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课件:1.6 边塞战争诗四首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6 边塞战争诗四首》ppt课件
目 链
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有《岑嘉州集》。《全唐诗》 接
编诗四卷。
李益(约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
历四年(768)登进士第,两年后,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大和初,
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诗名在当时就极高,诗作多被画工入画或
栏 目
度为乐曲,流播一时。有《李益集》,《全唐诗》编诗二卷。
链
接
2.内容感知
《从军行(其一)》
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前两句写了环境、时序、
风物、戍卒,构成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后两句写征人吹笛寄
栏 目
托相思,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 链
接
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
《蓟中作》
这首诗写了边塞风光,表达自己忧心边事但请缨无路的
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表达出请缨无路的忧愤之情。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写“热海”之“热”很有层次,请 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具体写“热海”之“热”的。
明确:开头两句,概括出热海的特点,然后写传说中热
栏
海之奇,以上是“侧闻阴山胡儿语”。接下去写今日亲眼所
目 链
接
见。全诗写热海,由水中到地面到空中,处处炎气逼人,除
何事偏烘西一隅.:________
栏
每愁胡虏翻.:___叛__乱___
目 链
惆.怅.孙吴事:________________
接
为……而惆怅
栏 目 链 接
(1)《从军行(其一)》中,“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 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栏
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 目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6 边塞战争诗四首PPT课件
6 边塞战争诗四首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1)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 一时,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 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简意赅,更耐吟咏和思索。有《王昌龄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高适
(2)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 风,以建功立业自期。高适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以边塞诗成就最 高。代表作有《燕歌行》《蓟中作》等。
(4)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的诗以边塞诗流传 最广,几可与王昌龄媲美。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 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蓟中,指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 年(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在返回途中经过蓟中时所写。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伊塞克湖,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 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塞下曲》 诗人在边塞地区看到了一事一物,故写之,抒发豪壮的情感。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积名句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记常识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 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 龄、李颀、王维。边塞诗大多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 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1)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 一时,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 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简意赅,更耐吟咏和思索。有《王昌龄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高适
(2)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 风,以建功立业自期。高适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以边塞诗成就最 高。代表作有《燕歌行》《蓟中作》等。
(4)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的诗以边塞诗流传 最广,几可与王昌龄媲美。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 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蓟中,指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 年(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在返回途中经过蓟中时所写。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伊塞克湖,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 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塞下曲》 诗人在边塞地区看到了一事一物,故写之,抒发豪壮的情感。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积名句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记常识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 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 龄、李颀、王维。边塞诗大多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 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高中语文粤《唐诗宋词元散曲》 王维诗四首公开课件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 shǔ ) (2)啭黄鹂( zhuàn) (3)芙蓉( rónɡ )
(4)红萼( è ) (5)风劲( jìnɡ ) (6)罟师( ɡǔ )
答案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_用__酒__食__等__款__待__,__此__指__送__饭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_渔__人__,__这__里__指__船__夫_______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 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 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景物形象的特点 【答题思路】 对于考查分析景物特点的题目,第一步,要抓住诗歌中有关描写景 物的句子。苏轼的《海棠》首句写海棠花在春风吹拂下的光彩焕发的艳 丽,第二句写香气的馥郁。“月转廊”又点出了朦胧的背景。吴涛的 《绝句》选择典型的“游子”春衫试单的细节,再通过描写仲春开放而 “飞尽”的桃花,于夏初结子的梅子以及“蛙声歇”“十日寒”等景物, 显示了乍暖忽寒的季候特征。钱钟书的评论,重在“情味”,落脚点是 在“游子”。他们天涯飘零,对气候冷暖的变化尤其敏感,一个“试” 字写出了这种心理:因气候乍暖还寒,变化无定而尝试。
飘飞柳絮在江南的岸边聆听,聆听烟花三月的朦胧;千年胡杨 在滚滚沙洲中聆听,聆听大漠孤烟的惆怅;孜孜学子在流芳百世的圣 贤书中聆听,聆听四书五经儒家思想的智慧;万里长城在宇宙洪荒里 聆听,聆听炎黄子孙团结拼搏后的繁荣富强。
在美妙的聆听中,心情开始慢慢淡定,心灵开始渐渐纯净,放 飞聆听的翅膀,让它翱翔到云端,你会发现聆听是一种轻盈的快乐, 聆听是一份淡泊的宁静,聆听是以一颗睿智从容的心去面对日新月异 的大千世界。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边塞战争诗四首 课件(27张)
何须
反问
生入关
不希望活着回家 宁愿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莫遣
只轮
海窟
比喻
敌人
用典:杀敌要彻底
借代
沙漠中的敌营
仍留
一箭 比喻 唐朝军队 用典:应有队伍留守要塞 射天山 比喻 定天山
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即不 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 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的正反运用。
此诗句句用典,语言凝练,准确生 动.
