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小时了了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②(yì)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⑤仲尼⑥与君先人伯阳⑦有师资⑧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⑨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⑩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 j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

②诣:到。

③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

④仆:谦称。

⑤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⑥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⑦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

⑧师资:师。

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

⑨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⑩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1]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A.小的时候很聪明B.小的时候很迷糊C.小的时候不怎么样[2]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吗?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

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②。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

”既通,前坐。

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原卷版)-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原卷版)-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原卷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6分)A.疏,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奏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思相同。

B.图,打主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图”意思不相同。

C.遗,送,与《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遗”意思不相同。

D.咸,都,与《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蒙有忧患意识,他深知关羽作战勇武,历来觊觎东吴,其军队驻扎在长江上游,日久必定对东吴不利,于是谋划对其动手。

B.吕蒙治军严明,他严令部众不得冒犯百姓,索取钱物,还下令将城中府库的财宝贴上封条,并不启用,只等孙权来后再作处理。

C.吕蒙将关羽设置在江边的哨兵尽数捕获,并严密封锁消息,关羽对此毫无所知,还在带兵回奔南郡时多次派人向吕蒙询问消息。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大意失荆州”这一历史事件,关羽因轻信陆逊对他的推崇,而把南郡守军陆续调往樊城是他“大意”的表现之一。

【注】①爱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

材料二:陈选自幼端悉寡言笑,以圣贤自期。

天顺四年会试..第一,成进士。

授御史,巡按江西,尽黜贪残吏。

广寇流入赣州,奏闻,不待报,遣兵平之。

宪宗即位,尝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等。

言虽不尽行,一时惮其风采。

以母丧离任,行李萧然,车一辆而已。

士民号泣而送,为立生祠。

久之,进按察使,决遣轻系数百人,重因多所平反,囹圄..为空。

治尚简易,独于赃吏无所假。

二十一年语减省贡献,而市舶中官韦眷奏乞均摇户六十人添办方物。

选持语书争,帝命与其半,眷由是怒选。

番人马力麻诡称苏门答刺使臣欲入贡,私市易。

眷利其厚贿,将许之,选立逐之去。

眷憾选甚。

(节选自《明史·陈选传》)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非也A人B臣觐君C服D视其品E秩F于G御史H何居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夺情,指古代官员遭父母之丧,但丧期未满而强使出仕。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8考点五文言文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8考点五文言文

文言文综合提能练(一)一、(2018·淮安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其议遂寝.。

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

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

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

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

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

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

②蒐:同“搜”。

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议遂寝.寝:停止,搁置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C.趣.驾而往趣:趋向,奔赴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横:出乎意料解析:选C。

【讲练测】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分析综合练案(含解析)(1)

【讲练测】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分析综合练案(含解析)(1)

【讲练测】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专题十二文言文分析综合练案(含解析)☞基础题一、(1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拜住,安童孙也。

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

遣使召之,欲与语。

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

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

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从之。

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

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

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

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

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

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

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

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

上悟,夺其官。

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

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

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

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

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

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B.以金谷细务责.之责:责罚C.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看【答案】D【解析】视:对照,与……比。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训练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训练
[1]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抛弃)(_____)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_____)
[2]下面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学业。
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2]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体现徐孺子聪明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未成,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白感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卒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B.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A.如虎添翼 B.鸡飞狗跳
C.狗仗人势 D.狐朋狗友
[5]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请谈谈你的看法。

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精练:专题八+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Word版含解析 (1).docx

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精练:专题八+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Word版含解析 (1).docx

限时综合训练一(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

嗣世职为金马永,字天锡,迁安人。

生而魁岸,骁果有谋。

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吾左卫指挥使。

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

镇守蓟州。

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

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

帝注视久之,笑而止。

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

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

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

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

帝大怒,夺永官。

巡按御史丘养浩言:“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

祈曲赐优容,俾还镇。

”永竟废不用。

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

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

中官王永战败。

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

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

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

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

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

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

”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

”至是,竟得其力。

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蓟镇,作京师藩屏。

”未及调,卒。

辽人为罢市。

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

两镇并立祠.。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

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

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节选自《明史·马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B.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C.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D.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答案 B解析首先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是写马永以仁义治理军队,巩固边防,深受边民爱戴。

