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熟悉的物品

合集下载

第2课熟悉的物品 课件(共51张ppt)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2课熟悉的物品 课件(共51张ppt)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2课 熟悉的物品
Shu xi de wu ping
学 习 目 标
了解静物和素描的定义 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和构图形式 学习用明暗关系来表达物体的体积感(实践)
静物
静止的绘画。一般指水果、 花草、器物等生活中熟悉的 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 称为静物。
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
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 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来表现他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 己的内心情感。
主体物往往是 放在中间点的位置, 前面的点往往是第 一次要物体的摆放 位置,最后面的点 是帮助你加强画面 的空间层次的推移。
我当小老师
请同学帮我点评一
下以下作业中常见的
太小
构图问题。
1
太大
3
2
太散
不同的笔
Bu tong de bi
感受不同的笔带来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情感。




钢笔

铅笔
炭笔
木炭条
作画步骤
(起稿、找结构)
绘画的过程
(铺大色调)
(深入刻画)
绘画的过程
(调整完成)
绘画的过程
素描作画步骤:
• 起稿——定型(形体比例) • 找结构——定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 • 铺大色调——定面(黑白灰三大面) • 深入刻画——加强体积感
45
练习直线(长横线、长竖线不同) 平涂(一条线挨着一条线、成块)
水平式、四边形、S形、三角形等
构图的基本法则
均衡与和谐
1 3
2




本 形
图 三

根据构图需要,物品摆放要 有一定的变化。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2课熟悉的物品第一篇:第2课熟悉的物品(苏教版)中学美术七年级上册总第3-4课时第二课熟悉的物品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通过大量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描绘静物的基本技法。

本课围绕着静物画,启示我们要改变常态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从描绘静物工具的多种选择、构图的角度变化到表达方法的多元展开,均可以更宽广的视角面对,形成全新的绘画意识。

同时本课也传递着另一个概念:静物是有生命的,描绘它们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一、教学思路欣赏——欣赏不同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体会静物画中多样的构图美,感受静物画的线条之美和意境之美,发现用画笔记录身边物品的乐趣。

学习——要确定一幅静物画的构图,首先要决定一个主题,然后选择一些合适的补充物来组成和谐的视觉结构,这种布置的整体结构能够加强主题,传递思想和营造气氛。

学习构图的基本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和谐。

尝试——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可以画出不同的笔触。

尝试用不同的笔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自己的情感。

尝试用各种熟悉的物品进行组合练习,体会不同的构图意境。

研究——描绘静物有多种手法,可以是用线的描绘也可以加一些明暗增加物体的体积感。

(苏教版)中学美术七年级上册总第3-4课时实践——选择合适的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二、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为线造型的静物的学习,第二课时为素描静物作品的学习。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和构图形式,掌握静物画的不同表现方法,体验构图的不同角度、不同工具呈现的不同趣味,感受静物画的艺术美。

技能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学习用明暗关系来表达物体的质感、体积和空间感,了解静物画的构图要求。

情感目标:感受静物画的美,体验线造型多样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多种表现方法,并能从多种视角进行观察。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熟悉的物品》教案一、教材分析:《第2课熟悉的物品》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绘画教材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艺术美的眼光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如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中心构图等。

2. 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如线描、阴影、明暗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用观察力和创造力捕捉物品的美感。

4.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用灵活的、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光观察和捕捉物品,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不同。

他们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课熟悉的物品》中的静物画。

先让我们来看一些静物画的图片,你们对这些画作有什么感觉呢?学生1:这些画作很美,色彩搭配得很好。

学生2:我觉得每个画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看起来很有层次感。

老师:很好,你们对静物画的构图和色彩有很敏锐的观察力。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构图和表现静物画的方法。

步骤二:教学讲解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

平面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可以将物品放在画布上的不同位置,形成平面感。

对角线构图则是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增加画面的动感。

还有中心构图,将物品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题。

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些画作中使用了哪种构图方式。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使用了对角线构图,因为画面中的物品形成了一个斜线。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除了构图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线描、阴影和明暗对比等方法来表现静物画。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通过描绘“熟悉的物品”提升绘画基本功。