直抒胸臆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四:对 战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 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王昌龄
“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 问侠骨香。”
王维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 婆雪处城。 ”
杜甫
盛唐:
边塞诗的发展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岑参
岑参的诗笔力雄健而富有英雄气概。他以 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边塞的各种生活情景, 常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辽 阔壮丽的景色,因而富有浪漫的奇情异彩, 他还善于将见闻和经历分成一组组画面, 加以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边塞诗想象丰 富,气势磅礴,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最高 成就。
作者简介
• 李益(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中晚唐的重 要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 登进士第。后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贞元十六年 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二句采 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表达”热海“之”热“。
此句用了联想和比喻,想象是地 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 都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只 烘烤西方这一个天地呢。表达” 热海“之”热“。
反问
生入关
不希望活着回家 宁愿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莫遣
只轮
海窟
比喻
敌人
用典:杀敌要彻底
借代
沙漠中的敌营
仍留
一箭 比喻 唐朝军队 用典:应有队伍留守要塞 射天山 比喻 定天山
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即不 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 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的正反运用。
此诗句句用典,语言凝练,准确生 动.
直抒胸臆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四:对 战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 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王昌龄
“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 问侠骨香。”
王维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 婆雪处城。 ”
杜甫
盛唐:
边塞诗的发展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岑参
岑参的诗笔力雄健而富有英雄气概。他以 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边塞的各种生活情景, 常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辽 阔壮丽的景色,因而富有浪漫的奇情异彩, 他还善于将见闻和经历分成一组组画面, 加以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边塞诗想象丰 富,气势磅礴,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最高 成就。
作者简介
• 李益(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中晚唐的重 要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 登进士第。后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贞元十六年 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二句采 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表达”热海“之”热“。
此句用了联想和比喻,想象是地 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 都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只 烘烤西方这一个天地呢。表达” 热海“之”热“。
高中语文2020年编全一册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
【明确】诗人选取“春江”“春潮”“明月”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波光与 月光交相辉映,处处春江处处月的雄浑开阔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核心意象:月。
作用:从结构上看,诗人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 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9)﹒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古代妇女在洗衣敲打衣被时用的木棒。
后以寒砧来隐喻思念的情感。 ( ×。应为捣衣用的石质垫板 )
(10)﹒幽﹒期不负言 幽期:归__隐__的__约__期___
(1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译文:_走__过__桥__去__看__见__原__野__迷__人__的__景__色__,__晚__风__轻__拂__,__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 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四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点拨】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 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 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 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
_云__脚__飘__移__,__看__起__来__仿__佛__山__石__在__移__动__。__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 项是 ( ) A.《登幽州台歌》前两句写时间漫长,第三句写空间 寥廓,第四句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B.《春江花月夜》一共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五 种景物,以花为主体,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一千多年来世人为之倾倒,被 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 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6 边塞战争诗四首PPT优质课件
(4)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的诗以边塞诗流传 最广,几可与王昌龄媲美。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 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蓟中,指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 年(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在返回途中经过蓟中时所写。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伊塞克湖,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 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塞下曲》 诗人在边塞地区看到了一事一物,故写之,抒发豪壮的情感。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1.如何理解《蓟中作》的思想内涵? 提示:此诗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同时也抒 发了“安边”的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是高适第二次出塞到蓟北的代表作之一,内容 含蕴深广;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 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 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 魄的艺术魅力。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பைடு நூலகம்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2.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方法。《塞下曲》一诗在用典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第一句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是正用,即丝毫未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远 侯班超事,则是反用,即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己的从军态 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报国,诗意已是递进了一层;第三句用晋 与姜戎合力败秦的典故;第四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是正用典故,但又有 所变化。第三句中,诗人加上了“莫遣”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四句中,诗人将 原典故中“三箭”改为“一箭”,有所变化但未改典故原意。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 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蓟中,指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 年(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在返回途中经过蓟中时所写。