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6篇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精品课件
=
(
6 21
)
5÷3
( =(
5 3
) )=
(2 ) (3 )
2 7
<
3 4
<
1
2 3
<2
9 12
=
(
3 4
)
2
=
( (
8 4
) )
(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
4.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并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6 36 10 30 8 16 21 45
10 12 5 最简分数: 21 25 7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数与代数
学习目标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 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 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情境导入
因数 倍数
“因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最 基本的概念是什么?你能从基 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 整理成一个图吗?
公因数 质数 合数
公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奇数 偶数
情境导入
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说一说下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 和 35 7是35的因数,35是7的倍数。
4和5
6 和 16 15 和 20
10 和 8
3和9
最大公因数:1 2 5 2 3 最小公倍数:20 48 60 40 9
导语
DIRECTORY
一 自我课堂表现怎么样? 二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学会了吗? 三 说一说本节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课件)(共22张PPT)
【问题2】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分母都是8。 分子相减。
爸爸吃的
妈妈吃的
联想整数的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
法的含义吗?
爸爸比妈
妈多吃的
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问题2】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从图中,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1】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问题2】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问题3】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还剩下多少张饼?
【问题1】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分数加法的意义和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问题1】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
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问题2】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验证一下。
能不能像加法一
样,分母不变,
【问题3】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 张饼。还剩下多少张饼?
(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
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除数
a
÷b=
b
b≠
不能为0
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一个分数既可以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也可以从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理解。
【方法一】1个1个地分
每次分1个,每
1
人分得3个 个。
4
3
也就是 4 个。
【方法二】3个摞在一起分。
3人一起分,每人
1
分得3个的 。
4
3
也就是 4 个。
说一说
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4= 14(个)
3÷4= 3
4(个)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被除数÷除数= 除数
不能为0
a÷b= ab( b当的数。
7)
7÷13 =(
( 13)
5 =( 5 )÷( 8 )
8
( 4 )÷7 =
4
7
a ÷ b = a (b≠0)
b
选自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
42
13
42 =( ) ÷ ( )
( 5)
5 ÷ (13)=
13
4
( 4 ) ÷ 27=
27
23)
(
23 ÷ 49=
( 49)
变式训练
3
1 千克表示把3千克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8
3
( 1 )份,每份是( 8 )千克;也可表示把( 1 )
千克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3 )份,每份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R·五年级数学下册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1×16=16 2×8=16 4×4=16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山 真 面 目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
同峰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我们把 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如6的所 有真因数是1、2、3,而且6=1+2+3,像这样的数, 数学家们叫它完美数。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图形与几何)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1)说一说左图可以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右图。
绕鱼嘴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连续旋转 4 次。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2)右图中绿色部分占整个图案的几分之几?红色部分占整个图案的几分之几?红色 部分比绿色部分多几分之几?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画出“风筝”旋转90°后的 图形(只画出轮廓线)。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想一想,本学期学习了哪些知识,思考下列问 题。
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图形旋转的特征是怎样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怎样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知识点1
观察物体
通过“观察物体(三)”,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括号中。
(③ )
( ②)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① )
(2)①、②、③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①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②的体积是10立方厘米; ③的体积是11立方厘米。
①的体积是③的体积的几分之几?
6÷11=
6 11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3)如果要把①、②、③分别继续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个几何体至少还需要多少个小
= 6.4( dm3 )= 6.4(L) 答:缸里的水溢出 6.4 L。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15.用 4 个 摆一摆。 (1)如果从左侧看到的形状是 样摆放的?
示例:
,这 4 个小正方体可能是怎
第二十一页桌猜一猜 4 个 是怎样摆放的。 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做一做。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9.2 图形与几何
GRAPHICS AND GEOMETRIC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优质教学课件
任务二: 自学:
1.因数和倍数有关系什么? 2.举例说一说。 互学:小组交流互说自学内容。 展学:小组汇报。
课堂练习 根据算式填一填,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 = 5 4 是 20 的( 因数),20 是 4 的( 倍数 ); 5 是 20 的( 因数),20 是 5 的( 倍数 );
30÷6 = 5
第 63÷9 = 7 一 12÷2 = 6 类 20÷10 = 2
21÷21 = 1
26÷8 = 3.25
19÷7 =2……5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二
8÷3 = 2……2 类
9÷5 =1.8
例1: 18的因数有那些? 方法一:想18可以有哪两个数相乘得到 18=1×18 18=2×9 18=3×6 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
学而不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 动,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再见
试一试
2的倍数有 2,4,6,8,10,12…… 5的倍数有 5,10,15,20,25……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观察的上倍面么数的发;例现子一?,个你数有倍什 数的 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12÷2=6 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12÷6=2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
学习目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之间相 互依存的关系。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呢?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最大倍数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
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 的总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指
长方体(正方体)所占空 间的大小。
表面积的计量单位是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体积的计量单位是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需要测量哪些长度?
