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八章 劳动就业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经济学课件)
产品差异小的行业
替代效应:甲种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导致它的 相对价格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一种用乙种劳动力来替 代甲种劳动力的动力,结果,企业对甲种劳动力的需求 量下降,对乙种劳动力的需求量上升。
假设有A和B两家企业,在A企业的产品成本中, 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50%;在B企业产品的成本中, 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10%。两家企业都面临着工资率 提高10%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A企业的总成本上 升5%,B企业的总成本上升1%。劳动成本占据总成本 的不同比率,对产品的价格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
资本的供给弹性
(1)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提高,农村劳动力越是易于替代 国有企业职工,替代数量越大。
技术简单行业 (2)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越是具有 弹性,替代数量越大。
(二)资本-技能互补假设及其政策含义
技术进步是否会导致资本替代劳动力,关键还是 要看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总替代关系,还是一种总互 补关系,即资本价格下降对于某一类劳动力的需求所 产生的交叉弹性的符号是正的,还是负的。
示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WB/WB表示B
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则 :
EA,B
DA DA
劳动社会学第八节课
• 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
• 劳动力市场机制可以保证劳资双方利益的实现,所以劳资冲突就显 得微不足道。
• 认为工会的作用是负面的。
供劳动政策基准。
——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改革的目标 • 继续全面实行并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 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 大力加强企业劳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 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立健全三方性、多层次
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加强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建设。
工会及其作用
• 该学派对工会的态度是双重的。
——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德国模式)
• 关注经济体制对效率的需求和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 之间的平衡, 主要研究法律、工会、集体谈判制度。
• 强调企业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不仅仅是一个“盈利机构” 。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瑞典模式)
• 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待遇。
• 劳务关系当事人根据权利义务平等、 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报酬。
三、劳来自百度文库关系的基本内容
• 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报酬、 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 等方面形成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全套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地位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起源与发展
一、劳动经济学发展孕育阶段一特点?
二 、劳动经济学发展的萌芽阶段一特点?
典型代表:斯密、李加图;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
1.劳动基本理论
2.劳动力理论 3.就业理论 4.工资理论 5.按劳分配理论
4、统计学意义上的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一、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 1、 定义 2、 理论界关于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概括 二、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研究的起点: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2、主要内容一劳动力市场论、工资理论等; 三、 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亦是一种分析工具。 1、基本要素分析法:基本假设,概念,现象范围,特 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等。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定义?区别?应用? 3、其他方法:数理,计量,模型;社会调查法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论 劳动力市场理论 劳动力需求理论 劳动力供给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工资理论 失业与就业理论
劳动经济学
课程简介:劳动经济学是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 源为起点,研究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优化配 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门学科。该课程选用 了由温海池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 动经济学》。全书分为十章,系统全面阐述了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劳动力市 场理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理论,人力资本理 论,工资理论,就业与失业理论,社会保障理 论等内容。
《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整理ppt
13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劳动和劳动管理活动作 了全面研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经济思想和理论。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价值、劳动二重 性、生产价格理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关于利润、 地租、工资理论和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关于资 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关于有机构成的理论、劳动力商 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等 等,实现了对古典学派经济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整理ppt
16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他生产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并对劳动力市场组织、 运作及其结果,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 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 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经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 基础。 斯图亚特·穆勒定型的工资基金学说促进了劳动经济学 的成熟。
整理ppt
11
“制度学派”
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886),考察了工会 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 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 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布卢姆《劳动经济学》(1925)是第一本正式命名的 教科书,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 资关系、劳工运动等内容。
