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
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流程
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操作流程: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操作,从土壤中分离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微生物,以研究其在生物降解纤维素过程中的作用。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温环境下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与鉴定.2.采用低温培养的方法从秸秆堆肥中筛选出3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茵。
3.通过PCR克隆这3株茵的16s rDNA并与相似菌株做比对.进一步构建分子进化树.来研究其分类情况。
4.综合其个体形态、茵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发育树构建结果等分类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菌进行化能异养、短杆状、无出芽分裂、好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无丝状菌体、有细胞壁且能独立生存。
应为其第二部分滑动细菌或第七部分的假单胞菌类。
由于滑动细菌能在“固体表面和汽一水交界面缓慢滑动”,故其固体菌落边缘应不整齐,且其一般形成亮色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将灭菌的滤纸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贴在已凝固的平板上,用接种环蘸取土样,点样在平板滤纸上,15℃下培养10 d。
用接种环从有滤纸水解透明圈的单菌落处刮取细菌,在贴有滤纸的初筛平板上划线,计数并且观察。
三、实验仪器:1、材料试验材料为背阴处长时间堆放的秸秆堆肥表层;2、培养基:初筛培养基。
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
:啦嘞1.00 g,MgS04·7H20 0.30 g,NaCl 0.10 g,F'eCl3O.0l g,NaN03 2.50 g,CaCi2 0.10 g,琼脂18.00 g,蒸馏水l000lnl,pH值7.0~7.2.121℃灭菌20min。
无淀粉滤纸(浙江富阳纸厂)用浓度l%的醋酸浸泡一夜后用浓度2%的Na-2C03水溶液洗至中性,晾干备用。
把上述处理过的滤纸剪成直径约为8 ca的圆形滤纸片.放在干净的平皿中,用报纸包好.采用湿热的方法灭菌;3、复筛培养基。
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啦P04 1.009,m.庐04‘7H200.309。
NaO 0.109.FeCl30.01g,NaN03 2.50 g.CaCl20.10g,羧甲基纤维素钠lO.00 g,琼脂18.00g,蒸馏水10130ml,pH值7.0—7.2,121℃灭菌20 min。
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的分离与提纯
感谢邓振山老师耐心和细致的指导
感谢大三学长、学姐给予的宝贵 意见与建议 同时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方法与流程
样品采集
取文汇山落叶覆盖下 的腐殖土、延河河泥 取土壤悬浮液10ml于选 择培养基中,置摇床中 150r/min,50*C,振荡培 养6天
取已初筛培养的菌液10ml转 接到新鲜的选择培养基中按 照之前的条件继续培养2—3 天 将复筛的菌液通过划线接种到刚 果红鉴别培养基上37*C下培养2— 3天,观察透明圈
分解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与提纯
指导老师: 邓振山 班 级: 11级生物科学 组 员: 陈静 李佳 刘治林 马绥斌 汪志强 冉孟成
目的意义 实验用品 实验方法与流程
实验结果
实验前景、分析与讨论 致谢
实验用品
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KH2PO4 1.0g; MgSO4 0.3g; NaCI 0.1g; NaNO3 2.5g; GaCI2 *6H2O0.1g; FeCI30.01g; 无菌滤纸;pH7.0 鉴别培养基:刚果红培养基(复筛培养基): CMC-Na 3.0g (NH4)2SO4 2.0g K2HPO41.0g MgSO4﹒7H2O 0.5g 胰蛋白 胨 1.0g 琼脂 20g 刚果红 0.0692g 水 1000ml PH 7.0 --7.5 主要仪器:摇床
初筛
转接与复筛
分离与纯化
实验结果 经过ຫໍສະໝຸດ 次分离纯化,分离;接种到刚果红培养基上筛选得如下菌:(主要:细菌、放线菌)
实验前景
酶活力测定:
原理
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通过检测葡萄 糖的量间接测定
分析与讨论
本次试验由于时间等方面条件限制,没有具
体鉴定菌株的类型,我们很清楚纤维素分解 菌是一种复合杂菌,自然状态下,纤维素的彻 底降解是在微生物体系中多种微生物长时间 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种群间存在着协同 作用。所以降解纤维素菌株混合优化培养是 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同时纤维素降解菌 酶活的测定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研究内容。
