的作品是( )。

A.《大学》B.《中庸》C.《诗经》D.《论语》【精析】C“四书”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四本书的合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属于“五经”之一。

4.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其中从一般原理出发,经过一定的逻辑推演,从而得出一个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B.类比法C.比喻法D.演绎法【精析】D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类比法是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出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比喻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

5.它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源起于楚辞,受先秦散文的影响,以歌功颂德为内容,以铺陈、排比、夸张、追求辞藻华丽为手法,以服务于宫廷贵族为目的,它是(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1.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2.《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3.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4.《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5.《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1.神话的基本特征:(1)想象或幻想。

(2)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3)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2.神话与传说的区别:(1)神话产生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3.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4.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1)创世神话: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2)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3)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4.我国神话精神内涵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5.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2)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

(3)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1.《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诗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纲
刘勰
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的美,或称劲健之美;风,偏于空灵、超逸,多表现为文章情思的跌宕流动;骨的意蕴偏于充实、刚硬,多表现为文词的锤炼加工。
27.“滋味”说
刘勰
把“滋味”和含蓄的艺术特点联系起来。
28.“讽喻”说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适而作;文辞质朴而直截了当,明白通俗;语言口吻刚直激切,使人容易受到触动刺激;采用语调奔放而流畅的诗歌体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5.中唐诗歌
元白诗派
白居易
元稹
张籍
王建
韩孟诗派
韩愈
孟郊
李贺
其他
刘禹锡
柳宗元
6.晚唐诗歌
分类一
李商隐
杜牧
许浑
苦吟派
贾岛
姚合
分类三
皮日休
陆龟蒙
司空图
7.散文
古文运动
韩愈
柳宗元
晚唐讽刺小品
皮日休
陆龟蒙
罗隐
8.唐传奇
《古井记》
《补江总白猿传》
《游仙窟》
《任氏传》
《柳毅传》
《李娃传》
《莺莺传》
《大唐奇事记》
《枕中记》
汤显祖
吴炳
孟称舜
阮大钺
骈俪派
屠隆
梅鼎祚
高濂
周朝俊
孙钟龄
八、清代文学
1.清初诗歌
遗民诗人
顾炎武
吴嘉纪
屈大均
王夫之
黄宗羲
入仕诗人
阎尔梅
钱澄之
杜◎
陈恭尹
归庄
钱谦益
吴伟业
龚鼎孳
施闰章
宋琬
其他
王士◎
赵执信
查慎行
2.清代中期诗歌

《大学语文》第三讲(秦汉文学)

《大学语文》第三讲(秦汉文学)

3、内容多样 在秦汉时期,新出现的文学样式有赋、乐 府诗、五言诗(特别是文人五言诗)、七 言诗、人物传记、小说等,文学样式是多 样的。
• 4、作家不少
• 在秦汉时期,所涉及的重要作家有李斯、 贾谊、晁错、枚乘、司马相如、司马迁、 扬雄、张衡、班固、辛延年、赵壹等。

有人提出了秦无文学的观点。客观地说,秦代文坛是寂寞的。 不发达的,但肯定还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包括民歌在内,只 是没能更多地流传下来罢了。





☆《史记》的史学精神。 1、实录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虚美,不隐恶”。这成了后代一些正直的 史官秉笔直书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在对史料的分析、处理 过程中,始终贯串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寄寓了 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 2、批判精神。 总体上看,《史记》不是一部为统治者唱赞歌的史书(当 然其中也不乏赞颂性的传记,如《李将军列传》、《廉颇 蔺相如列传》等),而是一部批判性的史书。尤其对汉王 朝的历史,对当代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 峻的眼光 。 3、人本精神。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 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 高度重视。

二、汉代辞赋
赋:

“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它的文体是诗和文的 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赋的源泉。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 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 往并举连称。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 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 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篇章较长,涉及了上千年的历史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时期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汉文学代表了秦汉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思想观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秦汉文学的重要知识点的概括整理。

1.秦汉文学的特点:秦汉文学的特点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主要体现在它的工具性和功利性。

秦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士族多次受到压迫和限制,他们在文学表达上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功利价值,文学作品多以传世之才为中心,文化特征鲜明,意识形态偏向于现实主义。