劳动经济学之就业与失业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增长速度越快,就业越充 分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容量 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结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变化
四、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制度因素
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
产品经济体制 和 商品经济体制
一、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
萨伊观点:市场经济内部不会有生产过剩和失 业
就业理论:
依靠价格机制,国家经济失调会迅速被商品市场 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消灭
市场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萨伊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就业观点:失业归因于“总需求不足”
结
论:
劳动力市场有非自愿失业
(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 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 力便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
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 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 而二,三产业中劳动力的比重相对就越大;反
通货膨胀率 (%)
LPC
SPC1、 SPC2为不同的短期菲利 浦斯曲线
劳动经济学
收入效应
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 如果闲暇被假定是正常商品,家庭非劳 动收入的增加将会导致负的收入效应,对 于所有的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工作时数下 降。
制度时间为Ht,且在没有照料幼儿等家 务劳动的情况中,如右图所示,w1为最 低劳动供给价格。然而,由于存在c小时 家务劳动的制约,主妇在就业选择时, 效用的得失就应与d点的组合进行比较。 w1的工资率与c+t即t′的时间轴的交点 为e,e点在无差异曲线U3上,U3的效用 水平不仅远低于U1的效用水平,而且低 于过d点的无差异曲线U2的效用水平。所 以,家庭主妇不会选择就业。既然c小时 家务劳动是给定的条件,那么可以看到 U2穿过d,f两点,此时的最低供给价格 是w2。显然,这时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比没有c小时制约的条件下要高。但是工 资率并不具有主观随意性,即使是同样 的工资率,妻子也无法选择就业。从存 在既定的家务劳动时间的条件出发,家 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产生负向影响
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 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率),当闲暇的价 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 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 替代效应 = △H/△W > 0
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 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 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 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19
劳动经济学第八章
企业Y改变条件或涨工资
补偿性工资差别
为了吸引劳动者而必须支付的额外工资
企业Y,每小时8.5美元,企业X,每小时8美元
企业X主动提高工资
假设Y吸引了所有劳动力
企业Y希望降低工资 实际上企业Y只能吸引一部分劳动力
企业X、Y均能得偿所愿
均衡工资差别
企业X的劳动者实际是 用每小时50美分的价 格购买了较好的工作 条件
1.员工偏好
大多数员工福利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它们不是采取在目 前可支配的现金的形式对劳动者提供报酬。总体来说,员工 福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实物薪酬—以某种商品的 形式来向员工提供薪酬,比如由雇主提供的保险或者带薪休 假时间。第二类是延期薪酬,即这些薪酬是现在挣到的,但 是要在今后才能以货币的形式得到,雇主在员工的养老金计 划中缴纳的费用在员工福利中占的比例最大。 一个已经得到公认的经济理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人们宁愿得到X美元的现金,也不愿意得到价格等于X美 元的商品。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被视为一个 神童,因为他作为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起卷帙浩翰的 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他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在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 和1766年先后取得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然后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 律师资格 。 边沁曾与众多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建立友谊。在英国,与著名学者亚当· 斯密、 法国大革命的一些领袖 结交。而在1808 到1810之间,他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 先驱者——弗兰西斯科· 米兰达建立了个人的友谊。在1823年,他与詹姆 德· 士· 穆勒创立了《威斯敏特评论报》,一份给当时的“哲学激进分子”(一群被 边沁 影响的年轻信徒)作基地的期刊。 边沁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 父”。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 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 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爱高利贷, (9)同性恋的合法化。
劳动经济学
(2)两种假说内容分歧的方面(两种假说的主要区 别所在) 对于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的影响 ①附加性,许多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 ②悲观性(沮丧的工人),许多二级劳动力退出 劳动力市场 3.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参与变动幅度较大 的群体
二、劳动力需求 1.概念 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 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2.对概念的两点附加解释 ①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②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相结合,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 和服务,劳动力需求由产品、服务需求派生而来。
二、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 能。对应报酬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考虑通货膨胀时应用较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 对比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 构成部分。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福利支付方式:其一为实物支付、其二为延 期支付。实质上都是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 段,也可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假说 1.两种假说产生的背景 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周期,即经济运行过程 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2.两种假说的内容 (1)两种假说内容一致的方面 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 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劳动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劳动参与率?
答:劳动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应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可依若干标志进行分类。如总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不同年龄组人口,不同性别人口等。
2.工资水平?
