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1

合集下载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反应时运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运动反应能力和视觉反应能力的关系,以及不同运动条件对反应时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反应时实验是通过测量受试者在特定条件下完成指定动作所需的时间来评估其反应速度和反应精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计算机软件记录和分析不同运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数据。

三、实验设备计算机、LED屏幕、反应装置、键盘、鼠标。

四、实验步骤1.受试者先完成测试前的热身活动。

2.对受试者进行说明,包括任务、要求以及如何报告结果。

3.受试者完成基准测试,即在无运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按键反应测试,以获得其基本反应时和反应精度。

4.接下来,将分别测试运动前、运动时和运动后的反应时间,并记录数据。

5.数据处理和统计,将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观察不同运动条件对反应时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运动时,受试者的反应时间相比于基准测试状态下增加了约20%。

而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状态下的反应时间类似。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运动条件对反应时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会让反应时间更短,有的则会增加反应时间。

结果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七、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运动会对反应时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影响反应的准确性。

这表明,反应时间的变化与生理因素有关,如神经系统对动作的控制、被试的心理状态等。

八、结论本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反应时间和运动条件之间的关系,运动状态下的反应时间较基准测试状态下增加约20%。

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状态的变化同样会对我们的反应时间产生影响。

九、实验意义本实验的结果不仅对运动员的成长、健康、疾病的预防等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普通人身体健康管理等也有显著的意义。

此外,本实验还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引言:反应时是指人们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做出反应的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迅速做出反应,比如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迅速闪避,或者在体育比赛中需要迅速做出动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反应时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设计:我们邀请了20名健康的年轻人参与实验。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反应时测试和运动测试。

在反应时测试中,参与者需要坐在实验室中央,面对一个屏幕。

屏幕上会随机出现一个红色的圆圈,参与者需要尽快按下手中的按钮来做出反应。

我们记录下每个参与者的反应时,并计算平均反应时。

在运动测试中,参与者需要在指令下进行简单的运动,比如跑步、跳跃等。

同样地,我们记录下每个参与者完成运动的时间,并计算平均运动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反应时与运动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反应时较短的参与者往往也能够在运动测试中表现出较快的速度。

这表明反应时与运动时间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 年龄对反应时和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大。

我们注意到,年龄较小的参与者往往具有更短的反应时和更快的运动时间。

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神经系统反应更为迅速,肌肉反应更为灵活。

3. 练习对反应时和运动时间的影响也很显著。

我们发现,经过长期训练的参与者在反应时和运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这可能是因为训练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肌肉的协调性。

讨论与启示: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对反应时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反应时与运动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年龄和练习都会对反应时和运动时间产生影响。

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反应时。

通过训练和锻炼,我们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使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保护自己的安全。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练习和训练。

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速度,使自己在体育竞技中能够更出色地表现。

人因工程试验资料 反应时

人因工程试验资料 反应时

反应时运动时测定仪目的检验优势手的反应时与运动时是否相关,学习测量运动时的方法、比较运动目标在不同方位运动时的差异。

简介在动作技能的心理实验研究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研究动作技能的时间问题,须区别两个概念: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反应时间;是从呈现剌激到外部开始反应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是剌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反应潜伏期。

它和剌激呈现前的准备工作相关,是知觉的一种表现。

运动时间;是运动开始到运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是反映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所以它和运动的距离及击中目标的难度密切相关。

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因为知觉和运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过程,所以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不应该有显著的相关。

该论点曾由Henry(1961)的研究认为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的相关是0。

Hodgkins(1962)对6岁至84岁的被试的研究说明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没有关系。

Slaten-Ham_mel(1952)和L.E.Smith(1961)的报告,也支持上述论点。

认为两者无显著相关。

杨博民教授曾用80名被试,对简单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如果用手反应为0.21,用脚反应为0.29,虽然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因相关系数太小,对于预测来说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然而,Kerr(1966)Pieason和Rash(1959)和Hipple(1954)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之间有显著的相关。

本书作者在被试的实验中却发现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的比例,会因被试的性格而变化,尤其在运动目标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反应灵敏的被试(外向性格者)反应时间占的比例小、反之稳重的被试(内向性格者)反应时间占的比例相对前者要大得多。

仪器名称:EP206 运动时反应时测定仪:八路剌激呈现控制软件光电反应键信号整形电脑芯片锁存、驱动数码显示八路运动键控制键打印根据实验所需,主试按控制键确定内容、次数。