2024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2024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2024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拔树凿井伊犁①城中无井,皆出汲②于河。

一佐领③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④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在今新疆。

②汲:打水。

③佐领:官名,掌管户口、兵役、诉讼等。

④苟:如果。

[1]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B.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C.佐领聪明智慧,带着人们在沙漠中挖出了水井。

[2]结合注释,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2)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2]用“”划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惟弈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曾子①杀猪曾子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③还,顾④反为女杀彘⑤。

”妻适⑥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⑦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⑧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⑨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⑩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②之:到,去。

③女:通“汝”,你。

④顾:回来。

⑤彘:猪。

⑥适:往,到。

⑦特:只不过。

⑧待:依赖。

⑨子:你。

⑩遂:就。

[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答周汜荇龚未斋[注]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唐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 [注]龚未斋(1738—1811):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膏泽.下于民 泽:恩泽 B .博雅宏通之彦.彦:才德出众的人 C .因幕愈.贫 愈:越过 D .永作羁.魂之鬼 羁:客居在外 解析:选C 愈:更加。

2021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席而啖菱。

啖:______ (2)欲以去热也。

去: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人“强不知以为知”,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请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表达感悟,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

______②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③唯戎不动。

______④人问之。

______[2]下列对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看见路旁的李子树上有许多李子,压折了树枝。

B.看见路旁的李子树被很多孩子折断了树枝。

C.看见许多孩子在折路旁李子树的枝条。

D.看见路旁的李子树上有许多李子,李子树被很多孩子折断了枝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赵广拒画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建炎③中陷贼④。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

②小史:书童。

③建炎:南宋高宗年号。

④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尤工作马(擅长)B.几能乱真(表数量)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遂断右手拇指遣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选段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梳理选段中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现象和依据,并完成练习。

(我发现)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小儿甲是以()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得出结论的。

(填序号) A.视觉效果 B.温度感知[3]选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展开两小儿辩日的情节。

两小儿给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8 考点五文言文综合提能练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8 考点五文言文综合提能练

