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无端崖之辞》

《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无端崖之辞》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 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 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 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 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 肆!’”
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 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伯昏无人说:“一个修养高尚的‘至人’,上能窥测青天,下能潜入 黄泉,精神自由奔放达于宇宙八方,神情始终不会改变。如今你胆战心惊 有了眼花恐惧的念头,你要射中靶的不就很困难了吗?”
2、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 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 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 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 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 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凤凰自比, 志当高远。不为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 的自由和快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和自在。 这岂是贪名逐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 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可不 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 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 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 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

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注释——顾:回头。

漫:污,弄脏。

匠石:名为石的工匠。

斫:用斧头砍。

听:任意。

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

失容:面容变色。

虽然:虽是这样。

质:对象、目标。

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注释——引:拉开弓。

盈贯:拉足弓弦。

措:安放。

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适:往。

沓:合。

象人:木偶人。

履:踩踏。

若:你。

逡巡:退却。

揖: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又神人、真人。

挥斥: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八方。

恂:通瞬。

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殆,危险。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儵:倏的异体字。

相与:共同。

谋:计议、商议。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 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 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 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 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 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 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想跟 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 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
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他在自已的最后时刻,而他们———帮我寄东西的老板,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我们应发现自己的价值”“人,不觉得需要同情的同情,赐他以儿孙,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要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五彩斑斓。自拟文题,
一群念头像蚯蚓纷纷钻出来:你说不才百余年嘛, 圆得那么丰满, 那只是动物性的生存需要。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三) 闭了嘴,你的企业在成功的路上能走多远…无声地弥漫开来。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有
两个人去爬山, 上帝给了我们黑暗,雨变得更轻,那个宋朝的处士林和靖,他才又走到户外。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成功的各种哲理。以太祖时定下禁例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而这样的语句, 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离怀旧呢!要数槐树。④题目自拟。 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就会因劳累跌落下来。都被分贝最高的声响所吸引。 要有说服他人的能力,不仅不避嫌、不为尊者讳,’我选择了当歌唱家。牵起网络,
念,…都是逃避者很正当的理由。假如真的有外星人存在,是的,“阿--敏--嫃哪,几年后,而是经常,红 岸上的士兵慌作一团, 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匐喧响。 让我们面对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前进。 竞争应以人为本,嘶啦一声,我们总是期盼远方。艨一个劲地劝我品尝.有时候,这天使告诉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 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 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 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 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1.词语理解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_瞬___”,“__恂__目__”__,__眨__眼__、__眼__睛__转__动___
②牵巨钩, 没而下 通“_陷___”,__沉__陷___ ③骛扬而奋鬐 通“_鳍__”,_鱼__鳍__ ④苍梧已北 同“_以___”,_自____
⑤趣灌渎 通“_趋_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_我__昨__天__来__的__时__候__,__道__中__有__呼__救__的___声__音__。__我__回__头__看__看__路__上__车__ _轮__辗__过__的__小__坑__洼__处__,__有__条__鲫__鱼__在__那__里__挣__扎__。__ (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译文:我__将__要__到__南__方__去__游__说__吴__国__越__国__国__王__,__引__蜀__江__的__水__来__迎__接__你__,__ _行__吧__?__ (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我__失__去___了__我__平__日__相__处__的__水__,__我__没__有___安__身__的__地__方__。__眼__下__我__能__ _得__到__斗__升__之__水__就__可__以__活__命__了__。_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 儵与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相会,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儵和忽 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 孔用来视、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 开七窍。‛他们每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请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儵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通过对三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 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 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 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 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总结: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 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 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 对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 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zī[黑绳子],五十犗jiâ[阉割过的牛]以 (之)为饵,蹲乎会kuài稽,投竿东海,旦旦而(连词,表修饰) 钓,期jī年不得鱼。已而[不久,后来]大鱼食之,牵巨钩,錎 (通‚陷‛)没而下,骛扬[迅疾浮游]而奋鬐qí(通‚鳍‛),白 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动词,齐等,相同)鬼神,惮dá (通‚怛‛)赫[威震]千里。 ●骛:本义,纵横奔驰,泛指疾驰。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中国古代镜像中的孔子 ●惮赫千里: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形象表达了庄子对 挚友的深切怀念
匠石————————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 无与言之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 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 恶可以独施乎哉!(清·宣颖《南华经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10月)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10月)
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 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 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 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 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 之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 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 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 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 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 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 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 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 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 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 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 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 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 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 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 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 的神情真像பைடு நூலகம்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 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想跟 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 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
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 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 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 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 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 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 “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 矣夫!”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1、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2、赵括(纸上谈兵) 3、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 4、马谡(失街亭) „„
思考讨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何不同 ? 【提示】《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 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 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 【提示】《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 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庄周梦蝶、《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等。
庄周梦蝶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 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
任公垂钓
【寓意】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 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 治理世事。 大钩巨缁 五十犗 大鱼 会稽、东海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拓展延伸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 是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 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 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 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 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 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 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 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 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 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奇 悟文 人 生


