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苏教版(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苏教版(共33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江苏]
导入 作者 自学 字词 读说 理解 小结 作业
1. 这一单元, 我们学习了充满爱国之 情的现代诗《 我们爱你啊, 中国》, 有 感情地诵读诗歌,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感受到祖国的“ 可爱” 之处, 体会诗人 的爱国之情。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 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它被称为杜甫 “ 生平第一快诗”。
(2)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杜甫兴奋的原因是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 活,祖国可以重归统一, 人民可以免受 战乱之苦。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 诗从哪几个情景表现诗人的爱国之情?
从“ 听到喜讯”“欣喜欲狂”“ 引发遐 想”“ 展望回程” 四个情景表现了诗人的 爱国之情。
返回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古诗, 想象诗 歌描绘的情景的方法学习了一首古诗, 还能把自己想象到的写下来‘以后再读 古诗, 就用这种读诗歌、想象画面的方 法,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
返回
1.默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诗句中的“涕泪”和“妻子”的意 思分别是_指_因__喜_极__而_流__泪__、_夫_人__和_孩__子____。
3.描述诗人心中所想的诗句是 __即__从__巴_峡__穿_巫__峡_,__便__下__襄_阳__向_洛__阳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为何“漫 卷诗书喜欲狂”?


返回
1.读古诗、 感知诗意、读出诗的节奏。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诗句是怎样理解的。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1)听到的消息是什么? 唐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课堂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课堂PPT)
46
诗词概述:
• 【作品名称】示儿 【作者姓名】陆游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爱国诗
•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 情始终没有消减。
47
48
示儿
• 【宋】陆游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两个地名,表明相 隔数千里之远
刚一听到 之意
首联: 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
33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 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 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阳光灿烂
美好的春天
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16
作品注释
53
• 我本来就知道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物 万事对我来说变得好不相关,因而用不着 牵挂了,但我只是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 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 一。
54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55
• 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不要忘记你们 还在九泉之下的父亲。
56
巩固练习
57
11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 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 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 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代表作《杜工部集》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4 古诗两首》公开课课件_0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4 古诗两首》公开课课件_0
在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 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 沾湿了衣裳。
表现出诗人喜欲狂的词语: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和孩子 胡乱、随意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子,平日的 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 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 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一生写下了 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 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们会 有更多的收获。
这是诗人面临国破家亡的泪水。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 这是诗人渴望官兵收复失地的泪水。
青白 春日 作放 伴歌 好须 还纵 乡酒 。,
白日:白天。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地喝酒。 青春:明媚的春光。 作伴:陪伴。
思乡心切 归心似箭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为衣食而愁,为居无定所 而愁)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天边行》 (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为生离死别而发愁)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 壮心惊。 《岁暮》
(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为报国无门而发愁)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天边行》 这是诗人与亲人别离的泪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峡, 河 蓟北
便下襄阳向洛阳。 北