2. 学会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出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设计能力,能通过作品表达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主题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文具、书籍、装饰品等任何一种物体。

作业步骤1. 观察物品:学生选择一件熟悉的物品,仔细观察其形状、结构、纹理和色彩等特征。

2. 构图设计: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品的基本轮廓和大致比例。

3. 素描基础练习:学生运用基本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等)描绘物品的轮廓和细节。

4. 阴影处理:学生学会运用阴影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物品看起来更加生动。

5. 创意表达:在完成基础素描后,鼓励学生加入个人创意和情感元素,使作品更具个性。

作业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观察细致,能够准确捕捉物品的特征。

3. 素描技巧运用得当,线条流畅,阴影处理自然。

4. 创意表达有新意,能够体现个人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5. 作品保持整洁,不出现污渍和折痕。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学习他人优点,改进自身不足。

3. 综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果,给予学生作品综合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作品,反思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家长反馈:家长了解孩子的作品及教师评价后,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熟悉的物品”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构图、素描和创意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绘画基本功和审美情趣。

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第2课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本课通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等基本造型要素,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关注,并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去记录身边的物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

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不同的物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课把熟悉的物品当作有生命的物质来对待,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书籍、瓶花、水果、书包等物品为主,教育学生于平凡之中见神奇,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线造型为主。

在教法设计上,以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结合实物图片欣赏等直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方式去观察、探究与表现。

二、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

②初步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初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及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提高艺术即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在静物造型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开学初,我们共同欣赏了《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大师笔下的动物植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给人以深刻的美妙感受,这节课我们把目光从古代收过来,回到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上来。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八页。

我们共同学习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板书课题)(二)欣赏与发现:1、静物概念:出示现代静物(水粉画)和舞蹈纹盆图片学生比较二者外形,质地,纹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前者形状简洁,质感粗糙,纹饰原始,后者造型丰富,质感细腻柔滑,纹饰华丽。

物品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三、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水果、文具等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2.体验阶段:(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3.总结归纳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4.实践阶段:(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

5.展示评价(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一等奖课件)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一等奖课件)

碳条,它是素描工具之一。
A.柳条
B.铅丝
C.黏土
D.水泥
(判断题)
1.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多色完成
的画作。
( ×)
2.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
便于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情感。
(√ )
3.在进行静物构图时,要注意物品之间的大与小、前
与后、多与少、聚与散等方面的关系。
(√)Leabharlann 构图的基本形式散点式 (有受边框约束, 自由可向外发展)
1917年 乔安·米罗
思 考——构图形式
1919年 亚历山大·卡诺德
1932年 莫兰迪
思 考——构图形式
1872年 卡米耶·毕沙罗
古代静物画(壁画) 公元1世纪
这几幅画中 的物品摆放的位 置是否合适?
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 一,一般只用单色完成画 作。
【投影】:即投射光照物体之后产生的影子。
作业要求
构图合理,协调完整,有形式美感, 用线造型、明暗三大面表现均可。
1.画出轮廓 2.完善形体 3.表现三大调、五调子 4.处理细节
1.生活中的(A )被当做绘画时,我们通常称它为
“静物”。
A.物品
B.动物
C.人物
D.景物
2.将( A )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适当的燃烧即制成
凡·高 钢笔静物
毕加索 铅笔静物
明暗变化——三大面
首先,让我们分析理解【黑、白、灰】的明暗关系。
关键性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光。有光,才会有明 暗关系。如果没有光就谈不上明暗关系了,只有一片漆 黑。
【白】:离光最近的一面
【灰】:离光仅次于白面
【黑】:照不到光的一面

第二课 熟悉的物品 课件-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 熟悉的物品 课件-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 熟悉的物品
欣赏与发现
外形简洁 质的粗糙 纹饰原始
1.外形、质的、纹饰有什么不同? 2.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 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器物也更加 多姿多彩
瓷器餐具(现代)
物品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发展 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物品也更 加丰富多彩。当回望这些生活的 物品时,我们会看到人类科技、 文化、艺术发展的足迹。静物画 便是对这些物品的描绘。我们把 画在画中的物品叫静物。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感悟静物画的艺术魅力。
逼真、有立体感 色彩丰富 画面有些厚重
法国·夏尔丹《堆满野草莓的柳条篮子》
线面结合 对比强烈 节奏轻松、欢快
西班牙·毕加索 《瓶花》
线条疏密有变化 饱满、圆润 画面比较欢快
法国·马蒂斯 《静物》
欣赏熟悉物品之美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尝试与交流
4、深入刻画时要加强体积感的塑造,同时 要做到明暗过渡自然,避免失去圆球体表面 的光滑感。

