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英语口语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
英语口语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在英语口语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表达习惯,其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备受关注。
中介语石化现象指的是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交流中,造成困难的语言表达习惯。
本文将探讨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相关问题,并探讨如何避免其出现。
什么是中介语石化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一般来说,它是指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交流中,语用或语法表达方面出现的混淆、错误或不自然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中介语的使用造成的。
中介语是指中介的语言,即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交流中,作为桥梁的语言。
这种语言在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适应各个不同的交流环境。
但是如果它的使用不当,就可能会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包括:词汇的不正确或不适当使用,语法结构的错误,语音或语调的不恰当使用等。
为了避免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我们需要在交流中尽可能使用原语言。
这可以减少使用中介语的机会,从而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英语口语的影响中介语石化现象在英语口语中的影响非常广泛。
一般来说,它会导致语言表达的混乱和错误。
这样的现象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语言交流能力,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语言环境。
比如,一些人在掌握英语语言之前,会首先学习中介语。
如果中介语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那么这些人学到的英语语言将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表达法。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单个个体的英语水平,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英语环境。
另外,中介语石化现象还会对打破英语口语的壁垒构成障碍。
如果两个人都使用中介语来交流,可能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混乱和误解。
这样的现象在英语口语学习中非常普遍。
如果我们能够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就能够更好地打破英语口语的壁垒,提高语言交流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考虑。
以下是几个解决方法: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学习英语最好从官方的教学资源和书籍入手,比如《牛津英语词典》或《剑桥英语语法手册》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则,从而为我们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提供更好的基础。
中介语石化现象及激活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1)
11 2 0 1 0 年 第 期 安徽文学
157
学科园地
和肯定的认知反馈会鼓励学习者继续采用与当前相似的语 言形式,而忽视了否定的认知反馈的积极性,从而引起石化。
(六)目的语文化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须借助语言来表现。每个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对学习者习得第 二语言有很大的影响。Schumman 的文化迁移模式提出“: 第 二语言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主要方面, 语言学习者能将自 己的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合流的多少决定了他获得第二语 言的成败。”根据文化迁移模式,文化迁移由习得者与目的语 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所决定。如果习得者的社会文 化与目的语差异较大,由此造成的距离感就会更大,若习得者 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目的语存在抵触,其文化迁移程度就会 降低,即习得者不再以目的语为导向来修改其中介语,从而影 响了学习者所收到的输入信息水平,并导致了石化现象。 三、激活口语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减少母语的干扰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学习者有利也有弊,尤其是 初学者往往根据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及母语所承载的文 化对目的语进行重组,结果形成了处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状 态的中介语系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易犯中式英语的错误, 即使其学了很长时间英语,仍无法克服他们的“中国腔”。若 要减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输入地道的 目的语,培养英语思维,并在口语的教学中,尽量帮助学生克 服对汉语的依赖心理。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才 能减弱母语的干扰。 (二)教师的引导与教材的选择 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教学中,学生是主角, 但决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应具备较 高的组织能力,方能保证口语教学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在 各教学阶段,应适时扮演观察者、督促者、受咨询者和评议者 的角色。当教师从观察者角度出发,发现并疏导学生在交流 中的瓶颈,通过了解学生需求,进而不断更新口语教学模式。 当教师以督促者身份出现时,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其 主动性,克服语音交流的心理障碍。而通过参与学生交际活 动,帮助他们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质量给予评价 时,教师身份已演变为受咨询者和评议者。 同时,不能忽视教材甄选的重要性。教师在外语教学中, 应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输出与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相适应 的学习内容,摒弃那些语言和内容都已过时的教材。教师在 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同步采用教材和其它音像资料,提升 口语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的训练 学习策略本身并无优劣,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的根本差别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第二语言口语教学影响及其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第二语言口语教学影响及其对策一、引言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语言石化现象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会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说或写一门语言的方式的一个不变的部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考,能够综合的运用二语的词汇,语法,句法和文化知识说出及写出符合英美国家人们说话习惯的话语。
然而,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常碰见的现象,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学生时不时说出的话语让熟悉英语口语的教师感到总有点不舒服,不自在,但是要指出其错误分析其原因还得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学和目的语本土文化知识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口语教学的影响由于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对学习外语或者二语的学习者在交流时经常说出不地道甚至错误的,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让听者莫名其妙的难以理解。
特别是在如今的外语教学中听说领先的情况下,口语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再也不是哑巴英语了,所以中介语的石化严重的影响着口语教学。
口语中常出现的石化现象表现为学习者思维方式的石化,语法知识的石化以及受母语和目的语二语文化差异影响的石化现象。
很多学习者在口语表述的时候大多数是借助母语思维。
