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家的四大素质 邓晓芒
邓晓芒: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邓晓芒: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由我和我的老师杨祖陶先生合作翻译(我译,杨老师校)的康德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共100万字)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看到我们历时七年的这项“跨世纪”工程今天终于竣工,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特别是,当我读着那一行行用方块字整齐排列的句子并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意识流”、所结成的思想织体时,竟感到仿佛是康德本人在用汉语向我们宣讲他那艰深晦涩的哲学。
这时我脑子里想到的,是黑格尔的一段箴言:“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为此他提出要“教给哲学说德语”,认为“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
(注:《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如果把这句话中的“德语”换成“汉语”,这仍然是一条至理名言。
的确,我们的意图就是要让哲学(这里就是康德哲学)“说汉语”。
但黑格尔这段话可能会有两点使人困惑之处。
其一是,一个民族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哲学?能否例如说通过普及外来语教育(在当时即普及拉丁文和希腊文,或者按今天中国的情况,普及英语教育或其他外语教育)而达到同样的目的?其二是,既然说到一个民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哲学,后面的结论就应当是“教给德语说哲学”,而不是“教给哲学说德语”,黑格尔这里是不是有笔误?先说第一个问题。
哲学显然是属于“最优秀的东西”之列。
在西方,哲学首先是希腊人创造的,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哲学。
然后是罗马人及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哲学家,他们使用的是拉丁语。
近代以来,古典拉丁语随着欧洲各大民族国家的形成并创立了自己各自的语言体系,已经成为死去的语言。
在黑格尔的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仅仅局限于一小群经院神学家用拉丁语这种脱离广大群众的语言自说自话,这个民族整体上就会被看作仍然属于“野蛮民族”(这一点深受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潮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2014-03-0613:18阅读:1,919“鉴赏”一词用的是“Geschmack”,这个词同时也有“口味”、“品味”、“味道”、“滋味”的意思,但康德用的通常是最高级的含义,即审美和艺术的“鉴赏”的含义。
至于“契机”一词,原文为“Moment”,有“因素”、“瞬间”的意思,这里指鉴赏中最关紧要的那些要素。
那么,这些契机分为四个方面,它们是根据康德的范畴表而来的质、量、关系和模态四种契机。
但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不同的是,在那里量的范畴放在质的范畴之前,而在这里道德讨论质的契机,然后才讨论量的契机。
为什么这样?康德在“第一契机”的标题“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之下作了一个注释,这个注释相当重要,它不但解释了什么是鉴赏,而且提到了上述量和质的颠倒。
他说: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
但是要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这必须由对鉴赏判断的分析来揭示。
这种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那些契机我是根据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指引来寻找的(因为在鉴赏判断中总还是含有对知性的某种关系)。
在考察中我首先引入的是质的机能,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可见,鉴赏就是“评判美的能力”;“契机”则是对于“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的回答,即一个对象之所以被称之为美,是由于它们包含这样一些契机,它们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而这些契机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的逻辑机能表的指引来寻找的。
之所以要通过判断的逻辑机能表来找,则是由于鉴赏判断是知性能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协调活动,里面含有知性的作用,而知性是唯一能够给予这些活动以逻辑上的条理性的。
最后,为什么要讨论质的契机?“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最后一句没有展开,有点语焉不详。
我们来帮他解释一下,所谓“感性判断”,原文为“dasasthetischeUrteil”,这个“感性的”(asthetische)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同时具有“审美的”含义,但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感性的,与理性的相对。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1、章太炎(1869-1936)2、梁启超(1873-1929)3、王国维(1877-1927)4、鲁迅(1881-1936)5、胡适(1892-1962)6、朱光潜(1897-1986)7、徐复观(1903-1982)8、钱锺书(1910-1998)9、李泽厚(1930- )10、刘再复(1941- )1、理由一,章太炎是中国清末近代传统诗学和文学理论的最后一位代表,现代文坛复古主义思潮的领袖、政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和学术大师;理由二,作为民族主义保守派文人,他抵制五四新文化运动,亮出“文学复古”旗号,但其实质是革新,包含了社会危机时刻改革文化的良苦用心,其文论立足于经史子集,但却有经世治国的宏图大志,将传统小学发展成语言文字之大学,对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化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反思,用以振兴民族文化,其理性求真的严谨态度让人敬佩;理由三,在诗学上,他推崇建安风骨的壮怀激烈和阳刚之气,鄙夷近代诗文,认为诗贵在形容和情性,在文学理论上,他主张借鉴西学充实和改造国学,从整体文学角度强调雅俗兼容、平等相待,他力主普及真理,重视文学介入当代生活的现实关怀,他是古典文论向现代转型时期不可或缺的一环。
2、理由一,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和美学家中的先驱者和佼佼者、文学革命思潮的发动机、现代文艺理论革新转型的主要代表;理由二,他率先引进西方理性哲学来改造传统国学,毕生从事文化普及与思想启蒙,追求“新民、新政、新国”的救赎理想,作为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促使中国现代化思潮形成文化主流势不可挡,直接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理由三,他振聋发聩的“三界革命”口号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态势规划了方向,其“诗界革命”论全盘否定了失真旧美的清代诗坛,为白话新诗铺平了道路;“文界革命”论抨击了空虚雕琢的桐城古文,并自创“新文体”;“小说界革命”论第一次使小说压倒诗文成为“文学之最上乘”,号召小说家干预时政,鼓吹小说启蒙救国,为现实主义流派占据中国现代小说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不断调整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以与时俱进,但其破坏性影响要大于建设性。
