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多边形的面积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相关推荐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篇1学习目标: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学习重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学具准备:学具盒学习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2、怎样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三、数一数、算一算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
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四、估一估、算一算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五、小结: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79页到8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2022)关于本单元的要求,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进行课标摘抄。
(二)教材分析纵向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的编排,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依次编排了以下内容。
可以看出,本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横向分析:从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将“多边形的面积”分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解决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五个部分进行教学。
其中例1、例2、例3属于面积公式推导计算课,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例4、例5属于解决问题应用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概念的本质,还要让学生感受与体悟到“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对于“多边形的面积”的单元知识,会什么? 还疑惑什么? 需要提升什么? 怎样根据学生的单元学习实际取舍与设计教学?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发生在学生真正需要的地方。
二、单元规划(一)单元主题:多边形的面积(二)单元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提出进阶单元目标。
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可操作、可测评。
(三)单元评价单元评价即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是目标的细化分解,要求要聚焦核心目标。
撰述方式:1.先确定本单元属于哪个学段,如1-2,3-4,5-6,7-9年级;2.根据单元目标(教参)摘选相关学业质量标准;3.与目标一一对应细化分解,越高阶越细化;4.模仿学业质量标准陈述方式,每句话前加“能”;5.能+做哪些事(分解)+达到什么程度=单元(课时)学业质量标准,即达成评价。
(四)单元结构化活动设计方式:1.吃透教材,理清上位下位概念关系,形成知识结构;2.知识转化为学习任务(问题);3.分解大任务,建构任务(问题)串;4.把子任务一一对应转化为学习活动组合。
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
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五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是一个集体备课的故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边形的面积概念,老师决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通过简单的口头解释,向学生介绍了多边形的定义。
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其中的线段称为边,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称为内角。
接下来,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加深了对多边形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老师将一张网格纸分发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在纸上绘制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
然后,老师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接着,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公式。
对于三角形,面积等于底边长度乘以高的一半;对于四边形,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
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这些公式的应用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老师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都要在给定的时间内计算出一组多边形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写在答题卡上。
在比赛中,学生们积极合作,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除了传统的计算方法,老师还引入了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将一些多边形的面积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计算教室地板的面积、计算花坛的面积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多边形面积的概念,还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老师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些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视频和动画。
通过这些视觉化的展示,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对多边形的面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他们不仅掌握了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们看到了多边形面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口头解释、实践活动、小组竞赛和多媒体展示等,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 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
本单元教材突出以下特点: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以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是此次最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教材从现实生活中(一片树叶)抽象出数学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用面积单位估计面积,或看成某个简单图形用公式计算面积)予以解决,这是应用意识的含义之一;同时渗透估算思想,培养估算意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年级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式来探索规律,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
3.会拼、摆、拆分各种组合图形,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让学生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应用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教材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实验和观察,把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再完成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这样,可以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运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便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利用方格纸的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面积。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课时)(2)练习课(1课时)(3)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4)练习课(1课时)(5)梯形的面积(2课时)(6)练习课(1课时)(7)组合图形的面积(2课时)(8)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课时)(9)整理和复习(1课时)(10)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1.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2.发挥操作在探索活动中的作用。
3.重视渗透“转化”思想。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
他们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解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描述推导的过程还是有难度的,这就是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
现将本节课的设计做一下说明:1.注重学法的指导,将转化的思想进行有效渗透。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多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多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多边形的面积》
一、备课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备课内容:
1.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面积单位的换算
4. 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多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学生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备课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2. 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优化?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难度适中。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剪刀、直尺、彩纸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同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要素,如底和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4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材P97例4。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为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