步骤
实践与创作
选择身边熟悉的作 品进行创作
学生作业中……
In the students' homework
投影 反光
五调子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受光面(明)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明暗交界线 背光面(暗) 反光
投影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1、借助于正方形,确定好圆球体的直径 在画面中的比例,在正方形的轮廓范围内 画出圆球体。
2、找到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铺大 体明暗面。
3、明暗交界线向球体上背光部 分过渡形成的球体暗面,向亮面 过渡部分形成的中间调子。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运用英语表达熟悉的日常物品。

2.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3. 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

2. 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和描述熟悉的物品。

3.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例如:pen, pencil, eraser, ruler等。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2. 学习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如:big, small, tall, short, expensive, cheap等。

三、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英语描述这个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其他组的学生听描述,猜测是什么物品。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上一节课的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二、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的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

三、模拟购物(1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商品,如:玩具、书籍、衣物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师可以通过听写、口语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熟悉的物品》,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熟悉的物品》是选自苏少版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熟悉的物品》这一课它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既承接了上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进而更深一步的对绘画进行感知、学习与领悟,了解一些简单物品的造型表现手段,同时又为下一课《情感记录》更高要求的造型表现做了铺垫。

在教材中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转换期,在身理和心理上既存在孩子的天真烂漫,又存在少许青少年的理性和大胆,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在对美术课程的掌握程度上还不是很系统,对一些简单的素描绘画手法也不是很了解,在造型结构上也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由简到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渐渐启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对本课的自我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目标的理解,我明确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静物画的用笔和能够通过用笔的轻重疏密表现简单物品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学习体会知识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精神。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表现身边物品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熟悉物品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绘画积极创造,从而树立学生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解决一些素描绘画的技巧,了解简单的绘画用笔。

难点:是如何运用不同的单色线条表现物品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五、教法学法教法:通过实物展示法,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指导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自主学习探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问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多维度的接受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熟悉的物品教案

熟悉的物品教案

熟悉的物品教案教案标题:探究熟悉的物品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比较熟悉的物品;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比较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1. 熟悉的物品图片、实物或幻灯片;2. 学生的个人观察日记本;3. 各类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的标签。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造好奇心:教师出示一张熟悉的物品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这个物品,例如,它是什么,我们在哪里能见到它,它有什么特点等。

主体活动:2. 观察和描述:教师出示一系列熟悉的物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

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或绘制图片。

3. 特征比较:教师将几个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或画出对比图。

4. 分类活动:教师提供各类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的标签,例如:食物、衣物、玩具等。

学生根据物品的特点和功能将它们归类,并解释自己的分类依据。

5. 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熟悉的物品,观察并记录该物品的不同特点和功能。

学生可以使用观察日记本记录,包括文字描述和绘制物品的图片。

总结活动:6.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从他们选择的物品中挑选一些特点和功能进行报告。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附加补充。

7. 整理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品的技巧和方法,例如,观察细节、比较特征、分类等。

学生可以将这些方法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中。

拓展活动:8.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家中的一件熟悉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观察日记本和小组报告。

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熟悉的物品图片或实物供学生观察和描述;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3.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描述和绘制图画;4. 在活动预期中提前设定课堂规则,促进积极、尊重的学习氛围。

《熟悉的物品》教案 (1)

《熟悉的物品》教案 (1)

《熟悉的物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静物画有一定的了解,学会赏析静物画。

2、掌握构图的元素及构图的基本形式。

3、让学生尝试用三角形构图进行静物组合摆放及写生。

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1、从各个角度对静物素描画进行欣赏。

2、对构图的元素以及基本形式的掌握。

3、学生对画面效果的控制。

教学准备: 老师: ppt及多媒体设备纸笔静物。

学生:纸笔文具二、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了许多古代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