邓晓芒:辩证逻辑的本质之我见
邓晓芒:辩证逻辑的本质之我见文章来源:首发《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年,收入《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有修改完善。
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文章导读要理解辩证逻辑的本质,无疑要从它与形式逻辑的比较入手。
然而,辩证逻辑这位小弟弟总是被强行纳入到形式逻辑这位老大哥的既定模式中来理解,在我看来是迄今为止逻辑学界最大的误会。
我认为,只有辩证逻辑才真正揭示出了形式逻辑自身的本质,反过来,辩证逻辑的本质的发现,只能以形式逻辑对自身本质的自我觉醒为前提。
作者简介邓晓芒,1948年4月出生在东北,在长沙长大,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通常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有两大逻辑系统,即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它们共同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然而,形式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基本成形,辩证逻辑却直到黑格尔才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逻辑体系,且在今天也还未得到逻辑学上的“资格认定”,其本质始终是个迷。
要理解辩证逻辑的本质,无疑要从它与形式逻辑的比较入手。
然而,辩证逻辑这位小弟弟总是被强行纳入到形式逻辑这位老大哥的既定模式中来理解,在我看来是迄今为止逻辑学界最大的误会。
我认为,只有辩证逻辑才真正揭示出了形式逻辑自身的本质,反过来,辩证逻辑的本质的发现,只能以形式逻辑对自身本质的自我觉醒为前提。
一、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从两大逻辑体系的起源来看,柏拉图的“辩证法”是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思想先驱;反之,亚氏形式逻辑也仍然具有某种辫证理解的性质。
恩格斯曾把亚里士多德归入“带有流动范畴的辩证法派”,苏联阿赫曼诺夫也指出亚里士多德逻辑还具有逻辑、认识论、本体论的“三统一”的性质。
①只是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纯粹化,逻辑才成了单纯思维的抽象工具。
要阐明这“两种”逻辑的真实关系,我们首先要把形式逻辑中长期已被“遗忘”了“此在”(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重新唤回来,即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对形式逻辑的辩证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解。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节选四、先验逻辑之一:先验分析论1.先验分析论之一:概念分析论同样,先验逻辑、理性知识,也是一切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一切知识里肯定要有理性层面的知识。
真正的知识不是说看见了红色就是知识,还要对红色作判断,光是一个感性的接受那不叫知识,只有作判断才是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判断。
玫瑰花的表象、红色的表象我们都不能说它是对还是错,但如果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那么玫瑰花是不是红的,红的是不是玫瑰花,这就有对错的问题。
一旦下判断就有对错的问题,但你不下判断,就不管是一个感觉的印象也好,一个知觉也好,一个概念也好,一个幻想也好,都不存在对错的问题。
比如我说“神仙”、“鬼”,我只说了概念,你不能说我是对的还是错的。
如果我说“神仙是有的”,“鬼是红色的”,那么你可以说我是错的。
我只说神仙,我只说鬼,但没有说他有没有,他怎么样,你就不能说我是错的。
所以在康德看来,知识的细胞、知识的基本要素就是判断。
要作判断就要有逻辑,一切知识里面都包含有判断、逻辑、理性知识,即使是经验的知识、后天的知识。
这个理性的知识康德称为先验逻辑。
逻辑当然是先天的,但是逻辑不一定是先验的。
形式逻辑就不是先验的,只是先天的而已。
形式逻辑只管正确性,而不管真理性,也就是不管它的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
形式逻辑它是一套技术,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自洽,不自相矛盾就行了。
这个命题是否是真理它不管,那是认识论来管的,用康德的说法就是要先验逻辑来管。
先验逻辑要管对象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先验逻辑是管认识论的,所以我们凡是遇到“先验”这个词就会想到,康德在这里涉及了认识论。
认识论讲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观念和对象的关系。
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的观念论,先验的观念论涉及认识论。
他不讲先天的观念论而讲先验的观念论,在经验之先但又能够在经验之中得到验证的,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的就是先验的。
先天的就不一定了。
当然,先验的也是先天的,有些先天的虽然是在经验之先,但和经验没有关系。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
名词解释1、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3、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4、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5、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6、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7、艺术发现: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8、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9、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造对象做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
10、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
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
11、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2、特征: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的学科领域。
它旨在探究作品的意义、风格和形式,同时也试图揭示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有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对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起到指导作用。
一、形式主义理论与方法形式主义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和其自身形式的重要性。
形式主义批评家关注作品的结构、篇章、语言和风格,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揭示作品的内在美学特点。