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伊塞克湖,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 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塞下曲》 诗人在边塞地区看到了一事一物,故写之,抒发豪壮的情感。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1.如何理解《蓟中作》的思想内涵? 提示:此诗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同时也抒 发了“安边”的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是高适第二次出塞到蓟北的代表作之一,内容 含蕴深广;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 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 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 魄的艺术魅力。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பைடு நூலகம்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2.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方法。《塞下曲》一诗在用典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第一句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是正用,即丝毫未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远 侯班超事,则是反用,即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己的从军态 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报国,诗意已是递进了一层;第三句用晋 与姜戎合力败秦的典故;第四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是正用典故,但又有 所变化。第三句中,诗人加上了“莫遣”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四句中,诗人将 原典故中“三箭”改为“一箭”,有所变化但未改典故原意。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6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答案
2.词语释义 (1)更吹:_一__遍__遍__地__吹____ (2)无那:_无__奈__ (3)塞垣:_边__塞__的__城__墙___ (4)何须:_有__何__必__要___ (5)海窟:_指__当__时__沙__漠__中__的__敌__营_____
答案
3.名句背诵 (1)_更__吹__羌__笛__关__山__月_,无那金闺万里愁。 (2)策马自沙漠,__长__驱__登__塞__垣____。 (3)_边__城__何__萧__条_____,白日黄云昏。 (4)_柏__台__霜__威__寒__逼__人_,热海炎气为之薄。 (5)_伏__波__惟__愿__裹__尸__还_,定远何须生入关。 (6)莫遣只轮归海窟,仍__留__一__箭__射__天__山__。
“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 的感情,但不直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这一曲笔,把 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 立马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2)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品评 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 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 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蓟中作》 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 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作品收录于 《高常侍集》。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 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 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
高二粤教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课件:6. 边塞战争诗四首
背景 第9章 扩声系统塞调音 下 曲
链接
李益
这首诗,引用前代名将典故,以高昂的情调抒发了 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 的态度和决心。
文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梳理
课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翻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伏波”,东汉马援曾封为伏波将军,他说: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 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女子手 中邪?”(《后汉书·马援传》)“定远”,东汉班超立 功西域,封为定远侯,晚年因久处边地而思归,遂上 书皇帝说:“如自以寿终屯部,终无所恨。然恐后世 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取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 关。”(《后汉书·班超传》)何须:又何必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只轮: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 及姜戎败秦于觳……晋人与姜戎要之觳而击之,匹马只 轮无返者。”“海窟”,原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 塞外大沙漠,代指胡人居住之地。仍留一箭射天山:出 自《旧唐书·薛仁贵传》,薛镇守边疆时,“时九姓有众 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 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 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 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 为边患。】
御到边地监察,岑为其送行,看到西北边塞奇异景色,
结合少数民族神话而创作的。
文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梳理
课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翻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里有可能指天山。 不歇:不枯萎。旋:很快。烁石:消融石头。烁,通 “铄”。然:通“燃”。虏云:西北上空的云。虏:当 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阴火:地下的火。天地炉: 指熔铸万物的天地。西一隅:西方的一角。月窟、太白: 都指极西方。太白:金星。赤坂:赤山,又名赤石山, 在吐鲁番西北部,石多赤色,故名。单于:匈奴的首领, 此借指西域。天山郭:指交河城外,或指轮台城外,两 城均在天山之东脚下。柏台:御使台,这里指崔侍御。 霜威:秋霜肃杀的意思,指执法威严。】
高中语文 第6课《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风任意翻腾。
K12课件
14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形出黄昏 独上之情, 极缠绵悱 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闺 中之思已衬 出已愁,更
为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 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
有的委婉清丽
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 风格。
K12课件
9
唐代边塞诗:
•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 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 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 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 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 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导入新课
• 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仪仗队, 展示着盛唐的国威。这群边塞诗人,或歌 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 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 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 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 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K12课件
1
边塞战争诗四首
K12课件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K12课件
是儿女情愁。
15
理解曲笔的表达技巧:
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 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 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 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 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 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 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 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高中语文2020年编全一册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
