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11课
九年级历史上 第十一课
认真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图,想一 想,如此强大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
法军在马德里枪杀西班牙起义者
从俄国撤退的拿破仑军队(1812年)
拿破仑下台
拿破仑向他的近卫军告别前往厄尔巴岛的情景
拿破仑从厄尔巴岛 回到法国时受到部 下欢迎的场景
滑铁卢战役
1840年拿 破仑的灵柩被 运回巴黎,安 葬在塞纳河畔 的老残军人退 休院。
1792年8月10日 巴黎人民第二次 武装起义
1793年1月21日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3年夏,巴黎人 民第三次起义,雅 各宾派上台,把法 国革命推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 ——当时革命主要领导人
三、拿破仑帝国
1.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2.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3. 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4.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
1789年 8月26日
制宪议 会批准 《人权 宣言》
《人权宣言》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 内容 ①人生来自由,在权利上平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②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和封建等 级制度的意义。
雾月政变
拿破仑
(1769 —1821)
拿破仑加冕典礼图
称帝的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 封面
马背上的 拿破仑
名画《拿破仑奥斯特利茨大会战后》
巴黎凯旋门
这是拿破仑1806年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 的功绩而下令兴建的,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法 兰 西 第 一 帝 国 极 盛 时 的 欧 洲
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①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PPT课件
思考探究
17.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 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与民 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 18.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携全篇,而“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 “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 乐—太守乐。
思考探究
19.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如:(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 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醉翁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 潺潺”“峰回路转”表现醉翁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 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 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 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 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 “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1)写醉翁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
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 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思考探究
7.“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8.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 联系?
?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茶
道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大
街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朱
雀
大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教案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24岁中进士,曾任西京留守,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屡次被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后任官职甚多,世称“欧阳文忠公”。
他领导了北宋诗人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庆历五年,欧阳修参加了范仲淹的“新政”改革,不久改革失败,被贬为滁州知府。
时值壮年,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并在滁州有所作为。
工作之余,寄情于滁州风光秀丽的山水之间,抒杯内心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因此而得名。
二、识字:滁州、林壑、琅琊、潺潺、伛偻、觥筹、野蔌、阴翳三、解词:觥——酒杯翳——遮盖弈——下棋蔌——菜蔬意——情趣临——靠近伛偻——腰背弯曲(驼背)蔚然——茂盛的样子秀——发荣滋长四、课文简析: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出现小国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 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 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 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 与印绶。
系列革新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的建立有利于统治根基 和国内局势的稳定。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 宫 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廷 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
政 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变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
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古人绘制的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社会结构
部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 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从事 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 “海部”等等。来自 中国、朝鲜的移民也 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 锦织部、锻治部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星隐曜 yào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薄暮冥冥 bó míng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嗟夫 jiē fú 郁郁青青 yù
巴陵郡 jùn 百废具兴 jù 同“俱” 都、全
心旷神怡 yí
予
yú同“余”
衔(xián) 怒(háo) 宠辱偕(xié)忘 观/若夫(fú) 噫(yī)
二读全文,理清文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两遍,结合课文注 释读准字音。 2.合上教科书,翻开作业本P37,完成预学一。 (2分钟)
一要读得准确; 二要读得顺畅;
三要读得动听。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滕子京谪守 téng zhé 属予作文以记之 Zhǔ 同“嘱”嘱托
浩浩汤汤 shāng
淫雨霏霏 yín fēi
26岁登进士科,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 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52岁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人送“军中有一范,西贼惊破胆” 之誉。54岁时,提出改革措施触怒守旧派,55岁时又继续遭贬, 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可 以说,他的一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冲向天空
光芒 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桅杆 船桨 迫近 昏暗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离开 国都
悲者矣。
人家说坏话
到极点
第三段理解
• 1.这段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写的是阴天阴森恐怖的景色
•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迁客骚人悲伤的情感。
•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 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语词特点。
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满目”“游泳” (以上双声),“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 (以上叠韵),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的共鸣效果,形成 了极强的视听冲击;大量同义词的使用如衔一吞、际一涯、通 一极、隐一潜、啸一啼、心一神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 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废一兴、朝一夕、 宠一辱、喜一悲、进一退忧一乐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 语言的表现力。
封建官吏降职或远调
做太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到了
顺利 和乐
通俱,全、都
于是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增加、扩展
规模
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写文章
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嘱咐、嘱
