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_New
肿瘤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肿瘤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肿瘤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方法。
它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肿瘤介入治疗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肝癌、肺癌、胃癌、肾癌、胰腺癌等。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某些肿瘤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肿瘤患者的人群患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例如,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等环境因素可能会诱发肿瘤。
如长期接触石棉、苯等化学物质可增加肺癌、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病风险;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可引发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吸烟是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肝癌、食管癌等肿瘤的发病风险。
免疫因素: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患卡波西肉瘤等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
2.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的基因突变、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因素导致的。
肿瘤细胞可以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远处部位。
在肿瘤介入治疗中,通过将导管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或直接插入肿瘤组织内,注入化疗药物、栓塞剂或进行物理消融等方法,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三、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肿瘤所在部位的疼痛:是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异。
例如,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等。
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有时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
肿块:部分肿瘤患者在体表或体内可以触及肿块。
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等因肿瘤的类型而异。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顾虑,使患者配合治疗。
2.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化验及治疗,注意血压、白细胞、血常规、肝肾
功能,有无其他部位转移,并戒烟戒酒,询问造影剂过敏史。
3.手术前一日护理
(1)做好病人全身清洁及手术区备皮。
(2)根据麻醉方式执行相应护理常规。
(3)其他遵嘱执行。
4.手术日晨护理
(1)测T、P、R、BP,检查备皮区,注意有无不宜手术的情况,如月经来潮,感冒等。
(2)嘱咐病人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取下假牙发卡等。
(3)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药物、盐袋等。
(4)准备好床单位、监护仪等物品。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协助将病人搬运至病床上,观察穿刺点,防止出血和血
肿形成。
测量T、P、R、BP,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
2.病人取平卧位,穿刺部位压迫3h ,注意压迫不宜过紧,防止血栓形成;术后8h
可以翻身,注意患肢不能屈髋;患肢制动24h,注意观察患肢温度及足背动脉搏
动情况;术后24h可下床稍活动。
3.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
4.必要时遵医嘱给镇静剂。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后注意保持大便通畅,3日无大便应报告医生,及
时给予处理。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医护人员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和照顾。
这些常规护理措施旨在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下面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详细内容。
1. 环境卫生:- 病房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确保病房内的床铺、家具和设备的清洁和整齐。
- 定期清洗病人使用的床单、被子和毛巾等物品。
2. 患者的个人卫生:-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洗漱、刷牙和洗澡等个人卫生活动。
- 按照医嘱更换患者的尿布或便盆,保持患者的排泄物清洁和干燥。
- 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单,保持患者的衣物干燥和整洁。
3. 饮食和营养:- 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医嘱,提供适合患者的饮食。
- 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进食量和饮水量。
- 协助患者进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4. 患者的体位和活动:- 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卧位或坐位等。
- 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
- 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问题。
5. 疼痛管理:-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记录疼痛评分。
-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镇痛剂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
-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节病房温度、减少噪音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状况、饮食摄入和排泄情况等。
- 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预防感染:- 按照手卫生的要求,洗手或使用消毒剂,减少传播病菌的风险。
- 确保患者和访客正确佩戴口罩,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 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内的常用物品和设备,如床桌、椅子、电话等。
8. 心理支持:-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
