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九下 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九下 重点语句翻译

九年级下册重点语句翻译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消耗尽了。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8、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1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1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1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课件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课件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孩子 与世隔绝的地方(dìfāng) 古今异义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
借代
——以上五种情况都要“换”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1、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省略量词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省略主语
宾语(bīnyǔ)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省略谓语
4、一鼓作气
(2).所以(suǒyǐ)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分) 10年中考
(3).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11
年中考)
(2分)
第三页,共30页。
贵港市中考试题回放(huí fànɡ)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3分) 09年中考(zhōnɡ kǎo)
答案: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hàn shuǐ)的南岸, 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 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第十五页,共30页。
平时复习要注意(zhù yì)什 么呢?
第十六页,共30页。
第十七页,共30页。
文言(wényán)语句翻译五种具 体留方:保法留(bǎoliú)不变 删:删除(shānchú) 不 换:翻替译换,对换 补:补出省略成分 调:调整语序
第十八页,共30页。
文言文翻译(fānyì)方法
省略状语
——省略的内容要“补”上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要加括号。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1、夫战,勇气也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公将鼓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夫专诸之刺王寮也,彗星(huìxīng)袭月 6、何陋之有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删”

最新人教部编版7-9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及文言文背诵原文及翻译(中考总复习专用)

最新人教部编版7-9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及文言文背诵原文及翻译(中考总复习专用)

新人教部编版七-九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及文言文背诵篇目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内外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上二《论语》十二章课件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上二《论语》十二章课件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 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 有的快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课文全解
【评析:这一则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 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会看破一切而乐在其中。】
课文全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 定有我的老师。 [三人:几个人。“三”为虚数,并不实指三 个人,古代用来表示多数。行:在路上行走。 必:一定,必定。焉:兼词,于此,意思是在 其中。]
【评析:这一则讲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 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 的兴趣对学习知识是很重要的。】
课文全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 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 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 上的浮云。” [饭:吃。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 “汤”指热水。肱:胳膊。于:介词,对,对 于。]
课文全解
【评析:这一则主要讲孔子称赞颜回的高尚 品质。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 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 乐。】
课文全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 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 的人。” [之: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 德 。 者 : …… 的 人 。 好 : 喜 欢 , 爱 好 。 乐 : 以……为快乐。]
不信( 诚信
) 乎?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习乎?”(《学而》)

中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归纳

一、重点实词翻译1. 常见实词的翻译方法(1)直接翻译法:直接将文言文中的实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2)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通顺,需要增加一些现代汉语的词汇。

(3)删减法: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文词汇。

(4)替换法:将文言文中的实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词汇。

2. 常见实词翻译示例(1)如: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为:国家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翻译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2)如: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为: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听风吹雨声,仿佛铁马冰河的景象进入了梦境。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为:春天睡觉不知天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二、重点虚词翻译1. 常见虚词的翻译方法(1)直接翻译法:直接将文言文中的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2)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通顺,需要增加一些现代汉语的词汇。

(3)删减法: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文词汇。

(4)替换法:将文言文中的虚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词汇。

2. 常见虚词翻译示例(1)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为: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翻译为:早上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晚上就能进入朝廷的大厅。

(2)如: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为: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为: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三、特殊句式翻译1. 常见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判断句: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2)被动句:将“被”、“受”等被动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被动结构。

(3)倒装句:将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正常语序。

(4)省略句:根据上下文,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中考常考 120 个重点文言词汇及例句翻译

中考常考 120 个重点文言词汇及例句翻译

中考常考120个重点文言词汇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仁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仁惠啊。

”(2)动词①喜爱,宠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②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怜惜(敌军中)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然土地狭小,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④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出现,(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谢庄于是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房屋)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奉养,享受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享受),一定把它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距离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疑问代词①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②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沛公在哪里?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例:此何遽不为福也 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三.定语后置。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有些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常见的情况有删去句首句尾的语气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4.调整特殊语序。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 尽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 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①何陋之有?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5.增补省略成分。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 否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 况有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例: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二石兽并沉焉。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3.替换差异词语。
有以下几种情况:双音词替换单音词;本字替换通假字; 现代汉语替换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词类活用替换。
例: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②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8)得无……乎”即“怎能……不呢” 定语“千里”后置,以突出中心词“马”,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3)“即”,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其如土石何 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有些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然则……”即:虽然(既然)这样,那么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常见的情况有删去句首句尾的语气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 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即:这是后汉倾颓衰败的原因。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切记把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2)有标志词语: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有些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中考语文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课件4

