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汉英成语相比于普通词汇及表达式,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表达文化差异的重要元素。

汉英成语的出现,作为翻译的工具无疑对汉英翻译的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浅析汉英成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在汉英翻译中应采用的策略,来探讨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效的实现汉英成语的文化翻译。

首先,讨论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

汉语和英语的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惯,从而形成了差异。

比如,英语中“品尝到甜蜜的果实”一语,在汉语中则表达为“吃苦中得甘”,强调在付出努力之后,才能获得甜蜜的收获。

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以及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此外,汉英成语也存在特有的文化背景,如英语中的“For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和汉语中的“芸芸众生,皆有一死”,两者都反映出时空逝去的真理,但因文化情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成语表达。

其次,讨论在汉英翻译中应采取的策略。

首先,在翻译汉英成语时,应准确理解成语的文化含义,并考虑译文读者的信息需求,以此确定译文的具体内容,以达到完美的翻译。

例如,汉语“顺其自然”在英语中可以表达为“Let it be”,这里面反映出了“接受必然、顺其自然”的思想观念,更容易被英文读者所理解。

此外,在翻译汉英成语时,还可以采用语义近似法、回归法、理解转译等技巧。

例如,汉语成语“三思而行”可以以“Think twice, act wisely”的方式进行表达,此外,理解转译方法也是有效的,如把汉语里的“蹉跎岁月”转译成“Time flies”,此时的“蹉跎”和“Time flies”之间仍然有相似的意思,但又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最后,应当指出汉英成语的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把握翻译技巧,同时把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巧妙地融入译文,才能够有效地通过翻译实现文化的转换。

综上所述,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翻译技巧和策略的探讨。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语言或文化特有的表达无法直接用对应的词语翻译出来,因此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语言结构、文化差异和习惯用语等方面。

以下是对不可译现象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一、语言结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一些语法现象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时态变化较多,而汉语的时态变化较少,因此英语的时态在汉语中难以准确体现。

另外,一些句式和成语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也不完全对等,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常用的“习惯句式”如“have a good day”、“take care”等在汉语中往往无固定对应。

对策:1.加强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了解,提高对语法差异的敏感度,避免错误的翻译。

2.学习并熟悉常见的句式和成语,在具体翻译中灵活运用,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表达。

二、文化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文化内涵在翻译中难以传达。

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幽默,中国人的礼仪和尊重,这些文化差异常常无法直接用译文准确表达出来。

对策:1.加强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高对文化内涵的把握。

2.采用文化转换的策略,通过适当调整翻译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3.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说明或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翻译作品。

三、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这些表达方式往往是基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因此无法直接进行翻译。

对策:1.关注两种语言中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

2.建立翻译记忆库,记录和整理常用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的翻译方法,方便在后续翻译中的参考和使用。

四、音、形、义不对称中英两种语言的音、形、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单词或短语无法直接在对方语言中找到准确的对应。

