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浅析
浪浪之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最好按照格式写,这样看起来效果更好,另外字数有点多2200左右,实在是不能再少了亲^ ^ 再一个你字小多写点也刚好-.- 辛苦啦!!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可以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然而,防卫过当又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如何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两种行为,正确区分二者的界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概述。
(一) 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1)防卫起因。
正当防卫的前提或起因一定是不法侵害。
(2)防卫时机。
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不能在不法侵害尚未进行或完成之后实行。
(3)防卫动机。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动机的正当性,即实施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防卫对象。
我国法律规定,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本人实行,而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任何人实行。
(5)防卫限度。
刑法明确规定,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二) 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重大损害的行为。
防卫过当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构成条件,只是违背了关于防卫限度的规定。
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中可以看出,防卫行为的“过当”正是在防卫行为“正当”的前提下发生的。
防卫过当在刑法中规定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是一种犯罪行为,具有我国犯罪构成的四个必要要件:(1)防卫主体。
防卫过当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防卫人,具有防卫人与犯罪人的双重身份的特殊主体,两者缺一不可。
(2)从防卫过当的主观方面来看,防卫过当一般是出于过失,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
浅谈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中 图 分 类 号 : 9 4 1 D 2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9 2 1 )5 0 3 — 2 1 7 —1 9 (0 1 0 — 0 8 0
作 者 简 介 : 启 山 ( 9 8 , , 东广 饶 人 , 营 职 业 学 院 ( 东 东营 2 7 9 ) 生 就 业 处 助 教 , 究 方 向 为 高校 毕 业 高 1 6 一) 男 山 东 山 501招 研
生就业指导, 、
收 稿 日期 :0 0 2 1 2 1 —1 —1
我 国刑法 规定 的正ຫໍສະໝຸດ 当防卫 制度 . 以保 护 公共 利 可 益 、 人 或他 人 的人 身或 其他 权利 免受 正 在进 行 的不 本
防卫 过 当在 刑法 中规 定为 “ 防卫行 为 明显超 过 必 要 限度 . 造成 重 大损 害 . 负刑 事 责任 的行 为 ” 是 应 它
发 , 析 了二 者的 基 本 特 征 和 构 成 要 件 , 出正 当防 卫 的 必要 限 度 就 是 正 当防 卫 和 防 卫 过 当的界 限 , 分 指 当防 卫 行 为超 过 刑
法 所规 定 的 必要 限度 时 , 是 防 卫 过 当 : 之 . 属 于正 当防 卫 . 便 反 则
关键 词 : 当 防卫 ; 卫过 当 : 法侵 害 : 正 防 不 必要 限 度
重 庆科 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1 第5 0 年 期 l
Junlo C ogigU i rt o Si c n eho g(oi i csE io) N . 2 1 ora f hnqn n e i f c nead Tcnl ySc lS e e d i v sy e o ac n tn o5 0 1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研究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研究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是刑法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正当防卫是指当人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依法免除刑事责任。
而过当防卫则是指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对侵害者过度伤害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刑法》第二编,即专门规定各种犯罪和刑事责任的章节。
这是因为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通常与刑事责任直接相关。
刑法规定了正当防卫的要件和限度,以及过当防卫的违法性和过失程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平衡侵害者与被侵害者之间的权益,确保合法权益的保障,并避免防卫行为超出合理限度。
正当防卫的要件包括:非法侵害、危害程度、紧急情况和防卫行为的必要性。
非法侵害是指行为人受到他人违法侵害行为,包括侵害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
危害程度是指非法侵害对被侵害人的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等权益的危害程度。
紧急情况是指被侵害人在非法侵害发生时,根据情况判断应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是指被侵害人采取的防卫手段必须是防卫行为发生时能够采取的必要手段。
过当防卫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违法性和过失程度。
违法性是指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时,侵害者产生了严重的不应承受的伤害或丧失了生命。
过失程度是指行为人在采取防卫行为时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到必要限度,或者使用了不合理的手段,导致过度伤害。
在实践中,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的应用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方面,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行为人的主观能力、情况紧急性、恢复抵抗能力、防守困难程度等。
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判断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的界限模糊不清,容易受到主观意识和道德标准的干扰。
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权衡,以确定防卫行为的正当性和过当性。
在刑法中,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探究
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探究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对于侵害者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是可以被法律所容许的。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正当防卫行为可能会出现防卫过当的情况,即在对非法侵害进行反击时,采取了过度的手段或造成了过度的损害。
那么,究竟什么是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该问题又存在哪些表现形式,及如何加以规避和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正当防卫是指在当事人面临非法侵害时采取必要防卫行为,从而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正当防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必须是针对非法侵害采取的行为,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防卫行为。