-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 协助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以上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详细内容。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介入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1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2患者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2小时,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术侧肢体有无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苍白等症状,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药物的排泄,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如出现血尿、少尿等,应立即报告医生,予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等治疗。
5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应少量多餐,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软食,如面条饭、鱼类、豆类、蔬菜、瘦肉泥等,忌辛辣、油腻、刺激性坚硬食物。
介入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介入科疾病一般护理一、护理评估1、患者生命体征,有无介入治疗禁忌症。
2、患者对该项检查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3、术后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包扎是否完好。
4、化学药物所致毒性反应。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术前备皮,排空大小便,术前24小时进易消化食物,术前6小时禁食。
(2)介绍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3)进行屏气练习,使术中血管图像更清晰,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2、术后护理(1)平卧24小时,术侧下肢制动,保持伸直位24小时。
(2)手术部位加压包扎,手压迫穿刺点1小时后,用沙袋压迫6小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化疗药所致毒性反应的护理,向患者做好解释,遵医嘱对症处理。
(4)并发症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做好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2、进食高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饮水。
3、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四、注意事项1、术毕穿刺侧肢体制动,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第X章介入医学中间护理通例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通例一.术前护理通例1.心理护理:存眷患者的情感.心理状况,做好说明.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合营治疗.对于不知晓本身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厉遵照呵护性医疗轨制,防止不测事宜产生.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性命体征.压疮产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摔倒产生风险(Morse摔倒安全身分评估计表).日常生涯才能(日常生涯才能评分量表)及养分状况(养分筛查评估单).依据评估分数赐与响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血管介入手术术前通例检讨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形,以便与术后不雅察对比.3.术前检讨:指点.协助患者完美术前各项检讨.磨练项目.4.健康宣教:指点患者演习卧位运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演习;有用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5.术前预备:皮肤预备,术前一日干净穿刺部位皮肤.备皮,依据手术部位决议备皮规模;术前晚包管充足睡眠,若入睡艰苦,遵医嘱赐与安眠或沉着药物.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6.手术日预备:着干净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装;术前30分钟遵医嘱赐与沉着.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办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查对患者无误,做好交代.7.用物预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二.术后护理通例1.患者交代与手术室人员查对患者,懂得术中情形,交代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2.病情不雅察监测性命体征直至安稳;遵医嘱赐与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赐与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不雅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形,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光彩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形;非血管介入患者不雅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干净湿润,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行,引流液的性状等.不雅察术后可能消失的并发症,实时发明病情变更实时通知医师处理.3.术后饮食一般术后3~4h内禁饮食,后依据病情改流质饮食或通俗饮食.胰腺癌粒子植入.腹膜后粒子植入患者遵医嘱禁饮食;食管支架.鼻肠管置管术后患者遵医嘱做好响应饮食护理.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勉励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渗出.4.术后活动依据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法不合采纳适合的体位.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8h,绝对卧床24h,24h后裁撤加压绷带后可下床活动,防止腹压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及用力排便.非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依据病情,手术当日可下床行室内活动.5.管路护理妥当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畅畅;依据引流袋的类型按划定的时光改换引流袋,改换时留意无菌操纵;亲密不雅察引流液的色彩.性状.量,做好记载,断定术后有无出血.沾染等(1).出血:亲密不雅察患者性命体征及意识状况,不雅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出,穿刺点处有无皮下血肿.如有穿刺处活动性出血,立刻榨取穿刺侧动脉,并通知医师赐与从新加压包扎.(2).发烧:术后因为肿瘤组织坏逝世接收导致体温升高,38.4℃以下嘱患者多饮水,可视情形赐与温水擦浴;若降温后果差,或术后体温38.5℃及以上,遵医嘱赐与降温药物并不雅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响.出汗过多者,勉励患者多饮水,实时改更衣裤和被服,留意保暖,保持皮肤湿润.(3).沾染:亲密不雅察患者体温变更及穿刺处皮肤情形,须要时遵医嘱运用抗生素治疗.(4).痛苦悲伤:亲密不雅察,准确评估患者痛苦悲伤情形,指点患者按时服用止痛药物或外用止痛贴.患者消失忽然痛苦悲伤加重的情形应实时通知医师诊治.