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哈金英语小说之比较研究
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多元文化解读
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多元文化解读作者:鹿彬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4期⊙鹿彬[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50014]摘要: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的解读,选取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和思想家林语堂作为研究个案,以林语堂的《开明英文读本》英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语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以及该套教科书蕴含的多元文化培养方向等内容;解析林语堂的教育成就和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探讨《开明英文读本》多元文化知识构建的方式、途径和特点,展示《开明英文读本》的编撰特点,特别是课程内容整合方式方法和多元文化知识构建方式,以及林语堂在教科书编撰过程中融入的多元文化和谐观、教育观、渗透观、史学观等教育理念;同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开明英文读本》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提出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编撰启示,为课改背景下的“一纲多本”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教科书多元文化整合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应具有多元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如何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思维和能力?对于中学生的多元文化视角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该如何切入和开展?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该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应用能力?教材该如何处理好主流社会文化与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而随着当前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应试教育模式和受市场影响明显的教科书编纂等方面的强烈不满,又使得“民国”英语教科书成为热议的对象。
这反映出社会环境对教材编撰提出新要求,期望现今英语教科书突出学生的本位观,也是对当前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提出了全新的理解和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林语堂编撰的《开明英文读本》英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多元文化教育角度解读林语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通过解析林语堂赋予教科书的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当前英语教师提供崭新的参考和学习视域。
《京华烟云》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京华烟云》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京华烟云》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背景:
《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北京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展现了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北京市井生活的精彩与多彩。
该小说成为一部经
典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京华烟云》的繁体中文原本难以阅读,因此需要由翻译家将其译成简体中文,以便普及。
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译本,一种是由吴茵和译,另一种是由顾念菁和杨夔
译的。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1. 线索和情节的呈现方式: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对比阅读,探究它们对小说中线索和情
节的呈现方式的异同,比较它们在叙事手法、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2. 文化意涵的传递:将两种译本在文化意涵传递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体现北京
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
3. 读者反响和评价:通过对读者的反响和评价进行调查,了解它们对两个版本的接受
程度和阅读体验,并探究背后的原因。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差异和异同,揭示它们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为后人提供有益的翻译经验和理
论借鉴。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比较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文译本
为参 照, 比较 林 语 堂 的英 语 小说 Mo n e ig 的 两 个 中文 译 本 译 者 的 主体 性及 其 对 翻译 风 格 和 效 果 的影 me t n P k n i 响 , 以发现 : 对 而言, 可 相 张振 玉 译 本《 华 烟 云 》 京 可作 为“ 造 性叛 逆” 创 的代 表 , 郁 飞 译 本 《 息 京 华 》 更 加 忠 而 瞬 则 实 于 原 作 , 种 差 异 更 多是 由译 者 各 自 的翻 译 选 择 所 导 致 , 即 是 译 者 主 体 性 的重 要体 现 。 这 亦 关 键 词 : 者 主 体 性 ; 实 标 准 ; 造 性 叛 逆 ; 化 意 象 译 忠 创 文 中 图 分 类 号 : l . H3 5 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l 5 42 1 ) 2 0 3 5 l 7 一2 4 f 0 1 0 —0 3 —0 。
作者简介 : 雪梅(97 魏 1 7 ~ ) 女 , 北 孝 感 人 , 感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学硕 士 。 , 湖 孝 文 胡德香(93 1 6 ~ ) 女 , 北 孝 感 人 , 中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副 教授 , 学 博 士 。 , 湖 华 文
33
让 其主 体性 得 以充 分 体 现 。 “ 者 的作 用 与 定 位 译 已成 为 1 9 9 6年 中 国翻 译 与 教 学 研 讨 会 的重 要 议
题 。E第 二 阶段始 于 20 -l i 0 2年 , 对 译 者 主 体 性 的 以
多 角 度 、 层 次 的研 究 为 标 志 , 研 究 领 域 已 大 大 多 其
第 3 1卷 第 2期 21 0 1年 3 月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OF XI AOGA N
中英拟声词对比及翻译
中英拟声词对比及翻译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2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3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4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5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6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7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8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9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10 A Study of Neo-Classicism11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12 中式菜名的英译13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以《》和《叶问》为例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5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16 达芙妮?杜穆里埃《吕蓓卡》中的哥特意象17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1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1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20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21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其民主政治22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23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24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25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26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27 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与局限研究28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29 《马克?吐温—美国的镜子》中的中英文衔接手段的对比和翻译30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31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32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33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34 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xx大学学生为例3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36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37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38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39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40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41 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42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3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44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45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46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47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48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49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演讲的影响50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51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52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53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54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55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56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57 Analysis of t he Reasons Why Jo Rejects Laurie’s Proposal of Marriage in Little Women58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59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60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61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62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63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64 章回体小说开篇叙事标记语翻译初探——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例65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66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67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68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69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70 论《嘉莉妹妹》中德莱赛的自然主义71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72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73 珀西?雪莱抒情诗意象研究74 对儿子与情人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75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76 文化战略及其对汉译英的影响77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78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79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80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81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82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83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84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85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86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87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88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89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90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9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92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93 汉英导游词中国俗词汇的翻译策略研究94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95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96 The Changes of Women’s Statu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97 黑人性的遗失与保存从黑人文化传统看《日用家当》98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99 