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教案 第一课时
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设计
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重点)
2.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3.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师:同学们平时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吗?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3.摘抄的方法:
(1)把写得好的句子记录在摘抄本上。
(2)归类摘抄,分门别类,经常翻看。
(3)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写感受。
(4)注明出处,方便自己再次阅读原文。
二、书写提示
1.学生自行观察格子中的汉字,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每一个字里都有撇、捺两种笔画。
)
2.教师出示撇、捺的书写模型,学生观察撇、捺的形状。
3.指导学生书写撇、捺。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生字写法。
三、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采莲曲》,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诗歌,结合图片理解古诗含义。
3.指名说自己读诗后都想到了什么画面?
4.师明确诗意: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5.学生自主读背古诗。
四、作业布置
1.学生练习本节课的生字,并在摘抄本上抄录古诗。
2.推荐阅读《小王子》,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录在你的摘抄本上。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用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b. 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b.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c.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 朗读课文(5分钟)a.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 理解课文(15分钟)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b. 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c.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表达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b. 学生举手发言,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c.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3. 教师应注重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教学重难点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我们先来通关第一个板块:交流平台师: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你会选择文中哪些句子进行摘抄呢?说一说理由。
生:我会选择: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这句话写得很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情感,仿佛如见其人。
师:你选的句子真是优美,理由充分。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课后第三题的要求,先从文中选择句子抄下来,说一说你抄这句话的理由,然后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我选的句子是: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这个句子紧扣“像树一般兀立的”这个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鸟和树林心存真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师:你说的真好,句子分析真是到位!师:那通过刚刚的课文回顾选择摘抄,你知道哪些摘抄方法呢?生:我知道的摘抄方法有:写得好的,形象生动的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写出读后感受。
师:看样子你真是有很多收获呢!师:那么其他同学还有哪些好的摘抄方法呢?大家畅所欲言吧,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哦!生: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生:我喜欢归类摘抄。
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生: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生: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我们真刀实枪演练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呢?师:请你阅读《带刺的朋友》,运用总结出的方法进行摘抄,并说一说理由。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7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7篇)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扫、帚”等11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
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4、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得非常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
教师正音指导,读好“扫”的平舌音。
2、开小火车读。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分别说说两组词语的特点。
(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4、引导学生说说“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这些清洁工具的用途。
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洗碗,用拖把拖地,用水桶拎水,用簸箕装垃圾。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如,用吸尘器吸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等。
(二)汉字与偏旁1、出示“又—劝”“土—堆”。
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小组讨论)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又”字最后一捺变成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七》中的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内容,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帮助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深入挖掘其意义,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诗词鉴赏•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第三课时:综合运用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学习并鉴赏《石竹花》这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蕴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诗词和文言文的比较,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练习写作,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和文言文。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导入: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入《石竹花》的主题和情感。
•学习:解读《石竹花》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操练:让学生朗读诗歌并讨论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总结:归纳诗歌的主题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导入: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逐段讲解《岳阳楼记》,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操练:让学生朗读文言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文本大意,把握主题;
2.能够通过联想,理解诗歌的含义;
3.能够用诗歌体裁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 认真体会诗歌所传达的含义。
难点: 1. 对诗歌中涉及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材内容;
2.软笔、课堂小黑板。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短介绍引入本课的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春风的声音》(15分钟)
1.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小组合作,讨论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学生课前准备的诗歌创意对对联,展示。
3. 诗歌鉴赏(20分钟)
1.学生轮流介读诗歌;
2.分组讨论,表达对诗歌的想法和感受;
3.整理各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4. 诗歌创作(25分钟)
1.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创作一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修改;
3.学生代表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
5. 小结(5分钟)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
课后作业
1.完成《春风的声音》课文背诵;