(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介入术后,指点患者术侧下肢行背伸跖屈活动,每小时活动8—10次;或自下而上按摩术侧下肢,24h后勉励患者下床活动.不宜下床活动者,指点床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留意不雅察下肢有无肿胀.痛苦悲伤情形.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嘱绝对卧床.7.心理护理:耐烦倾听患者主诉,过细讲授相干常识,为患者及家眷供给心理支撑.8.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着防护服.9.护理评估:术后即刻及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压疮产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摔倒产生风险(Morse摔倒安全身分评估计表).日常生涯才能(日常生涯才能评分量表).依据评估分数赐与响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三.健康教导1.歇息与活动留意劳逸联合,适量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等不适.2.饮食指点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可适量进食新颖蔬菜.生果等,保持大便通行.3.用药指点遵医嘱准确运用药物,留意不雅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响.4.心理指点耐烦做恶意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有准确的熟悉,保持优越心态,大胆面临疾病.5.复诊须知依据手术方法不合,术后1~6月门诊复诊;如有不适随时复诊.参考文献:[1]莫伟,方元. 临床适用介入专科护理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巧出版社.2014:173-175[2]肖淑萍,李玲,周国锋. 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51-153[3]徐秀芳,李晓蓉,刘玉金.肿瘤介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2-50。
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
2、合理制订宣教计划。
术前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目的、特点。
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
3、术后责任护士应协助患者上床,取平卧位,注意保暖,询问有无不适。
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按医嘱给予抗炎、水化、支持输液治疗。
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4、嘱患者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注意观察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有无
渗血,沙袋压迫位置是否准确。
术肢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凝血异常者应适当延长加压包扎及制动的时间,拆除绷带时动
作要轻柔,以免损伤皮肤,并用汽油将胶布印迹擦净,常规消毒穿
刺点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穿刺部位要连续换药3天,
5、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注意患肢腹股沟部位不弯曲,另侧肢体可轻度活动;全身放松,不要过于紧张。
6、术后水化处理治疗期间应作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并嘱多饮水。
7、术后可进半流质或流食,宜清淡且营养丰富,主张少量多餐。
8、如发生尿潴留,协助患者尽量自行排尿,必要时导尿。
9、做好疼痛的护理
10、对于肝脏巨大占位者,术后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破裂出血。
11、高热时,做好降温处理,避免发生虚脱。
12、针对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如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呃逆、骨髓抑制等。
13、患者术后十分痛苦,责任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到舒适。
I4、出院指导:讲解出院带药的目的、用法。
告之复查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一般1周复查1次,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3周后复查CT、B超。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第X章介入医学中心护理常规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不知晓自己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营养状况(营养筛查评估单)。
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血管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检查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后观察对照。
3.术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检验项目。
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练习卧位使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
5.术前准备: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备皮,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备皮范围;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若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安眠或镇静药物。
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6.手术日准备:着清洁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妆;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无误,做好交接。
7.用物准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
二、术后护理常规1.患者交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了解术中情况,交接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况,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况;非血管介入患者观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等。
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术后饮食一般术后3~4h内禁饮食,后根据病情改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
胰腺癌粒子植入、腹膜后粒子植入患者遵医嘱禁饮食;食管支架、鼻肠管置管术后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应饮食护理。
血管介入治疗病人护理常规
血管介入治疗病人护理常规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在食物的烹调方面尽量适合患者的口味,以增加食欲,尤其体质衰弱者,可在三餐之间增加牛奶、豆浆、鸡蛋和新鲜水果等。
2.根据医嘱指导病人做好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验;协助病人完成影象学检查,如盆腔B超、MR、胸片、X光、心电图等。