答:工资水平是指在单位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其基本计算公式: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3.延期支付?
答: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企业现在支付一定量货币作为保险基金,待具备享有资格(条件)时,员工获得使用权。
4.劳动力短缺?
答: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处于长边,劳动力供给处于短边,劳动力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这种情形也可以称为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短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从劳动力需求方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行政机构,在帕金森定律的支配下,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冲动,而这种扩大规模的冲动就引起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冲动,劳动力需求冲动表现在企业在向上级单位争取用工指标的行动中,使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长边的位置。
5.季节性失业?
答: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6.劳动力?
答:(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在生产使用价值的活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7.期望工资总收入?
答:人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除了考虑自己的工作兴趣之外,就是工资,劳动时间,劳保福利等雇佣(劳动)条件。此时考虑的劳动条件不仅是当时的状态,还能包括未来的前景,既准备就就业的企业将来会怎么样,自己升职,加薪的可能性等。
劳动经济学
精心整理
第二章劳动需求
2.4劳动需求弹性:自工资弹性与交叉工资弹性
(1)劳动的自工资弹性:某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增长1%而引起的该类工人就业量的百分比变化
`
>1,
第三章劳动供给
3.1 劳动供给的一些基本概念与事实
(1)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是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的总和,劳动参工率就是劳动力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按照年龄或者性别分类计算时,上式变为
(2)失业率与就业率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主要分为三类:就业者、失业者,以及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者指在过去一周的时间内从事了至少一个小时有收入的工作,或者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失业者指那些不工作,但是积极寻找工作并且能够立即到岗的人;非经济活动人口指那些不工作但又不满足劳工组织失业标准的人。
失业率普遍定义为失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表示如下:
U表示失业人口的数量,L表示总劳动人口的数量。与之对应,就业率为
就业率=E/L*100%,E=L-U
3.2 工作-闲暇模型:理论和实证结果
(5)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假设劳动者除了工作的工资收入以外,还获得一种与工作无关的收入来源。对于劳动者而言,即使
3.5
(1)
即3.6
水平下降,反而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第四章工资决定
4.4 效率工资理论
按照古典的均衡模型,当经济面临总供给或者总需求的冲击时,就业会发生剧烈的
波动,而工资水平也会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实际上,当经济面临巨大冲击就业
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工资水平却并不能灵敏地对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做出及时的
调整,反而表现出粘性或者说刚性的特征。
8劳动经济学(人大三版)第八章课后参考答案第八章 就业与失业 (李佩昂 历佳)
关键词
就业:指到达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失业: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充分就业: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满足劳动者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失业率: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中失业状况最基本的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自然失业率: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
就业失业理论:就业理论产生于解决失业问题的实践中。失业现象最初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以后日益严重,迫使经济学家们对其展开研究,就业理论成了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失业,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自然特征,可以与充分变就业状态并存。
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得一种失业现象。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隐性失业: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
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第八章 劳动市场《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W
W2
E2
W1 W3
E1
S
E3
MR
D
0
L2 L1 L3
L
改变劳动需求弹性
W
W1 W0
Da
Db
0
La LbL0
L
Fra Baidu bibliotek
改变劳动需求曲线位置
W(元/小时) 6
SU SC
5
DU 4
DC
0
85 95 100
L(小时)
引起劳动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1.增加工会成员的劳动边际生产力。 2.鼓励进口限制。 3.支持最低工资法案。 4.限制移民迁入。 5.鼓励对会员产品的消费。
W2 W1
D2
D1
0
劳动
第二节 工资差异与教育
➢工资水平的差异 ➢教育与人力资本 ➢教育与信号显示
工资水平的差异
1.等同性工资差异。 2.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 3.能力的差异。
教育与人力资本
✓熟练劳动者和非熟练劳动者 ✓两类劳动的需求和供给
熟练劳动者和非熟练劳动者
收入($/小时)
60
研究生
大学生 40
0
非熟练工人
Ld Le Ls
负所得税
✓假定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年收入最低 标税准前为收I入0,为负I的所家得庭税可税享率受为的t,补那助么, 即负所得税NIT为: NIT=I0-I·t
劳动经济学(第三版)第8章 就业与失业
目录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就业与失业的测量、研究意义、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就业理论综述
萨伊、凯恩斯、菲利浦斯、弗里德曼、供给学派
第三节 就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城乡结构