形式主义方法的一种实践是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严密的解读。
批评家通过详细研究文本中的图像、隐喻、语言运用等元素,捕捉作者意图并揭示作品的内在逻辑。
通过这种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达。
二、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结构主义是文学批评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
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其中各个要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他们通过对这种符号系统的分析,揭示作品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象征。
结构主义方法的一种实践是对文学作品的符号网络进行分析。
批评家关注作品中的符号、符号关系和符号系统,试图解读作品中的各种意涵和象征。
通过这种方法,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和社会内涵。
三、历史主义理论与方法历史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历史主义批评家认为,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其意义和价值必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被理解。
历史主义方法的一种实践是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进行考察。
批评家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氛围,以此来理解作品中的观点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把作品置于其时代背景中来理解。
四、心理分析理论与方法心理分析批评关注作品与作者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
心理分析批评家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理和个人经历的外化,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符号进行解读,可以揭示作者的潜意识和心理状态。
心理分析方法的一种实践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符号进行解码。
必读的美学书籍
必读的美学书籍必读的美学书籍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必读的美学书籍,希望您喜欢!一百本关于美学的书籍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中国第一部、也是目前最好的一部《西方美学史》,可能代表朱光潜的最高学术成就。
读美学史似乎没有用处,就像读哲学史是无用的一样。
但用处其实还是有的,只是体现得比较缓慢,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就像喜马拉雅山每年只不过增高那么一点点,肉眼看不见的。
要有心理准备:当你看了以下书目之后,便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份“速成”的书单。
学术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怎样做到“不空”?当然要有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先了解前人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国人在20世纪所写的最好的美学入门书。
知识量不小。
行文生动,文才斐然。
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美学史上的传世之作,必定都是有文采的(康德几乎是唯一的例外)。
文字不清不楚的人,怎么搞学问?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朱光潜的处女作,大家的处女作往往不可小觑。
易中天先生说:“这部著作类似可以看见太阳的一滴水,支撑着它的是整个西方美学。
”4.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美的历程》是写得最好的中国美学史,至今无人超越;也是李泽厚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至今无以超越。
《美学四讲》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的最高水平。
5.宗白华《艺境》(或《美学散步》)宗白华有灵性,对中国艺术有独到的感悟,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不可以绕过。
依我看,此书是“艺术美学”。
他的表述没有逻辑。
文字自然是很好的,如诗一般,但关键是文字背后的体验。
邓晓芒对他的评价是:有体验而无理论。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是,阐明庄子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可谓抓住要害,这个发现如今几乎已成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关于中国美学史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图景,资料丰富,可以利用。
8.叶维廉《中国诗学》(选读)道家美学与现代解释学文论的一次较为成功的结合。
不懈追求的先行者——你所不认识的残雪
不懈追求的先行者——你所不认识的残雪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1期2019年10月,中国作家残雪虽然最终未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因为曾居于博彩公司此前给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三位,且排名在村上春树之前,此前鲜为人知的作家残雪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新晋的“网红”,她的作品也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
她只有小学学历,17岁进入街道工厂工作,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后当过赤脚医生,也开过裁缝店。
后来通过业余文学创作成为作家,堪称励志典型。
17岁在工厂上班时,她就读完了《资本论》。
她和哥哥从小爱好哲学,哥哥邓晓芒成了著名的哲学家,而她1985年开始发表小说,至今已创作七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她是中国最早从事实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也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
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在北京居住多年之后,残雪近年搬家到云南,继续生活和写作,30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
当下的文学界,已经很少有人像残雪那样写作了。
读哲学书籍,写实验小说。
每天创作一小时,事前既不做准备,事后也不回顾,她说:“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层的对称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
”“这是属于残雪特有的叙述方式,她总可以在平凡中发现和创造全新的个性人物。
行为方式的独一无二,语言的独一无二,任何人都模仿不来,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叙述。
正是这种天马行空,拒绝了很多读者,也正是因为这种天马行空,造就了残雪的独一无二。
”多年来一直出版残雪作品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陈小真说,这是一种悖论,一方面独特,另一方面不被理解,一直被误解。
