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种药物,对于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剂量。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
一般而言,抗生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来确定。
4.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只有在必要时,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5.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二、抗生素使用管理1. 建立健全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抗生素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监管,严格执行药品审批制度,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安全。
4.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和能力。
三、抗生素使用监督与评估1. 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2. 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四、加强科研和新技术应用1.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科研投入,研究新型抗生素和治疗方案,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2.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如分子诊断技术、抗菌肽等,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法》《抗生素使用与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引导看法为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和临床医生,包含住院部、门诊部等全部涉及抗生素应用的部门和医务人员。
第二章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第三条定期评估和更新医院应定期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评估和更新,依据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条指南和协议的引用临床医生在抗生素应用时,应参考相关国家、地区或医学学会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协议,并在治疗方案上注明引用来源。
第五条抗生素使用的必需性和可行性评估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推断治疗的必需性和可行性,确保抗生素的应用是符合医疗指征和科学依据的。
第六条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病原学检测结果以及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并依据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疗程。
第七条细菌耐药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定期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显现多重耐药和危害性耐药菌株的情况,应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并及时采取措施掌控传播。
第八条抗生素的防备性使用医院应合理掌控抗生素的防备性使用,除非有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否则不得滥用抗生素进行防备性治疗。
第三章抗生素应用管理措施第九条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严格依照科室和职责分工,由专业的药师或临床药学专家参加抗生素的使用审批,并留下相关记录。
第十条抗生素限制使用和监控医院应对特定的抗生素进行限制使用,并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控系统。
医院药学部门应每月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报表向医疗质控委员会汇报,及时矫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头霉素类
▪ 二代头孢特点+抗厌氧菌 ▪ 头孢美唑: ▪ 头孢西丁:
▪
20
氧头孢烯类
三代头孢+抗厌氧菌
拉氧头孢 出血倾向 氟氧头孢 血浓度高、未见出血倾向
21
碳青霉烯类
G+ 肠杆菌科 绿脓杆菌 厌氧菌 对去氢肽酶稳定性 中枢毒性
亚胺培南 泰能 Lmipenem
++
+++
++~+++
+++ 不稳
的抗菌活性
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强了 对抗G+菌活性,增加了 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31
五:抗菌素联合治疗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 药物剂量得以减少
32
33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其它 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异烟肼类 (抑制结核环脂酸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唑类抗真菌药 多粘菌素B和E 烯丙胺类
6
抗生素可分为
浓度依赖性
即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 只要细菌与超过MIC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短时 间即现杀菌作用,并且可维持一定时间。
▪ 头孢克罗:对G+菌抗菌活性较头孢氨苄强,对大 肠、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与头孢羟氨苄相仿
15
第3代头孢菌素
▪ 对多种青霉素酶稳 ▪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 ▪ 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 某些品种的血清半衰期较长
▪ 头孢噻肟: 对肠杆菌科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对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厌氧菌无效,对阴沟杆菌,产气肠杆菌较差。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方法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方法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抗生素的使用则是其中一部分。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确保护理过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探讨护理中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一、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在护理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根据病原体敏感性进行选择: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先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抗生素并非“治万病”的灵丹妙药,应严格控制使用的适应症。
只有在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应考虑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等无法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情况,应采取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遵循合理的抗生素剂量和用药时间: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剂量和用药时间。
严禁擅自减少剂量或提前停药,以免出现治疗失败或抗药性增加的情况。
4. 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对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及时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
通过定期检测临床指标和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二、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抗药性增加:抗生素滥用是导致抗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护理工作中不进行合理应用抗生素,频繁和不当使用抗生素,将加速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发展,导致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去作用。
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避免抗药性增加的重要手段。
2. 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3. 优化护理效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
确保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更好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过程。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抗生素是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它们能够有效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治疗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成为了护士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合理筛选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第一步是准确筛选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护士应该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指征。
只有在存在细菌感染的确切证据时,才能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二、选择适当的药物在确定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后,护士应仔细选择适当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对细菌具有高度杀菌活性的抗生素。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三、明确治疗目标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护士应明确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可能是完全杀灭细菌,也可能是抑制细菌的生长。
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确定治疗的持续时间。
四、监测治疗效果在给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的选择或剂量。
五、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抗生素滥用是导致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遵循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此外,护士还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六、持续教育和自我学习在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护理人员应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
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护士对抗生素使用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护理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
•
新青II: (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剂量4-8g/日
•
氨苄青霉素: 剂量4-12g/日
•
氧哌嗪青霉素: 剂量4-8g/日,已替代了羧苄和磺苄青霉
素,对G(-)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效,但对产酶金葡菌无效.