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100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101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Elizabeth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102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103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104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105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106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107 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108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10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10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111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研究112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113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114 浅析女性主义在薇拉﹒凯瑟作品中的表现115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16 从校园官方网站角度对比研究中美校园文化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8 《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119 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120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的对比艺术121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122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123 论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成因124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125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126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127 Film Translation in the Horizon of Relevance Theory—Based on the Film Dead Poets Society128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129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130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131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132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33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34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135 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136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37 少儿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138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139 The Strategies i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140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141 库柏《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麦格瓦分析142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43 英文歌词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44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45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146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147 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14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149 《麦琪的礼物》看语境在中英翻译中的影响150 论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151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152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153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154 从词法和句法的角度研究网络英语新词155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女性的社会地位156 On building-up a welcoming ESL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157 英汉隐喻中谚语的对比分析158 苔丝女性悲剧的性格因素159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160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161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162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语言163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164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165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166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167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168 The Analysis of Hesitation in Oral Communication169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70 论《海上扁舟》中的美国自然主义171172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173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174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175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176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177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178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79 A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Interpers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e 180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181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182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183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184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185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称呼语翻译的对比研究186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 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187 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188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189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190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191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19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93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194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195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 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196 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分析197 电影片名翻译商业化所引发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98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199 谭恩美《喜福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200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京华烟云》两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
t学教育脈03《京华烟云》两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争君奉内容摘要: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行业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因其翻译的主体 不同,翻译出来的作品风格以及语言效果等各方面也有所不同。
《Moment in Peking》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 林语堂先生的主要英文小说作品之一,本文针对《京华烟云》两中译本译者主体性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说明译本 译者主体对作品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京华烟云》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林语堂先生的作品《Moment in Peking》中主要有两个中文译 本,一是张振玉版的译本《京华烟 云》,二是郁飞版的译本《瞬息京 华》。
这两个译本因其译者的主体 性不同,从而使翻译产生的效果 也不同。
本文主要针对这两本中 译译本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对比,从而为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 借鉴。
《京华烟云》两个中文译本及其译者的主体性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 家,也是著名学者和作家。
林语堂 先生不仅对中西方文化特别了解,对中文和英文的掌握程度也 比较高,可以在两种语言中自由 切换。
林语堂先生的作品《京华烟 云》,其英文名是Moment in Peking,主要是为了向西方国家介 绍当时的中国国强以及当时人们 的生活状态。
在这部小说中主要 描写了曾、姚、牛、孔四个家族几 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 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变迁,这部小说的地理背景主要以北京 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中 国韵味。
由于这本小说的历史背景和 文化背景以及小说内容的特殊性,使得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非 常艰巨。
这本小说的中文翻译最 具代表性的是张振玉版的《京华 烟云》以及郁飞版的《瞬息京华》。
这两个版本的译者都是中国人,因此两本译文在文化差异上并不 明显,对这两版译本进行分析主 要是为了研究这两个版本是如何 反映出作品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 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研究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对整个译本的翻译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论林语堂的_小说三部曲_
论林语堂的“小说三部曲”郭海燕(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 要:《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朱门》是林语堂最为钟爱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既各自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文化取向代表了林语堂心目中的理想人生模式。
关键词:林语堂;小说;三部曲;文化取向 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444(2001)0420538205收稿日期:2000208203作者简介:郭海燕(19732),女,山东济宁人,南京审计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一用汉语之外的语言从事写作的现代中国作家,如梁宗岱、盛成、叶君健等都曾经在西方读者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
林语堂1936年移居美国后,为了全面地介绍中国文化,用英语写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中国哲人的智慧》等大量著作,出版后在美国引起轰动。
后来,他认为“诚以论著入人之深,不如小说。
盖欲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超事理,发情感,非借道小说不可”[1](P.253)。
所以他又写了七部小说,发表后又立即畅销美国。
而在小说当中,他最为钟爱自己的小说“三部曲”。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林语堂的小说三部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面向西方读者创作的。
由于中国作家所创作的内容是中国化的,语境也是中国的,所以他们对中国读者的趣味与理解力不必花大力气去判断;而林语堂用英语创作小说给西方读者看,则着实需要对西方读者的趣味与理解力有相当的了解才行。
林语堂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制高点上,非常清楚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亦非常清楚西方文化中的错失。
他在其介绍中国文化的作品中一再强调悠闲的重要,因为他了解西方人,替那些深深被现代文明所异化的现代西方人而苦恼,他认为,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相反者必是互相钦佩的,所以东西文明是可以互补的。
从林的小说发表后的畅销,我们知道林语堂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口味。
《道德经》林语堂和Arthur Waley两译本翻译风格对比研究
近于英语国家的 Arthur Waley,但仍有些许不同。而 两位译者对于“道”的翻译完全不同,在《道德经》中, “道”作为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且是整本《道德经》中 的核心概念,及其充满东方特色,所以是否能将“道” 翻译的合适尤为重要。
本数量逐渐增加,直至现在已有 100 多种译本。 《道德经》虽语言简洁明了,但因其史料繁多,且
家“道”的概念,让西方能更了解“道”的思想。而 Wa原 ley 采用了翻译中的归化,将“道”意译成“The Way”, “Way”英 文 中 趋 向 于“ 方 法 ,道 路 ,方 向 ”,而 这 只 是 “道”的其中一种意思,道家的“道”更多强调的是万物 的由来,自然规律。译文加上“the”强调了“way”特殊 性来代指“道”,但是可能会使读者误解成抽象的“方 法,道路,方向”,且缺失了“道”在《道德经》中的其他 含义。《道德经》在句式排列方面十分有特色,每三字 构成对句,具有诗的特性,朗朗上口。Waley 选择不改
“阴谋”,而林语堂的“hypocrisy”则强调了“智慧”积极
Great hypocrisy followed in its wake.