近几年里,残雪每天攻读哲学4个小时,打算再过六七年写一本大书——《艺术哲学》。
简述作家应有的独特素质
简述作家应有的独特素质
作家应具备以下独特素质:
1. 内省能力:作家需要拥有丰富的内在世界,并能够深入探索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经验。
他们需要能够在内心深处发现和捕捉到文字的灵感和创作动力。
2. 观察力和洞察力:作家应该有高度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观察和描绘出周围世界的微妙细节和情感。
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洞察,作家能够创造出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作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审视和分析世界和人类的动态。
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创造力,能够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转化为独特的创作形式和内容。
4. 表达能力:作家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他们也应该具备修辞手法和叙事技巧,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5. 坚持和毅力:作家需要有坚持和毅力,能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创作有信心,并有意识地保持写作的习惯和持续的努力,以完善自己的作品。
总之,作家应该是一个有深刻思考能力、敏锐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人。
他们应该有独特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观察和
思考转化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同时,作家也需要有坚持和毅力,以及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自信。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502班学生姓名:谢佳敏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本文将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探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内涵表现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无功利,是指人类的文学活动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
”“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额鉴赏判断了。
”1这一“审美无功利说”承认了美感的无功利性,而否定了它的功利性。
而王国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就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论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以载道”的旧文艺工具论,还是对于同时期梁启超等人服务于政治改良的新文艺工具沦,王国维均表示了不屑。
他提出美之性质在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
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
”2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中国古代的“虚静”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虚”是摒弃一切杂念,“静”是指停止的,没有声音,“虚静”就是虚空宁静,进入一种无功利的创作境界。
刘禹锡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
”就是说当创作者进入犹如佛门禅定的离欲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作者可以捕捉到生动的景象,然后用文词表现出来。
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在某个时刻,进入了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传达出“静穆淡远”的美感,这就是无功利的境界。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定文学是无功利的,那就片面抹杀了文学同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的关系。
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作者:朴晓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0期[摘要]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它不仅是作品情感的核心,也是其外在形式的直接内因,有其独特的含义。
李长之从技巧和内容两方面来深化“感情的型”,以技巧的精湛来谋求内容,达到感情的深入。
[关键词] 李长之;艺术标准;“感情的型”批评家用来衡量、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就是文学批评的标准。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内在的体验”进行检验,坚持“感情的批评主义”,“感情的型”就是其批评标准。
一、作为艺术造型的“感情的型”的含义王安忆的《恋人絮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是…絮语‟,指的也是形状,它是一种絮状物,而文字光华干爽,拾起来一粒,落下去是一片,它至少筛过两遍,第一遍筛去的是所有思想,第二遍筛去表情表意”[1]这段文字与李长之所表述“感情的型”的第一个内涵——艺术形式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絮语”与其周围所附加的思想、表情表意共同筑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美,而絮语其中最核心的,也就是剥离了现实与物质及环境的帷幔,还给人以灵动透彻之感,这个时候的“絮语”是可感的,但却不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它总是给人留有余香的感觉,这就是感情,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即他所认为的“思想与情绪”[2]就是文本的内容。
确切而言则是指把作品的外衣层层剥下,最后独留作者的人格思想,属于审美领域范畴。
李长之在他的批评作品中所提到的“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假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按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而受限制最小的一层,就是文艺作品之感情的型。
”[3]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感情的型”在整体艺术中之所以会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主导了这个艺术品的发展,即一个艺术造型得以确立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相对独立而不受影响和控制的客观属性。
所以李长之才会称“技巧的制高点是表现…感情的型‟”。
[4]二、“感情的型”在文学中的地位及深化途径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待“感情的型”,它无疑是一种最佳的艺术形式美。
邓晓芒经典语录语句
经典语录,希望对您有帮助!