对策:1.学习两种语言的发音和音标,提高对音的敏感度,准确把握单词的发音。

论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论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汇 短 语 上 体 现 得 非 常 明 显 。 国人 喜 欢 马 , 马 、 马 、 马成 英 养 骑 赛 为其 风 俗 。 国文 化 就属 于 典 型 的 “ 文 化 ” 所 以英 语 中有 关 英 马 马 的说 法 极 其 丰 富 。 : l h re 吹 牛 ) g t n n ’ hg o e 如 t k os ( a , e S ih r eo o h s ( 高 气 扬 )hre n os( 驾 齐 驱 ) 。 而 中 国是 传 统 的 趾 ,o dh r 并 s a e 等 然 农业 国 , 代 的牛 耕 生 活 使 汉 语 囤积 了大 量 的“ 文 化 ” 是 世 牛 牛 “ 苦耐劳 , 奋踏实” 吃 勤 的象 征 。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 “ 就是 体 现 的 这种 情 结 。 反 在 英 语 中却 用 马 来 代 替 。 语 中 的 “ 黄 牛 ” 相 汉 老 翻 译 成 英 语 也 就 成 了a iig o e 不 光 如 此 . 英 语 言 中的 一 wln h r 。 l s 汉 些表 示颜 色 的 词 汇 也 沉 淀 了不 同 民情 的 文 化 。“ 色 ” 汉 语 红 在 中含 有极 强 的 褒 义 色 彩 ,大 红 大 紫 ” “ 显示 的 是成 功 和 富 贵 、 喜 庆 和 吉 祥 。与 此 相 反 , d 常 常 让 西 方 人 想 起 流 血 、 争 、 r 却 e 战 恐 怖 、 怒 和 危 险 , 有 较 强 的 贬 义 愤 含 二 、 译 策 略 翻 汉 英 文化 的 差 异 性 给 两 种 语 言 之 间 的 翻 译 带 来 了很 大 困 难 。但 是 , 并不 是 说 明 两 种 语 言 之 间就 不 能 相互 转 化 语 言 这 共 性 论 认 为 , 然 人 类 的语 言 存 在 着 巨 大 的 差 异 , 是 由于 在 虽 但 生存 环 境 、 体 结 构 、 理 需 要 等 方 面 的 共 同 之 处 大 于 不 同 之 身 生 处 , 就 使 语 言 之 间 的 转 换 成 为 可 能 。C o k 的 普 遍 语 法 理 这 hmsy 论 也 从 另 一个 角 度 证 明 了语 言 之 间转 换 的 可 能 性 。如 果 说 每 种 语 言 都 能 表 达 所 指 的一 切 , 么 , 原 则 上 说 , 种 语 言 所 那 从 某 表 达 的一 切 都 能被 译 为 另 一 种 语 言 ( 毅 ) 不 同 语 言 之 间 的 蔡 。 这 种 转 换 常常 借 助 于 翻译 中 的异 化 和 归化 策 略 。 ( ) 一 异化 翻译 策略 异 化 就 是 不 改 变 原 文 的 文 化 、 言 、 体 等 特 征 传 达 原 文 语 文 的 内容 , 求 读 者 向 作 者 靠 拢 , 应 原 文 。 翻译 的前 提是 , 要 适 它 认 为语 言 是 有 差 异 的 .交 际 因 语 言 社 团 之 间 与语 言 社 团 之 内 的 文化 差 异 而 复 杂 化 。 化 翻 译 承 认 并 发 展 差 异 . 且 在 目的 语 异 并 中表 现 文 化 差 异 。异 化 翻 译 追 求 最 大 艰度 的 等 值 。 其 特 点 如 下 : 1不 完 全 遵 循 目的 语 的 语 言 与 语 篇 规 范 :2 在 适 当 的 时 () () 候 选 择 不 通 顺 、 涩 难 懂 的文 体 ;3 有 意 保 留 源 语 中 的 实 观 艰 () 材 料 或 采 用 目的语 中 的 古 词 语 :4 目的是 为 目的 语 读 者 提 供 () 次“ 前所 未 有 的 阅 读 经 验 ” 异 化 翻译 有 利 于 读 者 了 解 异 域 。 文 化 ;有 利 于 读 者 运 用 智 力 和 想 象 力 去 感 受 异 域 文 化 的 独 特 之 处 ; 利 于 丰 富 目的语 文 化 和 表 达 方 式 。 是 异 化 翻 译 也 有 有 但 自己 的 劣 势 , 常 常 使 译 文 句 式 生 硬 、 涩 难 懂 , 就 给 读 者 它 晦 这 带 来 了 阅 读 困难 。 常 见 的 异 化 翻 译 策 略 有 “ 译 法 ” “ 译 音 和 直 法” 。 等 ( ) 二 归化 翻 译 策 略 归 化 翻 译 就 是 遵 循 目的 语 文 化 的 当前 价 值 ,对 原 文 进 行 同化 翻 译 。该 翻 译 法 的 最 大 特 点 就 是 采 用 地 道 畅 通 的 目的 语 进行 翻译 。 同文化 之 间的差异 被掩 盖 . 不 目的 语 的 主 流 文 化 价 值 观 取 代 了译 人 语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归 化 翻译 有 其 自身 的 优 越 性 。对 于 译 者 来 说 , 全 面 了解 一 种 异 域 文 化 基 本 上 是 不 要 可 能 的 ,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因 为 对 本 族 文 化 的亲 切 感 和 认 同 感 , 往 往 会 采 取归 化 的 翻译 策 略 以 便 使 译 文 通 顺 。 这 样 , 于读 对 者来 说 . 可 以 避 免 文 化 冲突 , 自 己 的知 识 文化 范 嗣轻 松 容 就 在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一、咬文嚼字,恰当选择词汇和翻译策略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的差异,而准确的翻译是解决语言差异的关键。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特定环境来恰当选择词汇。

