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数学快乐园》第四章《分类和排序》第三节《给小动物找家》。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排序能力,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掌握分类和排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空间概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分类和排序的方法,建立空间概念。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玩具、PPT课件、磁性白板、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帮助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2.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小动物和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讲解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和排序方法,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组活动: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个“给小动物找家”的贴画作品,巩固分类和排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给小动物找家》2. 内容:(1)小动物的外形特征(2)分类和排序方法(3)空间概念建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动物玩具,尝试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分类和排序结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其他物品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和答案评价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难点:理解和掌握分类和排序的方法,建立空间概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帮助儿童了解小动物的生存环境,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2.帮助儿童认识地图,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张带有小动物图案的地图;2.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小动物图片,包括家宠、家禽、野生动物等;3.教师需要准备分类卡片,卡片上贴有发出声音的小动物图片;4.教室需要摆放足够的小苹果和饮用水。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用简单的语言为孩子们介绍野生动物、家禽和家宠的概念,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能力。

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是野生动物、家禽和家宠?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它们在什么地方生活?它们有没有朋友?它们喜欢什么?第二步:比较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分组,每组根据分类卡片上的信息,进行小动物的分类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根据小动物的饮食、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分类。

接下来,让孩子们比较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

可以让孩子们讨论以下问题:•野生动物通常生活在哪里?•家禽常常生活在哪里?•家宠生活在哪里?•可以在同一环境中找到哪些不同的动物?第三步:地图寻找小动物的家在上一步讨论完动物的生活环境后,让孩子们开始一起寻找不同小动物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师可以在地图上贴上不同的小动物图片,并让孩子们找到它们的特定位置。

这个环节可以非常有趣,孩子们可以参考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位置。

第四步:小组合作建议生活环境接下来,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设计一个适合不同小动物生活的环境。

可以让孩子们使用画纸、卡片等材料,表达出他们的建议。

此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充分考虑小动物的习性、生活环境以及它们的身体大小。

第五步:结论学生将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不同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区别和异同;•地图和寻找位置的方法;•生活环境的设想和团队合作。

教学总结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对小动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了解了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分类方法。

中班数学活动 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活动 给小动物找家

参与度
合作意识
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能够主动探索和尝试解决 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合 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 意识。
数学技能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技能( 如数数、比较大小等)来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 力。
教师反思
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凑,部分环节可适当延 长以给予幼儿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展开
游戏环节
设计一个“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准备各种动物和它们对应的家(如小猫对应猫窝,小 狗对应狗屋等)。让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征和位置关系,将动物送回对应的家中。
观察与思考
引导孩子们观察动物和它们家之间的位置关系,让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判断确定动物 应该回到哪个家中。
互动讨论
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 和合作能力。
结束
总结评价
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他们在活动中所学 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延伸拓展
布置一些相关的数学任务,如画出动物和它们家的位置关系 图,或者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方位和位置关系,让孩子们在 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和探索。
04
CATALOGUE
活动反思
幼儿表现
的能力。
活动组织
家长对活动的组织给予了高度评 价,认为教师认真负责,能够很
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和探索。
建议与意见
部分家长建议增加活动的互动性 和趣味性,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 学习兴趣;还有家长建议加强家 园合作,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

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引言:在中班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智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数学教学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我们可以设计寓教于乐的教案,如本教案的主题“给小动物找家”。

通过这个主题,让幼儿在找家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

教案目的: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左、右等。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小贴纸或小卡片,上面贴有不同的小动物图片。

2. 小动物家的图片,可以是房子、窝、巢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话题让幼儿观察四周的环境并提出问题:“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小动物,它们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思考小动物的住所并询问他们认为小动物住在什么地方。

第二步:让幼儿参与找家活动1. 将贴有小动物图片的贴纸或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

2. 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小动物图片,观察教室中的不同角落,并找到适合这个小动物住的地方。

3. 引导幼儿用手中的小动物图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如墙上、柜子上、地板上等。

第三步:引导幼儿描述动物家的位置让幼儿观察自己选择的位置,并描述它们小动物家的位置。

引导幼儿使用方位词,如上方、下方、左边、右边等。

第四步:小组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动物家的布局。

2. 让小组成员相互描述自己设计的小动物家的位置,并在教室中寻找适合布局的位置。

3. 组织小组展示,并让其他幼儿找出他们设计的位置中是否有问题。

第五步:整理归纳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在找家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内容。