16
2.头孢菌素类
• 口服: 头孢菌素羟胺苄(cefadroxil)
头孢胺苄(cefalexin) 头孢拉丁(cephradine) 头孢克洛(cefaclor), 希刻劳 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 头孢丙烯(cefprozil) 头孢克肟(cefixime) 头孢布烯(ceftibuten)
• 第四代头孢菌素:
•
• 头孢吡肟(Cefepime)对多种B内酰酶稳定, 抗菌活性较第三代头孢菌素强,t1/2为1.21.7h,80-92%由肾排出,蛋白结合力为5-10%.
•
头孢匹罗(cefpirome)与三代头孢菌素比
抗菌谱广,对G(+)球菌作用强,对某些染色体
介导的B内酰胺酶较稳定,t1/2为2h,80-90%由
80%
(BMJ 1998;317:609)
3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1、耐药性-耐药基因的传播 2、实验失败 用市售鸡蛋不能获培养结果 3、经济损失 大量产品退回消毁 4、归罪于医师 病人化了高昂医疗费用未
能挽救生命,表现在G(-)、G(+)、结核 杆菌耐药 5、真菌感染迅速增加 临床诊治难度大 4
细菌耐药机制: 1、降低细菌胞膜的通透性或改变porin 通道 2、产霉使抗生素灭活--产 内酰胺酶、AG灭活
• 棒酸 (clavulanic acid):
• 安灭菌(augmentin):是羟氨苄青霉素 250mg和棒酸 125mg 2:1 的合剂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学课件演示文稿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医生会选择联合用药。例如,对于细菌性心内膜炎,可采 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但联合用药需谨慎,不当的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交叉 耐药性。
给药方案与剂量调整
给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种类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给 药方案。一般来说,对于急性感染,应给予冲击治疗,即大 剂量给药;对于慢性感染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常规剂 量或缓释剂型给药。
欧洲联盟和欧洲药师协会联盟联合制定了欧洲抗菌素耐药行动计划,
旨在促进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
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与改进措施
抗生素使用现状
我国抗生素使用量较大,其中部分地区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导致抗菌素耐 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改进措施
制定更加严格的抗生素使用规定和标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和 监管力度,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023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学 课件演示文稿》
目 录
• 抗生素概述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 常见感染与抗生素治疗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政策与实践
01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抗生素
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 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 产物,或人为合成的类似物。
分类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 酯类、肽类抗生素等。
抗生素的发展历程
发现青霉素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历史。
发展历程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抗生素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后出现 了多种新型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
抗生素合理应用(全)
PUMC Hospital
目前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现状
Bid=q12h Tid=q8h
青霉素400万u,bid 青霉素200万u,q6h 头孢噻肟2.0g, Bid 头孢噻肟2.0g, q8h 头孢拉定6.0g, qd/3.0,Bid 头孢拉定2.0g, q6h 医护人员认知不足: •各种药物的特性 •规范用药的重要性 头孢呋辛1.5g, Bid/3.0g, qd 头孢呋辛1.5g, q8h
1克静脉注射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孟多 头孢甲肟 头孢西丁 0 1 2 3 4 5 6 7 8 Knothe et al., 1984
T½
9小时
PUMC Hospital
头孢曲松PD/PK特点
半衰期长(8h)
蛋白结合率高(90%),但容易饱和,随着剂量 增加,游离浓度增加,单次给药可产生相对
较高的游离浓度
•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抗生素
应该经受5年以上时间的考验 有足够的时间广泛了解药物(尤其副作用) 对患者而言,价格相对便宜
没有一个患者愿意一天用3次药以上; 没有一个患者愿意进行5天以上的连续治疗; 没有一个患者愿意用使他们感到病情加重的药物; 没有一个患者愿意为一昂贵的处方付钱。
• 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地预防性使用抗 菌药物,药物资源浪费巨大
• 不重视、不了解抗生素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 随意制订给药剂量、途径、分配方案和疗程, 使很多抗菌药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抗菌药物滥用,不但是造成医药费用增加的重 要原因,同时还可引发大量耐药菌产生,对社 会造成危害
Dep. of Emergency Medicine【粉乖留爪】
减少病人个体携带耐药菌数
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抗生素应用指南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抗生素应用指南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指南: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正确的抗生素剂量和使用时间对于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应用的指南,包括剂量的确定和使用时间的安排。
一、抗生素的剂量确定抗生素的剂量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感染严重程度以及细菌的敏感性等。
下面是常见抗生素剂量的一般指导原则: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G的成人剂量为每日6-24克,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的敏感性来确定具体剂量。
儿童剂量一般为每日50-200万单位。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成人剂量为每日0.5-2克,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细菌的敏感性来决定具体剂量。
儿童剂量一般为每日20-40毫克/千克。
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氧西林的成人剂量为每日500-750毫克,分次口服。
儿童剂量一般为每日20毫克/千克,分次口服。
4. 青蒿素类抗生素:青蒿素的成人剂量为每日500毫克,连续3天。
儿童剂量为每日10毫克/千克,连续3天。
5. 其他抗生素:不同抗生素的剂量根据具体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来确定,需要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安排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需要不同的使用时间。
一般来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应遵循以下原则:1. 确诊感染后尽早使用:一旦诊断出细菌感染,应尽早开始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 按医生建议完成疗程:抗生素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全程使用,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自行停药。
过早停药可能导致感染复发或耐药菌株的出现。
3. 定期评估疗效: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定期复诊以评估疗效的好坏。
若症状未改善或细菌仍对抗生素敏感,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的经济性合理使用以节约医疗资源
抗生素应用的经济性合理使用以节约医疗资源抗生素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对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浪费。
