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脊髓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熟的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有关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人体解剖学课件:脊髓

人体解剖学课件:脊髓
《人体解剖学》
脊髓
1
第一节 脊髓
知识目标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2.熟悉:脊髓的功能。 3.了解:内部结构。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描述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2
第一节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骨内。 一、 脊髓的位置及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L1椎体下缘(小儿L3),全长约40-45cm。
D.第1~2腰椎棘突之间
E.第4~5腰椎棘突之间
5.脊髓灰质的前角是( B ) A.感觉神经中枢 B.运动神经中枢 C.内脏感觉中枢 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24
25
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脊髓节段: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脊髓节段共有31个。 1.颈段:8节(C1~8); 2.胸段:12节(T1~12); 3.腰段:5节(L1~5;) 4.骶段:5节(S1~5); 5.尾段:1节(Co1)。
(二)脊髓与椎骨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脊髓节段的位置大多高于同序数椎骨。
5
马尾临床意义与腰椎穿刺
马尾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腰椎穿刺部位:L3-4或L4-5。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
①麻醉(腰麻) ②取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麻醉
马尾
6
二、脊髓内部结构
组成: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各节段内部结构相似。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
例1:脊髓T10节半横断损伤了哪些传导束?会有何表现? 1.薄束:同侧 T10 以下躯干、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2.脊髓丘脑束: 对侧 T11-12 以下躯干和下肢的痛、温觉消失。 3.皮质脊髓侧束:T10 以下同侧下肢肌瘫痪。

脊髓讲课课件

脊髓讲课课件
脊髓课件
主编:高洪泉
学习交流PPT
1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脊髓外形 脊髓圆锥 颈膨大:C5--T1 腰骶膨大:L2--S3
学习交流PPT
2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脊神经 脊神经节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学习交流PPT
3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
伸出一条细丝,终于 尾骨背面。固定脊髓 作用
脊髓小脑前束
延髓 小脑上脚 小脑皮质
18
2、下行纤维束 ①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后束 3、固有束和背 外侧束
学习交流PPT
19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 部、中央旁小
叶前部
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
大脑脚底中3/5
学习交流PPT
锥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前角运动细胞 锥体
不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对侧
前角运动细胞 20
α神经元
γ神经元
前根
前根
脊神经 梭外肌
脊神经 梭内肌
学习交流PPT
21
皮质脊髓侧束与躯干、四肢肌定位关系
内侧部:支配上半身纤维
外侧部:支配下半身学习交纤流PP维T
22
② 红核脊髓束:
中脑红核→红核脊髓束→交叉→前角运动细胞→
对侧屈肌活动的肌张力和活动
③前庭脊髓束:
前庭神经外侧核→同侧前庭脊髓束
学习交流PPT
24
9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内侧纵束

网状脊髓束

脊髓疾病

脊髓疾病

脊髓疾病概述:见p316第一节急性脊髓炎(最常见)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不明,多数发病前1~4周有病毒感染史。

2、推测有可能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1、病变可在脊髓任一段,但以胸髓T3~5最常见——该处血供不丰富。

其次为颈髓和腰髓,病变通常局限于1个节段。

2、如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1、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前1~2周有病毒感染史或预防接种史,急性起病。

2、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

3、大多数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A、运动障碍:a、早期处于脊髓休克期,2~4周后——上运动神经元障碍症状。

b、肌力恢复始于下肢远端,逐步上移。

c、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程度和有无其他并发症。

d、严重病变时——可出现总体反射。

B、感觉障碍:感觉恢复慢且差,恢复时感觉平面逐步下移。

C、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早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容量<1000ml)——充盈性尿失禁——疾病恢复——尿容量<300~400ml时出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b、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无汗,角化过度等。

c、病变平面以下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称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辅助检查:1、CSF检查:细胞数和蛋白正常或略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电生理检查:a、VEP:与视神经脊髓炎及MS鉴别。

b、SEP波幅明显下降(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c、MEP: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运动诱发电位)。

d、肌电图。

3、MRI:病变节段内多片状或较弥漫的T2高信号,强度不均。

鉴别诊断:1、脊髓血管病:a、缺血性:如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症,但深感觉保留。

b、出血性。

2、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a、>50岁男性,可能为血栓性静脉炎,脊髓血管造影可确诊。

b、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双下肢无力,巴氏征(+),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症状加重——完全性截瘫,尿便障碍,肌萎缩明显,反射减弱。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表 面 沟 裂 前正中裂:前面正中较深。 后正中沟:后面正中较浅。 前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后根。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人体椎骨与脊髓节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协同工作
的关系,使其可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首先,来看看人体椎骨与脊髓节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脊椎共有33个椎骨,它们分为7个椎间盘,12个胸椎和5个腰椎,以及7个
颈椎和2个骶骨。

它们构成了一个从颈部到腰部的长柄,从而支撑住人体的脊椎。

椎骨不仅仅是为了支撑人体,它们也与脊髓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也就紧密相连了。

以上根据人体脊椎和骨骼形状来考虑,主要是33个椎骨与脊髓节段的相关性。

它们各自的结构可以用来加以比较,从而确定脊髓结构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首先来看看,从头到腰部的8个椎骨,每个椎骨对应着脊髓的一个节段。