2.继续思考并写作一些与春天相关的诗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诗歌的美感融入到生活之中。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案(第一课时)
茶壶汤盆菜碟饭碗
教学札记: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
备课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授课时间:年月日累计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七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能力、情感等: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教法
学法
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教学
重点
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
难点
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教学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
备课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学目标
1.认识“哥”“姐”等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对比、联想识记“爷”
5.在顺口溜的语境中巩固识记“哥”“姐”“弟”
6.按照辈分巩固识字
仔细观察带有女字旁和日字旁的字,发现偏旁跟字义是有联系的。
仔细观察每一组生字中的红色笔画,比一比名称和写法上的异同,描红并书写时特别注意相似笔画间的差别。
3.能认真观察,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6分钟
3分钟
5分钟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二、
多元识字,分类巩固
三、
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四、
观察比较,描红书写
教师创设闯关情境
1.生听读、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按照性别分类
3.加一加、编字谜认识“叔”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积累,巩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1、学生:“字词游戏”中汉字的字卡。
2、教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我的发现〗1、我会认:⑴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
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⑶学习第二组:猴、猫……,要求同上。
⑷识记生字。
⑸鼓励学生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⑴引导学生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⑵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
如果行,就对了。
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⑶拓展练习: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⑴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记背这两个句子。
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⑴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⑵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
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⑴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⑵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⑶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展示台〗1、用学生说、老师写的方式,比比谁认的字多。
2、玩“字词游戏”: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练习组新字的游戏,边组边读。
⑵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词语,边组边读,还可以与另外的字组词语。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5篇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5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①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②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③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④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⑤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课前准备①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③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④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⑤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⑥教师准备一本孙幼军写的《小猪唏哩呼噜》的书。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
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
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
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
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
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b。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朗读课文。
2.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3.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4.能听懂老师的简单指令。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小动物的故事》。
2.板书:《小动物的故事》。
3.课件:相关图片。
4.教学工具:幻灯片、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和简单故事情境导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小动物的故事》,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简单解释课文中的生
词和情节。
3. 基础训练(20分钟)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表演。
2.学生个别朗读,教师进行纠音。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4. 拓展练习(1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课文中的故事。
2.学生自由联想,发挥想象,说出其他小动物可以发生的故事。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言,总结课文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小动物的故事》,要求学生用一个段落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篇一」【教学设想】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书写,使学生理解并记忆偏旁与例字的字理、字形和结构,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教学过程】一、开课激趣,创设情境1. 欲要字正,先要身正。
检查学生坐姿,引导学生集中精神。
猜字谜: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引导学生猜出字谜,谜底为:森。
(板书“森”字)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森”字,它由什么组成?这三个“木”字完全一样吗?(不一样。
)看来同为“木”字,再做构字部件时笔画会有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偏旁的变化。
二、新课指导,边讲边练1. 做好准备工作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吗?(注意坐姿以及握的姿势。
)同学说得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写字前,第一,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第二,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 认字读字(1)教师领读书本上的四个字。
(2)指名读字。
(3)学生组词,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
3. 观察对比(1)出示:又劝土堆车转牛特(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含有第一个字;每组字的相同部分字形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不同之处,并相机归纳总结:①“又”是的第二笔是捺,而在“劝”字中,“又”的第二笔变成了长点儿;②“土”字的第三笔是横,在“堆”字中变成了提;③“车”字最后一笔是横,但在“转”字中,变成捺;④“牛”与“车”相似,在合体字中都是最后一笔变成捺;(4)这些字形变化我们都看出来了,谁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呢?指名回答。
(独体字在做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变化,字形也变小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语文园地七啦!咱们先来看“交流平台”。
大家想想,读《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是不是心里特别难受,对侵略者充满了愤怒?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能让咱们产生强烈的感情。
再比如读《父爱之舟》,是不是能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呀?这就是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让咱们有了这样的感受。
再看第二部分,读这两个句子“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发现什么了吗?对啦,就是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表现出太阳的亮和天的热。