文言文综合提能练(一)一、(2018·淮安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选自《宋史》,有删改)【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议遂寝.寝:停止,搁置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C.趣.驾而往趣:趋向,奔赴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横:出乎意料解析:选 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趣:急速,赶快.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诏:本意是指帝王召集大众讲话,后来多指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文中“手诏”指大臣根据帝王指示手写的诏书.C.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称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解析:选B.此题考查文化常识.“手诏”指帝王亲手书写的诏书.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译文:(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少:稍微.忧勤:忧虑劳苦.足为警戒:起到警戒的作用.宁谧:安定、安宁.(2)居位:任职时.慎密:谨慎细致.条制:规章制度.干以私:求他办理私事.答案:(1)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2)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4.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扣住题目要求“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二是要理解文意,分析概括时需要以理解文言句子为基础;三是筛选概括要点要全,考生可逐段分析,如从第二段“命沆留守,京师肃然”及“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可概括出李沆“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从第三段李沆对真宗的担忧一事可看出其“富有远见”,从第五段李沆对其弟所说的话可看出李沆“生活简朴”.答案: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富有远见;生活简朴.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后来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适逢契丹侵犯边境,宋真宗亲临北方,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宋真宗因为李沆没有秘密奏章,就对他说:“别人都有秘密奏章,只有你没有,为什么呢?”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朝廷之事就公开言说,何必用秘密奏章?那些有秘密奏章的大臣,不是进谗言的人就是谄媚小人,我平常就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李沆担任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到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我们怎么才能坐享太平,悠闲自在没事干呢?”李沆说:“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已经平息了,就怕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全国各地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那么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泰山、祭汾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认识到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文靖真是圣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景德元年七月,李沆突发疾病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为之叹息,赶快起驾去李沆家,对着李沆的遗体痛哭.皇上停止上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为“文靖”.李沆性格直爽诚信,私居时修身严谨,言谈没有琐碎的言辞,识大体.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家人劝他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这件事,李沆说:“我们吃穿(依赖)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计算口袋里装的钱也可用以修缮住宅,只要想着佛家内典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怎么有圆满如意,各自都求得称心满足呢?现在买新的住宅,须一年修缮好,人一生早晚都没法保全,又怎么能长久居住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吗建造华丽的房屋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孙君小传[清]秦湘业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季:排行最后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耗:消息C.予权.浙江运使权:谋划D.迨.君身后求遗稿迨:等到解析:选 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权:权摄,暂代官职.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旧时给自己取号的,大都是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B.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会试的借代性叫法.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C.丁母忧:忧,指父母之丧;丁母忧,意思是遭逢母亲的丧事.D.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解析:选B.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译文:(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译文:答案:(1)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2)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都死去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8.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第一段涉及孙君年少时的性格,第二段涉及孙君中年的性格,考生可从这两段中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尤厌弃举子业”“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等语,可概括出“心高气傲、率性而为”;根据第二段“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等语,可概括出“甘于平庸、不复抱负”.答案:年少时心高气傲、率性而为(倔强任性);中年后甘于平庸、不复抱负.孙君名叫慧良,自号纳琴,世代居住在无锡县,无锡县分出了金匮县后,孙君就成了金匮县人.他的父亲孙尔纯生了三个儿子,孙君是其中最小的.孙君年幼的时候聪明过人,读书一目十行,对汉、魏以来诗学源流无不探讨并且有所得.那时吴江人赵艮甫流落无锡居住,凭着诗歌在当时颇有声名.孙君私下仰慕他,仿效他作诗,几乎和赵艮甫不相上下,赵艮甫也视孙君为忘年之交.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他尤其厌恶、嫌弃科举应试之业.所以二十四岁时才到学校学习,对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迫切.由于孙君言语诙谐,喜欢戏弄别人,人们畏惧他的口才,不敢亲近他.