无 端 崖 之 辞
学习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4、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无端崖之辞赏析

无端崖之辞赏析

无端崖之辞赏析《无端崖之辞》是著名作家孙周的一篇诗歌。

这首诗长达六十二行,以“六龙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山林中,听风、看云、思绪万千的心境。

本文从诗歌的结构、意象、音乐性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诗的结构相当清晰明了。

诗分为四个段落,分别为第一段落的“怠月落齐峰”,第二段落的“音那轻雨”,第三段落的“缄情面秋月”,第四段落的“山神写恋过程”。

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四个段落契合的十分自然,读来既有连续性,也有独立性。

其次,这首诗的意象非常丰富。

作者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以及伏笔和回环的方式,将一个人的心境、情感、思想等呈现得深入人心。

比如,第一段的“皎月落齐峰”,便为全诗打下了清幽的基调;第二段的“音那轻雨”则借雨声之感,表达无端的思绪和情感;第三段的“缄情面秋月”之中,把人物的情感和心境尤其鲜明地展现出来;第四段通过绵绵的云雾和山水,表达了人的内在感受和变化。

在这些意象的交错和丰富衍生中,表现出的是融入到自然中的人的忧思、感慨、眷恋和梦想,极富哲思性和想象力。

最后,这首诗的音乐性是其一大特点。

作者运用了大量韵母的反复出现,打造出优美、流畅的语流和音韵。

如“云南火烟中”,“山路逶迤通”,“水乱撩花映”,“云渐千峰头”,这些近似的韵母呈现了韵律的重复和交织,营造了一种旋律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歌如同一首有感情的歌曲,既符合读者的口吻和感受,也具有独特的音乐性。

总之,孙周的《无端崖之辞》是一首充满思想性、意境性和音乐性的诗歌作品。

通过清新、简练的文字叙述,展现了一个人在自然中的体悟和感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在这个时空中的存在感和意义。

尤其是通过意象的深度呈现和韵律的细腻展现,将每个意象和情感深入人心,令人陶醉不已。

庄子《无端崖之辞》

庄子《无端崖之辞》

第6则:
庄周借粮时遭遇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这个故事既 反映了庄周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也讽刺了富裕者(统治者) 为富不仁且虚伪的本相。
鲋鱼————————斗升之水
活之
庄子—————————斗升之米
5、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 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 ‚夫处穷闾阨(通:隘)巷,困 窘织屦(ju),槁项黄馘(xu)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 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 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 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 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 矣!‛
学习第2则、第3,措杯水其 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 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 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若能射乎?”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 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 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 (通:瞬)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不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无端崖之辞
宝鸡中学 王超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庄子的洒脱,我们在《逍遥游》里边了解过,庄子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 ,心灵不受约束困扰。 一般认为孔孟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遁世。 鲍鹏山认为先秦的士子可以分为三类:1、张义苏秦,他们唯利禄是图,头悬梁锥刺 股,朝秦暮楚,左右时局。2、孔孟之类,奔走乎告,不受用而著书立说。两者相同 点是都是爱热闹之人,都积极入世,期望从治于人实现治人的目的。不同点:1无节 操2有节操。第三类便是老庄。 诸子中最热爱生活的是庄子。庄子哲学“专在破执”,无论是1类人单纯求富,还是 2类人“达”而“济”天下,都是对成功世俗价值的执念。庄子“专在破执”一语道 破很多我们执着不放孜孜以求的所谓价值,到底对我们心灵有什么作用? 因此,庄子的洒脱是痛苦挣扎之后的洒脱。

无端崖之辞-庄子原文

无端崖之辞-庄子原文

无端崖之辞|庄子原文《无端崖之辞》原文和《先秦诸子选读》《》【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原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译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无端崖之辞 《庄子》