二是必须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即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三是必须是必要的防卫行为,即在面临非法侵害时,采取的是适当的手段和方法。
而防卫过当则是指在正当防卫的基础上,采取了过度的手段或者造成了过度的损害。
具体表现为对非法侵害者采取过于严重的处罚或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人死亡。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之间的界限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具体的判断。
我们需要分析防卫过当问题存在的原因。
法律意识的缺失是导致防卫过当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面临非法侵害时,有些人由于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容易情绪失控,采取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反击。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防卫过当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面临非法侵害时,受害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愤怒等强烈的情绪,导致在防卫过程中失去理智,从而采取过度的手段。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防卫过当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社会环境中,对于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容忍度较高,导致部分人对于防卫行为存在过度的解读或者过度的期待。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解决和规避防卫过当问题。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从根本上避免因为法律意识的缺失导致的防卫过当问题。
浅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浅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某某:葛燕冰摘要: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某某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
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以与防卫过当等法律问题进展评析,并阐述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
并结合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健词]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无过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的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目的和意义〔一〕正当防卫的目的允许运用私力救济受侵害的权利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时代的规如此,现代法治国家中应该由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来阻止侵害或解决冲突,个人运用私力来阻止侵害或解决冲突一般而言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侵害迫在眉睫而依靠国家机关来阻止或恢复来不与时或不可能时,不允许私人运用私立救济就不仅不能保护受侵害的权利,还将难以维持法律秩序。
正当防卫作为国家机关公力救济的补充,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从正当防卫的法定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当防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的目的在正当防卫的概念中占有主导地位,它对于理解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的本质以与确定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的正当性明确正当防卫不是某某侵害,更不是对不法侵害人的惩罚,它具有正当防卫的性质,是一种有限度的防卫行为。
它充分说明了正当防卫行为仅仅是在合法权利被正在侵害或威胁之中的一种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紧急救济措施,是针对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的有利的还击。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研究以辱母杀人案为例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研究以辱母杀人案为例一、概括本文以“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研究以辱母杀人案为例”重点探讨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二者之间的界限。
文章首先介绍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和判断标准。
文章对如何准确把握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提出了相应建议。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对侵害行为进行制止的行为。
防卫过当则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严重损害。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构成要件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符合法定要件,即非法侵害行为、防卫行为的必要性与防卫行为的相当性;而防卫过当时则要求防卫行为的过度性、不法侵害的违法性与防卫手段与程度的失衡性。
正当防卫权的行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存在非法侵害行为;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防卫行为与非法侵害行为相适应,即防卫的手段、程度与侵害的强度、危险程度相适应;正当防卫行为导致不应有的严重损害。
防卫过当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过当、结果过当和故意过当。
行为过当指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力度与侵害行为的性质、手段、力度等不相称;结果过当指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与非法侵害行为之间形影不离,且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故意过当则指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具有故意伤害、杀人、放火等犯罪故意。
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对于防止冤假错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案件处理过程中,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分析案件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审慎作出判断。
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减轻处罚,但减轻处罚并不意味着免除处罚。
1. 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在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众多法律问题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定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定正当防卫是指在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维护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具备合法性、必要性、即时性和不过当性四个要素。
在立法中,各国针对正当防卫都有一定的规定,但由于人们对其理解和适用的差异,过度防卫问题时常引发争议。
