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理论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摘要】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就业理论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影响、启发、应用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凯恩斯就业理论主要包括了有效需求、失业原因和政府干预等内容,对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凯恩斯就业理论启示我们应该注重政府干预、调控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就业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忽视了供给面的问题。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凯恩斯就业理论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需要结合其他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分析。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引领了一场对经济体系的新思考,对于指导现代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其未来发展应该在不断吸收并完善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
【关键词】凯恩斯、就业理论、引言、主要内容、影响、启发、经济环境、应用、局限性、重要性、启示、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凯恩斯及其就业理论简介约束、排版、格式等。
以下是内容:凯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就业理论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最著名的著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种与古典经济学相反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失业现象,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从而实现全面就业。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大萧条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法。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提振需求,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他还提出了“有效需求”、“多重乘数效应”等概念,强调了需求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凯恩斯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随着实践的证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纳他的理论并取得了成功。
2. 正文2.1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1.总需求决定总产出:凯恩斯认为,经济活动的总产出取决于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又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因素决定。
当总需求不足时,会导致失业和经济不景气。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主要包括职业选择理论、失业理论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主要体现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 年手稿)》和《资本论》中。
第一,职业选择理论。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明确提出青年职业选择时要遵循“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实现自身的完美”的原则,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职业选择不能以虚荣心和名利为追求,而要以为全人类的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学生就业选择时要将自己的才能与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
第二,失业理论。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生产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不断地再生产出雇佣工人本身,而且总是与资本积累相适应地生产出雇佣工人的相对过剩人口。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规律,相对人口过剩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的。
资本主义不断趋于成熟,资本家在面临巨大的生产压力下,可变资本在持续减少,在雇请劳动者的方面,并没有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就业的劳动者转眼可能面临失业的境地。
资本主义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导致失业的情况,在经济学的定义上被称作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三,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普遍就业理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矛盾,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则没有这一矛盾,国家可以合理地对劳动力进行分配。
再有,每个劳动者都对生产资料具有公有权,可以天然地与生产资料进行结合,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即就业权。
马克思认为,失业的现象不存在于社会主义,代替失业的是社会的普遍就业现象。
现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失业现象,那是因为我们还仅仅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高度发达,我们不能因此否认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
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政策的演进
二、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及政策
凯恩斯主义政策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许多国家实现了 经济增长和相对较低的失业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也带来了一些 问题,如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及政策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及政策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要经济学流派。该学派试图将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结合起来,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及政策
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应该同时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并控制通货膨胀。此外,该学派还强调了人力政策在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方面的 重要性,包括职业培训、教育和工作分享计划等。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及政策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问题,但 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四、新自由主义就业理论及政策
四、新自由主义就业理论及政策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逐渐成为主流观点。这一流派强 调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和限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四、新自由主义就业理论及政策
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包括私有化和市场化、削减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和放松 管制等。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 会的创造。
三、就业的调节机制
三、就业的调节机制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就业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价 值规律通过价格波动调节生产,剩余价值规律则调节资本积累和劳动力供给。而 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就业的调节机制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的作用。通过价格机 制调节生产和消费,通过供求机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第十章 就业理论
菲利浦斯曲线
就业理论
• (2)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或成为 垂直线
安全临界点不断 提高,形成了一 条向右上方倾斜 的菲利浦斯曲线 NN ,在通货膨 胀率提高的过程 中,失业率也不 断提高。这意味 着菲利浦斯曲线 已经完全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能出现“滞 涨”局面,这是 市场经济中最值 得警惕的现象。
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法国政治经济学家 • (2)市场上货物充斥过剩的现象, 由于它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供给 所以超过需求,是因为生产过多 或是别的产品生产过少。生产过 剩或生产不足会自行进行调整, 最终供给会创造它的需求。