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组合图形的多种面积计算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简单图形所需的条件。
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课件出示教材P97上各种图形。
师:下面这些组合图形里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学生自由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题: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97例4。
1.分析题意。
师:读题,结合图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已知一些边的长度,要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怎样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2.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先分别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
(课件同步展示图片)5×5+5×2÷2=25+5=30(m2)预设2: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课件同步展示图片)(5+5+2)×(5÷2)÷2×2=12×2.5÷2×2=30(m2)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小结归纳。
师: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你能说一说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吗?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先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和或差。
三、巩固拓展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面积的概念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面积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多边形面积的概念通过展示多边形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多边形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
(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a. 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或四边形。
b. 讲解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c. 引导学生推导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实际问题的应用a.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和方法。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尝试计算其面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推导过程,避免死记硬背。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解答相关问题。
2.学会使用类比、演绎、推理等数学方法,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价值。
教学内容:1.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如何将不规则的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并运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多边形模型3.计算器学具准备: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图形模型2.直尺、三角尺等测量工具3.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2.引入多边形概念,提出探究问题: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二、新课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演绎、推理等方法,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具体方法如下:a. 将不规则的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
b. 分别计算每个基本图形的面积。
c. 将各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多边形的总面积。
2.教师演示如何将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并计算各个基本图形的面积。
通过演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让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并计算各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最后求和得出多边形的总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教师总结学生探究成果,强调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面积与基本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5.教师出示一些多边形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房屋的面积、地块的面积等。
三、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不规则的多边形图形,让学生尝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并计算各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最后求和得出多边形的总面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课题6、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习题)授课课时第 3 课时总课时共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在探索、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习题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求甲,乙图形的面积。
二、应用题。
1、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地,一块地的的底是6米,高是3米,另一块地的底是9米,高是多少米?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场,底是63米,高是25米。
平均每辆车占地15平方米,这个停车场可停车多少辆?3、一个平行四边形, 它的底边减少6分米后还剩余18分米, 面积因此而减少72平方分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三、判断正误。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4、小组讨论,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二、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A 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B 教师订正。
做一做:一辆汽车侧面的两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如下图),他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归纳总结练习。
通过观察,我发现上面三个梯形是(),所以它们的()也是一样的。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3、4题。
课堂小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底(上底+下底)×高÷ 2 S = (a + b ) ×h ÷2课后反思S S三、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2023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教案模板(10篇)
2023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教案模板(10篇)2023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教案模板(10篇)快来参考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教学教案模板篇1学法指要1.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底为160米,它比高的2倍少20米。
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思路分析:此题是求三角形面积的题目。
求三角形的面积的关键是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题目中底已经直接给出,而高没有直接给出。
因此这题要想求出面积,必须先求出高。
求高是求1倍量的,应先把160米补上20米后,正好对应2倍。
因此高这样计算:(160+20)÷2=180÷2=90(米)。
再求三角形菜地的面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解:(160+20)÷2=180÷2=90(米)160×90÷2=14400÷2=7(平方米)答:菜地的面积是7平方米。
2.有一块梯形田,上底6米,比下底的一半少0.4米,高比上底多2米,求梯形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思路分析:这题的题目要求是求梯形的面积。
求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b)×h÷2,根据公式说明求梯形面积的关键是知道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
观察已知条件,我们发现这个梯形的下底和高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应先求出下底和高,再求面积。
根据条件,求下底是求上底的一半少0.4的数是多少,列式是:6÷2-0.4=3-0.4=2.6米。
根据条件,求高是求比上底多2的数是多少,列式是6+2=8(米)。
最后求出梯形面积,直接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解:(1)6÷2-0.4=3-0.4=2.6(米)(2)6+2=8(米)(3)(6+2.6)×8÷2=8.6×8÷2=68.8÷2=34.4(平方米)答:梯形田的面积是34.4平方米。
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
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一、引言多边形是几何学中常见的图形,而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在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将开始接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进行了一次面积计算的集体备课。
本文将分享备课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理论基础在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首先向学生们解释了多边形的面积的概念。
面积是指图形所占据的平面的大小,通常用平方单位来表示。
我们通过举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多边形,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三、计算简单多边形的面积1.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介绍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它的面积就是a的平方。