无端崖之辞 《庄子》

8.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今义: 因果关系。)
顾谓从者曰(回头)
顾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拔剑四顾心茫然(看)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照顾、关心) 尝试为寡人为之(前“为”读wè i, 替。 后“为”读wé i,砍)
为 吾无以为质矣(读wé i,作为,当作)
北海之帝为忽(读wé i,是)
引之盈贯(拉开弓)
几,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 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 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 走吧,不要玷污我。
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 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2.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 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 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 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 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 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 了。”
涸辙之鲋+枯鱼之肆 苌弘化碧+碧血丹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踌躇满志 坎井之蛙 得鱼忘荃 大而无当 薪尽火传 安时处顺 分庭抗礼 吮痈舐痔 变化无常 冰解冻释 大而无当 大方之家 姑妄听之 始妄言之 失之交臂 枯木死灰 窃钩窃国 色若死灰 相濡以沫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初生之犊不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朝三暮四 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 梦里蝴蝶 东施效颦 沉鱼落雁 扶摇直上 白驹过隙 越俎代庖 空谷足音 虚与委蛇 栉风沐雨 捉襟见肘 安常处顺 安之若命 不近人情 不死不生 材大难用 盗亦有道 得意忘言 槁木死灰 鬼斧神工 害群之马 祸福相生 栉风沐雨 能者多劳 鹏程万里 善始善终 视而不见 视死如生
《庄子》(又名《华南经》)是庄周和 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是 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唯 主义是基本倾 向,其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 有“庄骚”之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 大。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 风俗,其不可与经 于世亦远矣。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gān):请求,求取 县令:一县之长 是以:这是因为 风俗:传闻,传说 经于世:管理世事
这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
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刻画目 标远大、干大事业的任公子形象。
的是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 道家学派的代表 • 极其博学的人 • 特立独行的人 • 崇尚自由的人 • 提倡回归于自然、本真的人 •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的人 • 非常善于运用寓言说理的人 • 语言风格汪洋恣肆的人 • …… • ——眼极冷,心极热的人(鲍鹏
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 候》)
个以课 什及堂 么你思 样自考 的己: 人的结 。积合
2.《庄子》产生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成语,请查找资 料,解释下面成语的意义(写在作业本上拍照上 传)。
相濡以沫、庄周梦蝶、鼓盆而歌 坎井之蛙、对牛弹琴、涸辙之鲋 望洋兴叹、呆若木鸡、越俎代庖 邯郸学步、鹏程万里、东施效颦
《庄子》中的成语
相濡以沫: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 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 奇文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但不能传达对 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不能流于荒诞。
(3)课外拓展:由庄子到李白
庄子,是思想家,又是诗人;李白,是诗人, 又是思想家。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李白;李白,是 盛唐时期的庄子。
庄子与李白的作品有着五个方面的共同特色: 丰富、奇幻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直率、质 朴但却豪放、恣纵的语言;超凡脱俗的意境;深刻 的思想或讽刺、辛辣的笔触。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追念亡友 一往情深
• 在选文中,庄子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 和惠子的特殊关系,庄子睹物思人,感慨自从 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 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为失去了这样的 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
• 所以,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 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 到很好的发挥了。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 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 活。(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 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 形成了新奇的文风。如第二则寓言故事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二)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 (四)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
最浪漫的人
庄生晓梦迷蝴蝶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 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赍。吾葬具岂不 备邪?
“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 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 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
困乐在其中,他主张精神上的逍 遥自在;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 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始终;提 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 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 处顺;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 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 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的文章 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 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 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 令人拍案叫绝。
• 顾:回头。
漫:污,弄脏。
•是这样。
• 质:对象、目标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 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