就业自动均衡论
就业理论
• 2、就业理论的基本要点: • (1)依靠市场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被商品市
(1)一些部门(特别是垄断部门)产品供给异常。导致企业 成本加大,生产萎缩,加大失业率。
(2)政府福利开支巨大。失业者与就业者收入差距过小,失 业者不愿意再就业。
(3)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完善。供求失衡。 2、就业与相关的经济政策主张 (1)大力刺激总需求。鼓励“超前消费”与“财政赤字”。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4)实行收入政策。设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5)实行人力政策。积极具体的就业培训举措等。 (6)其他一些政策。
“总供给价格”——全体雇主雇用一定量的工 人
进行生产的社会产品的最低卖价(至少收回成本
与获得最低利润。)
“总需求价格”—— 全体雇主雇用一定量的工 人
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有效需求理论
就业理论
D>Z,扩大生产, 增加就业量
• 2、理论要点: • (1)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价格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1. 引言1.1 简介凯恩斯就业理论是20世纪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一套关于经济循环波动和就业问题的理论系统。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流派之一。
凯恩斯就业理论主要关注经济循环波动和就业问题,其核心观点是总需求不足将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凯恩斯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来对抗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实践启示在于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存在时,政策上的冲突和选择困难。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0字待续】。
2. 正文2.1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观点1. 总需求决定就业: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水平。
当总需求不足时,企业会减少生产,导致就业减少;相反,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会增加生产,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 政府干预可以促进就业: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他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
3. 不完全竞争市场:凯恩斯认为,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问题,导致市场不能自动调节失业问题。
政府需要介入市场,通过管制和公共投资等手段来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总需求对就业的决定作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促进就业,同时对市场失灵和非理性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
这些观点对后世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今世界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启示。
就业理论
1目录一、就业理论 (4)(一)内涵 (4)(二)特征 (4)1.就业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4)2.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即公民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求职的愿望。
(4)3.就业必须是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4)4.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4)(三)演变或流派 (5)1.西方就业理论 (5)2.马克思的就业理论 (8)3.中国就业理论综述 (8)二、就业促进政策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 (9)三、国外促进就业政策 (10)(一)健全的法律体系 (10)1.德国的促进就业立法概况 (10)2.日本的促进就业立法概况 (11)(二)全面而有力的财政支持 (12)1.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13)2.通过增加就业支出,直接促进就业 (13)四、我国就业促进的情况问题 (15)(一)就业基本状况 (15)(二)我国采取的有关的促进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16)1.促进就业的专业法律相对缺乏 (16)2.部分就业政策较笼统,缺乏细化,可操作性较差 (17)3.失业保障政策和再就业政策缺乏关联性 (17)4.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不够健全 (18)5.就业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不尽合理 (18)6.解决就业歧视及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公共政策有待完善 (19)五、我国就业促进的政策策略选择 (19)(一)政府对促进就业的对策 (21)1.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就业岗位并重。
(21)2.合理调节大学生供给。
(22)3.建立促进和引导就业的调控机制。
(22)4.在促进就业的政策中,高校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5.鼓励从业者自主创业 (22)(二)社会对促进就业的对策 (23)1.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良性毕业生供求调节体制 (23)2.通过市场配置高校资源形成高校竞争机制 (23)六、案例与案例分析 (23)2(一)案例 (23)1.女性歧视 (24)2.年龄歧视 (24)3.农民工歧视 (24)4.身份歧视 (25)5.经验歧视 (25)6.公务员录取歧视 (26)7.合同歧视 (26)(二)分析 (27)1.就业歧视的定义 (27)2.中国就业歧视的突出表现 (27)3.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 (28)4.就业歧视所带来的影响 (29)5.解决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 (30)七、参考文献 (31)3一、就业理论(一)内涵就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社会生产只有实现了这种结合才能进行,但社会生产未必都采取就业形式,就业是一个历史概念,有其种种具体的规定。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凯恩斯就业理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宏观经济理论之一,对于理解现代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实现高水平就业具有深远的启发作用。
本文将就凯恩斯就业理论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对当代经济政策的启发。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凯恩斯就业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总需求决定总产出:凯恩斯认为,总需求决定了总产出的水平,即总支出决定了总收入。
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外部需求。
2.失业是一种均衡状态: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自发失业,即即使市场利率为零,也可能存在大规模失业。
他认为,失业是一种均衡状态,市场自身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自行调节实现充分就业。
3.政府干预可以增加就业:凯恩斯主张,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当代经济政策具有启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了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总产出和就业。
这一理念对于当代政府干预经济,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刺激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宏观经济政策的多元化:凯恩斯就业理论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路,不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还需要通过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实现经济目标。
这种多元化的政策思路对于解决当代经济面临的多种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凯恩斯就业理论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应对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
下面以一些国家的实际经验来说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应用。
1.美国的特朗普减税政策: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减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税率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这一政策可以说是符合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思路,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凯恩斯就业理论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面对经济困难时,政府通过增加总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这一理念得到了验证。
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3