3.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家:秦汉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情真意切、含蓄而深沉的风格而著称;班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汉书》被称为古代历史学的巅峰之作;张衡是一位文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作品表现了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秦汉散文:秦汉时期散文兴盛,代表性的作家有杨雄、司马相如等。

散文脱离了诗歌的格律与韵律的约束,采用散文的写作方式进行叙事和抒发情感。

散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表述当时社会现象和个人感受的重要工具。

5.秦汉小说:秦汉时期的小说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等。

《世说新语》是一本以记载历史人物言行为主的小说,它展示了人物之间的情感、行为与思想,并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和艺术加工。

6.秦汉文言文: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文言文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言文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规范性,被秦汉时期的文人士族视为一种表达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秦汉时期的文言文以经典文献、史书和字画等形式传承至今,成为后世文言文的重要源头。

以上是关于秦汉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概括。

秦汉时期的文学代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风貌,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 史记》

《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的艺术成就: 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

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的书面语; 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的书面语;人物语言富于 个性化; 个性化;叙的画面和深邃的意蕴 浓郁的悲剧气氛 强烈的传奇色彩
☆ ☆

《史记》 史记》
秦汉散文
三、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 (一)、史传散文: )、史传散文: 史传散文 1、班固:《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 汉书》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描写西汉盛世人物及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 重视规矩绳墨, 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2、赵晔:《吴越春秋》(历史演义小说雏形) 、赵晔: 吴越春秋》 历史演义小说雏形) 3、《越绝书》 、 越绝书》
采用多种方法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方法:反复渲染;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结合人物出身、 方法:反复渲染;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结合人物出身、 教养、经历;互见法; 教养、经历;互见法;多维透视法
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 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 史记》 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 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 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 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而在他 传中写即有无互见; 传中写即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某些事迹 在一篇传记中详写,在其他传记中略写即详略互见。 在一篇传记中详写,在其他传记中略写即详略互见。此 方法既避免了行文的重复,突出人物主要性格, 方法既避免了行文的重复,突出人物主要性格,有表现 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
秦汉散文
三、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 (二)、政论文: )、政论文: 政论文 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 与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与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三)、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碑文:蔡邕: 郭有道碑》 陈太丘碑》 碑文:蔡邕:《郭有道碑》、《陈太丘碑》 游记:马第伯: 封禅仪记》 最早的游记) 游记:马第伯:《封禅仪记》(最早的游记)

《史记》的影响: 史记》的影响:

思想内容方面: 思想内容方面: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给后人以鼓舞 艺术成就方面: 艺术成就方面:

对后世散文、小说、 对后世散文、小说、戏剧有深远影响

☆ ☆ ☆ ☆
求实存真与采善贬恶相统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

《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的艺术成就: 叙事艺术: 叙事艺术: 结构宏大、脉络清晰、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结构宏大、脉络清晰、详略得当、条理清晰、情节性



写人艺术: 写人艺术:
《史记》 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发愤著书

《史记》体例: 史记》体例: 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八书三十世家 (记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 记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 《史记》的思想内容: 史记》的思想内容: 歌颂明君贤臣的优秀品质及杰出贡献 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 歌颂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 颂扬中下层人物的可贵品质及智慧才能 规模巨大的纪 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无韵之离骚”
秦汉散文
一、秦代散文: 秦代散文: 吕氏春秋》 谏逐客书》 《吕氏春秋》、《谏逐客书》、刻石文 二、西汉散文: 西汉散文: (一)、前期: )、前期: 前期 政论文: 政论文: 贾谊:《过秦论》 贾谊 《过秦论》、《陈政事疏》 陈政事疏》 晁错: 论贵粟疏》 晁错:《论贵粟疏》
秦汉散文
二、西汉散文: 西汉散文: (二)、中期: )、中期: 中期 1、刘安 《淮南子》 、刘安:《淮南子》 2、董仲舒:《春秋繁露》(说理散文) 、董仲舒: 春秋繁露》 说理散文) 3、其他:司马相如、桓宽、司马迁等 、其他:司马相如、桓宽、 )、后期 后期: (三)、后期: 刘向: 新序》 说苑》 刘向:《新序》、《说苑》及古代典籍书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