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是我们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因为课外阅读更考验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入蜀记二十三日,过巫山①凝真观②,谒妙用真人③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④,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
①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②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
据《元一统志》说:“唐仪凤(高宗的年号)初置神女祠,宋宣和(徽宗的年号)改曰凝真观。
”③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④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⑤无纤翳:没有丝毫云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谒妙用真人祠谒:拜见(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全,都(3)是日是:这(4)如鸾鹤翔舞徘徊如:像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2)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4.选文所写的山有怎样的特点?高、奇、秀。
5.选文与郦道元的《三峡》所抒发的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附参考译文: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
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
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天空,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都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最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这一天,天空晴朗,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文言固定句式的特点和翻译(上)
文言固定句式的特点和翻译(上)固定句式,又叫“固定短语(词组)”或“固定结构”。
固定句式是指文言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其用法和格式已经形成固定的形式,成为大家公认的习惯用语。
这种凝固结构的中间或后面可以加入词、短语,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这种凝固结构在句子里一般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解释,翻译时也有固定的意义。
如果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固定句式,有时就能快速准确答题。
前面也有不少的例子,下面再举一些。
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无法、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用(拿)来……的、不能”等。
例如:(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不能恬淡寡欲就没有办法(或“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有办法(或“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或“不恬淡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明,形使动;使······明确、坚定;远,形作名,远大目标)(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我如果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终:使……结束),(3)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取乐的,请让我用舞剑来取乐。
(“请以剑舞”后承前省略谓语“为乐”)(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
(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假借,同义复词,借。
状语“于藏书之家”后置)2、是故,以故,是以,以是,是用,译为“因此,所以”。
例如:(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不必:不一定)(2)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荆轲刺秦王》)――(秦王)正处在危急时刻,来不及召唤台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能追赶秦王。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考点整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考点整理归纳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知识考点整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记承天寺夜游》知识考点整理归纳一一、重点字词1月色入户: 门2欣然起行: 高兴地3念无与乐者: 考虑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的人。
4遂至承天寺: 于是5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6庭下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7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8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罢了。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结构形式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2、结构层次: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3、写作技巧: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四、理解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4,分数: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句子中,“为”不是文言特殊句式标志的一项是( )。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何以汝为见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解析:A项是被动句,“为”“见”用于动词前,表示被动;B项是判断句,“为”意为“是”,表示判断;C项是倒装句,“为”用在句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汝”作为“见”的宾语前置;D项是陈述句,“为”是动词,意为“担任”,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
A、B、C三项均是文言特殊句式,故本题选D。
3.下列句子中,不是固定句式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C.宋何罪之有D.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解析:A项“得……乎”连用为固定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能不……吗”;B项“有……者”连用为固定句式,意为“有个……人”;C项“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为宾语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D项“有”意为“掌握、拥有”,“以”意为“用、通过”,不是“有……以”的固定句式。
4.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忌不自信B.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解析:A项宾语“自”前置;B项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C项“句读”“惑”宾语前置;D项为省略句,“伐”前省略“廉颇”。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D项为省略句,故本题选D。
二、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总题数:17,分数:60.00)5.文言文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总分68, 做题时间90分钟)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为”不是文言特殊句式标志的一项是( )。
SSS_SINGLE_SELA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B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 何以汝为见D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分值: 2答案:D解析:A项是被动句,“为”“见”用于动词前,表示被动;B项是判断句,“为”意为“是”,表示判断;C项是倒装句,“为”用在句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汝”作为“见”的宾语前置;D项是陈述句,“为”是动词,意为“担任”,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
A、B、C三项均是文言特殊句式,故本题选D。
2.下列句子中,不是固定句式的一项是( )。
SSS_SINGLE_SEL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C 宋何罪之有D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分值: 2答案:D解析:A项“得……乎”连用为固定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能不……吗”;B项“有……者”连用为固定句式,意为“有个……人”;C项“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为宾语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D项“有”意为“掌握、拥有”,“以”意为“用、通过”,不是“有……以”的固定句式。