在
托
记述
1.叙事: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重修盛况及作记的缘由。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 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 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 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第47页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 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景物后,以 “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 都接以抒情;第4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 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情感。
第11课 醉翁亭记-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解析版)
第11课醉翁亭记★第一步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环滁.(chú)琅琊.(yá)伛偻.提携(lóu)B.觥.筹(gōng)林霏.(fēi)晦.明变化(huì)C.林壑.(hè)阴翳.(yì)山肴野蔌.(shù)D.宴酣.(hān)酒洌.(liě)饮少辄.醉(zhé)【解析】A项,“偻”应读“lǚ”;C项,“蔌”应读“sù”。
D项,“洌”应读“liè”。
【答案】B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5)云归而岩穴暝.(6)野芳.发而幽香(7)杂然而前陈.者(8)宴酣.之乐(9)觥.筹交错(10)树林阴翳.2.(1)居高面下。
(2)意趣,情趣。
(3)领会。
寄托。
(4)散开。
(5)昏暗。
(6)花。
(7)陈列,摆开。
(8)尽兴地喝酒。
(9)酒杯。
(10)遮盖。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解析】A项,“于”均为介词,“在”的意思。
B项,第一个“者”是代词,“……的人”的意思;第二个“者”为语气词,表判断,不译。
C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的意思;第二个“之”为音节助词,不译。
D项,“而”均为连词,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表顺承。
【答案】A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B.负者/歌于途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解析】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C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基调。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原文与译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湘,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有时)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
《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
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 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 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 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 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感,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 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转折,接以提 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 第5段从抒情转为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又含有抒情色彩。文章最后又 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写景与议 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 鹳雀楼
中国四大名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江西南昌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湖北武汉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鹳雀楼——江西永济
知识回顾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 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 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为什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北通巫峡,南极萧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3.领起下文第3、4段的是那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仔细阅读3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洞庭风雨图
洞庭春晴图
景物 特点
淫雨、阴风、浊浪、 啸虎、啼猿
第11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谪守(zhé)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tāng)B. 潜形(qiǎn)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C. 皓月(hào)淫雨霏霏(fēi)岸芷汀兰(tīng)D. 嗟夫(jiē)宠辱偕忘(xié)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2. 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 衔远山,吞长江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 沙鸥翔集B. 至若春和景明C. 宠辱偕忘D. 微斯人,吾谁与归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至若春和景明B. 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5.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C. 属予作文以记之D. 蝉则千转不穷6. 下列句中对比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迁客骚人的情怀与“古仁人之心”对比。
B. “春和景明”的美景与“淫雨霏霏”的悲凉对比。
C. “感极而悲”与“喜洋洋”两种心情对比。
D. “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比。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记,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人、事、物、景等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思想观点。
C.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D.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庆历四年”就是年号纪年法。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PPT
武士 集团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 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 士团
武士与将军
形成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
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 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 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庄园形成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 盛行。贵族、豪门、 寺院大量购买、兼并 土地,建立庄园。大 庄园享有“不输不入” 的特权,既不向国家 纳税,也不准地方官 吏进入庄园,干涉庄 园事务。
形成封建庄园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简述武士集团形成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 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背景
豪强为保护自 己的庄园
武士
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 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 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 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特权;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控制能力,社
一
按照不同功劳、 职位、地位等 把土地分给所 有国民收租
三
为了刺激大家积极性天皇改 变了想法,日本土地私有化 开始
二
四
10世纪左右经过100多年土 地私有化各地出现了不同 规模的庄园
武士出现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 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社 大王
会 结
贵族
构
经 济 结 构
部 民 制
田部 农业 海部 海洋捕
捞
织锦部 中国、朝鲜移民
部民、奴隶
锻冶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 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 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11课《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9篇)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
疏通文意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 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 它原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 诗赋,(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 这件事。
胜景,好景色。
指洞庭湖包围着远处的群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 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 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滕子京
谪守 逆境
不以 阔大胸襟 己悲 与一般的“迁客”不
同