无论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英文翻译成中文,都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既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又要使译文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二、注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中英两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差异明显,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这一差异。

中文的韵律多为平仄抑扬,英文的韵律则以强音和节奏为主。

为了使翻译更加流畅,要注意适度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的音韵和韵律在目标语言中得以体现。

三、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中英互译中,要特别关注文化差异。

在翻译某些特定文化和习惯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在进行中英互译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习惯上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读者。

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准确地表达。

比如,借用修辞手法中的拟人、对比和比喻等手法,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产生视觉和情感的共鸣,使翻译更加生动有趣。

五、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英互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而避免翻译中的误解和冲突。

总结起来,中英互译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咬文嚼字、注重音韵和韵律、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中英互译中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习语 的 翻 译 比较 复 杂 。 文根 据 英 汉 习语 翻 译 方 法 , 本 结合 文化 差 异 方 面 . 讨 如 何 处 理 习语 翻 译 这 一 问题 探 关 键 词 :英 汉 习语 文 化 差 异 翻 译 习语 、 文化 与翻 译 习语 ( i ) 从语 言 中提 炼 出来 的 短 语 或 短 句 . 语 言 io 是 d ms 是 发 展 的结 晶 。 世 界 上 凡 是历 史 比 较悠 久 的语 言都 包 含 大 量 的 习语 。英 语 作 为世 界 上 使用 最广 泛 、 达 手 段 最 丰 富 、 化 传 表 文 统 最 灿 烂 的 语 言 ,其 习 语更 显 得 纷 繁 浩瀚 。从 文化 的 角 度来 看, 英语 习语 渗 透 着 浓 郁 的西 方 文 化 气 息 , 如 一 幅 色彩 斑斓 犹 的 画卷 , 展示 出英 语 民族 语 言 文 化 的底 蕴 。 语 习语 包 括 比喻 英 性 词 组 ( t h r a p rs ) 俚 语 ( a g 、 语 (ol u l me p oi l ha e 、 a c s n) 俗 l cl q i — o a
s e l t h a tmo e khep a el s men/ keafa tcl s n eef r. t tma r n i a tmi ut fot
量 的 习语 习语 是 经过 长 时 间使 用 而提 炼 出 来 的独 特 的 固定 短 语 或 短 句 , 人 民智 慧 的 结 晶 。 习语 一 般 结 构 严 谨 , 式 简 是 形
练 , 有 形 象鲜 明 , 达 生动 等 特 点 , 语 言 中 重要 的 修 辞 手 具 表 是 段 。 正 是 由于 这 些特 点 , 之 不 同语 言 之 间存 在 的 文 化 差 异 . 加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交流的扩大,英语笔译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角度探讨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语音差异英汉语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英语笔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例如,“r”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当汉语口音较重的译者翻译英语时,容易将“r”音省略或发错。

此外,英语中的元音多而且变化多端,而汉语只有五个元音,且不具备元音变化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根据语言差异进行音译或意译。

翻译策略:1.注意区分英汉语音差异,保证语音表达准确。

2.根据语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音译或意译。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存在很大的不同,译者需要根据句子结构、语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翻译。

英语语法灵活多变,汉语语法较为固定,表达方式单一。

因此,有些英语句子在汉语中翻译时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其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

1.注意区分英汉语法差异,掌握英语和汉语的语言风格和语法特点。

2.根据语言差异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和语言转换。

三、词汇差异英汉语言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词汇量的差异,英语单词极其丰富且具有多义性,而汉语单词种类相对较少;二是词汇使用的差异,英语具有更为广泛的使用场合和搭配方式,而汉语则有着更为严格的表达方式。

1.了解英汉语言的词汇差异并保证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2.在翻译中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意图找到与之相应的翻译词。

四、文化差异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习惯用语、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

由于英语是国际性语言,因此它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英语笔译时,译者需要了解英语使用国的文化背景和语境,避免在翻译中产生不同的文化水平和表达方式。

1.了解英语使用国的文化背景和语境,避免产生文化误解。

2.在翻译中选择与文化背景和语境相符的表达方式。

总之,作为翻译者,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以便在英语笔译中找到最合适的翻译策略。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

- 245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河南工学院外语系/张利【摘要】汉英翻译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

基于此,以我国红色文化为例,对汉英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汉英翻译应对策略。

【关键词】汉英翻译 文化差异 红色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西方交流的频率和深度在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汉英翻译已经成为促进中西方交流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着差异,严重影响着汉英翻译的质量。