按控制软件设定顺序呈现剌激,被试作出相应的反应,信号经整形送入电脑芯片,以辨别正误及反应时间、运动时间。

人因工程三-简单反应时测定

人因工程三-简单反应时测定

实验三简单反应时测定一、实验任务1)对光信号简单反应时测定。

2)对不同字符的选择反应时的测定二、实验目的及实验要点1)通过视觉和左右手反应时测定,亲身体验反应过程,理解反应时间。

2)掌握反应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间接手段的机理和意义。

3)实验要点是测定反应时,并以此作为测定疲劳的间接手段。

三、实验原理反应时的研究源于天文学家1796年的一段公案,历经几百年。

反应时间不仅对人和系统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心理学研究、职业选择训练、研究人体疲劳与人体功能分配,以及工作时间研究等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人们采用一定好措施可以缩短反应时间,但这种缩短是相对的,有限的。

反应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过程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潜伏期。

由于反应时间长短表征了中枢神经和运动器官的敏感性,因此在人机工程中,反应时间常成为检查疲劳和人体功能分配的手段之一。

一般研究将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运动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它影响因素非常多而复杂。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感觉通道,效应器官,刺激信号的性质、强度、信号量的变化特征,刺激信号可选择的数目,刺激信号间差异和识别难易程度,刺激信号空间相对位置,反应者的学习训练因素、性别、年龄、动机、个体及群体差异。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微机(386以上、须有UCDOS和FoxBase++),简单反应时试验系统程序。

简单反应时试验系统程序说明及操作方法:该实验系统包括反应时间测定试验程序dong.prg和数据库dong1.dbf、dong2.dbf、dong3.dbf。

程序运行中显示刺激信号同时微机读取系统时间但实验者作出反应后,在此读取系统时间,前后时间差即为反应时间。

程序中函数读取系统时间的精确度为0.01s,正常微机速度对函数读取精度的影响不超过0.01s故该实验误差不超过0.02s,满足实验误差要求。

实验包括简单反应时测定和选择反映五选一、五选二、五选三和十选一反应时测定。

人因工程动作稳定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动作稳定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动作稳定实验实验时间:2012年11月5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 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一.【实验要求】1.了解动作稳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并测量一个被试者的动作稳定性程度。

2.设置使动作稳定程度不同的因素,并测量其对动作稳定程度的影响的程度。

二.【实验说明】动作稳定性是动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他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

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

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

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

本实验所用的九洞动作稳定器就是一种通过测定手的动作稳定程度来间接测量情绪波动程度的仪器。

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已发现:(1)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8岁最明显;(2)右手的运动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成人则有时相反;(3)大多数男孩的两手运动稳定性都超过女孩;(4)运动的方向对稳定性有影响。

三.【实验内容】1.分别测试九孔与曲线槽或楔型槽时的完成时间、出错次数、手臂稳定性指标。

2.请分析影响动作稳定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证明各因素与两手的不随意运动能力的相关性。

四.【实验仪器】BD—II—304A型动作稳定器(含仪器盒,一根带绝缘棒的金属测试针,DC6V电源适配器)五.【使用方法】1.将直流6V电源插头插入仪器电源插座中,再将电源变换器接入市电220V插座上。

2.将测试针的插头,插入仪器盒的右侧插座中。

将测试针插入前面板之洞或槽中,并与中隔板接触,前面板上部中间的发光管将亮;将测试针与洞或槽的边缘接触,盒内蜂鸣器将发出声响。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授课班级:研1204班授课教师:傅惠敏小组成员:李晓华刘静雅洪卫2013-6-15实验一人体测量实验名称:人体测量班级:SJ1204班小组成员姓名与分工被测者:洪卫、刘静雅、李晓华数据记录者:洪卫、刘静雅、李晓华测试者:洪卫、刘静雅、李晓华时间:2013年5月28日地点:北辰管理学院一楼106人因工程试验室室外天气情况:晴实验目的1.获得人体计量尺寸2.应用人体尺寸进行作业空间设计实验内容1.测量人体的12个主要指标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实验仪器身高坐高计、人体形体测量尺(长马丁尺、中马丁尺、短马丁尺、直角规)、人体秤等实验步骤及方法1.测量小组全体成员的13个人体主要指标,填入表1-1。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

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

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某些长度的测量,即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

测量者要求脱掉外套,并戴上鞋套。

表1-1 身体测量数据(单位:cm)表1-2人体测量数据各项指标(单位:cm)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符合所测人群使用的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包含座高、键盘高度、显示器高度以及显示器距离眼睛的距离等。

实验二工作疲劳和劳动强度测定班级:研1204小组成员姓名及分工:洪卫—第一次实验记录者,第二次实验记录者,第三次实验被测者李晓华—第一次实验被测者,第二次实验记录者,第三次实验记录者刘静雅—第一次实验记录者,第二次实验被测者,第三次实验记录者时间: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11:17~11:47地点: 北辰管理学院一楼106人因工程实验室室外天气情况:晴朗室内温湿度:26℃实验目的: 本实验使用功率自行车作为动体力作业,让被测者在不同的体力负荷下作业,测定被测者作业前(前安静期)、作业中(即负荷期)和作业后(后安静期)等三个阶段的心率(呼吸循环机能的指标)变化,判断作业负担及疲劳恢复的规律。