3.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血压一次,送手术前测血压。
如果体温37.5℃以上或有血压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暂缓手术,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
4.需使用化疗药的病人,术前协助病人测量身高、体重,所得数据供医师计算病人体表面积以便确定化疗药量。
测量体重应在清晨让病人排空大小便后空腹状态下进行。
5.皮肤准备:术前一天完成沐浴、更衣、剪指等个人卫生清洁,及行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脐部以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阴部。
特别要注意双侧腹股沟穿刺部位有无皮肤疾患、破损或感染。
若需要进行动脉置入化疗药盒者,备皮范围延伸至双膝关节以上大腿内侧部位。
备皮完毕用油笔在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处作标记,便于术中及术后观察。
6.药物过敏试验:进行碘过敏试验,并准确观察记录结果。
皮试前护士应了解病人有无诱发碘副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心肺疾病、糖尿病、哮喘、荨麻疹、湿疹、造影剂过敏史、其他过敏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等。
对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应谨慎做过敏试验。
7.胃肠道准备:介入手术常规局麻,一般无须禁食,术前一天给予易消化食物,避免术中肠道内容物造成和误影。
排空膀胱:术前嘱病人小便,排空膀胱,老年人等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妇科手术病人为避免术中膀胱充盈影响手术操作,术前需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8.术前按医嘱使用药物:例如安定、鲁米那、地塞米松、灭吐灵等。
目的是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并预防造影剂的副反应。
若需动脉置入药盒者,在术前3—5天使用增强凝血功能的药物,以减少术中术后局部渗血。
介入科护理常规
介入科护理常规1:主动、热情接待新入院病人,安置床位,介绍住院须知、有关规定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通知主管医生。
2: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对一级护理和特殊护理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3: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日一次。
体温37。
5℃以上者每日测4次.急诊病人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饮食.急诊介入、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休克病人暂禁食。
5:常规心电图、胸片、检验(血常规、凝血试验、感染筛查、生化全项、肿瘤标志物)、CT 或B超检查,及时留取标本.6:每天下午记录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必要时记录出入量.7:术前、术中、术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病历号、疾病诊断、近期检查结果、过敏史、介入治疗方式.8:术前告知患者介入手术大致时间,并遵医嘱抗生素过敏试验,根据介入手术部位备皮,并告知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水,有糖尿病并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要告知介入治疗前后48小时停药。
9: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检查穿刺处敷料,协助卧床,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遵医嘱给以输液治疗。
10:术后常规3天每日测4次体温、脉搏,正常者3日后改为每日1次,记录出入量,无异常者3日后停止记录或遵医嘱。
11:术后4小时遵医嘱给以双下肢血液循环驱动、协助患者床上翻身、8—10小时或遵医嘱拆除患肢穿刺处压迫器、12-24小时拆除患肢穿刺处的绷带,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
12: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记录护理记录单。
13:急腹症病人未确诊前禁用止痛药或者其他止痛措施.14:严密观察为重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并积极配合抢救。
15:危重或长期卧床病人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发生。
16:保持病室清洁整齐,避免交叉感染.17:动脉留置导管患者,术后可以了立即床上翻身、半卧位等活动,要注意掌握翻身技巧。
18:术后即可开始“裸泵”活动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介入治疗的患者均属于中、晚期患者,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因人而异地给予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使其尽快进入治疗角色,也对家属说明治疗意义及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及反应,采取措施取得合作。
(2)能量供应:介入治疗在短时间内给予大剂量的化疗药,应给予补充足够能量,如白蛋白、脂肪乳及氨基酸合剂,必要时输新鲜血液和各种维生素。
(3)常规准备同一般术前护理,术前备皮、备药、备齐各种抢救用品,尤其抗过敏药物及氧气。
2.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穿刺点:介入治疗后应立即加压包扎或用1kg的砂袋压迫12小时,穿刺侧肢体应制动,平卧24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有水肿。
(2)术后回病室给予吸氧、血压脉搏血氧监测2小时。
(3)局部疼痛:灌注碘油栓塞后,由于肿瘤缺血坏死、炎症、水肿会引起疼痛,可注射654-2、及哌替啶等药物止痛。
(4)插管侧的肢体观察:注意肢体颜色、温度、感觉、足趾运动及足背动脉的搏动,以防止微血栓栓塞下肢小动脉,如怀疑有以上情况要抬高患肢,忌下地活动和按摩,以防栓子脱落。
(5)胃肠道反应:介入治疗鼻全身给药反应轻,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嘱患者少食多餐,进清淡、高热量饮食。
呕吐频繁者按医嘱给予止吐药。
(6)发热:由于化疗药物引起肿瘤细胞坏死的吸收热作用,术后应注意体温变化,当体温高达38.5℃以上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应注射解热镇痛剂。
导管室常见介入诊疗护理常规(全文)
导管室常见介入诊疗护理常规(全文)介入诊疗护理与其他专科护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为规范护理行为,制订各种介入诊疗的护理常规是必要的。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遵循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诊疗,下面是该手术的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所用导管、器械准备情况及抢救器械是否完好(如氧气、吸引器、除颤器等)。
2.入室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情况,以及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
3.术中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意识、面色、生命体征、有创血压、心电示波、胸痛、胸闷、气紧、呼吸困难和造影剂反应等。
4.出室前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穿刺口有无渗血、皮下血肿。
二)术中护理实施要点1.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介入手术的目的、方法,关心和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指导其配合手术。