一、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1.汉英语言文化的地域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特征,也深刻体现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别。

在用地理特征来做比喻时,语言表达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毛泽东说过:“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知道泰山以奇峻险要而著称,被誉为五岳之首。

汉语中用泰山等地域的地理特征,来比喻那些重要的人或物。

同样,英语中的“10 Downing Street ”(唐宁街10号)常代表着英国政治权力中枢。

因此要充分翻译原文,就必须先了解语言中用作比喻对象的地域文化内涵。

2.汉英语言文化的习惯差异。

人们对语言色彩的使用都受到各自文化习惯的规定,对不同文化的习惯认知会大相径庭。

在汉语中,红色的文化意义多为褒义。

人们习惯性用红色表示正义、伟大和吉祥。

与红色相关的词语不胜枚举,如:红军、红旗以及红歌等。

与汉语相反,在英语中,红色词语的文化意义多为贬义。

对于red 的贬义在英语中非常多。

英语中red 是不受欢迎的颜色,常用来比喻厌恶的人或物,如“red-neck ”被用来称呼非常猥琐的人;“red-skin ”被用来指代北美印第安人;而一些充斥低俗、色情和暴力的地方则称为“red light district ”。

3.汉英语言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每种文化受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价值观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英语言表达也自然地受其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而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给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之道。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

中文和英文在词汇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直接对应的情况。

中文中的“面子”一词在英文中很难直接对应,因为英文中没有与之完全等效的概念。

这就需要翻译者根据文化内涵和语境来灵活处理,以便将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还体现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

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交际礼仪、表达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

这就需要翻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

而且,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将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中英文化差异还会对翻译的风格和口吻产生影响。

中英两种语言在文字表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用词习惯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和习惯来灵活处理,以保证翻译的自然流畅和地道性。

面对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准确理解原文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在实际翻译中,也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比如辞典、语料库和网络等,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原文和准确表达目标语言。

翻译者还需要注重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便更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翻译者还应该注重翻译的实践,多积累实际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在翻译活动中,也可以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比如意译、准确翻译、文化对等翻译等方法,以应对中英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意译时,要注重保留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不拘泥于字面的表达;在准确翻译时,要注重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表达;在文化对等翻译时,要注重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习惯,以保证翻译的通顺和地道性。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翻译工作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下,英语翻译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1.文字和语法差异的影响中西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不同,会导致文字和语法差异,造成翻译的难度。

例如,英语采用主谓宾语语序,而汉语采用主谓宾定状语语序,这样的句子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难的。

2.语言意义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意义的差异也是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中文的“礼尚往来”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但“礼尚往来”包含的文化含义在英语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

例如,中文中经常使用成语、歇后语等,而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进行英语翻译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含义,避免语义和文化的误解,有效的解决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问题。

2.灵活运用英语翻译的技巧针对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翻译问题。

需要改变语序、交替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添加注释等,能使翻译更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效果。

3.合理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传达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翻译更准确的表达语义信息。

4.对比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英语翻译要正确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例如,在使用词汇时,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有效的传达中西方文化差异。

结论:中西文化在语言方式、文化背景、语言意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为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习语是每个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语言交流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之一。

在不同的语言间翻译习语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因为往往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虽然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语言,但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深刻地影响了英汉习语的翻译。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1. 礼仪中国人讲究礼仪文化,礼节在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

英国人也很注重礼节这一点,但他们的礼节文化与中国不同。

英国人往往注重个人空间和自由,他们更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在表达时往往比较直白。

相反,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礼貌和尽量不给别人带来不便,他们往往更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观念中西文化差异很大,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各有不同。

虽然中国和英国都很重视友谊和家庭,但他们的观念和文化不同。

中国人在友谊和家庭观念方面更加传统,强调团结和互助,而英国人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独立性。

3. 语言汉语和英语有很大的差别,在翻译英汉习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言差异。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英语有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在表达方式和习语方面。

中文有很多词语和表达方式是英语中无法表达的,所以翻译习语时需要很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差异。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翻译英汉习语需要考虑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以下是几个要点:1. 了解背景和文化了解什么是习语,它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含义和使用方式非常重要。

在翻译时,需要了解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区别和异同点。

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而不了解文化差异的话,就可能会犯很多错误。

2. 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翻译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通常不可直接解释。

因此,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该选取最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信息。

有时候一个习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物,那么需要根据语境和背景来判断最合适的翻译方式。