实验设计2: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设计实验目的:1.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2.掌握刚果红染色的机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1.以纤维素喂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能选择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2.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塘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实验仪器与用具:除实验五中用到的外,还需要恒温振荡培养箱实验材料和试剂:取自湿地或原生林地的土样(大于20g)羧甲基纤维素钠,酵母粉,磷酸二氢钾,蛋白胨,琼脂粉,氯化钠,刚果红,硝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镁,磷酸氢二钠,纤维素粉,蔗糖(也可以用廉价的秸秆磨成粉末代替纤维素粉)实验步骤:将称量好的蔗糖,硫酸亚铁,硫酸镁,磷酸氢二钠,硝酸钠,2g纤维素粉(秸秆粉)倒入500ml锥形瓶内,再加入200ml蒸馏水,给锥形瓶封口,充分振荡摇匀,得选择培养基,备用。
讲称量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4g琼脂粉加入另一个500ml锥形瓶内,再加入200ml蒸馏水,给锥形瓶封口,充分振荡摇匀,得鉴定培养基,备用。
用5ml微量可调移液器向编号为1--5号的试管内分别加入9ml蒸馏水,塞上棉塞,备用。
讲配制好的选择培养基,鉴定培养基,5支装有蒸馏水的试管,包好的培养皿(最少9个),枪头放入灭菌锅内在121度下灭菌20min。
灭菌后,取出灭菌锅内物品,放入超净台内,用酒精棉球擦拭超净台面和实验者的双手,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将称量好的20g土样加入到选择培养基中,给锥形瓶封口,充分振荡摇匀。
将选择培养基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内培养48h(震动培养箱转速为200r/min,控制温度为30度)。
等鉴定培养基冷却到不烫手时,在超净台内酒精灯火焰附近往每个培养皿内倒入20ml左右鉴定培养基,在超净台面轻轻摇匀,熄灭酒精灯,等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超净台上。
48h后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取出选择培养基,置于超净台上点燃酒精灯,再用1ml微量可调移液器移取1ml选择培养基的菌液到1号试管内,得到稀释10-1的稀释液,并用此方法依次稀释10倍,在5号试管内得到10-5的菌液稀释液,再用1ml微量可调移液器移取3号试管中的菌液,滴加2滴到平板上,用涂布器在平板上均匀涂布(注意涂布器要灼烧一下),依照此方法同样将4号5号试管内的菌液涂布到培养皿中,不同菌液每个涂2--3个平板,将涂布好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内,30度培养1--2d,1-2d后取出恒温培养箱内的平板。
分解纤维素的菌的分离与提纯
0 1 2 3 4 5 6 7 8
项目 用接种环从试管里取一环活化后 的菌株,加入到产酶发酵培养基 0 0.2 0.4 0.6 0.8 1.0 1.2 葡萄糖标准 上培养,每隔一天取一定培养液, 液/ml 离心(8000r/min,10min)取上 0 0.2 0.4 0.6 0.8 1.0 1.2 清液,即为粗酶液。 相当于葡萄
实验用品
培养基:
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培养基) : CMC-Na 3.0g (NH4)2SO4 2.0g K2HPO4 1.0g MgSO4﹒7H2O 0.5g 胰蛋白胨 1.0g 琼脂 20g 刚果红培养基(复筛培养基):CMC-Na 3.0g (NH4)2SO4 2.0g K2HPO41.0g MgSO4﹒7H2O 0.5g 胰蛋白胨 1.0g 琼脂 20g 刚 果红 0.0692g 水 1000ml PH 7.0 发酵产酶培养基:CMC-Na 10.0g (NH4)2SO4 4.0g KH2PO4 2.0 MgSO4.7H2O 0.5g H2O 1000ml PH 6.0
1.4
1.6
1.4
1.6
糖量/mg 蒸馏水/ml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DNS试剂/ml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混匀后,放入沸水中,准确沸水浴8分钟,取出 冷却至室温,加入21.5ml蒸馏水,以0号为对照 在540nm下测定其OD值,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酶活力测定
还原糖测定为DNS试剂法540nm处有最大吸 光值,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反应液的 颜色强弱成比例关系。根据产生葡萄糖的量 间接作为酶活力衡量标准。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别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1.土样采集
土样采集的方法与本专题课题2类似.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由于
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 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如果找不到适宜的环境,
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
选择培养需要的仪器有:250mL锥形瓶、无菌称量瓶、药匙、1mL和10mL的移液管、天平、摇床、温度计等.