长 宽
高
要计算它的体积呢?
长 宽 高
平方厘米。体积是27立方厘米
4、一本书的长是20cm,宽是10cm, 高是1cm,请问给这本书包书皮, 最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纸?这本书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一种汽车油箱,从里面量长4分米, 宽和高都是2分米。油箱的容积是多少升? 如果用铁皮做这个油箱,至少要用多少铁 皮?如果一天用掉1升油,一箱油能用几 天?
• 6、由3个同样的长为1厘米,宽 为2厘米,高为3厘米的小长方体, 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可能有几种 不同的拼法?如果用包装纸把他 们包起来,哪种情况最省包装纸?
注意:要想让最后的大长方体表 面积最小,就要让最大的面尽量 多的重合。
判断:
• 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表面积不一定 一样。
思考题 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体积是32立方 厘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下的部分正好是 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原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棱源自×棱长×棱长类别意义
计量单位 计算方法 条件
(长×宽+长×高 +宽×高)×2
表 长方体 6 个面 平方厘米 面 平方分米 的总面 积 正方体 平方米 积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套PPT课件:第六单元汇总
1.斑马能吃到多大面积的草皮?
2.什么是圆的面积?
摸摸圆片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比
一比圆片哪个大哪个小?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什么是圆的面积?
3.圆的面积的含义。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作圆的面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圆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小华
小强
小军
26英寸=66厘米
22英寸=56厘米 24英寸=61厘米
175.84厘米 191.54厘米
207.24厘米
先估计,再求出圆的直径。 C=12.56米 C=15.7厘米 C=62.8厘米
4米
5厘米
20厘米
摩天轮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 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
2×3.14×10=62.8(米)
二、探究研究
(一)定义 1.乌龟跑的路程是正方形的什么? 兔子跑的又是圆的什么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提起圆的周长,老师想起一件事,小强、小华、小 军三人各有一辆心爱的自行车,这天他们碰到了一起。
下面是他们自行车的三种不同规格的车轮。
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2.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哪部分?
相当于圆的半径。
r
C 2
C 2
=πr
r
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 πr× r S=πr2
(三)教学例9 一个自动旋转喷水器的最远喷水距离大约是5米。它 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这里的最远喷水距离大约是5米,相当于什么? 喷头转过的区域应该是一个圆形,最远距离大 约是5米就是这个圆形的半径是5米。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C=πd 或C= 2πr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课件)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筛选法
18的因数:1,18,2,9,3,6 27的因数:1,27,3,9
18因数:1,2,3,6,9,18
答: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答: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三:分解质因数法(也叫短除法)
18=2×3×3 3×3=9 27=3×3×3 答: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8 的因数
还可以这样表示
12的因数
8
1,2,4
3,6, 12
1,2,4是8 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6和4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16的因数
40的因数
16
1、2、 5、10、
4、88
20、40
16和40的公因数
16和40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做一做
1.把1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再圈出它
们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
24的因数
16的因数 24的因数
1,2,4, 8,16
1,2,3,4,6, 8,12,24
16
1,2, 3,6,
4,8 24
16和24的公因数
2、下面哪些数是12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哪些数是18的 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哪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
34和17( 17 ) 16和48( 16 ) 13和78( 13 )
42和54( 6 ) 5和9( 1 ) 15和16( 1 )
4. 找出下列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写在括号里。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和几何》精品课件
答:水池中的水深变为 1.9 米。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你是最棒的! 加油!
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
V = a³
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h
新课讲解
容积和体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 叫做容器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 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 L和mL。
1 L = 1000mL 1 L = 1 dm³ 1 mL = 1 cm³
新课讲解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度 面积 体积
单位名称 米,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10 100
1000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体
相对的棱长度相 都有6个
等,12 条棱可以分成 面,12条
3 组,每组的 4 条棱长 棱,8个
度相等。
顶点。
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 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表面积。
由 6 个长方形组成由 6 个正方形组成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个位上······
随堂演练
1、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
偶数
2.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打开数学书,可以看到左边 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
我家的门牌号 203 是奇数。
3.
北京西站开出列车
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完美数。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 哥拉斯发现它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对完美数的研究。也 许完美数太少了,一直到现在,数学家才发现了29个完 美数,而且都是偶完美数。前5个完美数分别是:6, 28, 496, 8128,33550336。
典例剖析
1、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
是 60,这个数是( 60 )。 2、( 1 )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1.因数和倍数
学号是 5 的倍数 的同学请举手。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12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1)(共24张PPT).ppt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P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数?
