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点:又....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9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9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六上Unit9重点知识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重点词组1.当时back then2.玩玩具play with toys3.读书read books4.看电视watch TV5.上网surf the Internet6.看卡通watch cartoons7.画卡通draw cartoons8.笑容满面smile a lot9.又矮又肥 short and fat 10.又高又瘦tall and shin 11. 文静且有礼貌quiet and polite 12.留长头发have/with long hair13.often cry 经常哭 14.five years old 五岁二、重点句型1.--Who is that in the picture? 照片里那个人是谁?--That's you.那是你。

2.--My hair was very long then,wasn't it?那时候我的头发很长,不是吗?--Yes,it was.3.--Was I a good girl back then?当时我是一个很乖的女孩吗?--Yes,you were.4.Before you liked long hair very much,but now you always keep it short.以前你很喜欢长发,但现在你总留着短发。

三、重点语法1 . 反义疑问句1.含义:表示说话人的看法没有把握,需要对方证实。

2.结构:1) 前肯后否2) 前否后肯3)时态一致( )You can make cakes,________you?A. canB. can’tC. doD. don’t( )She wasn’t a bad girl, ________she?A. wasB.wasn’tC. isD.isn’t( )You saw a film last night,______ you?A. doB. doesC. didD. didn’t( ) Ben and Tom are good friends, ________?A. are Ben and TomB.are theyC.aren’t Ben and TomD. aren’t they( ) The poor man needs our help, ______ he?A. needB. needn’tC. doesD. doesn’t【知识点四】一般过去时:特殊疑问句练习:根据问题回答What did you do just n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re did you go last 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did they go to 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o did you meet yester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n did you go to HongKo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re were you bo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举一反三:当我十岁的时候,我玩玩具。

对联的语法结构和用字技巧

对联的语法结构和用字技巧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韩语语法连结词尾

韩语语法连结词尾

联合连结语尾并列关系连结语尾고●表并列,”…又…又,…和…”●表动作先后,”…了…,…之后…”不加时态词尾●表情态,保持前一动作的样态,方式去进行下一个动作,”…着…”●表原因,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原因,根据. 不加时态词尾●表对立关系,”是…还是…””或者…或者…”●表包含,以”…고…고…”形式,”不管…还是…”●表条件多与疑问式相呼应●表转折,用于人的动作,表前后行动之间的相对关系.”…了,却…”며(으며) 며用于开音节和ㄹ收尾音节后, 으며用于ㄹ以外的闭音节●表并列,连接动词,前后行动同时进行.”一面…一面…”不加时态词尾●并列与同一主语有关,但没前后关系的动作或状态.”既…又”●以…며…며的形式,两个动作交替进行고서●表动作先后关系.某一主体的两个动作一前一后发生.●表情态.”…着…”●表原因,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原因,根据. 不加时态词尾●表条件多与疑问式相呼应●表转折,用于人的动作,表前后行动之间的相对关系.”…了,却…”면서●表并列,前后行动同时进行.”一面…一面…”●用于形容词和判断词后,表同一主体同时具有两种特征●表转折,用于人的动作,表前后行动之间的相对关系.”…了,却…”거니와●肯定前一事实的同时又肯定后一事实.”既…又…””不但…而且…”●表转折,”固然(虽然)…可是…”●在说话时表提示려니와(으려니와)●假定前面事实的同时肯定后面的事实.”既…又…”很多人都想学习韩语,就是不知道正确的方法,这里看一下那里学一点,常常在入门阶段就放弃学习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其实,韩语入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是朝鲜族有韩语方面的独特优势,将近一年时间里,帮助了3000多名韩语爱好者走上了自学韩语之路。

对韩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淘宝网搜,学知林韩语自学套餐()也可以加韩语交流群235368064免费送超强超全_韩语学习精品资料。