3.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SSS_SINGLE_SELA 忌不自信B 大王来何操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分值: 2答案:D解析:A项宾语“自”前置;B项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C项“句读”“惑”宾语前置;D项为省略句,“伐”前省略“廉颇”。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D项为省略句,故本题选D。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答:弯曲一尺,却可以伸直八尺,(这样的事)好像是可以做的。
2、秦晉匹也何以卑我答:秦晋是地位相当的国家,为什么轻视我?3、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答:我听说姬姓国中,唐叔的后代,大概是最后衰亡的。
4、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答: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
5、將虢是滅何愛於虞答:将要连虢都灭掉,对虞还爱什么?6、佗邑唯命答:其他的城邑听您的吩咐。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答:君子厌恶那种态度:不说想要做什么,而一定要为它找个说辞。
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答:有钱和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9、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答:贫困和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10、我未之見也。
答:我没有见到罢了11、無乃爾是過與?答:恐怕该责备你吧?12、何以伐為?答:为什么要攻打它呢?13、士則茲不悅答:我对这种情况很不高兴。
14、不見諸侯,宜若小然答:不去拜见诸侯似乎显得很狭隘15、大國不過叁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答: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16、無生民心答:不要使民生二心17、夫人將啓之答: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18、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答:《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孝子而说的吧?19、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答: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20、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答: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21、子盍蚤自貳焉?答:你何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二、解釋下列句中畫綫的字,指出:1、塞向墐戶答:a.象形,b.朝北的窗户,c.朝北的窗户,d.本义。
中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 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40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译文: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译文:(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译文:(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译文:(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译文:(4)(善泅者)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译文:(5)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译文:(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文:(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3)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上文《魏文侯轶事》)译文: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文: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译文: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译文: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解析
1. 【答案】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解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应为“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白衣冠,穿白衣载白帽,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2. 【答案】
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到了沛公(刘邦)的军营中,私下去见了张良,把(项羽的)计划全告诉了张良。
【解析】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之,到…去;私,私下。
句子译为: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到了沛公(刘邦)的军营中,私下去见了张良,把(项羽的)计划全告诉了张良。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1.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先用“/”断句)[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断句[答案](1)读书人(有学识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断句)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
(2)句重点词语:闻,听说;异,对……感到诧异(惊异);通儒,精通儒学的人。
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意思是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是说韩性对这件事感到诧异,应断开;“录为弟子”,是指把他(王冕)收作学生,应断开;“学遂为通儒”是说他(王冕)的学习成就,应断开;故划分为: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其不知丘亦甚矣。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答案](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2)他太不了解我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独:只,只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 专项复习(十)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件 题目含答案
附参考译文: 曹操的部队行军跋涉,找不到取水的道路,士兵们都很口渴。
(曹操)就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 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到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由此得以到达 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郭伋不失信于童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 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 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 止于野亭⑤,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3.结合选文说说文徵明的书法越来越精湛的原因。
①每天练习写字的量很大,并且能持之以恒;②写字从来不马 虎,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一定会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附参考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
有长进。(他)平时写字,从来不敷衍了事。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 微有一点儿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年纪越 大,(书法)越精湛绝妙。
附参考译文: 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
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端 起酒杯正要喝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 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河南厅厅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 一条用漆画的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他在原来的地 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 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 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疑团突然解开,久治不愈的病顿时好了。
(1)日.以十本为率 (2)书遂.大进 (3)少.不当意 (4)必再三易.之不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一、填空题1.《爱莲说》选自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
2.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二、词语归类(一)重点词语释义1.甚蕃.(很多)2.陶渊明独.爱菊(只,惟独)3.出淤泥而.不染. (连词,表示转折) (沾染)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5.不蔓.不枝.(长蔓延) (生枝节)6.香远益.清(更加)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9.余谓..菊 (我)(认为)10.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11.陶后鲜.有闻 (少)12.宜.乎众.矣 (应当)(多)(二)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藤蔓。