向上对应的消极的“伪善”。“孝慈”,林语 堂译 成
When the six relationships no longer lived at “‘kindparents’and‘filial’sons”,强 调 了“ 孝 慈 ”双 向
一、引言
于复杂的词汇、句式,就像原文一样采用最为简单的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代表 语言来阐释“道”、“名”的概念,且两位译者的译文结
作,全书分上下两篇《道经》《德经》,共八十一章。《道 构大致相同,从中可看出林语堂对英语语言的处理趋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旨在回顾与展望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
在我们探讨了研究动机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我们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历史概述和文学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问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我们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林语堂家族小说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学遗产。
通过本文的回顾与展望,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兴趣,为这一文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历史概述、文学特点、现状、热点问题、不足之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动机林语堂家族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我之所以选择研究林语堂家族小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动机。
林语堂家族小说在探讨家族、爱情、友情等主题时展现出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发。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认识,深化对其创作理念和风格的理解。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进一步探讨和挖掘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林语堂家族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揭示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推动对其作品的全面理解和解读。
通过研究林语堂家族小说,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题特点,揭示作家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关怀与思考,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深度和广度。
探讨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意义还在于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阅读指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学价值,促进作品的传播与推广,推动林语堂文学的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自译 和他译并存的翻译主体 林语堂 l 7岁就进入 了当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 又 先后 留学美 国 、德 国等 ,具有深 厚 的外文 功底 ,我们 非
一
、
常 熟悉 的 《 吾 国与吾 民》就 是林 语堂用 英语 写 的,随着 后 续 英 文作 品 的相 继 问世 ,林语 堂 也开 始 被 更多 的人 关注 。 林 语堂还 写作 发表 了很 多著 名 的幽默 、闲适 的小 品文 。作
林语 堂 1 8 9 5年 出 生在 福 建 一个 清 贫 的基 督 教 家 庭 , 1 7岁考 入 上 海 圣 约 翰 大 学 ,2 4岁 进 入 哈 佛大 学文 学系 , 于1 9 7 6 年 去 世于 香港 。常年 海 外生 活 的经 历 使林 语 堂 具 有 良好 的东西 方文化 背景 。深 谙东 西方 文化 的林语 堂所 创 作 的作 品独具个 性 ,虽然 他 的文章 多数 用英文 书写 ,但 却 紧扣 当时 中 国社会 的生活 、政 治现状 。所 以我 们不 能用 常 用 的视角 看待 林语 堂 的英 文作 品翻 译 。本文 也将通 过不 同 的方 面研 究林语 堂英 文作 品翻译 的独特 特点 。
为著名双语作家的林语堂,其作品在相当数量上都有 自备 的汉 英双 套 文本 ,这 就 不难 理 解他 的一 部 分后 出作 品中 , 带 有直接 翻译 的性质 。
( 一 )自译 林 语堂 认为 ,英 文是 典雅 的, 中文是漂 亮 的,都 是炉 火纯 青的语 言 ,两者 都好 到无法 完全 互译 。作为 优秀 的翻 译 家和作 家,林语 堂将 自己的部分 英文作 品也进行 了自译 。 曾经 有人对 他 的 自译 作 品做 了如下评 价 :一是从 文字 详 略 和文 本 内容来看 ,多 数情况 下英 文文 本相 对于 中文文 本来 讲 更 为丰 富,或 许是 表达 场合 的不 同, 中文版 作 品有 时 反 而简 略,但 凡涉 及到 我 国民族特 色和 当时 社会 时局 的双 语 文本 ,中文文本 更为详 尽。二是 比较注重 作品 的主 要 内容 , 完全 无法 看 出他 的细 节处 理 ,甚 至很 多部 分都 是 只保 留了 基本 的意 思 ,其 余 的完全 是 自由发挥 。据 此来 讲 ,林语 堂 的 自译作 品很难 区分是创作 型改写还是忠 实的翻 译。
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
第34卷第1期2021年1月镇江高专学报JournalofZhenjiangCollegeVol.34 No.1Jan.,2021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孙宗广(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摘 要: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为台湾版《大地》作序言《不朽的〈大地〉》,篇幅不长,但涉及赛珍珠研究若干较为重要的问题。
哈金与赛珍珠有相似的跨文化生活与写作经历,其评述总体客观精彩,但在赛珍珠一家的国籍问题、华语界对《大地》褒贬的原因、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长篇小说结构的“病因”等方面的观点有待商榷。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哈金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48(2021)01-0019-04收稿日期:2020-05-28作者简介:孙宗广(1968—),男,山东费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
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彭玲娴翻译的赛珍珠“大地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是目前唯一获美方授权的全译本,印刷朴实庄重,装帧大方精美。
彭译版本保留了原书扉页上引用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一段文字,呈现原作完整样貌。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撰写了序言《不朽的〈大地〉》。
哈金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美籍华人作家,其许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如《池塘》(1998年)、《等待》(1999年)、《疯狂》(2002年)、《战争垃圾》(2004年)、《自由生活》(2007年)、《南京安魂曲》(2011年)等。
由于相似的跨文化生活与写作经历,哈金对赛珍珠中国题材的写作感同身受,其评述总体客观精彩。
但该文在赛珍珠一家的国籍问题、华语界对《大地》的褒贬原因、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长篇小说结构的“病因”等方面均存在不准确、简单化或有失偏颇的立论。
1 赛氏一家的国籍问题 哈金在文中称:“她在中国长大,从小就随父亲入了中国籍,直到临终前仍坚持自己也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女儿。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第一篇: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 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
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浅谈林语堂
作者: 金起元
出版物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8-60页
主题词: 林语堂;英语文体;三十年代;学习英语;研究探讨;英语语法;知识分子;挖掘分析;鸦片战争;五口通商
摘要: <正>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以来,林语堂在我国学术界的英语领域里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国内目前凡是六十岁左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直接间接,很少没有受过林语堂的影响的。
林语堂有他的反的一面,也有他的正的一面。
他的反的一面是他的反动思想,这已成定论,我们无意再在这里进行挖掘分析;他的正的一面是他的纯正优美的英语文体,却颇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在我们的国家里,用外国的语言,写那么多的书,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林语堂虽然不能。
林语堂翻译理论
(2)林语堂与Moment in Peking