第四节 失业类型及成因分析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理论界的充分就业概念。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 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另一种是充分就 业并不等于失业率为零,而是总失业率 等于“自然失业率”。
从供求方面对充分就业的界定。从劳动 力供求的相互关系看,所谓充分就业, 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 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地满足劳动者对就 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2
在正常情况下,市 场经济会自动实现 充分就业,偏离均 衡的现象是暂时的, 是不正常的,因此 失业不是内在的
3
萨伊法则反对政府 干预经济,主张自 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
×100%
城镇从业人员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
式中,从业人员人数为从同期、同口径的统计报表所获得的数据。
2.调查失业人员。国际统计局决定自1996年起建立城镇劳动力情况抽 样调查制度,其中在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中,调查失业人员为城镇常 住人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 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劳动经济学课件)
➢ 案例三
王先生,40岁,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目前在烟台万华公司任人力资 源经理一职,年薪35万。目前,猎头公司人员找到王先生,为他提供了两个岗位,一个是 烟台康师傅公司烟台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年薪35万;一个是可口可乐公司上海分公司人 力资源副经理,年薪60万;
综合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增长情况和经 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前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及其增长情况和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 收前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长期、 缓慢的过程。
➢ 案例一
王先生,今年40岁,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后,从烟台万华公司 人力资源经理岗位离职,跳槽到了可口可乐公司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副经理一职。
注:2007年统计数据
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 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
➢主体是劳动者; ➢流动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 ➢流动的范围是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 业和岗位间; ➢流动是劳动者所做出的迁移或转移决策。
劳动力流动通过推动自愿 的劳动力交换来发挥劳动力市 场对劳动力这种稀缺资源的配 置作用。
市场歧视并不仅像通常所认为的是一种不合理的偏见,更重要的 是它是一种在无法获得完全有效信息时的信息甄别机制。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课件+-+修改版
完整的市场经济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 动力市场,过去我们在研究前两个市场上倾注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劳动经济学研究相对滞 后。难怪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美国康 乃尔大学教授洪水淼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2005,厦门)上呼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学家必 须重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必须 大力发展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以推动劳动经济 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和研究发展。
(三)劳动人员管理
♣ 劳动定额与定员 ♣ 人员的测评 ♣ 劳动合同管理
(四)劳动薪酬管理 (五)其他学科中的劳动经济学
劳动科学体系
劳动经济学科 劳动管理学科 劳动社会学科
马克思主义 的劳动经济理 论 西方经济学 中劳动经济理 论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说史 人力资源经 济学 „„ 人力资源管 理 人力资源开 发 劳动组织管 理 劳动人员管 理 劳动薪酬管 理 „„ 劳动社会学 劳动保障学 劳动关系学 „„
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第十一章劳动关系,在概述劳 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与劳 动关系的调整。第十二章社会保障,在概述社会保 障的概述的基础上,分别考察社会保障的制度和社 会保障的理论,最后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形 式。
第一节 人的劳动与人力资源
一、人的劳动概述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⒈劳动(Labor)创造了人
对人起源的研究是19世纪的重点课题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年;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1871年 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868年 海克尔——《自然创造史》 1868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用》 187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报酬的工作,或者在一个星期内干15个小时 以上无报酬的工作。
劳动经济学
3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一、就业与就业者
就业(employmen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 劳动者,进入或已经参加某种合法的社会 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的经济活动。
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
国别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排列次序
美国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制止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
英国 日本
充分就业,实际收入的合理增长,低通货膨胀,国际 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 业,收入均等化,资源合理分配
加拿大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反通货膨胀
劳动经济学
➢ 正在工作中的人(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报酬或为收 入而工作)
➢ 有职业但是临时没有工作的人,如疾病、劳动争议等 ➢ 雇主或自营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而
不领取劳动报酬的家属工人
劳动经济学