3. 在语境和情景中使用习语通常是在特定的语境和情景下使用的,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种情况。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探析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探析
英汉 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
口 周 晓婷
中 国传媒 大 学
【 摘
要 l语 言 是 文 化 的反 映 , 习语 是 民族 文化 的 综 合表 现 ,要 达 到 两种 文 化 、两 类 语 言 的对
等 交 流 ,精 准 地 翻 译 传 达 出其 中含 义 ,就 要 采 取 科 学 、 灵 活 又 准 确 的翻 译 方 法 , 本 文 对 英 汉 习语 展 开 讨 论 ,分 析 英 汉 习语 中 的差 异 以及 对 应 的翻 译 策 略 。
【 关键词】 英语 习语 ;文差异 ;翻译策 略;探析
【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0 6 . 0 0 2 5 — 0 1
习语是语言 中的精髓 ,习语集中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 化 、风 俗 习惯 与 思想 信 仰 ,它见 证 了不 同语 言 的文化 差 异 。 英汉 两 种语 言隶 属于 完 全不 同的语 言 系统 ,在 漫 长 发展 中 , 形成了带有各 自文化 内涵 的习语系统,这些 内涵就是对一 个 民族 文化 的反 映 , 这是 与 一 个 民族 的地 理 环 境 、历 史 发 展 以及 风俗 习惯 等 方 面 息 息相 关 的 , 鉴于 英 汉 习 语 之 间 的 巨大差异,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多样 的策略。
( 2 )意译 法
口 英 汉 习 语 文 化 差 异 的 具 体 表 现
( 1 )地 域 环 境 影 响 下 的 习语 差 异 众所 周知 , 自古 以来 中英 两 国地理 环境截 然 不 同, 中 国属 于 半 个 内 陆 国 家 , 自古 以名 山 大 川 著 称 , 而 且 农 业 发 达 。 而 英 国是 一 个 岛 国 , 四 面 环 水 , 造 就 了 它 十 分 发 达 的 航 海 业 与 造 船 业 ,所 以导 致 在 习 语 上 具 有 差 异 。 例 如 :中文 中讲 “ 挥 金如土 ” ( 与农 业 土 地 有 关 ) , 对 应 的 英文为 “ t o s p e n d m o n e y l i k e wa t e r ” ( 与水有关 ) ( 2 )风 俗 习 惯 影 响 下 的 习 语 差 异 中 英 两 国 由于 历 史 文 化 以及 所 生 活 环 境 不 同 , 导 致 了在风俗 习惯方面 存在很大 差异 ,这一 点在颜色 和动物 的认知方面表现得尤为 明显 。 例如 : 在汉语中 , “ 狗 ”常 用 作 贬 义 用 法 ,如 : 狗 扯 羊 皮、人模狗样。 然而在英语 中, “ d o g ”却 常 常 用 做 褒 义 词 ,表 达 积 极 的 事 物 ,如 : a s h o n e s t a s a d o g ,像 狗 一 样 忠 诚 ; a l u c k y d o g 命运的宠儿 。 ( 3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习语差异 西方世 界是天主教 起源地 ,西方人都 信仰 “ 神 的 力 量” ,在 他 们 的 思 想 意 识 中 , “ Go d ” 是 主 宰 一 切 的 , 而 且 宗教神 学世界观在 西方人 的世界 中 占据 着统治地位 , 因 此 英 语 中围 绕 “ G o d ”产 生 很 多 习语 。 例 如 :my G o d ( 天啊) , Go d h e l p S t h o s e wh o h e l p t h e m s e l v e s . ( 天助 自助 者 ) 然 而 , 中 国 自 古 以 来 是 一 个 农 业 大 国 , 农 业 生 产 靠 天吃饭 ,而且经历 了母系 氏族 时期 ,因此遇到 困难 或紧 急情 况时 ,常 常喊 出 “ 我 的天啊 ,我 的妈 呀 ” 。 中 国 人 的宗教主体 是 “ 佛教” , 也 出 现 了很 多 与 佛 有 关 的 习 语 , 如: “ 借 花 献 佛 、佛 祖 保 佑 ” 。

浅谈英汉新闻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英汉新闻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英汉新闻翻译及其翻译策略新闻翻译是将英文新闻内容译为汉语的过程。

它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能够使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了解外国新闻,并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由于英文与汉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英汉新闻翻译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一些翻译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汉新闻翻译要注意语言差异。