CONTENTS
• 马克思就业理论概述 • 马克思就业理论在当代的适用
性 •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当代价值 • 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当代实
践探索
01
马克思就业理论概述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 源泉,就业是劳动者通过
关注社会公平
该理论强调消除社会不平等,政府在制定就业政 策时应注重公平,确保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公平的 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协同
马克思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应相互促进。这启 示政府需制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协调的政策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人的因素
马克思就业理论强调人在生产中 的核心地位。企业应重视员工的 需求和发展,实施人本管理,提 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者的 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揭示 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就业关
系的剥削性质。
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历 史发展的动力,就业问题 是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
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大量农民涌向城 市成为产业工人,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就业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为马克思就业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历 史背景。
工人运动兴起
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组织,使得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推动 了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 础,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了就业问
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这个市场中,就业理论则是研究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原理与机制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来自于劳动者,他们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得收入。
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则来自于雇主,他们需要劳动力来完成各种任务和生产活动。
供给和需求双方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交易和协商。
1.1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是由劳动者提供的,他们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取收入和就业机会。
供给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能需求等。
人口结构是决定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就业能力强的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平衡。
此外,教育水平和技能也会影响劳动者的供给能力。
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
1.2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自于雇主,他们需要劳动力来完成各种任务和生产活动。
需求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等。
经济增长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生产和服务需求,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受到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会促使企业增加用工,从而提高就业机会。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就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用于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就业现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就业理论。
2.1 供求匹配理论供求匹配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当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较好的匹配时,劳动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技能和能力的就业机会。
如果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较差,就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失衡。
为了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通过提升技能和教育水平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政策来促进供求匹配。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凯恩斯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
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 有效需求不足”。
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
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
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我国劳动就业的主要特点1、劳动就业人口多,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 生产力的扩张赶不上劳动力的扩张。
2 、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3、社会服务业和建筑业成为就业人员增加的新亮点。
4、至今仍容纳中国劳动力数量三分之二左右的农村, 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缓慢。
5、劳动力供需信息不顺畅。
四、对我国就业的一些启示1、在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密集型企业。
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前提下, 不同产业结构对就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针对目前下岗失业问题突出的情形, 只有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 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就业岗位短缺的问题。
现在, 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相对一般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了三分之一,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恢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唯一办法。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人工成本,这是我国的比较优势。
因此,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缓解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重要途径。
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据测算, 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密集型的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的2.5 倍, 与此同时,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是扩大出口的重要举措, 而且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第四章 就业理论
第二节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 心是他的“有效需求原理” 心是他的“有效需求原理”,这也 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一、有效需求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一)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里,就业量的多少由生产水平决定, 而生产水平则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据他解释,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 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 求,或市场上有支付能力并决定总就 业量的总需求 。