•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 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 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 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 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 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 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1975年, 分 析两种中译本
例1.“Come in,” said the woman, greeting him with a smile that was spoiled by her black teeth.He went into the barely furnished hall, and still there was no Silverscreen. 张译本:向他微微一笑,可惜笑容配上黑牙齿,真 是美中不足。体仁走进那陈设十分简陋的客厅, 但是还是看不见银屏。 郁译本:这一笑露出了满口黑牙,把相貌完全破坏 了。他跨进没有几件家具的堂屋,还是没见银屏。
(2)翻译的三条标准
• 他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 “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 的标准…” • 忠实: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 • 通顺:须以句为本位、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 • 美:他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但不 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 最后,他同意“翻译即创作”的说法,认为翻译 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做一种 艺术”。 ——(同上,第330页—第331页)
Peking
• (1)林语堂简介
•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氏,笔名语 堂。福建龙溪人。其父是个乡村牧师,他早 年就上教会小学读书,从小便深受西方文化 影响。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专攻英文, 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转赴德国莱 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对英语和西方语言学 造诣很深。1923年归国后,从事教育、写作 等工作。1966年定居于台湾,又曾在香港任 教。最后病逝于香港。
《祝福》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2 A Glimpse of Intercultural Marriag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3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4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5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6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解读《红字》中的清教主义7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8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9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0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11 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12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13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14 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15 艾丽丝沃克《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6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17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18 原创+⑧+ 0 +⑤+⑨+⑨+ 0+⑦+④+⑨19 论“冰山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应用20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21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22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23 浅析隐喻在口译中的可译度24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25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26 从福柯的权利/知识理论讨论《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自我身份认同27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死亡意象分析28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死亡主题解析29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30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31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32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3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34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35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3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37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38 Culture-base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Titles39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40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41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42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4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44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45 《飘》—斯嘉丽女性主义意识的成长历程解读46 The Bluest Eye: Cultural Hegemony and Spiritual Dissimilation47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48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49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50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51 浅析《绯闻女孩》中的美国过度消费观52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53 The Hero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4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55 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教育失败56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57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58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59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60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61 浅谈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文化差异62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63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64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65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性格对命运的影响66 《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67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主题研究68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69 中美动画电影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70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71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72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73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74 