一、正当防卫的要素1.1 合法性正当防卫的行为必须是基于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不会导致违法行为。
例如,当某人目睹他人遭受暴力袭击时,为保护被害人采取合法的防卫行为,可被视为正当防卫。
1.2 必要性正当防卫的手段必须是必要的,即不能采取过度的手段。
当受到攻击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自卫即可,不得采用超出必要程度的致伤行为。
1.3 即时性正当防卫必须在攻击开始或即将开始时进行,并且必须为现场即时的防卫行为。
意味着正当防卫必须是立即采取,以保护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
1.4 不过当性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不能以攻击者的过度行为为借口,采取过激手段伤害对方。
正当防卫必须保持适度,不能违背正义和伦理的原则。
二、过度防卫的界定过度防卫是指正当防卫超过了必要及适度的限度,导致对袭击者的过度伤害。
在刑事责任的界定上,对过度防卫行为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定。
2.1 主观过度防卫主观过度防卫是指因为防卫人自身情绪激动、紧张或恐惧等心理因素,造成对袭击者过度伤害的行为。
例如,在防卫过程中,防卫人因精神紧张而错误判断了形势,过度伤害了袭击者。
2.2 客观过度防卫客观过度防卫是指防卫行为本身就具有过度伤害的特征,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和适度性要求。
例如,明知是轻微攻击,但防卫人使用了致命性武器,对袭击者造成了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三、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限界定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综合评判。
判断正当防卫时,要从被保护的合法权益、攻击的性质、行为的必要性与适度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在司法实践中,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限:3.1 合理防卫标准根据被攻击者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行为是否符合合理防卫标准来界定。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刑法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相关规定多数国家刑法中均有明确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的行动。
而防卫过当则是指在正当防卫的行为中,防卫方采取的行动超过了必要限度,导致对侵犯者的伤害过于严重。
要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必须确认正当防卫行为的客观事实基础。
正当防卫的行为必须是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实际侵犯的情况下采取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攻击了另一个人并造成了实际伤害,后者采取行动反抗,那么便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
其次,正当防卫的行为应该是在必要限度内进行的。
必要限度是指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所采取的行动,不得超过保护自己权益所需的合理限度。
具体来说,正当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侵害的情况必须是正当合理的;二是行为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合理适度。
如果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比如明显过度追击,或者采取了明显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就属于防卫过当。
第三,正当防卫的行为应当考虑到情节和后果。
在判断正当防卫行为是否过当时,需要考虑行为发生时的情节和后果。
比如,如果是面对一个轻微的侵害行为,被侵犯方使用了致命武器进行反击,那么可以认定为防卫过当。
此外,在行为发生后,需对防卫行为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
如果侵犯者已经停止了对被侵犯方的侵害行为,而被侵犯方依然不断采取行动进行反击,那么也可以认定为防卫过当。
最后,法律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定通常依据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这是因为虽然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刑法概念,但其实也涉及到伦理和道德层面的问题。
因此,在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时,也要考虑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约束,不能简单地依据个人主观意愿或情绪来判断。
总之,在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客观事实、必要性、情节和后果以及社会伦理和道德等多个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准确地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保障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安全。
法学论文-浅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姓名教育层次学号分校专业法学教学点指导教师日期 2011年1月浅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概述 (1)(一)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 (1)(二)防卫过当的概念、特征 (1)二、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二者的关系 (2)(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立法上的关系 (2)(二)从正当防卫人与侵害人的关系看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3)(三)从刑罚权与防卫权的关系看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3)三、防卫限度问题 (3)(一)我国刑法界关于防卫限度的不同学说 (3)(二)防卫必要限度的界定 (5)四、特殊防卫权问题 (4)(一)对于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不适用上述规定 (7)(二)对于轻微暴力犯罪或者一般暴力犯罪,不适用上述规定 (7)(三)并非对于任何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进行防卫,都适用上述规定 (7)(四)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7)(五) 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已经结束后,行为人将不法侵害人杀死杀伤的 (7)五,法律对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处罚规定及其社会意义 (7)参考文献: (8)注释: (8)浅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内容摘要】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但如行使不当,就转化成了防卫过当,而会危害社会,形成犯罪,因此人们在进行正当防卫的同时又存在着承担一定刑事责任的风险。
本文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定义、构成条件进行比较,来分析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防卫限度【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相应的合法防卫措施的行为。
在刑法中,正当防卫是被认定为合法的行为,并享有法律保护。
然而,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在自卫过程中出于过度的防卫而伤害到侵害者,即过度防卫。
本文将就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进行探讨。
1. 正当防卫的判定标准正当防卫的判定标准是根据被侵害程度、被侵害对象、被侵害地点、被侵害手段等多个因素综合考量而得出的。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因素是判断正当防卫的主要标准。