2.体位协助:患者需要平卧于手术床上,根据手术需要调整体位,心梗患者需要避免用力。
3.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和有创血压监测,必要时输氧。
严密观察意识、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电示波波型和有创血压改变,注意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及造影剂反应,主动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并发症的观察:严密观察有无出血、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穿刺口观察:术后包扎伤口力度适宜,注意穿刺侧肢体的温度、颜色、感觉及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穿刺口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
三)健康指导1.减少术侧肢体活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股动脉穿刺者术后卧床并制动术侧肢体24h。
2.及时告诉医生:有心悸、胸闷、胸痛加重或穿刺口出血、血肿等。
3.饮食:术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进清淡、低脂饮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介入诊疗,下面是该手术的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所用导管、器械准备情况及抢救器械是否完好(如氧气、吸引器、除颤器等)。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在医院病房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日常护理中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照顾。
本文将就介入病房护理常规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1.1 定期测量体温:体温是反映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护士应该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2 监测血压和脉搏:血压和脉搏是评估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应当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情况。
1.3 观察呼吸情况: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经常更换床单被罩:床单被罩是患者与外界接触的最直接部分,护士应当经常更换床单被罩,保持环境清洁。
2.2 定期清洁病房空气:病房空气的清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当定期清洁病房空气,确保患者呼吸的是清洁空气。
2.3 注意病房卫生:病房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护士应当注意病房的卫生,保持病房环境整洁。
三、定期更换留置导尿管3.1 定期更换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是患者的生命通道,护士应当定期更换导尿管,防止导尿管感染。
3.2 观察尿液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尿液异常,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避免导尿管移位:导尿管的移位可能导致尿液外溢和感染,护士应当避免导尿管的移位,确保导尿管的正常使用。
四、定期翻身和按摩4.1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士应当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减轻身体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4.2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护士应当定期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
4.3 观察皮肤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发现皮肤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定期喂食和观察饮食情况5.1 定时喂食:患者的饮食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护士应当定时喂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5.2 观察饮食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确保患者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和局部治疗。
一、主要护理诊断1.疼痛与肿瘤迅速生长导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或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不适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化学药物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肿瘤消耗有关3.潜在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膈下积液或脓肿等并发症发生二、观察要点1、局部伤口情况2、生命体征。
3、消化道症状4、尿量情况。
三、护理要点术前护理1、向病人解释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的重要性及优点,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争取主动配合。
向病人解释肝动脉插管化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注意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判断有无禁忌症。
穿刺处皮肤准备,术前禁食4小时,备好一切所需药品及物品,检查导管的质量,防止术中出现断裂、脱落、漏液等。
术后护理1、预防出血术后嘱咐病人平卧位,穿刺处沙袋加压1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6小时。
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穿刺点有无出血倾向。
2、导管护理 1)、妥善固定和维持导管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每次注药前消毒导管,注药后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细菌沿导管发生逆行性感染3)、防止导管阻塞,注射后用肝素稀释液2-3ml冲洗导管。
3、栓塞后综合症的护理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多数病人可出现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心悸、白细胞下降等,称为栓塞后综合症。
1)发热是由于被栓塞的肿瘤细胞坏死吸收引起,一般为低热,若体温高于3 8.5,可予以物理、药物降温。
2)肝区疼痛多由栓塞部位缺血坏死、肝体积增大,包膜紧致所致,必要时可适当给予止痛剂。
3)恶心呕吐为化疗药物的反应,应给予胃复安、氯丙嗪等4)当白细胞计数小于4*10的9次方/L时,应暂停化疗,并运用升白细胞的药物。
4、介入治疗后嘱咐病人多饮水,减轻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观察排尿情况。
心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
