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协同学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与事物、系统或要素的个体性相联系,并不一般 地等同于个体差异、个体性。差异强调个体之间的不平衡 性,而竞争则要进一步强调不平衡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排斥。
协同是系统中的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的或同 步的联合作用,集体行为。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 现。 竞争是协同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系统内部的诸要素或系 统之间的竞争是永存的。它一方面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 的自组织演化条件,另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 化
五行学说与经济循环
五行是以木、火、水、金、土为名 的抽象概念。古人以这种抽象概念提示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生克论认为任何一行中具有生我、 我生,克我、我克两个方面;而相生之 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寓有相 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
系统演化的动力---竞争和协同
协同学指出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 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 而不是外部指令。它指出系统内部通 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 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形成序参量的过 程)并因此支配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 有序。
竞争是相互联系的个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它反 映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系统或要素具有个体性 并力图保持个体性。为了保持个体性,个体之间就要相互 排斥、互相竞争。这种关系不是由外来力量强加于个体之 间的,而是个体之间固有的。
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并指出两者的相变
遵循相同的方程。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
协同学既研究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也研
究从有序到“混沌”的变化。
耗散结构理论中de=dis + des 成立的依据 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很弱,这样各 个子系统的熵才能相加减,但对一个复杂系统 而言,其内部的各子系统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和作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此类问题的无序向有 序转化无能为力。 协同学可以从具体地分析各类非平衡有序结 构的系统行为入手,通过抽象、综合得出各类系 统形成有序结构的条件和特征,解决耗散结构理 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组织的指令是由外部输入的,是通过外界
力量达到有序,组织自己是不能自由活动的。 自组织是自己自动组织起来的,指令由内 部发出,它是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自由结合的有 生命的有机体。
与组织系统相比,自组织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 自调节、自复制、与自催化属性,与外界联系紧密,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管理系统中,总是力求将现存的组织架构演化 为自组织形式,通过成员间的竞争和协同形成他们自 己所默认的序参量,从而指导他们自主地执行这一规
例:
激光系统的电场强度 化学反应中的浓度 生态系统中种群的个体数 社会系统中的语言、文化、公共道 德、公众舆论等等 企业经营中的经营战略
慢变量在系统从稳定态向非稳定态过渡的过 程中起主宰作用,但是快变量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各自都不能独立 存在。所以,当系统达到不稳定状态时,在快变 量的作用下,将使系统达到一个新的稳定平衡位 置。这是一个有序化的进程。 伴随着系统有序化的进程(新的有序结构的 产生、发展),慢变量和快变量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表现出一种协同运动。这是系统子组织过 程中子系统协调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六章
6.1 6.2 6.3 6.4
协同学概述
横断学科--协同学 协同发展经济论基本原理 阴阳五行说与社会经济循环 协同作用与三维立体容积分析法
6.1
6.1.1 6.1.2 6.1.3 6.1.4
横断学科--协同学
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别 协同与协同学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 协同学中的重要概念
6.1.1
存在的新的结构和特征。
协同的本质
系统内部的协同综合作用的本质是一个系统
不断实现有序化的分化过程。从微观上看:子系
统实现了某种联系和统一,从宏观上看,系统离
开了某种均匀分布的平衡态,形成了步调、格局、
空间模式和时间周期的某种稳定的区分和有序。
例如:社会进化中的产业分工。
6.1.3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
协同学认为,一个稳定的系统,它的
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它是自组织的首要 条件,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 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 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系统通过竞争和 协同从而产生序参量,序参量一方面通知各子系 统如何运动,一方面又告诉观察者系统的宏观有 序态的情况,从而反过来支配整个子系统。这便 是系统运动的整个过程。
6.3 阴阳五行学说与社会经济循环
新疆:
为什么一流设 备生产出二三 流产品
? ? ?……
阴阳学说与经济运动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 一的阴阳两个方面,这是万物生化不息的根源, 是宇宙间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有两种意思, 一是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二是一切事 物的属性也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并不固定地 代表某一事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随着 事物对立面的转化而转变。而阴阳两者是相互滋 生、相互依存的,必须把阴阳当作一个整体而对 待,并保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不能使其一方偏盛 或偏衰。
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的协同运动,不仅 表现为慢变量决定快变量的协同方面,而且 表现在若干个慢变量间的合作与竞争之中。 几个序参量同时处在一个矛盾竞争的系统中, 每一个序参量决定着一种宏观结构以及它所 对应的微观组态,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系统在不稳定点孕育着几种宏观结构的“胚 芽状态”。最终能出现哪一种结构,由序参 量的合作与竞争的结果决定。
商店集中现象的启示
——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 定的条件下,由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协 作,这一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 织结构,在宏观上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 或时——空结构,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协同,就是一种合作现象, 是指一个开放系统内各子系统 之间的协调同步的非线性的一 种特性。