反应时间测定实验

反应时间测定实验

反应时间测定实验《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反应时间测定班级:学号:姓名:(手签)提交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体验反应过程,理解反应时间2、理解反应时影响因素及作为测定疲劳程度间接手段的机理二、实验原理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过程的时间间隔,由于反应时间长短表征了中枢神经和运动器官的敏感性,因此在人因工程中,反应时间常成为检查疲劳和人机功能分配的手段之一。

在心理学研究中,也常把反应时作为一种可靠性指标来分析人的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动机和个性差别等各种心理活动,还可应用于职业的选择和训练,以及人机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一般研究将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等,它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复杂。

三、实验设备BD-Ⅱ-511型视觉反应时测试仪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简单反应时测定内容:当显示屏上呈现色光(不区分颜色)时,即按动手键作为反应回答,记录反应时间。

步骤:(1)主试按下面板实验类型选择键“概率”,对应键上的灯亮,表示选择此实验。

再按该键,可以选择需要的组别,对应面板上相应“组别”灯亮。

(2)选择实验次数:实验次数范围可在 10-255 之间任意设置。

按“次数”键,次数百位数码管闪,按“十”键调百位数;再按“次数”键,次数十位数码管闪,按“十”键调十位数;再按“次数” 键,次数个位数码管闪,按“十”键调个位数。

(3)被试面对显示屏,右手握“右”回答手键,做好回答准备。

(4)主试按“启动”键开始实验,被试注视显示屏,按要求进行反应回答。

(5)实验完毕,记录面板显示的平均简单反应时及实验次数。

(6)可更换左手握回答手键,重复实验。

(7)更换另一人,重复实验。

2、选择反应时测定I.数大小内容:实验用红色光刺激,刺激在显示屏内两侧显示。

被试判别左边显示点多还是右边多,用反应手键回答。

如左边显示点多,按“左”键;右边多,按“右”键。

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选择反应时及错误回答次数。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1、学习人体生理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学习人在工作作业中的动作错误概率与训练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实验一、生理测量实验1、身高、坐高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TZG型身高坐高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被试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足跟及两肩与标尺竿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2)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3)将座板放平,被试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两肩胛间紧靠标尺杆,躯体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

(4)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2、人体重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RGT—140型人体秤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先拨动主、副游驼至0刻度处。

(2)被试站在人体秤踏板上,向右拨动主游驼至20或40或60或80公斤刻度处,最大程度使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翘,并与闸门上筐接触。

(3)向右拨动副游驼,直至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下均匀摆动至平衡。

此时读数记录。

3、握力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CWL—1型握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拧动握距调整轮调整适当握距,握距大小要根据被试手大小来调整。

(2)持握柄的手松开,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拨指针回零。

(3)手持握力计,掌心向内,表盘朝外,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用最大力握内外握柄,此时,指针所指的表盘刻度值即为握力值。

(4)被试左、右手各3次,取最大握力值记录。

4、皮肤电反应检测【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602型皮肤电测试仪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反应时运动时实验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9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 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
一.【实验目的】
检验优势手反应时和运动时是否相关,学习测量运动时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按照操作说明要求分别完成四项实验内容,并记录数据。

2.你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与他的反应速度是否相关?为什么?如何用实验来
检验?
三.【实验仪器】
实验采用BD—II—512
(FYII)型反应时运动时测试仪。

仪器由控制器、被敲击板二部分
组成。

控制器由微电脑控制,主
试面板有四位数码管左显示器。

1.主试面板:(见图1)
在面板的上面,有五个指示灯和四位数码管。

指示灯指示当前数码管显示的什么内容,例如反应时灯亮,表示数码管显示的是反应时的时间。

图1 仪器主试面板
面板的下部是功能键,用户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操作。

其中“显示”键用来改变显示内容,在做任何一实验时,只要按一下“显示”,显示内容灯就改变一次,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也相应改变,究竟亮哪个灯,这与按显示的次数和实验内容有关,不断地按“显示”键,显示内容也相应改变,并产生循环。