邓晓芒经典语录语句
本文是关于经典语录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邓晓芒经典语录语句
1、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容易服从,所以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出来更多的领导人,其实这是清华大学可悲的地方。
2、教育中国人求神拜佛,就是希望神灵能够做到“有求必应”,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并没有在精神上真正信奉和仰慕神灵。
13、中国教育缺乏科学精神。
技术可为任何政教、道德所用,科学可能揭示道德的虚伪性。
14、天人意识其实是群体意识。
天人未分、天人合一,其实是人我合一,人和人没有分开。
一旦人和人分开,每个人的精神各不相同,那么天与人也就分开了。
15、现在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是毁人不倦的,把人都毁了,毁灭式的教育。
一点灵气,一点自由的创造精神,一点起码情感全部毁掉。
16、人的本质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人就在关系之中,不存在封闭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隐私。
17、明规则与潜规则:明规则可以违反,但潜规则不能触碰。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残雪:用文学进行哲学思考
People 名人坊Reading 月读有人说她的作品晦涩难懂,有人说她的创作思想深刻。
作家残雪,绝对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符号。
残雪本名邓小华,她和哥哥邓晓芒从小都爱好哲学。
后来,哥哥成了哲学家,而她却用文学来进行哲学思考。
文哲统一的文风残雪在十五六岁时,父亲便开始指导她读《资本论》。
这使得她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形成了文哲统一的独特文风。
1997年,44岁的残雪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鲁迅等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
在印刻着不同历史印记的字里行间,走进文学大师们精神世界的她,对文学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她的小说抽离了物理世界与社会情境,没有具体可辨的年代与时间、地点与环境,只有人物和人物的行为和丰富的内心戏。
就像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邓晓芒说的那样:“她的文学风格绝不是照搬西方现代派或先锋文学,她是用自己在中国“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残雪’。
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
/本刊见习主笔 赵嘉玮残雪:用文学进行哲学思考106 | 创新世界周刊 | 2022.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大地上体会到的生活去吃透西方现代文学的神髓,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文学道路。
”2021年8月,残雪出版了短篇小说《少年鼓手》。
这部收录了14个短篇小说的新作,延续了残雪一直坚持的“寓言”式叙述风格。
小说通过“梦呓”般的叙事,自由穿梭于现实与想象的空间之中,在若有所指与并无所指之间反复纠缠、跳跃,来实现心灵对物质、肉体、灵魂或者过去、未来、童年、成年的直接表达与议论。
残雪笔下的人物大都向着一座远离现实社会、平行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去开凿、探索,直至深入精神领域,进而达到物质和精神高度重合。
狂傲不羁的自信对于自己的创作,残雪称之为“新实验写作”。
《文学批评》练习题库及答案
《文学批评》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批评的理论化,()等世纪特征。
2、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标举();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
4、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用()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5、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他把创作比作(),把批评比作()。
6、《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7、逻辑学意义上的方法有归纳与(),()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等。
8、新历史主义批评吸收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断层”和“差异”的历史观,用众多小写的、()的“历史”取代了原先一个大写的、()的“历史”。
9、确定选题必须对()与()进行全面估量.。
10、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1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和()为指导,以()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12、批评的否定精神是评论者()的体现。
13、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的真情实感、()的真实感受与()的真实的统一。
14、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
15、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样式包括()、()、对话体、()和()等。
16、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是春秋时代对()的评论。
17、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和()。
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把()当作重要的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生产。
19、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有句很著名的话:“人们把文学看成是无规则的()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来看了。
”20、在从事接受史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发掘和选择()。
论李长之凸显作家主体精神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论 李 长 之 凸显 作 家 主体 精神 的社 会历 史 批 评 方法
朴 晓琳
( 黑 龙 江 幼 儿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 校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摘
要: 三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批评 家李长之 以其独特的批 评方法在 当时备 受瞩 目, 而在今 天这 种批 评方 法仍
作者简介 : 朴 晓琳 , 硕 t, 副教授 , 黑 龙 江 幼儿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研 究 方 向 : 文艺学。
・
9 6・
第1 0期
论 李长之凸显作家主体精神 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 技巧上似乎缺少的是结构” , 长之认为孟子具备的, “ 就是正义感; 就是对是非不能模 没有以最佳的形式 出现 , 结构上的缺失会使得“ 感情的型” 大打折扣, 所以李长之认 糊, 不能放过的判断力和追根究底性; 就是对美好的事物, 有一种深入的了解要求, 并欲其普遍于人人的宣扬热诚; 反 为这篇作品无论如何不能与那些艺术完整的作品一样。在