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哥特艺术解析75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76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77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78 关于中国文化教学的文献综述79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80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81 从婚礼仪式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82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83 圣地亚哥,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8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5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86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与融合87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88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89 论《认真的重要性》的喜剧艺术特征90 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91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92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93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94 金融危机对中美人民经济生活造成不同影响的文化根源95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96 《围城》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97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98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99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100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1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102 通过象征主义、梭罗的自然思想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析《瓦尔登湖》103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104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05 《紫色》主题的表现手法106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107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108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109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110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111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112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13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114 浅谈英语俚语115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116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117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118 解读苔丝悲剧的成因119120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121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122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23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124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125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126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分析127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128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29 浅谈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130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1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2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133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34 《老人与海》的悲剧色彩:对完美主义的质疑135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136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137 浅谈简奥斯丁《劝导》的反讽艺术138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139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140 《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141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142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143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144 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美国嬉皮士政治自由主义145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46 儒家文化与和谐世界的构建147 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48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149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150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151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152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153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154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155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56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157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158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159 《德拉库拉》系列电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文化阐释160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161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162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分析163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164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165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166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67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168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的应用及功能分析169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170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171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172 The Translation of Puns173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问题探析及对策174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75 《神探夏洛克》文化现象研究176 Personality that Matter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177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78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179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180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181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182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183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184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185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186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187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18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189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190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191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192 耶稣成为弥赛亚以及被民众接受之原因193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194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195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196 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197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198 提高中学生听力的有效策略199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200 浅析美剧《神盾局特工》中库森的美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现当代作家用外语言书写作品的归类问题-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国现当代作家用外语言书写作品的归类问题-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论及用外语创作的中国作家,林语堂是许多人最先可能想到的名字。
事实上,中国现当代具备外语写作才华的文人并非绝无仅有。
德国学者顾彬在强调语言重要性时就提到: 时期(19121949)的作家是多语作家。
他们通常不只掌握多种语言,也以各外来语文书写文学艺术品。
林语堂(18951976)和张爱玲(19211995)写英文小说,而戴望舒(19051950)以法文、郭沫若(18921978)以德文写诗。
今天大多数文学领域的中国学者没能通过原文阅读这些作品,这是那些属于世界文学,也创造世界文学的作家们的灾难。
这不只荒唐,海峡两岸林语堂或张爱玲的所谓全集并没有包括他们的英文作品,而只有别人所翻译的蹩脚中文译本,中国学界这情况,也是荒凉的。
就这段话而言,顾彬至少陈述了两个事实,这同时也是他所表达的两点意见:1. 时期用外语创作的作家不在少数;2.中国学界未能对那些用外语书写的作品予以足够的重视。
顾彬对林语堂等人外语写作及其意义的正视,至少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局外人的客观,和作为一个跨语际学者的敏感。
顾彬的意图原本不在要纠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某个疏漏,但他的这番话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为中国学界如何为那些现代多语作家定位、如何为那些外语作品归类带来启发。
顾彬确实为林语堂和张爱玲的英文小说不入中国学者的法眼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种感慨主要源于他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对中国的研究者具备更高素养的期许,其实,单就这类文本而言,顾彬并不以为它们就应该归属于中国文学的范围。
在讨论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日语写作时,他这样认为:台湾文学史间或提到的作品,至多就是以台湾的风土人情为主题而已,却穿着纯粹的日语的外衣。
它们应当算作日本文学史,而不是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
这么看来,以前台湾最重要的作家吴浊流(1900-1976)就不能归入中国文学史。
林语堂与罗曼·雅各布逊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林语堂与罗曼·雅各布逊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一、罗曼·雅各布逊和林语堂翻译思想介绍1. 罗曼·雅各布逊翻译思想。
罗曼·雅各布逊(1896-1982)是20世纪杰出的美籍俄裔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
他一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其翻译思想只不过是其语言学理论衍生出来的产物。
学者们也主要关注的是雅各布逊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很少从翻译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这并不影响其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经典论著《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中。
雅各布逊从符号学入手,在宏观上把翻译分成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语内翻译或是重述指的是用同种语言内的其他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如用现代英语解释古英语文献,用正式文体代替非正式文体,用方言表达标准语言所说事物等。
语际翻译乃我们常言的翻译,即用其他某种语言解释语言符号。
符际翻译指的是用非语言系统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如使用画、手势、音乐等表达我们想说的话。
这一分类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至今仍为界内学者推崇。
雅各布逊还对等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他提出了“信息对等”的概念。
他认为,在语际翻译的层面上,在符号单元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等,一般而言,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的完整信息取代原文信息,而不是使用分离的符号单元。
因此,翻译就是“涉及两种不同符号系统中的两组对等信息”。
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应关注的不是原语与译语之间的字字对应,而是更高层面上的信息传达。
另外,雅各布逊就“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任何现存语言中的所有认知经验及其分类都是可以表达的”,不同语言之间是可译的,这是“语言共性论”的观点。
然而,他指出日常语言神话和诗歌当中,因为语法范畴承载了大量的意义输入,这时,翻译变得困难并会引起争议。
浅谈中西方小说文化之差异
注意:本文由合肥财经学院机电一体化1101班童永鹏原创和分享,不作为其他人的“中西方文化课”期末考试之用,如有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浅谈中西小说文化之差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的这句诗恰好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和态度。
林语堂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海外经历,使他能站在世界一体化的高度,不偏不倚地看待不同的文化。
他认为,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也是一体的,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他们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可以互相弥补互相吸收的。
在全球不断一体化的今天,林语堂看待中西文化客观、全面、人性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题记作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我有幸阅读了《红与黑》、《汤姆索亚历险记》、《羊脂球》、《儒林外史》、《围城》、《钱钟书传》等大量的中外著作,不能说是完全吸收了全部的思想,只能说是粗略地了解大家所想诉说的大体含义。
如果非要给小说做个比喻的话,我更愿意把小说比作是陈年老窖,越久越醇,越品越有味儿。
虽然我不是像李白那样嗜酒如命,但是我愿意去慢慢品味那独特的香浓,虽然,有些烈、有些辣,甚至难以下咽,但是,酒过肚肠,那一丝丝的香滑顺着口飘溢心脾,荡气回肠。
小说不也如此吗?一部著作的诞生倾注了作者的全部的心血和期盼,如女孩红那样装满了对孩子的期盼,这一点,中西方的小说都是一样的,司汤达的《红与黑》酝酿和创作了多年终成就了这部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这样,终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下面,就针对我最喜爱的两部中西方小说来粗略地谈谈我对中西方小说差异的理解。
先从中国的《儒林外史》开始谈起吧。
我先谈谈喜欢《儒林外史》的理由吧。
有的人会说,中国古代的著作多得是,为什么偏偏选择《儒林外史》来说呢。