从头部的第一节的头椎开始,到最后的尾椎,它们对应着30个脊髓段,它们分别对应着头椎、脊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等脊髓节段。

其次,除了前面提到的30个椎骨外,还有3个颈椎,它们对应着脊髓节段的
C1-C3,分别是枢椎vertebraatl(C1),食管椎(C2)和尖锐椎(C3)。

最后,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椎骨结构可能会改变,因此,脊髓节段也
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进行伤病的检查的时候,应该详细了解身体结构,特别是脊椎和骨骼结构,以便于更准确地判断 good所造成结构性及功能性损害。

总之,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人体椎骨与脊髓节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
构成一种协同工作的关系,在椎骨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影响脊髓结构,并对其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正确理解椎骨与脊髓节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恢复和维护人体的正常功能。

脊髓和脊神经 要点考题

脊髓和脊神经  要点考题

神经系统要点考题第一节脊髓和脊神经一、选择题(一)A1型题1.神经系统根据其位置可区分为( )A.脑神经和脊神经B.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C.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E.脑和脊髓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神经和脊神经B.脊髓和脊神经C.脑和脑神经D.脑和周围神经E.脑和脊髓3.对内脏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B.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神经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总称D.交感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E.副交感神经是内脏感觉神经4.神经节是指神经元胞体的集团,通常位于( )A.中枢神经系统内B.周围神经系统内C.有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的在周围神经系统内D.只存在于躯体神经的周围部E.只存在于内脏神经系统的周围部5.神经核( )A.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神经内的集团B.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神经外的集团C.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突起在中枢神经内的集合D.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突起在中枢神经外的集合E.以上都不对6.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单极神经元B.是多极神经元C.是多个轴突D.位于脊神经节内E.假单极神经元7.有关假单极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胞体位于脑和脊髓中B.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交感纤维C.中枢突构成脊髓丘脑束D.为联络神经元E.以上都不对8.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在( )A.第一骶椎水平B.第五腰椎下缘水平C.第四腰椎下缘水平D.第三腰椎下缘水平E.第一腰椎下缘水平9.关于脊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椎管等长B.全长呈圆柱形,粗细一致C.成人上端在第一腰椎下缘水平D.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中脑相连E.可分为31个节段10.脊髓( )A.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B.腹侧有一条浅的前正中沟C.新生儿脊髓下端平齐第一腰椎下缘D.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小部分没有侧角E.前、后外侧沟内有脊神经根丝出入11.终丝( )A.为神经组织B.为脊神经根丝C.为脊髓圆锥下端的细丝D.由神经纤维构成E.由软脊膜形成12.脊髓第9胸髓节段受损,可考虑何处椎骨损伤( )A.第8胸椎B.第7胸椎C.第6胸椎D.第9胸椎E.第10胸椎13.关于脊髓灰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脊髓节段中都有前角、后角和侧角B.后角细胞是运动神经元C.前、后角细胞是感觉神经元D.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元E.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元和副交感神经元14.皮质脊髓侧束纤维交叉的水平位于( )A.内囊的白质密集区B.中脑的大脑脚底C.脑干的结合臂交叉D.延髓的椎体下方E.相应节段的脊髓白质前连合15.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B.脊髓丘脑束C.红核脊髓束D.薄束E.楔束16.第2~4骶脊髓节段内( )A.有楔束没有薄束B.有交感神经元C.有副交感神经元D.没有皮质脊髓束E.没有脊髓丘脑束17.在下胸段脊髓节段切面上,缺如的是( )A.脊髓侧角B.薄束C.楔束D.皮质脊髓束E.脊髓丘脑束18.脊髓丘脑侧束传导( )A.同侧肢体的痛、温觉B.对侧肢体的痛、温觉C.同侧肢体的粗触觉D.对侧肢体的粗触觉E.对侧肢体的痛、温、粗触觉19.有关薄束和楔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楔束是T4以下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B.薄束是T4以上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C. 它们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及楔束核D. 在后索,薄束在楔束的外侧E. 它属于非意识本体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20.薄束传导( )A.下肢精细触觉B.上肢精细触觉C.上肢本体觉D.上肢温度觉E.下肢痛觉21.31对脊神经的性质( )A.前根是感觉性的B.后根是运动性的C.前支是运动性的D.后支是感觉性的E.出椎间孔后的脊神经是混合性的22.每条脊神经前根内均有( )A.躯体运动纤维B.交感神经纤维C.副交感神经纤维D.躯体感觉纤维E.内脏感觉纤维23.能构成脊神经后支的是( )A.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B.后角细胞轴突C.前角运动细胞轴突D.脊神经后根E.对侧后角细胞轴突24.枕大神经的纤维来自( )A.第1颈神经后支B.第2颈神经后支C.第3颈神经后支D.第1颈神经前支E.第2颈神经前支25.颈丛分支中属于肌支的是( )A.枕小神经B.耳大神经C.颈横神经D.锁骨上神经E.膈神经26.下列属于颈丛分支的神经是( )A.迷走神经B.耳大神经C.腋神经D.桡神经E.副神经27.有关颈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第1~4颈神经前后支组成B.躯体运动纤维发自第l~4胸髓前角细胞C.皮支发自第l~4颈节后角细胞D.肌支不含感觉纤维E.