总结归纳幼儿学到的方位词和位置概念。

第六步:延伸活动1. 给幼儿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让他们尝试将小动物家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2. 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方位词,如前方、后方、中间等。

总结:通过“给小动物找家”的数学教案,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掌握方位词和位置概念。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含反思教学背景上学期,我们的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以游戏为主,以幼儿园数学活动为辅,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本次教学主题为《给小动物找家》,用数学知识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分组、排序等操作,认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认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让幼儿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1. 游戏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数学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本游戏包括7个小游戏,分别是:•找出哪个动物不属于这个圈•找出袜子的配对•找出合适的栖居环境•找出物品的对应关系•找出能组成图形的形状•找出不同饮食的动物•找出物品的数量相等2. 游戏展示教师展示第一部分游戏——找出哪个动物不属于这个圈。

教师通过图片让幼儿认识周围的动物,并让幼儿根据颜色和形状等特征来找出哪个动物不属于这个圈。

通过玩游戏来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3. 游戏实践教师让幼儿实践第二部分游戏——找出袜子的配对。

教师向幼儿展示两个袜子,让幼儿通过对比袜子的图案、颜色和长度等特点来找到它们的配对。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视察力和比较能力。

对于第三部分游戏——找出合适的栖居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更换图片,让幼儿分辨哪个栖居环境是适合哪个动物栖居的,让幼儿更加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

…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将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从数字、几何、空间等方面认识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游戏操作中,一些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表现不够活跃。

有时候,一些幼儿可能会做错游戏中的操作,这需要我们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和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帮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教案帮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教案帮小动物找家中班数学教案:帮小动物找家介绍:本篇教案是针对中班学生的数学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帮助小动物找到适合它们的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索中培养分类和归类的能力,并巩固对形状、尺寸和颜色等基本数学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故事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以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主线,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颜色、形状、尺寸等属性的能力;2. 训练学生将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类;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卡:用于展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尺寸的事物。

2. 教具:小动物玩具、颜色、形状和尺寸的卡片。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活动1.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唱儿歌《小动物找家》,在歌曲中提到了不同颜色、形状和尺寸的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老师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尺寸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Step 2 认识小动物1. 老师出示小动物玩具,依次与学生们互动,鼓励学生观察、感知和描绘每只小动物的特征。

2. 老师引导学生形容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和尺寸,并用图示卡片示范。

Step 3 探索分类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颜色、形状或尺寸的卡片。

2. 老师出示不同的卡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卡片分类,将相同颜色、形状或尺寸的卡片放到一起。

3. 学生完成分类后,小组成员互相观察、比较,并给出分类的原因。

Step 4 找到合适的家1. 老师出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家,要求学生根据小动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家。

2. 老师提供一些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中的小动物特征选择适合的家。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选择的结果,并进行解释。

Step 5 游戏时间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2. 游戏规则:将不同颜色、形状和尺寸的家随机摆放在教室中,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描述,找到适合的家。

3. 游戏结束后,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体会。

Step 6 总结与评价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小动物找家》教案:
课题:帮小动物找家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掌握数字0-10的数量;
2.能够正确使用比较词汇进行数量的比较;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带有数字0-10的卡片;
2.带有小动物图案的卡片;
3.拼图游戏,包括各种小动物的图案。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带有数字0-10的卡片,让学生逐个说出数字并对比大小,巩固他们对数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
老师出示带有小动物图案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图案并说出小动物的种类。

然后,老师将这些卡片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学生按照卡片上的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图案并放在一起。

3.练习(15分钟)
老师拿出拼图游戏,展示给学生,并解释规则: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选取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图案进行拼图。

学生可以在组内合作完成这个任务,并在完成后向整个班级展示他们的作品。

4.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掌握了数字和数量的表达方式,以及学会使用比较词汇进行数量的比较。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字和数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分析问题,学生培养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之后的课堂上,可以进一步延伸学生的思维,例如让学生制作数字和图案相对应的拼图游戏,以巩固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中班数学给小动物找家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给小动物找家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给小动物找家教案【含教学反思】介绍这是一份针对中班(4-5岁儿童)数学课程的教学案例,主题为“给小动物找家教”。