不加겠ㄹ뿐더러●后一事实比前一事实更进一层.”不但…而且…”不加겠요●判断动词이(다)后表示并列,如果이(다)前的词根是开音节结尾,判断动词이(다)可以省略.느니●多以”…느니…느니…”形式出现,表罗列.”啦…啦…”●表比较与取舍,”与其…不如…”●表动作涉及的对象.”…的是…”,는이,는것이缩略而来락(으락)●常以…락…락하다”形式出现,表反复的状态或动作.”一会儿…一会儿…”对立关系连结语尾나(으나) ●表确认和对立关系.”虽然…但是…”●表选择,可单独使用也可”…나…나…”●用于部分形容词后重复词根,表强调건마는(건만)●先确认前一事实,再说出对立的后一事实.”本来是…现在是…”●对立转折.”虽然…但是…”련마는(런만)●推测肯定前面的事实,说出对立的后面事实.지마는(지만)●对立转折,”虽然…但是…”●表并列,既肯定前面事实,也肯定后面事实.”固然…也…”,”既…也…”●表提示●表客气选择关系连结语尾거나(건) ●可单用,也可以”…거나…거나…””…或者…”●不加选择无条件地包括.”无论…””无论…还是…”든지(든,든가)●可单用,也可以”…지…듣지…””.表任选其一.此时不能用든●不加选择无条件地包括.此时可以缩成든主从关系连结语尾提示关系连结语尾는데,ㄴ데(은데),던데●提示环境,为下文提示一般的环境●提示说明,先提出一个事实,然后再加以说明●表转折●推理判断,根据前一事实,推知后一事实.●表示原因,根据●句子的终结,口语中用于自我斟酌的场合,略带惊讶或感叹.动词及时态语尾后用는데,开音节形容词和이다后用ㄴ데,闭音节形容词后用은데,던데用于过去的回想는바(ㄴ바,은바),던바●表示提示说明,先提一个事实,再加以说明. 는바用于动词后, ㄴ바(은바)用于形容词和이다后, 던바用于过去回想되(으리)●表对立.”虽然…但是…”●条件性提示.先肯定某一事实的实现,再提出实现这一事实的条件,”…是要...,但…”●提示说明.先说出某一事实,再加以说明与该事实有关联的事项.”不但…而且…”●提示出处.用于말하다(说),쓰다(写)后,表示其后面内容的出处,充当插入语. 거니●表示前提,常用于反问句●表示推测.以”…겠거니생각하다(想)/여기다(认为)/짐작하다(推测)/하다(认为)”形式●表示动作交替地进行中断关系连结语尾다가(아다가),다(아다) ●某一动作或状态在进行或出现过程中中断而转向另一动作或状态●以”았/었/였다가(다)”形式,表示前面的动作,状态已结束而转入另一动作,状态●表示假定条件.前一行为成为后一行为的条件●表示动作交替地进行,以”았/었/였다가(다)…았/었/였다가(다)”形式,表示两个对照的动作,状态反复交替进行.用反义词.●表环境,条件.前一事实成为后一事实的环境或条件다가可略为다,不能加겠因果关系连结语尾므로(으므로)●表示理由,原因主要用于书面语기에●表示理由,原因,根据니(으니)●表示理由,原因,根据●表示提示说明,先提出一个事实,再加以说明●表示依据,整句以”主-谓,主-谓”构成,前一事实成为后一事实的依据.它前面不加时态语尾,终结语尾往往用回想陈述语尾.●表示让步条件.前面事实成为后面事实让步的条件●表示罗列,多以”…느니…느니…”形式,用于形容词和이다后,表示罗列.니까(으니까)基本意义与니同,多用于口语●表示理由,原因,根据●表示提示说明,先提出一个事实,再加以说明●表示依据,前一事实成为后一事实的依据.它前面不加时态语尾,终结语尾往往用回想陈述语尾.는지라,ㄴ지라(은지라)●表示原因,根据는지라用于动词后,ㄴ지라(은지라)用于形容词, 이다后더니前面不加겠●表原因,根据.回想过去发生或进行的事,它是后面事实的根据,原因.●表中断●表连续,前面动作或状态结束后连续生生另一个行动或状态.”…了,接着…”,前面不加时态语尾●表对立.以”…는…더니…는…”形式,表示前后事实的对照.(它往往同时具有一先一后的意义).前面不加时态语尾●以”았/었/였다니”形式,表示进行了某一动作后,结果知道了后面的事实.느라고●表示目的性的原因.某动作具有目的性,又是产生或影响后面事实的原因.动作的主体是动物性名词或代词.前面不加时态语尾””和”겠”●以”…느라고하다”形式,表示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做的主观努力ㄴ즉(은즉)主要用于书面语●表原因,根据●进行了前一动作,知道了后面事实●表示提示说明●用在이다后,表强调.具有”로말하면곤”的意思길래常用于口语,表原因거늘用于书面语●表原因,根据●表推理,先提出一事实,以此推理出下面的结论.常与副词”하물며,더구나,어찌,왜”,终结谓语具有反问意思.