(1)合法性:正当防卫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措施。
(2)无过度防卫:正当防卫的行为不能超过合理限度,即不能出现过度防卫的情况。
(3)紧急性:正当防卫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进行,当危险消失时,防卫行为也应该停止。
(4)相对性:正当防卫的手段和防卫行为应当与侵害行为相对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5)防卫对象:正当防卫应当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
2. 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过度防卫是指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防卫者采取了过度的手段或者超过了合理限度而对侵害者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
判定过度防卫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防卫手段的合理性:判定过度防卫首先需要考虑防卫手段是否符合合理性要求,例如使用的武器是否过度。
(2)危害程度的相对性:过度防卫也要考虑防卫行为与被侵害行为之间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对过大。
(3)紧急情况的终止:如果被侵害行为停止或者不具有危害性时,防卫行为应当及时停止,否则可能构成过度防卫。
(4)主观因素的考虑:如果防卫者有过度防卫的故意或者明显过错,也会被认定为过度防卫。
3. 具体案例分析在刑法中,对于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都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中,被害人为了保护财产,使用了暴力手段击伤了盗窃者。
在此案中,法院根据上述判定标准综合考虑被害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过度,并最终判定其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问题若干层面的反思
正当防卫问题若干层面的反思引言正当防卫作为法律赋予公民在特定情况下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权利,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正当防卫的认定与界定却常常引发争议。
本文将从法律、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对正当防卫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以期为解决相关争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法律层面的反思1. 正当防卫的界定正当防卫的界定是法律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往往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的紧迫性、行为的必要性和适度性等。
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得正当防卫的认定变得复杂而困难。
2.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正当防卫的认定中,一个重要的争议点是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在实践中,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环境等,因此很难准确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防卫过当。
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为司法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
二、社会层面的反思1. 舆论对正当防卫认定的影响舆论对正当防卫认定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一些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中,舆论往往会对司法判决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舆论的关注可以推动司法机关更加重视正当防卫的认定问题,促进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舆论的过度炒作也可能对司法判决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判决结果偏离法律原则。
因此,在处理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舆论的影响,确保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社会环境对正当防卫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正当防卫行为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在一个充满暴力和犯罪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更容易采取极端手段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问题浅析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问题浅析正当防卫是一项法定权利,在我国刑法中其不符合犯罪构成而被认为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防卫过当是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是行为过当与结果过当的统一,与正当防卫有本质的不同。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统属于防卫行为的并列关系,应当分别认识和把握。
如何划清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是一个关系到罪与非罪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之一。
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考察防卫过当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正当防卫为前提,从防卫行为的客观后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角度进行的。
本文认为防卫过当不能仅从防卫行为的“防卫限度”来考虑,而应立足于过当行为本身来考察其构成犯罪的要件,防卫行为在行为过程中就具备了过当结果的现实可能性。
一、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正当防卫究竟是一种权利行为,还是仅仅是一种免责化行为,中外刑法理论对此不无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防卫行为是一种权利行为;第二中观点认为,正当防卫是一种不受法律处罚的行为。
这种争议在表述上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版本。
“围绕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议论最多的德国。
19世纪以来,主要是在…个人的保全‟与…法的确认‟两个原理上寻找根据。
” 在日本,其学说是受德国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但最近也确立了若干独特的理论观点。
在众多的学说中,对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的说明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社会的相当性”的观点来说明,立于重视行为无价值的立场,认为正当防卫是在社会伦理秩序的范围内,为维护某种法秩序服务的行为,因而作为社会的相当行为被正当化;二是用“法益衡量”的观点来说明,其是站在重视结果无价值的立场上的学说。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一般对正当防卫笼统地称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至于其原因是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防卫行为“虽然表面上具有侵害性,但实质上并不具备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从正当防卫的本质及其特征可以看出,正当防卫完全不符合犯罪构成。
该观点是从犯罪构成要件的内部认为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而是合法的。
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关系