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数字、数码、量、数数等;2.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掌握初步的数学技能,如数数、比较大小等;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促进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准备1.一份家教列表(包括小猫、小狗、小兔、小鸟等);2.数字卡片(1~10);3.一张大纸板和一只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老师带着孩子们回顾了之前学习的数字和数量概念,让孩子们复习并巩固记忆。

接着,老师问孩子们是否认为家教很重要?为何?孩子们随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小朋友说:“家教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更聪明。

”另一些小朋友则说:“家教可以和我们一起玩,让我们不孤单。

”这时,老师拿出“家教列表”问孩子们:“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小动物作为我们的家教呢?”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并决定以小猫、小狗、小兔、小鸟为家教对象。

Step 2:学习数数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数码卡片,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要对小动物家教数数,谁最厉害?”孩子们摇摇头示意不知道,老师便引导他们一起学习,手拿着卡片,开始数数。

老师反复模仿说“一、二、三……”,孩子们齐声跟读数字。

Step 3:巧妙比较接下来,老师为孩子们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比较问题:“小猫有几只脚?小狗有几只脚?比一比,看谁腿最长。

”孩子们跟着老师观察小猫和小狗的脚,数脚,发现小狗的腿竟然要比小猫的腿长,兴奋地大声喊道:“小狗腿最长!”Step 4:解决问题老师问孩子们:“接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在家找家教呢?”孩子们想了一会儿,有些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四处找,看看什么动物擅长什么领域。

”另一些小朋友也跟着喊出了不同的意见。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教案:课题:给小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和运用有关数学的专业词汇,如部分、整体、相同、不同等。

教学准备:1. 《给小动物找家》绘本。

2. 图片或实物代表不同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讲述一下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给这些小动物找家,应该如何分类呢?二、观察和讨论(10分钟)1. 打开绘本《给小动物找家》,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和文字描述。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一些小动物特点,如颜色、形状、数量等。

3. 让学生根据小动物的特点,讨论并给它们找出合适的家。

三、分类和归类(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小动物特点,自行分类并归类。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3. 分别以部分和整体的角度,让学生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4. 小组互相交流和比较各自的分类结果。

四、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理由,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3. 让学生思考,如果有更多的小动物,应该如何分类呢?可以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五、课堂延伸(5分钟)1. 提问:绘本中还有哪些小动物没有给它们找到合适的家,你有什么好的主意?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尝试给其他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类和归类能力。

学生在观察小动物的特点时,能够发现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找到合适的分类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并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课堂延伸的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待提高,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和尝试不同的方式给其他小动物找家。

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词汇运用,让他们能够准确描述小动物的特点。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二节《给小动物找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理解图形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运用这些图形为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图形之间的空间关系,为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图形,学会用图形为小动物找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玩具、图形卡片、磁性黑板、挂图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环境,发现各种图形,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动物玩具,提出问题:“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我们可以用哪些图形为他们搭建一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然后讲解如何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为小动物找家。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图形卡片,让幼儿自己尝试为小动物找家。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活动(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为小动物找家的主题作品。

教师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为小动物找家的过程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挂出小动物玩具和图形卡片。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并标注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剪刀和胶棒,为小动物制作一个家。

2. 答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运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为小动物搭建一个富有创意的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图形认知、空间想象力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教案教学目标
1.辨认不同大小的房子;
2.掌握简单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3.练习分类和实物辨认能力;
4.培养对小动物的爱护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小动物模型若干;
2.不同大小的房子模型若干;
3.卡片或画纸若干;
4.小板凳若干。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带着孩子们回忆之前学习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

通过举例子、展示模型等形式复习,引导孩子们重新熟悉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学以致用
教师将小动物模型和不同大小的房子模型放在一起,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房子作为小动物们的家。

注意:教师应该在此环节中鼓励孩子们进行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不要直接给学生答案。

3. 进行总结
在学生都找到小动物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大小的房子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4. 实物辨认
在找到小动物家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动物进行辨认、分类。