相当于”既然…难道…”건대●引起疑问的根据,原因.●表示来源,依据.句中常与”보다(看),듣다(听),생각하다(想),추측하다(推测)”等动词搭配做插入语.相当于”据我(看,听,想…)”●表愿望.与희망하다(希望),바라다(祈求)等心理活动动词搭配.건댄건대+는缩略而成,强调来源,根据노라니,노라니까用于이다以外的动词,前面不能加时态语尾.노라니与노라니까同,表强调.主要用于口语中.●表原因,理由●某一主体行动的持续中,同时发生另一主体的行动或状态.相当于”…的时候…”ㄹ세라(을세라)●前面不能加时态语尾●表示主体因担心前面的事实而采取后面的措施.条件关系连结语尾면(으면) ●以만약(如果)/만일(万一)/혹시(如果)…면…形式使用,相当于”要是…的话”●表示并列的假定条件,前后事实能够并列进行的假定条件●表示预定条件,前面的事实是未来要实现而目前尚未实现的预定条件●表示惯性,规律性的条件.”每到…总是…””一…就…”●表示来源,后面陈述的内容的来源或根据.在句中充当插入语,”据…”●表示推理性的假定条件.前面的事实成立的话,就必须进行后面的动作.常以았/었/였으면…아야/어야/여야하다形式使用.●表示对比条件. “…았/었/였다면…”形式,表示前后事实的对比条件.●表示选择关系,常以”아니면””지않으다”形式使用,”不…就…””不是…就是…”●所希望的条件.以”…았/었/였다면좋겠다””…的话就好了”●表示假想性的条件.前面的条件和后面的结果并非现实的事实.常以”…았으면/았더라면/았더면…겠다/ㄹ것이다/는지모르겠다/ㄹ수있다”形式,如果后面的事实已成过去,后面要用过去时态.●表示归纳的依据和方法.●句子终结的同时表示希望,实际上省略了”좋겠다”,”…多好啊”거든●表假定条件,最后往往用命令式,共动式,或表示希望的陈述句●常与反问疑问语尾相呼应,相当于”尚且…何况…”●前面事实事成,就必须进行后面动作,”았/었/였거든…아야/어야/여야하다”●表示总结句子,多为小孩语,自豪地告放别人某事거들랑与거든同用于口语아야/어야/여야●表示必需的条件,”只有…才…”,可加添意词尾”만”强调●表反复,”아무리…아야/어야/여야”,”怎么…也不…”던들●对已过去的事实作不可能实现的设想,”았/었/였던들…ㄹ것이다”不加겠ㄹ진대用于书面语,带庄重色彩●表推理条件,肯定前面事实,推出后面事实,”既然…怎么…”●表根据,”据…”不加겠노라면●用于动词后,”继续…下去的话…”不加时态语尾让步关系连结语尾아도/어도/여도●表对立性让步,”尽管…但是”●同时性让步,”…아도…아도”,”…也…也...结果都一样”●让步性的原因,根据. “即使”●表强调●让步性的假定条件,”只要…”더라도●假设性让步,”即使”不加겠ㄹ지라도(을지라도)●假设性让步,”即使”,与더라도通用不加겠ㄹ망정(을망정)●选择性让步,”宁愿”●转折性让步,”尽管”不加겠ㄹ지언정(을지언정)与ㄹ망정通用●选择性让步,”宁愿”●转折性让步,”尽管”不加겠ㄴ들常用于反问句●转折性让步,”即使…”●比较性让步不加时态语尾기로/기로서니●常用于反问句,肯定前一事实,也不影响后一事实.기로서니为기로的强调型았자/었자/였자肯定该事实的存在, 也没什么用.下文都是消极否定的.나마表让步,即肯定前面的事实,但不影响后面事实,带有不太满足的语气,”尽管…还是”目的,意图连结语尾러●只用于动词,后面动词必须是与来去有关的趋向动词. 不加时态语尾려(으려),려고(으려고) ●只用于动词,表意图●+요充当尊敬称终结语尾,在句中表陈述(自已意图),疑问(问对方意图)●短语려고하다+其他语尾时고하经常省略不加时态语尾고자●用于动词,表目的●表意图不加时态语尾契机关系连结语尾어/아/여(어서/아서/여서) ●表连贯,前面动作结束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动作.●表持续,前面的动作完了,但仍持续着并进行后面动作.●表原因,根据.●表方法,手段●表抽象的时间,前面的短语成为后面行动的抽象的时间●表范围,前面的短语成为后面事实涉及的范围●表目的●表被评价的动作或状态,后面多用”버릇하다,소용없다,습관하다”等词자●表先后关系,”一…就…”●表同时性,用于이다后,表示同时具有双重性或者双重身份,”既是…又是…”●表原因不加时态语尾程度关系连续语尾게●形容词后,表方式,样态,”…地”●表程度,基准ㄹ수록●表比例关系,”越…越…”●表强调,以”면…ㄹ수록…”形式, ”越…越…”不加겠도록●表程度,基准●表目标,方向类似关系连结语尾듯,듯이表比喻,”好像,好似”다시피表类似,”如,似的”。