我想说的是,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课本外的古代小说著作,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深深地吸引了我,似乎把我带到了康乾时期,我会为了高要县知县汤奉讲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傅活活枷死而气愤,会为了范进中举后不省人事而黯然神伤,会为了科举制度下培养的一批批庸才而叹息,更会为了生活在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墨客和能人志士而感到悲哀和怜悯。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大陆对林语堂的全面研究和介绍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滥觞期,到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沉寂期,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才进入一个复兴发展期[1]。
期间,林语堂的文艺思想、文化观念等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挖掘。
但这只是对林语堂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研究。
林语堂作为一位将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的翻译家,近些年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研究、林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其他译作的研究等角度,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综述。
一、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林语堂著作等身,对于翻译理论的论述却相对较少。
最能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属林语堂1933年写的《论翻译》一文。
这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所作的序论,后又收入林语堂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
陈荣东在《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一文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介绍。
他指出,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不仅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也在阐释这三条标准的说理过程中对于翻译美学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如翻译审美客体(原作)、审美主体(译者)、审美过程(翻译思维和程序)、审美产物(译作)及审美评判原则(翻译批评标准)等,阐发了精辟的见解[2]。
郎江涛和王静指出,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译学思想。
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同时也指出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其归化的译法不利于译语语言的丰富,对文化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
研究者不仅研读文本,也从不同的角度了阐释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理论。
如周仕宝指出,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4]。
《先知》两部译作的比较研究
《先知》两部译作的比较研究《先知》是黎巴嫩美国作家卡勒德·吉布兰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诗意的散文形式描绘了一个古代城市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卡利尔·吉卜兰的先知在即将离开城市之际,向城中的人们传授生活智慧和道理。
《先知》一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文世界也有着多个版本的译作。
本文将结合两个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译,对《先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译作中的差异与特点。
我们选择的两种中文译本分别是由林语堂和李玉的《先知》。
林语堂的《先知》译本由中国大陆作家、翻译家林语堂于20世纪30年代翻译完成,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版本之一。
而李玉的《先知》译本则是一种较新的版本,由中国大陆作家、诗人、翻译家李玉于21世纪初翻译完成,采用了更加现代的翻译手法,对原著作了一定的调整和改编。
从译文的整体风格和语言表达上来看,林语堂的译作更加忠于原著的诗意散文风格,采用了较为华丽和古典的语言,注重了对原著情感和意境的传达。
林语堂的《先知》保留了原著中的大量修辞和象征手法,尽可能还原了卡勒德·吉布兰的原意和风格。
而李玉的译作则更加注重了对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对原著中的诗意表达和修辞手法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和调整,使得译文更加贴近现代中文读者的习惯和口味。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两个版本的译作中选取一段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来看林语堂的翻译:“你们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的儿女,渴望自身的生命而来,却不是你们的所有。
你们依他们提供彼等的生存,而非形如你们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接下来再看李玉的翻译:从对比的翻译样本来看,可以看出林语堂的翻译更加忠于原著的语言风格和修辞形式,表达上更为华丽和诗意。
而李玉的翻译则更注重了对原著语言的简化和通俗化,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先知》的两种中文译本在语言风格、翻译手法和读者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不同的译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理解和感受这部经典作品,充分展现了《先知》在中文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与哈金英语小说之比较研究摘要:文化性和文学性是美国华裔文学创作和欣赏的两个维度,两者应该共生共荣而不是此消彼长甚至互为消解。
本文基于这两个维度从创作背景、个人经历和创作目的三个方面,来分析林语堂和哈金这两位美国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以此关照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林语堂;哈金;英语小说;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此前,鲜见研究者将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林语堂和哈金这两位华裔美国作家并置在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
对于哈金这位美国华裔文学的新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所获得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美国华裔文学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关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同于其他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的角度,笔者对两人的并置研究是基于两人具有诸多让人惊叹的相似之处。
本文希望通过两人的创作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创作目的三个侧面分析两人英语小说的素材、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以此来关照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一创作背景本文所关注的林语堂英语小说的创作背景主要指的是1936年至上世纪60年代这段时间。
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离开当时时局混乱的中国,举家赴美,从此,在美国醉心于用英语讲述中国人的经验。
他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1939)、《风声鹤唳》(1940)、《朱门》(1953)等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完成的。
哈金长篇小说的创作时间大致在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20年间。
这一阶段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美国华裔作家,如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创作了很多讲述中国人在美国经验的作品。
但哈金在其主要的长篇小说中讲述的是中国人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这个特殊时代下的经验。
哈金在此期间凭借《在池塘》(1998)、《等待》(1999)、《疯狂》(2002)、《战争垃圾》(2004)等长篇小说获得了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因此,两人都是在美国凭借讲述中国人的经验获得了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功。
对林语堂而言,中国面临的日本侵略、美国面临的战后精神危机、同鲁迅在文学志向上的嫌隙,使得他带着娴熟得如同母语一样的英文前往美国。
讲述中国人的经验、传播中国的文化自然就成了他的使命。
而哈金同林语堂则有着不一样的创作背景。
首先,哈金留在美国走上文学创作的初衷不同于林语堂。
1989年,哈金在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时却决定不回国了。
至此,为了能在美国生存下来,写作成了他获得面包的惟一可行方法。
其次,不同于汤婷婷等第二代、第三代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哈金的小说突然打开了另一扇展示中国人的经验、中国文化的窗口,尤其是中国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影像,如文化大革命;而这,恰恰满足了西方读者对这段历史的好奇。