皮支分布于枕部、耳部、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28.膈神经( )A.是臂丛的一个重要分支B.是一对运动神经C.穿斜角肌间隙下行D.右侧膈神经还有分支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E.以上都正确29.有关膈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自臂丛B.经肺根前方下降C.运动纤维发自胸2~5节前角D.感觉纤维来源T2~5脊神经节细胞E.运动纤维分布至心包30.臂丛的组成是( )A.由全部颈神经前支交织而成B.由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组成C.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D.由第5~8颈神经前根和第1胸神经前根的一部分组成E.由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交织而成31.属于臂丛外侧束发出的神经是( )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32.臂丛内侧束单独发出的神经是( )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33.常见的尺神经损伤的部位是( )A.腋窝内B.上臂中部C.肘部D.前臂E.此处未列出34.支配肱二头肌的神经来自( )A.胸背神经B.肌皮神经C.尺神经D.正中神经E.桡神经35.胸背神经支配( )A.斜方肌B.背阔肌C.前锯肌D.大圆肌E.胸大肌36.支配前臂伸肌的神经是( )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浅支D.肌皮神经E.桡神经深支37.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的皮肤感觉由( )A.尺神经管理B.正中神经管理C.桡神经管理D.前臂内侧皮神经管理E.前臂外侧皮神经管理38.“垂腕症”是损伤了哪条神经( ) 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与尺神经E.肌皮神经39.下列什么神经损伤会出现“猿手”畸形( )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正中神经与尺神经E.尺神经与桡神经40.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共同支配的肌肉是( )A.旋前圆肌B.旋前方肌C.指浅屈肌D.指深屈肌E.以上都不对41.支配鱼际肌的神经是( ) 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2.桡神经深支42.支配小鱼际肌的神经是( ) 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深支D.肌皮神经E.腋神经43.支配指浅屈肌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桡神经44.支配指伸肌的神经是( ) A.正中神经B.桡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45.有关手掌皮肤的神经支配,正确的是( ) A.手掌的尺侧皮肤为桡神经浅支支配B.手掌桡侧2/3区的皮肤为尺神经支配C.桡侧3个半指掌面皮肤为正中神经支配D.手掌尺侧1个半手指的皮肤为肌皮神经支配E.以上均不对46.哪一条神经受损不能使臂外展( ) A.正中神经B.桡神经浅支C.尺神经D.桡神经深支E.以上都不对47.不受肋间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 A.胸大肌B.肋间内肌C.肋间外肌D.腹外斜肌E.腹内斜肌48.股神经( ) A.损伤时不能屈小腿B.位于股动脉内侧C.接受整个小腿皮肤感觉D.接受小腿内侧皮肤感觉E.接受小腿外侧皮肤感觉49.关于股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配腰大肌B.是骶丛的分支C.支配股二头肌D.支配股四头肌E.支配股薄肌50.闭孔神经支配( ) A.缝匠肌B.半腱肌C.股二头肌D.半膜肌E.股薄肌51.支配股二头肌的神经是( ) A. 胫神经B.腓总神经C.股神经D.坐骨神经E.闭孔神经52.为了避开坐骨神经,臀部肌肉注射的最佳部位是( ) A.外上1/4部B.内上1/4部C.外下1/4部D.内下1/4部E.上述四个象限的交点处53.通过梨状肌上孔的神经( ) A.臀下神经B.臀上神经C.坐骨神经D.股后皮神经E.臀上皮神经54.通过坐骨小孔的神经( ) A.臀下神经B.臀上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股后皮神经55.坐骨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 A.耻骨肌B.短收肌C.长收肌D.股薄肌E.半膜肌56.腓浅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 A.小腿三头肌B.小腿肌前群C.小腿肌后群D.小腿肌外侧群E.足底肌57.腓深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 A.小腿三头肌B.小腿肌前群C.小腿肌后群D.小腿肌外侧群E.足底肌58.足下垂并内翻畸形是损伤( ) A.腓总神经B.腓浅神经C.腓深神经D.胫神经E.股神经59.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 ) A. 腓浅神经B.腓深神经C.腓总神经D.胫神经E.隐神经60.有关阴部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5 A.发自腰丛B.由梨状肌上孔出盆腔C.是坐骨神经的分支D.支配会阴部的肌E. 支配肛门内括约肌61.支配足外翻肌的神经是( ) A.胫神经B.腓浅神经C.腓深神经D,股神经E.隐神经62.患者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损伤的神经应是( ) A.坐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腓浅神经E.腓深神经63.患者不能伸踝关节,损伤的神经应是( ) A.股神经B.胫神经C.腓深神经D.腓浅神经E.隐神经64.腓总神经损伤出现( ) A.足内翻位,钩状足B.足外翻位,钩状足C.足内翻位,足下垂D.足外翻位,足下垂E.以上均不正确65.腓骨颈骨折,最易损伤()A.?动脉B.胫神经C.腓总神经D.隐神经B.坐骨神经66.分布于小腿后面及足底皮肤的神经是( ) A.腓浅神经B.胫神经C.腓深神经D.隐神经B.坐骨神经67.分布小腿内侧面皮肤的神经是( ) A.腓浅神经B.腓神经C.腓深神经D.隐神经B.坐骨神经68.分布于足背皮肤的神经是( ) A.腓浅神经B.胫神经C.腓深神经D.坐骨神经E.隐神经69.胸椎骨折致剑突以下皮肤感觉丧失,脊髓损伤平面可能是( ) A.第2胸髓B.第4胸髓C.第6胸髓D.第8胸髓E.第10胸髓70.管理脐平面皮肤感觉的后角细胞位于( ) A.脊髓第2胸节B.脊髓第4胸节C.脊髓第6胸节D.脊髓第8胸节E.脊髓第10胸节(二)A2型题71.关于躯体神经的分布对象,错误的是( ) A.骨骼肌B.心肌和平滑肌C.直接连结D.间接连结E.皮肤72.有关假单极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枢突可终于孤束核B.其中枢突可构成后根C.其周围突可与皮肤或肌、腱的感受器相连D.其中枢突可终于背侧丘脑E.其中枢突可终于薄束核及楔束核73.关于脊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端变细为脊髓圆锥B.新生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C.末端向下延伸为马尾D.前、后外侧沟内有成排的脊神经根丝出入E.可分为31个脊髓节段74.有关脊神经前根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1对脊神经前根都有躯体运动纤维B.31对脊神经前根的躯体运动纤维都来自前角运动细胞C.胸l~腰3前根还含有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骶2~4前根还含有副交感节前纤维E.