于是他感慨叹息,外出游历,到福建投靠堂叔文靖公.文靖公爱惜他的才华,多多地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却严格约束他,不任用他做事.孙君感到失意,闷闷不乐,最终回到故里.后来游历汴、燕等地,凭着记室官的身份成为地方大官的幕僚.然而薪金一到手就用完,孙君还是像原来一样贫穷.道光末年,我曾经在京城碰到他,随即他就告别离开,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音信.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忽然带着妻子从海上归来.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都死去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同治五年春天,我暂时代理浙江运使之职,于是让孙君到杭州游玩.见他形体容貌憔悴,精神衰落,志向丧失,诗歌之气也渐渐萎靡不振,不再有旧时的精到之功.这年秋天,我为母亲守丧辞掉了官职.孙君不想投靠其他人,也返回了无锡.从此不再出来做事,生活更加穷困,无所依赖.过了五年,孙君亡故,享年六十八岁.我的年龄比孙君小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名声,用空白的册页向他求诗,孙君为我抄录了几十首《闽游草》中的诗.他的诗,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往往和杜甫、苏轼不相上下,行书楷书也有苏体之法.我把它藏在竹箱里几十年,在祸乱中丢失.等到孙君去世后寻求他的遗稿,无法再找到.我的朋友华翼纶,是孙君的外甥,他近来才寻找到孙君的两首诗,一首叫作《余生草》,一首晚年的作品叫作《簏中草》.孙君早年的诗作都不如中年之作精致,可惜(中年之诗作)全被焚为灰烬,就像遭受重大灾难的人一样.然而自古以来诗人湮没无闻有什么边界呢?孙君有好外甥搜集整理自己的诗歌,将要交付刊印,使它们永久流传,难道不是大幸吗?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明]钱溥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荀、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亟:赶快B.予峻.拒之弗获峻:严肃C.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尚:崇尚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惠:聪明解析:选 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惠:给……恩惠.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老之术:黄,黄帝;老,老聃.黄老之术主张修身治国,还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B.贡举: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的制度.贡,指贡士;举,指乡举里选.C.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D.谨书:恭敬地书写这篇文章,把这篇文章献给某人,多用于对长辈和崇敬的人.解析:选 C.此题考查文化常识.“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不对,应改为“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译文:(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译文:答案:(1)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2)(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哪里只是用文体变革那些陋习罢了.12.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答:解析: “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已经指出了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只要找出与试题相关的关键语句,再把关键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话即可.从“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可以归纳出欧阳修的文学主张避免了党锢之祸;从“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可以归纳出扭转了当时的文风.答案:①避免了党锢之祸;②扭转了当时的文风.欧阳文忠公,是庐陵人.庐陵过去有先生的全集本,不久被内府收藏,于是天下很久没有再得到这本全集了.海虞的程宗先生,广泛寻求它,在胡文穆先生家里得到了,大概是出自内府的版本.他赶快命令工匠在郡中的学舍翻刻.适逢我出使交南到了庐陵郡,庐陵郡的博士郑钢首先将刻本赠送给我并请求说:“让庐陵郡的文献得到足够的证明,从而使得天下再次有了这本文集,是太守的功劳.请求您写一些话作为序言放在开头.”我严肃地拒绝但没有成功,以至于不让我的船出行,于是我茫然自失地站了一会儿说:“读书人写文章不是难事,而用文章来救世是难事.”荀子、韩非子、黄老之学兴起,这种道统在秦国就消亡了.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韩愈曾经说“孟子死了,这种道统不得流传了”,这也就隐约承认自己担当起了道统流传的重任.后来又演变成了唐五代衰弱浅薄的风气,虽然宋朝兴盛了七十多年,但是做学问的人也没能轻易迅速复兴古代道统.忽然有一天欧阳修出现了,他把学识学问和思想品德作为尊崇敬仰的对象.至于范仲淹被贬谪到饶州,一时之间名士们被看成是他的朋党.当时欧阳先生在谏院,写了《朋党论》呈给朝廷,于是众人的言论就平息了,不这样的话,党锢之祸就形成了.嘉祐年间求学的人争着以崇尚怪异邪僻为奇特,作品的体裁、风格大大变坏了,先生担任向君王举荐人才的职务,摈弃险怪的文章而录用雅正的文章.读书人起初喧闹、沸腾着毁谤,之后不到五六年,文章的风格就变化并复兴古代的道统,不这样的话,弊端将到怎样的地步才停止啊?这就是世人所说的文章一定以救世为难事啊.虽然这样,在当时,他们倡议后都有应和的人,韩愈这边有柳宗元,欧阳修这边有苏氏父子,其他的像李翱、张籍这些人,曾巩、尹洙这些人,他们的文章声势很大而气韵和谐,如钟撞击发声,磬随之响应,文章不是不精美,然而比较他们与前者的救世的功劳,就好比是恒星里面有五行,群山中有五岳,他们的功业与教化萌发显露,自然是不相等的.应该是韩愈、欧阳修在千百年之前崛起,在千百年之后一起闪耀,而后人看不清楚没有能够继承他们,平常的人却成为百代之师,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的规范,大概只有这两位先生了.这本全集发行,是程先生给后辈的学者的最大恩惠.假如善于学习的人诵读欧阳修的文章,知道能够凭借自身担当国家安危的谋划,他们的任用或是弃置不被世人所重视,做官不知道富贵的快乐,(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哪里只是用文体变革那些陋习罢了.后辈学者松江府钱溥,在螺川驿敬书.文言文综合提能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上高县学记苏辙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选自《栾城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其耳目习:练习B.是以其政不烦.烦:急躁C.其刑不渎.渎:轻慢D.而县亦无学以诏.民诏:命令解析:选D.诏:告诫.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胶庠:周代学校名.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B.郊社:天子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C.宰:古代官名.先秦时期指王或诸侯等贵族的副官,后来也指地方县邑长官.D.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君子”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解析:选 D.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结合文意来看,君子在文中应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译文:(2)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译文:答案:(1)县里的百姓知道了他们的县令要让他们受教育,也一起。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1狮子王与豺chái1曩nǎng有狮子王,于深山攫jué一豺,将食之。

