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一选修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以前面的域名和ip 地址知识为铺垫,
介绍了如何加入因特网这个庞大的组织。

本章内容属于网络技术的基础
知识,为后面几章的学习作铺垫。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
与使用技能,但对于网络的具体设置和作用还一知半解。

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使基础知识上升
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一些原理和专业术语,
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应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两种主要方式,知道ip 地址的两种分配方法和子网掩码的概念,学会配置网关、代理服务器和dns 服务KB 器。

2.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
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公开课教案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公开课教案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执教者:刘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因特网组织的作用,了解两种上网方式的接入原理;知道IP地址的两种分配方法,子网掩码、网关、Dns的概念,能正确设置局域网中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关、Dns。

了解代理服务器的作用,能够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IP地址和子网掩、网关、Dns的设置;代理服务器的设置2、教学难点:正确设置局域网IP地址的方法及子网掩码的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引出本节课课题——如何接入因特网教师提问:大家都喜欢上网吗?(喜欢)教师:由于会考在即我们已经和可爱的网络阔别已久,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遨游网络吧好不好。

(好)教师:不过我们的计算机现在还上不了网,怎样让我们的计算机可以上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到第二章第三节的学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教师: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接入因特网的一些基础知识:1、2.3.1因特网服务组织请大家浏览用1~2分钟时间浏览一下课本P38~39 2.3.1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问:如果你家买了计算机,想上网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刚才大家提到的电信、网通、移动、铁通他们是为我们提供上网服务的机构,我们将他们称之为(学生回答)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简称(学生回答)ISP2.3.2设置IP地址和子网隐码教师: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主要有:拨号接入方式(普通Modem、ISDN拨号、ADSL虚拟拨号宽带接入),专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和局域网接入方式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其中的拨号接入与局域网接入这两种接入方式。

1.两种上网方式(1)拨号上网第一步:连接硬件设备P39 图2-4第二步:配置拨号连接P40图2-5定义:通过电话线与因特网建立连接必要条件:带有网卡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帐号。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第一课时
一、两种上网方式
1、家庭上网方式
2、单位、企业等有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局域网
*家庭拨号接入因特网必要条件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必要条件
*因特网服务组织
二、IP地址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法
2.动态分配法
三、子网掩码的作用
四、总结
桥梁是什么网关DNS
作业布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通过作业的方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作业分为A、B两类,难度依次增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别选做。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二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课件精品名师资料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二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课件精品名师资料

请完善以下网络配置表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总结)
一、因特网服务组织:ISP、ICP等 二、上网方式 默认网关、DNS…..(下节课学习)
1.拨号上网 2.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三、IP地址的设置
1.静态分配法 2.动态分配法
网络配置
四、子网掩码的设置
作用:将某个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A类地址子网掩码:255. 0 . 0 . 0; B类地址子网掩码: 255. 255 . 0 . 0; C类地址子网掩码:255. 255. 255 . 0;

2.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
作用: ICP主要提供因特网搜索、整理、加工等服务; 例如:新浪网、搜狐网等。
3…. :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万维网(WWW) …
小明:我家刚配置新电脑,如何连接因特网? 电信工作人员:1.先安装电话,再通过电话线连网; 2.电话号码就是上网帐号 3.电脑装有网卡; 4.调制解调器
注:1. 必须有:专门的线路。 2.专门的线路:很高的费用,一般用户负担不起。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一、因特网服务组织(要求学生了解)
1.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
作用:ISP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教科网等。
方式: 通过局域网与因特网连接。 条件:交换机、路由器…… 适用:学校、机关......
设置方式 固定性
(固定、不固定)
静态IP地址 固定
动态IP地址 不固定 安全性差 管理不方便
安全性
(好、差)
安全性好

接入因特网 教案

接入因特网 教案

接入因特网教案教案标题:接入因特网教案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方法;- 学会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获取。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连接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

-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因特网?你们认为因特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2. 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方法(15分钟)- 介绍接入因特网的几种基本方法,包括通过宽带连接、无线网络和移动数据网络等。

- 解释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宽带连接适合家庭和办公室使用,无线网络适合在特定范围内连接多个设备,移动数据网络适合在移动的情况下接入因特网。

- 演示如何设置和连接不同的接入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步骤。

3. 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获取(20分钟)- 介绍常用的因特网搜索引擎和资源网站,例如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

-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如何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 引导学生访问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网站,例如在线课程平台、学术论文数据库等,让他们了解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4. 练习与总结(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例如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因特网上获取的有趣信息和经验,促进互动和交流。

-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接入因特网的重要性和使用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和探索。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使用因特网搜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撰写一篇关于该话题的短文。