、经济性失业 经济性失业又2 称非自愿失业, 或凯恩斯失业。 经济性失业又 2 称非自愿失业 , 或凯恩斯失业 。 即 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然找不到工作。 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然找不到工作。它包括: (1) 缺口性失业。缺口性失业是指经济不发达,不能为增 缺口性失业。缺口性失业是指经济不发达, 长过快的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长过快的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导致大量的求职 者找不到工作。这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失业类型。 者找不到工作。这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失业类型。 (2) 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导致 周期性失业。 的失业。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存在的失业类型。 的失业。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存在的失业类型。 (3) 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 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 际上并未发挥作用,即边际生产力低于边际生产收益, 际上并未发挥作用,即边际生产力低于边际生产收益, 甚至趋于零。 甚至趋于零。 自然性失业一般为4%一6 自然性失业一般为4%一6%。由于自然性失业难以 避免,因此,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低于6 避免,因此,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低于6%,就算不存在 经济性失业,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
图10-4中,横轴OM代表货币供给量,纵轴 10- 中,横轴OM代表货币供给量,纵轴 OI代表利息率,L为流动偏好曲线(即货币需求曲 OI代表利息率,L为流动偏好曲线( 线)。当货币供给量为M1时,与L相交于E1,这时 。当货币供给量为M 时,与L相交于E 的利息率为I ;当货币供给量为M 时,与L 的利息率为I2;当货币供给量为M2时,与L相交 于E2,这时的利息率为I1,如果货币供给量再增 ,这时的利息率为I 至M3时,与L相交于E3,这时的利息率仍然是I1, 时,与L相交于E ,这时的利息率仍然是I 这些情况说明在E 之右和I 这些情况说明在E2之右和I1以下,由于流动偏好 规律的作用,利息率不会再下降,故处于E 规律的作用,利息率不会再下降,故处于E2之右 的区间便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的区间便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 阱”,意即当利息率达到I1这样的临界水平时, ,意即当利息率达到I 凡是由银行机构增发的任何货币量,均要被这个 “陷阱”所吸收,亦即人们手中保存货币的偏好 陷阱” 或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具有无限弹性 。
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提要新凯恩斯主义在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着力于从多个角度说明工资的粘性,并由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的失灵、失业发生的必然性和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些研究从多个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工资粘性;就业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
它是在原凯恩斯主义受到理性预期学派打击之后,吸取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学派斗争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并在与理性预期学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是工资粘性理论,可分为名义工资粘性论和实际工资粘性论。
1、实际工资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实际工资粘性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隐含合同理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等。
(1)隐含合同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工人向厂商提供劳动服务,厂商支付工资,实际上是一个保险合同交易。
这一保险合同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随机的、可以观察到的经济波动的影响。
(2)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该理论把已经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把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
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内部人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
2、名义工资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名义工资粘性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是交错调整工资论和长期劳动合同论。
(1)交错调整工资论。
该理论是要说明,在短期内无论是通过合同机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
(2)长期劳动合同论试图说明,尽管有理性预期的存在,积极的货币政策还是能影响实际产出的。
二、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的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没有紧缩政策,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没有扩张政策,失业会更加严重,并提出了若干就业政策建议:(1)应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
(2)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3)促进就业的政策。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凯恩斯就业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从根本上颠覆了古典经济理论中关于市场自我调节、利率对投资影响等传统观念。
凯恩斯将政府干预经济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为经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凯恩斯就业理论进行浅析,并探讨它的启示。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1. 失业的根本原因在总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不景气和失业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总需求不足是指总支出不足以维持经济体系正常的运转和发展的需要。
当总需求不足,企业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销售收入,从而减少生产和投资,导致失业率不断攀升。
2. 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刺激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手段,刺激总需求,以达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3. 经济中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即在某个方面增加一定数量的投资或支出,其效果会随着投入增加而递减。
换言之,投资或支出增加一定量后,其对总产出和总收益增加的效率将逐渐降低。
凯恩斯就业理论指出了刺激总需求是重要的经济政策措施,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支出的力度来增加对市场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使市场有效运转,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建立完善的财政体系,缓解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观点的重点是指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财政经济体系的建立实现的。
因此,对于一个权责分明的财政经济体系的建立,是缓解失业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更加重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政府应特别关注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趋势,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挖掘生产效益的提高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凯恩斯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就业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背景下,凯恩斯对传统的自由市场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调整经济波动,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就业。
他的就业理论被称为总需求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代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总就业量取决于总需求量,而不是劳动供给。
通过调整总需求量,政府可以影响就业水平。
凯恩斯认为,经济低迷时,企业和个人减少开支,导致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公共支出,增加政府支出的比重,提高消费者信心,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应将导致自由市场失灵”的观点,认为市场的机制并不能自动调节经济,与政府的积极干预相比,市场机制存在的短期经济波动会导致长期经济下滑和失业问题。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后来的宏观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从而促进了理论和政策的变革,包括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建设。