巴峡 巫峡 南 洛阳


襄阳


剑外


总结
此诗是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的佳作。诗人因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而欣喜 若狂,痛快地流了一次开心的眼泪!作者用 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 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 致。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 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4 古诗两首》公开课课件_3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4 古诗两首》公开课课件_3
① 水满了流出来; ② 满,遍布; ③ 随便,不受约束。
“却” : ① 后退; ②推辞,拒绝; ③ 去,掉;④表示转折。
妻子 夫人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 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 奔向故乡洛阳。
二、抓字眼 明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正字音,读诗句。 三、抓字眼,明诗意。 四、想意境,悟诗情。 五、传经典,诵诗文。
知诗人 解诗题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诗人 字子美
河南洛阳人 “诗圣”“诗史”
正字音 读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抓字眼 明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自主学习一: 默读全诗,你从哪
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的 “喜欲狂”,圈画字词 做批注。小组讨论,汇 报交流。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正字音 读诗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4古诗两首:示儿|苏教版共2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4古诗两首:示儿|苏教版共27张PPT
忧虑。
写作背景: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 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 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
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陆游出生两年 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 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 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 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 种子。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送给同学们的爱国诗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5000年 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 化宝库中一颗明珠 ,读诗可以使人灵秀,也可
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诗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示 儿》。 “示儿”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呢?相当于
什么呢?作者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Biblioteka 你的父亲。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手里的地区。
对祖先的 祭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州同”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 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示儿》这首诗是在陆游86岁高龄,重病在床, 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一首诗,这首诗堪 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地压卷之作,也下了耀照千古 的绝唱。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吗?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苏教版 (共6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苏教版 (共67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观书有感
[宋] 朱 熹
比 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方塘:比喻书本。
喻 读
天光云影共徘徊。
书 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
池塘里的“水”:比 喻书本中的知识、学
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思想。
受 。
源头活水:比喻读书 得来的新知识。
诗人用方塘来比喻 人的心智, 清澈的池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 影正如人的心智能容纳万物,辨别事理 。 “比天光云影”好知。识、智慧、学问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4古 诗两首62页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4古 诗两首62页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4古 诗两首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2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两首|苏教版 (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两首|苏教版 (共33张PPT)
“忽传”、“初闻”、“却看”、“漫卷
想一想
从本诗得“满衣裳、放歌、纵酒、满 卷、诗书、即从…穿、便下…向”我 们体会到了什么?
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后,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心情
想一想
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 南,跨越了三个省,本应是很累的,而诗人 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可 以看出什么?
洛阳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6:51:50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 限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 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的感 情。
思考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相同吗?
相同,它们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 之情。
示儿
万事空 悲 九州 定中原 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蓟北 满衣裳 愁何在 喜欲狂 须纵酒 好还乡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都知道这两首诗是表 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那么他们又有什 么不同之处呢?
不同点:《示儿》示通过“悲”来表达的,写 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 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 一的极度喜悦和急切的心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古诗两首 苏教版 (共28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古诗两首 苏教版 (共28张PPT)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相同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
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 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 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 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 是没有见到“九州同”。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 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 子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 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 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 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齐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走进南宋末年,85岁的老人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提笔为儿女写下了这样的临终嘱咐。 谁来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 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 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 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 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 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 书:陆游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 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 泪就洒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 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 得简直要发狂。
却看妻子愁何在,
再看
“却”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
1.后退
3.去,掉
2.推辞,拒绝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 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 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 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 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 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被收复,延 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复。当 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 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 中,义一气贯注、轻快活泼、朗爽奔放的语 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
结束
4.表示转折
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
欲: 快要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在白天里放声高歌, 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 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 • • •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方。 家祭:祭祀祖先。 乃翁:你们的父亲 。 乃:你 ,你的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本来就知道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物 万事对我来说变得好不相关,因而用不着 牵挂了,但我只是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 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 一。4 古诗两首Fra bibliotek古诗二首
生字词学习

蓟北

涕泪
襄阳
xiānɡ

yīshang
衣裳
巫峡
妻子
qī zǐ
阅读训练
作者简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 巩县(今属河南)。誉为诗圣。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 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 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 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 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后来出三峡,漂泊 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 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 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 《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 《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 《病柏》《枯棕》《不见》 ......
• • • • • • • • • • • • •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白日:大晴天。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 色相伴。 即从:立即从某地到某地。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嘉陵江上游。 穿:穿越。 巫峡:因巫山得名。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便下:顺流而,是“一……就……”的意思。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不要忘记你们 还在九泉之下的父亲。
巩固练习
齐读这两首诗


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 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谈谈 自己的体会。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点是 相同的。

但《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盼望祖国统一 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听到 祖国重归统一,“喜欲狂”)表达的.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 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 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 “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代表 作《杜工部集》
作品概况
• • • • • 作品名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是杜甫写的“生平第一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 • • • •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业: 1、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搜集杜甫的诗,选择一首 喜爱的理解后背下来。
学习第二首古诗
•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 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 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 烈的爱国激情。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 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 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 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 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 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 残虏”,被后人称为“诗魔”。
•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 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 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 诗自居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注释:
• • • • • • • • • •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 元知:即本来就知道。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an)州、 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 里代指中国。 陆游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南宋军队。 北定:收复北方。
诗词概述:
•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爱国诗 •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 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
• 【宋】陆游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作品注释
• • • • • • • • • • • 初闻:刚刚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763年被官 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涕泪:指因欢喜而泪下。 却看:再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漫卷:胡乱地卷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