培养基的制备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 在250mL锥形瓶中装入30mL培养基,用8 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包装纸〔或报纸〕,用线绳扎紧,在121c 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选择培养的操作: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参加装有30mL培养基的摇瓶中.将摇瓶置于摇床上,在30c下振荡培养1〜2d,至培养基变混浊.此时可以吸取0.1mL培养液
进行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也可以按课本中所述,重复选择培养的步骤一次,然后再进行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
3.刚果红染色法别离
纤维素分解菌这一步所需要的仪器有:无菌培养皿、涂布器、1mL移液管,装有9mL
无菌水的20mL大试管,温箱等.
培养基的制备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200mL培养基,在
121 C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倒平板操作:将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熔化,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在无菌的培养皿中倒入
15〜20mL培养基,凝固后待用.
制备菌悬液:根据本专题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 稀释最大倍数至106.。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1.实验目的:1.掌握纤维素降解菌的的分离和筛选的方法2.学会会培养基的制备3.再次了解菌落的形态2.实验原理:从美术楼后面树林中取适量的土壤,用无菌水将得到的样品经适当稀释, 在28℃下培养1d,稀释10-6、10-7、10-8三个浓度,分别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中培养, 每组3个平行,在37℃下培养2-3 d,然后进行初筛,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的菌株。
最后镜检。
3.试验方法:1. 取样先从树林中取10g土壤(10—15cm深)。
用灭菌的塑料袋盛装。
2.饥饿培养秤取10g土壤,置于250ml的装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摇匀,在37℃下培养1d。
3.梯度稀释所需仪器:试管(8支)、洗耳球、移液管。
需要先经高压蒸气灭菌的仪器:试管(每只内装9ml蒸馏水)、移液管。
用移液管从饥饿培养土壤液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
然后用移液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1,10-2,10-310-4,10-5,10-6,10-7,10-8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4.选择培养○1刚果红培养基的制备所需要的仪器有:500ml锥形瓶、天平、药匙、玻璃棒、电炉、摇床、培养基,用2层纱布加棉花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报纸,用线绳扎紧,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灭菌后,倒9个灭菌平板,凝固后待用。
○2涂布平板将上述已倒培养基的9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6、10-7、10-83种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划3个平板)。
然后用移液管分别由10-6、10-7,10-8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涂布器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10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38℃倒置培养2-3d,至菌落长出,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1`
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革兰氏染色 菌体形状 Gram’ s Bacterial
staining shape
荚膜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芽孢 运动性
+ + +
菌体大小
Bacteria μ size ∥ m 1. 0~1. 5 × 1. 8~2. 8 1. 2~1. 5 × 2. 0~2. 5 1. 0~1. 5 × 2. 5~3. 2
图1 菌株 WH 12 对滤纸的降解
Fig. 1 The degradation of filter paper with strain WH 12
将获得的 PCR 产物送交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 限公司测序。
1. 7. 3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将测得的 16S rDNA
表1 3 株纤维素降解菌的个体形态观察结果
对3株菌在复筛培养基上15进行形态观察结果见表2菌株wh12对滤纸的降解fifilterpaper株纤维素降解菌的个体形态观察结果tablndividualmorphologicalobservatihreestrainscellulosedegradingbacteri菌种strai革兰氏染色grastaining菌体形状bacterialshape荚膜capsula芽孢gemma运动性motility菌体大小bacteri株纤维素降解菌的菌落形态观察tablcolonialmorphologicalobservatihreestrainscellulosedegradingbacteri菌种strai大小sizemm颜色color干湿状况drywetconditions形状shape高度height透明度transparency边缘edgewh1扁平半透明整齐wh3扁平半透明整齐wh12不规则圆凹下近透明整齐可见3株菌具有不同的菌落形态
实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实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生物与生活》章节。
具体内容为:通过实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实验内容包括:纤维素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纤维素的概念和微生物的种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纤维素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培养皿、接种针等。
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纤维素和微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纤维素和微生物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纤维素的概念和微生物的种类,让学生了解纤维素和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的接种、培养等步骤。
4. 观察与分析: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纤维素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实验中使用了哪些微生物?(2)这些微生物对纤维素有什么作用?(3)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有哪些?2. 答案:(1)实验中使用了酵母菌和霉菌。