英文和汉语在语法、词汇以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英文新闻一般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新闻则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

英语的名词短语描述细节更多,而汉语新闻则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调整,以保持新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英汉新闻翻译还要考虑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译者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并在翻译中进行文化转换。

这包括对地名、人名的翻译,对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的理解等。

英汉新闻报道的重点和结构也有所不同。

英文新闻更注重事实陈述,而汉语新闻则更加注重背景介绍和情感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以保持新闻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在英汉新闻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译者可以采用意译。

有些英文新闻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没有相应的对应词汇或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意译。

意译的目的是更好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思,而不是简单地翻译词语。

英文中常用的俚语和口头语在汉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进行意译,以确保新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译者可以采用拆分和替换的策略。

有些英文新闻中的长句和复杂结构可能在汉语中难以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拆分和替换。

拆分的目的是将原文的长句拆分为简短的句子,以便读者理解。

替换的目的是用相应的汉语表达方式替代原文中的复杂结构和词汇。

英文中的从句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来替换,以保持新闻的流畅性和易读性。

译者可以采用适当的注释和补充说明。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摘要]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

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差异;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引言不同的民族操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文化。

翻译,作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信息转换过程和交际活动,其首要任务是语言形式转换和语义的传达,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语言的转换,必然涉及到它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表达。

为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体上说,东方人,尤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

著名学者Satoshi Ishii曾把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

作者〔讲话人〕直接传达信息,读者〔听话人〕理解领会其意,犹如过桥一样。

相反,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垫脚石式”。

作者〔讲话人〕采取迂回隐含的方式,如水中投石垫脚,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才能悟出其意。

故此,Ishii认为两种思维模式反映两种不同的文化,英美等国是“低语境”〔low context〕国家,一切都要靠用语言讲清,而中国、日本等国则是“高语境”〔high context〕国家,语境隐含语意,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胡文仲,1999:80-81)东方人,尤其中国人的综合思维模式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由天、地、人构成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交织成这一整体的三种基本关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道学说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影响至深。

中国人已习惯于在整体中寻求天与人、阴与阳、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自行调节而到达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范文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范文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语言交流的桥梁——翻译,特别是口译,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英汉习语口译作为语言交流的特殊形式,因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

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习语口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关系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背景、价值观、习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1.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英汉习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一习语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在口译过程中,如果译员不了解或误解了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可能导致翻译失误,使听者产生困惑。

2. 价值观差异引起的翻译难度中西方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这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蕴含的价值观成为一大挑战。

3. 习俗习惯差异导致的翻译失真习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习俗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在习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果不了解这些习俗习惯,就可能导致翻译失真。

三、应对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口译策略1. 提高跨文化意识译员应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习俗习惯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口译过程中准确理解习语的含义和用法。

2. 积累习语知识译员应积累丰富的习语知识,包括习语的来源、含义、用法等。

同时,还要了解习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和延伸意义。

3. 采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在口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那些文化内涵较为明显的习语,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将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达出来;对于那些文化内涵较为简单、直接对应的习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4. 灵活运用解释和补充说明在口译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直接翻译的习语,可以灵活运用解释和补充说明的方法,将习语所表达的意思解释清楚。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与策略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与策略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与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交流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商务交流中,翻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语言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汉英语言差异的存在,是商务英语翻译中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之一。

具体来说,汉英语言的韵律、语调、语义等方面的差异,都需要在翻译中进行转化。

例如,在英语中,语调变化较为平缓,而在汉语中则较为明显,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调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此外,汉英语言的语义差异也需要译者注意。

汉语较注重表达的确切含义,英语则较强调表达的流畅性。

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尽可能忠实地把原文传达给读者,同时保留原文中的思维脉络和表达方式。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除语言差异外,汉英文化差异也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商务交流中,文化背景的不同常常会导致误解和不适当的表达。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对文化典故和习惯进行严谨的处理,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例如,在英美文化中,谈论天气是一个相对无关紧要的话题。

但在中国文化中,天气是一个常见的交际话题,意味着对彼此的关心和关注。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习惯,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不适当的表达。

三、商务英语翻译策略针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点:1.深入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与文化,了解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语义及文化内涵的实质差异。

2.识别文化中的差异和文化隐喻,做好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研究,以更好地进行翻译。