为了提高抗生素的经济性使用,节约医疗资源,以下是几点建议:1. 确保准确诊断: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且不同类型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医生应准确诊断患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避免对病毒感染进行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2.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抗菌谱,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感染的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已知的致病菌等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避免使用过于广谱的抗生素,从而减少对正常菌群的干扰。
3. 合理控制用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过高的剂量和过长的疗程不仅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肾功能、年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
4. 充分沟通和教育患者: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教育,告知他们抗生素的适应症、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患者也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得自行随意更改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和加重耐药性问题。
5. 加强监管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同时,应加强医生、护士和药师等医护人员的抗生素使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抗生素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6. 推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医疗机构应加强这方面的设施建设和推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抗生素的经济性合理使用对于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诊断、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合理控制用量和疗程、充分沟通和教育患者、加强监管和培训以及推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引言呼吸内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和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在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中,抗生素的使用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还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意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一、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抗击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如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菌的代谢等。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决定了它们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在选择抗生素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病原菌的特点来合理选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抗生素应用1. 肺炎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引起。
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炎,抗生素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对于细菌性肺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常用的一线药物。
对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抗生素并不适用,需要根据病原体的特点选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有细菌感染。
在治疗支气管炎时,抗生素的应用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确定。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于重度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炎,可以选择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生素在哮喘的治疗中并不常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对细菌感染的易发性增加,医师有时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并发的细菌感染。
此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抗生素,并在短期内使用,避免滥用。
三、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1.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药物。
它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我们战胜了许多疾病。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并非毫无限制,如果不合理应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四环素等。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呢?这是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其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当我们过度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时,细菌会逐渐适应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能力。
这就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变得不再有效,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成本。
想象一下,如果一种曾经能够轻易治愈的感染,因为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而变得难以控制,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其二,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此外,一些人还可能对特定的抗生素过敏,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
其三,造成资源浪费。
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才能做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在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时,需要严格遵循用药指征。
这意味着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细菌培养等,来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只有在明确有细菌感染且使用抗生素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会开具相应的处方。
同时,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过敏史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更需要谨慎。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也应该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这包括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
所谓降阶梯靶向治疗,不但指依据药敏结果选择 窄谱抗菌药品,也指有效控制抗菌药品治疗疗程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
第22页
合理使用抗菌药品--联适用药
联合治疗适应证:
--病因未明严重感染,包含免疫缺点者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品不能控制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或各种病原菌
--“3R”标准: Right patient (适当有指征病人) Right antibiotic (适当抗菌药品) Right time (适当时间即早期治疗和适当疗程)
--“3D”标准: Drug (药品) Dose (剂量) Duration (疗程)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
第24页
优化抗菌药品治疗--合理应用延伸与发展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
第1页
抗微生物药分类
按照化学结构或所作用微生物分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 类、单环内酰胺类、氧头孢烯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糖肽类、多粘菌素 --其它抗生素:克林霉素 --化学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 --抗结核药 --抗真菌药 --抗麻风药 --抗病毒药
第10页
经验性治疗--抗菌药品选择
经验性治疗时在抗菌药品选择上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不一样药品耐药性和诱导耐药性能力 --药品组织渗透性 --给药时间及剂量 --药品毒副作用
初始治疗要选择广谱抗菌药品,因其起效快,可提升治疗准确性
如能取得细菌学检验结果,则要依据这些资料调整改疗, 选择一个窄谱抗生素进入降阶梯靶向治疗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实用PPT
科学(Xue)认识感染性疾病
发(Fa)热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 其他疾病 病因未明
构成比(%) 41.0 18.0 11.9 14.4 14.7
第十页,共六十七页。
科学认(Ren)识感染性疾病
未明(Ming)热:
感染性疾病
国内资料
(n=6875)
59.4
肿瘤性疾病 16.4
立即启用某种广谱抗菌药物,希望(Wang)能覆盖 可能的主要致病菌,及早控制病情发展,以最 大程度地提疗效与拯救成功率。 一旦得到微生物检查结果报告,应调整治疗方 案,或换药以强化针对性,或调整剂量与给药 方式以提高疗效。不宜持续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正确选择抗生(Sheng)素药物
抗生素(Su)的分类 药代学与药效学 给药途径 配伍禁忌
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
给药途(Tu)径
原则:
口服可吸收的抗菌药物只要病情允许病人又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能肌肉注射者就不必静脉滴注或推(Tui)注。 但对于严重感染,仍宜静脉给药!
任一途径投药后,血药浓度多在0.5~4h到达高峰,并迅速分布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配伍禁(Jin)忌
联合用药的目的: 增加抗菌谱的覆盖(Gai)范围,用于混合感染 希望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以提高疗效,用
于控制严重感染 希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减少单个抗生
素的剂量)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配(Pei)伍禁忌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Wu)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 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 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 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 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 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 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 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 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 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 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 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 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 生。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 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 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 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分级原则
•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 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 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 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注意事项 • 1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3篇】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3篇】篇一: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在不断战斗中针对微生物的一种药物,它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先,抗生素不宜自行使用或过度依赖。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否则会造成药物滥用、抗药性产生等潜在危害。
其次,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要掌握恰当,不能自行增加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轻微疾病应当避免使用抗生素,可以采取物理疗法、传统疗法等方法治疗。
再者,使用抗生素要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因为错误的用药选择导致的治疗失败。
此外,要避免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长期大量使用,以保障人类健康。
总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
只有通过科学的使用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适用等现象,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二: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对细菌感染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但是,抗生素也有它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加重患者的负担。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首先,使用抗生素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
不同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用药剂量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用药,不能过早停用,还要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次数使用,绝不能贪图方便或自行减少用药量。
最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就应该立刻停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之,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以避免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作用。
篇三: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药物,对于某些细菌感染疾病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因为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加重医疗难度和病人的负担。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要由医生开具处方。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2.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
BushⅠ 特头点孢:菌▪素主酶要染适色用体于MASmSpAC、溶血性肠杆链菌球属菌和拘肺橼酸链杆所菌致属的沙感雷染氏;菌