然 大放 其彩。因为批评事业发展至今更加 注重对作 家主体精神 ( 不仅 包括批评 家, 也 包括批 评客体的作 者) 的探
究, 而 李 长之 通 过 对 主 客 体 两 方 面 的 定位 正 好 诠 释 了这 种 批 评 方 法 , 以一 种 新 的视 角 去 定位 批 评 的精 神 和批 评 的
第l 3卷 第 l 0期 2 0 1 3年 1 0月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 AL OF J I XI UN I VE RS I T Y
V0 1 . 1 3 No . 1 0 Oc t . 2 01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3 ) 1 0— 0 0 9 6— 3
邓晓芒谈纯粹理性批判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演讲文字稿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演讲文字稿.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主讲人:邓晓芒时间:2008年11月8日张大军:感谢各位朋友今天来参加由邓晓芒老师为我们作的讲座!邓老师是当代中国学问最深的知名学者之一,今天他能在百忙之中来作这场演讲,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他演讲的题目是“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邓老师的精彩演讲!邓晓芒:谢谢!“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这篇文章是最近德国文化节在首都师大召开时,我所准备的一篇论文,虽然写得比较仓促,但是我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年了。
这个大家都知道,关于自我的问题,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它跟人的自由、人的主体性都有很密切的联系。
关于自我意识的结构,我长期思考的结论是这其实是一个自欺的本质、自欺的结构。
听起来好像有点不习惯,特别是我们中国人,一讲到自我、自我意识就觉得那是最真诚的。
你面对大千世界,对各种各样的现象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后面总是会有一个自我隐藏在那里。
于是我们就认为回到自我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最清醒、最真诚的时候。
但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结论是,我发现当你认为自己是最真诚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自我还是有一个结构在那里,而这个结构是导向自欺的。
这就似乎违背我们的常识。
为什么要提这样一个命题呢?我想主要是为了促使我们中国人更进一步地深入到自我,深入到自我意识,思考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意义、它的功能、它的运作方式。
我们不要以为只要回到自我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问题才刚刚开始,因为当你进入自我的时候,你仅仅有了一个起点,而前面还有很长的路。
所以我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要把自我的本质分解出来。
首先我们来考察“自我”这个概念。
“自我”这个词当然是现代汉语里面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里面没有,我们是在翻译的时候用的“自我”这个词,特别是翻译德文概念的时候。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
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家在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对文艺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介绍中国现代十大文艺理论批评家,展示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一、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的批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和锐利的笔锋。
鲁迅的文艺理论批评以揭示社会现实、发掘文学本质和呼吁艺术改革为特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在文艺思想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提倡文艺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他的文艺批评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文艺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倡导文艺创作要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茅盾的文艺批评作品具有理论性和敏锐性,对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艾青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的文艺批评作品充满激情和锐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建议。
艾青的文艺理论批评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后来的文艺家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五、丁玲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她的文艺批评作品充满女性主义色彩,批评了旧社会的压迫和束缚,并提出了新的文艺创作方向。
丁玲的文艺理论批评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六、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陈寅恪的文艺批评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钱钟书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的批评作品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见解,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文学常识不可不知的文学批评家
文学常识不可不知的文学批评家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而文学批评家则是在文学领域中具有极高威望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他们以独到的眼光和批判性的思维分析、评论和评价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深入的文学阅读体验。
因此,了解一些文学批评家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学批评家的定义及作用文学批评家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评价和分析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等元素,为相关人群提供深度解读和评价的人。
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评论,更重要的是对作品进行解读,揭示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图。
他们还通过批评的手段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二、著名文学批评家的代表作品1. 司汤达《未来文学派》司汤达是20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未来文学派》中提出了“新人性主义”和“未来主义”的概念,并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作家应该关注未来以及人性的本质,并呼吁摒弃陈旧的文学观念,探索新的文学形式。