启动
后第一次显示,是由程序安排的。

2.被试敲击板:(见图2)
图2 敲击板示意图
敲击板分左三块,编号为123,右三块,编号为456。

左输入和右输入是互锁的,例如当你敲击左击板时,只接受第一次敲击信号后就被锁定,并开放右击板,当敲击右击板的第一下后,也被锁定,并开放左击板。

所以必须轮流敲击,而第一次先敲击左边还是右边,这由主试老师决定。

四.【实验内容】
依实验内容,先把被试专用键盘箱或敲击板上的插头与仪器后面板上的插座插好。

如配用微型打印机,则先接专用电源,再将打印机电缆插头,插入机壳背面左方的插座中。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

(二)实验II
1、选用敲击板,调整中央板至中间位置,左右敲击板调整至适当距离,并记录其位置值。

可按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使其上方的“II”指示灯亮。

2、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滚滚刺激同时呈现。

3、仪器初始设定的实验次数为10次。

按“次数”键,可以增加相应设定的次数,每按键一下,增加10次,最大90次。

次数显示窗相应显示设定值。

如设
定值0次,则表明设定的实验次数不限,实验结束由手动控制。

4、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5、被试用优势手拿好敲击棒,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

6、经过预备等待后,刺激方式,中央板上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

被试受声或光刺激后立即抬起敲击棒,并用敲击棒去敲旁边的金属板,要求反应和动作又快又准。

究竟去敲击左边还是右边的那一块敲击板,由被试自设定或主试规定。

此时,被试者做完了一次实验。

实验过程中,实时显示实验次数、反应时、运动时。

被试者接受声或光刺激到抬起敲击棒所用的时间为反应的时间为反应时;被试抬起敲击棒到敲击棒到旁边的金属板上所用的时间为运动时。

7、被试每次实验后,必须马上返回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

回到第5步,准备下次实验。

如设定的实验次数不为00,则实验次数达到相应次数后,长声响,实验自动结束;如设定为00,则按“打印”键,实验结束。

8、显示平均反应时与总平均运动时及各板的平均运动时。

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对应其键上方指示灯亮。

显示各板的平均运动时时,次数窗口显示“板号”,并且显示上方的“板号”指示灯亮。

如此板有没有进行运动时实验,显示“----”。

9、按“打印”键,如已接打印机,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b),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实验次数(EXP.N)、反应时(Reaction tine)、各板号(P)运动时(Motion time)的平均值(AV)与次数(N)以及总的平均运动时(Σ)。

10、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四)实验Ⅳ
1、选择敲击板,调整中央板至中间位置,左右敲击板调整至适当距离,并记录其位置值。

2、按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使其上方的“Ⅳ”指示灯亮。

3、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4、被试熟悉敲击编码:153426或514362(参看敲击板示意图编号),从两种编码中选择一种,并记住。

选择何组编码由第一个敲击是左或右自动确定。

5、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6、被试用优势手拿好敲击棒,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

7、经过预备等待后,依刺激方式,中央板上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

被试受声或光刺激后立即抬起敲击棒,并且一次敲击一组编码。

如果敲做,会蜂鸣报警,应及时改正,改正方法是如果左击错时,必须右边敲一下,在从左纠正。

同样右击错时,必须左敲一下,在从右纠正。

8、当正确地敲完一组编码。

计时立即停止,长声响。

此时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被试的成绩:反应时、运动时、运动完成时、总计时及敲击总次数,反应时---被试接到声或光刺激信号,抬起敲击棒时间。

运动时---从抬起敲击棒到敲击第一块伴的时间。

运动完成时---从敲地一块板正确敲望一组编码时间。

总计时---从启动到停止的总时间。

敲击总次数---把敲击在左右击板上的正确和错误的次数累计。

敲击总次数可用来判断敲击的准确度,一次正确敲击次数为6次。

9、按“打印“键,如已接打印机,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d),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编码类型(Code)、反应时(Reaction tine)、运动时(Motion time)、运动完成时(Perfect)、、总计时(Total time)、敲击总次数(N)、以及准确率(Accuracy).
10、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五.【实验数据】
实验二
刺激信号反应时s 运动时s 备注,几号板(时间)
声0.226 0.009 2(0.089),3(0.095),4(0.097),
5(0.097),6(0.088)
光0.262 0.181 2(0.115),3(0.137),4(0.265),
5(0.117)
声和光0.23 0.115 3(0.119),4(0.109),5(0.117)
实验四
实验四总时间次数反应时运动时运动完成153426 2.099 6 0.49 0.173 1.436
六.【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1.实验二
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相差不大,而运动时有大波动,初步认为是被试的疲劳因素所致,第一次做的是只有声信号的实验,被试速度较快,但是结束后较为疲劳;第二次被试放慢速度,所以得到的运动时比第一次大;第三次,被试加快了速度,导致反应时比第二次小。

2.实验四
由于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无法说明一般的实验规律。

只能说明这一个单独的被试的六次敲击实验总时间为2s,反应时和运动时和前面实验的数据相差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