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题库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若研究3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则这3名学生就构成一个统计总体。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认识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3.4名学生的统计考试成绩分别为65,80,88,96分,则有4个变量。
()4.对某高校教师的职称进行全面调查,则统计总体为该校全体教师,总体单位是每一位教师。
()5.在职工文化程度调查中,“本科学历”是品质标志。
()6.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8.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9.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10.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抛开了对个体量的研究。
()11.统计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示,称质量指标;也可用数字表示,称数量指标。
()1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存在联系。
()13.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14.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
()15.调查时间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16.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7.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
()1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9.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最基本的方法。
()20.在组距式分组中,若某一总体单位标志值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数值,则把这一总体单位归在上限组。
21.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22.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可以是时期指标,也可以是时点指标。
()23.对一特定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只有一个,但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可以有多个。
24.2004年某地区净增加人口为8.5万人,这一指标为时点指标。
()25.总量指标属于数量指标,相对指标属于质量指标。
()26.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 6)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20分)1.设某地区有 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 , 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 。
A. 每一家工业企业B.200 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D.200 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5. 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A. 变量值B. 变量C. 指标值D. 指标 6. 年龄是( )。
A. 变量值 B. 连续型变量 C. 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 登记的方便 B.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8. 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职工调查B. 工业普查C. 工业设备调查D. 未安装设备 调查9.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2.有 600 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 况,则总体单位是( ) A.600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C.600 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资3. 一个统计总体(A. 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B.600D.600 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 )。
B.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标志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10.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登记期限C. 1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 .确定组距和组数 D. 重点调查 D. 普查 要求在 10月1日至 15日全部调查完调查期限 D. 标准时间B.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全距和组距1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 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 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B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B ;A. 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 标准时间D. 客观时间5.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6.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B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B连续性重点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7.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A. 全面性原则 .B. 灵活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8.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调查单位D 确定调查时限10.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A 80__89% 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90_99% 80.1__90% 90__100% 85__95% 100__109% 90.1__100% 100__110% 95__105%110%以上 100.1__110% 110%以上 105__115%1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12.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D ;A105% B104.76% C5% D4.76%1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4.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A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5.抽样误差是指 C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1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17.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C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1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B ;A0≤r≤1 B-1≤r≤1 C-1<r<1 D -1≤r≤019.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 A 计算;A首末折半法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20.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A 几何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2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2.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A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23.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A ;A. 102%×105%×106%×108%-100%B. 2%×5%×6%×8%C. 102%×105%×106%×108%D.2%×5%×6%×8%-100%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BE ;A 机床台数B 学生人数 D 耕地面积D 粮食产量E 汽车产量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BC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C.销售量总指数 D.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总指数3.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CE ;A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产量调查E 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5.在工业普查中, 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6.普查是一种 ACD ;A 专门组织的调查B 连续性调查C 不连续调查D 全面调查E 非全面调查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 EA.职工按工龄分组 B .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 .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 .人口按地区分组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BCE ;A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 各组的频率大于0C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 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中9.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BDEA .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B .人口出生率为14.3%C .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D .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E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10.计算变异指标可以 ABDEA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 .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1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 ;A 某地区人口数B 某校毕业生人数C 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 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 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13.直线回归分析中 ACDE ;A 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 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 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 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A .个体指数B .综合指数C .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E .环比指数15.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 BD ; A. 0010q p qp ∑ B. 1011q p q p ∑ C. 0111q p q p ∑ D. ∑∑p K q p q p 1111 E.∑∑0000q p q p K q16.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BCD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 、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C 、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 、某企业历年的工伤死亡人数E 、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三、判断题1.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对2.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对3.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错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对5.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错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错7.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对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错9.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错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对11.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错1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对12.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错14.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对15.总指数包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错16.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对17.