中考语文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课件4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一)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考向探究
一、[2017·嘉兴、舟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 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 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
表达习惯一致。 战”。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八 联读文本及其他
专题八┃连读文本及其他
考向探究
一、[2017•金华]阅读《偷书贼》一书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偷书贼
[澳] 马克斯•苏萨克/著 孙张静/译 内容提要: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 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 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在养父汉斯•休伯曼 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 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称 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 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 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考向2 文言断句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Hale Waihona Puke 考向探究应考策略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断句能力。划分句子的 节奏,首先要疏通句意,然后根据句意再进行分析 判断。“虏中群臣咸不平”的意思是“金国群臣都 感到愤懑不平”,应该划开;“议羁留使人”的意 思是“商议扣留范成大”,应断开;“而虏主不可 ”的意思是“金主认为不可以”。这样答案就很明 显了。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文言文字词归类考点5文言句式(5种句式翻译)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文言文字词归类考点5文言句式(5种句式翻译)
6.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 _这__是__简__陋__的__屋__舍__,__只__因__我___(住__屋__的__人__)_的__品__德__好__(_就__不__感__到__简____ _陋__了__)__。__(__“__是__”__表__肯__定__判__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讲与练
3. 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 _莲__,__是___花__中__的__君__子__。__(__“__…__…__者__也__”__,__表__判__断__,__翻__译__时__在____ _主__谓__之__间__加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战于长勺。(状语后置) _在__长__勺__(__和__齐__军__)__交__战__。__(__状__语__后__置__,__应__为__“__于__长__勺__战__”__)___
专题讲与练
判断句 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者,……)
_日__行__千__里__的__马__,__吃____次__有__时__能__吃__下__一__石__粮__食__。__(__主__语__后__面__用___ _“__者__”__表__停___顿__,__谓__语__后__不__加__“__也__”___,__这__种__判__断__句__式__“__者__”___ _不__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战,勇气也。(……也) _作__战__,__靠__的__是__勇__气__。__(__“__…__…__也__”__,__表__判__断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复习课件(共41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复习课件(共41张PPT)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 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 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 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 不会越过法度。”
3.译文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②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 ,(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的论述,读之收获很大。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 安贫乐道的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 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 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 无所适从。”
《论语》7-12章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三军可夺帅也 6、博学而笃志 7、切问而近思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喜爱,爱好。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3、饭疏食,饮水:吃 4、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跟从、学习。 5、三军可夺帅也:改变 6、博学而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7、切问而近思:恳切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每次考试都会有文言文的的考题,那么大家都答得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理解翻译课件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理解翻译课件

• 范仲淹 • 庆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 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
• (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的部分补充出来。 • (6)“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
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
• 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 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 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 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 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中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 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 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 力。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理解翻 译课件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翻译)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翻译)

《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师:军队。

伐:攻打。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准备迎战。

2.曹刿请见..。

请:请求。

见:拜见。

译文:曹刿请求进见(庄公)。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

间:参与。

译文: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见识)浅陋。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何:什么。

以:用、凭、靠。

译文: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作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安:安定民生。

弗:不。

专:专有。

以:把。

译文: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普遍。

从:听从。

译文:小的恩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加:虚夸。

信:诚信。

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不敢(向神)虚报数字,一定对神说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受到……信任。

福:降幅。

译文: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降幅给您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了解清楚。

情:实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1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属:类。

可:可以。

以:凭借。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译文: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作战时请让我跟随前去。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在。

译文: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13.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鼓:击鼓,这里指击鼓进军。

译文: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

曹刿说:“不行。

中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翻译

中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详细解析】1. 学而时习之:“学而”是连词,表示“然后”,“时习之”中的“时”是副词,表示“按时”,“习”是动词,表示“复习”。

整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它”。

2. 不亦说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说”通“悦”,是动词,表示“愉快”。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愉快吗?”3. 有朋自远方来:“有”是动词,表示“有”,“朋”是名词,表示“朋友”,“自远方来”是介词短语,表示“从远方来”。

整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4. 不亦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乐”是形容词,表示“快乐”。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快乐吗?”5. 人不知而不愠:“人”是名词,表示“别人”,“不知”是动词短语,表示“不了解”,“而不愠”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愠”是动词,表示“生气”。

整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6. 不亦君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君子”是名词,表示“品德高尚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是“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总结】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具备的品质。

孔子认为,学习之后要按时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能带来快乐;面对别人的误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这段话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是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内容之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课内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中考必背】

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课内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中考必背】

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课内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中考必背】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例1:【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雨麦:下麦雨。

②有年:丰年。

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始治.官舍( )(4)引流.种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至扶风之.明年D.以为休息之.所★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亭以雨名,志喜也。

4.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答案】1.这在……之前修建水,水流2.B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是,这。

(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先,在……之前。

(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

治,修建。

(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热衷于发财
做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
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3.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2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2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2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2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3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

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31、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3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33、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3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受到委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的英灵。

3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37.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3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3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40.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4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