4和24
26和13
24÷4=6, 4是24的因数, 24是4的倍数。
26÷13=2, 13是26的因数, 26是13的倍数。
学以致用 (P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数?
75和25
81和9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
探究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 。
12÷2 = 6
8÷3 = 2……2 30÷6 = 5
19÷7 = 2……5 9÷5 = 18
26÷8 = 325
20÷10 = 2 21÷21 = 1 63÷9 = 7
五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1)
目录 CONT ENTS
第一部分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计算出得数。
15÷53= 45÷05= 90
04÷01= 0÷54=
0
18÷6= 10÷320=
05
100÷100= 24÷1 12=
2
第二部分
想一想,今天学的“倍数”与以 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数的“倍数”也是相对于“ 因数”而言的,是数与数的关系 ;而“倍”是数量之间关系。
五部分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 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 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长方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4条棱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
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
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喝奶问题)》名师课件
22
42
即是 1 。 4
3
考点1 单独算倒水多少就行了
2.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 1,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 杯的 1,再倒满水后又喝6 了半杯,又加满了水,最
3 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林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一共加水: 1 + 1 + 1 =1(杯) 632
牛奶和水都喝了一杯,一样多。
4
考点2
3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
,即
3 6
的
1 3
,也就是
1 6
。
1 2
+
1 6
=
2 3
,一共看了这本书的 2 。 3
16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17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18
你是最棒的! 加油!
19
好好读书
20
好好读书
11
考点3
1些.一凉杯,纯就牛兑奶满,了乐热乐水喝。了又15喝杯了后半(杯剩(奶4 的45)奶,一觉半得)有, 5
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多少杯水?
牛奶: 1 + 2 = 3(杯) 55 5
水: 1 杯 1 的一半 10 5
12
四 核心总结
1.画图,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分析题 中的数量关系。 2.找准单位“1”的量。
1 2
杯,这
1 2
杯里,一半是纯牛
奶,一半是水。
6
考点2
1 2
杯的一半是
1 4
杯。 1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4 杯,
1
水是 4 杯。
1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6单元 分数除法 2-1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 9
,
是把气球总数看作单位“1”。
画图分析
规范解答
单位“1”未知的情况下,用方程来解答。
解:设一共用了x 个气球。
4 9
x=28
x=28÷
4 9
x=63
检验:把x=63代入方程,63×
4 9
=28。
答:一共用了63个气球。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1.找单位“1”,设未知量为x 。 2.找出等量关系。 3.列方程解答。
一个施工队开凿一条隧道,第一个月开凿了30米,第二个月 开凿了24米,两个月完成了任务的 130。这条隧道的长是多少米?
分析题意 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共完成了任务的 3 ,任务即这条隧
10 道的长是单位“1”。
画图分析 隧道的长度× 3 =两个月开凿的长度 米。
3 10
x=30+24
x=54×130
x=180
答:这条隧道的长是180米。
列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属于顺向思维,用算术法属于 逆向思维。
五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6单元
2 应用问题
第1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材P76)
新课导入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用气球布置我
们美丽的教室吧!
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的红气球占气球总数的
4 9
。
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分析题意
已知红气球用了28个,用的红气球占气球总数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5 8
分母相同, 分子大的分 数比较大。
1 5
○>
1 7
分子相同, 分母大的分 数比较小。
5 9
○<
7 12
5 9
=
20 36
7 12
=
21 36
20 36
<
21 36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讲解教学课件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
分
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
数
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意义 的
真分数和假分数
意
每段长( 7 )米,每段占全长的( 1 )。
5
5
(4) 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1 5 7 11) 12 12 12 1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讲解教学课件
两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结果。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总数 命中率
李想
8
12
2 3
刘源√
6
8
3 4
他们谁的成绩好?