2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shú。

”狮子王悦。

3 豺以时而进,已亦攫得狸、兔自存。

期jī年,鹿尽,豺无可送者。

4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 5 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字词解释:曩:_______ 攫:_________ 月:______ 以:______期jī年:______ 图:______2子产受骗1 昔者有馈kuì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xù之池。

2 校xiào人烹pēng之。

反命曰:“始舍shě之,圉yǔ圉焉,悠然而逝。

”3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4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字词解释:馈:______ 畜:______ 烹:______ 反命:______舍:_______ 孰:______ 既:______3楚子发母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

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

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

”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粱。

”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

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虽有以得胜,非其术也。

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字词解释:问:______ 得无:______ 恙:______ 内:______数:_______ 今:______ 谢:______4鹿亦有智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①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逐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⑤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桀失柁⑥。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①折:调头。

②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④亟:突然。

⑤犯:遭遇。

⑥柁:同“舵”。

[1]文中提到两个人,分别是()A.楚人和惟舟师B.楚人和谢舟师C.楚人和遽谢舟师D.楚人和舟师[2]“楚人有习操舟者”中“习”字的意思是()A.温习B.学习C.练习D.习惯[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另外三句的是()A.惟舟师之是听B.小试洲渚之间C.逐以为尽操舟之术D.岂非前日之幸乎[4]“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A.所以这今天的危急,并非前面的幸运造成的。

B.所以今天遇到的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C.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侥幸得意所造成的吗?D.然而今天遇到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

狐假虎威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⑥,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注释)①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

②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

③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一丛花令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①?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

②桡:船桨,这里借指船,一作“桥”。

1.上片点明了本词的写作意旨为,感情基调为。

(2分)参考答案:伤高怀远愁(每空1分)2.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

(6分)答:参考答案: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在春风中飘落比作嫁给东风,形象生动;②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给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③借羡慕桃杏嫁东风,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独守空闺生活的抗议,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

(每点2分,意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8分)民夫宋伯仁阃帅①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

挑泥锹②无休日,失业③妻儿有叹声。

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

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注]①阃帅:掌握军权的统帅。

②锹:铲子和大锄头。

③失业:荒废了农田耕作。

3.这首诗前三联,尾联抒情。

语言朴实,以的口吻来写,真切感人。

(2分)参考答案:叙事民夫(每空1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对复国无功、扰民无休、无视民间疾苦的戍边将领的批判。

②对劳役繁重、饥寒交迫的百姓的同情。

③对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渴望。

(每点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8分)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练习。

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天地。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

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1]解释加点的字。

性敏好学:_____ 家贫: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本文与“囊萤夜读”的故事,将这两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

3. 古诗小考场。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快乐调音师(4)好朋友,牵牵手。

4.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诸儿取之,回答问题。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1]“折枝”的意思是()A.折断了树枝。

B.压弯了树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语文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语文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语文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未成,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白感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还卒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之,曰:‘欲作针。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杵成针”的故事最后成为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

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儿/伸手/入瓶B.儿伸/手入瓶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A.瓶口太小B.取之握满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

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

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

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3. 文言文阅读。

松松,大树也。

叶状如针。

性耐寒,虽至冬日,其色长青。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注释]①至:到。

[1]“虽至冬日”中“冬日”的意思是()A.冬天的一天B.冬天C.像冬天的日子。

D.寒冷的天气。

[2]对“松,大树也”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松树,是大树。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期待B.期望C.一起D.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理睬B.顾虑C.回头看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A.待人有礼貌B.做人要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2. 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

文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_________)时代人。

根据他们的传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了《_____________》,收在了《_____________》中。

文言文综合复习——登泰山记(答案)

文言文综合复习——登泰山记(答案)

文言文综合复习——登泰山记一、挖空练习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汶(wèn)水(河流)西(向西)流;其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这里指泰山的北面),济水东(向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句式:判断句)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这里是“冒”的意思)风雪,历(经过)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至于(到达)泰安。

是(这)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山脚下)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石阶),其级七千有余(十、百、千等整数后的零数)。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句式:判断句)余始(起初)循(顺着)以(连词,表修饰)入,道少半(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句式:判断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门槛)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

(句式:判断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不可登。

及(到)既(……之后)上,苍山负(背)雪,明烛(名词作动词,照)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指城市),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像)带然(……一样)。

戊申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等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稍(逐渐)见云中白若(像)樗蒱(chū pú)数十立者,山也。

(句式:判断句)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片刻,短时间)成五采(同“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有人说),此东海也。

(句式:判断句)回视日观以(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西峰,或(有的)得日(照到阳光)或否,绛(大红)皓(白)驳(杂)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而皆若偻(脊背弯曲的样子。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练习:“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共2套卷)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练习:“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共2套卷)