他们即使知道汉语和英语在表述上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句子短小精炼,英语句子多用从句尾随其后。
学习者经常说出没有谓语动词的句子甚至没有语法规则的句子来,弄得教师哭笑不得,并且还要及时给与纠正。
语法知识的石化经常表现在词汇选择,句法规则,语篇结构组织等方面。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语言能力停滞,无法进一步提高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第二外语教学中十分常见,给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1. 缺乏输入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也就是没有接触到大量的目标语言材料和真实语境,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很难有所提高。
缺乏输入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的动机不足也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如果学习者对学习的外语缺乏兴趣或动力,那么就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难以持续地提高语言能力。
3. 学习策略不当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比如缺乏语言输出的机会、不善于总结和应用语言知识等,那么就难以将语言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4. 情感因素情感因素也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比如学习者可能因为害怕犯错或者受到失败的打击,导致在使用外语时情感紧张,从而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
1. 提供充足的输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比如真实语境下的对话、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等,让学习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目标语言材料,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2. 激发学习动机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引导学习者参加一些语言角、文化活动等,让学习者感受到外语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4. 培养积极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习者尝试和使用外语,帮助学习者克服情感障碍,提高语言表达的信心和能力。
中介语石化现象在第二外语教学中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障碍。
通过提供充足的输入、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习策略和培养积极情感等多种途径,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共同努力,克服中介语石化现象,更好地提高语言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浅析
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浅析一、中介语理论及石化现象有许多外语学习者乃至外语教师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语言能力没有继续向前发展,而是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自己的外语运用起来为什么总不象本族语那么自如?在经过多年学习后,在说写中仍然出现一些无法改变的永久性错误(persistent errors)?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Selinker认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语言体系,它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如果中介语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增加最终达不到目的语这个终点,也就是结构系统(如语言项目,语法规则,系统知识)不再进一步发展,而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这是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形式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即个体石化(individual fossilization)和群体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
其中学习者个体石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错误石化(error fossilization),表现为被纠正的、并被认为已清除了的错误反复出现;(2)语言能力石化(language competence fossilization),即中介语在语音、语法及词汇方面的石化。
群体石化是指石化了的外语能力具有普遍性,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方言出现,如印度英语(牛强,2000)。
石化现象根据其性质又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
中国学习外语的学生出现的中介语现象大多属于前一种,即暂时性石化,处于暂时的稳定;学习者在能获得最大优化输入的情况下,其中介语可以达到另一次高峰,如在英语国家生活、学习,接受集中培训等。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双重影响,导致在口语表达中出现僵化、呆板和不自然的现象。
这种石化现象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会对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表现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的重视,促进第二外语教学的改进。
一、成因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母语干扰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时,母语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口语表达中,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母语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等方面的干扰,导致其口语表达呆板、僵化。
2. 目标语言不自然的输入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来自教材和教师的不自然的目标语输入,这种不自然的输入与实际语言使用存在差异,使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也带有石化的痕迹。
3. 语言习得阶段在语言习得的不同阶段,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水平不同,而在初级阶段学习者往往会受到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上几个方面导致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为了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学习者需要针对不同的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表现1. 语法错误在口语表达中,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句法结构呆板、语法错误的现象,这种语法错误不仅影响了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还降低了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2. 词汇使用不当在口语表达中,学习者可能会使用一些过时的、不符合实际语言使用的词汇,使得口语表达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3. 句子结构僵化在口语表达中,学习者往往会使用一些固定的句式和结构,使得表达显得呆板、僵化。
以上几个方面是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表现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能影响到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兴趣。
三、解决方法针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 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通过阅读、听力等方式提高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输入,使其接触到更为自然、地道的语言输入,从而有利于减少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是指在第二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中介语在使用中逐渐变得僵化固定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第二外语教学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当学习者长期使用中介语进行交流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石化现象。