心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先心病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是近十五年来在心脏病介入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通过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插入特制的导管,将特制的封堵器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封堵器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术前护理(一)常规检查体格检查、普通化验、心电图、心脏彩超(二)介入治疗前的治疗及护理(1)纠正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避免哭闹,以减少活动量。
(2)进食原则少量多次,有助改善心功能。
(3)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通常我们都采取单人或病床少的房间。
保证充足睡眠。
(三)术前一天(1)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述成功的例子,减轻焦虑心理。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多交流、沟通,训练床上排尿等。
(2)术前一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清洁皮肤准备:股动脉及股静脉是最佳选择穿刺点,所以股部清洁非常重要,局部有溃烂及感染时暂停手术。
(4)禁食水:1y以上患儿禁食水6h,小于1y禁食水4h,禁食期间,适量补液,预防术中低血糖、低血容量性休克。
(5)前应置好留置针:一般选择在左下肢,便于术中操作。
(6)交代家长做好术后生活用品准备:牛奶、纸尿裤等。
(7)患儿去导管室前家长应督促或协助排净大、小便,预防介入治疗手术时行股动静脉穿刺误伤膀胱。
二、术后护理(1)患儿置病床,立即予低流量吸氧1升分。
(2)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接心电图导线,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及节律。
(4)接经皮氧导线,测量数值。
(5)接血压导线遵医嘱测量血压:15min4、30min4、1h3次,直至平稳。
(6)静脉穿刺侧制动4~6小时,按压1小时,放松后无出血不按;有出血继续按;动脉穿刺以左手食指、中指两指按压穿刺点止血3小时以上;压迫点在皮肤穿刺点近心侧1~2cm处,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
卧床制动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7)定时扪及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弱,并与对侧进行比较。
观察穿刺侧有无局部血肿,当血肿明显增大或穿刺点有新鲜出血时,必须加压,直至出血停止。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一、外周血管疾病一般介入护理常规外周血管疾病是指脑和心脏之外的循环系统的任何疾病或异常,常被用作外周动脉疾病的代名词,可包括任何血管的任何疾病。
(一)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心理状况。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4.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观察术侧肢体的肌力及肢体运动情况。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入院宣教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讲解介入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优点、术中配合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前针对患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认识、感觉、情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戒烟限酒。
对进食困难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4.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应向其说明卧床的意义,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以免不习惯床上排便而造成尿潴留。
5.术前准备(1)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乙肝三系统,胸片,心电图等。
(2)药物过敏试验做好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
(3)皮肤准备按手术要求备皮,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是否完整,协助其清洗干净。
(4)穿刺动脉者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并标记,便于术后对照观察。
(5)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导尿和灌肠。
(6)一般患者术前清淡流质饮食,预避免术中呕吐;全麻患者、术中应用化疗药物患者及特殊患者与医生沟通禁食水时间。
(7)协助患者准备手术用物。
二、术后护理1.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术后的护理(1)按照局麻或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体位与活动①静脉穿刺患者平卧4-6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动脉穿刺患者用一次性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平卧6-8h,穿刺侧肢体伸直,12-24h后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解除压迫4h后患者可下床活动。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十八章介入治疗护理常规第一节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1、主动、热情接诊新人院患者,安置床位,介绍住院须知、有关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通知主管医生。
2、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对特级护理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3、测T、P、R、BP。
bid连测三日改为qd,体温37.5℃以上者qd,39.5℃以上者q4h,体温正常三日改为qd。
qd记录大、小便;每周测量体重一次。
急诊病人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相应级别护理、饮食。
急诊介入、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休克病人暂禁食。
5、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特点、目的和注意事项。
6、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
7、急腹症病人未确诊前禁用止痛药或其他止痛措施。
8、按医嘱及时留取标本并送检。
9、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使病人术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信任感、安全感,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10、卧床病人定人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垫棉垫、气垫床、贴减压帖,预防压疮发生。
11、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向病人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定时进行房间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一)执行介入科一般护理常规(二)治疗前护理1、饮食指导:护士应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半流质食物,以防术后便秘。
对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也应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