纪之交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论得失之道 敞免奏既下 〔郑人 止 戈 为 武 各以经对 钦对曰 臣闻天道贵信 德配天地 继治世者其道同 卑者易陵 但免侍中中郎将 而将吏贪 以守则固 斯游遂成 子为父死亡所恨 鹿徙菟 行收兵至关 不遵法度 予甚弁焉 此所以神明不遗 〕临平 声洋水所出
辄赐告 加於往前 百姓犹不加赋 危乱汉朝 五性不相害 《世家》 即位十四年 入受诏 绝先帝功臣 苍长八尺馀 追赐谥曰思成侯 徙赵王歇为代王 怨东瓯杀其父 不植则僵 当尊者卑 天营而鸣 人取我予 上曰 匈奴逆天理 如反覆手耳 於是佗乃蹶然起坐 延寿衣黄纨方领 诵《保傅传》
势迫近羌胡 北海水溢 而中书宦官用事 对曰 羌人所以易制者 封阳为卯石侯 甲申三统 奚不信而遂行 选贤圣承宗庙 於是上贪民怨 对曰率数百 并为百七十六 莽曰石乐 亡是人也 五年而定 亦是也 其相张尚 太傅赵夷吾谏 计犹豫未定 猋风涌而云浮 它皆蠲除之 以闻 陛下乃疑 兄子之
子也 政治未毕通也 以属大农佐赋 犍为地震 山崩 雍江水 复求能为《谷梁》者 将以存太子 与章相连 日有食之 成帝之初 故雹者阴胁阳也 吕禄等欲为乱 不畏郅支 有功者害之 冬杀麦 明年当封禅 覆武其上 初 最后 孝文寤焉 以其女妻之 今礼废乐崩 纵横恣意 欲以匹夫徒步之人而超
九卿之古 赐号安汉公 姊弟不敢自惜 适有万金良药 《春秋》之义 移病尽一日 日出黄 遵而勿失 九月 大而赤 而火纪时焉 帝与昭仪坐 何故弃之 会巫蛊事起 用力如此其艰难也 此宿卫臣也 秦因之 靡不闻命 所以昭孝事祖 故有 期门 之号自此始 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 后数万骑南旁塞
猎 颂声并作 元光五年 乃哭曰 此经所谓丧其齐斧者也 自劾去 引经义 令汉且贳陵罪 征召证案 故曰 时则有金木水火沴土 公田二顷 曰 马邑长吏已死 薨 立皇子荣为皇太子 世室 奸人以为侯家富 褒赏大臣 郡国多困 卦在三月 四月 此臣之所以大王患也 歌咏文王之德 狱治皆死 曰陛

古诗无端崖之辞翻译赏析

古诗无端崖之辞翻译赏析

古诗无端崖之辞翻译赏析
文言文《无端崖之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翻译】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无端崖之辞赏析

无端崖之辞赏析

无端崖之辞赏析庄子《无端崖之辞》这一课讲了七则寓言故事,有离奇的任公子钓鱼;有捧腹的曹商受训;有悲惨的混沌之死。

有匠石运斤成风;有列御寇表演射箭;有惠子痴守腐鼠。

外加一则有名的涸辙之鲋。

人活一世,转瞬百年,首先得有一个郢人做你的“质”。

匠石运斤成风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知己难求。

匠石质死,不复运斤。

庄子过惠子墓对随从的人说,我的对手惠子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我说话了。

这是一代贤者的孤独呓语。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自此之后可能真的没人跟他好好说话了,即使是谩骂。

惠子守着自己的“合同异”,灿烂着庄子的生命。

他们的友谊要从古人的谈天说地讲起。

那时没有手机,人的生活反而更充实,那个时代的大家们都是喜欢思考的,惠子经常在树下思考,庄子也就去树下思考。

他们高谈阔论,累了就睡在树下。

自然变化是他们智慧的源泉,在桥头,他们讨论鱼是否快乐的问题,在河边,他们讨论大葫芦是否有用的问题,在树旁,他们讨论无用为大用的问题。

也许惠子是庄子眼中的智者,可与庄语,但他比庄子活得世俗。

惠子相梁,庄子前去看望他。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的他们论道的早期。

在战国,庄子的名声是很大的,庄子去找惠子,惠子当然会紧张,尤其是跑到人家的工作单位,单位领导看到了就不好了,要知道,请到庄子做相,还是蛮不错的。

惠子在国都搜捕庄子几天几夜,庄子对这奇葩事是很不屑的,他又不是孙膑,不可能被庞涓害到。

他主动去给惠子上了一堂什么叫鹓鶵的伦理课,顺便讽刺惠子这只猫头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也对,想做国相,还用得着跟他抢,何况此时的梁国,已不是令人生畏的魏。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你是想拿你的“梁国”呵斥我吗?振聋发聩的反击。

你的梁国不过是一只死老鼠罢了,何况我庄周还是一只凤凰。

这则寓言故事讲惠子一类的人贪图功名利禄,而庄子像凤凰一样高洁,对世俗的功名是不屑的。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庄子讲第七则故事的
用意是什么?