本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使用中介语进行交流时,学习者可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将母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套用到中介语中,导致中介语变得僵化和固定。
学习者长期使用中介语进行交流,缺乏与母语人士进行实际交流的机会,也限制了中介语的发展和提高。
学习者可能因为焦虑和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因素,不敢尝试使用新的语言形式,进一步加剧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
针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真实交际,提供学习者与母语人士进行实际交流的机会,帮助学习者改变使用中介语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和不通顺表达,培养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性和规范意识。
学习者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不怕犯错误,勇于尝试和使用新的语言形式。
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真实交际,与母语人士进行对话和实践,提高语言使用的自信心和流利度。
学习者还可以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第二外语的语言输入,如阅读、听力和观看相关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以培养对第二外语真实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中介语石化现象在第二外语教学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教师和学习者共同的努力和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中介语石化问题,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地一个瓶颈期。
本文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并且探讨其解决对策来帮助学习者避免石化现象。
关键词:中介语; 石化; 原因; 对策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的语言体系。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是朝着目的语的前进方向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就是中介语石化。
selinker首先提出了中介语石化(fossilization)这个概念。
中介语石化现象在外语学习中是个普遍的现象,其可能存在于习得的任何一个阶段。
外语学习者会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伴有不正确的语言形式。
如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会出现母语的发音和用词、或者是语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二语习得者掌握目的语的熟练程度。
一.产生原因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因素:母语迁移、培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目的语过度概括。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如果源语与目的语相似形成的正迁移会使语言习得的过程更加容易,如果源语和目的语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负迁移回阻碍语言习得。
培训迁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而产生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这种语言误解往往产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
培训迁移还可以由教材的学习策略的失败也会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主要指将目的语简单化,尤其体现在句法上。
学习者在无意识中使用学习策略将目的语简化以便交流,但使语言失去了多样性,从而不能使学习者不能灵活运用目的语。
如一些英语学习者为了追求目的语的准确性而把目的语简化,长期使用简单句而避免使用长句从而导致语法方面学习的石化。
另一种是学习者过度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从而产生了一些典型的语法错误。
如冠词和时态的使用错误。
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学习者运用如回避(avoidance)、简化(simplification)等交际策略达到交流目的。
石化现象【论英语语音教学中的“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论英语语音教学中的“石化”现象】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状态。
然而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后,过渡语的某些特征如语法、语义、语音等就会趋于停滞状态,很难甚至无法消除,在语言学上,我们将凝固在中介语中的顽固性错误称为语言“石化”(fossilization)。
一语言“石化”现象的基本概念语言学家们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它的发展是指语言学习者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从“O”状态向以该目的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fNss)的语言能力状态不断前进的过程。
但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这一前进过程无法顺利完成,他们的中介语水平永远无法达到NSs的语言能力状态。
Selinker将这一现象定义为“石化”(fossilization),即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长期”(10ng-term)停滞不前,当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仍包含有一些与目的语不符的“语言结构”(stuctures)时,他们就停止了学习,他们的中介语永远无法发展到NSs的状态。
语言的“石化”现象可存在于语音、语法和词汇中。
其中以语音“石化”现象尤为突出。
二、语音习得中的“石化”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习得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对第二语言产生影响。
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把母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
正如Allan James所讲:“本族语结构对第二语言结构的影响,在语音方面比其他方面大得多。
因为学习一个全新的语音系统意味着学习新的发音和听觉模式。
这些模式属于语言行为的生理方面,与语言行为的认知方面来比,它们更抗拒改变和调整。
”同时,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
两种语言在语音上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正是这些似是而非之处影响正确的英语发音,形成了负迁移,使学生的发音带着浓重的“中国腔”。
比如说,他们常常出现长短元音不分,甚至是用汉语中某些相近的音替代汉语中没有的读音的现象,而且,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英语和汉语在语音上的区别,即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
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分析总结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本文探讨了减少石化现象出现采取的策略,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二语言学习一、中介语及其特点1.中介语的定义。
S. Pit Corder和Larry Selinker在1972将中介语定义为: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
戴炜栋在2002年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的语料,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看作是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连续体。
2.中介语的特点:系统性与可变性。
系统性指的是,中介语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遵循一定的顺序。
就像学习母语一样,第二语言学习者也是利用习得的语言系统进行交流。
可变性是指,像其他语言一样,中介语也是不断变化的。
导致中介语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语言本身、语言学习环境、母语的干扰、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能力、动机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促使中介语处于不断的变换之中。
二、石化现象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的第三个特点,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石化现象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会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说或写一门语言的方式的一个不变的部分。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不正确的发音、词汇选择以及语法都有可能固定下来被石化。