2. 北岛《文人与群众》北岛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兼批评家。
他的《文人与群众》以诗行的形式表达了对作家责任的思考。
他认为作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创作,以此来关注人民的疾苦和呼声。
三、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技巧1. 主观评价文学批评不仅是客观的解读和评价,同时也包含了批评家的主观态度和情感色彩。
批评家可以通过情感的流露和主观的评价来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 客观分析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家也会进行客观的分析,包括对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意象等进行剖析和解读,以呈现作品中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3. 对比研究文学批评家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来进一步厘清特定主题、流派或时期的特点和发展。
通过对比研究,他们可以更好地揭示作品的共性和个性。
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1. 深入阅读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深入阅读是基本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文学批评家的四大素质邓晓芒[摘要]造成目前文艺评论界众声喧哗而又集体失语的衰败气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对文学批评以及从事这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要求的人的素质存在着根本误解。
文学批评家必须具备四大素质,即对于他人情感和情绪的敏感性;对语言运用的敏感性;一定的理论训练和多学科素养;对时代精神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文学批评家素质[作者]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学批评”(法文Critique littéraire)是个外来词,一般指鉴赏者对文学作品所下的判断,特别是价值判断。
〔1〕其中,critique一词源于希腊文criterium(κριτηριον),意为“标准”,由此形成的critic(批评家)一词自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就成为评判文艺作品之优劣高下的专业人士的特别称呼。
当然,“批评家”不限于文学领域,在音乐、美术、戏剧和其他文艺领域都有批评家,但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所有这些批评家均以文学批评为核心是无疑的。
在我国古代,虽然历来并没有给文学批评划定过严格的范围、定下过严格的“标准”,但所谓历代文论(广义地说,包括诗论、画论、乐论、小说或戏曲评点等)也包含相似的内容,并且同样以文学评论为核心。
然而,究竟如何看待文学评论的标准,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弄不好,文学批评家就成了政治批评家或者文学技术专家。
例如,现代中国从西方、主要是从苏俄引入了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论”,即“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使传统中国文论的形式评点(如“推敲”、“炼字”、“风骨”、“气韵”、“意境”等等)和内容阐发(如“情志”、“文以载道”、“乐通伦理”、“诗教”等等)割裂为僵死外在的两张皮,流毒甚广。
人们成天强调两者的“辩证关系”,“既要突出这一方,又不能忽视另一方”,实际上陷入了我所谓的“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2〕的泥沼。
迄今为止,文艺理论界和大学教科书中“形象思维论”和“服务论”仍然有形或无形地占着统治的地位,败坏着那些本来也许具有文学天赋和灵气的青年的文学感觉,使他们成为文学界游手好闲、以专门给作家扣各种帽子为能事的“文学评论家”。
所以现在文学界真正有才华的作家都瞧不起文学评论家,认为那都是些当不成作家、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要当作家的庸碌之辈,才进入到文学评论界混饭吃。
事实上,当今国内的文学评论也的确对文学创作很少影响,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没有多少人拿他们的意见当真,不过被看作是几个占据了有利地位(话语权)的人发表一点个人见解罢了,尽管也许是〔1〕参看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刘晓路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8页。
〔2〕参看邓晓芒、易中天著:《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397页等处。
・文学批评家的四大素质・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见解”。
文学评论界的“权威”已经不再是学术权威和鉴赏权威,而是异化为了头衔和权力的权威。
造成目前文艺评论界这种众声喧哗而又集体失语的衰败气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深层原因,我想是对文学批评本身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尤其是对这种创造活动所要求的人的素质的误解。
按照传统的划分,文学评论家属于“理论工作者”,他的作品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专业领域的著作一样属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依据其被收录进“核心期刊”或“CSSCI”目录与否来与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科研获奖等等“挂勾”。
这种学科体制上的限制当然并不是特别针对文学评论界的,它对于所有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形成了一种误导;但它特别对文学评论的性质造成了根本性的扭曲。
其他领域的研究者还可以承认,尽管评价方法不对,毕竟他们还算是在进行“科学研究”;但文学评论怎么能归入单纯的“科学研究”范畴?我不否认,文学评论在方法上固然可以并且也有必要采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逻辑推论、实证考察、模式建构等等,这些方法在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上也都有其普遍的运用;但从本质上看,这些外在方法的运用只不过是引导我们进入作品内部的感受和体验的脚手架。
如果一个评论家没有感受力,这些外在的方法运用得越频繁,就越糟糕。
而这一点是与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很不相同的,甚至是完全颠倒的。
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等在某些时候也需要一些“现场感”或“历史感”,但那些感受是为抽象出一般规律而服务的,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总结出普遍适用的客观原理。
与此相反,文学评论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揭示什么客观规律,而只是要把作品所表达的那种独特、细腻而深邃的感觉以各种方式传达出来、普及开来,使之由作者的独白实现为广泛的对话,凝聚为人类的精神财富。
从这种观点来理解文学评论的性质,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学评论与其他那些寻求普遍规律的学科的一个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创造性甚至独创性。
当然,文学评论家就其工作程序而言毕竟是在面对作品的文本进行研究和评价,这个文本必须先于他而出现,作为他评论的对象,否则他就只是自说自话,失去了“评论”或“批评”的意义。