协同学是以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间存在着共 同特征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从哲学高度看,协同学回答了物质世界诸系 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真正 终极原因。
6.1.2
协同与协同学
哈肯所借助的典型实验——激光实验
激光的形成是因为原子与原子之 间发生了联系和协同,许多原子在 发光行为上采取了共同的模式,使 得系统在宏观上表现出有序性,表 现出新的功能。
则,调动员工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积极性,使潜力得
到最大的发挥。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创造更大的价
值。
(四) 硬控制与软控制
硬控制——又称直接控制,在组织系统中,外界以 一种特定的或者说明确的方式对系统施加着控制,通过
这种控制系统实现它的即定目的。
软控制——又称间接控制,在自组织系统中,外界也 施加着影响,通过这种软控制,系统同样可以演化形成新 的结构。
快变量与慢变量
根据状态变量在临界点处的情况,状 态变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在临界点处阻尼 大、衰减快,对相变的整体进程没有明显 影响,即快变量,这类变量占绝大多数; 另一类是一个或几个不仅不衰减而且始终 左右着系统演化的整个进程的变量,即慢 变量。慢变量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程,决 定着结果出现的结构与功能,即慢变量决 定快变量。因此,慢变量为序参量。
例:舞池中的秩序。
(三) 组织与自组织
组织系统——系统中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是 在外界力量的控制下被动形成的,而它们向着有 序化方向的集体行为也是由外界力量控制的。
自组织系统——自组织是指无需外界特定的
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衍生、自行演化,能够
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有序结构的系统。
组织与自组织的区别
子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协同地活动,
有次序地运动的。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大量子系统组
成的系统,只要它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
具有一定的非线性。
协同学的精髓
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总有一个相 对稳定的宏观结构,这个宏观结构是由各个 子系统相互竞争,协同作用而形成的模式, 正是由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与竞争 决定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进程。
把硬控制与软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组织与自组织、硬控制与软控制之间寻
找最佳联合点,使之达到动态的、有序的
平衡,对于各类管理系统具有非常积极的
意义。
例: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6.2
协同论基本原理
一 协同放大原理:
非平衡的开放系统之所以具有发 展的生机与魅力,是因为存在着协同 规律和竞争规律,子系统间的协同合 作与竞争,导致系统整体功能放大, 使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协同和竞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第一,竞争与协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协同 是竞争前提下的协同,竞争是协同基础上的竞争。
一方面,竞争与协同相互联系并依赖于竞争, 协同离不开竞争,离开竞争的协同不是真正的协同, 那将是“一潭死水”。
另一方面,竞争与协同相互联系并依赖于协同, 竞争离不开协同,离开协同的竞争不是真正的竞争, 那将是“一盘散沙”。
协同和竞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第二,竞争与协同引导相互引导、相互转化。 协同是竞争前提下的协同,竞争是协同基础上的竞 争。 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序参量是最后的获胜 者,决定着新的序结构的形成,其他序参量为了整 体的协同放弃了自己的个性,服从于序参量。
来自百度文库
另一方面,协同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引导竞 争,是导致新竞争的前提。
当几个序参量之中任何一个序参量都不 能单独主宰宏观结构形成过程时,便通过它 们之间的合作,确定某种反映序参量共同作 用的宏观结构。当某一个序参量在各序参量 的竞争中获胜时,就会形成由该序参量主宰 的宏观结构。即序参量的合作会形成一种宏 观结构,而序参量的竞争终将导致只有一个 模式的存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 决定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进程,这是 协同学的精髓所在。
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别
相同点
都是研究一个系统为何能自发的产 生一定的有序结构。
不同点
耗散结构理论从宏观上研究系统由无序到有
序的转变,没有揭示系统宏观现象的微观机制。
协同学从微观上解释了系统由无序到有序转 变的终极原因。
耗散结构理论着重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
系统如何在一定条件下从无序走向有序。
协同学既研究远离平衡态也研究平衡态系
简单协同与复杂协同
简单协同: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采 取共同的行为来实现一个目标模式的 合作。 复杂协同:系统中各子系统采 取不同的行为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模式的合作。
协同学
协同学是“一门关于共同协作或合作的 科学”,也称为“协同工作之学”,指的是 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协作,其结果使
整个系统产生出一些在微观个体层次中并不
6.1.4
协同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相与相变 序参量 组织与自组织
硬控制与软控制
(一)
相与相变
相——系统宏观上具有一定特性的状态。
相变——系统从一种相到另一种相的转
变。
(二) 序参量
协同学用“序参量”的变化来刻画系统从 无序到有序的变化。 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 的参量。
对一个系统而言,可能存在许多参 量,但我们分析问题时,不必考虑它的 微观子系统的所有参量,以及所有子系 统的存在、作用及具体的运动方式,而 只要选择一个或几个能够有效地描述系 统宏观秩序的参量,就能够知道它的整 体运动方式,能够描述它的宏观有序状 态及其变化模式。
协同和竞争是自然界、人类社 会和思维认知领域的普遍现象, 二者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有 相互联系互为因果,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
协同和竞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第一,从内容上看,协同是子系统间的合作、 配合协调与和谐,竞争是子系统间的对立矛盾、妨 碍和抑制。
第二,从性质上看,协同表示事物间的相容性、 共存性,竞争表示事物间的相容性、排他性。 第三,从地位和作用上看,协同是客观事物间相 互联系的基础和前提,而竞争是客观事物在在普遍 联系中得以运动、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 第四,从内在规定性上看,二者各有其内在规 定性和质的差异,不容混淆。
二 催化作用原理:
开放系统要素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 用,会有催化作用,促使自己和对立面都 放大。 自催化:反应物自己催化自己。 互催化:反应物互相催化,相互作用。
三 支配性原理:
又称为役使原理。自组织过程中, 慢变量左右着系统演化的整个进程,决定 着演化结果出现的结构与功能。慢变量决 定快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