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绘声· 魅力生
拟声· 比喻· 通感· 夸张· 烘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江娥啼竹素女愁 昆山玉碎凤凰叫 十二门前融冷光 女娲炼石补天处 梦入神山教神妪 吴质不眠倚桂树 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凭中国弹箜篌 芙蓉泣露香兰笑 二十三丝动紫皇 石破天惊逗秋雨 老鱼跳波瘦蛟舞 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①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 水”典故。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③ 霜钟:《山海经•中 ② ③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 山经》载,丰山有九种,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霜降而鸣。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 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 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 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 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观 者 如 山 色 沮 丧 , 天 地 为 之 久 低 昂 。
昔 有 佳 人 公 孙 氏 , 一 舞 剑 器 动 四 方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通 感
以 形 写 声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 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 引起感觉转移 “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 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 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 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箫 声 渐 响 ,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 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 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 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 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 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 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 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 ,但闻声萧 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 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才 如梦初醒……——《笑傲江湖》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 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 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 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 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 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 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 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 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杜 甫 · 观 公 孙 大 娘 弟 子 舞 剑 器 行
正 是 江 南 好 风 景 , 落 花 时 节 又 逢 君 。
岐 王 宅 里 寻 常 见 , 崔 九 堂 前 几 度 闻 。
杜 甫 · Biblioteka Baidu 南 逢 李 龟 年
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
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知音 高山流水 •高渐离 易水 荆轲 •司马相如 卓文君 《凤求凰》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
•稽康 《广陵散》
•《霓裳羽衣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