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
马克思与恩格斯
• 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 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 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 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 工,而目不瞬。”(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 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
南海之帝为儵
概括本则内容
儵与忽为了报答浑沌, 给浑沌日凿一窍,最终却 导致浑沌死亡。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 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
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 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 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所以,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 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庄子和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 为笃厚。此则寓言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 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 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 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 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人 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 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 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 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 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 弹。
•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 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 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 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 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 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 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 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 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关链接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 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 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
(清•宣颖《南华经解》)
伯 牙 和 钟 子 期
知音何处寻?
请说出结成“知己好友”的相关人物。
知音何处寻?
疏通文意3
原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 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 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 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 是浑沌。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 常好。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一 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 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他们 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理解】儵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给浑沌日凿一窍,最终 却导致浑沌死亡。
• 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 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 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段;“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
译文: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牛牲做钓饵,蹲在会 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整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 大鱼食吞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速沉没海底,又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 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千里之外。任公子钓得 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饱 地吃上这条鱼的。这以后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为吃惊奔走 相告。他们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守候小鱼上钩,至于想得到大 鱼那就很难很难了。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 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 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无
『端
庄 子
崖
』之
辞
“无端崖之辞”含义
解题:语出《庄子·杂篇·天下》:“以谬 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 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 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 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本课重点讲解1、3、4则选文。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什么? 是说匠石的高妙?是说郢人的高妙? 其根本是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换一个工匠,郢人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
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目的: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 (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 了,自己已没有谁可以说了。)
庄子与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李白与杜甫(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
相视而笑。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 管鲍之交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 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 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人们要以诚相待,心心相印;信赖, 能产生力量。
第一则的 “言”外之意 是什么?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 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 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 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 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 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 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 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 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 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提示】《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 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庄周梦蝶、《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等。
总结
通过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 文章的新奇。
通过对四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 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物我两忘,驾 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 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 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要避 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 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 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 特的特点。
关于庄子及《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 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 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 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 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 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 学为“老庄哲学”。
基础落实
朗读,正音正字
郢 (yǐng ) 垩 (è) 斫 (zhuó ) 儵(shū ) 缁 (zī ) 犗 (jiè) 会(kuài )稽 期(jī )年 錎(xiàn ) 鬐(qí) 侔 (móu ) 腊 (xī ) 辁 (quán ) 鲵(ní)鲋(fù )
疏通文意1
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 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 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 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 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 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 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 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 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 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 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 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 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 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好心办坏事,何其多!
1、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 3、毁田建楼 4、盲目地建设“开发区”
……
拓展延伸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 是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 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 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 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 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 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 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 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 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 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庄周悟道图
任公垂钓
【寓意】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 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 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 世事。
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
来自百度文库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思考讨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何不同 ? 【提示】《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 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 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
课外练笔
任选一则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 己的独特理解。
疏通文意4
原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
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 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 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 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 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 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 庄子的品质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 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 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 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 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 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 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 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 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 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 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 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 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 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 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 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 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马克思与恩格斯
• 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 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 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 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 工,而目不瞬。”(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 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
南海之帝为儵
概括本则内容
儵与忽为了报答浑沌, 给浑沌日凿一窍,最终却 导致浑沌死亡。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 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
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 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 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所以,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 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庄子和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 为笃厚。此则寓言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 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 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 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 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人 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 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 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 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 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 弹。
•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 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 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 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 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 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 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 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 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关链接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 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 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
(清•宣颖《南华经解》)
伯 牙 和 钟 子 期
知音何处寻?
请说出结成“知己好友”的相关人物。
知音何处寻?
疏通文意3
原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 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 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 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 是浑沌。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 常好。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一 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 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他们 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理解】儵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给浑沌日凿一窍,最终 却导致浑沌死亡。
• 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 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 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段;“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
译文: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牛牲做钓饵,蹲在会 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整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 大鱼食吞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速沉没海底,又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 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千里之外。任公子钓得 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饱 地吃上这条鱼的。这以后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为吃惊奔走 相告。他们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守候小鱼上钩,至于想得到大 鱼那就很难很难了。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 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 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无
『端
庄 子
崖
』之
辞
“无端崖之辞”含义
解题:语出《庄子·杂篇·天下》:“以谬 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 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 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 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本课重点讲解1、3、4则选文。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什么? 是说匠石的高妙?是说郢人的高妙? 其根本是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换一个工匠,郢人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
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目的: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 (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 了,自己已没有谁可以说了。)
庄子与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李白与杜甫(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
相视而笑。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 管鲍之交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 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 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人们要以诚相待,心心相印;信赖, 能产生力量。
第一则的 “言”外之意 是什么?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 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 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 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 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 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 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 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 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 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提示】《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 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庄周梦蝶、《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等。
总结
通过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 文章的新奇。
通过对四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 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物我两忘,驾 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 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 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要避 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 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 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 特的特点。
关于庄子及《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 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 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 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 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 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 学为“老庄哲学”。
基础落实
朗读,正音正字
郢 (yǐng ) 垩 (è) 斫 (zhuó ) 儵(shū ) 缁 (zī ) 犗 (jiè) 会(kuài )稽 期(jī )年 錎(xiàn ) 鬐(qí) 侔 (móu ) 腊 (xī ) 辁 (quán ) 鲵(ní)鲋(fù )
疏通文意1
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 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 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 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 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 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 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 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 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 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 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 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 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 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好心办坏事,何其多!
1、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 3、毁田建楼 4、盲目地建设“开发区”
……
拓展延伸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 是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 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 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 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 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 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 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 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 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 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庄周悟道图
任公垂钓
【寓意】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 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 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 世事。
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
来自百度文库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思考讨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何不同 ? 【提示】《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 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 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
课外练笔
任选一则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 己的独特理解。
疏通文意4
原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
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 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 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 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 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 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 庄子的品质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 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 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 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 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 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 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 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 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 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 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 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 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 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 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 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 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