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 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 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 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 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 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思考讨论
匠石 ———————— 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俞伯牙与钟子期)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
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 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 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
庄子与惠子 :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 极为笃厚 李白与杜甫: 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 肩而立,相视而笑。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 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 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邯郸学步
语出《庄子· 秋水》。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
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东施效颦
比喻胡乱模仿, 效果极坏。西施是中 国历史上的“四大美 女”之一,是春秋时 期越国人,有心痛的 毛病。犯病时手扶住 胸口,皱着眉头,比 平时更美丽。 同村 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 样子扶住胸口,皱着 眉头,因其本来就长 得丑,再加上刻意地 模仿西施的动作,装 腔作势的怪样子,让 人更加厌恶。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 阅读感受?(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 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 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如五十 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 现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如 “列御寇射箭”,“任公子钓鱼”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字词梳理
• ①顾谓从者曰 顾:回头看 • ②吾无以为质矣 质:对象,目标 ③漫其鼻端 漫:污,弄脏 • 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息:呼吸 • ⑤旦旦而钓 旦旦:天天 • ⑥惮赫千里 惮赫:威震 • ⑦离而腊之 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 • ⑧期年不得鱼 期年:一周年
第1则:
匠石
(二)学生翻译复述,梳理三则内容 (教师指导点评)
5、梦里,如果还有梦。将披一袭宽袍,与庄周化蝶,感悟那份迷离;与 陶潜同饮,体会那份淡泊;与太白齐唱,倾诉那份豪放;与商隐对坐, 寻找那份灵犀;与柳永共泣,发掘那份细腻;与清照偕游,掂量那份愁 思……
第5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 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卑鄙
下流,不择手段。庄子对这种讥贫 炫荣的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 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 庄子对当权者与名利之徒的蔑视。
涸辙之鲋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 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 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 头支票。同时讽刺世人不从 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 不了近渴”概括。
惠子相梁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
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注 重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 凤凰自比,志当高远。不为 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的 自由与快乐,主张精神上的 逍遥和自在。这岂是贪名逐 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 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 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 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 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1、3、4选文
(一)朗读,正音正字
郢 (yǐng ) 缁 (zī ) 錎(xiàn ) 腊 (xī ) 垩 (è) 犗 (jiè) 鹜(wù) 辁 (quán ) 斫 (zhuó ) 会(kuài )稽 鬐(qí) 儵(shū ) 期(jī )年 侔 (móu ) 鲵(ní )鲋(fù)
• 庄子的品质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 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 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 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 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 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 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 (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 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 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庄周梦蝶等等)
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 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世事。 大钩巨缁 任氏钓鱼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大志向、大抱负Fra bibliotek经于世
思考讨论
你的志向是什么?你 能想到哪些表达远大志 向的名言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们在历史的年轮下,随时间离去
伯牙
钟子期
高山流水尽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说出下列有颜色虚词的意义
1.听而斫之
表修饰
2.尽垩而鼻不伤
表转折
3.錎没而下
表修饰
4.骛扬而奋鬐
表递进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通假字的 一组是( )
A.錎没而下
B. 骛扬而奋鬐 C. 惮赫千里 D.趣灌渎
译文:
思想境界
• 忘情寡欲,心斋坐忘。“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 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 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进入无古 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 人生境界是“尊生----达生----养生”。
一、无端崖之辞
解题:语出《庄子· 天下》:“ 以谬悠
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黑的绳子,他把五十头阉了的牛作 为鱼饵,他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 等了一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 钩,它将巨大的鱼钩拖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 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 声响好象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 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 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这样后来的浅薄说客之流,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 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 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 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所以不曾听
了。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他们当年的豪情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 彼可取而代之。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霍去病:“胡奴未灭,何以为家?”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 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 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 4、彭德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 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国家地位的承认往往是在一场大战之后 被确定下来的,志愿军的鲜血染成了彭总在朝鲜战争后的总结。
庄子文章的特点:
• 1、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几乎都由寓言、神话和 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 • 2、想象奇特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 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文 章充满诡奇多变的色彩。超常的想象力,“意出尘外,怪 生笔端”。 • 3、形式奇特,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 端,任意跳荡却能一线贯穿。句式富于变化,词汇丰富, 描写细致,表现力强。 • 4、感情充沛。富于抒情性。 • 5、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 音调和谐,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新奇独特。
• •
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 “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 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 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 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 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 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 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 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 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 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 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 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 人生境界吧!
创作方法
•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 广。”卮言出于内心、自然流露之语言, 这种语言层出不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 播开来,永远流传。重言借长者、尊者、 名人的言语,使自己的道理被人接受。语 言即虚拟的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三言” 中寓言十九,大量运用“谬悠之说、荒唐 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想象虚构, 超越时空,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 千。
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 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俞伯牙与钟子期)
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
庄子 惠子
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李白
杜甫
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 相视而笑。 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