Bid=q12h
青霉素400万u,bid 青霉素200万u,q6h
Tid=q8h
头孢噻肟2.0g, Bid 头孢噻肟2.0g, q8h
头孢拉定6.0g, qd/3.0,Bid 头孢拉定2.0g, q6h
医护人员认知不足: •各种药物的特性 •规范用药的重要性
头孢呋辛1.5g, Bid/3.0g, qd 头孢呋辛1.5g, q8h
第二大类:浓度依赖杀菌作用药物
持续后效应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甲硝唑 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及杀菌范围也越大 24小时AUC(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IC、峰浓度/MIC是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抗菌药物在体内起效的过程
剂量
药动学
• 溶解 • 吸收 • 分布 • 代谢 • 排泄
抗生素概述
β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特点
繁殖期杀菌剂,杀菌作用强,
对敏感菌感染疗效肯定。
水溶性好,组织分布广,
大剂量CSF浓度高。
毒性低。
价廉。
过敏反应率高。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肠球菌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等
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鼠咬热、
钩端螺旋体病、流脑、梅毒等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原则
预防用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1. 无菌手术术前应用: 1 次,在麻醉诱导时使用 2. 肿瘤或化疗后: WBC< 2×109/L 3. 老年患者脑血管病后,排痰不畅或神志不清、昏迷 4. 器官移植前后 5. 自身免疫病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抗生素的主要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主要临床应用
抗生素,也称为抗菌药物,是一类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
一、治疗细菌感染
抗生素最主要的临床应用就是治疗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消除感染。
二、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感染
在进行手术之前和之后,医生通常会给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手术是一个创口全开的过程,容易受细菌感染的影响,因此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治疗重症感染
重症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抗生素在这些重症感染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生需要迅速识别病原体,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的蔓延。
四、预防感染传播
抗生素还可以用于感染传播的预防。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例如医院或养老院,感染易于传播,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的扩散,保护其他患者的健康。
总之,抗生素在临床上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预防感染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使用抗生素,以保护人类免受细菌感染的威胁。
抗生素合理应用
而不降低疗效。 碳氢酶烯类中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都有强大
旳杀菌活性,又显示较长旳PAE,所以临床可合适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采用1-2次/日旳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旳PD特征与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为浓度-依赖性旳抗生素,它们旳浓度越高 杀菌作用越强。
•连续长久旳药效及PAE及PALE
•PK/PD评价参数为Cmax/MIC, 对常见细菌旳期望值应在 8-10以上。
•PAE也具有浓度依赖性
•提议一日单次足量给药:耳、肾细胞对该类药物旳摄 取具有饱和性,增长药物浓度不会再增长摄取量,一日 屡次或连续静滴时,尽管Cmax相对低,但维持时间长, 有较高百分比旳药物被肾皮质摄取,易造成蓄积中毒
抗生素合理应用精华
有关咳痰标本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试验室处理; 咳痰标本应用最早且广泛,但也是最受争议旳标本 ;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旳医务人员指导; 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
药动学
感染
生
物
部位
效
浓度
应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PK)
经典定义:是机体对药物旳作用(What the body
does to the drug)即药物体内过程,A.D.M.E。
Distribu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次活动内容3.抗生素使用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
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4.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联合应用预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联合用药适应症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抑制水解酶的细菌感染;需较长时间应用抗感染药,且细菌对其易致抗药的(如结核杆菌)。
临床常见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可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旦药敏试验出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用抗生素。
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红霉素加氯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
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肠杆菌感染因易耐药常采用氨基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氨基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
绿脓杆菌感染多采用联合用药。
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苄青霉素。
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效果很好。
抗菌药的配伍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
因此氨基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
头孢类与青霉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低且易受pH值影响,严禁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 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碳酸氢钠等)配伍。
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
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于-1小时内滴完。
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增强,氨基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
二、发现的问题1 无指征用药一些没有感染迹象或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存在而使用抗生素。
2 轻症用重药较轻的感染,使用一般抗生素即可达到抗炎作用,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使用头孢氨苄等强效抗菌剂,甚至多联用药。
3 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发挥抗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延缓耐药株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调查中发现不合理联用有几种情况:①具有药理性拮抗药联用,如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因两药受体相同而互相竞争呈拮抗作用,抵消了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
