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
建议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
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
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
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
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
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
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
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
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
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
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
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
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
说非常重要。
除了早期改善喂养进程、减少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医院感染之外,母乳喂养还能降低日后糖尿病、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哮喘和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
尽可能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并注意补充铁剂和其他重要微量营养素。
3促进合理的追赶生长
大多数SGA儿童通过合理适宜的喂养可以出现不同程度
的追赶生长,在2至3年内达到正常水平。
尽管出院后按个体化强化营养方案,但对于部分严重宫内生长受限(<P3)的SGA
早产儿,如果生长缓慢,应仔细分析原因,并及时转诊治疗,除外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一般来说,发生在妊娠早期的严重宫内生长受限多与遗传和胚胎发育本身的因素有关,强化营养并不能完全改变生长低下状况。
当SGA线性生
长速率正常时,即使未达到同月龄的追赶目标,也不易延长强化喂养时间。
出院后需要定期评估和转诊
对于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胃食管反流、短肠综合征、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状态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常会有很多喂养困难和特殊问题。
针对这些医学问题所导致的生长迟缓或营养不良,应进行多学科会诊或转诊至专科进行诊治。
家长教育
在出院前,应对家长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SGA儿童的
喂养策略和注意事项。
家长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合理的喂养,以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还需要了解如何补充铁剂和其他重要微量营养素,以确保婴儿的营养充足。
早产儿出院后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如喂养困难、进食量减少、呛奶、呕吐、便秘等,甚至会导致体重减轻,增加再次入院的风险。
特别是小胎龄、未足月出院、有并发症的早产儿,更需要家长学会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并能够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和异常情况,预防和紧急处理喂养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的早产儿,出院前应尝试母婴间的接触和进行哺乳指导,鼓励袋鼠式护理,促进母亲泌乳,帮助早产儿学会正确的含接、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
在随访中,除了定期评估早产儿的健康状况,还应注意指导母亲的膳食和营养,了解泌乳情况,鼓励家庭成员的支持,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
家长应遵从医生的指导,研究强化喂养的方法,以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
早产儿出院后仍面临生长落后、神经发育迟缓和发病率增加等风险,尤其出生后第1年是追赶生长的关键期。
定期监测和评估,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帮助大多数早产儿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改善其预后。
因此,应提高家长的随访依从性,让他们了解随访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各医疗机构的特点,以多种形式开展早产儿家长的教育,共同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