“既A又B”和“又A又B”格式分析

“既A又B”和“又A又B”格式分析

“既A又B”和“又A又B”格式分析【摘要】“既……又……”和“又……又……”是一对同中有异的句法框架格式。

文章分析了“既a又b”和“又a又b”两种格式的语法意义,考察了格式中a、b的语法性质及语义范畴属性,并阐述了两种格式的异同。

【关键词】范畴层级;格式;语法意义;语用“既……又……”和“又……又……”是一对同中有异的句法框架格式,为了论述方便,文章将这两个格式概括为“既a又b”和“又a又b”,其中x是词或短语,不讨论x是分句的情况,同时“a≠b”。

一、格式的语法意义1.1 格式语法意义的不同说法1.1.1 “既a又b”(1)表示并列。

《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或情况。

”又《实用现代汉语》: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彼此是并列平行并列,没有其他特殊关系”。

(2)表示递进或并列。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连接的两项在意义上不是相对的而是同一个范畴的,而且后一项意义往往是更重要,是被强调的”。

又《现代汉语虚词使用常识》:“所表示的几种情况或性质在意义上往往是递进的,有时也可以相反或相对。

”“相反或相对”的语法意义实际上相当于并列。

1.1.2 “又a又b”(1)表示承接或并列。

《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几个动作、状态、情况相继发生或累计在一起”。

“累计”是加合关系,可看成并列。

(2)表示并列。

《现代汉语虚词使用常识》:“所表示的几种情况或性质在意义上往往是并列的,有时也可以相反或相对。

”上述观点概括如下:两种格式的相同点是,都可表并列;不同点是,“既a又b”可以表递进,“又a又b”可以表承接。

考察这两个格式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1)a、b能否相反或相对?事实证明能。

此类用法很常见,如:他们既是毁灭者,又是拯救者。

她晚上又哭又笑的,弄的大家都不安。

(2)a、b的语法性质如何?一般来说,a、b语法性质是一致的:都是形容词性成分或都是动词性成分。

但通过考察语料发现,a、b的语法性质可以不同,且用例所占比例远不低于20%。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在对外汉语初级课堂教学中是重要的语言点,也是初级班留学生极易混用的两个词。

基于课堂教学和日常交流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子中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时的理解。

文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一整套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由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并在每一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标签:“再” “又” 否定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一、引言“再”和“又”作为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预科班教学的重点之一。

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一对一辅导教学,还是在日常交流对话中,留学生将二者混用的情况屡屡出现。