脊神经前根的交感纤维来自交感干神经节75.有关脊神经后根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B.直接或经中间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联系C.直接进入脊髓后索上行到延髓D.终止于感觉传导路的第2级神经元E. 形成脊髓丘脑束76.有关脊神经纤维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来源于前角运动神经元B.脊神经的交感纤维来源于侧角细胞C.脊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来源于骶副交感神经元D. 脊神经的内脏感觉纤维来源于交感干神经节细胞E.脊神经的躯体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77.有关脊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根是运动性B.后根是感觉性C.前支是运动性D.后支是混合性E.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78.下列不属于颈丛皮支的是( ) A.枕大神经B.枕小神经C.耳大神经D.颈横神经E.锁骨上神经79.有关肌皮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自臂丛外侧束B. 向外斜穿喙肱肌C. 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D.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E.不含有躯体感觉纤维80.有关正中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根合成B.在臂部不分支C.在臂部与肱动脉伴行D.其肌支在前臂部支配桡、尺神经不支配的前臂肌前群E.其肌支支配全部手肌81.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的表现,错误的是( ) A. 不能旋前B.屈腕能力减弱C.拇指不能对掌D.不能伸指E.鱼际肌萎缩82.有关尺神经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自内侧束B.经尺神经沟C.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桡侧半D.支配手肌内侧大部分E.在豌豆骨桡侧入手掌83.有关桡神经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自后束B.经肱骨桡神经沟C.浅支与桡动脉伴行D.浅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皮肤E.深支支配肱三头肌84.不属于腰丛分支的神经是( ) A.髂腹下神经B.髂腹股沟神经C.股神经D.闭孔神经E.股后皮神经85.关于股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自腰丛B.在腹股沟韧带深面位于股动脉的外侧C.肌支支配大腿肌前群D.皮支分布大腿前面的皮肤E.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86.关于隐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股神经的分支B.与大隐静脉伴行C.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D.支配小腿内侧肌群E.是股神经的最长皮支87.不是骶丛分支的神经是( ) A.股神经B.坐骨神经C.阴部神经D.臀上神经E.臀下神经88.有关坐骨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B.在坐骨结节与小转子之间通过C.在臀大肌深面下行D.多在?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E.其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89.有关坐骨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自骶丛B.行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C.位于臀中肌的深面D.为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E.其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90.有关腓总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自坐骨神经B.沿?窝上外侧缘向外下方行C.绕腓骨颈至小腿前面D.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E.该神经损伤后,出现钩状足畸形(三)X型题91.关于脊髓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B.与椎管全长一致C.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D.全长粗细一致E.成人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92.关于脊髓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位于椎管内B.表面无被膜包裹C.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D.全长粗细不等E.成人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不会损伤脊髓93.关于脊髓节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共31个节段B.颈髓有7个节段C.胸髓有12个节段D.腰髓有5个节段E.骶髓有4个节段94.关于马尾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腰、骶、尾脊神经前、后根组成B.由腰、骶、尾脊神经前、后支组成C.位于脊髓圆锥之下D.浸泡在脑脊液中E.为一坚硬不易弯曲的结构95.关于脊髓灰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在横切面上呈“H”形B.前角含有躯体运动神经元C.后角含有多极神经元D.侧角含有交感神经元E.腰髓的中间带含有副交感神经元96.关于脊髓侧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存在于脊髓全长B.存在于第1胸节段到第3腰节段C.存在于骶髓D.其轴突组成前根E.为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97.关于薄束和楔束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位于脊髓后索内B.由对侧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C.上升直接止于同侧薄束核、楔束核D.传导痛温觉E.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98.关于脊髓丘脑侧束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同侧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B.由对侧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C.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D.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E.损伤后,平面1~2节段以下的对侧痛、温觉障碍99.关于皮质脊髓侧束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对侧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B.