例如,让学生将模型分为飞禽、走兽、水生等不同类型。

5. 拓展
如果时间充分,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卡片或画纸制作自己的小动物家,并进行奖励,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总结
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了彼此交流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于小动物这个话题的了解,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案反思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空间方位的识别和图形的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操作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空间方位和图形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图形分类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根据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孩子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1.关注孩子们的兴趣,设计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步和需求。
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活动围绕幼儿园数学教学大纲,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了以下内容:
1.认知图形:通过观察、操作,使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分类与排序:引导幼儿将小动物图片按照不同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直观演示、情境创设、互动游戏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注重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本节课中取得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帮小动物找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找到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家的奥秘。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对小动物的家进行观察,并能通过对小动物家的认识,学习数量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通过找家的游戏,培养幼儿对动物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的辨识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动物的家:笼子、巢穴、窝棚、窝堡等。

2.数量的概念:一、二、三、四、五。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分别代表不同动物的家。

2.小动物模型或图片:兔子、鸭子、狗、鸟、猫等。

四、教学步骤:导入:1.教师拿出小动物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问幼儿这些小动物住在哪里。

引入:1.教师拿出图片或卡片,分别代表不同动物的家。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卡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样的家?是谁住在这里?”3.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图片或卡片,找出同样形状的家,并判断是谁住在这里。

示范: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卡片,说:“这是一只兔子的家。

”2.教师出示另一张兔子家的图片或卡片,说:“这也是一只兔子的家。

”3.教师重复示范几次后,问幼儿:“这两个家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卡片上的区别,进行分类。

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家的图片或卡片,说:“这是一只鸟的家。

”2.教师让幼儿观察其他的家,找出与鸟的家相同的家,并问幼儿:“这两个家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卡片上的区别,进行分类。

巩固:1.教师出示数张小动物家的图片或卡片,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教师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称,幼儿选择相应的家的图片或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拓展:1.教师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家的图片或卡片,说出相应的小动物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描述所选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小动物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学习数量的概念,并通过找家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活动概述在中班数学教学中,通过小动物找家教案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数学兴趣。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奥秘,同时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活动准备为了保障小动物找家教案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以下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教具主要包括:小动物图片、家庭图片、搭建小区模型的底座、各种形状的模板。

2. 环境准备在教室中设置放大投影仪,投影仪的背景为搭建好的小区模型,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3. 孩子素材准备需要准备一些孩子的个人生活或家庭照片,以及校内一些地标建筑的照片,这些素材可以用于搭配小动物和家庭。

活动流程小动物找家教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对话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们看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并让他们想想这些小动物会做些什么事情,比如:猴子拿着一支笔会做什么?然后再引导孩子们想象自己家中的情境,比如:你在家做作业吗?接着让孩子们思考,家庭中可能出现拍照、看电视、亲密互动等情景,然后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2. 观察阶段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家庭和小动物的照片,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描述出来,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探究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使用模板,制作出属于自己家庭的图片,并在小区模型上找到自己在小区中所处的位置。

这些操作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字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空间感觉和几何概念。

4. 反思阶段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就活动内容、自身收获和不足等方面进行反思讨论。

教学反思小动物找家教案是一次相互互动、学习的活动。

孩子们通过对话、观察、探究等各种方式,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对数字概念的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和其他同学互动交流中,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同时,也能让教师加深对孩子们数学认知和知识技能的了解,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小动物找家教案为中班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值得推广。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数学计数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数字维度和数量比较能力。

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和照顾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1.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了解简单的计数概念。

2.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学会照顾爱护小动物。

1.3 情感目标1.让幼儿培养关心小动物的意识,逐渐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2.通过数学活动的互动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勇于表达、分享自己想法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活动准备•教学材料:–拼图卡片(包括小动物图片和对应的数字)。

–模型或图片,如树木等。

–使用数字卡片或其他物品进行教学。

•授课环境:课堂环境安排需要舒适,温馨,安全,干净,宽敞,亮丽有趣。

2.2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通过出示照片或模型,调动幼儿们的兴趣,一起来到小动物的家,让幼儿们观察小动物家庭生活,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2.老师让幼儿们扮演小动物的朋友,来到小动物身边,看看它们是否缺少什么东西。

第二步:学习数学概念1.老师让幼儿们看看小动物的拼图卡片,数出小动物的数量,教授计数的基本概念。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小狗家里有多少只小狗?”,“小鸟家里有多少只小鸟?”等,激励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2.让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参考游戏规则如下),积累更多关于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3 游戏规则1.每个幼儿被分配一个拼图卡片和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模型。