戴炜栋指出,有时候石化现象会暂时消失,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又会再次出现,这被称为“倒退”。
在仔细分析石化现象本质的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把石化现象分为两种: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和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
从根本上讲,暂时石化其实是一种“稳定化”,它是石化现象的先兆。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暂时石化就有可能变成永久石化,从而导致学习者学习的停滞或倒退。
三、产生石化的原因1.内因①学习动机。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第二外语的学习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已成为第二外语学习的首选。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现象——中介语石化,它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特别是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
本文将解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介语石化是什么?中介语石化是指学生当学习第二外语时,他们已经掌握的母语或第二语言习得的知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产生了干扰,使得学生在表达时误用语法规则或词汇,导致语言表达变得僵硬或死板。
中介语石化的本质是成语思维的困境。
当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以至于用新语言表达时翻译思维会干扰其思维过程,使得语言表达受到限制。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语言思维方式的问题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在语言表达中受到固有思维方式的限制,从而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
2、语法结构的影响第二语言可能与母语有相似之处,但有时语法结构可以完全不同。
当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与另一种语言不同,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中介语的影响会使他们倾向于将母语的语法规则运用于第二语言,因此会出现语法错误。
3、词汇学习的问题词汇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在使用和运用词汇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中介语石化问题就会很明显。
三、应当如何解决中介语石化问题?1、适应第二语言通过暴露在第二外语环境中,学生会快速适应新语言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会减少母语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干扰。
2、正确使用新语言通过正确地使用新语言,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新的语言思维方式,最终在语言交际中熟练地运用新语言,降低中介语石化的风险。
3、增强语言学习的重视程度学生需要重视对第二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关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学习。
同时,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语言学习的交流平台,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2024年初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石化现象对比分析》范文
《初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石化现象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英语写作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初高中生来说,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提升英语水平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个被称为“石化现象”的难题。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初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石化现象,并探讨其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石化现象定义所谓“石化现象”,是指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因某些原因而陷入僵化状态,无法顺利进行创作和表达。
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尤其对于英语写作相对薄弱的同学而言更是如此。
三、初高中生的石化现象对比分析(一)现象表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害怕表达、句式单一等。
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石化现象则更为复杂,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可能表现为思维僵化、难以运用高级词汇和句型等。
(二)成因分析初中生英语写作的石化现象主要源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自信和练习不足。
而高中生则可能因为学习压力大、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母语干扰等因素导致石化现象更为严重。
四、应对策略(一)针对初中生针对初中生,首先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提高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肯定学生的进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增加练习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外,引导学生多读优秀范文,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也是有效的途径。
(二)针对高中生对于高中生,除了巩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拓展思维,尝试运用高级词汇和句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技巧、阅读策略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
同时,减少母语干扰,多进行英文原版阅读和听力训练也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初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石化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石化现象在表现和成因上存在差异。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高自信心、拓展思维、运用高级词汇和句型等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口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个难题——中介语石化现象。
本文将探讨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口语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时,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其语言能力往往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
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对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产生很大影响。
中介语石化现象在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介语石化现象会阻碍学习者口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当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反复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或发音时,其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母语者的水平。
中介语石化现象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当学习者发现自己的语言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针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口语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中介语的概念和特点,让他们了解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普遍性和原因。