林语堂和哈金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纳入到了小说的创作之中,他们在美国的创作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距离感产生出的反思情结。
由于作者在创作之时的距离感让两人能更加深刻地描述中国人在中国的经验。
当我们在欣赏两人小说中极具时代意义的中国人经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这种对于自己根文化的深刻反思,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为了迎合西方所犯下的“自我东方主义”的错误。
二个人经历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生人,祖籍福建,其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因此,西方的思想理念,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对林语堂影响甚深。
1916年大学毕业后,林语堂先后在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学习,并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此期间,语言学一直是他的主修方向。
1923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哈金原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大连金州一个军官家庭,十四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六年之后,他离开军队去上大学,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录取,本科毕业后在山东大学学习并取得美国文学硕士学位。
1985年移居美国,1986年以“哈金”为笔名发表第一首英语诗,其后还著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论文集等英语作品。
这样的人生履历清晰地说明哈金英文创作的成功跟林语堂很不一样。
他在去美国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英语创作。
他的英语创作开始并不是小说,而是诗歌。
这两个不同点能帮助笔者对林语堂和哈金在英语小说创作中的语言和叙事风格进行分析。
1 语言风格林语堂在去美国之前其实已经在文坛颇有声望了。
除了中文作品之外,林语堂已经有大量的英文作品面世,拥有了英语读者群。
后来由于赛珍珠的提携,加上庄台公司老板华尔希帮助打理图书市场,林语堂很快在美国奠定了名声。
不难发现,林语堂日后在小说中用英语“对外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
很多研究林语堂中文散文的学者指出,林语堂的笔调平和闲适、慢条斯理;幽默亦庄亦谐、兴趣盎然。
林氏这种幽默闲适的风格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演化成了语言的机敏、平和、纯熟。
这样的语言风格同林语堂个人经历,包括教育、性情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语言风格源自林语堂成长经历中所熏染的幽默气质,得益于去美之初生活的优裕,而纯熟自然归因于其学贯中西的广博见闻。
如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为了区别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用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比喻——优雅女士沙龙里突然闯进一群来抢亲的乡下新郎,有的觉得粗俗,没教养,简直让人毛骨悚然;而也有人认为直接、有趣,让人心满意足——从而把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不同之处讲解得惟妙惟肖,其间全然没有一般人期待的高深晦涩的专业术语。
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哈金的语言简约,属于现实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派。
英语之于哈金不同于英语之于林语堂:哈金去了美国之后迫于生计用英语进行创作。
这个选择意味着哈金不可能像林语堂那样娴熟自如地运用英文,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章节只能踏踏实实地写,如此谨慎的态度容不得些许游戏,因此反复修改就成了哈金在英文语言功底上磨练自己的最好方法。
当一个句子被修改过十遍后,剩下的就是平静的叙述,克制的语调和深邃的洞察了。
如《等待》里,哈金(2000:95)描写淑玉想跟孔林再生一个儿子时,运用了极具生活气息的白描写实,简单的词汇却把这个贤惠得近乎卑微的农村妻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脸埋得很低”,“在床沿坐下”“怯怯地问”,“我不是个不要脸的女人”,“她站起身走了出去,肩膀垂得更低了。
”在这样的白描中,哪怕是英文词汇量不大的一般读者也能毫不费力地捕捉到哈金对人性的细腻而深刻的触摸,因为只有这种最简单质朴的描述才最容易在普通读者中激起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共鸣。
2 叙事风格就叙事风格而言,林语堂小说深受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朱门》都选择了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为故事背景,运用中国古典小说常见的史诗结构。
这三部英文小说都围绕古典小说所聚焦的“家”“国”,其中贯穿了中国人丰富的情感和厚重文化,因而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恢弘的叙事体系。
事实上,当林语堂到北平后,就以极大的热情、新鲜的感觉、独特的思维、明朗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观照、反思和取舍。
《京华烟云》作为现代版的《红楼梦》自不待言,《风声鹤唳》续写了《京华烟云》,仍然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放置在抗日战争中描摹;《朱门》则把杜柔安和李飞的爱情搁置到了30年代初的中国西北部,情节跌宕起伏。
哈金的作品在结构上大多平铺展开,通过人物的命运,展现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
例如在《等待》《疯狂》《在池塘》等作品里都看不到高大英勇的英雄人物、柳暗花明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远大的目标这些宏大叙事的要素,总体上仍遵守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经典现实主义情节布局,其间一个个小人物卑微渺小的故事不具备很强的故事性,平淡却又极其深刻。
哈金自己曾经解释说,西方文化对他的渲染使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有俄罗斯伟大作家的影子,最为明显的是契诃夫式的叙事技巧。
哈金这种俄式写实风格是在他去美国后形成的。
美国很多大学的英语系设有写作班,其中很多课程是关于这样的西方写作风格训练的。
1990年后,哈金在波士顿大学的写作班先后上过也教过这样的课程。
同为英语讲述的中国人经验,林语堂和哈金可以说为当下的美国华裔作家提供了两个参照:中国古典小说关照下的创作范式和西方写作训练下的创作范式。
但无论哪种语言风格,何种叙事技巧,其实都是作者个人在体验了某些经历过后做出的适应彼时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是一朝一夕做出的,其间既有作者审度时势的考虑,也有自身创作素养的经年累积。
对于眼下华裔作家的英文创作来说,这种选择的过程远比最终选择的结果要重要得多。
三创作目的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总会出于某种目的,多数伟大的作家经常充当某种社会需求之传声筒的角色,比如林语堂。
江帆认为,林语堂创作英文小说目的就是为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甚至林语堂本人也认为自己英语小说具有很强的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
在请求郁达夫将《京华烟云》译为中文的信中,林语堂就明确提出《京华烟云》实现了其“对外讲中”的目的。
其后的《风声鹤唳》和《朱门》也契合了林语堂的创作目的:展现丰富的中国物质文化(主要是生活方式)和宣扬博大的中国精神文化(主要是人生哲理)。
哈金说他的创作是通过文学来展现真实的自己,一个具体的可以触摸得到的人,而不是一个空泛的抽象的国家或者区域,即通过他的作品探讨不同文化下共通的人性。
哈金曾经提出的“伟大的中国小说”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其这一创作目的的延伸:《等待》细腻、深刻地描述了在特定年代背景下一群小人物的生活,其中包含的同情很容易获得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的认同。
其后的《疯狂》、《战争垃圾》也通过一个个原本平凡的小人物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危机,暴露了特殊环境下人性的脆弱,非常态政治历史背景对人性的扭曲等。
林语堂和哈金似乎秉持了不同的创作目的,但无论是为了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深刻地探讨人性,其实都可以体会到两人对于社会需求的感召。
这种来自社会启蒙精神的呼唤,让林语堂创作出《京华烟云》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英文小说,从而让沉寂了差不多六十年的关于中国人经验的华裔文学又开始繁荣起来。
同样是这种来自社会启蒙精神的呼唤,让哈金同与很多以单纯地揭中国历史疮疤和痛苦记忆的那些纪实文学有所不同。
可以说,林语堂和哈金在各自的创作目的下,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华裔作家的文学使命。
四结语相隔了几乎半个世纪的两位美国华裔作家林语堂和哈金,在美国用英语描写中国人在中国的经验,并且都因此在美国华裔文学界建立了赫赫之名,这明显区别于其他华裔作家在美国描写中国人在美国的经验的成功,例如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等美国华裔作家。
对林语堂和哈金小说的对比分析是为了让华裔美国文学这一美国少数族裔文学能突破原先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作家所关注的身份焦虑、文化认同等问题,通过中华民族本身的经验书写,找到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调整、整合共同繁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