要想解决留学生使用“再”和“又”的偏误问题,汉语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再”和“又”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的语义特征,然后,再对所调查的相关偏误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班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子中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从描写和解释两个角度分析了被试学生的偏误,希望能够在分析中发现教学漏洞,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文章中所使用的例句除少数为笔者根据语感所造之外,皆出自于《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下)这三本书,出自他人论文的例句在文后皆有标注。

二、预科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共现的偏误分析(一)学生及学习背景介绍本次被调查的留学生共有40人,所在班级为预科班,学习汉语时间为六至七个月。

由于被调查的留学生在接受调查时已经参加了一次新HSK四级考试,因此,其汉语大致为新HSK四级水平。

“再”和“又”是在《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下)中学习的语言点。

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知识整理

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知识整理

江苏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中间16.really真正地17.then然后18.find找到,发现19. in front of在……前面二、词组(默写)1、in the forest在森林里2、 a beautiful house一座漂亮的房子3、hungry and thirsty又饿又渴4、some soup一些汤5、too cold/hot太冷/热6、in the room在房间里7、too hard/soft 太硬/软8、three bears 三只熊9、have some cakes吃些蛋糕10、in the kitchen在厨11、in the fridge 在冰箱里12、find their cousin发现他们的表弟三、句型(默写)1.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在森林里有一个房子。

2.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在桌子上有一些汤。

3.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在她前面有三只熊。

4. This soup is too cold.这汤太冷了。

5. What a beautiful house! 多么漂亮的房子!6. She is hungry and thirsty.她是又饿又渴。

7.Bobby cannot(can’t) see any cakes in the fridge. 波比看不到冰箱里有蛋糕。

四.语法点(理解)1.There be句型表示“某处有某物”(1)其中there is 用于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如:There is a pencil case in the school bag. There is some soup/milk /tea/coffee/juice/water/chocolate. (2)There are用于可数名词的复数,如:There are some desks in the classroom.(3)There be 句型的就近原则:be动词后面如果跟的是不止一种物品,就根据离它最近的物品选用is或are.如:There are some pictures and a telephone. There is a telephone and some pictures.2.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形式:在be动词的后面加not(is not可以缩写为isn't,are not可以缩写为aren't)把some 改成any。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语法1.语法与语法学语法:又称文法。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即语言的结构规律。

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它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它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三个特点。

一是指语法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两部分。

古今中外,语法学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流派,即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

2.世界主要语法流派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

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

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

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消失的原因与规律。

比如,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泊森的《近代英语语法》。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比如,英国夸克等合著的《综合英语语法》。

理论语法是指偏重于理论探讨的一种语法。

其宗旨是进行科学探索并试图创建新的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不同于教学语法的实用性、规范性。

描写语法又称描写语法学。

它是20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在研究美洲印第安语时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指对语言在特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具体描写研究,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语法。

它不依据规范规则,只依据观察来叙述语言事实,不作评论性结论。

传统语法学源于古代希腊,它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注重词法研究,以词为中心,研究词的形态、结构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等。

传统语法学在词法分析时,注重词的形态特征和语法范畴,根据形态给词分类。

传统语法学在句法分析时,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完整word版)HSK4级常用副词近义词易混淆词重要语法练习集锦

(完整word版)HSK4级常用副词近义词易混淆词重要语法练习集锦

一.1.就/才再/又1)爸爸每天都很晚下班,今天下午五点下班了。

2)明天下了课我去看他。

3)您的话我没听懂,您说一遍好吗?4)老师说了一遍,我听懂。

5)这本书上星期我已经买了一本,今天我买了一本。

6)要是你今晚不想看电影我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7)看见她哭了,我问“你是不是想家了?”8)你怎么现在来,演出早开始了。