2.不蔓不枝.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节。
(三)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四)虚词用法。
之1.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菊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4.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四、原句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题目】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 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 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答案】(1)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 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 官,身心都感到痛苦。曾经出仕,都是为了 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2)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 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我傲 然自得的情怀,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 心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精选题含答案
(1)阅十余岁
( 经过、经历 )
(2)竟不可得
( 终于、最后 )
(3)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4)不亦颠乎
( 颠倒、错乱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 带(冲)走呢?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山门圮于河 ( 倒塌 ) (2)求二石兽于水中( 寻找 ) (3)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4)可据理臆断欤 ( 主观地判断 )
2. 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 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 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B.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
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 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1)阅十余岁 ( 经过,经历 ) (2)竟不可得 ( 终了,最后 ) (3)转转不已 ( 停止 ) (4)据理臆断 ( 主观地判断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 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有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3•洛阳)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弃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说出其意思。
①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
为: ②为 是其智弗若与?为: (2)两人学弈的结果是: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方式。
自问自答,总结了全文。
(4)全文短小精悍,通过讲述一个完成故事,事中见理,告诉读者 。
2.(2023•瀍河区)文言文阅读。
陆绩怀橘ㅤㅤ绩①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②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③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④之,后常称说。
(选自《三国志•吴志•陆绩传》)【注释】①绩:陆绩,三国时吴国著名学者。
②出:拿出,取出。
③遗:送给。
④奇:对……感到与众不同。
(1)为下面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临行拜辞术。
A.言辞。
B.告别。
②跪对曰。
A.回答。
B.面对面。
③后常称说。
A.称赞。
B.称为。
(2)陆绩把橘子放在怀中带走的原因是 A.橘子很甜,他还想带一些回家吃。
B.母亲让陆绩带一些橘子回家给她吃。
C.橘子很甜,他想带一些回去给母亲吃。
(3)“术奇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文中陆绩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写一写。
3.(2023•黔西县)课内阅读ㅤㅤ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ㅤ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ㅤㅤ孔子不能决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意思及句子翻译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意思及句子翻译训练一、《桃花源记》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î髫tiáo诣yì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9)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⒂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⒃遂迷遂:终天。
⒄不复出焉焉:于此。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二《、短文两篇》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xīn苔tái鸿儒rú 案牍dú蕃fán淤yū泥濯zhuï 清涟lián 亵xiâ玩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著名。
(2)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指弹(琴)。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之《醉翁亭记》过关练习-【含答案】
《醉翁亭记》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号、居士,政治家、文学家。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和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北宋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二、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皆:2.其西南诸峰其:3.林壑尤美壑:尤:4.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蔚然:而:5.山行六七里山:6.渐闻水声潺潺潺潺:7.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8.峰回路转回: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临:于:10.作亭者谁作:11.名之者谁名:12.太守自谓也自谓:13.饮少辄醉辄:14.故自号曰醉翁故:号:曰:1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乎:1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寓: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林霏:开:18.云归而岩穴暝归:暝:19.晦明变化者晦:20.野芳发而幽香芳:发:21.佳木秀而繁阴秀:22.风霜高洁:23.山间之四时也四时:24.而乐亦无穷也无穷:25.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负者:26.行者休于树行者: 27.前者呼,后者应成语:28.伛偻提携伛偻:提携:29.往来而不绝者绝:30.临溪而渔临:渔:而:31.酿泉为酒酿泉:为:32.泉香而酒洌洌:33.山肴野蔌山肴:野蔌:34.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陈:35.宴酣之乐酣:之:36.非丝非竹丝竹:37.射者中射:38.弈者胜弈:39.觥筹交错觥:筹:40.苍颜白发苍颜:41.颓然乎其间者颓然:42.已而夕阳在山已而:43.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44.树林阴翳阴翳:翳:45.鸣声上下上下46.而不知人之乐而:47.而不知太守之乐①其乐②也乐①乐②:48.太守谓谁谓:三、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训练(一)(一)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③谄:奉承拍马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③多言有益乎()④时夜而鸣()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 )②不合其耳也( )③孤犊之鸣( ) ④即掉尾奋耳(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1)会有土寇()几为所擒()古人岂欺我哉()惟此六字()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例句:自鲁之齐(到,往。
动词)A、乌封人跪而食之(他,代管仲。
代词)B、如子之言(的,助词)C、我且贤之用(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辍耕之垄上(到,往。
动词))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尤:格外,十分。
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⑤或:有时。
⑥已:止,停止。
⑦蒇(chǎn):完成。
⑧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长厚:为人忠厚。
④忤:触犯。
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2、翻译句子。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
②咨嗟:叹息。
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季九上语文期末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3)轻舠..飞出轻舠:小船(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