通过政府提高公共投资和消费支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总起来说,凯恩斯就业理论在当代经济学和政策指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实现了对经济的调节和管理,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这一理论为现代经济学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很多的启示,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了研究和改善现有经济状况的思想基础。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凯恩斯就业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和应对经济萧条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观点: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他认为,经济主体在决策消费和投资时,往往会受到不确定性和心理预期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未来产生担忧,进而减少消费和投资。
这种担忧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发失业。
凯恩斯认为,经济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
他提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主张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还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鼓励借贷和投资。
凯恩斯认为就业问题是结构性的。
他指出,劳动力在某些行业和地区可能会出现过剩,而在其他行业和地区可能会出现不足。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采取结构调整措施,促进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了有效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当市场中存在足够的需求时,企业才会增加投资和雇佣劳动力。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增加公共支出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了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中的角色。
它告诉我们,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整总需求,从而解决失业问题。
这为政府提供了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了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还与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有关。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采取结构调整措施,促进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流动。
凯恩斯就业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经济的长期发展。
它告诉我们,在短期内采取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的也要考虑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避免产生过度依赖政府刺激的经济波动。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和解决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就业理论
(一)失业的种类
• 第一,磨擦性失业 • 第二,自愿失业 • 第三,非自愿失业
(二)有效需求原理
• 1. 含义 • 2. 就业量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 3. 内容
1. 含义
• 第一、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 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 总供给价格是指全体厂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 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限度 卖价。
– 第一,其他厂商支付的工资 , – 第二,失业率,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人 力政策》建立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远非 是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割成为两大块,即主要劳动 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每一块在劳动力配置和工 资决定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 有如下特征,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 有保障,权利平等等,工作制度和行政管理上有适当 的程度和规则,并有较多的晋升机会,次要市场的工 作则往往有工资低、条件差,就业变化大。要求苛刻, 晋升机会小等特点。
求价格,N代表就业量)。
• 当D>Z时,雇主会增雇工人,反之则为减少工 人的雇佣量。
3. 内容
• 有效需求原理有三个重要的内容: • ⑴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
所造成的。
• ⑵就业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个人收入增加, 消费量也将因此增加,但消费增加比不上收入的增加, 从而使消费与收入之间产生缺口,这一缺口造成消费 需求不足。
• 一、古典就业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三、后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古典就业理论
• (一)萨伊定律
• (二)工资与就业 • 第一,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 • 第二,工资的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
浅析凯恩斯就业理论及启发凯恩斯就业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以失业为问题和政府干预为解决办法的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就业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 在市场经济中,失业的存在是常态而非偶然,因为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存在失调或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业率不能自动调整到满足全部劳动力供给的水平。
2. 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
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增加财政支出或降低税费,刺激需求,并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
3. 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投资和补贴等措施,刺激个人和企业的投资活动,并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凯恩斯就业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启发:1. 社会福利和共同富裕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政府应该积极干预和引导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2. 政府在经济衰退时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是普遍存在的,政府需要将经济稳定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并通过适当的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来抵抗经济下滑,并促进经济的复苏。
3.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活动,特别是在科技、环保、医疗和新能源等领域,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凯恩斯就业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对经济问题的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同时,它也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一.凯恩斯认为扩大有效需求能够有效的促进就业的增长古典学派认为只要价格,工资具有足够的伸缩性,大规模的失业状态就不可能存在。
当有失业存在时,价格和工资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自动调整,通过市场的自发力量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然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中,通过市场力量对价格工资的自发调节仍然不能够调整市场的供需平衡,需求的萎缩造成生产领域大规模的失业产生。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认为价格工资在短期内不具有伸缩性,是刚性的。
宏观经济调节的变量是就业,收入等数量变量,如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而非价格的函数,价格在调节经济运行方面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凯恩斯认为大规模持续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而有效需求主要是由边际消费倾向,资本的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心理因素决定的。
他把总需求认为是投资和消费的总和,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
三个心理因素中边际消费倾向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和流动性偏好预期未来的投资收益率小于资本的利息率,从而使有效投资不足。
凯恩斯建议政府扩大政府职能,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提高社会的就业水平。