6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wenku.baidu.com
寝室6个室友大学毕业后……
小A:找了一份工作,与外企签订劳动合同,上班 小B:与男友结婚,在家休息准备生小孩儿 小C:淘宝上开店,没有雇员,也不给自己拿工资 小D:继续攻读研究生,全日制,但找到一个企业长期
以货币为媒介的物物交换过程中, 买就是卖,卖就是买,因为供给本身 也就创造了需求。
劳动经济学
1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一)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1. 萨伊的就业理论
(1)通常情况下,依照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商品市 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会趋于供求均衡,趋于充分就业。
(2)供求关系对均衡的偏离是暂时的,因此暂时的失 业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 。
做兼职,上班 小E:与男友结婚,在家无偿装修新房,每天和装修队
一起至少干4个小时 小F:毕业后进入一家私营企业,但最近因为企业接受
调查,在家休假
劳动经济学
7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一、就业与就业者
就业者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 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
某种社会活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 入或经营收入。
计划就业、市场就业
按照就业序次不同分类
初次就业、再就业、多次就业
按照就业的概念分类
广义就业、狭义就业
劳动经济学
12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四、就业的功能
(一)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
生活保障、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发展、劳动 者服务社会
(二)对社会经济的功能
增加财富、社会稳定、社会发展
劳动经济学
13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不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就读学生!
劳动经济学
8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二、就业与相关概念
劳动经济学
9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二、就业与相关概念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是在某一工资水 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 到工作。(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劳动者个人角度的充分就业 市场均衡角度的充分就业
劳动经济学
4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一、就业与就业者
达到一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
(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
从事社会劳动而非家务劳动
(得到社会承认,合法)
从事的劳动有收入或报酬
(非公益劳动或义务劳动)
劳动经济学
5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一、就业与就业者
就业者——就业活动的主体
在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年龄之内,符合下列情况:
14
.
第二节 就业理论
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一)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二、就业相关理论分析
经济管理体制、效率与公平、隐形 就业
劳动经济学
15
.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一)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1. 萨伊的就业理论
1803年,《政治经济学概论》,“市场法则理论”
劳动经济学
1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一国的国民经济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具有 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它是全体厂商在他们效用最 大化的情况下提供给该国居民的。
✓ 社会就业总量与总需求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社会就业总量与总供给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劳动经济学
第八章 劳动就业
Market Economy:
就业 充分就业
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条件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关系到一国社会经济稳定
劳动经济学
1
.
第八章 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概述 A
B 就业理论 及分析
劳动经济学
劳动就业
2
C 我国城镇 就业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一、就业与就业者
国际劳工组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 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劳动经济学
10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三、就业的类型
按照就业的表现形式分类
显性就业(公开就业)、隐性就业(非公开就业)
按照就业范围分类
国内就业(城镇/农村)、国际就业
按照就业的时间分类
长期就业(1年以上)、短期就业(1年以下)
劳动经济学
11
.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三、就业的类型
按照就业的管理形式分类
忽视总需求不足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性
劳动经济学
1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尤其 是在1929 --- 1933年的大萧条中,有4000多万工人 长期失业。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放弃了市场调节自然平衡的观点,主张以国家 干预经济生活来摆脱失业和萧条的困境。
2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 社会就业总量与总需求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社会就业总量与总供给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P价格
S E P
D
劳动经济学
D
0
S
L
21
Q
L就业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3)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即使政府要干预经济,
也仅限于“鼓励生产”而已。
劳动经济学
17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题一:西方主要学派的就业理论
(一)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2. 马歇尔和庇古的就业理论
1890年,《经济学原理》,自由放任原则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只要劳动力市场没有人 为阻力,就可以通过工资的自由涨落和劳动力供需 之间的自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