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C.位于外侧索的后部D.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E.传导躯干、四肢的随意运动100.肱二头肌反射消失,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正中神经B.臂丛C.桡神经浅支D.肌皮神经E.第5颈髓节段到第6颈髓节段101.关于脊神经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是混合性B.前根是运动性C.后根是感觉性D.前支是运动性E.后支是感觉性102.脊神经的后支通常是( ) A.呈节段性分布,一般不形成丛B.较相应的前支短而细小C.肌支分布于脊柱两侧深部的肌D.主要皮支有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臀中皮神经E.后支是感觉性的103.关于颈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全部颈神经的前支组成B.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C.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D.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发出皮支E.发出膈神经10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发自颈丛B.是运动性神经C.是感觉性神经D.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E.沿肺根的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105.关于臂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第l~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构成B.在腋窝内,围绕腋动脉C.在腋窝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D.外侧束发出桡神经E.后束发出尺神经106.关于正中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臂丛的内侧束和外侧束两根合成B.沿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下行至肘窝C.主干损伤后,前臂不能旋前D.支配肱二头肌E.支配骨间肌和鱼际肌107.正中神经损伤可出现( ) A.前臂不能旋后B.拇指不能对掌C.屈腕能力减弱D.拇指不能伸E.鱼际肌萎缩108.关于正中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发自臂丛后束B.伴肱动脉下行C.臂部无分支D.支配指深屈肌E.皮支可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的皮肤109.关于尺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为臂丛的内侧束最粗大的神经B.经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C.与正中神经等共同支配前臂肌前群D.在臂部不分支E.支配手肌内侧大部分110.尺神经损伤可出现( ) A. 屈腕能力减弱B.拇指不能对掌C.拇指不能内收D.小指不能伸E.小鱼际肌萎缩111.支配指深屈肌的神经是( ) 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112.关于桡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发自臂丛后束B.紧贴肱骨体中部前面C.经肱三头肌深面D.经桡神经沟E.在肱骨外上髁后方分为浅、深两支113.桡神经损伤( ) A.在肱骨外上髁下方损伤,不能伸肘B.在臂上部损伤不能伸肘伸腕伸指C.桡神浅支损伤不能伸指D.在臂中部或肱骨外上髁处损伤都能出现垂腕姿态E.感觉丧失以手背第1、2掌骨之间皮肤最明显114.出现垂腕,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 A.桡神经B.桡神经浅支C.桡神经深支D.臂丛外侧束E.臂丛后束115.臂丛后束发出的神经有( ) 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胸背神经116.支配臂肌的神经有( ) A.桡神经B.腋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肌皮神经117.支配前臂肌前群的神经有( ) A.桡神经B.腋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肌皮神经118.关于腰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位于腰大肌深面B.由第1~5腰神经的前支组成C.分支主要支配大腿肌前群和内侧群肌D.主要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内侧面,腹股沟区皮肤,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E.主要分支有股神经、闭孔神经和阴部神经119.股神经损伤时,可出现( ) A.股四头肌萎缩B.股四头肌肌张力降低C.膝跳反射消失D.不能伸小腿E.大腿前面和内侧面皮肤感觉消失120.关于隐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是股神经的分支B.与大隐静脉伴行C.分布至大腿内侧面的皮肤D.分布至小腿内侧面的皮肤E.分布至足内侧缘的皮肤121.关于骶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由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以及第5腰神经和全部骶、尾神经的前支组成B.位于盆腔内,在梨状肌的前面C.发出坐骨神经D.发出阴部神经E.发出胫神经122.穿梨状肌下孔的神经有( ) A.臀上神经B.闭孔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臀下神经123.坐骨神经干发出分支支配的肌肉有( ) A.股二头肌B.半腱肌C.半膜肌D.小腿三头肌E.腓骨长、短肌124.支配大腿肌的神经有( ) A.股神经B.闭孔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臀下神经125.关于胫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为坐骨神经干的直接延续B.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下行C.经内踝后方至足底D.伴胫后动脉下降E.为混合性神经126.胫神经损伤后,可能出现( ) A.足底皮肤感觉丧失B.足内翻力减弱C.足外翻D.足不能跖屈E.钩状足127.关于腓总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发自股神经B.分腓浅、深神经C.腓骨颈处易受损伤D.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皮肤E.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行128.腓总神经损伤后,可能出现( ) A.足下垂B.足内翻位C.行走时呈“跨阈步态”D.足不能背屈E.足背感觉丧失129.腓深神经支配的肌肉有( ) A.胫骨前肌B.趾长伸肌C.腓骨长、短肌D.第三腓骨肌E.足背肌130.在行程中,有一段紧贴骨面行走的神经是( ) 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腓总神经二、非选择题(一)填空题13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系统解剖学 脊髓