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关系正当防卫没有超越限度,防卫过当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
所以在法律上的认定是有没有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关于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关系。
法律知识蕴含着法律服务品质,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欢迎到进行专业法律的学习,同时有关的我也会倾心为您服务。
一、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区别1. 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防卫过当是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2. 正当防卫没有超越限度,防卫过当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
理由: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而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
二、什么是防卫过当(一)必须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是指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强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够认识到其防卫强度已经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也就是应当以防卫行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限度。
(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
这里说的“重大损害”是指由于防卫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
总之,在面临非法侵害时,如果用较缓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时,就不要用激烈的防卫手段;当侵害行为已经被制止时,就不要再继续对侵害者进行伤害。
否则,就可能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变为防卫过当。
三、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关系1、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两者之间都是一种防卫手段;2、防卫过当的概念不是独立被提出来的,而是随着正当防卫的历史发展而提出来的。
早在20世纪初,刑事社会学派取代了刑事古典学派,在刑法理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理性的角度对人们行使防卫权的范围、条件、合理限度等进行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防卫过当的概念及制定出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从而走上了有限防卫的轨道。
3、防卫过当的基于正当防卫的合法性的延伸,所以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
4、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
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如何界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这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防卫案件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刑法对这一问题的定比较原则。
因此,如何正确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对司法机关正确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保证案件质量,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的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树立和弘扬正气,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概述刑法第20条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不法分割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从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可以看出,正当防卫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是具有正义、合法性、无论是本人还是第三者,作为防卫人所实施的防卫行为,都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我、合法行为,不但无害于社会,而且有益于社会;第二是目的的具有正当性。
防卫人对不法侵害者的加害是被迫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主观上不具有危害社会的意图。
所以正防卫行为在其外观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构成,但实质上并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因些其行为不仅不构成犯罪,而且是法律赋予人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的法律武器,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正当行为。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具体来说,防卫过当是指防卫的限度明显地超过了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的不法侵害所必要的程度、范围,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仅仅使其丧失侵害能力或者中止其侵害行为的程度,从而造成重大危害。
它与正当防卫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具备正当防卫的四个要件的基础上(四个要件为: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的行为;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由于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合法行为向非法行为转化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犯罪。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开题报告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开题报告概述本文探讨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界限、判断依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并探讨其中的争议与问题。
正当防卫的概念与界限概念正当防卫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抵御他人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或者即将发生的非法侵害,具有依法采取自卫行为的权利。
界限正当防卫有一定的界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必要性: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的,即对于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或即将发生的非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是相对适当和必要的。
2. 急迫性:防卫行为必须是急迫的,即必须立即采取,不能采取滞后行为。
3. 合理性:防卫行为的手段和方法必须是相对合理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不能过度或者滥用权利。
防卫过当的概念与判断依据概念防卫过当是指在正当防卫的基础上,采取的防卫手段或者行为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导致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判断依据判断防卫是否过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损害程度: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是否相对过重,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范围。