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对1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3%×2%×7%×5%-100%;错19.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错20.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103%×102%×107%×105%-100%; 对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职工的工资是标志,工资是2000元,则是标志表现;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如性别属于品质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为数量标志,表现为20岁;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例如对某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设备是调查单位,该企业是报告单位;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变量则只能作组距式分组;在离散变量中,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组;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时,则采用组距式分组;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7.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8.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同度量因素是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9.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推算吗为什么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推算,要想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必须先将其还原为发展速度,再根据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定基发展速度后减1或100%,才能求得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10.什么是时期数列,其特点是什么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这种动态数列称为时期数列;其特点: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a. 经济学b. 医学c. 历史学d. 市场调研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数理统计学4.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对象的全部集合b. 样本的全部集合c. 研究者的个人意见d. 历史数据的全部记录5. 抽样是指:a. 全部个体都参与调查b. 随机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c. 无计划地选择个体进行调查d. 按照特定要求选择个体进行调查6. 下列哪个不是对定量数据的描述:a. 平均数b. 中位数c. 频数分布d. 相关系数7. 抗体的浓度是定量数据,其测量结果是:a. 身高b. 体重c. 吸收值d. 学历8.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a. 统计图表b. 极差c. 方差d. 标准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2. 分组频数分布中,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_。
3. 极差等于最大值减去_____________。
4. 通过分析样本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5.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
6. 样本容量为20,抽样误差为0.02,总体标准差为10,则抽样比例为____________。
7.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__________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占比约为68%。
8.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指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2. 谈谈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
例如,对于一项市场调研,统计学可以用来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描述这些数据的特征,分析不同市场细分群体的购买偏好,并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总体和样本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总体均值答案:D3. 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 中位数B. 众数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方差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变量?()A. 性别B. 年龄C. 身高D. 所有选项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定类变量?()A. 身高B. 体重C. 性别D. 收入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定序变量?()A. 身高B. 体重C. 满意度D. 收入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定比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A. 均值B. 方差C. 回归分析D. 标准差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推断性统计方法?()A. 均值B. 方差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整理方法?()A. 编制频数分布表B. 绘制直方图C. 计算相关系数D. 所有选项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展示方法?()A. 编制频数分布表B. 绘制直方图C. 绘制条形图D. 所有选项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

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即、、。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和。
3、当我们研究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全体学生为,而每一名学生则。
4、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是否有限可分为和。
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和。
6、工厂数、商店数属于变量,而产值、销售额属于变量。
7、统计指标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1、标志是:A、说明总体的质的特征的名称B、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D、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2、了解某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该市集体所有制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集体所有制的每一工业企业C、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3、对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A、该班的全部学生B、该班的每一名学生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全部学生的学习成绩4、考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68,75,82,90,这五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5、下列标志哪个属于品质标志?A、年龄B、性别C、工资D、体重6、变量是指A、可变的数量标志B、可变的数量指标C、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D、可变的品质标志7、了解地区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A、地区全体企业B、每个职工C、每个职工的工资D、地区工资总额8、某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A、数量指际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总量指标9、某人年龄为20岁,则年龄为: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10、连续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通常取整数D、是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这类变量11、某班要统计学生的年龄和体重,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变量B、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2、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B、若干个互不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集体C、一系列相互限制的统计指际组成的一个集体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选择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具体性E、社会性F、综合性2、某市科技人员调查中A、该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B、每一个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C、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D、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E、科技人员的年龄是变量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人口的性别是指标D、人口的年龄是数量标志E、男性人口总数是指标4、要了解100户养鸡专业户的经营情况,则数量标志是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C、1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E_1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5、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社会总产值B、商品C、某同学该学期的平均成绩85分D、原煤计划生产量300万吨E、全市年供水量8414万吨6、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利税额D、设备利用率E、一段时期新出生人口数7、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8、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B、质量指标不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质量指标与品质标志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9、某台设备有以下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是A、C702车床B、原值2150元C、使用年限30年D、转速12000转/分E、复杂系数5R10、研究某厂全体工人情况,可变标志是A、工龄B、厂籍C、性别D、工资E、籍贯四、判断题:1、统计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统计学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B.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C. 数据的描述和总结D.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参数D. 统计量答案:B3. 对总体进行统计研究时,如果对所有个体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称为:A. 抽样调查B. 参数估计C. 判断推断D. 全面调查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常见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答案:B5. 数据的分布形式可以通过下列哪个图形进行展示:A. 散点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折线图答案:C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通过对数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揭示数据的规律和特征。
答案:收集、分析2. 样本是从总体中________的一部分。
答案:随机抽取3. 描述统计用来对数据进行________,推断统计用来对总体进行________。
答案:描述、推断4. 数据的平均值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________。
答案:个数5. 直方图是一种展示________数据的图形。
答案:定距或定比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样本调查,以及为什么进行样本调查。
样本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进行样本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由于总体通常非常庞大,难以进行全面调查,所以通过样本调查可以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获得代表性的数据,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2. 什么是参数估计,如何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指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
总体参数是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指标,例如总体平均值、总体比例等。
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样本平均值或样本比例来估计总体平均值或总体比例。
例如,样本平均值可以作为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样本比例可以作为总体比例的估计值。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及答案————————————————————————————————作者:————————————————————————————————日期:2第1讲统计学原理导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学、统计资料等二种含义。