(2)酵母菌和霉菌能够分解纤维素,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涂布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纤维素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分离微生物的方法等知识?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纤维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纤维素的食品添加剂、纤维素的环保作用等。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档: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土样的采集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
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
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要铲去表层土。
另外,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3.富集培养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先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富集培养所需要的仪器有:250ml锥形瓶、天平、药匙、玻璃棒、电炉、摇床、玻璃珠、称量纸等。
选择培养基的制备比例见下: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纤维素粉 5gNaNO31g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按上表比例配制50ml选择培养基。
在250ml锥形瓶中装入50ml培养基,放5~6颗玻璃珠,用8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牛皮纸,用线绳扎紧,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50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
将瓶置于摇床上,在30℃下振荡培养3~4d,至培养基变浑浊。
4.梯度稀释所需仪器:试管(7支)、移液器、枪头。
需要先经高压蒸气灭菌的仪器:试管(每只内装9ml蒸馏水)、枪头(黄色、蓝色)。
用量程为1000µL的移液管从富集培养土壤液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
然后换枪头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5.刚果红染色法分离与观察(涂布平板)所需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温箱等。
需要灭菌的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完美修改)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习目标:1.能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2.能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这类微生物的应用。
3.能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自主学习: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三种元素,是一种糖。
2.纤维素的分布: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3.纤维素酶的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酶、酶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染色法。
2.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试验设计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
注意: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的环境。
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四.课题延伸1.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
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典例精析【例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例2】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例3】本实验关于选择培养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1.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高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高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2.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②梯度稀释③选择培养④涂布培养⑤筛选菌株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②③⑤3.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有( )A.NaNO3B.KCl C.酵母膏D.纤维素粉4.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所用到的方法是( )①稀释倒平板法②涂布平板法③单细胞挑取法④选择培养基分离A.①②B.②③④ C.②③D.①③④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 D.无菌的牛肉汤◇◇基础自测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A.杨树 B.小麦 C.玉米 D.棉花2.纤维素酶能够分解()A.纤维素的微生物 B.淀粉的微生物 C.纤维素 D.淀粉3.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葡萄糖 D.麦芽糖4.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A.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6.下列哪种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A纤维素分解菌 B.牛 c.羊 D.兔7.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 )A.桌子上 B.温箱里 C.窗台上 D.摇床8.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A.清澈 B.浑浊 C.红色 D.产生透明圈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10.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1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纤维素降解菌类的分离与鉴定系列实验一、实验背景纤维素就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属于多糖类物质,就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
如能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
由于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产纤维素酶的细菌与真菌,因而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
从20世纪40-50年代起,针对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分离筛选方法。