2. 防卫手段:防卫行为所采取的手段是否符合正当防卫原则,是否存在过度或滥用的情况。
3. 情境分析:分析防卫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包括被侵害人的主观恐惧程度、被侵害人与侵害人之间的实力悬殊、是否存在被逼迫行为等因素。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法律法规我国刑法中有关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 刑法第20条:规定了对正在侵害或即将侵害国家、公共利益或本人、他人不正当侵害的行为采取正当防卫的权利。
2. 刑法第22条:明确了在正当防卫范围内造成不法侵害或者变相侵害的情况,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3. 刑法第25条:规定了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4. 刑法第37条:对于防卫行为的过当与滥用,予以法律限制和不予保护。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争议与问题争议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判断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 - 在判断防卫的必要性是否合理时,如何权衡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与侵害人的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行使条件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使条件众所周知,为了防⽌国家、公共利益、本⼈或者他⼈的⼈⾝、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不法侵害者的⾏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以及正当防卫的⾏使条件呢,接下来,店铺⼩编为你讲解,欢迎阅读!⼀、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1、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为。
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为。
2、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是指在犯罪⾏为中,犯罪的主体。
3、正当防卫⾏为必须是实际发⽣⽽且正在进⾏的违法侵害⾏为4、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防卫过当是⼀种犯罪⾏为,它的本质应当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
防卫过当⾏为的构成要件:1、防卫过当的客体,须是对防卫⼈实施不法侵害的⾏为⼈。
它是不法侵害⼈的⼈⾝权利,既不法侵害⼈依法受法律保护的⽣命权和健康权。
2、防卫⾏为明显超过了制⽌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造成了重⼤损害。
3、防卫过当的主体应为具备刑事责任能⼒的⼈。
4、防卫过当防卫⼈在主观上有罪过。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意的过失和过于⾃信的过失)。
应当综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
⼆、正当防卫”的⾏使应该具备的条件1、“正当防卫”的侵害⾏为必须具有“不法性”,如:对为了公共利益和他⼈的合法权益⽽进⾏的“紧急避险”等“合法”⾏为,虽然实施了“侵害”⾏为却不应⾏使“正当防卫”权。
但可以可就其“紧急避险”⾏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获得应得合理的补偿和赔偿。
这⾥要说明的三点是:其⼀、所谓“不法侵害”是实际发⽣且现实存在的,其⼆、不法⾏为也包括犯罪⾏为,但并不要求该“侵害⾏为”⼀定达到“犯罪”的程度,只要该侵害⾏为具有“不法性”即可成为“正当防卫”的对象;其三、对在征收、拆迁活动中,相当⼀部分征收、拆迁⼈没有经过法定的程序,未取得⾏政许可,不具有“为了公共利益”的性质,⽽进⾏征收、拆迁⾏为其“违法性”是显然的;及算其经过了法定程序,取的了征收、拆迁的⾏政许可,确实是“为了公共利益”却在征收、拆迁活动中违法地雇⽤⾝份不明的社会⾮执法⼈员对被征收、拆迁⼈进⾏群殴,⼈⾝污辱、⾮法拘禁、毁损个⼈合法财物,甚⾄钓鱼执法(即下⾯要谈到的“防卫挑拨”)等野蛮“执法”⾏为同样不具合法性;2、实施“正当防卫”⾏为必须具有“即时性”:如前所述:实施“正当防卫”的⽬的是“制⽌”不法⾏为,“正当防卫”是针对“正在实施的侵害⾏为”,如果该“不法侵害”为开始或处于已经结束的状态,则防卫⾏为就不具针对性,防卫⼈仍然实施所谓的防卫⾏为就不具合法性,如防卫⼈的因假想可能会受到“不法侵害”或受到“不发侵害后”⼀时“情绪激动”、“⽓愤难平”地实施“打复架”或实施“报复”的⾏为均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要承担其⾏为后果的法律责任。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导言正当防卫是指合法权益遭受非法侵害时,受害人为了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而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
而防卫过当则是指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受害人采取了过度的、超出必要防卫范畴的行为,造成对侵权人的过度伤害。
司法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标准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合法权利,同时也是一种合法行为。
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合理地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要性,即没有必要防卫行为不能达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二是合理性,即防卫行为的方式和范围必须适当,不能超过必要的范畴;三是紧急性,即没有确保自身安全的防卫行为不能有效实施。
在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综合考虑事实、证据和防卫过程中的情况,判断被害人是否存在合理的防卫需求。
例如,如果被害人遭到非法侵害,并且无法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采取防卫行为就是合理的。
其次,需要评估被害人的防卫措施是否适当和必要。
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被害人的行为反应是否过度以及与侵权人之间的力量对比等因素。
最后,需要考虑防卫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如果被害人的防卫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就可以认定其行为具备正当性。
二、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标准防卫过当是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受害人采取了过度的、超出必要防卫范畴的行为,造成对侵权人的过度伤害。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防卫过当可能会构成过失伤害罪。
司法认定防卫过当的主要标准如下。
首先,需要考虑受害人的防卫行为是否超出了必要防卫的范围。
如果受害人的防卫行为严重超过了合理和必要的程度,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或死亡,那么就可以认定其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况。
其次,需要区分受害人的防卫行为是否具备预见性。
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范畴时,如果受害人事前能够预见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死亡,但仍然采取了过度的防卫行为,那么可以认定其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况。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正当防卫是最重要的正当行为,各国刑法对此都有专门的规定。
但在正当防卫的本质、特征和适用条件上,各国又存在差异。