系统解剖学 脊髓

2.中间带(侧角):前、后角之间(内脏感觉与运动)
中间外侧核:T1-L2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内脏运动) 中间内侧核:中间带内侧贯穿脊髓全长。 (内脏感觉)
3.前角(运动)
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内侧群(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脊髓全长; 外侧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节段:C1-4椎体 C5-8、T1-4节段:-1椎体 T5-8节段:-2椎体 T9-12节段:-3椎体 L1-5节段:10-12胸椎体 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二、内部结构
灰质 白质
中央管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伸 出一条细丝,终于尾骨 背面。固定脊髓作用
马尾:腰、骶和尾 神经根几乎垂直下 行,围绕在终丝周 围形成马尾
终丝 马尾
脊髓表面6条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后根 脊神经
前根
前正中裂
(二)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 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共 31个节段,包括:C1-8、T1-12、 L1-5、S1-5、Co1
后中间沟
后正中沟
薄 楔束 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侧索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索
前索: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之间。 后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
颈髓和胸髓上段后索又被后中间沟分为内侧的薄束,外侧的楔束。 外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
网状结构
白质前连合 白质前连合: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教学文案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教学文案

•位置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分部—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角
•功能
基底核
•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屏状核和杏仁体
•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尾状核+豆状核
•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 • 旧纹状体: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
• 功能
内囊 internal capsule
3条沟:中央沟、外 侧沟、顶枕沟
2条假想线
5个叶:额叶、顶叶、 枕叶、颞叶、岛叶
额叶
中央沟
顶枕沟 顶叶

颞叶

外侧沟
岛叶
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下沟
外侧沟 颞上沟 颞下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顶枕沟
胼胝体
距状沟
钩 海马旁回
•位置 •分部 •结构 •功能
间 脑diencephalon
• 位置 • 外形和分部
• 背侧丘脑thalamus • 下丘脑hypothalamus • 上丘脑epithalamus • 后丘脑metathalamus • 底丘脑sub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us
• 组成和分区
四车五叉六外展
Ⅴ 三叉神经 Ⅵ (外)展神经
七面八听九舌咽
Ⅶ 面神经
迷副舌下十二全
Ⅷ 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脑干的外形-腹面观
•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 sulcus 锥体pyramid 锥体交叉 橄榄

脊髓解剖与功能图ppt课件

脊髓解剖与功能图ppt课件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1)传导
上行:
感受器 脊髓 脑
下行: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肌运动 大部分内脏运动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2)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骨骼肌被牵引时, 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肌张力的增高。屈曲 反射: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屈肌 收缩,以逃避这种刺激
内脏反射:排尿反射、竖毛反射、排便反射
灰质
1、后角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3、前角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中间抑制神经元源自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C5 白质前联合
L3
T8
S3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
以及短的固有束组成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Rexed板层结构
Ⅰ层 后角缘层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后角颈、网状核
Ⅵ层 后角基部
Ⅶ层 中间带
Ⅷ层 前角基部
Ⅸ层 前角运动细胞群
Ⅹ层 中央管周围
灰质:有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 白质: 中央管: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一、灰质:前角、后角及C8-L2、S2-4的侧 角,还包括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联合和后 联合,合称中央灰质。前角:主要与躯干 及四肢的运动有关。后角:参与感觉信息 的中转。侧角: C8-L2是交感神经中枢,支 配血管、内脏急腺体的活动(C8-T1支配同 侧的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面部 的血管和汗腺;S2-4副交感神经,支配直肠、 膀胱和性腺。)

人体解剖学_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_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ppt精选版
85
下丘横切面
上丘横切面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 中脑核
黑质
三叉神 红核
动眼神经核
经中脑核
动眼神经副核
ppt精选版
86
二、小 脑
位置 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和脑桥的后方,借
ppt精选版
75
三叉神经根平面
ppt精选版
76
主要结构:
1.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运动核、中脑核 2. 丘系带
ppt精选版
77
下丘平面
ppt精选版
78
ppt精选版
79
主要结构:
1. 下丘 2. 中央灰质 3. 滑车神经核 4. 三叉神经中脑核 5. 丘系带 6. 大脑脚
ppt精选版
80
上丘平面
(1)延髓
延髓脑桥沟 橄榄 锥体
锥体交叉
ppt精选版
舌咽神经根 迷走神经根
副神经根 舌下神经根
32
(1)脑桥
基底沟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ppt精选版
33
(3)中脑
脚间窝 大脑脚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ppt精选版
34
脑干的外形(背侧面)
ppt精选版
35
(1)延髓
小脑下脚 舌下神经三角
概述
与脊髓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
1.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 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
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
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 块(神经核)。
3.脑干纤维投射更复杂。
4.脑干网状结构更复杂。