8÷12=
8 1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讲解教学课件
真假假真真假 假 分分分分分分 分 数数数数数数 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讲解教学课件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
分
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
数
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意义 的
真分数和假分数
意
带分数的定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
义
约分
和 性质 约分的方法 (最大公因数)
一个整体
平均分
1、意义 a a b b
单位“1” 分数单位
(b 0)
真分数 < 1
2、分类
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6篇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6篇五年级数学教案很有意思。
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对组合图形的分析方法与计算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割补法这类方法一般是从组合图形中分割成几种不同的基本图形,这类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面积之和(或者差)。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二、等积变形法。
这类方法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替换成面积相等的另外的条件或问题,使原来复杂的图形变为简单明了的图形。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三、旋转法。
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一恰当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四、小结方法求组合图形面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弄清组合图形所求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
2、根据图中条件联想各种简单图形的特征,看组合图形可以分成几块什么样的图形,能否通过割补、等积变形、旋转等方法使图形化繁为简。
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精选篇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指名回答)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搜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
通过学生查、拼、摆、画、剪、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师:生活中有许多组合图形,老师准备了3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组合组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图一图二图三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图二: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图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板书:转化)。
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方法二: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方法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课件分别演示这三种方法)分割法添补法师:数学中我们习惯用分割法或添补法,用辅助线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变成比较简单的图形,为计算带来简便。
画辅助线时要注意画虚线,以及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板书:分割法或添补法(转化):分解成简单图形。
师:请你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组合图形呢?(学生自由回答,对学生们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好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不爱举手的学生讲一讲。
注意座在后排的学生表现)师: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生1: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
生2: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既然它们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那么分解它们的组成,就可以来个“原路返回”——分解成几个简单图形的和或差。
培养学生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潜意识的教学思想中既重“方法”又重“思想”。
体现数学知识从“行为”到“灵魂”的内化过程。
同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三、探讨例题,学习新知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了不起。
老师家这几天装修房子,要刷新墙体。
刷新墙体的工人工资是平方米来计算的,请你们帮我算一算。
(课件出示例4)例4: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先让学生思考,再动手计算。
交流汇报方法一:把这个组合图形一分为二,一个是正方形,另一个是三角再分别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就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要算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请找一找,并标出来。
指名学生找相应的条件。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示学生的答案①5×5=25(平方米)②5×2÷2=5(平方米)③25+5=30(平方米)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注意检查做错的同学,找出错的原因。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同学用别的方法吗?方法二:先把这个图形补上两个三角形,看作一个长方形,先算出长方的面积后,再减去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师:能找出每个简单图形的已知条件吗?让学生找相应的条件。
展示学生答案长方形:长:5+2=7米、宽:5米;三角形:底是2米,高是2.5米。
5×(5+2)-2.5×2÷2×2=35-5=30(平方米)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方法三:把这个图形从顶点向下作一条垂线,就分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就得到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同样让学生找出计算梯形面积的相应已知条件。
展示学生的答案(5+7)×2.5÷2×2=30(平方米)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让学生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了分割法或添补法,作辅助线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来计算面积。
(也就是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师:非常感谢大家为我解决了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组合图形,我们计算面积时,根据“图形位移,面积不变”的道理,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这些方法中有的简单,有的繁琐,如果没有要求多种方法的,我们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对于例题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新课开始的拼组基础,每个学生对求它的面积会有一定的思考,把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四人小组一起来分一分、算一算,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化。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的能力。
能充分利用刚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做一做刚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刷新墙的面积,客厅大概是下图这种形状。
准备铺上地板砖,大家能帮老师计算一下客厅的总面积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方法一: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4×3+3×7=12+21=33(cm2)方法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6+3×3=24+9=33(cm2)第三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
(3+7)×3÷2+(3+6)×47×6-3×3=42-9=33(cm2)让学生说一说试用了什么方法?前三种使用了分割法,最后一种使用了添补法。
练习过程如上,分解图形如下。
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很感谢大家。
2、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个助人为乐的学生,好吗?现在你能帮工人叔叔算算这个指示路牌的面积吗?【设计意图:1、开放式练习,把枯燥无味的面积计算,溶入到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前边的练习后进生可能出现错误,有失败感。
自己选择习题,可能选到自己会做的,从而能体会一些成功。
对于优生,可能不满足前边练习的深度,自主选择较深的题目,能拓展新知。
】五、课堂评价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结束语: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非常出色!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或补,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以板书来表现,学生通过试做汇报、交流观察。
体现了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思维过程充分的暴露出来,体现了算法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空间;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检测A1、这是我们学校将要开辟的一块草坪,如下图。
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现在有两家公司联系,A公司说种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说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
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2、同学们,我们学校少先大队准备给每个班做一面“中队旗”,不知道该用多少布,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吗?我们已经知道“中队旗”也是一个组合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用布的面积。
我们比一比谁的方法更新颖、更快捷!课堂检测B1、在一块梯形的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其余的地方是草地。
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想种上红花、黄花和绿草。
一种设计方案如图。
你能分别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吗?答案:课堂检测A1、50×33+35×12÷2=1650+210=1860(厘米)2、33×26-26×13÷2=758+169=927(厘米)课堂检测B1、(40+70)×30÷2-30×15=1650-450=1200(厘米)2、长方形地的面积:18×12=216(平方米)绿草面积(一半):216÷2=158(平方米)黄花面积:216÷4=58(平方米)红花面积:216÷4=58(平方米)小学五年级的下册数学课件精选篇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教科书第77-78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