2、训练床上排大小便及胸式呼吸练习。
3、备皮:备双侧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部。
4、必要时术前作抗生素、碘过敏试验并记录。
5、术前4~6h禁食水,以防术中呕吐。
6、术前排空膀胱,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7、备好术中用药并协同病历、X光片、CT片带至介入治疗室,必要时术前半小时应用镇静剂。
(三)介入治疗后护理1、病人回病房后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术后4~6h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全麻介入护理常规1 准备工作⑴设定合理的DSA室温度和相对湿度。
DSA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低于50%应纠正,以免影响手术患者的散热和静电蓄积。
⑵检查各种医疗仪器的放置情况,充足的电源插座板,麻醉机、除颤仪有单独的插座板,避免仪器、电缆、导线扭曲、打结或重物挤压而发生漏电事故。
⑶逐一检查仪器的良好绝缘和可靠接地情况,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同时使用的仪器,如监护仪、除颤仪等。
2 全麻护理配合A麻醉诱导期护理配合⑴患者制动:DSA护士应在全麻诱导期完成对患者四肢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⑵协助插管:为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护士可根据要求调解手术床的高度,在插管困难的情况下,护士要积极充当插管者的助手,做好仪器的传递,吸引的准备等工作。
⑶摆放体位:插管完成后,按照手术的要求和患者目前的体位、监护物摆放位置⑷电极板位置等情况,快速设计出合理易行的翻身方案,指挥室内所有人员协调将患者放置到位。
还要在患者身体易受压的部位放置软1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做好心理护理,介绍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点及介入治疗的相对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
2 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耐受力,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
3 疼痛护理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晚期肿瘤、血栓形成、急性出血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做好疼痛的评估,做好相应护理。
4 术前常规准备⑴术前协助做好各项常规检查。
⑵术前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
⑶皮肤准备:术前1天沐浴,根据穿刺部位做好相应的皮肤准备。
注意足背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于术中及术后对照。
⑷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予易消化饮食,术前4小时禁饮食;如果采用全麻,需要从术前1天晚8点开始禁食、禁水。
⑸术前训练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卧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造成尿潴留。
根据手术时间及患者情况留置尿管,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⑹术前一般准备;检测生命体征;测量身高、体重,以备术中计算用药剂量;根据医嘱给药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术前30分钟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去除佩戴的饰物,活动义齿,更换清洁病员服装。
⑺术前物品准备:备好术中可能使用的器械、材料及药品,并检查监护及抢救设备。
效果评价:患者情绪稳定,营养改善,术前各项检查完善,物品准备充分。
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 患者的体位协助患者平卧于介入手术台上,双手自然放置于床边,用支架承托手臂,告知患者术中制动的重要性,避免导管脱出和影响图像监视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对术中躁动不能配合者给予约束或全麻,术中还应根据介入手术的要求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或姿势,不论哪种姿势都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准确传递术中所需物品和药品使用前再次检查物品材料的名称、型号、性能和有效期,确保完好无损,术中所用药物必须再复述一篇药名、剂量、用法,正确无误后方可应用,并将安瓶保留再次核对。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⑴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神智的变化,最好使用监护仪。
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警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发生并发症,立即对症处理。
⑵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对全麻者、小儿、有肺部疾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影响肺通气量。
给予面罩吸氧,加强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⑶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术中由于导管、导丝的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等,易发生血管痉挛,处于高凝状态及未达到肝素化的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
因此,术中应定时触摸患者的足背动脉博动是否良好,观察穿刺测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⑷对比剂过敏反应与护理:尽管目前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应用较广泛,但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对比剂过敏仍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注入及患者本身存在过敏的高危因素时易发生。
发现患者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休克和昏迷时,应考虑发生过敏反应。
重度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要引起高度重视。
⑸呕吐的观察及护理:肿瘤患者行动脉栓塞化疗术时,由于短时间内注入大剂量的化疗药可致恶心、呕吐。
护士应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尤其是年老、体弱、全麻、小儿等患者,咳嗽反射差,一旦发生呕吐要及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帮助吸出呕吐物,预防窒息的发生。
给予精神安慰及支持。
术前30分钟使用止吐药预防。
⑹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术中当栓塞剂和(或)化疗药到达靶血管时,刺激血管内膜,引起血管强烈收缩,随着靶血管逐渐被栓塞,引起血管供应区缺血,出现组织缺血性疼痛。
对轻微疼痛者可给予安慰、鼓励,估计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可在术前或术中按医嘱注射止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⑺皮肤护理:大血管和神经介入治疗通常需要4-5小时,期间处于全麻状态,皮肤易压红或发生压疮。
术前应用软垫,术后仔细检查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