脊髓

脊髓
脊髓疾病
myelopathy
典型病例
王某某。性别:男。年龄:55岁。职业:公务员 主诉: 双下肢无力、麻木、伴排尿困难3天。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感冒,发热,体温:38.8度,入院前3天
患者出现双脚麻木,走路乏力如喝醉酒踩棉花感。入院前 2天出现双下肢无力,但能行走,伴有排尿困难,双下肢 麻木加重。入院前1天出现双下肢瘫。为进一步诊治来我 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无家族史。 查体: 神清,语明,颅神经查体无阳性体征,双下肢肌力0 级,肌张力低。双侧健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阳性。颈3 水平以下痛觉减退。
脊髓白质
白质有上行(感觉)、下行(运动)有髓纤维组成。 (1)前索
位于前角、前根内侧 下行纤维:皮质脊髓前束-----越过前连和,支配对
侧灰质前角下运动神经元 -----支配同侧灰质前角下 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肌肉 顶盖脊髓束--------参与视听反射 前庭脊髓束--------身体平衡及姿势调节 网状脊髓束--------肌张力肌姿势调节
髓圆锥。由第 3、4、5骶节和尾节组成。

末端位置相当于第一腰椎下缘水平。圆锥

下端伸出一根终丝,终止于第一尾椎骨膜
的背侧。
(4)马尾:
脊髓与脊柱长度不等。神经根由

相应椎间孔穿出椎管,腰段的神经根

垂直下行形成马尾。马尾由第二腰节至
尾节发出的10对神经根组成。
(5)三层被膜:
脊髓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包围,从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软脊膜。
裂小、眼 球内陷、面部出少)。 C5-6:肱二头肌健反射减弱、肱三头肌健反射亢进。 C7:二正常,三减弱。
3.胸段(T3-12):
*胸髓横贯性损害: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病变 平面以下各种感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出汗异常,伴有阶段 性胸腹根性疼痛或束带感。

系统解剖学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系统解剖学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4. 试述小脑幕切迹疝的解剖学基础。
5. 海绵窦的位置、交通,与海绵窦密切相关的结构有哪些? 6. 箭头示硬脑膜窦内的血液流向。
本章小结
思考题
7. 蛛网膜下池的概念,有哪些?
8. 简述脑的血液供应。 9. 大脑中动脉的来源、特点以及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一旦中央支破裂出血会引起什么症状? 10. 简述脑静脉的特点以及分布。
织、脂肪、淋巴管、静脉丛和脊神经根等。软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
膜下隙,含脑脊液。 2. 硬脑膜由两层合成,与颅盖骨连接疏松,易剥离,当硬脑膜血管损 伤时,可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底各骨紧 密结合,故在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与蛛网膜撕裂,引起脑脊液外漏。
本章小结 3. 硬脑膜的内层褶叠形成若干突起(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
脑的被膜模式图
蛛网膜粒和硬脑膜窦
系统解剖学(第9版)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1)大脑镰:呈镰刀状,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 脑纵裂内。
(2)小脑镰:位于两侧小脑半球之间。
(3)小脑幕:形似幕帐,伸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大脑 横裂内。其前内缘称幕切迹,与鞍背形成小脑幕裂孔, 有中脑等通过。当小脑幕以上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 时,海马旁回和钩可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形成小脑幕切
大脑半球的动脉(内侧面)
脑底的动脉
系统解剖学(第9版)
3.大脑动脉环 由两侧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段、两侧颈 内动脉的末端和前、后交通动脉相连而成。 在蝶鞍之上,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功能意义:颈内动脉与椎动脉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脑底的动脉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脑的静脉 不与动脉伴行,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收纳皮质及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 汇入邻近的硬脑膜窦。深静脉收纳基底核、内囊、间脑、脉络丛等静脉血, 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汇入直窦。

系统解剖学笔记之__脊髓

系统解剖学笔记之__脊髓
板层Ⅷ(lamina Ⅷ):由大小不等的细胞组成。在脊髓胸段,位于前角底部;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仅限于前角内侧部。此层的细胞为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板层的纤维终末和一些下行纤维束(如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的终末,发出纤维到第Ⅸ层,影响两侧的运动神经元,直接或通过兴奋?运动神经元间接影响?运动神经元。
一、位置和外形图17-1
脊髓外形简图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的膨大,即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和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前者自第4颈节至第1胸节,后者自第2腰节至第3骶节。这两个膨大的形成是因为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与四肢的出现有关。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自此处向下延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filum terminale (图17-1),长约20cm,向上与软脊膜相连,向下在第2骶椎水平以下由硬脊膜包裹,止于尾骨的背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图17-3,4)上,可见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central canal,围绕中央管周围是“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周是白质。
每侧的灰质,前部扩大为前角anterior horn或前柱;后部狭细为后角或后柱posterior column,它由后向前又可分为头、颈和基底三部分;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L3),前、后角之间有向外伸出的侧角或侧柱lateral column;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为灰质前连合anterior gray commissure和灰质后连合posterior gray commissure,连接两侧的灰质。因灰质前、后连合位于中央管周围,又称中央灰质。