迄今为止有关纤维素降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报导已有很多,如细菌中的生孢噬纤维菌属、噬纤维菌属及纤维单胞菌属等;放线菌由于能形成芽孢,与真菌相比较耐高温与各种酸碱度,故在高温阶段放线菌对分解木质素与纤维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及小单胞菌属等;真菌中研究较多的就是青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等,其中以木霉属的菌株纤维素酶活较高。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添加少量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纤维素酶产生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经刚果红染色与稀碱液固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水解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快速定性鉴定纤维素酶产生菌酶活大小。
与传统纤维素酶活检测方法比较,本方法菌丝生长快,两天后菌落经染色,透明圈边缘清晰,直观性强,与酶活力成一定线性关系。
纤维素就是世界上所有植物的组成部分,就是地球上最为丰富且可再生的资源。
随着世界能源形势趋于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利用纤维素生产有高附加值资源的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
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
因此分离与筛选高酶活性的菌株就是有效利用纤维素物质的关键。
二、实验目的从目标试样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三、实验材料:1、样品的采集1)风干土样E4-1、E2-6、 E2-6试样。
2)潮湿土样E4-1、E2-6、 E2-6试样。
2023高中生物人教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教案
2023高中生物人教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实验,了解微生物在分解纤维素中的作用,培养高中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纤维素是一种由β-葡聚糖链组成的多糖,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由于纤维素在自然环境中分解缓慢,需要微生物来进行降解。
纤维素分解的关键微生物主要包括产木质素酶的真菌和产纤维素酶的细菌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清洗工作台和试管,消毒实验器材。
b. 准备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如半固体纤维素琼脂培养基)。
c. 从不同环境样品(如土壤、果皮等)中采集微生物样品。
2. 分离微生物:a. 取一小块含有纤维素的植物样品,如玉米芯,置于试管中。
b.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含有纤维素琼脂培养基。
c. 使用火焰消毒的环铬璃棒划过植物样品表面,使微生物与培养基接触。
d. 将试管加盖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如28℃)下培养2-3天。
3. 分离培养基上的微生物:a. 取出培养好的试管,观察培养基表面是否出现微生物生长的斑点。
b. 使用火焰消毒的环铬璃棒,分别划过生长斑点的中心,每次划过后,将环铬璃棒归入无菌培养基管中。
c. 用细口滴管取出无菌培养基管中的微生物液滴,分别滴到不同的含有纤维素琼脂培养基的试管中。
d. 加盖后,将试管再次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继续培养2-3天。
4. 观察微生物生长:a. 取出培养好的试管,观察琼脂培养基表面是否出现微生物生长的斑点。
b. 根据生长斑点的特征,可初步判断分离到的微生物是否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
c. 选择生长最旺盛的菌落进行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中是否观察到微生物生长的斑点?2. 分离的微生物是否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3. 将生长最旺盛的菌落进行鉴定和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需事先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与真菌的污染。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温环境下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与鉴定.2.采用低温培养的方法从秸秆堆肥中筛选出3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茵。
3.通过PCR克隆这3株茵的16s rDNA并与相似菌株做比对.进一步构建分子进化树.来研究其分类情况。
4.综合其个体形态、茵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发育树构建结果等分类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菌进行化能异养、短杆状、无出芽分裂、好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无丝状菌体、有细胞壁且能独立生存。
应为其第二部分滑动细菌或第七部分的假单胞菌类。
由于滑动细菌能在“固体表面和汽一水交界面缓慢滑动”,故其固体菌落边缘应不整齐,且其一般形成亮色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将灭菌的滤纸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贴在已凝固的平板上,用接种环蘸取土样,点样在平板滤纸上,15℃下培养10 d。
用接种环从有滤纸水解透明圈的单菌落处刮取细菌,在贴有滤纸的初筛平板上划线,计数并且观察。
三、实验仪器:1、材料试验材料为背阴处长时间堆放的秸秆堆肥表层;2、培养基:初筛培养基。
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
:啦嘞1.00 g,MgS04·7H20 0.30 g,NaCl 0.10 g,F'eCl3O.0l g,NaN03 2.50 g,CaCi2 0.10 g,琼脂18.00 g,蒸馏水l000lnl,pH值7.0~7.2.121℃灭菌20min。
无淀粉滤纸(浙江富阳纸厂)用浓度l%的醋酸浸泡一夜后用浓度2%的Na-2C03水溶液洗至中性,晾干备用。
把上述处理过的滤纸剪成直径约为8 ca的圆形滤纸片.放在干净的平皿中,用报纸包好.采用湿热的方法灭菌;3、复筛培养基。
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啦P04 1.009,m.庐04‘7H200.309。
NaO 0.109.FeCl30.01g,NaN03 2.50 g.CaCl20.10g,羧甲基纤维素钠lO.00 g,琼脂18.00g,蒸馏水10130ml,pH值7.0—7.2,121℃灭菌20 min。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步骤
1.2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纤维素 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下列过程:
纤维素
纤维பைடு நூலகம்糖
葡萄糖 C1 酶、Cx 酶 葡萄糖苷酶
〖思考 1〗实验分析:投影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尽管醋酸-醋酸钠缓 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 pH。 〖思考 2〗1 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 25 ℃,其它反应条件最适宜情况下, 在 1 min 内转化 1mmol 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活动 2:阅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3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颜色反应直接 筛选。 2.4 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 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 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设计 活动 3:完成实验方案流程图,讨论回答问题: 选择培养