②重复联用,如青霉素与先锋霉素联用,红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③毒性相同或相近药物联用,如头孢类与氨基甙类均有肾毒性作用,两药合用可增加肾功能损害[2]。
④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联用,如青霉素与氯霉素合用,因后者使细菌不能进入繁殖期,使前者发挥不了杀菌作用。
4 更换药物过频检查中发现有些病例1~2天就撤换抗生素,一种用药方案应于72小时后判定疗效,更换过快无法确定其疗效,容易产生耐受性,延误病情。
5 用药时间过长一般感染控制后3天可考虑停药。
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用药时间过长,甚至一直用到出院,不仅浪费药物,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便。
6 用药剂量过大如头孢唑啉常用治疗量是每天~,重症可增至每天,检查中发现有的病例用到~/天,药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副作用。
7 预防性用药过滥一般无感染无需用抗菌药物,仅在感染才用适当抗生素预防,而且疗程应尽量短、药种尽量少、剂量尽量小。
8 药物选择不当未作药敏试验时,应根据不同的感染选择适当的抗菌素,9忽视特殊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对于出血多或并有贫血症的病人,不宜使用,丁胺卡那霉素的肾毒性反应,在老年病人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应避免使用.临床路径工作一、本次活动内容临床医生职责: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③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④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⑤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护士职责: 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③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④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⑤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⑥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⑦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⑧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⑨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二、发现的问题1、医院实施的临床路径是根据卫生部的统一要求进行的,选择的都是病理相对明确,治疗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病种,如阑尾炎、支原体肺炎、心肌炎等常见病。
2、临床路径更关注实践性。
从理论上看,要让医生对所有患者执行同一种路径是不现实的,因为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这也是不少临床医生对临床路径有些抵触情绪的原因。
3、在临床路径的方案设置上也有不少牵制。
4、临床路径对患者进入路径的条件也较为苛刻,单病种一旦有并发症的话,就很难进入。
病案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除常规建立病案工作制度、病案归档制度、编码员工作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等等,还要建立病案质量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有章可循,才能确保病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提高病案管理监控人员的自身素质组织自学《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与代码标准应用指南》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并熟练掌握病案书写规则。
病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为病案质量的监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抓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出院病历在出科前,要求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要分别审阅、修改、签名、登记,然后再由质控办审阅后交病案室,病案室人员编目时再进行监控,这样层层把关,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
制定有效可行的奖惩制度根据病案书写和编目的顺序,首先将查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内容排列,然后根据错误的大小制订出和奖金相应的百分比,每天病案质量检查和编目时,如发现错误,就在相应的项目上打勾,操作方便快捷。
及时反馈信息,更改错误病案质量检查与编目完毕,将有错误的病历单独放置,同时通知医生来更改,并录入我们自编的查询程序,每月可综合查询出科室每个人累计错误有多少条,应扣多少分,然后打印交科室负责人及经管科,并每月在院周会通报。
二、发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病历书写质量上,如诊断名称术语不规范,接诊日期、出入院日期及天数漏填、外部损伤和中毒原因不明、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病案首页、住院记录、出院小结诊断排列顺序颠倒、出院记录不及时完成,病案内容记录不完整等等。
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作为法律依据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科室急救用药品管理急救用药品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所用,必须妥善严格管理,保证做到随用随上,不能延误抢救应用。
一、急救药品要有专柜存放,要有固定地点。
二、急救药品要有清晰的药品目录。
三、急救药品要齐全,以满足临床抢救病人的需要。
四、急救药品要由专人管理,实行急救药品日交接制和周核对制。
每日交接。
五、每周检查一次,并在急救药品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登记签名。
六、急救药的存放要由相对固定的放置位置,以便紧急时以最快的速度使用。
七、急救药品要注意防潮防晒,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处。
八、要专人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清点,对用过的药品要及时补充。
对近效期管理内的药品要及时采取预警,及时处置超过有效期、标记模糊的急救药品。
二、发现的问题①常用药品内、外用药未区分,混合摆放或摆放凌乱,药柜摆药后未上锁,有的药品因用量少,虽在有效期内,但更新频率较慢,到了梅雨季容易受潮变质,护士在平时管理中只看有效期,未注意到药品的潮解,到护理部每月一次的质量检查时才发现。
②急救药品未定点放置或摆放无序,遇抢救用药时不能及时取到,延误抢救时间;药品标记不清或有误,如初次备药时氯嗪的领取剂量是50ml/支,用后再次补备时药房的剂量为25ml/支,而护士只注意了药名未注意剂量的改变,因此在该药的登记处的文字标记中仍然为50ml/支,误导医生用药,极易引起差错;急救药品用后不及时补充,有时医生不遵守制度,不属紧急用药为图方便在急救箱内取药给病人用,过后不能及时补充,出现急救药品缺失现象;无专人保管或保管人员对所管药品情况不熟悉,如许多抢救药品除了化学名外,还有别名,保管的护士不了解,老护士对别名比较熟悉,而年轻护士对化学名较熟,导致在管理交接中出现误解现象。
③毒麻药品未专柜加锁保管,且不能做到班班交接,或者为了省事,只作口头交接,不作现场清点。
④各种标识不统一,如有的科室对药品的有效期标识到年、月、日,有的标识到年、月,有的只标识到年,且书写格式不统一。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一、本次活动内容按照领取-使用-医疗废物处置环节进行细节管理,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科室使用环节管理制度。
临床、医技科室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应确保物品在使用环节中的安全,禁止使用非正常途径提供的物品,严格按照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管理规范,做到使用前认真检查产品质量,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领取存放后定人定期清查治疗室无菌柜中备用物品,并注意按有效期顺序存放和使用,禁止使用过期物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后一次性无菌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要求,确保使用安全和无害化处理。
应建立热源反应追查制度,如有输液反应,应留取标本送检,并填写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情况反馈单,上报院感科和设备科。
设备科、供应中心应与使用科室充分沟通,及时听取反馈,满足其使用要求。
二、发现的问题1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表现为未能按失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或使用者在使用前检查产品质量意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