那咱们也来写一写,比如“冷”或者“静”。
“书写提示”这里,大家要注意把字写整齐、美观,字距要差不多,上下要对齐。
好啦,小朋友们,这就是今天语文园地七的内容,大家要好好记住哦!《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二)》同学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一起来走进语文园地七。
先瞅瞅“交流平台”,大家回忆一下《忆读书》这篇课文,是不是明白了读书的好多好处?作者冰心奶奶还告诉咱们怎么选书呢!这就是读书的收获呀。
再瞧“词句段运用”。
那些四字词语,像“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可别乱用哦,得用对地方。
比如说“那个小偷诡计多端,总是想办法偷东西。
”你们也来试试。
然后是句子部分,读“放学后的校园”这个句子,“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发现没有,把风儿、浪儿、大海当成人来写啦,多有趣!咱们也来写一写,比如“下雨后的树林”。
“书写提示”可重要啦,写字要认真,一笔一划写清楚,这样咱们的作业才漂亮。
好啦,同学们,加油学习哟!《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三)》孩子们,咱们开始今天的语文学习之旅,目的地是语文园地七。
在“交流平台”里,咱们读了好多精彩的文章,是不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就像读《四季之美》,能体会到四季的美各有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了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有趣,并简单了解诗歌的魅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如何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诗歌的魅力。
2.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更加生动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
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内容,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 学习修辞手法
老师介绍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举例理解。
4. 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5. 作业布置
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文章,并在其中使用修辞手法。
五、板书设计
•诗歌欣赏
•修辞手法
•生动表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修辞手法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五年级上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能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丽的景色人人喜爱,正如苏轼所说的,一样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美。
同样,一样的景色不同的人描述出来也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借语文园地学习的机会,再次畅游这些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语文园地七)2.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读一读这些语句,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板书:交流平台)✧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预设:作者笔下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大得令人惊叹。
这两段静态描写让我感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板书:静态描写)✧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预设: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
这一段的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板书:动态描写)3.你还能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动静之美的句子吗?找出语句并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我喜欢“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两句话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明亮的月夜的安静美与暗夜中萤火虫翩翩飞舞的灵动美。
预设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政和县南门小学宋祖龙
▶教学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
2.词句段运用
(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课文,讨论交流
1.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表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教师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板块二语言运用,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
好。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两段话是如何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第一段话是《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半夜戏院散场后瞬间的喧哗来体现威尼斯的动态美。
第二段话是《牧场之国》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晚上荷兰牧场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体现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
2.在这三种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①放学后的校园②群鸟飞过湖面③火车进站
(1)这三种情景中,该怎样写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呢?(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先描写出学生放学时喧闹的情景表现出校园的动态美,再描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来表现校园的静态美。
第二种情景“群鸟飞过湖面”,先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时,水面上的各种变化来表现出湖面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来表现湖面的静态美。
第三种情景“火车进站”,先描写出火车进站后,人们嘈杂的喧闹声来表现火车站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火车站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表现火车站的静态美。
(3)小组讨论交流: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的动、静之美怎样写?(学生自由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出示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整个校园仿佛也被这铃声所唤醒,校园变得喧闹起来,快乐与轻松充满了每个角落。
噼里啪啦的收拾书本声,为了庆祝放学的欢呼声,同学之间的招呼声,又结束了一天的学业的如释重负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部放学交响乐。
默默地,校园在夕阳红色的余晖中吐出最后一群归去的孩子们的喧哗,热闹了一天的校园终于宁静下来。
寂静的校园被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包围着,那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
草儿的绿色和夕阳的红色渐渐变暗、变淡,向无言袭来的暮色过渡着,整个校园和着暮色也渐渐地入睡了。
3.请同学们按照描写第一种情景的方法,描写出其他两种情景。
(学生独立在语文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4.四人小组内交换读一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改建议。
5.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6.全班交流汇报。
(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板块三语言运用,体会表达
1.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件出示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金字塔夕照》中的一句话,描写了埃及金字塔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发光之美,作者穆青只描写了一种金色就表达出对埃及金字塔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这是季羡林写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
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一段话,描写了印度的泰姬陵纯白的奇迹之美,作者季羡林只描写了一种纯白色就表达出对印度泰姬陵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这是朱自清写的《绿》中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绿》中的一段话: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那醉人的绿呀!)(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绿》中的一段话,描写了温州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的特点。
作者朱自清只描写了一种奇异的绿色,运用对比衬托法就表达出对温州梅雨潭的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这三段话共同的表达特点是什么?(指名学生说)
5.教师总结:这三段话都是通过烘托、渲染的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试着运用烘托、渲染的表达方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总结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