教师需要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口语输入和输出机会,帮助学生拓展语言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如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中介语石化现象在口语教学中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措施,我们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一位英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经常使用“be going to”结构,而很少使用“will”或“would”。
虽然在语法上这种用法没有错误,但它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母语者,因此导致了中介语石化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更多英语口语资料,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帮助他们克服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口语教学中需要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不仅会影响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语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特点和原因,提供优质的口语输入和输出机会,以及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等。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写作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写作一、引言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中一种常见现象,是指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由于语言知识、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介语中的错误反复出现,难以纠正的问题。
这一现象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影响了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提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详细阐述中介语石化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其对写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词汇层面:学习者经常使用简单词汇或中式表达方式,词汇量不足,搭配不当,无法准确表达思想。
此外,学习者还经常出现词汇误用、拼写错误等问题。
2.语法层面:学习者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明显错误,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这些错误往往反复出现,难以纠正。
3.句式层面:学习者往往只会使用简单句,难以运用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
此外,中式思维模式也导致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流水账”式的表达。
4.语篇层面:学习者在写作中缺乏逻辑性,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连贯性。
1.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由于中介语石化的存在,学习者往往难以纠正错误,导致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这种问题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2.文章质量不高:由于中介语石化的影响,学习者所写的文章往往词汇贫乏、语法错误多、表达不当,导致文章质量不高。
3.阻碍交流: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当,导致文章难以被他人理解和接受,从而阻碍了学习者与他人的交流。
四、教学建议针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基础语法和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语法规则、组织词汇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
2.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美文化、组织英语阅读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减少中式表达的错误。
3.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和自我纠错。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优秀范文等方式,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和自我纠错,提高学习者的识别和改正能力。
4.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者的问题。
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2 中介语石化现象
② 词汇方面。 主要表现在近义词的使用上。例: 1.This is an empty classroom. 2.This is a vacant classroom.(*)
empty 和 vacant ,可以表示“空的”含义。然而,empty 表示 “空间空旷,空无一人”; vacant 表 示 “未被占用, ( 职位) 空缺 的”。因此,在表示“教室是空的 (空无一人) ”。
3 中介语石化原因
(2)交际策略。Corder认为中介语 “通常是不稳定的 ” 。在交际过程中, 学习者无法用现成的、准确的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往往会有意识 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但学习者这种过份地想 成功运用各种交际策略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会导致一种错觉,以为没有必 要学习目的语的新知识,由此出现了中介语石化倾向。
4 中介语石化解除对策
(2)母语迁移方面的对策(杨秀岚 2013) ① 减少母语负迁移。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有意识地加以预防。在学习 外语词汇时,学习者注意词汇在音、形和义上的区别,增强对不同 文化词汇内涵的敏感性,重视词汇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学会如何得 体的在不同语境中使用这些词汇。 ② 加大外语的有效输入,既重视数量,又保证质量。不仅包括语音, 语法,词汇方面知识的积累,还包括相关的文化知识的积累。
2 中介语石化现象
(1)中介语石化现象发展过程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动态性、渗透性等特点 ,但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石化性
(fossilization)。大约只有5%的人可以和母语者一样,形成完善的目的语语言系 统(于海军,2008)。而石化后的中介语经常有退步趋势,按Selinker&Eubank 的初步假设,稳定期持续五年以后,中介语就会石化,但很多是暂时石化。若 在能获得最优化输入的情况下,如目的语国家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学习者外 语能力通常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下图显示中介语的发展过程(戴炜栋,1999)。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第二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第二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出现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中介语石化是指学习者在第二外语学习中,受到母语和目标语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中间状态的语言结构和词汇,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既非母语又不够地道的特点。
本文将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探讨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方法。
一、中介语石化的成因1.1母语干扰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
母语是学习者最早接触的语言,其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深深地植根于学习者的大脑中。
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学习者往往会将母语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习惯带入到第二外语的学习中,导致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1.2目标语不足学习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往往会受到目标语的影响。