2.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接着,我们讲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那么它的面积就是a乘以b。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然后,我们转向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我们采用了“底乘高再除以2”的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们需要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计算复杂多边形的面积1. 分解为简单图形对于复杂的多边形,我们一般采用将其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我们通过实例,如将六边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一方法的应用。
2. 使用网格纸我们还向学生们介绍了使用网格纸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将多边形放在网格纸上,然后计算多边形所覆盖的方格数量,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单位。
最后,学生们将方格的数量乘以1平方单位,就得到了多边形的面积。
五、应用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涵盖了各种多边形,如梯形、菱形等,以及多边形的组合。
六、巩固与拓展为了巩固学生们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一些拓展活动。
例如,给出一个多边形的面积和一个边长,让学生们计算其他未知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
在上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有时还是会感到困惑。比如,在解决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时,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与应用。教学重点包括:
a.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b.多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c.通过多边形面积复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讲解三角形面积时,强调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三角形转化为矩形进行计算;对于平行四边形,强调底和高与矩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教学难点
-识别并突破以下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和应用:
a.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b.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确定多边形的底和高,进行准确计算。
c.解决多边形面积综合应用题,如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举例:
a.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难点在于理解底和高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底和高的确定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多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
掌握“通法”理解“通透”——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开始将零散的知识组合为系统化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过渡,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
[1]学科大观念(Big Ideas)是反映学科本质的、联结教学内容、统摄教与学过程的核心概念架构。
[2]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学单元以一个大观念来组织目标、情境、知识点等要素,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学习单位。
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改变单纯地去教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的方式,围绕大观念(大概念)或主题将知识结构化,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学习单元,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整体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帮助其掌握学习的“通法”,推动其理解知识间的相关联系,形成对知识本质的“通透”认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我们尝试以大观念为引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展开具体阐述。
一、以大观念为引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提炼单元大观念要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首先要提炼单元大观念,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组织”起来,以大观念为统领建构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活动。
提炼单元大观念,一是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明确学科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以及学段目标要求;二是要研究分析教材,把握相关知识、内容要求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三是要分析学生学情,回到学生的学习起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落实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新课标提出当学生面对新知时“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这就是学生具有推理意识的表现.推理意识的形成,还需要学生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 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教案围绕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展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多边形面积概念的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如何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多边形面积的定义及单位-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梯形面积的计算- 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的估算与计算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面积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面积单位的意义。
2.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准确判断多边形的类型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投影设备、几何模型(包括各种多边形框架)、直尺、量角器。
-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引发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思考。
2. 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折叠等方法,发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系统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演示推导过程。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 多边形面积的定义及单位-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实际问题解答步骤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包括:- 基础题:计算给定多边形的面积- 提高题:解决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思考题:探讨多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 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五班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案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科书五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回顾梳理本单元学问,能用思维导图清楚的整理单元学问网络,并娴熟运用本单元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经受单元复习过程,娴熟把握单元学问的同时,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育良好的数学学习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形成学问网络。
难点:敏捷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多边形的面积》ppt课件《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五、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课前,老师发给同学如下复习资料,同学完成:〔二〕课堂设计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自由回答,老师引导有序回忆概念。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以一组简洁并且特征明显的数为线索,让同学重现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学问网络做好预备。
】2.学问梳理,整体回顾〔1〕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为什么?师:同学们说的很清楚。
我们利用这样的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是没有转变的。
这就是数学上的“出入相补”原理。
出示课件:〔2〕熟悉底和高师:屏幕上的这些图形都不生疏,你能按要求画出它们的高吗?师:用三角尺画图形的高,需要先确定什么?〔确定图形中的某个顶点或图形边上的某个点〕师:接着该怎样画呢?〔接着,思索如何用三角尺画出底上的垂直线段,其中一条直角边过图形中确定好的某个点,另一条直角边和图形的底重合。
最终画出图形的高〕留意:画高时要用虚线,关注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出示课件:〔3〕多边形的面积师: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教学案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8.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二)教学例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三)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梯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
梯形面积的练习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4 3
6
15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4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页“组合图形的面积”。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考点3.1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3.2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3.3考点分析:能判断图形是由那些图形组合而成,并应用相应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教学目标依据4.1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