(×)2、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研究使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决定的.(∨)4、统计研究对象具有大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的特点.(×)5、统计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活动。
(∨)6、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工作完成时,以图表等形式提供的结果。
(∨)7、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8、统计学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9、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统计的研究对象社会性、总体性、客观性的特点.(∨)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A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A、统计的研究对象B、统计的特点C、统计资料D、统计学2、统计工作就是各种(B )。
A、统计资料B、统计活动C、统计学D、理论和实践3、(A )就是对统计活动所做的事先的全面计划和安排。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4、(B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5、统计整理能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 C )。
A、完整B、准确C、系统化、条理化D、及时三、多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3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环节包括(ABCD )A、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C、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2、统计整理可以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A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班级 10会4班姓名马瑶学号110508611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总体单位(C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有多个标志D.可有多个指标2.考察全国的工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D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4.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方法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工作5.有5名工人其月工资分别为200,250,300,350,400元,这五个数据是( B )A.变量B.变量值C.总体单位D.标志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都是连续变量B.都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是(B )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B.从某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8.以下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C.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乡镇的工业产值9.下列标志具体表现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A.年龄B.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C.汽车产量D.对某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10.劳动生产率是()A.动态指标B.流量指标C.质量指标D.强度指标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A.人均粮食产量B.产品合格率C.储蓄与消费的比例D.职工平均工资12.人口数和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两者都是时点指标13.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97.94%B.166.67%C.101.94%D.1.94%14.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A.103.70%B.50%C.150%D.3.7%15.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A.产业分类B.所有制C.职工人数D.劳动生产率二、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述。
()3.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4.社会经济统计问题属于有限总体问题。
()5.统计研究方法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重要特性。
()6.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三、问答题1.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以一实例说明总体的同质性与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并阐明两者的辩证关系。
4.一家研究机构从IT行业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问:(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月收入”和“消费支付方式”分别属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这一研究涉及的是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调查中属于连续性调查的是()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C.对2010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2.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点,11月2日调查人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10月31日出生一小孩,李家11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A.两家小孩均登记B.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C.王家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D.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3.了解工业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去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搜集数据资料的方法是()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4.为了了解和推算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统计应采取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6.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7.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8.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9.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A.经济类型的分组B.表明现象结构的分组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D.上述都不正确10.次数分布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A.单位数和指标数B.分组及其次数C.指标数和分配次数D.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11.某连续变量数列,最后一组为120以上,与它临近的一组组中值为105,则该分配数列中最后一组组中值为()A.125B.130C.135D.140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A.重叠B.间断C.相等D.不等14.下面统计图中不适合描述离散变量分布状况的是()A.直方图B.柱形图C.饼图D.环形图15.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这是按照()A.统计表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划分的B.统计表的作用划分的C.宾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划分的D.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划分的二、多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广告企业情况调查,则每一家广告单位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项目E.总体单位2.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标志性质D.确定资料使用范围E.确定调查项目3.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D.一般属于全面调查E.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选择分组标志B.划分各组界限C.确定组距D.确定组数E.区分事物性质5.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C.此类数列只能是等距数列,不可能采取异距数列D.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一组E.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6.选择分组标志的基本原则是()A.服从统计研究的目的B.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C.要依据统计调查方案的要求D.充分考虑现象所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E.必须反映总体单位之间的依存关系三、简答题1.比较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2.何谓统计分组?其作用是什么?应遵循什么原则?第三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2009年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1300元/人,人均国民收入1200元,这两个指标( )A.均为平均指标B.均为强度相对数C.前者为平均指标,后者为强度相对数D.前者为强度相对数,后者为平均指标 2.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三者都是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B.平均数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多C.众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代表性较强3.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中位数4.算术平均数均有如下哪个数学性质( )A.min x x -=∑B.2()min x x -=∑C.()min x x -=∑D.2()max x x -=∑ 5.某大学财经学院有2000名学生,法学院有1200名学生,医学院有800名学生,理学院有500名学生。
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众数B.中位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 6.某居民小区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
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69B.22C.中立D.赞成7.某企业工人有一半月收入低于1000元,有一半高于1000元,众数为800元,则该企业工人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x 的近似值及分布态势分别为( )A.1100x =;左偏B.1100x =;右偏C.1000x =;左偏D.1000x =;右偏8.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B.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C.不受权数的影响D.无法判断9.在变异指标中,其数值越小,则()A.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B.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C.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D.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10.平均差和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意义不同B.计算结果不同C.计算条件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11.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12.一家公司招收职员时进行了两项能力测试,在甲项测试中,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乙项测试中,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
一位应试者在甲项测试中得了115分,乙项测试中得了425分,则该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理想()A.甲项测试B.乙项测试C.两项测试同样理想D.无法判断13.最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调和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14.是非标志标准差的最大值是()A. 1.0B. 0.5C. 0.75D. 0.2515.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减去任意数A,则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二、简答题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当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取哪类变异指标?为什么?三、计算题1.已知甲乙两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2009年按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表:(1)分别计算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平均单位成本;(2)比较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作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