9)这次旅游光机票花了两万多。

10)我买这一见衣服花了三千多,现在打折了买一套两千。

11)刚刚给他打电话他关机了,待会儿我打一遍看看。

12)你怎么迟到了,你迟到的话,以后站着上课吧。

13)我昨晚去图书馆学习到12点半,回宿舍以后吃饭。

14)这道题你做得不对,你好好想一想。

15)现在就开始听写吗?我还没准备好,给我五分钟可以吗?16)他昨天没有上课,今天没有上课。

17)这本词典很好,我已经买了一本,想买一本送给我弟弟。

18)我昨天已经去过一次了,今天不想去了。

19)小明刚才给你来电话了,你不在,他说过一会儿来。

20)生词我已经预习过了,还要复习复习课文。

21)我用用你的车好吗?22)你看我买了几张光盘。

23)我觉得一年时间太短了,我想学习一年。

24)飞机已经起飞了,她到机场。

25)今天的作业我只用了一个小时做完了。

26)博物馆离这儿很近,坐车三战站到了。

27)这儿离北京很远,坐火车要做二十多个小时能到。

28)八点上课,她九点来。

29)她早上六点出发了。

30)电影八点开始呢,你怎么现在来了。

31)坐飞机去两个多小时到了,坐汽车十五个小时能到。

2.就/快1)你看,下雨了,咱们快走吧。

2)明天他要回国了。

3)马上要出发了,你怎么还不着急收拾行李呢?4)他成足球迷了,现在为了看足球课也不上了。

5)今天早上我六点起床了。

6)秋天到了,你最好去买一件厚一点的毛衣。

3.v+着1)我看见她正在一张桌子前,跟对面的一个人高兴地茶,话。

2)王老师正在教室前面上课呢。

3)A:你忙什么呢?B:不忙,我在床上看书呢。

“再”、“又”、“还”的对比及教学策略

“再”、“又”、“还”的对比及教学策略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引言汉语副词“再”、“又”、“还”在表示频率时具有相似性,在语义上都有表动作或状态重复和相继的意思。

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生在使用“再”、“又”、“还”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从语义、句法、语用方面对“再”、“又”、“还”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共性,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汉语频率副词“再”、“又”“、还”在表示重复意义时是一组近义词,但它们在语义、句法、语用上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再”用于未然和主观性表达(在说话时形成的主观表达),“又”用于已然和客观性描写、陈述,“还”用于未然和主观性表达(在说话之前就已有的意愿表达)。

[1]在关于汉语频率副词“再”、“又”、“还”的研究中,不管是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还是在关于汉语教学的研究中,主要都是从语义、句法、语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的,具体有陈立民,张燕密的《释“再、又、还”》、姜华华的《“再”“还”“又”重复意的比较研究》等,与三者偏误分析相关的文章有李文奇的《越南学生学习汉语频率副词“再”和“又”的偏误分析》。

一、“再”、“又”、“还”的释义和用法说明《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吕叔湘,2004)认为:“再”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重复或继续,多指未实现的或经常性的动作;“又”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或反复交替;“还”表示动作状态持续不变,仍然。

《现代汉语八百词》还认为在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时,“再”和“还”多指未实现的,“又”多指已实现的。

[2]例如:(1)我明天再来。

(2)我下次还来这里。

(3)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听见诸如此类的句子:(4)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5)秋天到了,树叶又要落了。

虽然这类句子中有表示将来时间的词语“明天”,但在句中只能用“又”来表示重复,因为“又”在此使用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将在下文中给出明确的阐述。

“还”也可以表示未实现的、经常性的动作。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1.句子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个语调。

2.词组词组是词和词的组合,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3.词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4.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5.词类词类是根据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6.形态形态是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7.语法意义8.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9.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

10.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0.5分)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句子、词组、词、语素。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8.(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词干)。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语法知识及写作手法(6)

语法知识及写作手法(6)

语法知识(-)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①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前者是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的内容。

陈述对象一般为名次、代词等,陈述内容一般为动词、形容词等。

如:精神振奋/历史悠久② 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组成,并构成并列、承接、选择或递进等关系。

如:聪明能干/又脏又乱/今天和明天/唱歌跳舞/拳打脚踢/生存或死亡/审议并通过③ 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的短语。

偏正短语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如:胖师傅/野生动物/一台电脑/精心设计/狠狠地打/跳得高/太愚蠢/聪明得过分④动宾短语。