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为特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交流中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
4.2教材分析:《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本册本单元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 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学习目标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它们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把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根底上,由未知向转化为根本方法开展学习的。
这是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外表积的根底。
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也是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把不规章的平面图形转化为规章的平面图形来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稳固了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的生疏及面积计算,进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洁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推理公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受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亲热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安排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课时2三角形的面积…............................................. 1课时3梯形的面积…................................................. 1课时4组合图形的面积…......................................... 1课时教学建议学生已经对空间观念和直观几何有了较为丰富的阅历。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他们在生活中积存了有关图形生疏和图形测量的阅历,再加上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为此,学习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严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知的构建。
所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学习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力量,为接下来学习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教学目标1. 通过探究,理解和把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看、比较等活动,初步生疏转化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概括、推导力量, 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预备课件 PPT 、剪刀、直尺、平行四边形纸片、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教材第 87 页情境图。
1. 为了创立文明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社区预备要修建两个大花坛。
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外形的?2. 你觉得哪一个花坛大一些?3. 你会算它们的面积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和争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课1.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我们在争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用过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的大小。
现在请同学们也用这种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件 PPT 出示画着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方格纸)说明:每一个方格表示1 cm 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请同学们数出数据,并填在教材第87 页的表中。
(2) 比较:观看表格中的数据,你觉察了什么?底高 面积 6 424 长宽面积 64 24 同桌相互争辩,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3) 小结:从上面的争辩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 烦,而且不能算得准确。
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就不 好数了。
因此我们也要像求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用数方格的方法我们已经觉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那么,是不是全部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求面积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争辩一下。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了,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
拿出预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进展剪拼。
(2)请学生演示自己剪拼的过程。
教师用课件PPT 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进展比较。
(黑板上贴出剪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假设用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ah.3.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教材第88 页例1。
从题中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 m,高是4 m,直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S=ah=6×4=24( m2)答:它的面积是24 m2。
三、稳固反响完成教材第89 页“练习十九”第1~3 题第1 题:5×2.5=12.5(m2)第2 题:12 cm2 18.72 cm2 4.8 cm2第3 题:798 1050 161.2 210.7 93.6 0.36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例1 S=ah↓↓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24(m2)=6×4用字母表示:S=a×h 教学反思其次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把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受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观看、比较、推理和概括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
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教学预备课件PPT、完全一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答复: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争辩三角形的面积。
二、学习课1.推导三角形的计算面积。
(1)我们在争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来争辩的,那么你能不能将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答复:可以消灭以下几种方法。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3)小结: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 2 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假设用字母a 表示三角形的底,h 表示三角形的高,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表示为S=ah÷2。
2.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教材第92 页例2。
从题中知道了红领巾的底是100 cm,高是33 cm,直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S=ah÷2=100×33÷2=1650( cm2)答:它的面积是1650 cm2。
三、稳固反响完成教材第92 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教学反思三角形的面积例2 S=ah÷2=100×33÷2=1650( cm2)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
(教材第95~96 页及例3)教学目标1.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力量。
3.连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预备课件PPT、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2.回忆这些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生活中的图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外,还有梯形,这节课我们就来争辩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学习课1.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1)出示教材第95 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看:车窗玻璃是什么外形的?(梯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试着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2)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假设用S 表示梯形的面积,a 表示梯形的上底,b 表示梯形的下底,h 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表示为S=(a+b)h÷2。
2.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教材第96 页例3。
从题中知道了梯形的上底是36 m,下底是120 m,高是135 m,直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S=(a+b)h÷2=(36+120)×135÷2=156×135÷2=10530( m2)答:它的面积是10530 m2。
三、稳固反响完成教材第96 页“做一做”。
(40+71)×40÷2=2220(cm2) (45+65)×40÷2=2200(cm2)四、课堂小结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例3 S=(a+b)h÷2=(36+120)×135÷2=156×135÷2=10530( m2)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估算图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