脊髓疾病与周围神经病

脊髓疾病与周围神经病



胸髓:1、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 瘫 2、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 碍,出汗异常 腰膨大:1、受损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2、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尿 便障碍。

脊髓半侧损害:引起脊髓半切综合 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 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障碍及血 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触觉保留。
一、临床表现 1 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2 疼痛部位:以一侧叉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为主,大多为单侧以二、 三支多见,也可以二、三支同时发作。 3 疼痛特点: (1) 突然发生,突然停止,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剧痛, 短暂,数秒至1~2分钟,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 (2) 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为敏感区,轻触这些地方可诱 发,称为扳机点,因此,常在洗脸、刷牙、吃饭、说话时诱发 (蓬头垢面、食水不进) (3) 严重者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 痛性抽搐。疼痛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 4 体检:NS(—)。 5 5 周期性发作,数日、数周、数月不等。 6 6 缓解期正常。
4.运动障碍: 脊髓半脊髓半切的表现: 脊髓全切的表现: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双侧锥体束受损可出现尿潴留、便密;圆 锥马尾受损可出现尿、便失禁。 五.辅助检查 1.腰穿: ①奎根试验示椎管梗阻。 ②CSF蛋白含量↑,而细胞数正常。 2.脊柱 X线平片:可出现脊柱外伤、脱位、骨质破坏、锥间 孔扩大等。 3.脊髓造影:可显示锥管梗阻界面(病变下界)。 4.CT、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轮廓。
3.判定髓内髓外病变(纵定位):
髓内 N根痛 感觉障碍 半切征 -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从上→下进行性发展 少 髓外 + 从下→ 上进行性发展 多

13、脊髓n

13、脊髓n

Rexed板层结构
• • • • • • • • • Ⅰ层相当于后角缘层 Ⅱ层相当于胶状质 Ⅲ、Ⅳ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 Ⅴ层位于后角颈部 Ⅵ层位于后角基部 Ⅶ层相当于中间带 Ⅷ层位于前角基部 Ⅸ层相当于前角运动细胞群 Ⅹ层位于中央管周围
Ⅰ--- Ⅵ层相当后角 Ⅴ---- Ⅵ层与调节运动紧密相关
(二)白质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1、上行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功能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和温 度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冲动。
髓内病变(脊髓空洞症):首先身体上半部痛、温 觉障碍,继续进展,痛、温觉障碍由上而下进行
髓外病变(髓外肿瘤):首先身体下半部痛、温觉 障碍,继续进展,痛、温觉障碍由下而上进行
2、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 位置 外侧索后部和前正中裂两侧 • 组成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 功能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 定位 由内向外,依次为: 颈、胸、腰、骶
脊髓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车俊敏
第一节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 :椎管内,上端 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 接,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新生儿脊髓可达第3腰椎 水平。
(2/3。全长约42~45cm)。
外形: 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均, 两处膨大 颈膨大(C5—T1) 腰骶膨大(L2—S3) 脊髓圆锥、终丝 6条沟裂 : 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节
(1)薄束和楔束
• 位置:后索 • 组成: T5以下→薄束 T4以上→楔束 • 定位 SLTC 内→外 • 功能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 动。
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 1、病人闭目站立时,表现倾斜,摇晃并易摔倒 精细触觉和震动觉消失。 胸髓第4 节以上后索病变 内侧部:可侵犯薄束,下半身深部感觉障碍 外侧部:可侵犯楔束,上半身深部感觉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脊髓
第一节脊髓
一、位置:位于椎管内。

二、外形
(一)两处膨大
颈膨大(连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腰骶膨大(连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

(二)六条沟裂
前正中裂(1条)、后正中沟(1条)、前外侧沟(2条)连有脊神经前根、后外侧沟(2条)连有脊神经后根。

(三)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腰椎穿刺的部位:腰椎(L)3-4或腰椎(L)4-5棘突之间。

三、内部结构
(一)灰质
1.前角:运动神经元。

2.后角: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3.侧角:骶(S)2-4含有副交感神经元,胸(T)1-腰(L)3含有交感神经元。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楔束: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压觉。

2.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习题】
1.脊髓位于()
A.椎管
B.颅腔
C.横突孔
D.椎间孔
2.薄束、楔束的功能是()
A.传导痛温觉和粗略触觉
B.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C.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D.传导平衡觉
3.皮质脊髓束的功能是()
A.传导痛温觉和粗略触觉
B.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C.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D.传导平衡觉
4.灰质前角内是()
A.运动神经元
B.感觉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神经胶质细胞
5.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A.骶(S)2-4
B.胸(T)1-腰(L)3
C.骶(S)3-4
D.腰(L)2-骶(L)4
6.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A.骶(S)2-4
B.腰(L)2-骶(L)3
C.骶(S)3-4
D.腰(L)2-骶(L)4
7.腰椎穿刺的部位()
A.骶(S)2-4
B.腰(L)2-骶(L)3
C.腰1-2或腰2-3之间
D.腰(L)3-4或腰(L)4-5之间【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B
6.A 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