这节课让我们回到现代,看一看我们周围熟悉的物品入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1.新授(1)静物及素描的定义看这三张图,同学们知道图上分别画的是哪些东西吗?第一张是植物,第二张上有花瓶,水果,酒杯。

第三张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书本。

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被我们当做绘画对象时,我们通常称它为静物。

画了这些静物的画,也叫作静物画。

这三张作品都是油画,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类型的静物画呢?第一张是采用色粉,色粉是一种类似粉笔的绘画材料,容易上色颜色鲜艳,这张色粉画画出了花朵的娇嫩和鲜活。

第二张是水彩,是采用水彩颜料加水在水彩纸上进行绘制,流动性很强,画出的画也十分生动逼真。

第三张是素描,用单色完成的画作一般被称为素描。

这张画是由黑色构成的。

那最后一张画是素描画吗?它是用蓝色构成的,所以也是素描画。

(2)赏析静物素描,引入构图概念(小组讨论)现在我们来看两张静物素描,一张是毕加索的铅笔静物,一张是门采尔的静物素描。

同学们更喜欢哪一张画呢?尝试从线条,对比和画面角度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两分钟。

讨论结束进行回答并总结学生发言。

毕加索的素描线条轻松自由,黑白,疏密对比强烈。

门采尔的素描线条有序,明暗效果好,画面更加的真实。

我们再来看另一张图片马蒂斯的静物,这是一张由线条组成的静物。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杨荣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熟悉的物品》,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熟悉的物品》是选自苏少版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熟悉的物品》这一课它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既承接了上一课《抒情与写意一一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进而更深一步的对绘画进行感知、学习与领悟,了解一些简单物品的造型表现手段,同时又为下一课《情感记录》更高要求的造型表现做了铺垫。

在教材中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转换期,在身理和心理上既存在孩子的天真烂漫,又存在少许青少年的理性和大胆,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在对美术课程的掌握程度上还不是很系统,对一些简单的素描绘画手法也不是很了解,在造型结构上也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由简到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渐渐启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对本课的自我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目标的理解,我明确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静物画的用笔和能够通过用笔的轻重疏密表现简单物品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学习体会知识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表现身边物品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熟悉物品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绘画积极创造,从而树立学生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解决一些素描绘画的技巧,了解简单的绘画用笔。

难点:是如何运用不同的单色线条表现物品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五、教法学法教法:通过实物展示法,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指导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自主学习探索。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熟悉物品的形状、色彩和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对物品进行美术创作和表达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美术基本技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学生需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创作对象,如文具、餐具、玩具等。

具体要求如下: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对所选物品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其形状、色彩、材质等基本特征,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光线下观察,发现物品的立体感和光影变化。

2. 创意构思:结合对物品的观察记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一个创作主题或想法,将所选物品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相结合。

3. 创作准备:设计绘画或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清单,如画笔、颜料、纸张、布料等,以及必要的制作工具和步骤。

4. 实际操作:根据构思和准备的材料清单,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美术基本要素的运用。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避免意外伤害。

2. 创意性:作品应体现学生的创意和个性,避免抄袭和模仿。

3. 艺术性:作品应符合美术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合理、构图均衡等。

4. 完整性:作品应完整呈现构思和创作过程,不得遗漏重要环节。

5. 时间安排: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观察、构思、准备和创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创意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或等级。

2. 评价方式: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3. 反馈与指导: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的物品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通过大量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描绘静物的基本技法。

本课围绕着静物画,启示我们要改变常态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从描绘静物工具的多种选择、构图的角度变化到表达方法的多元展开,均可以更宽广的视角面对,形成全新的绘画意识。

同时本课也传递着另一个概念:静物是有生命的,描绘它们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一、教学路径欣赏——欣赏不同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体会静物画中多样的构图美,感受静物画的线条之美和意境之美,发现用画笔记录身边物品的乐趣。