“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共2套卷)(重点中学、一般中学共用)“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野外理发处丰子恺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

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

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

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

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整姿态集中,犹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

有时微嫌左右两旁空地太多或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窗中的妥当的构图。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子,剃者为附从。

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心,而剃头司务回旋奔跑。

但我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子,而被剃者为附从。

因为在姿态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似乎雕刻家正在制作。

听说今春杭州实行金刚法会时,班禅喇嘛叫某剃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

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作的时候,“活佛”也是静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

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

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短暂变成了一件东西。

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袱,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

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肯定听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

因为我在船窗中远眺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的勾当。

我很怜悯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到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

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钟头,实在是人情所尴尬的!我们岸上这位被剃头者,耐力特别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作而转侧倾斜,甚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或:_________________惟读书是务。

务: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______(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__________ 唯:__________________(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子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题目是:《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文直通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

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

迁授编修。

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

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

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

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注】。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

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其昌后出,超越诸家。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

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

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

人擬之米芾、赵孟云。

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

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B.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C.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D.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官”在古代是指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太子侍讲官员。

B.文中的“擢”在古代表示“官员被贬”的意思,与文中“拜”“转”的意思基本一致。

C.文中的“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

D.文中的“谥”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答案:B解析:B项,“擢”表示官职提升,与“拜”“转”的意思不一样,“拜”是指授予官职,“转”是指迁职、调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枢护送回乡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成就很大,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后又称他为“南董”。

答案:B解析:B项,“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他遇事则远远躲开,并请假回乡,并没有受到牵连被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

(2)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

【参考译文】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

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

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

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皇长子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

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

后来被起用,官复原职,提督湖广学政。

因他不谋求私情(不接受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书生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

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

朝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掌管国子司业事务。

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

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

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

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

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史馆备用。

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

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

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

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

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

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

又过了二年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

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

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著称。

董其昌后起,超越各家。

他起初学习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

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

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

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

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通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

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

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米、董,又称之为南董、北米。

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谢泌字宗源,歙州歙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时言事者众,诏阁门,非涉侥望乃许受之。

由是言路稍壅。

泌抗疏陈其不可,且言:“边鄙有事民政未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淳化..二年,久旱,复上言时政得失。

王禹偁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并须朝罢于政事堂,枢密使预坐接见,将以杜私请。

”泌上言曰:“伏.睹明诏,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是疑大臣以私也。

今陛下囊括宇宙,总揽英豪,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无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

王禹偁昧于大体,妄有陈述。

”太宗览奏,即追还前诏。

会修正殿,颇施采绘,泌复上疏驳之。

亟命代以丹垩,且嘉其忠荩。

一日,得对便殿,太宗称其任直敢言,泌奏曰:“陛下从谏如流,故臣得以竭诚,昔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

”太宗动色久之。

时,群臣升殿言事者,既可其奏,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

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金谷送三司。

从之。

太宗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

泌言:“请自今长春罢政,既膳后御便坐。

”不报。

真宗初,边人屡寇。

泌上疏曰:“敌所嗜者禽色,所贪者财利,余无他智计。

先朝平晋之后,若不举兵临之,但与财帛,则幽蓟不日纳土矣。

察此,乃知其情古犹今也。

汉祖、明皇所用之计,正可以饵其心矣。

”近制,文武官告老皆迁秩..。

泌言:“请自今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因疾及历任犯赃者,听从便。

”诏可。

徙知福州,代还,民怀其爱,刻石以纪去思。

大中祥符五年,疾革,服道士服端坐死,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史·谢泌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边鄙有事民/政未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B.边鄙有事/民政未/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C.边鄙有事民/政未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D.边鄙有事/民政未/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答案:B解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这段话的大意是“国家边境未宁,国内政事也还没有妥帖,即使是狂夫之言,圣人也能从中选择。

如果事前先进行盘问,就会影响到听取四方的意见。

希望使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心中的期盼报知朝廷”。

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狂夫”“圣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开。

“苟”“庶”等词语一般出现在句首,其前断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淳化”是帝王年号,帝王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始于秦汉。

B.“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伏”本指“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臣下对君王的敬辞。

D.“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

答案:A解析:A项,“始于秦汉”说法错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才出现年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