如果学习者只是学习了目标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但没有真正融入到目标语的语境和文化中,就容易出现中介语石化的现象。
由于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就难以真正地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
2.1语言表达不够地道中介语石化的学习者在用第二外语进行表达时,往往会感到表达不够地道。
因为学习者所使用的词汇搭配、句式结构都受到了母语和目标语的影响,导致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一种中间状态,既非母语又不够地道。
2.2理解困难中介语石化的学习者在理解目标语时也会遇到困难。
因为学习者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深受母语的影响,对目标语的理解会受到干扰,导致理解不够准确和流畅。
2.3沟通障碍中介语石化的学习者在进行交流时容易出现沟通障碍。
因为学习者的语言表达不够地道,对目标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很容易造成交流的混乱和误解。
2.4学习动力下降中介语石化的学习者在面对种种困难时,学习动力会下降。
因为学习者感到学习第二外语的困难重重,很难取得进步,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有效应对中介语石化的现象,学习者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可以通过加入语言交换群体、参加线下实践活动等方式,让自己置身于目标语的语境中,增加对目标语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共6页文档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遇到一些难于突破的语言问题。
这些问题使学习者语言能力仿佛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像初学者那样稳步提高,进一步发展。
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
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一、中介语理论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某一特定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的语言体系具有独立性。
这种语言体系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而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并具有母语和目标语的双重特征。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习得二语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无限接近于目标语言,但完全意义上的到达目的语是不可能的。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过渡性、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
其中系统性和过渡性是中介语的重要特点,而石化性是最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特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迷惑的特点。
二、石化现象的涵义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
自从Selinker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语言研究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对它做出了解释。
Selinker和Lamendella(1978)把它看作是控制中介语表面运用的潜在机制,学习者的中介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的时候就永久停止了,而且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受到的指导无关。
英语口语中的石化现象成因及对策
英语口语中的石化现象成因及对策摘要: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很多,但是语言学家们就石化现象的成因意见并不一致。
很多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都认为口语已经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四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寻找口语中石化现象的成因,并通过将参考有关书目得到的石化现象的成因与问卷调查结果所体现的成因相比较,提出了一些策略以防止英语口语中的石化现象,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石化现象中介语言一、引言“语言石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1972)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中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
根据selinker的观点,中介语言(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界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
它以目的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石化是支配第二语言习得潜在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某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被完全内化以后,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也就相应固定下来,因此极易造成语言能力停滞不前,即便继续学习也得不到改善,这便导致了二语习得的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在英语口语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二、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为了找出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研究对象是75位大四学生,其中包括53位英专学生及22位非英专学生。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的口语发音、重音、流利度及口语的地道程度都存在问题。
47.2%的英专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受到地方口音的负面影响。
半数的研究对象认为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英语老师的发音并不正确,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误导了学生。
另外,不少研究对象表示,尽管能够意识到自己英语发音的错误,但是并不能及时改正,这就逐渐导致口语中石化现象的产生。
对于英语的学习者来讲,讲一口地道的英语是最终目标。
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对象都认为自己讲的英语不够地道。
66%的英专学生和59%的非英专学生认为自己在说英语时实际上是在做“中翻英”。
中介语的石化及相应教学对策
中介语的石化及相应教学对策中介语是一种对外语学习者来说非常宝贵的语言现象,它也被称为桥梁语、中间语或过渡语等。
它既能起到桥梁作用,又能使学习者从初学者到熟悉者过渡。
然而,尽管中介语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石化”现象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教学对策。
中介语的“石化”是指停止使用本语言的过程,转而使用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
这一现象会对语言学习者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障碍,通常会导致学习者出现语言使用空洞、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首先要解决中介语“石化”现象,有必要深入了解中介语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研究发现,中介语的“石化”可能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学习目标、不同语言的交互及其他因素有关。
比如,学习者缺乏学习兴趣、不熟悉中介语的语法或认知习惯等,都会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
此外,语言环境也会影响学习者中介语的使用,因此也可能导致这一现象。
其次,为了解决中介语“石化”现象,应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首先,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能够活跃地发言,减少其使用中介语的几率。
例如,教师可以尽量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指导,对英语学习者则可以多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教师应及时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语言环境,提供有关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料,让学习者能够尝试使用新单词和短语。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图片、故事等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