以动词为中心词,动词后面被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动词和宾语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如:买饭/看电影/承受压力/成为世界冠军(二)单句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六种。

初中阶段主要了解前三个(主谓宾)。

(≡)复句:八种类型①并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等;(正反两方面的并列情况,不能看成是转折复句)如:不是……而是……/是……不是……②递进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更不用说)……以及“尤其”“甚至”等③选择复句其一: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从中做选择,这叫未定选择。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其二: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④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⑤因果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说明:因为(因)……所以(便)……/由于……才……/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因而推论: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可见…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就(那么,那,便)……/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⑦条件复句“有条件”常用的关联词语:只有……才……/除非……才(不)…“无条件”常用的关联词语: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无论……还是……都……⑧承接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首先……然后……/刚……就……/就,便,才,再(四)识别和修改常见病句(1)搭配不当(2)语序不合理(3)成分残缺(4)成分赘余写作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又又句式的语法点

又又句式的语法点

又又句式的语法点我呢,是个对语法有点小痴迷的人。

今天就想和大家唠唠这个“又又”句式的语法点。

这“又又”句式啊,在咱们日常说话和写作里可太常见了,就像那无处不在的小精灵。

先来说说啥是“又又”句式吧。

比如说“这个苹果又大又红”,简单吧?这就是典型的“又又”句式。

它呀,是一种并列结构,用来同时描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或者多个特征。

你看,这就像给这个苹果画了个简单的小像,把它的大小和颜色一下子就说清楚了。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会问了:“那为啥不直接说大苹果红苹果,非得用‘又又’呢?”嘿,这你就不懂了吧。

“又又”句式让这两个特征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就好像把这苹果的大小和颜色这两条小绳子拧成了一股,比单独说的时候更有整体感。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有次我们去买衣服。

她看到一件裙子,眼睛都放光了,喊着:“哇,这件裙子又漂亮又便宜。

”你看,这里的“又漂亮又便宜”,把裙子的外观和价格这两个对她来说很重要的点一下子就表达出来了。

要是她说“漂亮的裙子,便宜的裙子”,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是把这裙子的两个优点给拆开了,没有那种强烈的吸引人的感觉。

我就逗她:“你这‘又又’用得可真溜啊。

”她还特得意地说:“那可不,这‘又又’句式多好用啊,能把我心里想的一下子就说全乎了。

”咱们再往深了看这个“又又”句式的语法点。

从词性上来说,在“又”后面跟着的往往是形容词。

就像“又高又壮”,“高”和“壮”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特点。

那有没有特殊情况呢?当然有啦。

有时候也能跟着一些表示心理状态或者动作的词,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少一些。

比如说“他又想笑又想哭”,这里的“想笑”和“想哭”虽然不是单纯的形容词,但也是在表达一种状态。

这就好比在一个装满水果的篮子里,大部分是苹果(形容词),但偶尔也能发现一两个小橘子(表示状态或动作的词)。

那在句子中的成分呢?“又又”所连接的部分往往是做谓语的,用来描述主语的特征。

像“那棵树又粗又高”,“又粗又高”就是在描述“那棵树”这个主语的特征,就像给这棵树穿上了一件合适的衣服,这件衣服就是由“又粗又高”这样的描述织成的。

又又像像造句子

又又像像造句子

又又像像造句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又又像像”这一网络流行语
2.分析“又又像像”的语法特点和含义
3.探讨“又又像像”在网络语境下的使用场景
4.展示如何用“又又像像”造句
正文
“又又像像”是一种网络流行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个事物或情况的描述,强调其相似程度。

它的语法特点是重复使用“又”和“像”,形成韵律感,让人印象深刻。

“又又像像”的含义是强调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表示它们非常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用于形容两种事物之间的微妙差别,或者强调某个事物的特点。

在网络语境下,“又又像像”经常被用于描述各种事物,例如人物、动物、事物、场景等等。

它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形容任何有相似之处的事物。

那么,如何用“又又像像”造句呢?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 这只小狗又又像像一只小狼,有点凶狠,但又有些可爱。

- 她的发型又又像像一朵云,飘逸而轻盈,非常漂亮。

- 这部电影又又像像一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