- 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演示操作等。

-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评估他们对接入因特网和使用搜索引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I地 址 ? P 任 务一 : 使 ̄l of 命 令查询本机 P ni c g
获得 的I 址 。 P 地 Nhomakorabea打电话向妈妈 爸爸求助, 长将身 家 份证送到在校园内的你的手中 必经 学生讨论 : 据三类I自 根 P 动获得 的 子 网掩码 的不 同, 猜想 子网掩码 的作 用
是什么?
因 网了, 特 实际这 里还有 代理服务 器和 D S N 服务器 的内容 我们没有 提及 准备
安排 在 下… 课 时。 节 课 上应 用了很 本 多生活中的问题 例子 加深 对 枯燥 内容
鬣黯 — 翻 t■ ■ 圜
■疆 —_ ■ ■■ 圈
} 校内 校外联 系的父 『 j
2 2 1 7 0 77 .1
j P地址 嘲络 号
I] 1地址 {机 :
学生 根据 平 时能够 网上 冲浪 的经验 得 出网关是 机 房里 的服 务 器 , 教师 的指 引下, 的学 生 到 在 有
为下面动手实践设置I 地 址 P
做 准备。
2 5 25 . 5. 500
任 务三 : 房里的每 台机 器如果连 机
接 到 因特 网, 大门” 哪里 ? 置本 机 的 “ 在 设
号, 0 穿着 的部分 代表 I地址的主机 号。 P 学生 练习: 开练 习.o , 成第 打 d c完
二题 ( 如表2 。 )
生 了解 I 地 址 的分 配 方 法 , 动获 得 P 自
就将上课的素材发到学 生机 , 学生 并将
机 的I 设 置成自动获得 的方式, P 也就 是 说 学 生必须 要 通过 自己的正确设 置 才 能成 功连接因特网, 大大激 发了学生 这
移动宽带, 便宜 、 性价 比高, 有的学 生说 用联 通 , 介于两 者 之间速度 还可 以, 价 格也合理 。 设 计 意 图: 装宽 带 问题 是 一 个 安 生 活 中的问题 , 于 有 对

2.3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学案

2.3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学案

2.3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2.知道计算机的两种上网方式;3.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管和DNS的正确设置)。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计算机上网时的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以及 DNS 的正确设置。

三、学习流程1.计算机与因特网相连,必须要有专门的线路。

通常租用数据专线是很昂贵的。

于是出现了一些商业机构,他们负责架设或租用上因特网的数据专线,供用户通过他们连接上因特网。

这些商业机构我们称他们为,英文所写为。

2.你通过阅读教材或从你身边了解到,目前你所知道的常见的ISP有哪些?(列举2个以上)3.你的家庭连接上因特网了吗?若连上,因特网的服务是什么机构提供的?若未连上,那考虑:在当地应该寻求什么机构的帮助才能连上因特网?4.计算机要加入因特网,在选择好合适的ISP之后,下一步应该做的工作就是配置IP地址了。

一般来说,家庭的上网方式通常为方式接入因特网,单位企业等有多台计算机需同时上网,则通过方式接入因特网。

A.局域网 B.MODEM、ISDN、ADSL5.单位企业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是根据分配获得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进行手动设置。

IP地址的分配有静态分配法与动态分配法。

通过阅读教材说明这两种IP地址的分配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静态分配法的优缺点是:。

(2)动态分配法的优缺点是:。

6.子网掩码在计算机IP地址配置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子网掩码能单独存在吗,为什么?7.在子网掩码中,二进制1表示位,二进制0表示位(填网络地址或主机地址)。

例:IP地址为192.168.1.1,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8.什么是网关?网关的作用是什么?192.168.1.100和192.168.1.145联系,是否需要网关?192.168.1.100和192.168.2.45联系,是否需要网关?9.什么是DNS?DNS的作用是什么?试在浏览器中输入119.75.217.56(百度),看是否能够访问到网站,为什么?四、探究实践1.以下两组IP地址是不是同一个网络的?192.168.1.1和192.168.1.128 ()192.168.1.1和192.168.2.1 ()A.是 B.不是2.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

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教案

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教案

用案日期: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星期_______ 主备人:课时:N0:_____
中国网通(CNCNET)
二、两种上网方式
一般来说,家庭上网方式为MODEM、ISDN、ADSL方式(一)拨号接入
就是通过电话线与因特网建立连接
拨号上网的必要条件:
1、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帐号;
2、用户计算机需配置调制解调器;
3、一条电话线
具体配置:
第一步:连接硬件设备
第二步:配置拨号连接
提出问题,“若按照上述计算机连网的方式,家里又添置了一台电脑,该如何连接?”
(二)局域网接入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必要条件:
1、向校园网和局域网的管理机构申请一个用户IP地址;
2、用户计算机需配置一块网卡。