学习——要确定一幅静物画的构图,首先要决定一个主题,然后选择一些合适的补充物来组成和谐的视觉结构,这种布置的整体结构能够加强主题,传递思想和营造气氛。

学习构图的基本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和谐。

尝试——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可以画出不同的笔触。

尝试用不同的笔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自己的情感。

尝试用各种熟悉的物品进行组合练习,体会不同的构图意境。

研究——描绘静物有多种手法,可以是用线的描绘也可以加一些明暗增加物体的体积感。

实践——选择合适的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二、课时建议两课时,一课时为线造型的静物的学习,另一课时为素描静物作品的学习。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和构图形式,掌握静物画的不同表现方法,体验构图的不同角度、不同工具呈现的不同趣味,感受静物画的艺术美。

技能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学习用明暗关系来表达物体的质感、体积和空间感,了解静物画的构图要求。

情感目标:感受静物画的美,体验线造型多样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多种表现方法,并能从多种视角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能用灵活的、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光去观察、捕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三、教学准备素描静物作品、线造型静物作品、笔、课件、资料。

四、教学内容要点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写生:写生是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

构图:构图就是一幅画的结构。

绘画要给人以美感,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因素,使之组合成优美的构图。

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和谐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基本法则。

常见的构图形式:水平式(安定有力)、垂直式(严肃端庄)、三角形(正三角过稳,锐角刺激)、S形(优雅有变化)、长方形(有较强和谐感)、圆形(饱和有张力)、辐射(有纵深感)、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渐次式(有韵律感)、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关系。

三大面:亮面——受光面;中间面——侧面受一部分光;暗面——背光面。

五调子:亮部——是物体受到光线直射的地方,调子淡;半明部——又叫中间调子,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调子变化复杂而微妙;明暗交界线——是明部和暗部的分水岭,调子最深;反光部——它是侧面环境光影的结果;投影——它是由物体阻挡了正面光源而产生。

亮部和半明部属于亮面,明暗交界线、反光部和投影属于暗面,它们构成明和暗两大系统。

教学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入手,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摆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改变单一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使学生能有全新的绘画意识,这是教材带给我们的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觉融进作品。

一、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易得的物品,进行组合游戏的准备。

二、欣赏与发现师生带着问题一起走进大师的静物画世界,领略线条的魅力。

当带着问题进行欣赏时,就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欣赏,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

而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宽泛性和针对性的结合,使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特点的发展方向。

引起大家的思考。

设置的问题:1. 画家描绘的对象是什么?2. 这些静物是如何组合的?3. 画家以什么样的方式记录静物的?4. 作品都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意境?5. 透过画面,我们能看到画家是怎样的作画状态和情绪变化?三、尝试与交流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选择钢笔、铅笔、炭笔、木炭条、毛笔或自制的笔进行尝试,并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

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直接的线条造型经验也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大师的作品架桥铺路,生成更多的对话。

四、分析与研究1. 以一组摆好的静物为例,小组讨论如何取景、如何构图,以何种方式表达。

分析构图的基本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和谐。

研究构图的一些基本形式:水平式、垂直式、S型、三角型等等。

2. 以《静物》为例分析。

通过师生的研究发现:改变单一的观察角度,从任何一个局部入画都可以形成有意趣的构图。

打破一贯的思维方式,形成多变的画面感觉。

3. 以作品为例,师生进一步讨论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让画面更有感染力。

描绘静物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简洁的方法,也可用复杂的方法,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物品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够增强物体的体积感。

4. 用笔的轻重和疏密,是素描写生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研究明暗造型的基本规律。

研究素描写生的方法。

五、实践与创作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身边的物品摆放成一组静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构图,完成一幅以线为主的静物画。

教学评价建议将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交流对静物画的体验及感悟。

师生评价应该从描绘静物时观察的角度、表现手法和构图的创意进行全程点评。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参考案例一、实践导入1. 以小组为单位将各自课前准备的日常物品进行自由组合搭配,并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用最擅长的手法以绘画的方式记录。