所以我们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文学评论家看作是一个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研究的操作者,在这方面,他似乎不能不服从对象本身的文本结构,只能低姿态地为传达作者的“原意”服务。
然而,从更深层次上来看,文学评论家并不是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的先入之见和情感倾向的冷静的科学家或医生在解剖一个文本,他应当是作家(至少是作家的作品)所期待和梦寐以求的那种真正的读者,那种“知人心者”。
所以,真正优秀的文学评论应当是作者及其作品的“拯救者”,他与作家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低位服务的关系,而且在另外一层意义上还应该有一种高位拯救的关系,双方实际上是谁也离不开谁。
就其本质而言,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相互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补的关系,作家渴望与有眼光的读者沟通、合而为一,评论者作为高明的读者也自觉地以作家自居、与作家合而为一。
评论家固然不可能离开作品另搞一套,作家也不可能满足于没有读者、或者只有一些误读文本的读者,作品本身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来完成的,而文学评论家就是最好的读者和作品创作的完成者。
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阅读和评论。
所以,就文学评论不仅是作为其对象(作品)的评说、而且也作为其对象的积极创作活动的一部分而言,我更愿意采用“批评家”这种更具有主动性和当下性的说法,而不太喜欢“评论家”这种带有“旁观者”和历史研究意味的说法。
就此而言,我认为文学批评家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对于他人情感和情绪的敏感性。
其实这也是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共同必备的素质,一个作家,或者一般说来一位艺术家,这・33・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总第8期)种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的敏感性就是他的“艺术气质”。
当然,这里所讲的“他人”不一定是另外一个现实的人,也许是一个自然对象,如一朵花、一棵树、一只小虫,甚至一座山、一片土地、一阵和风,但肯定是拟人化了的、充满着人情味的,能够作为一种社会可传达的情感情绪的象征性载体。
我们曾见到许多板着面孔训人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没有半点同情的理解,而是从别处拿来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命题往作品上套;我们也见到一些时髦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凭一些表面上的类似而忙于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名词来给作品归类和命名,同样没有站在作家的角度体察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前一种人可以说根本还没有进入文学评论与作家的一体化这个“圈子”,没有进入这个氛围;后一种人则多半是方法不对,他们不知道那些新名词如果还有自己本来的价值的话,那都是由新锐的评论家们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中升华和提炼出来的,是不能离开它们的情感底蕴而像一般概念那样作抽象的普遍运用的。
所以我认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在一定程度上本身也应当是一个作家,他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创作能力,至少,如果要他写一篇散文或随笔,他不会写成一篇社论、一篇新闻或一篇读书报告。
一个自己没有尝试过文艺创作的人,怎么能够对文学作品作出中肯的批评?起码的文学创作能力应当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资格认证”。
当然,光是具有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虽然已具备了成为一个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起码的素质,但还不足以形成现实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写作能力,还必须加上对这种敏感性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对语言运用的敏感性。
这就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第二种必要的素质。
所以一位优秀的作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运用文字的巨匠,而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其实也是如此,他们都懂得如何用最准确、最锋利的文字把最内在、最幽微的情感或情绪的体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我们从他们的这种文字运用中也可以分析出某些文字技巧或修辞方法,甚至将这些载入中学教科书或大学中文系教材,作为人们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但其实他们的文字运用从本质上来说并不能归结为一种技巧,而只是他们对情感和情绪的敏感性的形式表达,或者说,他们的情感和情绪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字型、语言型的”情感和情绪。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诗人在情绪涌动或灵感来临时口中念念有词,这就像一个钢琴家在兴致高昂时十指在键盘上潇洒不羁地跃动、一位画家在找到感觉时画笔在画布上任意挥洒一样,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途径。
如果没有一定的形式,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就无法得到宣泄。
因此,一个作家语言文字的风格就是他情感的风格,即所谓“文如其人”,这几乎是无法模仿的。
当然,作家也好,文学批评家也好,他们的情感也常常会有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形式的时候,这时他们就会焦虑、苦恼,殚思竭虑,直到有一天,突然灵机一动,词汇和句子自己跳出了脑海,这时他们就会获得极大的快感和高峰体验。
因此作家和批评家必须在文字上首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一些必不可少的技术上的准备,如对汉语文法熟练的掌握,对各种语言修辞表达手段的信手拈来,对汉语(包括古代汉语)词汇、成语和典故有相当的拥有量等等,这种拥有量不仅是为了现成地采用,而且也是为了领悟到它们的构成方式后能够创造性地变通和发明。
文学批评家的第三个必要的素质离对作家的要求就比较远了,这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训练,从语言学、自然科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直到哲学,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素养。
这是一个作家或诗人并非必备的素养,当然如果具备就更好,那就是所谓“学者型的作家”。
但也有不少作家在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却不失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因为作家更重要的是前面那两种基本的素质,在许多情况下,这两种素质与学术理论上的训练并不一定是相互协调的,往往还会相互干扰。
例如有些本来很不错的作家或诗人在考上了研究生(哪怕是文艺理论或美学的・34・・文学批评家的四大素质・研究生)之后,便再也创作不出超过先前的作品来了。
只有少数伟大的作家,如但丁、歌德、托尔斯泰、卡夫卡、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文学巨星,才不会因自己的哲学思想而损害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反而加强了这种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