最后,教师也可以提出有关语言学习策略的讨论,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目标语言。
总之,中介语的“石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我们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让语言学习者正确地使用中介语,为他们未来学习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耿羽倩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7期文/耿羽倩【摘要】中介语石化严重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向目标语靠拢,极大制约着二语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其中对学生口语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最为显著。
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现状,并根据石化成因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存在的错误,以期通过营造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优化输入输出质量、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探索解决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对策研究【作者简介】耿羽倩(1999-),女,汉族,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交往的持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英语人才,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将口语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
然而,中介语石化现象却成为桎梏学生二语习得和口语进步的重要阻碍因素。
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家长、教师长期处于疑惑焦虑的状态,也造成了英语口语教学始终无法走出“费时多,成效低”的怪圈。
本文通过探究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帮助师生形成正确认知,以期改善初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从而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中介语理论与中介语石化的概念美国学者Selinker在1972年提出的“中介语假说”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中介语”的概念。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建构的语言系统,学习者在接触到目标语后,可以使用母语和目标语的基本知识来完善和修改既有的独立语言系统,使得这一系统逐渐向正确的目标语形式靠拢,但又不会完全达到目标语的标准。
石化是指“中介语的僵化”(Han,2013),它作为一种潜在机制始终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结构中,表现为学习者在目标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会出现错误回弹的倾向,导致成绩停滞不前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耿羽倩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1年第02期【摘要】中介语石化严重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向目标语靠拢,极大制约着二语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其中对学生口语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最为显著。
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现状,并根据石化成因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存在的错误,以期通过营造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优化输入输出质量、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探索解决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对策研究【作者简介】耿羽倩(1999-),女,汉族,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交往的持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英语人才,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将口语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
然而,中介语石化现象却成为桎梏学生二语习得和口语进步的重要阻碍因素。
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家长、教师长期处于疑惑焦虑的状态,也造成了英语口语教学始终无法走出“费时多,成效低”的怪圈。
本文通过探究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帮助师生形成正确认知,以期改善初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从而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中介语理论与中介语石化的概念美国学者Selinker在1972年提出的“中介语假说”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中介语”的概念。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建构的语言系统,学习者在接触到目标语后,可以使用母语和目标语的基本知识来完善和修改既有的独立语言系统,使得这一系统逐渐向正确的目标语形式靠拢,但又不会完全达到目标语的标准。
石化是指“中介语的僵化”(Han,2013),它作为一种潜在机制始终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结构中,表现为学习者在目标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会出现错误回弹的倾向,导致成绩停滞不前的状态。
尽管中介语石化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難以避免的,但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初中生在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普遍问题,能够探寻出减少石化现象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口语教学实践和口语技能培训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和建议。
二、初中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现象表现及成因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落实,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然而在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时常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Selinker,1992),而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笔者将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1.语音石化。
语音是一种语言最基础、最直接的载体,也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由于初中生对英语发音技巧、方法和规则了解甚少,缺乏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甚至对开口说英语有畏惧心理,所以常把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生硬搬套到英语发音中,造成他们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最终形成了语音石化现象。
由于汉语拼音没有严格地区分长短音,所以初中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发元音时长短音不分。
在他们看来,seek[si:k]和sick[sɪk]的发音没有分别。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受母语的影响,英语发音时会出现用拼音替代和类推的现象,例如将favourite /ˈfeɪvərɪt / 发成/ˈfeɪwərɪtə /;受汉语拼音中声母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习惯在清辅音 /t /后面加上一个短促的 /ə /来结尾,听起来像是汉语里“特”的发音。
其次,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唇齿音发音方式,往往在说this[ðɪs]、think[θɪŋk]时,用[s]来代替[θ],用[z]来代替[ð]。
此外,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前者以音节定时,而后者以重音定时(许曦明,2007),学习者在阅读文本或者日常交际时会习惯将汉语中“音节重读”的习惯带入英语交流中,对每个单词都进行重读并且不注意升调降调,破坏了英语原有的音律节奏。
2.语法石化。