4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效果评价:技术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无术中并发症或及时得到处理,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1 术后交接班由DSA室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如为全麻患者,术后待患者苏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由麻醉师及护士共同将患者送回,同时做好书面的交接班工作。
2 体位与休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麻醉方式,选择利于患者康复及舒适的体位。
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及局麻者可取仰卧位,抬高头部,动脉穿刺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并制动12小时,静脉穿刺者下肢伸直并制动6-8小时,以利于血管穿刺点收缩闭合,保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肢体制动解除后可左右转动或取健侧卧位。
因患者处于强迫体位时间过长,将产生精神高度紧张,导致较严重的不适感。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应指导患者翻身。
12小时后床上活动,24小时后下床活动,所有介入治疗者均应该尽量避免做下蹲及增加腹压的动作。
3 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介入治疗结束后,应压迫穿刺点15-20分钟后加压包扎,用0.5-1㎏沙袋压迫穿刺部位,动脉穿刺者压迫6小时,静脉穿刺者2-4小时,注意沙袋不能移位。
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和用力拍便,以免腹压骤增导致穿刺点出血。
密切观察,如有渗血需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4 观察穿刺侧下肢血循环情况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皮肤色泽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
观察足背动脉30-60s/次,双足同时触摸,以便对照。
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5 生命体征的观察介入治疗结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部分患者进入ICU进行监护,根据患者病情及介入治疗术的不同,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肾脏对比剂、化疗药物及毒素的排泄。
对高热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对颅内进入治疗的患者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语言及肢体活动变化,对行溶栓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效果评价:床头交接清楚,无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单病种介入术护理操作规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护理操作规程1 患者入室: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平卧位,臀部垫高,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接心电监护仪,观察并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台上冲洗用的肝素化生理盐水。
2 消毒铺单及术前准备准备消毒液,协助铺单,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协助准备射线防护板,准备局麻要,准备动脉穿刺鞘、造影导管、导丝。
3 局麻及穿刺根据需要协助调整患者体位。
4 全身肝素化按体重给予肝素,首次剂量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3㎎,以后减半量每隔1小时给药。
5 脑血管造影保证加压输注装置输注正常,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时递送导管导丝、对比剂等。
6 发现动脉瘤,决定行栓塞治疗烧水,准备氧气,输液泵。
7 全麻麻醉诱导完成后协助导尿,保证手术区无菌。
8 动脉瘤栓塞保证水沸腾并有稳定蒸汽,递送微导管、微导丝、栓塞材料,协助微导管塑形。
保证术中液体输注正常。
9 复查造影准备鱼精蛋白,必要时中和肝素(1㎎肝素:1㎎鱼精蛋白)10 全麻苏醒期护理,防止患者因过分躁动而坠床,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
11 拔鞘加压包扎,护送患者回病房。
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操作规程1 患者入室: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平卧位,臀部垫高,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接心电监护仪,观察并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台上冲洗用的肝素化生理盐水。
2 消毒铺单及术前准备准备消毒液,协助铺单,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协助准备射线防护板,准备局麻药,准备动脉穿刺鞘、造影导管、导丝。
3 局麻及穿刺根据需要协助调整患者体位。
4 全身肝素化按体重给予肝素,首次剂量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3㎎,以后减半量每隔1小时给药。
5 脑血管造影保证加压输注装置输注正常,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时递送导管导丝、对比剂等。
6 决定行支架置入治疗准备氧气、吸痰器、输液泵、导尿包。
7 必要时全麻诱导完成后协助导尿,注意保证手术区无菌。
8 支架置入前准备根据需要递送要更换的导引导管、血管保护装置、微导丝、球囊以及血管内支架等材料;按时给予肝素,保证加压输液装置输注正常;及时添加对比剂。
9 血管内球囊扩张扩张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备好除颤仪、多巴胺。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时通知术者。
10 血管内支架置入递送血管内支架材料,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
11 回收保护伞递送回收装置。
12 患者苏醒准备吸痰器,防止患者过分躁动坠床。
13 拔鞘准备绷带、沙袋。
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操作规程1 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认真检查导管、导丝,防止术中出现断裂脱落、漏液等。
2 配合医师穿手术衣,套无菌机器套,配合皮肤消毒,配合铺手术单,抽取麻醉药,协助医师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导丝。
3 将导管、三通放于大方盆内,配置肝素盐水,并分别倒入2个不锈钢碗内,配合医师将配置好的肝素盐水注射液经三通管注入导管内,将对比剂倒入小药杯内。
4 抽取止吐药、稀释各种化疗药,导管插入病变部位供血动脉后,配合医师将化疗药缓慢注入。
5 行栓塞治疗时用碘化油与1或2种化疗药混合,制成混悬液或乳剂,或将明胶海绵剪成条或颗粒。
6 术中注射对比剂时,应排尽空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非那根等药物以及吸入氧气。
7 拔管后用手压迫穿刺点止血15-20分钟,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用无菌纱布加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
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护理操作规程1 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递送消毒液纱布,协助铺单,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