二.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环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中国在未来十年内每年的新增就业人口是二千四百多万,而经济发展能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一千两百多万,那么未来中国社会的新增就业至少有一半因找不到工作而会失业。
这还没有考虑到城市中由于企业在转制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以及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以及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隐性失业。
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但反映出中国教育制度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获得工作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保证。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其著作《通论》中对就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市场对于投资数量的下降,而政府作为调节市场的力量,应在此时候出现,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活动的稳定发展和就业的提高。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他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活动的驱动力是需求,而且需求是由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三部门组成。
当投资数量下降后,将会导致消费减少,政府支出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形成需求不足的局面,出现大规模的空闲生产力和失业的现象。
第二,他强调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自我调节,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社会总需求量,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造。
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政府可以增加社会投资和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实现经济平衡和发展。
第三,他强调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力的流动性将有助于减轻失业和生产空余的压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劳动力从低效的产业向高效的产业转移,促进职业技能的普及和提高,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
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重视有效需求的作用,加强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干预,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鼓励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目标的双重鼓励。
第二,要强调就业的优先地位,通过建立适当的就业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流动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与经济环境。
第三,要关注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了解和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对经济学本身的质疑和重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内容
• ⑴职位有好坏,生产力的提高应归功于职位而不是工人;
• ⑵各职位之间的工资是不同的,但却是相对固定的,其高低 由技术状况,社会习俗、工会力量、培训费在雇主和雇员之 间分配决定。
• ⑶工人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在劳动力阶梯中的位置,处于阶 梯上端的工人更有机会获得好的职位,从而收入较高,工人 在阶梯中的位置由他们的预期培训成本决定。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人 力政策》建立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远非 是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割成为两大块,即主要劳动 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每一块在劳动力配置和工 资决定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 有如下特征,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 有保障,权利平等等,工作制度和行政管理上有适当 的程度和规则,并有较多的晋升机会,次要市场的工 作则往往有工资低、条件差,就业变化大。要求苛刻, 晋升机会小等特点。
(一)失业的种类
• 第一,磨擦性失业 • 第二,自愿失业 • 第三,非自愿失业
(二)有效需求原理
• 1. 含义 • 2. 就业量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 3. 内容
1. 含义
• 第一、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 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 总供给价格是指全体厂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 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限度 卖价。
• ⑵低技能工人的供给减少。 • ⑶增加了高技能工人的供给从而使其工资相对下降。
– 职位竞争理论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基础上。雇主在 雇佣工人时并不能准确地知道职位申请者将来的表现会怎样, 又由于假定工人的专门技能是在工作中学会的,因此雇主只 能借助于决定着一个人培训潜力大小的教育来作为判断工人 未来的表现手段。
(三) 斯蒂格利茨的就业理论
• 1.失业是自愿的吗 • 2.工资与就业的关系 • 3.对工资刚性的解释 • 4. 效率工资理论
1.失业是自愿的吗
•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失业工人都不愿意寻 找低报酬的工作,临时就业,通常有以 下理由:
• 第一,可以得到的工作或许在另一个地 区,迁移的成本相当大,尤其是工人认 为他的失业只是暂时的话。
• ⑷教育只是一种“信号”起着过滤器的作用,那些受过较多 教育的人被认为培训潜力较大,预期培训成本较少,因而他 占居劳动力阶梯的上端,随着好职位越来越少,试图挤入好 职位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于是教育越来越膨胀,但这并 不会使某一职业的工资上升或下降,唯一的后果是使受过教 育的人只能从事那些以前只需要少量教育就能信任的工作。 不过这不会降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结果导致文凭主义盛行 和过度教育(Over education)
• ⑶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共同决定的,所以, 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投资需求就可以填补收入与消费之 间的缺口,故用投资需求的增加来扩大总需求是凯恩 斯主义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内容。
(三)失业的原因
消费需求
失业(就业)–––有效需求
投资需求
平均消费倾向(APC)
边际消费倾向(MPC)
资本边际效率 MEC
• 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 进行生产时所预期社会(消费者)对产品愿意
支付的总价格。
2. 就业量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 总供给价格与总就业量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函数 关系,用公式表示:Z=(Z为总供给价格,N 代表总就业量)。
• 同样,总需求价格与总就业量之间的关系也是 一种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D=(D为总需
– 第一,其他厂商支付的工资 , – 第二,失业率,
第十章 就业理论
• 一、古典就业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三、后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古典就业理论
• (一)萨伊定律
• (二)工资与就业 • 第一,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 • 第二,工资的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
• (三)失业的代价
二、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一)失业的种类 • (二)有效需求原理 • (三)失业的原因 • (四)政策主张
• 第二,一份低工资的工作或会给未来的 潜在雇主传递错误的信息。
2.工资与就业的关系
3.对工资刚性的解释
• 工会、合同与政府法规
– ①工会合约 – ②工资调整 – ③隐含合同 – ④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⑤最低工资标准。
4. 效率工资理论
• ①工资影响劳动队伍的质量, • ②影响雇员努力程度。 • ③劳动流动率 • ④效率工资的决定,
预期收益 重置成本
灵活偏好规律
(四)政策主张
• 利用政府的控制力扩大总需求解决失业
三、后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一)职位竞争理论 •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三)斯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茨的就业理论
(一)职位竞争理论
• 1. 教育的好处
• 2. 内容
1、教育的好处
• ⑴教育提高了低收入者的技能和生产效率,从而增加 其收益。
求价格,N代表就业量)。
• 当D>Z时,雇主会增雇工人,反之则为减少工 人的雇佣量。
3. 内容
• 有效需求原理有三个重要的内容: • ⑴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
所造成的。
• ⑵就业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个人收入增加, 消费量也将因此增加,但消费增加比不上收入的增加, 从而使消费与收入之间产生缺口,这一缺口造成消费 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