③_这__些__意__象__紧__扣__ __“__送__”__字__,__表__ _明__了__这__是__一__首__送__ _友__人__的__送__别__诗__
2.《观猎》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 用简要的文字赏析。 【明确】描绘了一幅将军出猎图。劲风呼,弓弦鸣, 英姿飒爽的将军在渭城射猎。平原草枯,积雪消融, 鹰眼锐利,猎物很快被发现,马蹄腾跃,奋力追踪而 至。
(7)还归﹒细﹒柳﹒营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汉代周亚夫屯兵之处。
诗中借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 )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译文:_因__草__枯__而__猎__鹰__很__快__发__现__猎__物__;__因__雪__尽__,__ _主__人__追__踪__而__至__便__觉__格__外__轻__快__。 (9)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_回__头__远__眺__射__雕__荒__野__,__千__里__暮__云__平__展__到__天__边__。
【点拨】隐居生活:
人生态度:厌倦尘世喧嚣,远离纷纷扰扰、尔虞 我诈的名利场,从自然万物中领略哲理、兴味,吃斋 悟道了然人生本质。
2.禅趣一般是指在静思中感悟到的人生的某种意趣和 玄理。试分析《辛夷坞》中的禅趣。
【点拨】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怒放时无 须赞美,凋落时也无须同情伤感。它们得之于自然, 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王 维由花的自开自落,自由自在,领悟到了万物皆有的 自然本性,不执着于生死有无,而是顺其自然,因而 内心一片静谧,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4)﹒涧﹒户寂无人
涧户:_崖__谷__山__涧__像__门__户__一__样__相__对__,__或__指__涧__中__的__居__室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意奇语奇边塞诗人——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天宝三年进 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赴安西高仙芝幕掌 书记,复赴北庭封常清幕任职,因而对边塞生活深有 体验。
代宗时,曾官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 嘉州” 。
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其边塞诗的主要风格是具有 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 出师西征》。有《岑嘉州集》。
第6课 边塞战争诗四首
【助读链接】 一、作者名片 1.诗家天子——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人。早年贫
苦,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事 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 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 百余首,多为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 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作品有 《王昌龄集》。
二、文化常识 1.金戈铁马——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 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 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 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 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内容包括:边塞风光;
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 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 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 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翻:_反__复__,__叛__乱__
(3)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译文:__边__城__是_多__么__萧__条__,__白__天__里__黄__云__弥__漫__,__
_昏__昏__沉__沉__。__
(4)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译文:__哪__里__会__没__有__安__定__边__境__的__奏__疏__,__然__而__那__些__守__边_
【作品简介】 1.羌笛悠扬,送我一片深情 《从军行》(其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守
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 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的感人画面。诗人通过景 物描写,用蕴藉而又简洁的笔墨,抒发了边疆戍卒怀 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2.壮志难酬,空有报国之心 《蓟中作》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 的情怀。开篇以“沙漠”“塞垣”这种特有的塞外 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以“策 马”“长驱”“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 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是:王昌龄、岑参、李益等。
2.“从军行”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 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 名的诗篇流传,多表达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 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王昌龄《从军行》由多个诗篇构成,从边塞景象 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表现戍边 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展现出血性方刚 的盛唐气象。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 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 憾。
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 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 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 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绘边塞奇异景色,赞友人高风亮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寄情出人意表,构思新 奇。诗人巧设回环,在极力描述了热海之奇景,让读 者陶醉于热海风光之时才宛然一转,表明自己吟诗的 环境和缘由。无尽的离别之情用一“醉”字消融于无 形,豪放不羁。最后两句,用热情洋溢的语言盛赞崔 侍御的高风亮节,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消减。
4.关西将家子——李益 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 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四年进士,但仕途失意, 多年未升迁,毅然弃职浪游燕赵间,为他从事边塞诗 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活感受。后入朝,历任 秘书少监等职。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衔退休。
李益古体、近体均有佳作,尤以七绝见长。他自 称“关西将家子”,又在军中生活多年,熟悉塞上风 情,深知征人甘苦,所以写得最多、成就最高的是边 塞诗。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从军行(其一)》中的烽火城、百尺楼、海风、羌 笛等意象,均带有浓郁的边塞风味。 B.《蓟中作》描绘了边地独特而壮美的景象,同时抒 发了诗人安边之志难酬的巨大悲愤。
__将__领__们__已__经__承__受_了__皇__帝__的__恩__赐__。__
(5)空中白雪遥﹒旋灭 旋:很__快___ (6)气连赤坂通﹒单﹒于
单于:匈奴的首领。 ( ×。诗中借指西域 )
(7)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译文:_崔__侍__御__为__官__谨__严__清__正__,__执__法__无__私__,__他__在__西__域__ _任__事__时__热__海__的__炎__威__亦__为__之__消__减__。__ (8)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译文:_不__叫__一__个__敌__人__逃__回__,__应__有__队__伍__留__守__在__边__防__要__塞__。__
2.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 县)人,唐代边塞诗人。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 一带。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永泰元年(765)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其诗歌意境雄浑,格调高昂,气势奔放,语言流 畅。其边塞诗抒发了安边卫国、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 揭示了战地军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充满爱国热情, 具有独到的成就。著有《高常侍集》。
4.以生花妙笔,表将士壮志豪情 《塞下曲》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 的豪情壮志。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 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唐军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 归的豪情壮志。
【初读自测】 一、读准字音
二、明确句意(填空或判断正误)
(1)﹒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__奈___(来自)每愁胡虏﹒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