中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如下区别:首先,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而非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其次,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实施的正当、合法行为,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对社会有益。
在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特别是如何正确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以及一般犯罪之间的界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因而,如何确保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在当前司法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段时期以来,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区分问题纠葛不断,且呈加剧态势,严重限制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正确运用,也影响了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
近年来,“于欢案”的相继发生,不仅暴露了正当防卫制度的司法实践问题,督促司法机关重新认真审视与制定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逻辑与认定标准,也更好地引导了公民正确行使防卫权。
在区分逻辑上,既要深究法理的逻辑,也要根据立法原意阐明规范的逻辑。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纠葛1997年《刑法》相比于1979年《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做了如下修改:一是放宽防卫限度的条件。
只要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和损害后果又未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的,或造成的损害虽然明显超过了不法侵害,但是实际造成的损害不算重大的,均属于正当防卫。
二是增设特殊防卫权的规定。
其立法理由为: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正当防卫的案件都是针对暴力犯罪实施的,然而,由于1979年《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更没有针对暴力犯罪而实施正当防卫的专门规定,导致在很多情况下,遭受严重暴力侵害的行为人不仅得不到保护,反而可能以防卫过当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显然不利于强化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三是不再单独规定防卫人因恐慌、激愤而超过防卫限度的问题,这是因为此类主观状态的认定非常复杂,且防卫过当处罚的规定包含了“免除处罚”的内容,故不单独作出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赋予了公民防卫的权利,并就该权利如何行使何时行使给出了限定,即仅能‘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权。而第二十条第二款虽然是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款项,但这一款项恰恰也是引起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难以明确界定的根本原因。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关键词是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也就是在强调防卫行为与防卫结果限度。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防卫行为;防卫限度
Analysi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justifiable defense and unjustifiable defense
Miao Jinzhong
Abstract Justifiable defense and Unjustifiable defense can have defense behavior in theory and the result of defense said separate investigation of an organic whole with the binary and judge whether defense behavior adapted to unnecessary basic and necessary said, binary said defense behavior can be analyzed to the results of various situations and more accord with the defense logical relations, need to stand in the position of the defense people avoid the defensive act to defend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improper limit the scope of justifiable defense, method confirmed to need to say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of defense people don't have to back down, The cause-and-effect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cessary defense acts and Unjustifiable defense results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Unjustifiable defense.
一、判断防卫过当应先考察防卫行为是否过当
法学界对于防卫行为限度和防卫结果限度是否可以分开考察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是一体说,认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规定的防卫行为限度和防卫结果限度不能分开考察,认为防卫结果过当是防卫行为过当的结果,防卫行为过当是防卫结果过当的原因,防卫行为过当表现在防卫结果过当之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分析。另一种观点是二分说,主张防卫行为和防卫结果可以分开考察,独立考察防卫人的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防卫结果是否是重大损害。
Key words Justifiable defense;Unjustifiable defense;Defense behavior;Boundary of defense
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在说明防卫过当应满足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只规定了正当防卫的目的,描述了什么是正当防卫,而没有对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与结果范围作出限定。而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款项一般被看作是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即规定了所谓的无限防卫权,规定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情况之下防卫行为和防卫结果都没有界限。
Hale Waihona Puke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浅析
缪进忠
【摘 要】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理论上有防卫行为与防卫结果是否可以分开考察的一体说与二分说和判断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基本相适应说与必要说,二分说可以分析防卫行为与防卫结果的各种情形且更符合因果逻辑关系,必要说站在了事发时防卫人的地位避免了对防卫人提出更高的防卫行为要求而不当的限制正当防卫的范围,法确证主义为必要说提供了防卫人不必退让的理论依据,超出保护法益所必要的防卫行为与过当的防卫结果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是防卫过当的必要条件。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浅析 2
一、判断防卫过当应先考察防卫行为是否过当 3
二、防卫行为过当的判断标准 4
三、超过保护法益所必要的防卫行为与过当的防卫结果之间应存在因果关系 5
四、结语 6
参考文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