2.每个幼儿依次边数边插拼图卡片和模型,并用数字卡片或其他物品作为计数器,进行计数。

3.将完成的作品放在课桌上,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看看。

第三步:教育幼儿热爱动物1.老师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生存环境,让幼儿们帮助小动物找到合适的乐土。

2.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讨论小动物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如饮食、环境等。

3.老师引导幼儿们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如孵蛋、制作饲料等,增强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根据数字的大小,帮助小动物找到正确的家。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根据数字的大小,帮助小动物找到正确的家。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动物玩偶、数字卡片、房子模型、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动物村庄,每个房子都标有数字。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给小动物找家》,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活动一:认识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5。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每个数字的特点,如:1是最小的数字,5是最大的数字等。

3.活动二:给小动物找家(1)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地上,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如:有几条腿、几只眼睛等。

(2)教师出示房子模型,让幼儿观察房子的特点,如:房子的颜色、形状等。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帮助小动物找到正确的家。

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地上,幼儿自由讨论,尝试给小动物找到家。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大小,将小动物放入相应的房子。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4.活动三:团队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队长。

(2)教师出示任务卡,要求幼儿团队协作,完成给小动物找家的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团队协作,幼儿学会了分享和互助,提高了团队意识。

4.教师在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7篇

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7篇

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数学小动物找家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关注生活中的数字,并对数字感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活动难点: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板4块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呢?(大背景,森林里)2.教师通过动画画面,让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请幼儿数数一共有几只动物,(动物一起出现在森林各个地方)(二)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1.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引导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3层)。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教师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3)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2.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问:看,这是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门牌号。

这是什么意思呢?先请幼儿来说说,教师再总结:这就是门牌号。

(2)那谁来老鼠住在哪一间?(3)小猪住在哪一间呢?(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哪一间?教师点击动物,幼儿集体回答。

(三)学习会小动物送门牌号1.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

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通用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巩固6—8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

2、能进行6—8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6—8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能进行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难点:6—8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准备:1、6—8的数字卡片,6—8的点卡。

2、带数字的房子、各种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冬天快到了,天越来越冷了,小熊要开始找自己的家开始冬眠了,可是小熊发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房子,小熊想进去可怎么也进不去,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它住进那个房子里面去。

二、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带数字6的房子的图片。

教师:这个房子方面有什么?(数字宝宝)教师:数字宝宝几?(6)它像什么?(6像哨子嘟嘟叫)它可以表示什么?(表示6只长颈鹿、6只小羊……)教师:那带数字房子里可以住几只小熊呢?(6只);教师:请你们把它安排在房间里吧!(教师拿出小熊的卡片和幼儿一边数一边将小熊的卡片贴在房间里面)教师:请你们数一数房间里现在有几只小熊?(3只)教师:房间住满了吗?(没有)教师:房间里还可不可以住小熊呢?(可以)教师:还可以住几只小熊才可以住满呢?(3只,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剩下的3只小熊也贴在房间里)教师:现在房间住满了吗?(住满了)2、教师出示6数与点的卡。

教师: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上面是数字宝宝几?数一数这上面有几个点?教师:点子的数量和小熊的数量一样多吗?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幼儿进一步点数验证)3、教师同样出示带有数字7、8房子的图片,同样让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认并用正确的词汇描述不同的房屋类型。

2.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展示的方式把小动物分门别类放进它们应该居住的地方中。

3.学生能够用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大小和位置来描述一些简单的空间问题。

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房屋类型和用途2.将小动物分门别类归属于它们所居住的房屋种类3.将小动物放到它们应该居住的地方中4.用基本的数学概念描述空间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房屋类型,将小动物分门别类归属于它们所居住的房屋种类•教学难点:从视觉展示上把小动物放进它们应该居住的地方中,并用基本数学概念描述空间问题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入课程主题(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屋,引导学生们认识并辨认房屋类型,并介绍课程主题,即“给小动物找家”。

2.激发兴趣(5分钟):用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来引入此课程。

引导学生猜测小动物居住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思考小动物居住的问题。

讲解环节1.介绍不同类型的房屋(20分钟):介绍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房屋,例如公寓楼、别墅、平房、阁楼等,并介绍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2.分类小动物并给它们找家(25分钟):通过家禽、野生动物、宠物等分类小动物,并提供小动物图片,让学生们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给它们找一处适合它们居住的地方。