2. 交流各自的心得,分享描绘熟悉的日常用品时的愉悦心情,并且发现日常物品也能成为绘画对象。

当对它们进行艺术性的描绘时,就成为了“静物画”。

二、欣赏与发现1. 在自我实践的基础上,师生一起走进大师的静物画世界,领略线条的魅力。

欣赏时关注:a.画家描绘的对象是什么?b.这些物品是怎么组合的?c.画家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的?d.画面是如何突出主次的?e.你最喜欢哪幅静物画,画面传达出什么样的情绪?2. 对比欣赏毕加索的《瓶花》与马蒂斯的《静物》,感受不同的记录方式和不同的意境。

马蒂斯画了他喜爱的波斯风格的瓶子及蔬菜、水果。

每件物品都画得十分饱满、圆润,线条间的疏密组合,使得物体前后秩序分明。

画家用笔的舒缓,使我们看到了优雅的作画状态。

和马蒂斯相比,毕加索的静物画则是另一种感受,结实有力的线条,充满了张力的画面,大色块的背景,一下子让我们看到了装满花朵的瓶子、花和画家恣意的激情。

同样的物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三、研究与分析研究一: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便于表达不同物品的质地和情感,让我们一起尝试不同的工具带来的不同发现,交流各自对不同工具体验的发现。

研究二:书籍、帽子、茶杯——这些熟悉的物品应该进行怎样的组合,研究构图的法则和形式,讨论选择哪个角度,选取哪一部分入画。

研究三:描绘静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简洁的方法,也可用复杂的方法。

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物品的物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够增加物品的体积感,研究素描写生的技巧。

只要用心去画,在静物画中就会有我们的真情实感流露。

四、讨论与创作1. 用前面所学,把之前摆放的静物进行重新组合,并讨论改变观察角度所带来的变化。

2 . 选择一个特别的观察角度和自己感兴趣的构图,以线造型的方式进行描绘,可以只用线表达形体,也可以加明暗增加体积感,画面要注意主次,并试着融进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展评与分享在全班开个作品发布会。

交流各自的发现。

六、延伸与拓展关注静物画,关注生活中的各种静物。

相关链接莫兰迪:选择极其有限而简单的生活用具,以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

把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

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关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通过捕捉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使自己的作品流溢出一种单纯、高雅、清新、美妙、令人感到亲近的真诚。

参考书目1. 《水彩经典:世界水彩600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周刚(作者)2. 《水彩经典:世界水彩600年》,回眸600年来世界水彩的发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水彩艺术由理性、自觉、意向直至追求精神和谐的发展足迹。

更为重要的是,水彩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水彩艺术由理性、自觉、意向直至追求精神和谐的发展思潮的所有思考与任务。

对于艺术创作的理想,每一个艺术家的天性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600年的水彩发展当然也是600年的艺术发展,它唤起了我们内心的审美反应和审美愉悦。

水彩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的综合价值比任何出自媒介和画种单纯谈论水彩的意义大得多。

3. 《静物画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焦燕清(作者)静物画,是指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以静态物体作为研究与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这种物体(如花卉、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根据画家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精心的摆布和安排,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达到了高度表现,总体谐和。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在画家的笔下呈现出物象外在的盎然生机,传递着内在的审美情感。

静物画通常以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或素描为描绘手段。

由焦燕清编著的《静物画的高度》以静物画如何在西方美术史上从一种附属的地位发展成独立画种为主线,以艺术家的生辰时间排序,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来向读者展现静物画的多彩面貌。

4. 《色彩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版 (2010年1月1日),任志忠(作者)《色彩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讲述了:在2008年9月出国之前,我就一直在酝酿以色彩为线索出一本书,向大家介绍西方的一批绘画大师。

这些大师中的有些人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在世界绘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有些人则是在色彩的运用方法上另辟蹊径,成为无法复制的传奇人物;还有一部分大师,却是文怀而抱质,穷究绘画艺术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成为横亘在多个领域之间的文化丰碑。

向国内的广大读者介绍这样一批绘画大师无疑需要对西方绘画史进行全面的梳理,从多个角度几个层面筛选出一些代表人物,集中体现绘画艺术中有关色彩运用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本书收录了西方34位绘画大师的三百多幅作品,包括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伦勃朗到当代欧洲艺坛的明星里希特等画家的作品,历史跨度近400年,这段时间的西方绘画艺术可谓流派纷呈、众星璀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