学生有时不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这导致他们片面地把一些目的语规则进行类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法石化现象。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名词单数变复数”规则后,理所当然地认为凡是以“sh”结尾的单词变成其复数形式时都要加“es”,于是就出现了类似“five fishes”的错误。
我们可以把这种错误类推归因于思维惯性,这种思维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英语的输入和输出无法恰当衔接。
如提及“丢面子”时,学生通常习惯性地将“面子”一词与“face”相联系,但实际上“丢面子”的正确翻译为“make sb look bad”,而由于思维惯性的存在,他们会无意识地将“look bad”与“看起来很坏”建立不当联系。
二是过度概括目标语或对目标语概括不足。
学生长期依赖中文进行类比就会被思维惯性带入认知误区,如“小明通常七点起床”,学生会误译为“Xiaoming usually at 7 gets up”,这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英语语序和汉语一样,都要把状语放在谓语中心词的前面进行修饰,这就导致他们错误地使用中介语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相似的含义。
3.词汇石化。
一直以来,各年龄阶段的二语学习者都将词汇学习看作二语习得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英语作为曲折语的一种,其词汇本身就具有语法功能(杨德霞,2006),因此学生在英语表达时往往会忽略改变动词或名词形式以造成词汇石化现象的产生。
学生经常犯“He is looking you”之类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总忘记look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搭配介词at才是正确表达方式。
此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使用不当也容易导致其词汇石化(邓联健,2006)。
很多学生在初学一门语言时为了使自己的交际过程简单流畅,喜欢将目的语简化,忽略了词汇的精准度和多样性,通常使用一些初级的词汇和句型遣词造句;而他们在具备相对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又会用简化、替代或者回避的方式来达到交际目的,使语言输入处于持续停滞的状态,从而造成词汇石化现象。
4.语用石化。
文化负迁移是造成中介语语用石化的重要因素。
当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学习者通常倾向于自觉使用本族语的言语规律、交际方式、文化习俗和思维特质进行对比,造成语言上的错误和多元文化交流障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语学习的进程。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初中生大多无法直接体验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上课堂上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意识,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语言的知识与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
比如国内学生对外国人身体抱恙表示关心时,往往会像对待国内亲人朋友一样提出一些操作性建议,如多喝水、按时吃药等。
然而西方人非常看重个体的独立性,认为弱者才需要别人照顾,这些关心的话语往往让他们感觉被冒犯,因此礼貌的表达应该为“Bless you. I hope you will be better soon”。
三、应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教学策略1.重视目的语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意识。
目的语文化由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部分组成,对学生言语发展和教师语言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个体进行交际时常因为对某些词汇句法的理解和应用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如错误使用词汇或在不当场合使用等。
在中国,人们把龙“(dragon)”看作权力与尊贵的象征,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表示“evil”(邪恶的),是撒旦的化身,同一事物在两种文化中内涵的区别一目了然。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课堂上适当导入目标语文化,提高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接受性和敏感度。
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半真实的文化氛围和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授新知时,教师不仅要讲解某个单词的含义和用法,还要比较其在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知識和使用规则,进而使学生掌握区分不同文化内涵词汇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本族文化的干扰,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延缓石化现象的发生。
2.优化语言输入质量,增加语言输出机会。
教师作为学生目的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并改善教学方式。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使用二语教学,同时增强对学习者高质量原声语料的输入。
与此同时,还应拓展输入渠道,改变只依赖教师这一输入来源的传统做法,教会学生主动通过阅读英文报刊、多听多看英文原版音视频、练习开口唱英文歌等各种渠道去获取大量鲜活、正宗的语言输入材料。
此外,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多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量的语言输出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业自信心和口语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教师在开展语言知识与技能层面的口语训练的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配音、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戏剧大赛等,鼓励其通过利用教师营造的真实语言环境运用英语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使用混合式教学,延长口语学习周期。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网络学习和实体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为初中生英语学习提供优质资源、交流空间和便利条件,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微课、慕课以及英语学习App为初中英语口语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线上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内容精彩翔实,主题贴近生活,比传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口语教学的限制。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指导,线上教学不仅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趣生动,还能通过多感官渠道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使其在学习中广泛积累知识,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英语口语能力得到协同发展,促使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逐渐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递为主的口语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构建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直观具体的英语口语课堂与练习环境,促进全员参与、主动参与。
结语综上,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初中英语口语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分析,探讨了石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和初中英语教师对于中介语石化现象足够的关注,并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1]Han Z H. Forty Years Later: Updating the Fossilization Hypothesis [J]. Language Teaching, 2013(2).[2]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2.[3]邓联健.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5-27.[4]许曦明.从英语重音看汉腔英语[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5):63-68.[5]杨德霞.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与翻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