【第二部分(2-4)】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气势非凡: 衔远山,吞长江 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相词当,于用“于乃加”强“判即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连词,就 )
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 (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
译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 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 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 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 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 头!(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 一并忘掉,端起酒杯对着湖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
四、
课文分析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从
课文上面这些不同的称
呼中,可看出菲利普夫妇
对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
化的?盼望---------赞
美---------厌恶
-------仇恨(3)、学生
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
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
(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
字来概括)。
盼
-------------赞
------------见
----------------躲(开
端)(发展)(高潮)(结
局) 2、主要人物分析(1)
作者在本文塑造了一系
列的人物,有菲利普夫
妇、于勒、若瑟夫等。
其
中谁才是本文的主要人
物?菲利普夫妇(2)教
师:大家再读课文,把描
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
作、心理、神态的文字画
出来,然后讨论归纳出这
对人物的性格特征。
菲利
普夫妇:虚荣、自私、势
利、贪婪、冷酷 3、主题
探讨和归纳(1)、小说
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
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
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
是什么?(结合情节分
析)于勒到美洲赚了钱,
不但愿意还他们钱,而且
还能够有福同享——破
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
回来花他们的钱。
(2)、
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菲
利普夫妇是可鄙的。
他们
的这种性格是天生的,还
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
会对他们的腐蚀所造成
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
能够看出当时社会人与
学生思考,积极回答
问题
自主回顾,感受成
功。
第11课《岳阳楼记》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读
第11课《岳阳楼记》课文全解读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3、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学法指导1.借助注释和参考书,关注古今词义的差别,准确翻译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之间的关系,体会立意、构思之美;抓住重点语句,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3.结合作者生平及社会背景,理解其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
文题解读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
始为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
唐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
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1867)建。
题目中的“岳阳楼”点明了写作对象,“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点明了文章体裁。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
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
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向朝廷提出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重视农桑等10项改革措施,宋仁宗纳谏后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新政实施后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范仲淹也被贬放。
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交情甚深,虽才华出众却豪迈自负,为权贵所嫉,于庆历四年(1044)被贬至岳州做知州。
范仲淹熟知他的性格,几次想劝慰开导他,却苦无机会。
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写信请范仲淹作记。
于是,同样处于人生低谷的范仲淹写下了这一名篇,既规劝了朋友,又抒发了自己的襟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
教材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入手,阐述了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接着,教材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随后,教材讲述了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以及日本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天皇和幕府将军。
最后,教材提到了日本对中国的借鉴和学习,以及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大化改新、庄园制度等知识点产生疑问。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掌握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理解大化改新、庄园制度等关键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大化改新、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等知识点。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意义,庄园制度的运作机制,武士阶级的形成及其在日本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日本的大化改新,讨论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等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利法案》的制订
时间:1689年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
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时间 原因 领导 阶级 主要经过 结果 意义
不久,
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这场革命的是谁?
他们分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看书找答案
工场主 新兴资产阶级
商 人 银行家 农场主 新贵族 保留头衔,从事资本 主义经济活动的贵族
见课本P.67 正文5~8行
英国国王竭 力推行封建 专制,鼓吹 “君权神授”
查理一世
资 同 产 国 利阶 王 用级 展 议和 开 会新 斗 贵 争 族
苏格兰 人民起义
苏 格 兰 人 民 起 义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导 火 线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的标志: 1640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与国王 在议会中的斗争
1642年8月, 查理一世 在诺丁汉城堡 升起国王的军旗, 宣布讨伐议会, 发动内战。
克 伦 威 尔
资 产 阶 级 和 新 贵 族 的 代 表 人 物
1.推翻了封建 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 阶级的统治地 位,为发展资 本主义扫清了 道路。 3.推动了世界 历史进程。
1658年,克 伦威尔病逝
1660年,查 理二世复辟 并恢复封建 专制,实行 血腥报复。
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的继承
者——詹姆士二 世进行了更疯狂 的反攻倒算。 这一倒行逆施的 引起了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的不满 与反对。 詹姆士二世
(1685年继位)
1688年政变 (光荣革命)
玛丽二世 共同执政 威廉三世
1640
1689
封建专 制统治 严重阻 碍资本 主义发 展,阶 级矛盾 激化。
资产阶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 确立君 级和新 起义。 主立宪 贵族 2.1640年新议会要求限 制的资 (代表 制王权,革命爆发。 产阶级 人物克 3.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 专政 伦威尔)溃王军。 4.1649年处死国王,英 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 主”。 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7.1688年政变,资产阶 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请 回 答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及其 影响是什么? 新航路开辟的后 果又是什么?
文艺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
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不 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 听我说 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 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 员和准备。 新航路的开辟,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1644年7月2日, 克伦威尔所率的议 会军取得了马斯顿 荒原战役的胜利。
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14日的纳比西战役中,一举击溃王军。
查理一世 被推上 断头台
1649.5 英国 成立了 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的政策,后驱散了议会,就任“护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