相关参数的配置
三、IP地址的设置
对外屏蔽,使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

2、临时存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

3、对局域网内用户访问外网的权限进行了一定限制。

这种方式要求在服务器端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还要对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浏览器进行相关设置。

任务一:布置学生在浏览器中进行相关的设置操作。

六、设置DNS服务器
1、DNS作用:负责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

2、域名解析:指将域名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IP 地址的过程。

3、域名解析的过程
布置学生看《网络技术应用实践指导p30》关于域名解析的过程。

任务二:操作题专项练习《IP地址的设置》。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三亚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王新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所讲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网络技术应用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入网的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平时上网时解决一些网络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到安全文明的使用网络,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另外,在讲授本节课时,虽然课本上没有提及关于无线上网的内容,但笔者讲这部分内容加入,并粗略的给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了,因为学生对“无线上网”这一词汇并不陌生,只是不明白其原委,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这种接入方式。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过IP地址的概念,分类方式,子网掩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讲这部分内容与IP地址一起讲授)等知识,本节的内容可以说在讲授新的内容的同时,也对前面的知识作了总结,因此,在这部分学习时,可检验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目标设计A: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以及网关、代理服务器和DNS服务器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主要方式的原理。

(3)、使学生理解网关、代理服务器的作用以及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B:能力目标(1)、学会通过不同方式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2)、能够给已连接好的小型局域网中各台主机设置IP地址,并根据情况选择静态IP或者动态IP。

C:情感目标:(1)通过对IP地址的设置,使学生认识到应尽量节省网络资源,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2)同学之间讨论与交流增进友谊,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3)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1)、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主要方式(2)、IP地址的设置(3)、网关、代理服务器的作用以及DNS的工作原理五.教学难点IP地址的静态与动态分配;对网关与代理服务器作用的理解。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实施步骤:教师提出问题或话题,学生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评 价。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特 别是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教学设计等实 践性较强的课程。
实验法
实验法定义: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应用场景: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教学设计,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网络连接的技能。 实验法实施步骤: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实验法的优点: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 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技能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教 学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01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02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03
0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 和概念
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和操作方法
学会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和资 源共享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适用于传授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等内容的讲授 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 讲授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实施方案(任务2—接入因特网)

教学设计实施方案(任务2—接入因特网)
思考接入因特网的物理结构如何连接及其原理
集中
讲授
演示
投影屏幕
30
演示ADSL接入方法,配置方法及其功能特点
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功能需求并根据需求确定接入方式
3、
学生讨论
巡视检查、记录
回答学生提问
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选择不同的接入设备
分组(4-5人一组)
交流各组的结果
计算机
局域网
因特网
20
ADSL接入设备及线缆连接方法、配置方法
根据用户需求对ADSL路由器进行高级设置,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DHCP服务器等设置。
3.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拓展进行无线路由器设置的操作。
5、总结评价与提高(15分钟)
总结评价
①教师依据学生讨论交流及完成工作工程中的行动记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的工作成果,随机抽取几个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说出好的与不足之处。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完成计算机、网卡、ADSL路由器以及网线的物理连接并能够描述清楚连接的原理和连接方法。
②教师总结与学生总结相结合,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因特网接入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对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根据错误修正后举一反三,能够正确完成相关内容。
③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总结自己在小组讨论与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收获。
(3)能够进行文件编辑、修改、保存等操作。
(4)能够对文件加密、属性设置等。
教学环境
为每位学生配置的计算机具备如下环境:
软件环境:Windows XP或者windows 2000等操作质、网卡、路由器、交换机、ADSL modem等必须设备
教学设计实施方案(任务2—接入因特网)

接入因特网教案

接入因特网教案

接入因特网教案教案标题:接入因特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安全地接入因特网并利用其资源。

教学准备:1. 电脑、网络连接设备;2. 因特网接入指南和相关资料;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视机)。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因特网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因特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因特网(10分钟)- 解释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强调其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知识获取方面的重要性。

- 提示学生,接入因特网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概念(15分钟)- 解释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例如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宽带和无线网络等。

-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接入方式和常见的接入设备。

4. 接入因特网的方法(20分钟)- 分析不同接入方式的优缺点,例如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的比较。

- 介绍常见的接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无线网卡等。

- 演示如何设置和配置接入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接入因特网。

5. 因特网资源的利用(15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因特网上的各种资源,如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和教育网站等。

-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因特网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6. 安全接入因特网(10分钟)- 强调因特网的安全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欺诈等。