教师教授如何归纳并将小动物放进正确的房屋中。

3. 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发现自己周围的事物来运用基本的空间概念,例如大小和位置,来描述空间问题。

练习环节1.小游戏(10分钟):教师出聚散练习,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幼儿园教室上随机散布小动物,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类别,把它们放进适当的房屋中。

2.组合绘画(20分钟):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小动物和一张房屋图片,通过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用颜色和形态自由地绘制其理想的场景画面。

总结环节1.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认真讨论和总结此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详细描述它们所绘制的场景画面,2.宣布课堂列表(5分钟):教师用写在黑板上的课堂要求清单来助于学生们了解所学知识和要点,以确保所有学生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找家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要即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通过房子的形象来引导幼儿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让幼儿感知对生活中与它们相关的物体的认知和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在给小动物换房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启发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知道其对应的基本特征
2.能够把不同体型的动物对号入座不同的形状
3.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有去过动物园的经历或者认识大部分常见的动物(基本了解他们的体型)
物质材料准备:小动物形象卡片(大象、长颈鹿、河马、小狗、兔子)和小动物住的楼房贴纸若干套。

活动重点: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活动难点:通过房子的形象来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
活动过程:
1.互动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觉得动物园里好玩吗?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动物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自己去动物园里看到的小动物,这几天动物园里新来了好多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2.展示图片,通过房子认识四边形。

师:动物园的园长为了迎接它们的到来,特意准备了几间房子。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个房子是什么形状?(自由回答,引导幼儿回答四边形)
师:动物管理员给小动物都已经安排好了住所,但是他们并不喜欢,他们觉得这个房子一点儿也不漂亮,所以动物园的园管理员只好又给他们找了一套新房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展示新房子图片,认识三角形和圆形。

通过各种漂亮的房子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和圆形
师:这次房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小动物们还是不喜欢这套房子,大象说这个房子太小了,我都住不进去。

长颈鹿说这个房子太矮了,我都脖子缩着真不舒服。

这可让动物园的园长为难了,那可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它想想办法吗?
4.幼儿分组操作,给不同体型的动物对号入座不同的形状的房子。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棒,换房子之后,大象的房子变大了,长颈鹿的脖子也伸直了,每个小动物都很满意他们的新房间,你们满意吗?
5.播放歌曲,结束活动。

小动物都很满意小朋友们安排给他们的新家,他们都很感激你们呢!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让我们最后在这欢乐的歌声中和小动物们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1.整堂课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直接出示房子图片让小朋友猜(房子的形象也不太鲜明),而并不是提前教幼儿单独认识三种图形并讲清楚概念,导致幼儿对三种图形产生混淆,结果课堂内容与目标偏离,没有到预期效果。

2.没有把握好时间。

中班的一堂课应该控制在25分钟左右,不宜超过30分钟,这堂课明显超出了30分钟,主要浪费的时间在两个方面(1)重复的提问和多余的口头语言,反复的提问和重复无用的语言是导致时间超出的一大原因。

(2)分组操作的时间浪费,比如说:材料不充足,三个小朋友要用一卷胶,那么这之间就有等待的时间。

还有没有强调好游戏规则,也会导致幼儿拿到材料通常不知道做什么。

这些都会导致课堂上时间的浪费。

3.语言不够简练和富有技巧性。

(1)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在讲课的时候说到的每一句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啰不啰嗦?够不够简单明了?”自己对教案要熟悉,啰嗦重复无用的话全部去掉,那怕一个字也是多余的。

(2)避免消极性的提问“对不
对?好不好?是不是?”这一类无用的提问最好少用,因为根本没有意义。

(3)多使用技巧性的语言,讲课中的语气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由的转化,比如:急促、紧张的环境就加快语速和强调重音,安静舒适的环境就放缓语速和减小声音,用趣味性的语言去创造一个良好并且适合教学的环境。

(4)合理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幼儿,一是要保证适量,二是要保证新颖有趣。

4.缺少教学经验。

教学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堂课我就没有考虑到幼儿在应该先认识图形再去通过房子认识,这是教学经验的缺乏,如果多试讲几次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总结:无论今天讲课的结果如何,再怎么不理想,但收获的特别多,我特别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虚心倾听并且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