3.注意原文中的韵律、语调和词汇选择,保留原文中的风格和意味。

浅谈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摘要: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已成为翻译研究和实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决定翻译特别是文学作品翻译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试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基本差异出发,分析处理这些差异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处理富含各自民族特色文化词语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原文译文归化异化源语译语翻译是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译者必须了解源语和译语的文化。

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已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

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文化敏感性对于一个合格的译者来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

因为译者翻译源语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

正因为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因此,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了解和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并且要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

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不同的文化中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

即使像“breakfast”这样意义比较单一的词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英美人想到的可能是牛奶、鸡蛋、面包;中国人想到的则可能是稀饭、馒头、豆浆。

又如,在东方文化中,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在中国,人们把长者尊称为“老师傅”、“老干部”、“老大爷”、“老奶奶”等。

但在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中,青年最受尊重,因为青年代表着未来,象征无限的可能性。

中文具有意合的特点,注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英文则具备形合的特点,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这些差异尤其表现在书写形式上。

除此之外,英语还重视主题结构和主题句。

更注重过渡连接词的关联作用,连接词的使用也远比汉语频繁。

英语论文-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别及翻译

英语论文-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别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别及翻译中文摘要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

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

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

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的关系。

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

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

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AbstractIdioms usually include idioms, proverbs, mottoes, colloquialisms, slang and allusions. Large in quantity, long in history and rich in cultural informati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life. Idioms represent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natural rules accurately with lively and plain words. As far as their underly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concerned, some idioms are completely or partial equivalent both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while some others have nothing in common at all. 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cultural information fully, faithfully and effectively, we can translate these idioms word for word, give notes or add extra wor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dioms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 translation.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英语笔译过程中,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词汇、语法以及文化背景三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词汇方面英汉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多义性:英语中的很多单词有多重含义,而汉语中则相对简单。

因此,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原文词汇的语境和意义,以避免产生歧义。

2. 词语的长短不同:汉语往往需要用较多的汉字来表达一个意思,而英语则相对简洁。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信息量和语言风格,同时不能失去原文的原味。

3. 词汇的文化背景不同:英语中的很多词汇都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如各种传统节日、宗教、地域文化等,这些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恰当的转化和注释。

二、语法方面1. 语序不同:英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英语一般遵循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汉语则多采用主谓宾的语序。

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2. 助动词使用不同:英语中助动词的使用比汉语更加频繁,且不同的助动词所表达的含义也有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原文中助动词的准确含义和使用,以避免翻译出现错误。

3. 时态及语态使用不同: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比汉语更加复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准确表达,避免翻译出现错误。

三、文化背景方面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影响英语笔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宗教信仰、礼仪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在翻译中,需要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借助一些比喻、类比等手段恰当表达原文的意思,并对需要解释的文化背景进行注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总结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和效果,译者需要对这些差异加以深入了解,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解决。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谚语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谚语,它们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显著的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为翻译带来了挑战,但也为翻译策略提供了机会。

本文将探讨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国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与海洋、船只、潮汐等相关的表达。

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农业历史悠久,所以汉语谚语中有很多与土地、农耕、季节等相关的内容。

例:英语谚语“salt water and ship - shaped stomach”比喻“心胸狭窄,难以容忍别人的错误”。

这里的“salt water”指的是海水,而“ship - shaped stomach”则形容胃像船一样容易受潮,比喻心胸狭窄。

英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性,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依赖性。

这种社会习俗的差异在谚语中也有所体现。

例:英语谚语“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汉语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强调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英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许多英语谚语源自于历史事件、名人名言和经典文学作品。

而中国历史悠久,很多汉语谚语都包含有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元素。

例:英语谚语“all’s well that ends well”源自于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意指“结局好就一切都好”。

而汉语谚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则源自于古代传说,意指“心甘情愿的事情不需要解释”。

直译法是指将原文的意思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

在翻译英汉谚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来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等元素。

例:英语谚语“time is money”可以直译为“时间就是金钱”,汉语谚语“瓜田李下”可以直译为“under the melon and plum trees”,比喻“避免给人产生误会的行为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

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

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
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

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
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

汉英民族在
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

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

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
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 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

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

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

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

相反,
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

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

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

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
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

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

雪莱
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

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
使者。

“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

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

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

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

诸如:talk horse(吹牛); 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

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

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

“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

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

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

“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

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

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

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

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

“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

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

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

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

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

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

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

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

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

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

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

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

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

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

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

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
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

“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
指文字古雅。

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
持原作的风姿……”。

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
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

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
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

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

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

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

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

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

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
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

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
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

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8-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