- 提示学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和警惕网络钓鱼等。

7.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强化他们对接入因特网的理解。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因特网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因特网的作文,包括定义、功能和个人对其的看法。

2. 组织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ISP或网络服务提供商,了解实际的因特网接入过程和设备。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接入因特网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接入因特网的方法教案

接入因特网的方法教案

接入因特网的方法教案教案标题:接入因特网的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不同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和技术。

3. 能够比较各种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并选择适合的方式。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设备。

2. 多媒体投影仪或电脑实验室。

3. 课件或教学演示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演示材料展示因特网的普及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接入因特网的兴趣。

知识讲解:1. 解释接入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因特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介绍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网络协议和地址分配等基本概念。

接入方法:1. 介绍常见的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以下几种:a. 以太网接入:介绍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接入方式,如有线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Wi-Fi)。

b. 数字用户线路(DSL)接入:讲解DSL的工作原理和接入方式,如ADSL和VDSL。

c. 光纤接入:介绍光纤的特点和接入方式,如光纤到户(FTTH)和光纤到楼(FTTB)。

d. 无线接入:讲解无线接入的原理和技术,如移动蜂窝网络(3G、4G、5G)和卫星网络。

比较和选择:1. 分析各种接入因特网的方法的优缺点,包括速度、稳定性、成本等方面。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场景下选择适合的接入方式,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3.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最佳的接入方式。

实践操作:1. 在计算机实验室或学生自带设备上进行接入因特网的实际操作。

2. 演示不同接入方式的设置和配置过程。

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接入方式,并进行设置和测试。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接入因特网的重要性和不同的接入方式。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因特网的知识。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和技术。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接入因特网的看法和体验。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Chapter 2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 ternet lesson 3 teaching design of how to con nect computer to Internet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xxx中学陈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2.知道计算机上网方式的类型及电话拔号上网的2种连接方法3.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教学内容:1.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2.几种上网方式教学重点:“拔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上网”的实际操作教学难点:课时数:1课时一、因特网服务组织1.网络服务商⑴因特网基础提供商为因特网信息提供光缆、线路、交换机等基施施的人。

拥有“公共通道”的地位。

⑵因特网连接服务提供商类型ispiap中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工作内容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客户机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以支持用户访问因特网上的信息。

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国内知名的isp:163、169、cernet、chinagbn、东方网景、瀛海威、河北通信公司、莆电市明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⑶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如:icp)选择信息并使之传输的人或选择某类信息上网供公众访问的人。

工作内容:通过因特网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常是通过自己的网站或个人主页向用户提供信息。

2.3.2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_张华

2.3.2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_张华

课题:2.3.2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案编号备课人使用时间2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以及每种接入方式的连接方法,了解 IP 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的方法;2.掌握网关的作用,学会配置网关;3.学会设置代理服务器,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4.通过“做中学”体验操作过程中的挫折与喜悦。

教学重点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网关以及 DNS 。

教学难点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网关以及 DNS 。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 IP 地址,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设置局域网的 IP 地址,使每台计算机都能相互访问。

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对方有好的资源,就可以实现多人共享使用这些资源。

学生回顾知识,思考新的课题。

[ 任务 1] 打开本地连接属性。

[ 任务 2] 选择 Internet 协议( TCP/IP )单击其“属性”。

仔细观察“ Internet 协议( TCP/IP )属性”图,回答如下问题:1.中的一句提示文字是什么?2.共有几个选项?3.哪两个选项是配对的?4.操作体验一下图中的提示文字起到什么提示作用?学生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

告诉学生对上图中的“自动获取 IP 地址”选项先不要使用。

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计算机“自动获取 IP 地址”。

本节课不讨论。

选择图中的第二个选项“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设置一个静态 IP 地址。

这里的默认网关也暂时不用设置,留到下节课再用。

查一查书预习一下网关的作用是什么呢?这里的第四选项“自动获得 DNS 服务器地址( B )”也暂时不设置,留到下节课再用。

前面我们知道 DNS 服务器是域名和 IP 地址的联系纽带。

域名能够进入网络就是靠 DNS 把域名转换到相应的 IP 地址,反过来 IP 地址能够变成我们能比较容易记住的域名也是全靠DNS 服务器的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第一课时
一、两种上网方式
1、家庭上网方式
2、单位、企业等有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局域网
*家庭拨号接入因特网必要条件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必要条件
*因特网服务组织
二、IP地址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法
2.动态分配法
三、子网掩码的作用
四、总结
桥梁是什么网关DNS
作业布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通过作业的方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作业分为A、B两类,难度依次增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别选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