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弄懂实验操作的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步骤
课题: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掌握从土壤 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弄懂实验操作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这节课我们以纤维素分 解菌的分离与纯化为例,巩固加深对这方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 1:阅读“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 1.1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 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 素酶。 延伸: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肠胃中的共生物生物。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菌种筛选方法的设计。
2、学习并掌握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就无法形成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培养基中就会出现透明现象。
根据透明圈的大小从而可以筛选活性高的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材料
取样:树根下腐烂叶较多的泥土
刚果红培养基: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25g,纤维素粉1.9g,刚果红0.2g,琼脂2g,蒸馏水100ml,PH7.0,1210C灭菌20min
基本培养基:磷酸二氢钾4.5g,磷酸氢二钾10.5g,硫酸铵4.5g,柠檬酸钠1g,水1000ml,葡萄糖2g,VB12g,硫酸镁(20%)1g,1210C灭菌20min
试剂与器皿:无菌水,平皿,接种环,接种针,恒温箱等
四、操作方法与步骤
1、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5ml培养基的摇瓶中。
将摇瓶置于摇床上在300C下振荡培养1-2天,至培养基变混浊。
吸取一定的培养基到另一新鲜的选择培养基中,直到培养液变浑浊。
2、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6倍
3、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刚果红培养基),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 300C倒置培养。
在倒平板时就加入了刚果红
4、纯化培养:在产生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挑取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0C- 370C培养,可获得纯化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样的采集
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
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
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要铲去表层土。
另外,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
3.富集培养
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先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富集培养所需要的仪器有:250ml锥形瓶、天平、药匙、玻璃棒、电炉、摇床、玻璃珠、称量纸等。
选择培养基的制备比例见下: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粉 5g
NaNO
3
1g
Na
2HPO
4
•7H
2
O
KH
2PO
4
MgSO
4•7H
2
O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按上表比例配制50ml选择培养基。
在250ml锥形瓶中装入50ml培养基,放5~6颗玻璃珠,用8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牛皮纸,用线绳扎紧,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50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
将瓶置于摇床上,在30℃下振荡培养3~4d,至培养基变浑浊。
4.梯度稀释
所需仪器:试管(7支)、移液器、枪头。
需要先经高压蒸气灭菌的仪器:试管(每只内装9ml蒸馏水)、枪头(黄色、蓝色)。
用量程为1000µL的移液管从富集培养土壤液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
然后换枪头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5.刚果红染色法分离与观察(涂布平板)
所需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温箱等。
需要灭菌的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
(1)鉴别培养基的制备比例如下: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CMC-Na 5-10g
酵母膏 1g
KH
2PO
4
琼脂 15g
土豆汁 1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按以上比例配制200ml鉴别培养基和10mg/ml的刚果红(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往培养基中加入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凝固后待用。
(2)涂布平板
将上述已倒培养基的十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4、10-5、10-6三种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写3个)和一个空白平板(留作对照用)。
然后用移液器分别由10-4、10-5、10-6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涂布器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10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30℃倒置培养,至菌落长出,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3)菌落形态观察1~2d 后,平板上长出菌落,并在个别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4)划线分离
将步(1)中的鉴别培养基加热熔化后倒入2个无菌平皿中,凝固后,用接种环挑取(3)中2种菌落在平板培养基上作连续划线。
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温室培养,至长出单菌落。
由此,即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纤维素分解菌。
图表 1 空白
图表 2
10 -
4
图表 3 10 - 5
图表 4
10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